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介紹-課件_第1頁
張愛玲介紹-課件_第2頁
張愛玲介紹-課件_第3頁
張愛玲介紹-課件_第4頁
張愛玲介紹-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民國四大才女之

張愛玲制者:1920——1995【張愛玲】

——名動上海灘,不染紅塵焦火氣的傳奇原名:張瑛出生地:上?;橐觯汉m成(1944-1946)

賴雅(1956-1967)作品:《傾城之戀》、《色.戒》、《小團圓》、《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傳奇》等01:傳奇的個人世界02:傳奇人生中的愛情03:被稱為‘奇跡’的杰作04:世人眼中的張愛玲05:臨水照花人目錄01張愛玲傳奇的個人世界2矛盾的性格1生平3各種情結(jié)生平:1920.9.30:

出生上海爰樞路(今太興路),取名張瑛。原籍河北豐潤,她是清末洋務派名臣李鴻章的曾外孫女。

1924

母親黃逸梵與姑姑張茂淵赴英留學;開始私塾教育,在讀詩背經(jīng)的同時,開始小說創(chuàng)作

1927:7歲的張愛玲隨家回到上海,不久母親回國,她又跟著母親學畫畫、鋼琴和英文

1930:

改名張愛玲,父母離婚

1933-1937:

就讀上海圣瑪利亞丘校1938:由父親家逃出,從此與母親同住。同年,獲得倫敦大學入學資格,因戰(zhàn)事未能成行,改入香港大學1939-1941:于香港大學專攻文學,與印度女子炎櫻相識,從此結(jié)為終生好友1942:投考圣約翰大學,因國文不及格未被錄取,開始自己的英文生涯

1943-1946:與胡蘭成結(jié)識,后與胡蘭成結(jié)為夫婦;從結(jié)合到分手,一段不能用幸或不幸來形容的婚姻1952:赴香港定居,寫作電影劇本1955:離港赴美,定居于紐約。期向,與好友炎櫻拜訪胡適1956:得到聶克道威爾文藝營提供的為期2年的寫作獎金,與賴雅相識,半年后在紐約結(jié)婚1961:因?qū)懽髯餍枰巴_灣,后又赴香港1966:赴劍橋雷德克里芙女校任駐校{作家1967:丈夫賴雅逝世,愛玲開始獨自一人的異國生活1969:任職于克萊加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從事《紅樓夢未完》的研究1970-1980:研究紅樓夢的十年1995:9.8中秋節(jié),于洛杉磯所租公寓自然死亡9.19火化9.30骨灰撒于太平洋矛盾的性格:張愛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個善于將藝術(shù)生活化,生活藝術(shù)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是名門之后,貴府小姐,卻驕傲的宣稱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憫人,時時洞見蕓蕓眾生“可笑”背后的“可憐”,但實際生活中卻顯得冷漠寡情;她通達人情世故,但她自己無論待人穿衣都很我行我素,獨標孤高。

愛玲是一個享樂主義者,她將藝術(shù)生活化,又將生活藝術(shù)化,同時卻又對人生充滿悲劇感;她出生名門,同時卻又幻想著去當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憫人,同時卻又遠離眾人,冷漠而又寡情;她通于人情,達于事故,同時卻又在衣著打扮、待人接物方面,我行我素,獨標孤高;她在文章里可以同讀者套近乎、拉家常,同時卻又在現(xiàn)實中與人保持距離,不讓人窺測她的內(nèi)心;她曾經(jīng)大紅大紫,出盡風頭,得到電影明星般的風光,同時卻又深居簡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一個真實的張愛玲》遺囑:死后馬上火葬,不要讓人看到遺體,不舉行任何葬禮儀式,骨灰撒向空曠無人處,遺物全部寄給宋淇先生。她的三個情結(jié)第三種情結(jié)——上海她生命的原鄉(xiāng)就是上海,張愛玲在這兒出生,在這兒度過了她的童年,并且最后又把她的年華埋葬在這里。第二種情結(jié)——戀父張愛玲四歲時母親離開家,父親的生活從來不避諱她,她父親生活的見證者。便有了與父親相依為命的感覺。而愛玲的這種情節(jié)在她的婚姻與小說中都有體現(xiàn)。第一種情結(jié)——自戀張愛玲他們的家族本身就遺傳給她這種冷,把貴族文化融入到自己的骨髓與血液中。在日后的經(jīng)歷中,自戀也是她的一種過渡的自我保護。02傳奇人生中的愛情張愛玲是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

