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3第31頁共31頁設計說明1項目簡介1.1項目背景1.1.1項目概況甲秀南路位于貴陽市西南面,整體線形呈南北向布置。路線起點為五里沖立交,采用分離式立體交叉上跨西出口線后折向南方,經過貴陽市氣缸套廠、黃家山山脈、小車河、穿黃鱔沖山體后,沿南明區(qū)上下壩地塊前行,經貴州省農科院、金竹鎮(zhèn)等筆直向南延伸,終點接貴陽南環(huán)高速。本項目設計路段為五里沖立交至花溪迎賓路與甲秀南路交叉口,全長15.5km,地理位置圖見1.1.1-1所示。項目終點項目起點甲秀南路項目終點項目起點甲秀南路圖1.1.1-1項目地理位置圖甲秀南路于2009年年底全線建成,運營至今已有4年。隨著貴陽市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貴陽城區(qū)的快速擴張,甲秀南路兩側的建設項目迅速增加,使得該路段交通量急劇增加,重車、超載車輛比例增大,尤其五里沖、彭家灣棚戶區(qū)改造項目產生的幾千萬土石方需由五里沖經甲秀南路運至花溪區(qū)養(yǎng)牛村棄土場,導致該段路面不堪重負,出現了車轍、坑槽、局部沉陷等病害,同時路面平整度、構造深度等指標不斷下降,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功能和行車舒適性能。為了提升本段路面的服務功能水平,2013年12月,貴陽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委托貴州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對甲秀南路路面服務功能水平提升進行勘察設計。1.1.2原路面設計狀況甲秀南路采用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道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40米,設計行車速度60公里/小時,設計荷載為城A級。甲秀南路道路工程為V3自然區(qū)劃分區(qū)域,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標準軸載BZZ-100,設計使用年限為15年,交通等級按特重型交通設計。路面結構層次為:5cmSMA-13細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摻3‰聚丙烯晴纖維)上面層、5cmAC-20中粒式瀝青混凝土(面層灑乳化瀝青PC-1粘層)中面層、7cmAC-25粗粒式瀝青混凝土(面層灑乳化瀝青PC-1粘層)下面層、30cm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20cm級配碎石底基層。橋面鋪裝結構為:5cmSMA-13細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摻3‰聚丙烯晴纖維)、5cmAC-20中粒式瀝青混凝土。隧道路面鋪裝結構為:5cmSMA-13細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摻3‰聚丙烯晴纖維)、5cmAC-20中粒式瀝青混凝土。項目路段原路面結構設計如圖1.1.2-1所示。路面結構橋面結構隧道路面結構圖1.1.2-1原路面結構設計1.2設計工作內容設計工作內容為通過對全線15.5km道路狀況進行現場檢測,根據檢測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本項目道路病害分布狀況,準確評價當前的路面狀況,并結合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提出并推薦適合該路段的設計方案,以期達到降低道路全壽命成本,提高養(yǎng)護資金使用效益的目的。貴州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組織技術人員于2013年12月對路面現場情況進行了檢測、調查,掌握了該路段病害的主要類型和特征。項目組開展的主要工作包括:(1)路段交通狀況調查、路面破損狀況調查;(2)路面平整度、路面車轍、路面構造深度檢測;(3)檢測數據整理、分析、評價,提出路面性能提升、改善方案。1.2.1檢測工作內容(1)相應資料的收集資料收集包括沿線的環(huán)境氣候條件、原路面、橋面鋪裝設計文件、變更設計文件、維修設計文件等。(2)病害狀況調查我公司技術人員嚴格按照《公路瀝青路面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JTJ073.2-2001)和《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的要求詳細記錄病害類型、數量(范圍)、破壞程度以及所在位置。同時進行了車轍、平整度、構造深度等現場檢測工作,以綜合判斷病害成因。(3)路面車轍檢測車轍是本段路面的常見病害之一,本次車轍檢測采用LB-06(BR2L1T)型激光多功能自動測定儀。