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統(tǒng)計學Ch王一任4_第1頁
醫(yī)學統(tǒng)計學Ch王一任4_第2頁
醫(yī)學統(tǒng)計學Ch王一任4_第3頁
醫(yī)學統(tǒng)計學Ch王一任4_第4頁
醫(yī)學統(tǒng)計學Ch王一任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復測量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第十二章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第一節(jié)重復測量資料的數(shù)據(jù)特征第二節(jié)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的兩因素兩水平分析第三節(jié)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的兩因素多水平分析第四節(jié)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常見的誤用情況講述內容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第一節(jié)

重復測量資料的數(shù)據(jù)特征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目的:推斷處理、時間、處理×時間作用于試驗對象的試驗指標的作用。資料特征:

處理因素

g(≥1)個水平,每個水平有n個試驗對象,共計gn個試驗對象。

時間因素同一試驗對象在m(≥2)個時點獲得m個測量值,共計gnm個測量值。方法:方差分析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一、前后測量設計最為常見,是重復測量設計的特例,亦稱單組前后測量設計,即g=1,

m=2,如表12-1。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1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的舒張壓(mmHg)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3-3兩種方法對乳酸飲料中脂肪含量的測定結果(%)

比較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

1.配對設計中同一對子的兩個實驗單位可以隨機分配處理,兩個實驗單位同期觀察試驗結果,可以比較處理組間差別。前后測量設計不能同期觀察試驗結果,雖然可以在前后測量之間安排處理,但本質上比較的是前后差別,推論處理是否有效是有條件的,即假定測量時間對觀察結果沒有影響。與配對設計設計的區(qū)別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2.配對t檢驗要求同一對子的兩個實驗單位的觀察結果分別與差值相互獨立,差值服從正態(tài)分布。前后測量設計前后兩次觀察結果通常與差值不獨立,大多數(shù)情況第一次觀察結果與差值存在負相關的關系,如表12-1中,治療前舒張壓與差值的相關系數(shù)為-0.602。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

3.配對設計用平均差值推論處理的作用,而前后測量設計除了分析平均差值外,還可進行相關回歸分析。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單組前后測量設計與配對設計的區(qū)別區(qū)別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二、設立對照的前后測量設計

(g=2,m=2)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2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的舒張壓(mmHg)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三、重復測量設計

當前后測量設計的重復測量次數(shù)m≥3時,稱重復測量設計或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

表12-3受試者血糖濃度(mmol/L)(g=1)

球對稱檢驗: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與隨機區(qū)組設計的區(qū)別:

1.重復測量設計中“處理”是在區(qū)組(受試者)間隨機分配,區(qū)組內的各時間點是固定的,不能隨機分配,如表12-5,A、B兩種處理隨機分配給各個患者后,每個患者測量的時間是相同的。隨機區(qū)組設計則要求每個區(qū)組內實驗單位彼此獨立,處理只能在區(qū)組內隨機分配,每個實驗單位接受的處理是不相同的,如表4-9。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4表12-3數(shù)據(jù)隨機區(qū)組方差分析表

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與第四章介紹的隨機區(qū)組設計數(shù)據(jù)(表4-9)很相似,如表12-3,而且同樣可以計算出隨機區(qū)組設計的方差分析表(表12-4)。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5患者手術前后癥狀評分

(g=2)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

表4-9不同藥物作用后小白鼠肉瘤重量(g)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4-10例4-4的方差分析表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6表12-3各放置時間點血糖濃度的相關系數(shù)

**P<0.01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若滿足“球對稱”假設,可用隨機區(qū)組方差分析;若不滿足“球對稱”假設,亦可用隨機區(qū)組方差分析,但需校正時間效應F界值的自由度。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7表12-3數(shù)據(jù)“球對稱”檢驗結果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第二節(jié)

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的兩因素兩水平分析

(第三節(jié)當時的特例)

第三節(jié)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的兩因素多水平分析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一、實驗設計試驗數(shù)據(jù)Xijki=1,2,…,gj=1,2,…,mk=1,2,…,n試驗數(shù)據(jù)共gmn個處理——A因素:g個水平每個水平n個試驗對象時間——B因素:m個時點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二、方差分析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變異及自由度分解*原理:兩邊平方后求和1、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29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原理:兩邊平方后求和2、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30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原理:兩邊平方后求和3、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31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14多個干預的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方差分析表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32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15多個時間點測量前后與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表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33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注意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34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10干預分組作用的方差分析表當時,可簡化為以下兩表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35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11測量前后與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表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36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注意析因設計:一張方差分析表:分析處理主效應、交互作用。重復測量設計:兩張方差分析表,處理效應1張,時間效應、時間與處理的交互作用1張。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37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理論:析因設計:重復測量設計: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38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例12-2

根據(jù)表12-2數(shù)據(jù),對處理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舒張壓的差別進行統(tǒng)計分析。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39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13處理組與對照組比較的方差分析表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40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12

測量前后比較與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表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41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注意:處理雖無主效應,但因其與時間有交互作用,故亦認為有輔助效應。4.結論①測量前后的舒張壓有差別(P<0.01);②測量前后與處理存在交互作用(P<0.01),即處理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的舒張壓的變化大小不同。由表12-2計算,兩組治療后的差別110.2-120.6=-10.4mmHg,大于治療前的差別(126.2-124.8=1.4mmHg),說明治療有效。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42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43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44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16不同麻醉誘導時相患者的收縮壓(mmHg)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45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46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47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

表12-17不同麻醉誘導、不同時相患者收縮壓合計值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48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18不同誘導方法患者收縮壓比較的方差分析表

3.按表12-14、表12-15列出方差分析表。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49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表12-19麻醉誘導時相及其與誘導方法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表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50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51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5.結論不同麻醉誘導方法存在組間差別(表12-18),患者的收縮壓在不同的誘導方法下不同誘導時相變化的趨勢不同(表12-19),其中A組不同誘導時相收縮壓較為穩(wěn)定(表12-20)。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52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

表12-20不同麻醉誘導、不同時相患者的收縮壓(mmHg)

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53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三、注意事項

1.要求各組例數(shù)相等。各組例數(shù)不相等時,本節(jié)介紹的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單變量方差分析計算方法不適用,但用SPSS或SAS統(tǒng)計軟件計算無此限制。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54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

2.“球對稱”檢驗。單變量方差分析的“球對稱”檢驗、用“球對稱”系數(shù)對F值的自由度進行精確校正,需借助SPSS或SAS統(tǒng)計軟件。

3.無平行對照的單組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分析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55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第四節(jié)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常見的誤用情況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56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

1.重復進行各時間點的t檢驗

如對表12-20的統(tǒng)計結果,每個時相做3次t檢驗比較A、B、C三種誘導方法的差別,5個時相要做15次t檢驗,必然增大假陽性錯誤。本文檔共60頁;當前第57頁;編輯于星期三\2點41分2.忽略個體曲線變化特征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的個體差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