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對口單招考試2021-2022年大學語文預測卷(附答案)_第1頁
四川省巴中市對口單招考試2021-2022年大學語文預測卷(附答案)_第2頁
四川省巴中市對口單招考試2021-2022年大學語文預測卷(附答案)_第3頁
四川省巴中市對口單招考試2021-2022年大學語文預測卷(附答案)_第4頁
四川省巴中市對口單招考試2021-2022年大學語文預測卷(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巴中市對口單招考試2021-2022年大學語文預測卷(附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被蘇軾贊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的詩人是()

A.王維;B.孟郊;C.李白;D.賈島

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屬于()

A.山水詩B.樂府詩C.田園詩D.邊塞詩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jīng)·鄭風·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達的心情是()

A.思慕賢才B.對賢才無所依托的思慮C.禮遇賢才D.與賢才久別重逢的欣慰

4.《種樹郭橐駝傳》的作者是()

A.司馬遷B.韓愈C.柳宗元D.歐陽修

5.柳永《八聲甘州》所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是()

A.仕途失意B.懷古傷今C.傷春惜別D.羈旅行役之苦

6.《鄭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請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A.急忙B.迅速C.竭力D.屢次

7.《爐中煤》選自郭沫若的詩集()

A.《星空》

B.《瓶》

C.《女神》

D.《新華集》

8.先秦時期一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著名語錄體散文集是()

A.《論語》B.《孟子》C.《莊子》D.《茍子》

9.下列句子中,運用側(cè)面描寫渲染演出效果的是()

A.引商刻羽,抗墜疾徐,并稱善也

B.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進之

C.我聞今相國昆山顧秉謙者,嚴相國儔也

D.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10.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突出的語言特點是

A.夸張B.擬人C.比喻D.疊字

11.下列著作屬于編年體歷史著作的()

A.《史記》B.《左傳》C.《論語》D.《戰(zhàn)國策》

12.《蒹葭》一詩的中心意象是()

A.蒹葭蒼蒼B.在水一方C.道阻且長D.宛在水中央

13.《風波》所描寫的事件背景是

A.1911年辛亥革命B.1919年五四運動C.1917年張勛復辟D.1905年科舉制度廢除

14.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A.A.舊題樂府B.新題樂府C.絕句D.律詩

15.魯迅在《燈下漫筆》中,用“人肉的筵宴”為喻是為了說明

A.中國文明的實質(zhì)B.中國精神文明的核心C.奴化心態(tài)D.中國歷史的可怕

16.老舍是我國現(xiàn)代()

A.著名詩人B.著名文藝評論家C.著名作家D.著名游記作家

17.下列句子中,“以”字可譯作“由于”、“憑借”的是()A.A.嘗為隴西……云中太守,皆以力戰(zhàn)為名。

B.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

18.

10

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是()。

19.《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

A.感嘆人生幾何,去日苦多B.感傷親朋離散,孤苦無依C.感慨功業(yè)未成,憂從中來D.渴望招納賢才,建功立業(yè)

20.本文中,作者先列舉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廣招人才的歷史事實,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結(jié)論,這里所采用的論證方法是()

A.歸納法B.演繹法C.類比法D.對比法二、填空題(10題)21.《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__________。"

22._________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

23.白居易《__》:“春宵苦短日高起,___?!?/p>

24.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___________,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25.描寫大體可歸納為___描寫和___描寫兩大類。

26.《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運用的主要修辭手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7.從孔子始,就有詩“_________”的總體功能評價。

28.老舍曾被授予“__”稱號。

29.《馬伶?zhèn)鳌返淖髡呤莀__________。

30.八一嫂是小說_________中的一個人物。

三、判斷題(5題)31.白居易是盛唐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主要代表。()

32.在《李將軍列傳》中,司馬遷通過“殺霸陵尉”等情節(jié)表現(xiàn)了李廣的性格弱點。()

33.在《報劉一丈書》中,作者以略帶夸張的漫畫手法描繪了反面人物的言行舉止。()

34.《米龍老爹》敘述方法的特點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稱敘述方式交互為用,避免了敘述的呆板和單調(diào)。()

35.作為論據(jù)的理論材料,可以是前賢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論斷,也可以是科學公理、規(guī)律等。()

四、文言文閱讀(3題)36.(一)閱讀《論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3題:孔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復一簣,進,吾往也?!泵献釉唬骸坝袨檎?,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背蓴≈當?shù),視此而已。解釋這段文字中劃線字的含義,并說明這段文字表明了什么觀點?簣:平:棄井:數(shù):

37.將下面詩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使君一何愚:

38.