——胡蘭成張愛玲與胡蘭成[相知]

1944年初春的一天,南京的一座庭院的草坪上,有一個躺在藤椅上翻讀雜志的中年男人。當他看到一篇小說時,才剛讀了個開頭,就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細細地讀了一遍又一遍。這個男人就是胡蘭成,他讀的小說就是張愛玲的《封鎖》胡蘭成第二天就興沖沖地去了張愛玲家。后來胡蘭成經(jīng)常造訪張愛玲的家。張愛玲送胡蘭成自己的照片,背后寫道: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這一年,胡蘭成38歲,張愛玲24歲。[相戀]胡蘭成是懂張愛玲的,懂她貴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貴優(yōu)雅,也懂她因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時行樂的思想。僅僅這一個“懂得”也許就是張愛玲愛上胡蘭成的最大原因。[相守]1944年8月,胡蘭成的第二任妻子提出與他離婚。這給了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一個升華的機會一一結(jié)婚。他們就這樣結(jié)婚了,沒有法律程序,只是一紙婚書為憑。這一時間也是張愛玲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黃金時間。后來時局變動,44年底,日軍在中國的勢力也是江河日下。胡蘭成作為汪偽政府官員,也有了危機感。[相離]1944年11月,胡接編《大楚報》,開始與張愛玲長時間的分離。來武漢不久,他便與漢陽醫(yī)院一個17歲的護士周訓德如膠似漆。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胡蘭成末日也來了,重慶方面定會懲辦他這樣的漢奸。他逃到浙江,住在斯家。斯家有個庶母,范秀美,比胡大兩歲。斯家人建議胡蘭成去溫州的范秀美娘家避難,于是胡與范勾搭上,以夫妻相稱。后來,張愛玲去溫州見過胡蘭成和范秀美。張愛玲傷心又失望。離開后,他們偶有聯(lián)系。但張愛玲仍用稿費接濟胡蘭成。[訣別]1947年6月,胡蘭成收到了張愛玲的訣別信:我已經(jīng)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jīng)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jīng)過一年半長時間考慮的。彼惟時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使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這個時候是張知道胡生活安定下來了,才寫下訣別信。還附上30萬稿費。張愛玲曾對胡蘭成說:“我將只是萎謝了。”萎謝的不僅僅是愛情吧,還有文采,此后張愛玲的創(chuàng)作也進入了低谷。他是招人愛的,否則張愛玲不會愛他;然而他又是招人恨的,因為他愛上了太多別的女人。他是個泛愛主義者,但是他對每個女人都是真誠的。至少,他對張愛玲是坦誠的?!稄垚哿帷芬粍а輳垚哿崤c賴雅一個36歲,一個65歲。

一個中國女人,一個美國男人。

一個孤寂封閉,一個交友甚廣。

一個用錢精明,一個出手大方。

一個喜歡大都市的繁鬧,一個喜歡小鄉(xiāng)鎮(zhèn)的恬靜。

一個出身于破落的名門大戶,一個出身于德國中產(chǎn)移民。

一個是非馬克思主義者,一個是馬克思主義者。張愛玲遠赴美國,結(jié)識了當時美國文壇名宿賴雅,并后來在萊雅的溫柔與追求之下逐漸撫平了她心里被胡留下的創(chuàng)傷,與賴雅結(jié)為夫婦。無奈好景不長,幾年后賴雅身體出現(xiàn)問題,反復中風,那時候他們經(jīng)濟上不是很富裕,張愛玲只得不斷寫作以支付賴雅醫(yī)藥費用,苦苦支撐,后經(jīng)數(shù)年賴雅終究不治,張愛玲此后孤身一人直至終老。03被稱為“奇跡”的杰作添加內(nèi)容小說作品:《傾城之戀》,《半生緣》,《心經(jīng)》,《小團圓》,《怨女》,《茉莉香片》,《紅玫瑰與白玫瑰》,《沉香屑第一爐香》,《鴻鸞禧》,《金鎖記》,《同學少年都不賤》,《桂花蒸阿小悲秋》等散文作品:《天才夢》,《童言無忌》,《燼余錄》,《更衣記》,《道路以目》,《有女同車》,《詩與胡說》,《雨傘下》,《談跳舞》,《雙聲》,《中國的日夜》,《談看書》等[傾城之戀]

