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歷史一模試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2f4ba740acd6a449f03f9b12d299e7/5d2f4ba740acd6a449f03f9b12d299e71.gif)
![2023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歷史一模試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2f4ba740acd6a449f03f9b12d299e7/5d2f4ba740acd6a449f03f9b12d299e72.gif)
![2023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歷史一模試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2f4ba740acd6a449f03f9b12d299e7/5d2f4ba740acd6a449f03f9b12d299e73.gif)
![2023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歷史一模試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2f4ba740acd6a449f03f9b12d299e7/5d2f4ba740acd6a449f03f9b12d299e74.gif)
![2023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歷史一模試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2f4ba740acd6a449f03f9b12d299e7/5d2f4ba740acd6a449f03f9b12d299e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宿遷市中考歷史一模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R
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請在答題卡上填涂你認為正確的選項。
1.邵陽市創(chuàng)建“國家衛(wèi)生城市”活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現象。
為解決問題,大家紛紛發(fā)表意見。請問如下圖中,這三位同學的意見分別接近哪三位思
想家的思想()
?m:逋化們正
?乙:說/教育,直到比們改為止
?丙:一定要嚴懲,要泥款
A.老子、孔子、韓非子B.孟子、莊子、韓非子
C.莊子、墨子、孫子D.墨子、孟子、老子
2.“古之貴者不乘牛車,漢武帝推恩之末,諸侯寡弱,貧者至乘牛車材料反映的是
()
A.鹽鐵專賣B.北擊匈奴C.罷黜百家D.推恩諸侯
3.圖中的路線示意的是()
A.張騫通西域B.鑒真東渡C.玄奘西行D.鄭和下西洋
4.宋金對峙時期,約500萬北方移民遷入江南地區(qū);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發(fā)展農
業(yè)生產。材料反映出
A.江南地區(qū)得到初步開發(fā)
B.經濟重心南移的基本過程
C.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
D.經濟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5.為探究唐朝時的中外文化交流,某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收集到下列一組圖片。其中
與所探究的主題不相符的一幅是()
A.
店昭提上
B.
“和同開珠”
玄奘像
6.宋應星認為,人與自然是一體的,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恰當地利用自然規(guī)律和“人
工”來開發(fā)和利用自然。于是他經過長期積累和研究,寫成了()
A.《傷寒雜病論》B.《齊民要術》C.《本草綱目》D.《天工開物》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8.不久前,“三個90周年系列發(fā)布會”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拉開了新一輪追尋紅色記
憶活動的序幕?!比齻€90周年”的歷史事件包括
①南昌起義②辛亥革命③秋收起義④井岡山根據地創(chuàng)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
9.如下圖是改革開放三十年后,安徽省農民對農村土地承包制的評價。得出這種評價
的理由是()
□非常適合中國農村
□總體來看是好的
□對農村發(fā)展有不利影響
5K%
農民對農村土地承包制的評價
A.農民獲得了生產和經營的自主權,提高了生活水平
B.土地承包制讓農民擁有土地的所有權
C.分配中的平均主義適合農村
D.農村已經實現了農業(yè)現代化
10.照片承載著歷史。下圖照片記錄的歷史事件是()
五%紅林*一次在我各設慈你丹依
A.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中國代表團參加萬隆會議
C.中國和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D.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1.“鐵人''王進喜是下列哪個工業(yè)領域的勞動模范
A.電子工業(yè)
B.鋼鐵工業(yè)
C.石油工業(yè)
D.航天工業(yè)
12.鄧小平指出:“說市場經濟只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
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我國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
會議是()
A.十一屆三中全會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九大
