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高——杜甫教學目標1.誦讀——初步感知。2.賞景——掌握詩歌意象和意境。3.悟情——學習本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教學重難點:1、賞景——掌握詩歌意象和意境。2、悟情——學習本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教學方法:誦讀討論,合作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一、導入“世上瘡痍,詩中圣賢;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郭沫若題寫的一幅對聯(lián),那么,為誰題寫的呢?————杜甫。(學生答)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再次走進杜甫。來學習被譽為古今七律之首的絕世名篇——《登高》。二、知人論世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公元712—770,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存詩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少陵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我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所作的詩歌被人譽為“詩史”。藝術上形成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被譽為“詩圣”。(ppt)教師補充:胸懷大志,卻又一生坎坷,終身失意,無法實現(xiàn)報國理想從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飄零這首詩是大歷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慶奉節(jié))時寫的。此時“安史之亂”已結(jié)束4年,但地方軍閥乘機爭奪地盤,國家仍是一片混亂;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相繼辭世——所有這些,像濃云一樣壓在杜甫心頭,他是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臺的。他登高望遠,面對蒼茫的秋景和滾滾的長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萬千,詩人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詩意,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三、整體感知讀——自由,反復讀(專心投入)五分鐘讀準字音,讀懂內(nèi)容,讀出情感——指名學生讀——聽錄音范讀——全體齊讀問題一:剛才在朗讀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感情充沛,這首詩給我們的總體感受是怎樣的?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表達你讀完這首詩的感覺,你想到的是哪個詞語?明確:凄涼、悲傷、痛苦、孤獨、沉郁、頓挫(情感基調(diào):悲)同學們,你們和國學大師王國維讀過這首詩的感覺是一樣的:《登高》一詩,閱罷尤覺“悲愁”鋪天蓋地,無一景不如此,無一語不如此,頓覺無處遁逃之感。四、意象分析王國維說這首詩“無一景”不顯示出悲秋來,請同學們齊讀一二兩聯(lián),并把這兩聯(lián)中的景物找出來。——風,天,猿,渚,沙,鳥,落木,長江問題二:景物本身能不能表現(xiàn)“悲秋”情感,(如果能,我們暫且不論)我們先看一看杜甫另外兩首詩中的句子——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同學們,讀一讀,這四句給你什么感受?溫暖和煦,高興,快樂,春陽盎然,自然和諧詩人給這些景物添加了一些修飾和描述的詞語,景物就帶有了作者的主觀情感,就產(chǎn)生了不一樣感受。這種帶有作者主觀情感的景物就叫做意象。賞析詩歌時,就抓住詩中意象,緊扣表現(xiàn)意象特征的詞語,體味情感。同時抓取情感詞,和表示冷暖色調(diào)的顏色詞。問題三:再來看本詩的意象,它們?nèi)绾误w現(xiàn)“悲秋”的?教師師范分析,學生討論展示明確:①急風,是說風很大,急風凜冽,不僅吹在詩人身上,更是吹在詩人的心里。=2\*GB3②天高,闊遠,和詩人的處境結(jié)合起來,在茫茫天地之間,詩人更覺自己的渺小,無限悲涼之情涌上詩人的心頭。=3\*GB3③猿的啼叫是哀傷的,悲涼的“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水經(jīng)注》)=4\*GB3④清渚和白沙。從色調(diào)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調(diào),更顯環(huán)境的冷清和凄涼。詩人觸景生情,自然內(nèi)心也倍感凄涼。師:回鳥,這是一只怎樣的鳥?回,是低回,盤旋之意。是一只失群的孤鳥,形單影只,無依無靠。共同鑒賞第二聯(lián),以上為例,交流討論展示=5\*GB3⑤落木,蕭蕭。樹葉紛紛落下,落在林間,落在山間,落在路旁,更是落在詩人腳下,落在詩人心里?!耙蝗~落而天下知秋”自然界進入秋天,詩人年事已高,也進入人生的秋天。又加以“無邊”無邊無際,綿延不絕。=6\*GB3⑥長江,滾滾。波瀾壯闊,洶涌澎湃。師:古人在無窮的時間前面對短暫的生命,他們是怎么來處理這一對矛盾的?明確:王羲之“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生命雖短暫,卻應積極有為;蘇軾“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生命短暫,要懂得以平常、豁達之心來看淡生活的得失榮辱。把落葉繽紛與波瀾壯闊結(jié)合在一起,悲涼中又有悲壯。小結(jié):詩人站在高天之下,疾風之中,面對清渚、白沙,耳聽猿哀鳴,仿佛一直孤鳥。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落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心頭涌起的是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悲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再讀,加深對意象的理解。五、詩人情感通過我們的誦讀、分析,體會到這首詩“鋪天蓋地的悲愁”“無一景不如此”那“無一語不如此”又是怎樣體現(xiàn)“悲愁”?我們一起去分析后兩聯(lián)中的多重悲意。示例:從詩中的“萬里”,我讀出了遠離故鄉(xiāng)之悲學生思考作答——讀“常作客”倍感身世凄涼。讀“百年多病獨登臺”,深感詩人老病孤獨,孤苦伶仃,形單影只,無所依傍。師:什么叫登臺呢?(聯(lián)系王維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回答。)明確:登臺,是九九重陽節(jié)的一種習俗。古人登臺,是為了祈求長壽。登臺都是全家一起去,登臺的地點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可是杜甫呢?是獨自一人,是在離家萬里的他鄉(xiāng),悲涼的秋天,做客并登臺。Ppt:南宋學者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評析此聯(lián)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即八可悲。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凄慘也;作客,羈旅之愁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遲暮也;多病,衰疾也;登臺,倍思親也;獨,孑然孤“獨”也。問題四: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艱難:兼指國家和自身命運。