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講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講義通關(guān))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f61ef33942685d4a0f55cd2dad4fb3/5cf61ef33942685d4a0f55cd2dad4fb31.gif)
![第02講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講義通關(guān))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f61ef33942685d4a0f55cd2dad4fb3/5cf61ef33942685d4a0f55cd2dad4fb32.gif)
![第02講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講義通關(guān))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f61ef33942685d4a0f55cd2dad4fb3/5cf61ef33942685d4a0f55cd2dad4fb33.gif)
![第02講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講義通關(guān))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f61ef33942685d4a0f55cd2dad4fb3/5cf61ef33942685d4a0f55cd2dad4fb34.gif)
![第02講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講義通關(guān))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f61ef33942685d4a0f55cd2dad4fb3/5cf61ef33942685d4a0f55cd2dad4fb3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章化學物質(zhì)及其變化第02講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目錄:考點一史料中的化學物質(zhì)考點二史料中的化學工藝考點三傳統(tǒng)文化涉及“變化”、“分離”和“化學反應原理”的判斷考點一史料中的化學物質(zhì)梳理歸納(?鞏固知識)1.《漢書》中“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2.《黃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鐵,鐵赤如銅”,其中“曾青”是可溶性銅鹽。3.《本草綱目》中“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中的堿是K2CO3。4.《天工開物》中“凡石灰經(jīng)火焚煉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5.《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水銀……熔化(加熱)還復為丹”里的“丹”是HgO。6.《夢溪筆談·器用》中“古人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不爾則多斷折”的“劑鋼”是指鐵的合金。7.唐代劉禹錫撰于818年的《傳信方》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治氣痢巴石丸,取白礬一大斤,以炭火凈地燒令汁盡,則其色如雪,謂之巴石”,巴石主要化學成分為KAl(SO4)2·12H2O。8.戰(zhàn)國所著《周禮》中記載沿海古人“煤餅燒蠣房成灰”(“蠣房”即牡蠣殼),并把這種灰稱為“蜃”,“蜃”的主要成分為CaO。9.《詠煤炭》(明·于謙)中“鑿開混沌得烏金……不辭辛苦出山林”其中“烏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10.《天工開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間絲、麻、裘、褐皆具素質(zhì)……”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11.《本草綱目拾遺》中在藥物名“鼻沖水”條目下寫到:貯以玻璃瓶,緊塞其口,勿使泄氣,則藥力不減.氣甚辛烈,觸人腦,非有病不可嗅。鼻沖水指的是氨水。12.古代科學家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識》卷七《金石類》中指出:“有硇水者,剪銀塊投之,則旋而為水”,“硇水”指的是硝酸;13.《易經(jīng)》記載:“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澤中有火”是石油蒸氣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現(xiàn)象的描述。石油蒸氣是指沼氣,即甲烷氣體。14.《天工開物》記載“人賤者短褐、臬裳,冬以御寒,夏以蔽體,其質(zhì)造物之所具也。屬草木者,為臬、麻、苘、葛……”文中的“臬、麻、苘、葛”屬于纖維素。15.《本草綱目》中“采蒿蓼之屬,曬干燒灰,以水淋汁,……洗衣發(fā)面,亦去垢發(fā)面?!蔽闹兴枋鲋餅镵2CO3。16.