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4年先秦史研究概覽
2004年的先秦史學界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并召開了一系列學術會議:1月7日—10日(上海)“中國上古史:歷史編纂學的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6月10—12日(大連)“全國首屆東周文明學術研討會”,7月23—25日(高平)“炎帝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10月13—15日(棗莊)“中國——山亭小邾國文化研討會”,11月1—5日(鄭州)“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4年年會”,11月20—22日(重慶)“巴蜀文化暨三峽考古學術研討會”。以下分專著和論文兩方面來介紹具體的研究成果。
首先要提到的是,幾位前輩學者的論文集在本年度出版,如中山大學出版社所出的《商承祚文集》、《容庚文集》和《劉節(jié)文集》,中華書局所出的《張政烺文史論集》。此外,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張桂光《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等均值得關注。
史前文明研究方面的專著有:朝陽市文化局、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遺址》(學苑出版社),田廣林《中國東北西遼河地區(qū)的文明起源》(中華書局),劉永勝、王長江《紅山古玉文化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王永波、張春玲《齊魯史前文化與三代禮器》(齊魯書社),周膺、吳晶《中國5000年文明第一證:良渚文化與良渚古國》(浙江大學出版社),等等。
有關商與西周文明研究的論著可以列出如下幾種:張?zhí)於鳌蛾P中商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白于藍《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校訂》(福建人民出版社),王宇信等《甲骨文精粹釋譯》(云南人民出版社),趙殿增《三星堆考古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林向《巴蜀考古論集》(四川人民出版社),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tài)研究》(第2版增訂本,天津古籍出版社),劉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商務印書館),錢宗武、杜純梓《尚書新箋與上古文明》(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兩周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中華書局),曹瑋《周原遺址與西周銅器研究》(科學出版社),任偉《西周封國考疑》(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結構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尹盛平《西周史征》(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等等。
關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研究著作有張建軍《詩經與周文化考論》(齊魯書社),張光明《齊文化的考古發(fā)現與研究》(齊魯書社),祝中熹主編《秦西垂陵區(qū)》(文物出版社),徐杰令《春秋邦交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蔡鋒《春秋時期貴族社會生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肖夢龍《吳國青銅器綜合研究》(科學出版社),楊建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北方文化帶的形成》(文物出版社),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中華書局),劉大鈞《周易古義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出土簡帛叢考》(湖北教育出版社),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三聯書店),黃懷信《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詩論解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鹖冠子匯校集注》(中華書局),鄭剛《楚簡道家文獻辨證》、《楚簡孔子論說辨證》(汕頭大學出版社),陸建華《荀子禮學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劉建國《先秦偽書辨正》(陜西人民出版社)。
總論
