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式換熱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48bc54a76de21fac293478e76e4229/eb48bc54a76de21fac293478e76e42291.gif)
![列管式換熱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48bc54a76de21fac293478e76e4229/eb48bc54a76de21fac293478e76e42292.gif)
![列管式換熱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48bc54a76de21fac293478e76e4229/eb48bc54a76de21fac293478e76e42293.gif)
![列管式換熱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48bc54a76de21fac293478e76e4229/eb48bc54a76de21fac293478e76e42294.gif)
![列管式換熱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48bc54a76de21fac293478e76e4229/eb48bc54a76de21fac293478e76e422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設計說明書課程名稱: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設計題目:列管式換熱器院系: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學生姓名:學號:專業(yè)班級:10級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指導教師:2014年11月日
列管式換熱器設計任務書設計一臺列管式換熱器設計任務及操作條件處理能力1×t/a熱水設備型式列管式換熱器操作條件煤油:入口溫度140℃,出口溫度40℃.冷卻介質:循環(huán)水,入口溫度30℃,出口溫度40℃.允許壓降:不大于105Pa.每年按300天計算,每天24小時連續(xù)運行.設計要求及內容根據換熱任務和有關要求確認設計方案;初步確認換熱器的結構和尺寸;核算換熱器的傳熱面積和流體阻力;確認換熱器的工藝結構.摘要:通過對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首先要確定設計的方案,選擇合適的計算步驟。查得計算中用到的各種數據,對該換熱器的傳熱系數傳熱面積工藝結構尺寸等等要進行核算,與要設計的目標進行對照是否能滿足要求,最終確定換熱器的結構尺寸為設計圖紙做好準備和參考,來完成本次課程設計。關鍵詞:標準方案核算結構尺寸目錄一.概述……………….4二.方案的設計與擬定……………….4三.設計計算………….73.1確定設計方案……………..73.1.1選擇換熱器的類型…………………...73.1.2流動空間及流速的測定……………...73.2確定物性數據………73.3計算總傳熱系數…………..83.3.1熱流量…………………83.3.2平均傳熱溫差…………93.3.3冷卻水用量…………………93.4計算傳熱面積……………...93.5工藝結構尺寸…………….103.5.1管徑與管內流速……..103.5.2管程數與傳熱管數…………………..103.5.3傳熱管排列和分程方法……………..103.5.4殼體內徑……………..113.5.5折流板………………...113.5.6接管…………………..113.6換熱器核算……………...123.6.1熱量核算……………..12殼程對流傳熱系數…………….12管程對流傳熱系數……………..13傳熱系數K……..13傳熱面積S………133.6.2換熱器內流體的流動阻力…………14管程流動阻力…………………...14殼程阻力………..15換熱器的主要結構尺寸和計算結果…………..15四.設計小結……….16五.參考文獻………..18一.概述在不同溫度的流體間傳遞熱能的裝置稱為熱交換器,簡稱為換熱器。在換熱器中至少要有兩種溫度不同的流體,一種流體溫度較高,放出熱量;另一種流體則溫度較低,吸收熱量。在化工、石油、動力、制冷、食品等行業(yè)中廣泛使用各種換熱器,它們也是這些行業(yè)的通用設備,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換熱器在工業(yè)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換熱器的類型也多種多樣,不同類型的換熱器也各有優(yōu)缺點,性能各異。列管式換熱器是最典型的管殼式換熱器,它在工業(yè)上的應用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換熱器中占據主導地位。二.方案設計和擬訂根據任務書給定的冷熱流體的溫度,來選擇設計列管式換熱器中的固定管板式換熱器;再依據冷熱流體的性質,判斷其是否易結垢,來選擇管程走什么,殼程走什么。