講述了一個因婚姻失敗,丈夫早死的白家女孩白流蘇,在家人的迫害下,需要尋求另一個精神和經(jīng)濟的依靠。這時,她認識了從外國回來的范柳原。但由于某種原因,范柳原到了香港。經(jīng)由徐太太的安排,白流蘇也以自己作為賭注,遠赴香港。范柳原是一個經(jīng)濟上和精神上都值得依靠的人,白流蘇畢竟是一個平庸的女人,以此安定自己的生活。但范柳原卻離開香港就當一切似乎已成幻影的時候,戰(zhàn)爭在香港開始了。戰(zhàn)爭成就了白流蘇和范柳原的愛情。范柳原回香港找白流蘇。開始了可能向所有那時代一樣的庸俗愛戀。以其特有的蒼涼筆法,及一種近乎冰冷的語調(diào)描寫,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嫁給了姜家二二少爺做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欲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于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0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金鎖記]故事發(fā)生在三十年代溫婉、凄迷的舊上

海。顧曼楨、許叔惠、沈世均三人同在

一個紡織廠工作,曼楨個性溫柔堅強,

叔惠開朗活潑,在相處中,曼楨與溫和

敦厚的世鈞相愛了。曼楨的姐姐曼璐為

照料全家老小7人,十七歲時離開初戀

情人豫謹開始了舞女生涯,但家人并不

能真正理解曼璐,認為

她丟盡了家人顏

面。如今曼璐年華老去,為了后半生有

所依靠,決定嫁一個靠得住的人,這個

人就是祝鴻才。從此,維護“祝太太”

這個名分成了她最重要的生活支柱。[半生緣]添加內(nèi)容張愛玲筆下的人物局促于這些狹小的空間,每天往返,一點點地磨蝕生命,一天天地萎縮下去。熱鬧、擁擠,然而陌生、隔閡,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充滿著幻覺。人們相互親熱、敷衍,仿佛人情味十足,但內(nèi)心的想法可能完全是另一回事仇恨、嫉妒、鄙視、猜掩飾在冠冕的言辭之下。04世人眼中的張愛玲傅雷在《論張愛玲》中寫道:“《傾城之戀》給人家的印象,仿佛是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寶塔,而非莪特式大寺的一角。美麗的對話,真真假假的捉迷藏,都在心的浮面飄滑;吸引,挑逗,無傷大體的攻守戰(zhàn),遮飾著虛偽?!彼麑ξ闹星纹さ恼{(diào)情話語是這樣的見解:“好似六朝的駢體,雖然珠光寶氣,內(nèi)里卻空空洞洞,既沒有真正的歡暢,也沒有刻骨的悲哀?!?/p>

傅雷在評論《傾城之戀》時曾說“這是一部20世紀40年代淪陷區(qū)的廢墟上綻開的罌粟花“,后來被人們大量用于評論張愛玲本人.

余秋雨:

“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學并不拒絕寂寞,是她告訴歷史,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顆敏感的靈魂,一種精致的生態(tài),風韻永存。我并不了解她,但敢于斷定,這些天她的靈魂漂浮太空的時候,第一站必定是上海。上海人應該抬起頭來,迎送她。”

不難看出,這段文字表達了余先生對張愛玲的深切理解和贊許之情.

張愛玲的小說對中國小說史的貢獻是獨特的,“以中為體,以西為用”的特別的格式和超越雅俗的先鋒性,以及對邊緣化的小人物、尤其是對女性的深入描寫都是超越時代的。張愛玲是典型的那個年代的一類中國知識分子。她根本就談不上愛國,也談不上不愛國。談不上抗日也談不上不抗日。作為統(tǒng)治階級的一員,她甚至連反共都沒興趣。她也會說上兩句“久假不歸”這種看似高端的反共政治格言,但實則道理非常淺顯,只是文學上的優(yōu)雅。說到底,不過是鸚鵡學舌。她真正愛的東西,是美,是意趣,是藝術(shù),是細碎繁瑣的精致,穿著中國共產(chǎn)黨軍裝的張愛玲絕不是張愛玲,張愛玲只穿繁復而款式夸張的旗袍。再看:政治之于張愛玲05臨水照花人愛玲與弟弟、炎櫻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xiàn)在的我?!秲A世之戀》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半生緣》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短觳艍簟酚曷曚褡≡谙?,寧愿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小團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