文獻經典。曾憲通《周易·離卦卦辭及九四爻辭新詮》(《古籍整理研究學刊》4期)據出土簡帛推斷《離》卦九四爻辭的原貌,認為辭意是講婦人因傷孕而致流產的過程,并討論了“如”字筮辭以及《周易》筮辭的取象與圖像諸問題。廖名春《楚簡周易校釋記(一)》(《周易研究》3期)探討了楚簡《周易》蒙、需、訟、師、比、大有、謙七卦的異文。李尚信《楚竹書周易中的特殊符號與卦序問題》(《周易研究》3期)對上博簡《周易》中獨特的紅、黑符號作了分析,認為簡本《周易》卦序運用的很可能就是今本卦序。廖名春《楚簡周易·大畜卦再釋》(《清華大學學報》3期)以楚簡本《周易·大畜》卦的六個問題為例,探討了《大畜》卦的本義,由此比較簡、帛和傳世各本的優(yōu)劣。林忠軍《從戰(zhàn)國楚簡看通行周易版本的價值》(《周易研究》3期)通過比較認為,今本《周易》在整體上勝過戰(zhàn)國竹書本和其他本,仍是各種《周易》版本中最重要的傳本。陶磊《早期儒家與易學》(《周易研究》4期)考察了從孔子到子思及其弟子的早期儒家思想中受易學影響的變化痕跡,認為《史記》中有關孔子與《易》關系的記載可信。
漆子揚《禹貢古桓水水系考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輯)對歷代關于桓水、白水、羌水、西漢水等水道的考證結果進行了辨析。劉莎《詩經中樂器總量及類別探討——關于其樂器學諸問題的闡釋之一》(《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期)認為《詩經》中的樂器總量應該為24件,根據樂器演奏方式將其中的22件分為打擊樂器、吹奏樂器、弦樂器3類,并對未分類的樂器“簧”和“應”作了具體的考辨。李銳《“四始”新證》(《孔子研究》2期)通過分析孔子及其后學對《詩經》“四始”的評價,認為這幾首詩中所包含和強調的夫婦、君臣、天人、父子關系,即是儒家所極為看重的“六位”與“天人”關系。過常寶《左傳源于史官“傳聞”制度考》(《北京師范大學學報》4期)認為,《春秋》經、傳各有自己的材料來源。古代史官通過“承告”(指別國史官的正式通報)和“傳聞”(指私下的信息交流)兩種方式獲得信息,“傳聞”之史是《左傳》的源頭。相關研究還有劉起釬《堯典·羲和章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二集,以下簡稱“《學刊》二集”)、林志強《新出材料與尚書文本的解讀》(《福建師范大學學報》3期)、李軍靖《洪范著作時代考》(《鄭州大學學報》2期)、吳曉峰《關于詩·二南作年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古籍整理研究學刊》4期)、李學勤《左傳“荊尸”與楚月名》(《文獻》2期)、曹道衡《左傳人名與春秋卿大夫采邑制度》(《文史知識》11期)、俞曉群《左傳禮數、數術舉隅》(《文史知識》3期)、趙平安《禮記“草工”鉤沉——略論先秦兩漢時期主管漆器制作的工官》(《學刊》二集)等。
青銅文明。宋瑩《淺析商周時期江南區(qū)域文化的獨立性——以寧鎮(zhèn)地區(qū)青銅文化為例》(《東南文化》1期)以考古材料論證,商周時代以寧鎮(zhèn)地區(qū)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江南地區(qū)是一個文化發(fā)展相對獨立,且與黃河流域的華夏族文明有著一定交流的地區(qū)性文化圈。毛穎《南方青銅盉研究》(《東南文化》4期)對南方地區(qū)的青銅盉作了類型學研究,并探討其形成、分布與文化特征。文中還專門討論了鐎盉的有關問題。沈海梅《青銅文明與女性民俗——對云南青銅文化的再認識》(《學術探索》2期)從云南青銅文化中所表現的女性習俗入手,揭示了當時女性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秦潁等《安徽淮北部分地區(qū)出土青銅器的銅礦來源分析》(《東南文化》1期)以特征微量元素作為判別標志,分析了安徽省淮北部分地區(qū)出土的先秦時期銅器的銅料來源。朱永剛《東北青銅時代的發(fā)展進程及特點》(《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期)考察了東北地區(qū)青銅文化的發(fā)展進程,并依據考古學文化區(qū)系特征從技術的角度進行階段劃分,歸納出先秦時代東北地區(qū)青銅文化的發(fā)展規(guī)律及特點。邵方《中國北方游牧起源問題初探》(《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期)認為中國北方游牧的興起是在青銅文化背景下展開的,文中并討論了導致從農牧業(yè)混合經濟向游牧經濟轉變的原因。張秀榮《關于東胡族的幾點看法》(《黑龍江民族叢刊》2期)分析了東胡族從商至戰(zhàn)國時期的主要活動地域,及其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此外,邵會秋《先秦時期北方地區(qū)金屬馬銜研究》(《邊疆考古研究》3期)也可參看。
史前文明研究
文明起源。朱乃誠《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的歷程》(《史林》1期)是對有關問題的學術史回顧。張光直遺稿《論“中國文明的起源”》(《文物》1期)在簡要梳理了20世紀90年代以前中外學者的相關研究之后,重點討論了中國文明的定義、如何看待“中國文明”起源的一元與多元等問題,指出中國考古學上所表現的文明動力是政治與財富的結合?!丁爸袊鴸|方地區(qū)古代社會文明化進程”筆談》(《文史哲》1期)收錄了邵望平、郭大順、欒豐實、宋建四位學者關于禮制與中國古代文明,遼西區(qū)、海岱地區(qū)、長江下游地區(qū)早期文明的特點與進程等問題的論述。相關論文還有孫海洲、孫瑋《從地下考古看華夏文明的起源》(《安徽史學》5期),繆雅娟《關于中國文明形成的思考》(《中原文物》1期)等。