13.《漢謨拉比法典》規(guī)定:拐帶奴隸、幫助奴隸逃跑或窩藏奴隸者,都要被處死。奴
隸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認自己的主人,要被處以割耳之刑。”這說明《漢謨拉比法典》
A.代表奴隸主的利益B.體現自由民的權利C.反映了公民的意愿D.維護了司法的
權威
14.“最具災難性的是舊大陸的疾病,印第安人對這些疾病毫無抵抗力,它們差不多殺
死了90%的美洲土著。從美洲返回歐洲的船舶帶回了玉米、土豆、西紅柿、可可等一大
批新的作物,當今世界上種植的作物有一半來自于新大陸?!辈牧现械呐f大陸和新大陸
指的是
A.亞洲和大洋洲
B.歐洲和美洲
C.北美洲和南美洲
D.歐洲和非洲
15.下面圖示中②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法
國
大日本
革
英國資產獨立明治
命
.階級革命,l戰(zhàn)爭J維新
I
〉義_〉―②一〉
16401775178918611868
A.步入近代B.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D.一戰(zhàn)戰(zhàn)后初期的世界
16.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解決汽車和飛機等交通工具發(fā)動機問題的是()
A.內燃機的創(chuàng)制B.電力的廣泛應用
C.電燈泡的不斷改進D.新通訊手段的發(fā)明
17.在19世紀晚期,英國哲學家斯賓塞用“適者生存”來解釋社會歷史;法國哲學家孔
德提出了社會有機體論;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發(fā)表了《進化與倫理》;中國近代啟蒙思
想家用“物競天擇,優(yōu)勝劣汰'’去激勵中國人變法圖存。這說明進化論()
A.打破了“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的神創(chuàng)論B.在社會各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C.成為全世界自然科學的絕對權威D.繼承了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成就
18.亞歷山大二世頒布《解放法令》,解放了農奴,將農奴耕種的土地在農奴和貴族地
主之間重新分配。此后,俄國的舊制度被削弱,工業(yè)化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這一“舊制
度”的削弱產生的積極影響是
A.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B.維護貴族地主利益
C.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D.進一步強化了農奴制
19.隨著工業(yè)化的迅速推進,蘇聯出現了糧食收購危機的問題。斯大林認為:“小農個
體經濟已無法滿足工業(yè)化對?糧食和原料的需要據此,他提出了實行()
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兩個五年計劃D.農業(yè)集體化運
動
20.1933年3月,羅斯福了以保人力和自然資源為目標的“民間自然資源保護隊'’計劃。
它吸收18至25歲的失業(yè)年,從事諸如造林、防火、防洪、筑路等工作,每月工資30
美元。與此相關的新政措施是()
A.整頓金融體系B.調整農業(yè)政策
C.建立社會保障制度D.推行“以工代賑”
二、非選擇題:共4題,第21題8分,第22題7分,第23題7分,第24題8分,共
30分。請把每題答案寫在答題卡對應位置上。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于1915年,至1926年???,期間刊
登了許多宣傳新思想的文章,按類別歸納列表(部分)如下
類1920年9月前1920年9月后類1920年9月前1920年9月后
別(篇)(篇)別(篇)(篇)
思科
想(啟652學社會179
蒙)主義
文俄
3910441
學國研究
新國
1401010113
詩民革命:
小世
3416020
說界革命
材料二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出現了一大批馬克思主義者,他們認識到要
改造中國社會,必須建立共產黨組織。上海、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武漢、長
沙、廣州等地的先進分子也相繼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各地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所開展
的工作,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
的條件就基本具備了。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摘編自《中國共產黨
歷史第一卷》
材料三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設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全國工人運動。
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國共舉行大小罷工100多次,參加人數達30萬以上,其中,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上演了最為壯烈的一幕。
(1)根據材料一,概括《新青年》宣傳主題上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變化的主要
原因。
(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
史意義。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確立的中心工作。京漢鐵路工人
罷工最后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得到了怎樣的認識?
