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操作規(guī)范及常見病診治演示文稿_第1頁
胃鏡操作規(guī)范及常見病診治演示文稿_第2頁
胃鏡操作規(guī)范及常見病診治演示文稿_第3頁
胃鏡操作規(guī)范及常見病診治演示文稿_第4頁
胃鏡操作規(guī)范及常見病診治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胃鏡操作規(guī)范及常見病診治演示文稿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發(fā)現(xiàn)一個早期胃癌拯救一個家庭!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胃鏡檢查體會視野受粘液和腔內容物影響插入困難蠕動過快部位顯示困難未能顯示病灶整體拍照不規(guī)范.....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患者胃鏡前準備檢查前患者應禁食≥6h,禁水>2h,有梗阻或者不全梗阻癥狀的患者應延長禁食、水時間,必要時應洗胃檢查前應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懼感,囑其平靜呼吸、不要吞咽口水,避免不必要的惡心反應檢查前10min給予患者黏液祛除劑(如鏈霉蛋白酶)及祛泡劑(如西甲硅油)口服,以清除胃內黏液與氣泡,可以改善胃部視野,提高微小病變的檢出率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患者胃鏡前準備檢查前5min給予1%鹽酸達克羅寧膠漿或1%利多卡因膠漿5-10ml含服,或咽部噴霧麻醉。有條件的單位可在麻醉師配合下使用靜脈鎮(zhèn)靜或麻醉,可提高受檢者內鏡檢查的接受度。無痛苦胃鏡是否可提高早期胃癌檢出率目前尚無明確證據(jù),但是無痛苦內鏡能夠明顯的提高受檢者內鏡檢查的接受度。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患者胃鏡前準備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患者胃鏡前準備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檢查過程患者取左側臥位,頭部略向前傾,雙腿屈曲經(jīng)口插鏡后,內鏡直視下從食管上端開始循腔進鏡,依次觀察食管、賁門、胃體、胃竇、幽門、十二指腸球部及十二指腸降部退鏡時依次從十二指腸、胃竇、胃角、胃體、胃底賁門、食管退出。依次全面觀察、應用旋轉鏡身、屈曲鏡端及倒轉鏡身等方法觀察上消化道全部,尤其是胃壁的大彎、小彎、前壁及后壁,觀察黏膜色澤、光滑度、黏液、蠕動及內腔的形狀等如發(fā)現(xiàn)病變則需確定病變的具體部位及范圍,并詳細在記錄表上記錄。檢查過程中,如有黏液和氣泡應用清水或去泡劑和去黏液劑及時沖洗,再繼續(xù)觀察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避免盲點1.通過注氣擴張胃壁2.使用水和消泡劑對胃黏膜的泡沫和粘液沖洗3.對全部胃黏膜進行精查少量注氣,鏡下表現(xiàn)正常注入足量空氣,發(fā)現(xiàn)早癌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保證內鏡留圖數(shù)量和質量為保證完全觀察整個胃腔,既往有日本學者推薦拍攝40張圖片。也有推薦留圖22張:直視下,胃竇、胃體下部和胃體中上部,分別按前壁、后壁、大彎、小彎各留1張圖;翻轉視角下,胃底賁門部留圖4張,胃體中上部和胃角各留圖3張。如果發(fā)現(xiàn)病灶,另需額外留圖。同時,需保證每張圖片的清晰度。國內專家較為推薦的是40張。中國早期胃癌篩查及內鏡診治共識意見(2014年,長沙)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標準胃鏡檢查流程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規(guī)范的內鏡攝影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規(guī)范內鏡操作

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規(guī)范內鏡操作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規(guī)范內鏡操作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規(guī)范內鏡操作

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規(guī)范內鏡操作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規(guī)范內鏡操作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關于觀察的幾個特殊部位關于“三個三”的問題三個不容易觀察到的部位:食管入口、賁門、球降交界;三個容易被擋住的部位:大彎皺襞間、粘液湖下面、賁門小彎鏡身后三個容易漏診的部位:十二指腸降段內側壁、底體交界后壁、胃體后壁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活檢病理檢查如內鏡觀察和染色等特殊內鏡技術觀察后未發(fā)現(xiàn)可疑病灶,可不取活檢如發(fā)現(xiàn)可疑病灶,應取活檢,取活檢塊數(shù)視病灶大小而定可以按照以下標準進行:病變>1cm,取標本數(shù)≥2塊;病變>2cm,取標本數(shù)≥3塊;病變>3cm,取標本數(shù)≥4塊標本應足夠大,深度應達黏膜肌層中國早期胃癌篩查及內鏡診治共識意見(2014年,長沙)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規(guī)范的食管診斷操作流程白光發(fā)現(xiàn)病變后充分沖洗,拍攝病變關鍵信息的圖片病灶全景,局部特征(口側、病灶中央、肛側),充氣吸氣相注意結節(jié)樣隆起、凹陷的細節(jié)1%復方碘溶液,使用噴灑管染色染色完畢應再沖洗染色區(qū)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染色觀察最佳時間1-2分鐘。染色后應注意的征象:淺染色、不染色粉紅色征(白光)銀白色征(NBI)榻榻米征(草席征)注意多發(fā)病變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碘染不著色≠腫瘤性病變粉紅色征的鑒別意義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