(4)構造深度檢測構造深度檢測的主要目的是評價現有路面的行車安全性,本次構造深度檢測采用LB-06(BR2L1T)型激光多功能自動測定儀。(5)平整度檢測平整度是評價路面行車安全性和舒適性的重要指標,本次平整度檢測采用LB-06(BR2L1T)型激光多功能自動測定儀。(6)路況調查路況調查主要根據以上檢測結果針對性地進行調查,采用人工行走方式,利用相機、皮尺、圈尺等工具對路面破損、開裂情況進行普查。路面普查包括路面龜裂、裂縫、坑槽、車轍、唧泥、翻漿等內容。1.2.2設計工作內容根據路面檢測數據及室內試驗結果,針對本路段主要病害類型,依據其嚴重程度提出養(yǎng)護維修設計方案,并確定具體的工程數量,提交正式的維修設計文件及預算編制文件。1.3設計規(guī)范和依據(1)(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2)(JTGH10-2009)《公路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3)(JTJ003-86)《公路自然區(qū)劃標準》(4)(JTJ073.2-2001)《公路瀝青路面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5)(JTGE40-2007)《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6)(JTGD20-2006)《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7)(JTGD30-2004)《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8)(JTGD50-2006)《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9)(JTG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10)(JTG/TD33-2012)《公路排水設計規(guī)范》(11)(JTGD60-200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12)(JTGD61-2005)《公路圬工橋涵設計規(guī)范》(13)(JTG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14)(JTGD63-2007)《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15)(JTJ025-86)《公路橋涵鋼結構及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16)(JTGD70-2004)《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17)(JTJ026.1-1999)《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guī)范》(18)(JTG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guī)范》(19)(JTG/TB70-01-2006)《公路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guī)范》(20)(JTG/TB05-2004)《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指南》(21)(GB/T50283-99)《公路工程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22)(GB50162-92)《道路工程制圖標準》(23)(JTG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guī)程》(24)(JTG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25)(JTG/TD82-2009)《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26)(JTGH30-2004)《公路養(yǎng)護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27)(JTGH11-2004)《公路橋涵養(yǎng)護規(guī)范》(28)(JTGTF50-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29)(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30)(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31)(GJBT-857)《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30)其他相關的國家、交通運輸部門、地方頒布的現行“強制性條文”、“技術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等。