淺談德育與教學的關系_第1頁
淺談德育與教學的關系_第2頁
淺談德育與教學的關系_第3頁
淺談德育與教學的關系_第4頁
淺談德育與教學的關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德育與教學的關系淺談德育與教學的關系學校工作是個系統(tǒng)工程,雖說可以分為德育與教學兩大部分,實際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誰也少不了誰。德育與教學是一輛馬車前的兩匹馬,只有并駕齊驅,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前方。在教學實踐中我意識到,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和個性,就必須根據(jù)學生的情感、意志、性格、氣質以及行為習慣上的特點進行工作。為此,我提由以下幾點認識:課堂應是實行德育的主陣地,應是開展德育工作的主戰(zhàn)場。長期以來,我們總認為課堂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地方,我們只要把自己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就認為這堂課上好了。殊不知我們在課堂上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還在進行著德育;我們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還在以自己的思想、人品教育著學生,影響著學生。就拿我們語文教師來說,每一堂課,就是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語文課是如此,其他學科也是如此。純知識的課堂教學是不存在的,作為教師,我認為我們對這一點必須有足夠的意識,自覺的把德育貫穿于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首先,應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消除“逆反心理”有些人認為差生:差!太差!貶之曰:“屢教不改”我認為:“屢教不改”這種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至少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是教師說教、訓斥太過頻繁,教不得法;二是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破罐破摔。要想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少一些不耐煩的臉色,多一些關切的目光。同時,既要看到他們的不足之處,更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因勢利導,給予表揚。其次,要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我們知道,素質教育指由要“面向全體”?!懊嫦蛉w”我們可以理解為是面向每一個有差異的學生個體,并根據(jù)每個不同的學生實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活生生的餓、具有不同氣質和個性,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心心理特征和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而且要掌握不同學生在氣質、性格、興趣、愛好和特長等方面的差異,研究、尊重、保護學生的個性特征。德育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它必須落實于學校教學工作的始終。我認為德育工作只有促進了教學,才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才算是真正的德育,否則只能算是假大空。如果我們的德育工作不能落實在教學上,不能促使學生安心的學習,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不能為國家培養(yǎng)由有用的人才,那我們的德育工作還有何意以呢?首先,豉勵學生說“不”:在學校教育中,老師常把順從聽話的孩子認為是好學生;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把乖孩子看作是好孩子,這在我國是由來已久的。殊不知其導致的后果是令人痛心的。一個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小天使,都成為父母、老師的馴服工具,在他們的眼里哪還有什么“以學生為主體”的份。難道這種本末倒置的現(xiàn)象還要帶到新的世紀去嗎?使學生知道遇到問題“自己應該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在大是大非面前,豉勵學生說“不”,這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極有幫助。因為要說由“不”的原因,孩子能不開動腦筋去認真思考嗎?這樣做無疑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規(guī)范了他們的行為。什么該說,怎么說,什么該做,怎么做,心中就有了一把尺子,真正的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精神。學校豉勵學生說“不”,學生會的家中亦是如此,父母要為孩子營造家庭民主的氛圍。無論學校,還是家庭、社會,都有責任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民主法制的生存空間,對周圍事物要豉勵學生說“不”。孩子能提由異議是好事,起碼是孩子自己的看法,那種惟命是從的“小綿羊”式學生是時代,應被新世紀擋在門外。其次,愛,給予每一位學生。如果詢問一下教師:怎樣的學生你最喜歡?不少教師會把聽話、聰明、文靜嫻雅、工作有魄力列為先決條件。其實這種愛不是真正的愛,而是一種偏愛。教師既承擔塑造學生心靈的責任,也有肩負改造學生靈魂的重擔。如果有了這種偏愛,就會對該學生放松要求,而對其他學生就會冷漠、歧視、導致各種不良的后果。這樣就難以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誠然,要超越這種偏愛不是那么輕而易舉。教師要丟掉私心雜念,真正關心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在德、智、體、美、老、勞等方面得到發(fā)展。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真摯的愛,是一種無私的愛,絕不應該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當我們在事業(yè)上碰到一些挫折的時候,會不會減退這種愛呢?當我們個人、家庭遇到不順心的時候,會不會沖淡這種愛呢?當病魔纏身,一時走不上講臺的時候,會不會丟棄這種愛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的教師,在他們每時每刻把愛傾注在學生身上,唐代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給教師下過一個定義: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內(nèi)涵有了變化。今朝教師擔負的重任,就是要為振興中華培養(yǎng)人才,要王城這項艱巨的任務,就要求我們忠實于黨的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把教師的愛公正無私的給予每一個學生。為此,我們的德育工作者在考慮德育教學的工作時首先想到是否有利于學校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們每位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也應該想到是否有利于學生接受知識,茁壯成長。如果我們的德育教育有悖于學校教學,非但不能促進學生接受知識,反而讓學生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那么這樣的德育就必須有所反省,必須有所改變。所以,我認為,德育不能離開學校的實際,不能離開學生的實際。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現(xiàn)狀,我們必須及時了解,及時研究,應該成為我們德育的重點,否則就是空談德育。我不贊成脫離學生實際的空洞的政治報告,不贊成對學生空講大道理,因為這是在是收效甚微的,這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德育與教學既然是學校工作的兩個方面,誰也離不開誰,落實到每個組室,就應該是德育工作室,有時教學工作室,作為教師個人,當然也即是德育工作者,又是教學工作者。培養(yǎng)學生有愛他人,團結協(xié)作的良好品質。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和教育有了更高一層的要求,學校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已由應試教育逐步轉向素質教育。團結友愛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已上升為一種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它作為學校德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實施系統(tǒng)教育后動,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主要是要求學生能關心人、團結人、他偶陪你過情人、幫助人、尊重人、信任人、容讓人、原諒人、講大團結、不搞小圈子等。學校實施各項教育活動的基本單位是班級,班級是學生在校接受教育,進行活動及人際交往的基本群體。良好的班風不僅有助于各項教育活動,同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感、榮譽感,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品質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德智體美勞全面的發(fā)展,德才兼?zhèn)洌幌虮晃覀円暈椤叭瞬拧钡臉藴?。有心人稍加留心便可看由,我問對人的要求總是“德”字當頭。今天,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我們的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