國家動亂,詩人漂泊在外,生活艱難,壯志難酬。苦恨:“苦”:極度;“恨”:遺憾。杜甫此時年事已高,疾病纏身,雖憂國憂民,卻無能為力。新停:剛剛放下。師:國若破,家焉存,國破和家亡是因果關系,詩人很遺憾自己過早的白了雙鬢,殘軀病體,不能多為國家出,所有的愁緒一齊涌上心頭。補充:艾青——個人的痛苦與快樂,必須融合在時代的痛苦與歡樂里?!獮槭裁次业难劾锍:瑴I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小結(jié):最后“白發(fā)”因“做客”而生,濁酒因“多病”二停。白發(fā)日多,可見艱難潦倒之苦,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登臺的結(jié)果只是惹恨添愁。結(jié)尾的妙處是“無限悲涼之意,溢于言外”。六、總結(jié):這首詩以“悲”字為核心,貫穿全詩。詩人由內(nèi)心傷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觸景生悲,由觸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詩起于“悲”而終于“悲”,悲景悲筆,悲情落筆,真是怎一個“悲”字了得!齊讀下面這段文字,讓我們更進一步的走近杜甫:悲在遠離故鄉(xiāng),漂泊異地;悲在清秋登高,倍思鄉(xiāng)親;悲在百病纏身,年老孤獨;悲在困頓無依,窮愁潦倒;悲在人生短暫,壯志難酬;悲在因病停酒,苦悶無解;悲在人生艱難,世事艱難;悲在國家飄搖,民不聊生。師:古代許多知識分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為處事準則,而杜甫卻是無論窮達,都想兼濟天下,這才是圣人的情懷。雖然時隔千年,未曾謀面,但通過這首詩,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在戰(zhàn)亂頻仍的年代,不計個人得失,心憂黎民蒼生的圣賢。這正是:落木無邊,登高難釋家國恨長江不盡,望遠不解心中愁現(xiàn)在請大家?guī)е鴮Ρ驹姷睦斫?,再次齊讀《登高》!七、作業(yè)生活困頓,仍吟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詩句;窮愁潦倒,仍念念不忘國家命運;品讀他的詩歌,我們能感受到一顆偉大的心靈和仁愛博大的圣人胸襟。提煉一個主題,寫一個200字左右的議論文片段。(兼濟天下,愛國,位卑未敢忘憂國)學情分析《登高》一詩飽含了詩人濃得化不開的人生悲嘆,文質(zhì)兼美,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高一學生在理解詩歌中描寫的景物意象、意境和寫作手法方向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在理解詩歌中詩人所要表達的深沉情感方面還不夠深刻和全面,因此教學中應重視引導學生作者聯(lián)系生平際遇,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一步理解作者的多種感情。根據(jù)詩歌本身的特點和高一學生的實際,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景、境、情的關系。根據(jù)詩歌意象解讀杜甫思想和把握詩歌意蘊,探究詩歌主旨。詩歌鑒賞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如何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語言文字還原成立體的、生動的畫面從而把握隱藏在文本背后的詩人的內(nèi)在情思。根據(jù)以上學情的的把握,特確定學習目標如下:學習目標1.誦讀——初步感知。2.賞景——掌握詩歌意象和意境。3.悟情——學習本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效果分析本堂課的教學重視誦讀、探討、自主與合作。一、誦讀課程一開始五分鐘的自由誦讀,讓學生注意詩歌的字音、節(jié)奏、節(jié)拍、韻腳,體味本詩音韻低沉,回環(huán)的原因,此為音讀。個體誦讀和聽朗讀錄音,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讓學生對《登高》一詩的情感基調(diào)有個感性的整體認知,有助于學生品味詩歌的音韻美,此為情讀。多種形式的誦讀詩歌,有利于實現(xiàn)大綱目的中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誦讀能力,體味詩歌的音韻。二、初步感知此教學設計本著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宗旨,目的是讓學生思考,領悟詩歌的大意,此為意讀。三、賞景——悟情探討景、境、情的關系:此教學設計的依據(jù)是新大綱中學習目標應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根據(jù)新課標分層推進的原則進行教學,具體到詩歌教學,就是本著學生應深入理解詩歌的思想和情感的原則,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進行學習。在完成探討景、境、情關系之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背誦全詩。此設計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大綱中要加強學生的積累,養(yǎng)成自覺學習語文的習慣,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這一教學目的。本堂課師生對話的氣氛非?;钴S,學生們調(diào)動了自己的知識積累,想象與直覺,根據(jù)收集到的信息分析,解釋詩句的含義與思想蘊涵,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樣的探究型語文審美教學課使學生認真地閱讀作品,師生之間平等尊重,相互交流,不僅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感受力,而且也能從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作品所傳遞的諸多信息。教材分析本單元是詩歌單元,主要鑒賞唐代詩歌。根據(jù)教學大綱的目標要求,中學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發(fā)展健全個性,形成健全人格。唐詩作為中國文學的奇葩,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鑒賞唐詩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和積淀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意義非凡?!兜歉摺肥翘拼鷤ゴ笤娙硕鸥λ鞯囊皇灼呗?。飽含了詩人濃得化不開的人生悲嘆,文質(zhì)兼美,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前四句寫景,述登高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jié)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致。首聯(lián)為局部近景,頷聯(lián)為整體遠景。后四句抒情,寫登高所感,圍繞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發(fā)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xiāng)的悲哀之情。頸聯(lián)自傷身世,將前四句寫景所蘊含的比興、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聯(lián)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詩語言精練,通篇對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對,充分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把握運用已達圓通之境。登高練習題