傅鶉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寫道:“夫金木無常,方園應行,亦有隱括,習與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边@里的“朱”指的是HgS。17.《本草綱目》如下敘述:“本作頗黎。頗黎,國名也。其瑩如水,其堅如玉,故名水玉,與水精同名……有酒色、紫色、白色,瑩澈與水精相似”——指玻璃。18.《清嘉錄》中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以飲,謂之雄黃酒”,其中“雄黃”的主要成分是As4S4。19.《集注》:“雞屎礬不入藥用,惟堪鍍作,以合熟銅;投苦酒(醋)中,涂鐵皆作銅色,外雖銅色,內(nèi)質(zhì)不變”中雞屎礬指堿式硫酸銅或堿式碳酸銅。20.《新修本草》是我國古代中藥學著作之一,記載
844種,其中關(guān)于“青礬”的描述為:“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琉璃……,燒之赤色……”“青礬”的主要成分為
FeSO4·7H2O。體驗真題(?領(lǐng)悟高考)1.(2023·新課標卷)化學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復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竹簡的成分之一纖維素屬于天然高分子 B.龜甲的成分之一羥基磷灰石屬于無機物C.古陶瓷修復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為Ca(OH)2 D.古壁畫顏料中所用的鐵紅,其成分為Fe2O3【答案】C【詳解】A.纖維素是一種天然化合物,其分子式為(C6H10O5)n,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較高,是一種天然高分子,A正確;B.羥基磷灰石又稱又稱羥磷灰石、堿式磷酸鈣,其化學式為[Ca10(PO4)6(OH)2],屬于無機物,B正確;C.熟石膏是主要成分為2CaSO4·H2O,Ca(OH)2為熟石灰的主要成分,C錯誤;D.Fe2O3為紅色,常被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膠的紅色顏料,俗稱鐵紅,D正確;故答案選C。2.(2022·廣東卷)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世界文明中獨樹一幟,漢字居功至偉。隨著時代發(fā)展,漢字被不斷賦予新的文化內(nèi)涵,其載體也發(fā)生相應變化。下列漢字載體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漢字載體選項A.獸骨B.青銅器C.紙張D.液晶顯示屏【答案】B【解析】A.獸骨,甲骨文的契刻載體之一,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一小部分是羊、豬、鹿的肩胛骨,還有極少部分的牛肋骨,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其它鈣鹽,故A不符合題意;B.青銅器是紅銅與其他化學元素錫、鉛等的合金,屬于合金材料,故B項符合題意;C.紙張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故C不符合題意;D.液晶顯示器是一種采用液晶為材料的顯示器,液晶是一類介于固態(tài)和液態(tài)間的有機化合物,故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B項。觸類旁通(?加深技巧)1.(2023·廣州一模)廣府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其代表有“廣繡”、“廣彩”、“鑊耳屋”、“粵菜”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使用蠶絲制作“廣繡”,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B.使用黏土燒制“廣彩”,黏土中含有硅酸鹽C.使用青磚建造“鑊耳屋”,青磚的青色來自D.添加小蘇打蒸制“粵菜”糕點,小蘇打的化學式為【答案】C【解析】A.蠶絲為動物蛋白,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A正確;B.黏土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含有硅酸鹽,B正確;C.是紅色的,C錯誤;D.小蘇打為碳酸氫鈉,化學式為,D正確;故選C。2.國畫是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A.墨的主要成分炭黑是一種無定形碳,與金剛石互為同素異形體B.我國古代繪畫所用的“絹”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C.繪畫所用“宣紙”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D.狼毫毛筆是我國古代繪畫常用的一種毛筆,其筆頭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zhì)【答案】B【解析】A.炭黑和金剛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zhì),二者互為同素異形體,A說法正確;B.“絹”是由蠶絲織成的絲織品,所以繪畫所用的“絹”是天然高分子材料,B說法錯誤;C.