1.4會議紀要回復(1)經會議研究,原則通過貴州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研究院編制的整治工程設計方案,但為確保整治工程達到預期效果,設計單位應補充橋臺側路基下沉、井圈井蓋平整及花溪二橋橋面鋪裝的專項設計方案?;貜停阂言谑┕D設計文件中補充。2原路面調查分析2.1本路段維修養(yǎng)護情況根據路面現場調查情況,養(yǎng)護單位已對本路段病害進行了日常養(yǎng)護和維護。由于養(yǎng)護單位在選用施工機具、處理措施、鋪筑材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甲秀南路在使用過程中的病害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導致路面病害出現反復。2.2交通狀況調查分析經過現場調查可知,甲秀南路的日平均車流量大于10000輛,同時道路兩側有許多在建項目工地,運送貨物、建材和渣土的重車、超載車輛較多,占到總車流量的30%以上,尤其是夜間施工重載、超載車輛高達50%以上,這部分車輛荷載長期作用導致本路段的路面服務功能下降?,F場交通狀況照片見圖2.2-1所示。表2.2-1現場交通狀況照片2.3路面檢測結果和評價2.3.1路面破損狀況(PCI)評價評價標準按照《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要求,采用道路智能檢測車詳細記錄下龜裂、塊狀裂縫、縱向裂縫、橫向裂縫、坑槽、松散、沉陷、波浪擁包、泛油、修補等病害類型的數量、程度及位置,技術人員通過室內專業(yè)軟件處理,最終得到各路段路面破損率DR及路面破損狀況指數PCI。評價標準見表-1所示。表-1路面損壞狀況評價標準評價等級優(yōu)良中次、差PCI≥90≥80,<90≥70,<80<70DR(%)≤0.4>0.4,≤2.0>2.0,≤5.5>.2評價結果每公里路面破損狀況指數PCI隨里程變化見圖-1~圖-3所示。圖-1中間行車道每公里PCI隨里程變化曲線從圖-1可以看出中間行車道PCI值均在90以上,依據《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評價等級為“優(yōu)”。圖-2外側行車道每公里PCI隨里程變化曲線從圖-2可以看出外側行車道PCI值均在90以上,依據《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評價等級為“優(yōu)”。圖-3超車道每公里PCI隨里程變化曲線由圖-3可知,超車道路面破損病害較少,路面PCI值均在95以上,依據《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評價等級為“優(yōu)”。由每公里路面破損狀況指數PCI評價可知:(1)甲秀南路各車道路面破損狀況指數PCI均在90以上,按現行規(guī)范評價為優(yōu),路面總體破損病害較少。(2)行車道路面病害總體比超車道嚴重,各車道右幅路面病害比左幅路面病害嚴重。2.3.2路面行駛質量(RQI)評價評價標準根據《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的規(guī)定,路面行駛質量評價標準見表2.3.2-1所示。表2.3.2-1路面行駛質量指數(RQI)評價標準評價等級優(yōu)良中次、差RQI≥90≥80,<90≥70,<80<70IRI(m/km)≤2.3>2.3,≤3.5>3.5,≤4.3>.2評價結果每公里路面行駛質量指數RQI隨里程的變化曲線見圖2.3.2-1~圖2.3.2-3所示。圖2.3.2-1中間行車道每公里RQI隨里程變化曲線由圖2.3.2-1可知,中間行車道有43.8%的路段路面行駛質量指數RQI值在80以下,這些路段按《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評價在“中及以下”。圖2.3.2-2外側行車道每公里RQI隨里程變化曲線由圖2.3.2-2可知,外側行車道有56.3%的路段路面行駛質量指數RQI值在80以下,這些路段按《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評價在“中及以下”。圖2.3.2-3超車道每公里RQI隨里程變化曲線由圖2.3.2-3可知,超車道有18.8%的路段路面RQI值在80以下,這些路段按《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評價在“中及以下”。由每公里路面行駛質量指數RQI評價可知:(1)甲秀南路各車道路面行駛質量均達不到優(yōu)秀,都在良好或良以下狀態(tài)。(2)行車道路面平整度比超車道路面平整度差,外側行車道路面平整度比中間行車道路面平整度差。(3)從整體情況看,各車道右幅路面平整度比左幅路面平整度差。2.3.3路面車轍深度指數(RDI)評價評價標準根據《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的規(guī)定,路面車轍深度評價標準見表2.3.3-1所示。