社會形態(tài)。任式楠《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的顯著成就和特色文化現象》(《江漢考古》1期)從聚落與建筑、栽培稻起源和史前稻作農業(yè)、白陶和彩陶、巫物陶偶、玉雕人首和動物五個方面探討了新石器時代長江中游地區(qū)高度發(fā)展的文明和獨特的文化現象。何駑《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的階段與特點簡論》(《江漢考古》1期)依次勾勒出大溪文化,屈家?guī)X文化、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文化直至夏商時期長江中游地區(qū)社會與文明發(fā)展的輪廓,歸納出它們各自的鮮明特征。陳衛(wèi)東、王天佑《淺議岷江上游新石器時代文化》(《四川文物》3期)認為,岷江上游地區(qū)的箭山寨遺址、姜維城遺址、營盤山遺址均屬仰韶文化晚期類型,且都受到西北地區(qū)馬家窯文化的強烈影響。孫華《渝東史前制鹽工業(yè)初探——以史前時期制鹽陶器為研究角度》(《鹽業(yè)史研究》1期)分析了渝東地區(qū)的制鹽工業(yè)遺址及其制鹽陶器,并推測當地的專門化鹽業(yè)生產可能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另外可參看李新偉《中國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觀——兼論中國東部史前復雜社會的上層交流網》(《東南文化》3期),裴安平《澧陽平原史前聚落形態(tài)的特點與演變》(《考古》11期),張君、王根富《江蘇金壇三星村新石器時代墓葬中的人口統計與研究》(《文物》2期),王富強《膠東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地理分布及相關認識》(《北方文物》2期),鐘禮強《論閩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社會性質》(《南方文物》3期),江章華《岷江上游新石器時代遺存新發(fā)現的幾點思考》(《四川文物》3期),徐日輝《新石器時代渭水上游的農業(yè)經濟》(《古今農業(yè)》3期),趙賓?!稏|北地區(qū)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發(fā)展階段與區(qū)域特征》(《社會科學戰(zhàn)線》4期)、《東北新石器文化的分期與特點》(《求是學刊》4期)等文。
古環(huán)境。吳文祥、劉東生《4000aB.P.前后東亞季風變遷與中原周圍地區(qū)新石器文化的衰落》(《第四紀研究》3期)認為,4000aB.P.前后的降溫和由地球軌道因素變化引起的全新世東亞季風的長期變化,使東亞夏季風降雨帶北撤南遷,形成了中國東亞季風區(qū)南澇北旱的環(huán)境格局,可能是4000aB.P.前后中原周圍地區(qū)新石器文化衰落的主要原因,并在某種意義上推動了以夏朝建立為標志的中國古代文明的誕生。郭立新《長江中游地區(qū)新石器時代自然環(huán)境變遷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期)考察了新石器時代長江中游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氣候、水位、湖群等外部條件的變化,認為彭頭山文化、大溪文化、屈家?guī)X文化、石家河文化的社會變遷與自然環(huán)境的波動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對應關系。曹峻《略論自然環(huán)境在太湖流域文明化進程中的地位》(《東南文化》3期)認為,太湖流域文明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文化經馬橋文化時期的衰退階段,到吳越時期再次崛起的曲折發(fā)展過程中,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是影響文明的進程和方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相關研究還有金幸生等《浙江諸暨樓家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古環(huán)境研究》(《考古與文物》2期),劉長江、孔昭宸《大地灣遺址農業(yè)植物遺存與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探討》(《中原文物》4期)。