“宣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C說法正確;D.狼毫是指用黃鼠狼的尾毛做成的毛筆,毛發(fā)屬于蛋白質(zhì),D說法正確;故選B。考點二史料中的化學工藝梳理歸納(?鞏固知識)1.鋅的冶煉:明代《天工開物》記載“火法”冶煉鋅:“爐甘石十斤,裝載入一泥罐內(nèi),……然后逐層用煤炭餅墊盛,其底鋪薪,發(fā)火煅紅,……冷淀,毀罐取出,……,即倭鉛也”(注:爐甘石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鋅,泥罐中摻有煤炭)。其冶煉Zn的方程式為ZnCO3+2C=Zn+3CO↑。2.青銅的冶煉:冶煉青銅的過程較復雜,大概為先把選好的礦石加入熔劑,再放在煉爐內(nèi),燃木炭熔煉,等火候成熟,取精煉銅液,棄去煉渣,即得初銅。初銅仍比較粗,需再經(jīng)提煉才能獲得純凈的紅銅。紅銅加錫、鉛熔成合金,即是青銅。鑄造青銅必須解決采礦、熔煉、銅、錫、鉛合金成分的比例配制、熔爐和坩堝爐的制造等一系列技術(shù)問題。3.膽銅法煉銅:用膽水煉銅是中國古代冶金化學中的一項重要發(fā)明。這種工藝是利用金屬鐵將膽礬溶液中的銅離子置換出來,還原為金屬銅,再熔煉成錠。早在西漢時就已有人覺察到這一化學反應,《淮南萬畢術(sh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就提到:“白青(堿式碳酸銅)得鐵化為銅”,“石膽……能化鐵為銅”。4.淘冶黃金:黃金都是以游離狀態(tài)存在于自然界,分沙金和脈金(小金)兩種。歷史上的早期采金技術(shù)都是“沙里淘金”。例如,《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提到“麗水之中生金”。5.銀的冶煉:銀雖有以游離狀態(tài)或銀金合金狀態(tài)(黃銀)存在于自然界的,但很少,主要以硫化礦形式存在,并多
與鉛礦共生。中國大約在春秋初期才開始采集銀,東漢時期發(fā)明了以黑錫(鉛)結(jié)金銀的“灰吹法”。明代著作《菽園雜記》、《天工開物》中有翔實記載。6.汞的冶煉:在自然界中雖有游離態(tài)汞存在,但量很少,主要以丹砂(硫化汞)狀態(tài)存在。方士們在密閉的設備中升煉水銀,先后利用過石灰石、黃礬、赤銅、黑鉛、鐵和炭末來促進硫化汞的分解。南宋時期發(fā)明了蒸餾水銀的工藝,設計了專用的裝置,《天工開物》中也有類似記載。在中國的醫(yī)藥化學中還曾利用過鉛汞齊、錫汞齊。唐代已開始用銀錫汞齊作為補牙劑。7.黃銅的冶煉:明代以前,這種合金是利用爐甘石(碳酸鋅礦)和金屬銅、木炭合煉而成的。這個煉制方法的記載最早見于五代末期的“日華子點庚法”,是一個煉金術(shù)的配方。8.鎳白銅的冶煉:鎳白銅自古是中國云南的特產(chǎn)。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就已記載:“螳螂縣因山名也,出銀、鉛、白銅、雜藥?!泵鞔颇弦汛罅可a(chǎn)似銀的鋅鎳銅合金,含銅40%~58%,鎳%~%,鋅%~45%,稱為“中國白銅”。9.《新修本草》對“青礬”的描述:“本來綠色,……正如瑠璃……燒之赤色……”,“燒之赤色”指的是“煅燒”。10.《徐光啟手記》中記載了“造強水法”:“綠礬(FeSO4·7H2O)五斤(多少任意),硝五斤。將礬炒去,約折五分之一。將二味同研細,聽用。次用鐵作鍋……鍋下起火……取起冷定,開壇則藥化為水,而鍋亦壞矣。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黃金不化水中,加鹽則化……強水用過無力……”。相當于“王水”的配制。11.《呂氏春秋》中有關(guān)于青銅的記載:“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為剛,燔(燒)之則為淖(液體)”。相當于“合金”的制備。12.造紙:《天工開物》記載,竹紙制造分為六個步驟:以我國古書《天工開物》卷中所記載的竹紙制造方法為例,步驟如下:①斬竹漂塘:將新砍下的嫩竹放入池塘中,浸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的青皮;②煮徨足火:放入“徨”桶內(nèi)與石灰一道蒸煮,利用石灰的堿性脫脂、殺死微生物等;③舂臼:把上述處理的竹子,放入石臼中打爛,形同泥面;④蕩料入簾:將被打爛的竹料倒入水槽內(nèi),并以竹簾在水中蕩料,竹料成為薄層附于竹簾上面;⑤覆簾壓紙:將竹簾反過來,使?jié)窦埪溆诎迳?。重復蕩料與覆簾步驟,疊積上千張濕紙后,加木板重壓以擠去大部分的水;⑥透火焙干:將濕紙逐張揚起,生火焙干。13.燒制陶器:陶瓷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屬及其化合物,在高溫燒制時金屬及其化合物發(fā)生不同的氧化還原反應,產(chǎn)生不同顏色的物質(zhì)。14.釀酒:據(jù)《禮記》記載,西周已有相當豐富的釀酒經(jīng)驗和完整的釀酒技術(shù)規(guī)程,其中“月令篇”敘述了負責釀酒事宜的官“大酋”在仲冬釀酒時必須監(jiān)管好的6個環(huán)節(jié):“秫稻必齊,曲蘗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兼用六物。”方法:先用米曲霉、黃曲霉等將淀粉水解為葡萄糖,稱為糖化;再用酵母菌將葡萄糖發(fā)酵產(chǎn)生酒精,發(fā)酵后的混合料經(jīng)過蒸餾,得到白酒和酒糟。體驗真題(?領(lǐng)悟高考)(2020·新課標Ⅲ卷)宋代《千里江山圖》描繪了山清水秀的美麗景色,歷經(jīng)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綠色來自孔雀石顏料(主要成分為Cu(OH)2·CuCO3),青色來自藍銅礦顏料(主要成分為Cu(OH)2·2CuCO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保存《千里江山圖》需控制溫度和濕度B.