在這里,冷水走管程,熱水走殼程。從手冊中查得冷熱流體的物性數據,如密度,比熱容,導熱系數,黏度。計算出總傳熱系數,再計算出傳熱面積。根據管徑管內流速,確定傳熱管數,標準傳熱管長為3m,算出傳熱管程,傳熱管總根數等等。再來就校正傳熱溫差以及殼程數。確定傳熱管排列方式和分程方法。根據設計步驟,計算出殼體內徑,選擇折流板,確定板間距,折流板數等,再設計殼程和管程的內徑。分別對換熱器的熱量,管程對流系數,傳熱系數,傳熱面積進行核算,再算出面積裕度。最后,對傳熱流體的流動阻力進行計算,如果在設計范圍內就能完成任務。根據固定管板式的特點: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殼程清洗和檢修困難,殼程必須是潔凈不易結垢的物料。U形管式特點:結構簡單,質量輕,適用于高溫和高壓的場合。管程清洗困難,管程流體必須是潔凈和不易結垢的物料。浮頭式特點:結構復雜、造價高,便于清洗和檢修,完全消除溫差應力,應用普遍。我們設計的換熱器的流體是冷熱水,不易結垢,再根據造價低,經濟的原則我們選用固定管板式換熱器。根據以下原則:(1)
不潔凈和易結垢的流體宜走管內,以便于清洗管子。(2)
腐蝕性的流體宜走管內,以免殼體和管子同時受腐蝕,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檢修。(3)
壓強高的流體宜走管內,以免殼體受壓。(4)
飽和蒸氣宜走管間,以便于及時排除冷凝液,且蒸氣較潔凈,冷凝傳熱系數與流速關系不大。(5)
被冷卻的流體宜走管間,可利用外殼向外的散熱作用,以增強冷卻效果。(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對流傳熱系數的流體宜走管內,因管程流通面積常小于殼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7)
粘度大的液體或流量較小的流體,宜走管間,因流體在有折流擋板的殼程流動時,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斷改變,在低Re(Re>100)下即可達到湍流,以提高對流傳熱系數。我們選擇冷水走管程,熱水走殼程。流體流速的選擇:增加流體在換熱器中的流速,將加大對流傳熱系數,減少污垢在管子表面上沉積的可能性,即降低了污垢熱阻,使總傳熱系數增大,從而可減小換熱器的傳熱面積。但是流速增加,又使流體阻力增大,動力消耗就增多。所以適宜的流速要通過經濟衡算才能定出。此外,在選擇流速時,還需考慮結構上的要求。例如,選擇高的流速,使管子的數目減少,對一定的傳熱面積,不得不采用較長的管子或增加程數。管子太長不易清洗,且一般管長都有一定的標準;單程變?yōu)槎喑淌蛊骄鶞囟炔钕陆?。這些也是選擇流速時應予考慮的問題。在本次設計中,根據表換熱器常用流速的范圍,取管內流速。管子的規(guī)格和排列方法:選擇管徑時,應盡可能使流速高些,但一般不應超過前面介紹的流速范圍。易結垢、粘度較大的液體宜采用較大的管徑。我國目前試用的列管式換熱器系列標準中僅有φ25×2.5mm及φ19×2mm兩種規(guī)格的管子。在這里,選擇
φ25×2.5mm管子。管長的選擇是以清洗方便及合理使用管材為原則。長管不便于清洗,且易彎曲。一般出廠的標準鋼管長為6m,則合理的換熱器管長應為1.5、2、3或6m。此外,管長和殼徑應相適應,一般取L/D為4~6(對直徑小的換熱器可大些)。在這次設計中,管長選擇6m。
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方法有等邊三角形、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錯列等,等邊三角形排列的優(yōu)點有:管板的強度高;流體走短路的機會少,且管外流體擾動較大,因而對流傳熱系數較高;相同的殼徑內可排列更多的管子。正方形直列排列的優(yōu)點是便于清洗列管的外壁,適用于殼程流體易產生污垢的場合;但其對流傳熱系數較正三角排列時為低。正方形錯列排列則介于上述兩者之間,即對流傳熱系數(較直列排列的)可以適當地提高。在這里選擇組合排列法,每程內均選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兩側采用正方形排列。
管子在管板上排列的間距
(指相鄰兩根管子的中心距),隨管子與管板的連接方法不同而異。通常,脹管法取t=(1.3~1.5)do,且相鄰兩管外壁間距不應小于6mm,即t≥(d+6)。焊接法取t=1.25do。
管程和殼程數的確定
當流體的流量較小或傳熱面積較大而需管數很多時,有時會使管內流速較低,因而對流傳熱系數較小。為了提高管內流速,可采用多管程。但是程數過多,導致管程流體阻力加大,增加動力費用;同時多程會使平均溫度差下降;此外多程隔板使管板上可利用的面積減少,設計時應考慮這些問題。列管式換熱器的系列標準中管程數有1、2、4和6程等四種。采用多程時,通常應使每程的管子數大致相等。根據計算,管程為4程,殼程為單程。折流擋板:安裝折流擋板的目的,是為了加大殼程流體的速度,使湍動程度加劇,以提高殼程對流傳熱系數。最常用的為圓缺形擋板,切去的弓形高度約為外殼內徑的10~40%,一般取20~25%,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傳熱。兩相鄰擋板的距離(板間距)h為外殼內徑D的(0.2~1)倍。系列標準中采用的h值為:固定管板式的有150、300和600mm三種,板間距過小,不便于制造和檢修,阻力也較大。板間距過大,流體就難于垂直地流過管束,使對流傳熱系數下降。這次設計選用圓缺形擋板。