1、下列對《登高》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p>

A.首聯(lián)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lián),其中風、渚,天、沙,猿嘯、鳥飛,對仗工整。

B.

頷聯(lián)“蕭蕭”“滾滾”

使“無邊落木”“不盡長江”更加形象,景象蕭瑟、闊遠。

C.

“常”極言詩人客居他鄉(xiāng)之久,抒寫思鄉(xiāng)情切;“獨”突出孤獨無依,處境艱難。

D.“悲秋”二字是詩眼,前四句抒發(fā)登臺所感的悲情,后四句描寫登臺所見的秋景。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的“風”“天”“猿嘯”分別與下句的“渚”“沙”“鳥飛”對仗,讀來富有節(jié)奏。

B.尾聯(lián)的“繁霜鬢”對“濁酒杯”,能使讀者在深沉重濁的韻調(diào)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離的痛苦心情。

C.全詩情景交融,筆法錯綜變化卻又相互照應。但落筆的角度相同,都圍繞著詩的中心——“悲秋”。

D.本詩對偶工穩(wěn),音調(diào)鏗鏘,瑯瑯上口。尾聯(lián)兩句的對偶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飭對稱的美感,在抑揚有致的韻調(diào)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fā)的感情。

3、詩歌的前四句描畫出一幅深秋____________________的畫面,后四句觸景抒懷,滲透出詩人____________的心境。

4、首聯(lián)兩句中,“渚清沙白鳥飛回”既有“渚清沙白”這樣的

______

描寫,也有“鳥飛回”這樣的

_____

描寫,整句屬于

_________

的寫法。而“哀”字寫猿嘯聲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緒,這里采用的是

_______

寫法。頷聯(lián)兩句中,“蕭蕭”寫出了

____________的情態(tài),“滾滾”寫出了

____________

的氣勢,這兩句意境更加

________

,感情更加

___________

。整首詩充分體現(xiàn)了杜甫

__

___

的風格。

5、首聯(lián)寫了哪些景?景的特點如何,給人怎樣的感受?其作用是什么?