孔雀石、藍銅礦顏料不易被空氣氧化C.孔雀石、藍銅礦顏料耐酸耐堿D.Cu(OH)2·CuCO3中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高于Cu(OH)2·2CuCO3【答案】C【解析】字畫主要由紙張和絹、綾、錦等織物構(gòu)成,為防止受潮和氧化,保存古代字畫時要特別注意控制適宜的溫度和濕度,A正確;由孔雀石和藍銅礦的化學成分可知,其中的銅元素、碳元素和氫元素均處于最高價,其均為自然界較穩(wěn)定的化學物質(zhì),因此,用其所制作的顏料不易被空氣氧化,B正確;孔雀石和藍銅礦的主要成分均可與酸反應生成相應的銅鹽,因此,用其制作的顏料不耐酸腐蝕,C錯誤;因為氫氧化銅中銅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高于碳酸銅,所以Cu(OH)2?CuCO3中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高于Cu(OH)2?2CuCO3,D正確。觸類旁通(?加深技巧)1.(2023·山東濟南一模)高粱釀酒過程中部分操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蒸糧”時加熱“拌曲”前攤晾“堆酵”時升溫“餾酒”時控溫A.“蒸糧”時可適當鼓風加快燃燒速率B.““拌曲”加入的酒曲在釀酒時起到催化作用C.“堆酵”時升溫是因為吸收環(huán)境中的熱量D.“餾酒”的原理即實驗操作中的“蒸餾”【答案】C【解析】A.“蒸糧”時可適當鼓風,增加氧氣的濃度,可以加快燃燒速率,A正確;B.酒曲在釀酒時起到催化作用,B正確;C.升溫是因為發(fā)酵時放出熱量,C錯誤;D.蒸餾時控制溫度在酒精的沸點范圍內(nèi),D正確;故選C。2.(2023·安徽安慶·校聯(lián)考)央視欄目《國家寶藏》介紹了歷史文化知識,彰顯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其中也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傳統(tǒng)鎏金士藝是將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火除汞,鎏金工藝利用了汞的揮發(fā)性B.《呂氏春秋?別類編》中有關(guān)于青銅的記載“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為剛”。“合兩柔則為剛”體現(xiàn)了合金的硬度通常大于各組分金屬的特點C.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中的綠色顏料銅綠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D.明代《本草綱目》中記載:“……,惟以糯米,或粳米,……,和曲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酒化酶將葡萄糖轉(zhuǎn)化為乙醇時,溫度越高反應速率一定越快【答案】D【解析】A.Hg常溫下為液體,易揮發(fā),加熱除去汞利用了汞的揮發(fā)性,A正確;B.銅和錫的合金硬度較大,合兩柔則為剛體現(xiàn)了合金硬度的特點,即合金的硬度通常大于各組分金屬的硬度,B正確;C.銅綠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C正確;D.溫度過高會使酶失去活性,使反應速率變慢,D錯誤;故選D??键c三傳統(tǒng)文化涉及“變化”、“分離”和“化學反應原理”的判斷梳理歸納(?鞏固知識)1.傳統(tǒng)文化涉及“變化”的判斷由古代文獻記載的內(nèi)容,聯(lián)系化學反應,判斷是否為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判斷化學反應的類型,如置換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1)“烈火焚燒若等閑”,該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碳酸鈣的分解。(2)“熬膽礬(CuSO4·5H2O)鐵釜,久之亦化為銅”,涉及的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或氧化還原反應。(3)北宋《千里江山圖》中的顏料來自于礦物質(zhì),并經(jīng)研磨、溶解、過濾這三道工序獲得,這三道工序涉及的均是物理變化。(4)《本草圖經(jīng)》中“綠礬形似樸消(Na2SO4·10H2O)而綠色,取此物置于鐵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熾,
其礬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里的“綠礬”是