換熱器殼體的內徑應等于或稍大于(對浮頭式換熱器而言)管板的直徑。初步設計時,可先分別選定兩流體的流速,然后計算所需的管程和殼程的流通截面積,于系列標準中查出外殼的直徑。主要構件的選用:
(1)封頭
封頭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用于直徑小的殼體(一般小于400mm),圓形用于大直徑
的殼體。
(2)緩沖擋板
為防止殼程流體進入換熱器時對管束的沖擊,可在進料管口裝設緩沖擋板。(3)導流筒
殼程流體的進、出口和管板間必存在有一段流體不能流動的空間(死角),為了提
高傳熱效果,常在管束外增設導流筒,使流體進、出殼程時必然經過這個空間。
(4)放氣孔、排液孔
換熱器的殼體上常安有放氣孔和排液孔,以排除不凝性氣體和冷凝液等。
(5)接管尺寸
換熱器中流體進、出口的接管直徑由計算得出。
最后材料選用:列管換熱器的材料應根據操作壓強、溫度及流體的腐蝕性等來選用。在高溫下一般材料的機械性能及耐腐蝕性能要下降。同時具有耐熱性、高強度及耐腐蝕性的材料是很少的。目前
常用的金屬材料有碳鋼、不銹鋼、低合金鋼、銅和鋁等;非金屬材料有石墨、聚四氟乙烯和玻璃等。不銹鋼和有色金屬雖然抗腐蝕性能好,但價格高且較稀缺,應盡量少用。這里選用的材料為碳鋼。
三.設計計算3.1確定設計方案3.1.1選擇換熱器的類型兩流體溫度變化情況:熱流體進口溫度140℃,出口溫度40℃;冷流體(循環(huán)水)進口溫度30℃,出口溫度40℃。該換熱器用循環(huán)冷卻水冷卻,熱流體為煤油,為不易結垢和清潔的流體。冬季操作時進口溫度會降低,考慮這一因素,估計該換熱器的管壁溫和殼體壁溫之差較大,因此初步確定選用帶膨脹節(jié)的固定管板式換熱器。3.1.2流動空間及流速的測定由于循環(huán)冷卻水較易結垢,為便于水垢清洗,應使循環(huán)水走管程,煤油走殼程。選用25×2.5的碳鋼管,管內流速取ui=1.6m/s。.3.2確定物性數據定性溫度:可取流體進口溫度的平均值。殼程煤油的定性溫度為T==90(℃)管程流體的定性溫度為t==35(℃)根據定性溫度,分別查取殼程和管程流體的有關物性數據。煤油在90℃下的有關物性數據如下:密度定壓比熱容)導熱系數=0.140W/()黏度循環(huán)冷卻水在35℃下的物性數據:密度定壓比熱容)導熱系數黏度3.3計算總傳熱系數3.3.1熱流量==138888.9(kg/h)3.3.2平均傳熱溫差3.3.3冷卻水用量總傳熱系數K管程傳熱系數
殼程傳熱系數.假設殼程傳熱系數w/(m2℃,污垢熱阻0.000344℃/w,=0.000172m2℃/w,管壁的導熱系數則總傳熱系數為:3.4計算傳熱面積3.5工藝結構尺寸3.5.1管徑和管內流速選用傳熱管(新的無縫鋼鋼),取管內流速3.5.2管程數和傳熱管數依據傳熱管內徑和流速確定單程傳熱管數按單程管計算,所需的傳熱管長度為按單程管設計,傳熱管過程,宜采用多管程結構?,F取傳熱管長,則該換熱器管程程數為傳熱管總根數平均傳熱溫差校正及殼程數平均傳熱溫差校正系數按單殼程,4管程結構,溫差校正系數可查對數平均溫度校正系數可得平均傳熱溫差3.5.3傳熱管排列和分程方法采用組合排列法,即每程內均按正三角排列,隔板兩惻采用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則橫過管束中心線的管數3.5.4殼體內徑采用多管程結構,取管板利用率0.65,則殼體內徑為可取3.5.5折流板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圓缺高度為殼體內徑的25%,則切去的圓缺高度為,故可取。取折流板間距0.2D則0.2×1800=360mm可取B為400mm。折流板數折流板圓缺面水平裝配。3.5.6接管殼程流體進出口接管:取接管內煤油流速為u=2.0m/s為取標準管徑為180mm。管程流體進出口接管:取接管內循環(huán)水流速,則接管內徑為取標準管徑為300mm。3.6換熱器核算3.6.1熱量核算殼程對流傳熱系數對圓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克恩公式當量直徑,由正三角形排列得m殼程流通截面積m2殼程流體流速及其雷諾數分別為普蘭特準數粘度校正管程對流傳熱系數管程流通截面積管程流體流速及其雷諾數分別為普蘭特準數傳熱系數K傳熱面積S該換熱器的實際傳熱面積該換熱器的面積裕度為傳熱面積裕度適宜,該換熱器能夠完成生產任務。3.6.2換熱器內流體的流動阻力管程流動阻力,,=1.4,(=3)由,傳熱管相對粗糙度,查圖——摩擦系數與雷諾準數及相對粗糙度的關系得,流速,,所以管程流動阻力在允許范圍之內。殼程阻力,流體流經管束的阻力,流體流過折流板缺口的阻力,總阻力殼程流動阻力也比較適宜。換熱器主要結構尺寸和計算結果換熱器主要結構尺寸和計算結果見下表。