原始宗教信仰。王芬《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宗教遺跡》(《四川文物》4期)通過考古發(fā)現的宗教遺跡探討宗教在史前社會發(fā)展特別是在文明起源過程中的作用,認為龍山時代各地區(qū)、各考古學文化之間在某些思想觀念、宗教信仰以及社會制度上的相互影響和趨同似乎更占主要方面。楊英《“禮”對原始宗教的改造考述》(《中華文化論壇》2期)探討了古人如何以禮“義”、禮“儀”、禮“容”分別改造原始宗教的觀念、行為和體驗,認為這奠定了中國古代宗教始終無法與政治抗衡的基本格局。田廣林《紅山文化“壇、廟、冢”與中國古代宗廟、陵寢的起源》(《史學集刊》2期)認為,牛河梁“壇、廟、?!边z址是5000年前一處具有原始王陵和稀祭祖廟性質的崇祖中心,“女神廟”及其相關的一些文化現象均可用“懷遠尊先”的崇祖習俗來解釋。楊伯達《關于玉琮王“凹弧痕”的思考——試探早已泯滅無聞的玉卜兆與玉契符》(《東南文化》3期)認為,凌家灘文化玉鉞與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璧等器物上的刻痕可能為玉卜貞兆后所琢刻的玉卜契符。此外,侯毅《我國史前巫師集團及其作用的考占學考察》(《首都師范大學學報》5期)、馬新《原始家族與中國早期文明的發(fā)生》(《文史哲》2期)、鄭小爐《從龍南遺址看良渚文化的住居和祭祀》(《東南文化》1期)、李錦山《史前生殖崇拜及其信仰》(《中原文物》2期)也可參看。
夏商史研究
夏史。趙春青《新密新砦城址與夏啟之居》(《中原文物》3期)、許順湛《尋找夏啟之居》(《中原文物》4期)認為新密新砦城址很可能是夏啟的都城。馬世之《新砦遺址與夏代早期都城》(《中原文物》4期)主張新密新砦城址應稱為啟都夏邑。許宏《二里頭遺址發(fā)掘和研究的回顧與思考》(《考古》11期)對二里頭遺址研究的若干問題作了探討。陳淳、龔辛《二里頭、夏與中國早期國家研究》(《復旦學報》4期)通過對二里頭遺址發(fā)掘以及夏文化研究的回顧,從幾個方面剖析了中外學者在中國早期國家研究中存在歧見的原因。曹定云《夏代文字求證——二里頭文化陶文考》(《考古)12期)認為,二里頭文化陶文是早期中國文字。段渝《大禹史傳的西部底層》(《四川大學學報》5期)結合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考察夏禹與古蜀地區(qū)的歷史關系,由此論證古蜀與中原古文化具有共同的文化因素,這些就是中國西部古文化的原生底層。王青《鑲嵌銅牌飾的初步研究》(《文物》5期)對15件銅牌飾的形制與斷代作了分析。相關研究還有姬乃軍《關于夏文化發(fā)祥地的再思考》(《考古與文物》3期),顧萬發(fā)《“啟居黃臺之丘”及相關問題考證》(《東南文化》6期),許宏等《二里頭遺址聚落形態(tài)的初步考察》(《考古》11期),王克林《從后羿代夏論二里頭二期文化的變化》(《中原文物》4期),于孟洲《東下馮文化與二里頭文化比較及相關問題研究》(《文物春秋》1期),李維明《二里頭文化動物資源的利用》(《中原文物》2期),梁宏剛、孫淑云《二里頭遺址出土銅器研究綜述》(《中原文物》1期),程平山《夏代紀年考》(《中原文物》3期),馬保春《由楚簡容成氏看湯伐桀的幾個地理問題》(《中國歷史文物》5期)等。
甲骨文。裘錫圭《關于殷墟卜辭的“瞽”》(《2004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社科文獻出版社。后文簡稱“《殷商文明》”)對甲骨文中的“瞽”作了釋證。林宏明《歷組與賓組卜辭同卜一事的新證據》(《殷商文明》)通過綴合《甲骨文合集》17171與17168,進一步增加了歷組和賓組卜辭同時同卜一事的可信度。黃天樹《說殷墟甲骨文中的方位詞》(《殷商文明》)認為,殷人對于方位已經可以劃分出四方和四隅。陳劍《說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丁”——釋“速”》(《故宮博物院院刊》4期)考證花東卜辭中出現的人物“丁”就是當時的商王武丁,這批卜辭的時代當為武丁晚期而非整理者認為的“武丁前期”。李學勤《關于花園莊東地卜辭所謂“丁”的一點看法》(《故宮博物院院刊》5期)指出,花東卜辭中的“丁”字實為“璧”的象形初文,在子組與花東卜辭里讀為“辟”,是對商王的稱謂,且*[夆+冏]卣銘文中的該字也當作此解。朱鳳瀚《讀安陽殷墟花園莊東出土的非王卜辭》(《殷商文明》)著重考察了花東卜辭中所涉及的家族制度與形態(tài)問題。李學勤《從兩條花東卜辭看殷禮》(《吉林師范大學學報》3期)以《殷契萃編》1000胛骨刻辭和始尊銘文結合兩條《花東》卜辭論證當時已存在比較成熟固定的禮制,即孔子說的“殷禮”,并闡釋從禮制角度研究卜辭的重要性。羅琨《甲骨文“陰”字探析——兼說卜辭中的“鶉火”》(《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對甲骨文中作為祭祀對象的“焛”可能是“鶉火”的觀點作了補證。李學勤《再論家譜刻辭》(《華學》第七輯)推斷卜辭“子某”的“子”恐怕都不宜作兒子解。馮時《殷卜辭“市日”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以“市日”即“持日”,意為限定此日。此外,還可參看劉一曼與曹定云《殷墟花東H3卜辭中的馬——兼論商代馬匹的使用》(《殷都學刊》1期)、《論殷墟花園莊東地H3的記事刻辭》(《殷商文明》),楊升南《殷墟花東H3卜辭“子”的主人是武丁太子孝己》(《殷商文明》),孫亞冰、宋鎮(zhèn)豪《濟南市大辛莊遺址新出甲骨卜辭探析》(《考古》2期),黃天樹《釋殷墟甲骨文中的“羞”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林宏明《從一條新綴的卜辭看歷組卜辭的時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謝濟《歷組卜辭武丁(晚)祖庚時代說質疑十題》(《學刊)二集),賈洪波《殷墟卜辭集合神主“示”之叢識》(《歷史研究》5期),曹兆蘭《殷墟龜甲占卜的某些步驟試探》(《考古與文物》3期)等文。