“粉紅色征”出現(xiàn)的時機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NBI銀色征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榻榻米征(草席征)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胃早癌的形態(tài)分類(巴黎分型)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如何識別早期胃癌

EGC內鏡下粘膜特征

發(fā)紅蒼白糜爛、出血、顆粒、結節(jié)血管走形紊亂、消失異常腫瘤血管形成腺管開口紊亂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如何識別早期胃癌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29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如何識別早期胃癌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30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如何識別早期胃癌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31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如何識別早期胃癌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32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如何識別早期胃癌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33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如何識別早期胃癌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34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35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36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放大內鏡識別早癌的簡化流程MESDA-G:邊界(DL)、不規(guī)則微血管結構(IMVP)、不規(guī)則微表面結構(IMSP)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37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MESDA-G判定流程MESDA-G判定流程是基于Yao等推出的適用于淺表病變(0-IIc)的經(jīng)典VS分型系統(tǒng)之上,該系統(tǒng)主要對MV和MS進行解讀MV指微血管表型,包括上皮毛細血管網(wǎng)(SECN)、集合小靜脈(CV)乃至病理性微血管MS指微表面表型,包括隱窩邊緣上皮(MCE)、隱窩開口(CO)、腺體之間的中間區(qū)域(IP)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38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DL指病變與非病變區(qū)因MV和MS出現(xiàn)中斷性改變而形成邊界線。MV和MS分型通常包括三種分類:規(guī)則、不規(guī)則和缺失黃色箭頭指示病變DL。A胃底腺正常的MV:每個胃小凹周圍環(huán)繞著封閉的多角形上皮下毛細血管環(huán)(SEC),這些環(huán)相互連接形成蜂窩狀SECN,并匯入管徑稍粗CV;B幽門腺不規(guī)則MV:規(guī)則的MV消失,可見擴張、扭曲微血管增生,形態(tài)不一,呈袢狀、分支狀或圓環(huán)狀;C缺失MV:因白色不透明物質(WOS)覆蓋,MV不可見;D幽門腺規(guī)則MS:規(guī)則管狀腺管開口結構;E不規(guī)則MS:MCE為不規(guī)則橢圓形,長度和寬度不一致,排列不規(guī)則,分布不對稱;FMS缺失:看不到任何黏膜表面微結構形態(tài)特征,如MCE、WOS(白色不透光物質)或LBC(亮藍嵴)

Yaok,etal.ClinGastroenterohepatol,2005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39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癌/非癌的診斷標準:

1)不規(guī)則的MV分型與邊界清晰;2)不規(guī)則的MS分型與邊界清晰。若看到的分型是(1)或(2),則診斷為癌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40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病例1白光鏡下:胃竇后壁見一紅色、凹陷之糜爛,其色澤、形態(tài)與背景黏膜尚一致,非癌病變可能大;BME+BLI:未見病變邊界,根據(jù)診斷流程,為非癌病變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41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病例2A胃體下大彎可見發(fā)紅、凹陷病變,色澤與邊緣不規(guī)則,惡性病變不排除;BME+BLI觀察:DL(+),邊界內MV和MS構造尚規(guī)則。IMVP與IMSP均(-),此病變?yōu)榉前┎∽儽疚臋n共50頁;當前第42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病例3A白光鏡下胃角前壁可見輕度凹陷病變(0-IIc);B靛胭脂溶液噴灑后,病變顯露,邊緣不規(guī)則,疑似為癌;BME+BLI:DL(+),IMVP(+),IMSP(+);D病理示:黏膜層高-低分化腺癌,箭頭所示為癌組織的水平范圍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43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病例4A白光鏡下胃竇小彎可見輕度發(fā)紅糜爛;B靛胭脂染色后,邊界不清,癌特征不明顯;BME+BLI:DL(+),IMSP(+),WOS覆蓋黏膜表面,MV不可見,IMVP(-);D病理提示:黏膜層高分化腺癌本文檔共50頁;當前第44頁;編輯于星期日\23點55分病例5A白光鏡下胃竇可見局灶黏膜蒼白區(qū);B靛胭脂染色后,未發(fā)現(xiàn)癌癥跡象;BME+BLI示:MS消失,IMSP(-),MV不規(guī)則,IMVP(+);D病理提示:黏膜層中-高分化腺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