22.工業(yè)化是近代化(或現代化)在經濟方面的重要體現。閱讀下列材料,很多問題。
材料一真正成為中國工業(yè)化推動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務派為代表。他們無論是辦軍
事工業(yè),還是民用工業(yè),其主導產業(yè)為鋼鐵、礦產、鐵路……即當時所謂的“機器礦路工
—許紀霖、陳達凱主編《中國現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從1953年起,我國開始進行"三大改造對農業(yè)、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是
把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個體經濟,聯合起來走合作化的道路。對資本主義工
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則采取了加工訂貨和公私合營的方式。
—以上材料均引自孫健《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材料三新中國某一歷史時期的宣傳畫
樹4加贛.不到十五年,就要超過英國
請問答:
(1)依據材料一,指出推動中國近代化的政權力量。結合所學知識,說出洋務派代表
李鴻章創(chuàng)辦的軍事工業(yè)和張之洞創(chuàng)辦的民用工業(yè)各一個。簡要分析洋務運動對近代中國
工業(yè)化的主要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寫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江蘇省南通境內出現的著
名實業(yè)家一名。
(2)據材料二,指出我國對手工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途徑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
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
(3)據材料三,說出我國工業(yè)化進程出現了什么問題?
(4)2015年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我國力爭在2045年左右成
為工業(yè)強國。因此,針對這一課題,請你提出合理化建議。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646年元旦,新政權以唐代律令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發(fā)“改新之
詔”全面向唐朝學習。701年又發(fā)布了《大寶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改革的綱領在實施中也不斷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開元盛世的唐朝為楷模的天皇制
國家的理想。改新解放了生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國家的統(tǒng)一,是日本進入封
建社會的起點。
材料二: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引進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創(chuàng)辦了一系列官營
企業(yè)。1880年,政府又下令將這些官營企業(yè)轉讓給大資本家。與此同時,政府利用國
家資金,創(chuàng)辦干住呢絨廠等一批近代化的“模范工廠”,以推動私人資本主義工業(yè)的發(fā)
展?!凇案粐鴱姳⒅钞a興業(yè)、文明開化”的口號下,日本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
之列,但同時也伴有濃厚的封建性與侵略擴張性。
材料三:1868年至1893年日本吸收西方工業(yè)文明的第一個25年過程中,日本對
外戰(zhàn)爭不斷,從一場小型戰(zhàn)爭走向另一場小型戰(zhàn)爭,這些戰(zhàn)爭以獨特的方式哺育了日本
新文明,在第二個25年中(1894-1919),幾場大型戰(zhàn)爭刺激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惡性發(fā)
展,于是終于在第三個25年中(1920-1945)發(fā)動了超大型的侵華戰(zhàn)爭和太平洋戰(zhàn)爭,
從而導致了日本文明的覆滅。
(1)據材料一概括這次“改革”的特點及對日本社會產生的影響?
(2)據材料二概括日本工業(yè)發(fā)展的特點?
(3)據材料三回答,導致日本文明覆滅的方式是什么?結合所學說明材料二與材料三之間
的聯系。
24.國際格局風云變幻,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刻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戰(zhàn)后建立的國際新秩序
國
際會主要內容
議
巴協(xié)約國與同盟國簽訂一系列條約,以對德《凡爾賽條約》為主。主要內容
黎和包括德國及其盟國承擔戰(zhàn)爭罪責,戰(zhàn)敗國向戰(zhàn)勝國割地賠款,裁減軍備,德
會國的海外殖民地由戰(zhàn)勝國瓜分
華
美、英、法、日、中等九國簽訂《九國公約》,列強同意將“門戶開放”“機
盛頓
會均等’作為侵略中國的共同原則
會議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由于在傳統(tǒng)的權力斗爭中新增了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爭端,權
力關系再調整的進行也就變得更復雜、更危險。隨著(美蘇)冷戰(zhàn)的全面展開,一個
又一個危機接踵而來。行動和反行動最終以兩大軍事集團的建立而達到頂峰,歐洲也
就與德國一樣被冷戰(zhàn)一分為二。一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91年蘇聯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消失,使兩極格局徹底崩潰。美國作為世
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認為由美國領導的國際關系體系的“單極階段”終于到來了。
例如,美國專欄作家查爾斯?克勞薩默在《外交》季刊1991年春季號上撰文,將蘇聯解
體和海灣戰(zhàn)爭后的時期稱為“單極時刻”。但是,環(huán)視全球便可以看到歐盟、俄羅斯、
日本、中國、印度、巴西、東盟等地區(qū)大國和地區(qū)集團,以及占有聯合國多數席位的第