商代社會制度。李學勤《裸玉與商末親族制度》(《史學月刊》9期)指出安陽殷墟劉家莊M1046所出“石璋”也是裸玉,并結合玉上墨書文字與鳥紋三戈器銘探討當時的親族制度。王暉《商紂俎醢侯伯新證》(《史學月刊》2期)以晚商金文及甲骨文資料證明,商紂的確曾俎醢酋長侯伯并用來祭祀先王,這是殷人文化習俗觀念使然。李銳《商朝的帝王數》(《中國史研究》3期)認為,傳世與出土文獻中關于商朝的帝王數有幾種不同說法可能是由于計算方法不同,其實并不互相排斥。李學勤《試說殷墟新出土的銅璽》(《中國書畫》2期)探討了這枚有明確地層關系的商代肖形璽印。張懋镕《試論商周青銅器族徽文字的結構特點》(《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歸納出族徽文字的形體結構特點及其考證方法。何景成《“亞*[欵去欠]”族銅器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分析了“亞*[欵去欠]”族的分布及相關問題。此外,沈建華《卜辭所見商代的封疆與納貢》(《中國史研究》4期),劉桓《關于商代貢納的幾個問題》(《文史》總第六十九輯),郭旭東《從文化遺存看漁洋在商代的聚落性質》(《殷都學刊》2期),詹鄞鑫《商代繼統法新探》(《文史哲》5期),涂白奎《從卜辭看商王朝的繼統制度》(《史學月刊》9期),宋鎮(zhèn)豪《從甲骨文考述商代的學校教育》(《殷商文明》)、《商代玉石人像的服飾形態(tài)》(《學刊》二集)、《商代的疾患醫(yī)療與衛(wèi)生保健》(《歷史研究》2期),張杰《殷人致疾及療疾方法新考》(《鄭州大學學報》5期),馬季凡《商代中期的人祭制度研究——以鄭州小雙橋商代遺址的人祭遺存為例》(《中原文物》3期),丁波《商代的巫與史官》(《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3期),郭妍利《商代青銅兵器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殷都學刊》1期),岳洪彬、苗霞《殷墟青銅禮器組合研究》(《殷都學刊》2期),馮時《殷歷武丁期閏法初考》(《中國歷史文物》2期),徐鳳先《帝乙祀譜、帝乙在位年與商末歲首》(《自然科學史研究》3期)等文也可參看。
商代都城。杜金鵬《洹北商城一號宮殿基址初步研究》(《文物》5期)對建筑基址的各部分作了具體的考證,將一號宮殿年代定在商代中期,并推測其性質為宗廟而非寢殿。高江濤、謝肅《從卜辭看洹北商城一號宮殿的性質》(《中原文物》5期)與李立新《甲骨文“□”字考釋與洹北商城1號宮殿基址性質探討》(《中國歷史文物》1期)也認為一號宮殿為商王的宗廟。王震中《甲骨文毫邑新探》(《歷史研究》5期)依據《呂氏春秋》中的“郼薄(毫)”記載和卜辭材料論證毫在河南內黃或其附近。楊育彬《再論鄭州商城的年代、性質及相關問題》(《華夏考古》3期)全面闡述了對鄭州商城問題的看法?!吨袊奈飯蟆凡⒖橇藯钣?《鄭州商城“毫都說”商榷》,3月19日)、鄒衡(《鄭州商城“毫都說”商榷之再商榷》7月16日)兩位學者關于“鄭毫說”的辯論。相關研究還有饒宗頤《契封于商為上洛商縣證》(《紀念顧頡剛先生誕辰110周年論文集》,中華書局),馬保春《由晉南二里崗期早商文化的分布論其進入、傳播》(《中原文物》6期),袁廣闊、曾曉敏《論鄭州商城內城和外郭城的關系》(《考古》3期),方酉生《再論偃師商城是夏商斷代的界標》(《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4期)、《也談古代文獻記載中的湯毫》(《殷都學刊》1期),孟憲武、李貴昌《殷墟四合院式建筑基址考察》(《中原文物》5期)等。
區(qū)域文化。方輝《商周時期魯北地區(qū)海鹽業(yè)的考古學研究》(《考古》4期)考察了盔形器等與鹽業(yè)有關的器物以及商代的海鹽生產與貿易問題。朱劍等《商周原始瓷產地的再分析》(《南方文物》1期)通過樣品分析指出,我國古代的原始瓷可能具有多個產地,測量結果不支持我國北方的商代原始瓷來源于南方的觀點,江西吳城所出原始瓷與印紋硬陶的原料具有明顯的差異。鄧聰《從新千古玉談商時期的塊飾》(《南方文物》2期)以考古資料探討了商時期扁薄殃飾的分布與傳播范圍,張文立、林法《黑豆嘴類型青銅器中的西來因素》(《考古》5期),傅聚良《長江中游地區(qū)商時期銅器窖藏研究》(《中國歷史文物》1期)。
王仁湘《三星堆青銅立人冠式的解讀與復原——兼說古蜀人的眼睛崇拜》(《四川文物》4期)認為青銅立人冠的冠式是一種獸面冠,可稱為“天眼冠”或“天目冠”,立人像是古蜀人崇拜眼睛的最好體現。韓佳瑤、陳淳《三星堆青銅器巫覡因素解析》(《文物世界》3期)探討三星堆青銅器所蘊涵的宗教信仰與意義,并論及早期文明社會結構和發(fā)展的問題。朱章義、王方《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玉琮初步研究》(《文物》4期),王方《金沙玉器類型及其特點》(《中原文物》4期),黃劍華《金沙遺址出土金蛙之寓意探析》(《東南文化》1期)、《金沙遺址出土象牙的由來》(《成都理工大學學報》3期),王方《對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石雕作品的幾點認識》(《考古與文物》3期)都是對金沙遺址所出器物的研究。金國林《試論峽江地區(qū)夏商周時期的釜與巴文化的關系》(《四川文物》3期)發(fā)現峽江地區(qū)夏商周時期出土有釜的文化遺存呈漸漸西遷的趨勢,與史書所載巴人西遷的歷史事件相吻合,從而斷定峽江地區(qū)夏商周時期的釜為巴文化的代表性器物。馮廣宏《巴蜀文字的期待(一——六)》(《文史雜志》1—6期)對巴蜀文字的發(fā)現與研究作了系統的介紹,并就其中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相關論述還有馮廣宏《巴蜀文字探究和釋讀》(《成都理工大學學報》3期),徐基、劉嘉玉《也談巴蜀貨幣及其相關問題》(《江漢考古》2期),段渝《先秦巴文化與巴楚文化的形成》(《華中師范大學學報》6期),孫巖《三星堆出土青銅尊罍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含義》(《四川文物》3期),曲英杰《蜀都考》(《學刊》二集)等。