換熱器型式:固定管板式管口表換熱面積:762.4符號尺寸用途連接型式工藝參數a循環(huán)水出口平面名稱管程殼程b煤油入口平面物料名稱冷水煤油c排氣口凹凸面操作壓力,1.01.0e放凈口凹凸面操作溫度,℃30/40140/40d煤油出口凹凸面流量,755719138888.9f循環(huán)水入口凹凸面流體密度,kg/m3994825管數1684管長,mm6000流速,m/s1.5970.297管間距32排列方式正三角形傳熱量,kW8564816間距150mm管子規(guī)格Ф25*2.5總傳熱系數,W/m2·℃451殼體內徑1800mm折流板型式上下對流傳熱系數,W/m2·℃6923729.0阻力降,MPa0.0851820.12503程數41推薦使用材料碳鋼碳鋼四.設計小結在化工、石油、動力、制冷、食品等行業(yè)中廣泛使用各種換熱器,它們也是這些行業(yè)的通用設備,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換熱器在工業(yè)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換熱器的類型也多種多樣,不同類型的換熱器也各有優(yōu)缺點,性能各異。列管式換熱器是最典型的管殼式換熱器,它在工業(yè)上的應用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換熱器中占據主導地位。列管式換熱器是以封閉在殼體中管束的壁面作為傳熱面的間壁式換熱器。這種換熱器結構較簡單,操作可靠,可用各種結構材料(主要是金屬材料)制造,能在高溫、高壓下使用,是目前應用最廣的類型。
由殼體、傳熱管束、管板、折流板(擋板)和管箱等部件組成。殼體多為圓筒形,內部裝有管束,管束兩端固定在管板上。進行換熱的冷熱兩種流體,一種在管內流動,稱為管程流體;另一種在管外流動,稱為殼程流體。為提高管外流體的傳熱分系數,通常在殼體內安裝若干擋板。擋板可提高殼程流體速度,迫使流體按規(guī)定路程多次橫向通過管束,增強流體湍流程度。換熱管在管板上可按等邊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邊三角形排列較緊湊,管外流體湍動程度高,傳熱分系數大;正方形排列則管外清洗方便,適用于易結垢的流體。
流體每通過管束一次稱為一個管程;每通過殼體一次稱為一個殼程。為提高管內流體速度,可在兩端管箱內設置隔板,將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組。這樣流體每次只通過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這稱為多管程。同樣,為提高管外流速,也可在殼體內安裝縱向擋板,迫使流體多次通過殼體空間,稱為多殼程。多管程與多殼程可配合應用。
由于管內外流體的溫度不同,因之換熱器的殼體與管束的溫度也不同。如果兩溫度相差很大,換熱器內將產生很大熱應力,導致管子彎曲、斷裂,或從管板上拉脫。因此,當管束與殼體溫度差超過50℃時,需采取適當補償措施,以消除或減少熱應力。進行換熱的冷熱兩流體,按以下原則選擇流道:①不潔凈和易結垢流體宜走管程,因管內清洗較方便;②腐蝕性流體宜走管程,以免管束與殼體同時受腐蝕;③壓力高的流體宜走管程,以免殼體承受壓力;④飽和蒸汽宜走殼程,因蒸汽冷凝傳熱分系數與流速無關,且冷凝液容易排出;⑤若兩流體溫度差較大,選用固定管板式換熱器時,宜使傳熱分系數大的流體走殼程,以減小熱應力。固定管\o"板式換熱器由板片,膠條,框架組成,在相同工藝條件下,換熱效率高,占地面積少,價格合適,使用安裝維護方"板式換熱器由管箱、殼體、管板、管子等零部件組成,其結構較緊湊,排管較在相同直徑下面積較大,制造較簡單,最后一道殼體與管板的焊縫無法檢測。它的優(yōu)點是:(1)傳熱面積比浮頭式\o"用于流體間熱量轉換的設備就叫做換熱器,也稱為換熱設備,熱交換器,熱交換設備"換熱器大20%~30%;(2)旁路漏流較小;(3)鍛件使用較少,成本低20%以上;(4)沒有內漏。它的缺點;(1)殼體和管子壁溫差t<50℃,當t>50℃時必須在殼體上設置膨脹節(jié);(2)管板與管頭之間易產生溫差應力而損壞;(3)殼程無法機械清洗;(4)管子腐蝕后造成連同殼體報廢,殼體部件壽命決定于管子壽命,相對較低;(5)殼程不適用于易結垢場合。通過此次設計,了解了很多關于換熱器的知識,如換熱器的選型,換熱器結構和尺寸的確定,以及計算換熱器的傳熱面積和流體阻力等等。最最重要的是我深刻認知做設計計算時要非常認真,因為一不留神就會出錯,如果前面錯了沒發(fā)現,后面就全錯,這是設計中的禁忌。還有,雖然換熱器的設計比精餾塔的簡單很多,但是還是要付出努力才可以的。同時,也要感謝老師及同學的互相幫助。五.參考文獻[1]柴誠敬,張國亮等.化工流體流動與傳熱[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余國琮等.化工容器及設備[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80[3]匡國柱,史啟才.化工單元過程及設備課程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4]化工設備技術全書編委會.換熱器設計[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8[5]徐中全譯,尾花英郎著.熱交換器設計手冊[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1982[6]卓震主.化工容器及設備[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1998[7]潘繼紅等.