三世界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對世界事務的影響都不容忽視。
——摘編自徐藍《世界近現代史1500—2007》
(1)根據材料一,指出一戰(zhàn)后形成的國際體系的名稱,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體系
的影響。
(2)根據材料二,概括美蘇冷戰(zhàn)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行動和反行動”的表現以
及帶來的影響。
(3)根據材料三,提取其中關于20世紀90年代后國際格局的不同觀點,任選其中一個
觀點,結合史實進行說明
(4)綜上所述,談談你對國際格局發(fā)展變化的認識。
參考答案:
1.A
【詳解】由“甲方:隨他吧”可知,這反映的是道家無為而治的主張。由“乙:說服教育,直
到他們改為止”可知,這反映的是儒家注意說服教育的主張。由“丙:一定要嚴懲,要罰款”
可知,這反映的是法家依法治國的思想。故三位同學的意見分別接近老子、孔子、韓非子三
位思想家的思想。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2.D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漢武帝實行推恩令之后,諸侯生活貧困,有的只能乘牛車,D項正
確;鹽鐵專賣屬于經濟措施,與材料沒有直接聯系,排除A項;北擊匈奴屬于穩(wěn)定邊疆政
策,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罷黜百家屬于思想措施,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項。故選
D項。
3.C
【詳解】依據題干圖片信息“長安、天竺“,結合所學可知,圖片反映的是玄奘西行。貞觀時
期,為求取佛經,玄奘西行天竺,不畏艱險,歷經磨難,經過四年的長途跋涉,到達天竺。
他遍訪天竺的名寺,研習佛法,曾在佛學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游學。十多年后,玄奘攜大量佛
經回到長安,為中國佛教的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C項正確;張騫通西域是從長安出,穿過河
西走廊,經西域到中亞、西亞,最遠到達歐洲,與圖片信息不符,排除A項;鑒真東渡到
達的是日本,與圖片信息不符,排除B項;鄭和下西洋先后拜訪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
洋的國家和地區(qū),最遠的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與圖片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C
項。
4.D
【詳解】根據材料“宋金對峙時期,約500萬北方移民遷入江南地區(qū):另一方面,南宋政府
大力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笨芍牧戏从车氖潜比四线w;和南宋政府重視農業(yè)生產,這是經濟
重心南移的一些主要原因,D項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
5.C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蕃會盟碑體現的是唐朝和西藏的友好往來,故C符合題意。
招提寺是鑒真東渡到日本以后修筑的。體現了唐朝與日本的友好往來。故排除A項。和同
開球是日本仿效中國唐朝制定的錢幣,體現了唐朝與日本的友好往來。故排除B項。玄奘
像體現了中國與天竺的友好往來,故排除B項。故選C。
6.D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天工開物》是明代著名科學家宋應星的一部關于農業(yè)和手工
業(yè)生產的綜合性著作,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xié)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
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D項正確;《傷寒雜病論》是漢代張仲景的醫(yī)學著作,
《齊民要術》是北魏賈思勰編著的農書,《本草綱目》是明李時珍著的醫(yī)藥學著作,排除ABC
項。故選D項。
7.C
【詳解】根據“設廠”、“資本輸出''等信息可知,1895年簽訂了《馬關條約》,在這個條約中
規(guī)定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從而是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由商品輸出轉向資本輸出,C
項正確;《南京條約》、《北京條約》中沒有允許列強在華設廠的規(guī)定,排除AB項;《辛丑條
約》的簽訂是在列強開始對華資本輸出之后,排除D項。故選C項。
8.C
【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南昌起義發(fā)生在1927年8月1日,距今90周年;秋收起義發(fā)生在
1927年9月,距今90周年;井岡山根據地創(chuàng)建于1927年10月,距今90周年。所以“三個
90周年”的歷史事件包括①③④,C項正確;辛亥革命發(fā)生在1911年,距今106周年,與
題意不符,排除②,排除含有②的ABD項。故選C項。
9.A
【詳解】依據題干的圖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對內改革在農村首先進行,
安徽鳳陽小崗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獲得了生產和經營的自主權,促進了農業(yè)
的發(fā)展,提高了生活水平,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說法的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正確分析圖片,結合圖片描述的農業(yè)的發(fā)展的情況得出這是家庭
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積極影響,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獲得了生產和經營的自主權,促進
了農業(yè)的發(fā)展,提高了生活水平。
10.D
【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外交成就。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
國的合法席位,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聯合國大廈門前。ABC和圖片無關,不符合題意,D