西周史研究
社會形態(tài)。劉雨《西周的監(jiān)察制度》(《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探討了金文中所見的西周王朝用以控制諸侯的監(jiān)國制度。朱紅林《周代“工商食官”制度再研究》(《人文雜志》1期)通過對《周禮》中的官商分析認為,周代的“工商食官”之商不但包括“在府官商”,而且包括“在市官商”。文中并探討了周代“工商食官”制度的特點。溫慧輝《試論先秦時期兩種主要的契約形式:“傅別”與“質劑”》(《史學月刊》9期)考察了先秦時期借貸契約“傅別”與買賣契約“質劑”的使用情況。此外,楊建國、楊東晨《古公稟父的重要歷史貢獻》(《文博》1期),彭裕商《周伐獫狁及相關問題》(《歷史研究》3期),羅新慧《尚“文”之風與周代社會》(《中國社會科學》4期),劉蓉《穆天子傳與西周社會》(《河南師范大學學報》4期),蔡鋒《周代私營手工業(yè)類型略論》(《河南師范大學學報》3期),孫瑞《論周代令書的性質》(《東北師大學報》5期)也可參看。
銅器與金文。朱鳳瀚《師酉鼎與師酉簋》(《中國歷史文物》1期)將師酉鼎定為共王時期,并探討了相關銅器的年代。董珊《談士山盤銘文的“服”字義》(《故宮博物院院刊》1期)認為盤銘中“服”的訓釋應從唐蘭先生舊說,是指包括職事與貢賦兩個方面。周亞《晉韋父盤與盤盉組合的相關問題》(《文物》2期)指出,上海博物館近年征集的晉韋父盤與天馬—曲村遺址N6384所出家父盤是由同一批工匠在同時同地鑄造。文中并考察了商代到春秋的墓葬遺址中盤與盉的組合問題。何琳儀《聽簋小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認為器銘中的“*[亯+京]邐”應讀為“就列”,與冊命金文里習見的“即立(位)”相當。此外還可參看黃盛璋《眉縣楊家村逨家窖藏銅器解要》(《中國歷史文物》3期)、林法《究竟是“翦伐”還是“擈伐”》(《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劉桓《墻盤銘文札記》(《故宮博物院院刊》1期)、張光裕《讀新見西周*[并+令]簋銘文札迻》(《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趙平安《跋虢叔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張玉金《德方鼎銘文續(xù)考》(《故宮博物院院刊》5期)、王冠英《任鼎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期)、晁福林《從士山盤看周代“服”制》(《中國歷史文物》6期)、陳英杰《士山盤銘文再考》(《中國歷史文物》6期)、于凱《兩周金文中的“自”和西周的軍事功能區(qū)》(《史學集刊》3期)、石巖《周代金文女子稱謂研究》(《文物春秋》3期)等。
禮樂制度。吳土法《先秦天子大祀犧牲考》(《浙江大學學報》3期)詳細討論了先秦時期只有天子才有資格主祭的天、地、宗廟大祀中選牲、養(yǎng)牲、省牲、迎牲、殺牲、薦牲等六項有關犧牲的禮法儀制。楊天宇《西周郊天禮考辨二題》(《文史哲》3期)認為,西周的郊天禮為最高的祭天祀典,以在周歷四月(夏歷二月)舉行為常制,此外并無所謂圜丘祀天之禮。
鄭祖襄《伶州鳩答周景王“問律”之疑和信——兼及西周音樂基礎理論的重建》(《音樂研究》2期)從音樂史的角度分析《國語·周語》所載“伶州鳩答周景王問”章反映的史實,從而解釋了伶州鳩答對中聯系“武王伐紂”天象的緣由。吳高歌《周禮·大司樂三大祭中的五音無商說考》(《中國歷史文物》6期)根據考古發(fā)現的西周樂器通常以宮、角、徵、羽四聲音階為基本音的現象,闡明《周禮·大司樂》所載祭祀用樂中五音無商是無“商音”而非無“商調”,可證鄭注、賈疏的看法是正確的,后儒的質疑非是。王子初《石磬的音樂考古學斷代》(《中國音樂學》2期)以倨句的形成和規(guī)范,磬體的鼓、股分離及比例,磬底弧曲的形成等為標尺,從音樂學的角度探討先秦石磐的發(fā)展歷程。高蕾《西周磬研究綜論》(《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期)對西周特磬與編磬的形制紋飾、音樂性能及時空分布等方面作了分析。王清雷《從山東音樂考古發(fā)現看周代樂懸制度的演變》(《中國音樂學》2期)考察了山東地區(qū)考古發(fā)現的鐘磬樂懸資料,并結合文獻史料探討樂懸制度在西周的演變過程。
西周考古。林法《“商一周考古界標”平議》(《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5期)指出,所謂武王克商后豐鎬地區(qū)商文化因素突增的說法不符合實際,故把97SCMT1西周初期地層疊壓先周期灰坑的地層關系稱為“商一周考古界標”是不科學的。由此灰坑碳十四測年獲得的克商年代范圍只能作為推定武王克商年的旁證,而非出發(fā)點。周公廟遺址依然是本年的一個關注熱點,《文博》第5期為此刊發(fā)了一組筆談,有李學勤《周公廟遺址性質推想》、張?zhí)於鳌吨芄珡R遺址發(fā)掘涉及的主要問題》、岳連建《周公廟西周大墓性質管見——兼談西周王陵問題》、張懋镕《關于周公廟墓地性質的另類思考》、王暉《岐山考古新發(fā)現與西周史研究新認識》等。相關的論述還有種建榮《岐山周公廟遺址新出西周甲骨文》(《收藏》9期)、印群《由墓葬制度看殷遺民文化特色嬗變之不平衡性》(《中國歷史文物》4期)、張懷通《試論李家窯M44墓主身份及西虢東遷問題》(《齊魯學刊》4期)等。