6、這首詩的首聯(lián)用了什么描寫景物的藝術手法?請作分析。

7.請分析詩中“無邊”“不盡”兩個詞語的妙處。

8、宋代羅大經(jīng)指出《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聯(lián)詩含有八層意思,你能讀出幾層意思來?試作簡要分析。9、根據(jù)“艱難苦恨繁霜鬢”句,聯(lián)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認為杜甫的“艱難苦恨”包含著哪些寄寓?

10、應如何理解頷聯(lián)的“木”“江”這兩種景物?《登高》參考答案:1、D

2.C”落筆角度相同”不對

3、空闊浩渺

愁苦悲涼

4.靜態(tài)描寫;動態(tài)描寫;動靜結(jié)合;

寓情于景;秋風掃落葉的聲態(tài);大江東去的雄邁氣勢;雄渾開闊;慷慨低沉蒼涼悲痛;沉郁頓挫。

5、

風急-冷

天高-人渺小、孤獨

猿嘯-哀

鳥飛回-孤獨。

詩人登高看到的是一幅肅穆凄愴、肅殺悲涼、空曠遼闊的秋天景象: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鳴,凄切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回翔。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不盡長江,洶涌澎湃,奔騰而來。

寫出了登高見聞,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點,為后文抒登高所感、寫內(nèi)心之愁做鋪墊。

6、這兩句從秋風、高天寫到江水、沙洲,俯仰結(jié)合,視野高遠闊大;猿猴哀嘯,飛鳥回旋,秋水清湛,沙洲灰白,動靜相映,聲色并茂,氣韻生動。六種景物構(gòu)成一幅蒼茫寥廓的秋江山水圖。

7、“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窣的聲音,長江洶涌的場景,更能讓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傷。與下聯(lián)“萬里”“百年”呼應,詩人的羈旅之愁與孤獨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qū)趕不絕。詩人仰望無邊無際、蕭蕭而下的樹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答出一點即可。

8他鄉(xiāng)作客,一可悲;經(jīng)常作客,二可悲;萬里作客,三可悲;又當蕭瑟的秋天,四可悲;當此重九節(jié),沒有任何飲酒等樂事,只是去登臺,五可悲;親朋凋零,孤零零地獨自去登臺,六可悲;身體健旺也還罷了,卻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這病又是經(jīng)常的多種多樣的,八可悲;光陰可貴,人生不過百年,如今年過半百,只落得這般光景,九可悲。

9、包含著:對個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嘆;對終生壯志難酬的激憤與哀怨;對祖國多災多難現(xiàn)實的憂愁與焦慮;對人民艱苦命運的關切。表達了詩人長年漂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

10、

木:由木及人、生命短暫

江:時間無窮,更顯人之渺小、生命之短。課后反思根據(jù)詩歌本身的特點和高一學生的實際,我在上課時據(jù)此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景、境、情的關系。根據(jù)詩歌意象解讀杜甫思想和把握詩歌意蘊,探究詩歌主旨。教學思路較清晰,重點比較突出,流程也很順暢。通過對詩歌的感悟,使得我在教學過程中能很快帶領學生走進詩的意境,課堂氣氛融洽。詩歌鑒賞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如何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語言文字還原成立體的、生動的畫面從而把握隱藏在文本背后的詩人的內(nèi)在情思。讓學生充分體會他的精神追求和沉郁頓挫的風格以及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主要采取如下方法:講析法和點撥法。學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進行學習:討論交流一:關于教學目標的設立這節(jié)課的預設教學目標有兩個:一是據(jù)其詩,知其人;二是把握詩歌藝術手法。杜甫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詩人,初中已學過《望岳》、《春望》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篇目,學生對杜甫的性格、詩歌風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其思想還未深入理解。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yǎng)學生如何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語言文字還原成立體的、生動的畫面從而把握隱藏在文本背后的詩人的內(nèi)在情思。創(chuàng)設適當?shù)膶W習情境,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發(fā)揮想象的空間,提高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不足之處是在這節(jié)課上對學生發(fā)言的點評過少。二:關于教學的預設與生成《登高》上課時間為一課時,主要訓練學生的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間穿插知識回顧和對詩歌的反復朗讀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在上課的過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預設的教學思路進行講授,知識回顧、朗讀、討論等環(huán)節(jié)都能較好地進行,但課堂的重點在把握詩歌意蘊,探究詩歌主旨。鑒賞詩句和體會意境對學生來說是有相當難度的。如學生想象不足或流于翻譯詩句,不一定能感受到“蒼涼悲壯,雄渾開闊”的意境,學生也很難體會詩人憂國憂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