符合題意,故選D。
11.C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王進喜在大慶石油會戰(zhàn)中,組織全隊職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
搬運和安裝鉆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鉆,打出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說:
“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
成為我國石油工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一面旗幟,被群眾譽為“鐵人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
合題意,故選擇C。
12.C
【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我國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體制的目標,C項正確;A項將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
決策,排除;中共十二大沒有涉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排除B項;中共十九大謀劃全面
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排除D項。故選C項。
13.A
【詳解】根據材料“拐帶奴隸、幫助奴隸逃跑或窩臧奴隸者,都要被處死。奴隸打自由民的
嘴巴或不承認自己的主人,要被處以割耳之刑?!笨梢?,法典在維護奴隸主的權利,故A符
合題意;材料中未涉及自由民的權利,故B不符合題意;材料中未涉及公民意愿,故C不
符合題意;材料的核心是懲戒奴隸維護奴隸主的利益而非維護司法的權威,故D不符合題
意;故選A。
14.B
【詳解】依據題干關鍵詞’‘舊大陸、印第安人、美洲返回歐洲的船舶”可知,此內容與開辟
新航路有關。哥倫布發(fā)現美洲以后,歐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強迫美洲土著印第安人
和黑人從事勞動,把美洲的玉米、土豆等帶回歐洲,故B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
【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舊大陸、印第安人、美洲返回歐洲的船舶”是解題的關鍵,新航
路開辟后,歐洲殖民者開始了殖民掠奪。
15.B
【詳解】根據材料“俄國的1861年改革、1868年日本的明治維新、美國內戰(zhàn)”并結合所學可
知,19世紀六十年代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這些革命或改革所要
解決的根本問題為資本主義發(fā)展進一步掃清障礙,使資本主義統(tǒng)治范圍進一步擴大,資本主
義統(tǒng)治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擴大,故②應填寫的內容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B項正確;步
入近代主要是指文藝復興運動、新航路的開辟,排除A項;俄國當時未受到殖民統(tǒng)治,美
國通過獨立戰(zhàn)爭已經擺脫英國殖民統(tǒng)治,排除C項;一戰(zhàn)是1918年結束的,與題干時間“1861、
1868”時間不符合,排除D項。故選B項。
16.A
【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內燃機的發(fā)明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應用技術領域的另一個重大成就。
1876年,德國人奧托制造出一臺煤氣內燃機。1883年,德國工程師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內燃
機,幾年后,德國工程師狄塞爾發(fā)明了柴油內燃機,內燃機的發(fā)明解決了交通運輸工具的發(fā)
動機問題,在交通運輸領域內引發(fā)了一場變革。內燃機的發(fā)明帶動了相關的新興工業(yè)的發(fā)展,
以內燃機為發(fā)動機的汽車、輪船、飛機、拖拉機等出現,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
便利,A項正確;電力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最顯著的成就,
到19世紀70年代,經過不斷完善的發(fā)電機進入生產領域,電力開始作為動力帶動機器,在
各國發(fā)明家的共同努力下,發(fā)電機、電動機、電焊機、電鉆、電話、電報等紛紛問世,人類
社會進入“電氣時代”,與題干中解決汽車和飛機等交通工具發(fā)動機問題信息不符,排除B
項;電燈泡的不斷改進與解決汽車和飛機等交通工具發(fā)動機問題的信息不符,排除C項:
新通訊手段的發(fā)明與解決汽車和飛機等交通工具發(fā)動機問題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A
項。
17.B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19世紀晚期,英國哲學家斯賓塞用“適者生存’來解釋社會歷史;法國
折學家孔德提出了社會有機體論;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發(fā)表了《進化與倫理》“可知,達爾文
的進化論在哲學、生物學領域都產生了廣泛影響,B項正確;打破了“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的神創(chuàng)
論與題干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進化論成為歐洲自然科學的絕對權威,排除C項;
材料闡述的是進化論在社會科學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沒有體現繼承了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的成就,排除D項。故選B項。
18.C
【詳解】本結合“亞歷山大二世頒布《解放法令》”,可判斷出這一事件是俄國1861年改革,
廢除農奴制改革產生的積極影響是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故C符合題意;開啟
了俄國近代化進程的歷史事件是彼得一世改革,故A不符合題意;維護貴族地主利益是改