春秋戰(zhàn)國史研究
社會制度。沈長云、李晶《春秋官制與周禮比較研究——周禮成書年代再探討》(《歷史研究》6期)認為,與西周官制相比,春秋官制更接近于《周禮》的職官體系,《周禮》的成書年代不會早于春秋晚期,或許就在戰(zhàn)國前期。韓益民《春秋時期的嬖臣》(《華南師范大學學報》1期)考察了春秋時代嬖臣的出身來源,指出嬖臣是國君為了維護君權所依賴的重要力量之一,而嬖臣自身的局限性和國君力量的孱弱注定了他們在與世卿爭權斗爭中的失敗。蔡鋒《春秋時期宋國“內婚制”考察》(《河北師范大學學報》3期)指出,春秋時宋國君主以外婚制為主,而卿大夫階層中內婚制的習俗仍很嚴重。宋國內婚制是殷周兩種文化傳統、生活形態(tài)交融斗爭反映。呂亞虎《東周時期“蒸”、“報”婚現象考辨》(《人文雜志》6期)認為,“燕”、“報”婚現象在東周時期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并非合法的婚姻制度。黃樸民、馬丁《對先秦“文武分職”問題的再考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期)認為,戰(zhàn)國時期已正式形成以丞相和將軍各為文武軍政首腦的官僚體制之成說可商。
東周銅器。李朝遠《新見秦式青銅鍑研究》(《文物》1期)以上海博物館所藏的兩件青銅鍑與別處所見的相似器形作了對比,從而歸納出秦式鍑的發(fā)展軌跡和傳播路徑。曹錦炎《自鐸銘文考釋》(《文物》2期)通過對該器銘文的討論,勾稽徐人勢力進入浙江的史實以及徐文化對吳越文化的影響。趙平安《紹興塔山甬鐘的自名名稱及相關問題》(《中國歷史文物》5期)認為,這件所謂“自鐸”的甬鐘應定名為“之乘辰鐲”。任相宏、張慶法《吳王諸樊之子通劍及相關問題探討》(《中國歷史文物》5期)認為此劍在新泰市周家莊東周墓地出土,應當與伍子胥之子王孫氏奔齊及齊國鮑氏有密切聯系。曹錦炎《越王得居戈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考證戈銘所見的越王得居為勾踐之父允常。相關研究還有崔憲《曾侯乙鐘銘“龢”字探微》(《中國音樂學》1期),黃錫全《申文王之孫州*[十+苯]簋銘文及相關問題》、徐少華《論近年來出土的幾件春秋有銘鄧器》、黃盛璋《王子中戈作者正名與分國斷代及其相關問題辨證、解惑——楚系銘刻兵器研究之一》(三文均載《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等。
李學勤《*[糸+言+糸]書缶釋疑》(《學刊》二集)肯定了該缶并非晉器的觀點,考證出器主為楚國的蠻氏,缶銘歷日用的是夏正。何琳儀《龍陽燈銘文補釋》(《東南文化》4期)認為,此銅燈銘文中的“龍陽”是楚國地名,其余二字為“邑子”合文,并非《發(fā)掘簡報》所釋的“庶子”。李家浩《戰(zhàn)國開陽布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認為,幣文“開陽”應即軹陽,其地可能屬趙國。何琳儀、唐晉源《周方足布續(xù)考》(《中國錢幣》2期)考釋了“中亭”、“玨”、“王成”這三種西周國方足布。黃錫全《新見一枚“宅陽”布權》(《中國錢幣》2期)指出,這枚“宅陽四*[金+命]”布權是用來稱量四枚宅陽方足小布的標準重量砝碼。趙平安《釋楚國金幣中的“*[貞+彡]”字》(《語言研究》4期)認為,楚國金幣中的*[左上+目右少]是地名,即原為魯國故地,后歸楚國的卞。王輝、蕭春源《珍秦齋藏王二十三年秦戈考》(《故宮博物院院刊》4期)認為此戈是秦昭襄王二十三年魏冉封邑的兵器,監(jiān)造者為魏冉家丞,并論及戰(zhàn)國晚期秦的工官制度與銘前刻“王”的緣由。陳松長《湖南張家界出土戰(zhàn)國銘文戈小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公布了一件秦廿七年蜀守戈并作了考釋。董珊《二年主父戈與王何立事戈考》(《文物》8期)釋出《殷周金文集成》11364戈銘中的“主父”即趙武靈王,認為此戈鑄于趙惠文王二年(前297年)。鄒芙都《楚國兵器銘辭綜析》(《天府新論》4期)對楚國兵器銘辭的有關問題進行比較分析,并著重探討了楚鑄(刻)銘銅劍少見的原因。有關戰(zhàn)國銅器及銘文的考述還有李家浩《戰(zhàn)國官印考釋三篇》(《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何琳儀《司夜鼎考釋》(《中國史研究》3期),唐友波《垣上官鼎及其相關問題》(《文物》9期),蔡運章等《論右孠鼎銘及其相關問題》(《文物》9期),吳良寶《空首布“軹”地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等。
郭店簡。王春《太一生水中的“太一”試詮》(《山東大學學報》4期)認為,應將《太一生水》中的“太一”解為“氣”或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元氣”。彭裕商《六帝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認為,《唐虞之道》中的“六帝”即戰(zhàn)國諸子所稱的“六王”。梁韋弦《與郭店簡唐虞之道學派歸屬相關的幾個問題》(《文史哲》5期)從思想和語言特征兩方面闡述《唐虞之道》不屬于墨家與縱橫家作品的理由。程一凡《從郭店本看老子一書的形成》(《管子學刊》2期)推測郭店楚簡《老子》乙篇和丙篇均為闡發(fā)甲篇的“說”文,認為郭店《老子》三篇實為“經后附說”之集合。有關郭店簡的論述還有裘錫圭《由郭店簡性自命出的“室性者故也”說到孟子的“天下之言性也”章》(《華學》第七輯)、鄧球柏《內圣外王之道:郭簡·老子的主題》(《哲學研究》1期)、陳戰(zhàn)峰《郭店楚簡五行篇理論結構探析》(《西北大學學報》2期)、虞萬里《上博簡、郭店簡(緇衣)與傳本合校補證(下)》(《史林》1期)、王勝利《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論和天空形態(tài)觀》(《江漢論壇》12期)等。