管殼式換熱器的分析與計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8]朱聘冠.換熱原理及計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7[9]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原理(上冊)[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10]蘭州石油機械研究所.換熱器(上冊[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1992[11]時均等.化學工程手冊(第二版,上卷)[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6基于C8051F單片機直流電動機反饋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嵌入式Web服務器的研究MOTOROLA單片機MC68HC(8)05PV8/A內嵌EEPROM的工藝和制程方法及對良率的影響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電阻釬焊單片機溫度控制系統(tǒng)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單片機的通用控制模塊的研究基于單片機實現的供暖系統(tǒng)最佳啟停自校正(STR)調節(jié)器單片機控制的二級倒立擺系統(tǒng)的研究基于增強型51系列單片機的TCP/IP協議棧的實現基于單片機的蓄電池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基于32位嵌入式單片機系統(tǒng)的圖像采集與處理技術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作物營養(yǎng)診斷專家系統(tǒng)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交流伺服電機運動控制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基于單片機的泵管內壁硬度測試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自動找平控制系統(tǒng)研究基于C8051F040單片機的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基于單片機的液壓動力系統(tǒng)狀態(tài)監(jiān)測儀開發(fā)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單片機實現一種基于單片機的軸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雙單片機沖床數控系統(tǒng)的研究基于CYGNAL單片機的在線間歇式濁度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噴油泵試驗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軟起動器的研究和設計基于單片機控制的高速快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短循環(huán)走絲方式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機電產品控制系統(tǒng)開發(fā)基于PIC單片機的智能手機充電器基于單片機的實時內核設計及其應用研究基于單片機的遠程抄表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煙氣二氧化硫濃度檢測儀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譜儀的單片機系統(tǒng)單片機系統(tǒng)軟件構件開發(fā)的技術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液體點滴速度自動檢測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系統(tǒng)的多功能溫度測量儀的研制基于PIC單片機的電能采集終端的設計和應用基于單片機的光纖光柵解調儀的研制氣壓式線性摩擦焊機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數字磁通門傳感器基于單片機的旋轉變壓器-數字轉換器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光纖Bragg光柵解調系統(tǒng)的研究單片機控制的便攜式多功能乳腺治療儀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單片機的多生理信號檢測儀基于單片機的電機運動控制系統(tǒng)設計Pico專用單片機核的可測性設計研究基于MCS-51單片機的