五、現(xiàn)代文閱讀(3題)39.“好香的干菜,——聽到了風聲了么?”這句話顯示了趙七爺什么心理?(4分)

40.

閱讀作品片段,然后回答33~35小題。

“好香的干菜,——聽到了風聲了么?”趙七爺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對面說?!盎实圩她埻チ??!逼呓镎f。

七斤嫂看著七爺?shù)哪?,竭力陪笑道,“皇帝已?jīng)坐了龍庭,幾時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總要大赦罷?!逼郀斦f到這里,聲音忽然嚴厲起來,“但是你家七斤的辮子呢,辮子?這倒是要緊的事。你們知道:長毛時候,留發(fā)不留頭,留頭不留發(fā)……”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語的說,“這怎么好呢?這樣一班老小,都靠他養(yǎng)活的人,……”趙七爺搖頭道,“那也沒法。沒有辮子,該當何罪,書上都一條一條明明白白寫著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p>

七斤嫂聽到書上寫著,可真是完全絕望了;……

41.寫北方的果樹與表現(xiàn)北方的秋的特點,有何關系?

六、作文(1題)42.題目:我不再______

要求:(1)將題目補充完整。如填孤獨、自卑、天真、害羞、等待、貪玩、空想、貧窮、想爸爸、趕時髦、擁有寧靜、相信眼淚、低人一等、放縱自己……

(2)寫成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3)書寫工整、規(guī)范。

參考答案

1.A

2.D

3.A

4.C

5.D

6.D

7.C

8.A

9.B

10.D解析:本題應選擇D項,即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突出的語言特點是“疊字”。這首詞充分地利用了九組疊字,使之在聲音節(jié)奏和情節(jié)氣氛各方面都與內(nèi)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繪出詞人愁苦敏感的內(nèi)心世界。“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七組疊字直接描述內(nèi)心的感受:她若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終無所得,有的只有凄慘和憂愁。而“點點滴滴”雖然是對“梧桐細雨”的客觀描繪,但寫的仍然是詞人心靈的感受,寫盡了詞人在黃昏時節(jié)的梧桐細雨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天涯淪落之悲。這九組疊字,不見前人首創(chuàng),亦不見后人有成功的模仿,妙手偶得,別開生面,為作者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11.B

12.B

13.C

14.A曹操《短歌行》是一首樂府舊題詩,屬于漢樂府《相和歌·平調(diào)曲》。

【錯誤分析與防范】此題要求考生了解新、舊樂府詩的概念。如果只對樂府詩有一個大致模糊的印象,往往會對此類細節(jié)問題作不出正確的回答。

15.A解析:魯迅在《燈下漫筆》中,用“人肉的筵宴”為喻是為了揭示中國民族文化的內(nèi)容:中國文明就是給殖民者預備的“人肉筵席”,所謂的中國就是安排這一筵席的廚房這一實質(zhì)。因此選擇A項“中國文明的實質(zhì)”。

16.C

17.A

18.C

19.D

20.A

21.古道西風瘦馬古道西風瘦馬

22.《國語》

23.長恨歌從此君王不早朝長恨歌從此君王不早朝

24.江月何年初照人

25.人物環(huán)境人物環(huán)境

26.比喻;夸張

27.不讀詩,無以言

28.人民藝術家人民藝術家

29.侯方域侯方域

30.《風波》

31.N

32.Y

33.Y

34.N

35.Y36.簣:盛土的竹筐。平:填平。棄井:廢井。數(shù):天數(shù),運數(shù),含有規(guī)律的意思。成敗的關鍵在于有無毅力。課文的中心論點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圍繞這個論點展開論證,在論證中自始至終運用了正反對舉的說理方法。將成與敗、順與逆、強與弱、彼與我對比,證明有毅力者以其堅忍不拔而獲得成功,缺乏毅力者則難免失??;人生總是逆境居多,順逆境又總是交替出現(xiàn),大凡成功者都是善于抓住順境、扭轉(zhuǎn)逆境的人,而失敗者則往往是哀嘆命運不濟、逢難必退、最終屈服于逆境的人。在這段文字中,作者引經(jīng)據(jù)典,將“未成一簣”的造山者與“雖復一簣”的填土者作了鮮明的對比。通過反復的正反對比,有力地論證了成敗的關鍵在于有無毅力。因此,從邏輯角度說,是類比法、對比法;從修辭角度說,是引證法。

37.使君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