革的前提,故B不符合題意;進一步強化了農奴制,與史實不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
Co
19.D
【詳解】根據題干可知,為滿足工業(yè)化對糧食和原料的需要,蘇聯在30年代開始進行大規(guī)
模的農業(yè)集體化運動,D項正確;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三年國內戰(zhàn)爭時期實行的政策,排除
A項;新經濟政策是列寧對社會建設的探索,排除B項;兩個五年計劃是蘇聯工業(yè)化建設
措施,排除C項。故選D項。
20.D
【詳解】材料中羅斯福通過籌劃造林、防火、防洪、筑路等工程來解決失業(yè)青年的就業(yè)問題,
這說明羅斯福推行“以工代賑”,以此來緩解就業(yè)壓力和社會矛盾,D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
羅斯福實行“以工代賑”,整頓金融體系、調整農業(yè)政策、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均不符合材料主
旨,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
21.(1)變化:由前期宣傳新文學、思想啟蒙為主轉變?yōu)樾麄黢R克思主義、政治革命為主。
主要原因: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曙光;經過
五四運動,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越來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開
始關注馬克思主義。
(2)成立條件: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
動的結合。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
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3)中心工作: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認識: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
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zhàn)勝強大的敵人。
【詳解】(1)根據材料一“1920年前的思想(啟蒙)、文學、新詩、小說“較多,至「1920年
后的科學社會主義、武功研究、國民革命、世界革命”較多,可以得出《新青年》在宣傳主
題上由宣傳思想啟蒙、新文學為主轉變?yōu)樾麄黢R克思主義、政治革命為主。根據所學知識,
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是: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
了曙光;經過五四運動,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越來越多的先
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
(2)根據材料二“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肯定中國的出路只能是社會主義,強調要改造中國
社會,必須建立共產黨組織。'‘可得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根據材料二“各地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所開展的工作,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
運動的結合。”可得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結合。中國共產黨
成立的歷史意義,根據所學直接概括即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
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3)根據材料三“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設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全國工人運
動。……全國共舉行大小罷工100多次,參加人數達30萬以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
知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確立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根據所學知識,京漢鐵路工人
大罷工最后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
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zhàn)勝強大的敵人。
22.(1)政權力量:清政府(1分)軍事工業(yè):江南制造總局(1分)民用工業(yè):湖北織
布官局或漢陽鐵廠(1分)
作用:促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yè)企業(yè);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fā)展;開啟
了中國近代工業(yè)化的閘門。(1分)(任答一點得1分,其它言之有理的,亦可得分)
實業(yè)家:張客(1分)
(2)途徑:對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是走合作化道路;(1分)方式: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
改造,則采取了加工訂貨和公私合營的方式。(1分)
(3)問題:出現大躍進運動(或片面追求工業(yè)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或忽視了客觀經濟規(guī)
律)(1分)。
(4)合理化建議:注重科技創(chuàng)新、提高管理效益、加強人才培養(yǎng)、重視節(jié)能環(huán)保、強化國
際經濟交流等。(1分)(任答一點得1分,其它言之有理的,亦可得分)
【詳解】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的史實,從材料中“真正成為中國工業(yè)化推
動者的是清政府“可知推動中國近代化的政權力量是清政府,洋務運動中李鴻章創(chuàng)辦的軍事