熱量計基于雙單片機的智能遙測微型氣象站MCS-51單片機構建機器人的實踐研究基于單片機的輪軌力檢測基于單片機的GPS定位儀的研究與實現基于單片機的電液伺服控制系統(tǒng)用于單片機系統(tǒng)的MMC卡文件系統(tǒng)研制基于單片機的時控和計數系統(tǒng)性能優(yōu)化的研究基于單片機和CPLD的粗光柵位移測量系統(tǒng)研究單片機控制的后備式方波UPS提升高職學生單片機應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單片機控制的自動低頻減載裝置研究基于單片機控制的水下焊接電源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多通道數據采集系統(tǒng)基于uPSD3234單片機的氚表面污染測量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紅外測油儀的研究96系列單片機仿真器研究與設計基于單片機的單晶金剛石刀具刃磨設備的數控改造基于單片機的溫度智能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基于MSP430單片機的電梯門機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氣體測漏儀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單片機的CAN/USB協議轉換器基于單片機和DSP的變壓器油色譜在線監(jiān)測技術研究基于單片機的膛壁溫度報警系統(tǒng)設計基于AVR單片機的低壓無功補償控制器的設計基于單片機船舶電力推進電機監(jiān)測系統(tǒng)基于單片機網絡的振動信號的采集系統(tǒng)基于單片機的大容量數據存儲技術的應用研究基于單片機的疊圖機研究與教學方法實踐基于單片機嵌入式Web服務器技術的研究及實現基于AT89S52單片機的通用數據采集系統(tǒng)基于單片機的多道脈沖幅度分析儀研究機器人旋轉電弧傳感角焊縫跟蹤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基于單片機的控制系統(tǒng)在PLC虛擬教學實驗中的應用研究基于單片機系統(tǒng)的網絡通信研究與應用基于PIC16F877單片機的莫爾斯碼自動譯碼系統(tǒng)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模糊控制器在工業(yè)電阻爐上的應用研究基于雙單片機沖床數控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基于Cygnal單片機的μC/OS-Ⅱ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一體化智能差示掃描量熱儀系統(tǒng)研究基于TCP/IP協議的單片機與Internet互聯的研究與實現變頻調速液壓電梯單片機控制器的研究基于單片機γ-免疫計數器自動換樣功能的研究與實現基于單片機的倒立擺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單片機嵌入式以太網防盜報警系統(tǒng)基于51單片機的嵌入式Internet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單片機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擠壓機上的應用MSP430單片機在智能水表系統(tǒng)上的研究與應用基于單片機的嵌入式系統(tǒng)中TCP/IP協議棧的實現與應用單片機在高樓恒壓供水系統(tǒng)中的應用基于ATmega16單片機的流量控制器的開發(fā)HYPER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二手商鋪買賣合同協議書
- 個人間借款合同樣本:版
- 個人股權抵押合同范例
- 三方合同:學生就業(yè)定向合作
- 專屬應屆畢業(yè)生:個人租賃合同范本
- 中學教務主任聘任合同樣本
- 單項木工承包合同
- 中外采購與供應合同范本
- 專業(yè)水處理設備維護合同細則
- 三人合伙經營合同范本
- 農產品貯運與加工考試題(附答案)
- 學校財務年終工作總結4
- 202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康復醫(yī)學治療技術(士)復習題及答案
- 《血管性血友病》課件
- 2025年汽車加氣站作業(yè)人員安全全國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司法考試完整真題及答案
- 高三日語一輪復習日語助詞「に」和「を」的全部用法課件
- 2024年山東省高考政治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2024年執(zhí)業(yè)藥師繼續(xù)教育專業(yè)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期末達標測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