FeSO4·7H2O,描述了綠礬受熱分解的現(xiàn)象。2.傳統(tǒng)文化涉及“分離”方法的判斷根據(jù)過程判斷分離和提純的常見方法,如蒸餾、蒸發(fā)、升華、萃取等。(1)“自元時始創(chuàng)其法,用濃酒和槽入甄,蒸令氣上……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痹撨^程涉及蒸餾操作;(2)《本草綱目》中記載:“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澤,冬月地上有霜,掃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煉而成”?!凹鍩挕鄙婕罢舭l(fā)、結(jié)晶操作;(3)《本草綱目》中對堿式碳酸鉛制備過程有如下敘述:“每鉛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內(nèi)。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鹽泥固濟,紙封甑縫。風爐安火四周,養(yǎng)一七,便掃入水缸內(nèi)。依舊封養(yǎng),次次如此,鉛盡為度?!蔽闹猩婕暗牟僮鞣椒ㄊ钦麴s;(4)“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這種分離方法是蒸餾;(5)《天工開物》中對“海水鹽”有如下描述:“凡煎鹽鍋古謂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盤,……火燃釜底,滾沸延及成鹽?!蔽闹猩婕暗牟僮饔屑訜?、蒸發(fā)、結(jié)晶。(6)《泉州府志》中有:“元時南安有黃長者為宅煮糖,宅垣忽壞,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逼湓硎悄嗤辆哂形阶饔?,能將紅糖變白糖(7)《本草綱目》中記載:“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文中涉及的操作為蒸餾。(8)《本草綱目》對輕粉(Hg2Cl2)的制法作如下記載:“用水銀一兩,白礬二兩,食鹽一兩,同研不見星,鋪于鐵器內(nèi),以小烏盆覆之。篩灶灰,鹽水和,封固盆口。以炭打二炷香取開,則粉升于盆上矣。其白如雪,輕盈可愛。一兩汞,可升粉八錢?!蔽闹猩婕暗牟僮鳛樯A。(9)《茶疏》中對泡茶過程有如下記載:“治壺、投茶、出浴、淋壺、燙杯、釃茶、品茶……”,泡茶過程涉及的操作有溶解、過濾。(10)《物理小識》中“以汞和金涂銀器上,成白色,入火則汞去而金存,數(shù)次即黃”,該過程為汽化。(11)《游宦紀聞》中記載了民間制取花露水的方法:“錫為小甑,實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竅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貯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氣體的冷凝過程。(12)《本草衍義》中對精制砒霜過程有如下敘述:“取砒之法,將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煙上飛著覆器,遂凝結(jié)累然下垂如乳,尖長者為勝,平短者次之?!蔽闹猩婕暗牟僮鞣椒ㄊ巧A。3.傳統(tǒng)文化涉及化學反應原理(1)《天工開物》中記載:“金黃色(櫨木煎水染,復用麻稿灰淋,堿水漂)……象牙色(櫨木煎水薄染,或用黃土)”。涉及化學平衡的移動(櫨木中的黃木素在酸性介質(zhì)中呈淡黃色,而在堿性介質(zhì)中呈金黃色,這是因為植物染料色素一般是有機弱酸或有機弱堿,具有酸堿指示劑的性質(zhì),在不同的酸、堿性介質(zhì)中能發(fā)生化學平衡的移動)。(2)《本草經(jīng)集注》中“強燒之,紫青煙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樸硝,云是真硝石也”。涉及焰色反應(硝石的主要成分為硝酸鉀,鉀元素焰色反應為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利用焰色反應來辨別“硝石”真假)。(3)《過江州岸,回望廬山》中“廬山山南刷銅綠”。粗銅發(fā)生電化腐蝕。
體驗真題(?領(lǐng)悟高考)1.(2023·湖南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化學與文化傳承密不可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1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4角邊角說課稿 (新版)華東師大版
- 2024年四年級品社下冊《怎樣到達目的地》說課稿2 蘇教版
- 2025鋼質(zhì)門小型鋼結(jié)構(gòu)制作及安裝合同
- 2025個人電路出租合同書
- 2025公司經(jīng)理勞動合同
- 道路邊坡加固維修施工方案
- 交通圍欄銷售合同范本
- 農(nóng)業(yè)營銷合作合同范本
- 保溫鋼結(jié)構(gòu)合同范本
- Sara's Medicine(說課稿)-2023-2024學年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四年級上(江蘇版)
- 第七講推動構(gòu)建新時代的大國關(guān)系格局-2024年形勢與政策(課件)
- 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議論文寫作的論證手法
- 2024年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估算及財務分析全套計算表格(含附表-帶只更改標紅部分-操作簡單)
- 數(shù)獨6宮格300試題
- 24年注安-管理的題
- 2024至2030年中國心理咨詢行業(yè)市場預測與投資規(guī)劃分析報告
- 國際貿(mào)易地理 全套課件
- 廣西2024年高考物理模擬試卷及答案1
- GB/T 20878-2024不銹鋼牌號及化學成分
- 某房屋建筑工程監(jiān)理大綱
- 英語考綱詞匯表3500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