工業(yè)是江南制造總局,張之洞創(chuàng)辦的民用工業(yè)有湖北織布官局和漢陽鐵廠。洋務運動引進了
西方先進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yè),在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fā)展,
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清朝末年的狀元實業(yè)家張客是江蘇南通人。
(2)本題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史實,從材料中“對農業(yè)、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是把建立
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個體經濟,聯合起來走合作化的道路?!笨筛艣r出對手工業(yè)的改
造是走合作化道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改造是“加工訂貨和公私合營
(3)本題考查的是大躍進的史實,1958年,黨中央錯誤的發(fā)動大躍進運動,追求經濟建設
的高速度,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guī)律,從圖中“不到十五年超過英國”即可體現出來。
(4)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注重科技創(chuàng)新、提高管理效益、加強人才
培養(yǎng)、重視節(jié)能環(huán)保、強化國際經濟交流等。
考點: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工業(yè)的興起;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社會主義
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
路
23.(1)特點:依據本國國情并學習唐朝制度;通過立法鞏固改革成果;改革不斷完善等。
影響:解放了生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國家統(tǒng)一,使日本進入封建社會。
(2)政府主導;引進西方技術;發(fā)展近代工業(yè)。
(3)發(fā)動戰(zhàn)爭(發(fā)動了超大型的侵華戰(zhàn)爭和太平洋戰(zhàn)爭等)。明治維新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
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日本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意思對即可)
【分析】(1)
特點:據材料“646年元旦,新政權以唐代律令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發(fā)‘改新之詔’
全面向唐朝學習“可知,日本依據本國國情發(fā)“改新之詔”,并全面學習唐朝制度;據材料“701
年又發(fā)布了《大寶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改革的綱領在實施中也不斷完善
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開元盛世的唐朝為楷模的天皇制國家的理想“可知,日本通過立法鞏
固改革成果;據材料”改革的綱領在實施中也不斷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開元盛世的唐
朝為楷模的天皇制國家的理想“可知,改革的綱領在實施中不斷完善等。
影響:據材料可知,大化改新解放了生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國家統(tǒng)一,使日本進
入封建社會。
(2)
據材料“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引進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創(chuàng)辦了一系列官營企業(yè)。18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桑拿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異型軋輥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套裝風炮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廣西2025年廣西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劍桿綜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央供氧系統(tǒng)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高錳鐵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野外型延長放大器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金屬噴漆活動鉛筆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珠面鏈輸包線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科創(chuàng)板知識測評20個題目的答案
- 2023年湖北成人學位英語考試真題及答案
- 走好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黃相懷)課件
- NY∕T 4001-2021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懸浮劑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第三版)》第七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guī)則論
- 漢聲數學圖畫電子版4冊含媽媽手冊文本不加密可版本-29.統(tǒng)計2500g早教
- 中國監(jiān)察制度史
- 搬家公司簡介(15個范本)
- 典范英語-2備課材料2a課件
- 抽水蓄能輔助洞室施工方案
- 數據結構英文教學課件:chapter7 Searching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