上博簡。李學勤《楚簡恒先首章釋義》(《中國哲學史》3期)從簡文所用詞語與《莊子》外、雜篇近似推測《恒先》的著作時間在戰(zhàn)國中、晚期之間。丁四新《有無之辯和氣的思想——楚簡亙先首章哲學釋義》(《中國哲學史》3期)指出應注意簡文沒有運用明顯的陰陽觀念來分析氣的始往運動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并分析一些簡文所用概念的哲學含義。郭齊勇《恒先——道法家形名思想的佚篇》(《江漢論壇》8期)推測《恒先》的作者可能是歸本黃老的道法家或形名學家,或者是“撮名法之要”的黃老道家。李銳《“氣是自生”:恒先獨特的宇宙論》(《中國哲學史》3期)比較了《恒先》與戰(zhàn)國時期幾種宇宙論的異同,指出《恒先》的某些思想在后世尚有流傳,由此推測當時可能還存在專門強調“氣是自生”或“有自生”的宇宙論。龐樸《說“五至三無”》(《文史哲》1期)根據楚竹書《民之父母》篇證實了《禮記》、《孔子家語》中“五至三無”說的學派和年代,并就儒家與道家思想的有關問題進行探討。裘錫圭《讀上博簡容成氏札記二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對“蔽芾”、“擊”兩詞作了考釋。晏昌貴《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二)中容成氏九州柬釋》(《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4期)指出簡文九州是一個獨立的系統,較接近《職方氏》。最后推斷《容成氏》九州約形成于兩周之際或春秋前期。彭浩《昔者君老與“世子法”》(《文物》5期)認為,《昔者君老》第一、二、四簡可能是《禮記·文王世子》的遺佚文,是“世子法”的一部分,而與第三簡在敘事方式上有明顯不同。呂紹綱、蔡先金《楚竹書孔子詩論“類序”辨析》(《孔子研究》2期)通過對楚竹書《孔子詩論》以及《詩經》文本形成過程的探討,指出《詩經》類序歷來為《風》、《小雅》、《大雅》、《頌》,孔子對此未曾作過變動。曹建國、張玖青《孔子論“智”與上博詩論簡以“智”論詩》(《江漢考古》2期)認為《孔子詩論》以“智”論詩反映了孔子關于“智”的思想。晁福林《詩·燕燕與儒家“慎獨”思想考析》(《浙江學刊》1期)剖析了楚簡和帛書《五行》篇用《燕燕》闡釋“慎獨”之義的原因。關于上博簡的研究還有饒宗頤《“九州平”及“地平天成”說》(《華學》第七輯),李學勤《上博楚簡魯邦大旱解義》(《孔子研究》1期),李家浩《戰(zhàn)國竹簡民之父母中的“才辯”》(《北京大學學報》2期),劉信芳《楚簡容成氏官廢疾者文字叢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沈建華《楚簡容成氏州名與卜辭金文地名》(《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等等。
其他筒。李學勤《論包山楚簡魯陽公城鄭》(《清華大學學報》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掛車改裝項目合同范本與質量標準3篇
- 2025年度演藝活動舉辦與贊助合同9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針對個人借款服務合同范本9篇
- 課程設計智能護眼燈
- 2024年廣西南寧武鳴區(qū)消防救援大隊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度小汽車車牌租賃與租賃車輛使用限制及違約責任協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授權使用合同協議書3篇
- 美術招生主題課程設計
- 企業(yè)并購與重組合作協議
- 廣告業(yè)數字化廣告投放策略研究
- GB/T 44250.1-2024面向油氣長輸管道的物聯網系統第1部分:總體要求
- 一年級數學上冊加減法口算題每日一練25套打印版
- DLT 572-2021 電力變壓器運行規(guī)程
- 事業(yè)單位招錄公共基礎知識(政治)模擬試卷10(共258題)
- 教育部校企合作辦法
- 溝通技巧-考試試題及答案
- “技能興威”第一屆威海市職業(yè)技能大賽農產品食品檢驗員(海洋食品產業(yè)鏈)賽項規(guī)程
- 幼兒園故事繪本《賣火柴的小女孩兒》課件
- 中央2024年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附答案解析
-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單元作業(yè)整體設計案例
- DB32-T 4752-2024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通.用技術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