表2.3.3-1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車轍評價標準評價等級優(yōu)良中次、差車轍深度指數RDI≥90≥80,<90≥70,<80<70車轍深度RD(mm)≤5>5,≤10>10,≤15>評價結果每公里路面車轍深度指數RDI隨里程的變化曲線見圖2.3.3-1~圖2.3.3-3所示。圖2.3.3-1中間行車道每公里RDI隨里程變化曲線由圖2.3.3-1可知,中間行車道RDI值均在80以下,說明中間行車道路面車轍較嚴重。圖2.3.3-2外側行車道每公里RDI隨里程變化曲線由圖2.3.3-2可知,外側行車道75.0%的路段RDI值評價在80以下,說明外側行車道也有較重的車轍,但整體狀況好于中間行車道。圖2.3.3-3超車道每公里RDI隨里程變化曲線由圖2.3.3-3可知,超車道46.9%的路段RDI值在80以下,說明超車道也受到重載車輛影響,產生了中度車轍。由每公里路面車轍深度指數RDI評價可知:(1)中間行車道、外側行車道和超車道均有較嚴重的車轍。(2)相比之下,中間行車道車轍最為嚴重,外側行車道較中間行車道和超車道輕。(3)各車道右幅路面車轍比左幅路面車轍嚴重。2.3.4路面構造深度(TD)評價評價標準根據《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的規(guī)定,瀝青混凝土路面構造深度應大于0.5mm。評價結果行車道和超車道路面每公里構造深度TD隨里程變化曲線見圖2.3.4-1~圖2.3.4-3所示。圖2.3.4-1中間行車道每公里TD隨里程變化曲線由圖2.3.4-1可知,以一公里為評價單元,中間行車道構造深度代表值均在0.5mm以上,依據《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中間行車道構造深度指標評價為“合格”。圖2.3.4-2外側行車道每公里TD隨里程變化曲線由圖2.3.4-2可知,以一公里為評價單元,外側行車道構造深度代表值均在0.5mm以上,依據《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中間行車道構造深度指標評價為“合格”。圖2.3.4-2超車道每公里TD隨里程變化曲線由圖2.3.4-3可知,以一公里為評價單元,超車道路面構造深度指數TD絕大部分大于0.5mm,依據《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中間行車道構造深度指標評價為“合格”。2.3.5路面檢測評價結論根據以上現場檢測結果分析,PCI(路面破損狀況指數)、RQI(路面行駛質量)、RDI(路面車轍深度)呈現以下規(guī)律:(1)右幅(五里沖至花溪方向)的病害明顯較左幅(花溪至五里沖方向)嚴重,這與現場調查時重載超載車輛的實際分布相符,即大量運碴土車行駛右幅,空車返回行駛左幅。(2)行車道病害明顯較超車道嚴重,因為重載車輛主要行駛、停放于行車道。由此可見,目前甲秀南路出現的路面病害主要是由大量超重載車輛長期作用所致。2.4路面病害特征及原因分析目前,甲秀南路城市路面的典型病害主要有車轍、裂縫、龜裂、修補等,病害在全線均有分布。2.4.1裂縫本路段裂縫病害較多,主要類型為橫向裂縫和縱向裂縫。(1)橫向裂縫橫向裂縫病害在全線分布較普遍,且以往養(yǎng)護路段也出現橫向裂縫的再次反射,局部已由相關養(yǎng)護部門進行了灌縫處治?,F場調查發(fā)現橫向裂縫多貫穿行車道,局部縫寬較大。相關照片見圖2.3.1-1所示。圖2.3.1-1橫向裂縫(2)縱向裂縫本路段縱向裂縫較為嚴重,在全線分布較普遍,且以往養(yǎng)護路段也出現縱向裂縫的再次反射?,F場調查發(fā)現縱向裂縫多發(fā)生在輪跡帶上。相關照片圖2.3.1-2所示。圖2.3.1-2縱向裂縫(3)網裂、龜裂網裂、龜裂主要是由于瀝青路面在行車荷載作用下產生的自下而上的疲勞裂縫。網裂、龜裂是本路段的主要病害形式之一,分布廣泛,其產生往往是因為獨立的裂縫未進行及時處理,導致裂縫不斷擴展相互貫通,連接成網。網裂、龜裂往往伴隨著冒漿、松散等病害,進一步將發(fā)展成坑槽,嚴重影響行車舒適性和安全性。相關照片見圖2.3.1-3所示。圖2.3.1-3龜裂、網裂2.4.2車轍受道路兩旁建筑工地重型渣土車的影響,甲秀南路車轍病害較為嚴重,幾乎全線都有不同程度的車轍出現,部分路段轍槽已能積水。車轍病害見圖2.3.2-1。圖2.3.2-1車轍2.4.3坑槽坑槽病害在甲秀南路表現較輕,現場調查主要分布于行車道,部分修補路段也再次出現坑槽。詳見圖2.3.3-1。圖2.3.3-1坑槽2.4.4修補修補反映了路面的維修狀況,甲秀南路路面修補質量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部分路面修補質量較良好,部分路面病害修補較差,嚴重影響路面的行駛舒適性。修補路段呈現連續(xù)、大面積修補的情況,而且,部分修補伴隨唧漿。相關照片見圖2.3.4-1所示。圖2.3.4-1二次損壞2.4.5路面病害原因分析經過現場調查和分析可知,貴陽市甲秀南路各種病害起因為:(1)裂縫類病害橫向裂縫一般貫通整個路面寬度,主要原因為路面受車輛荷載產生疲勞裂縫和路基反射裂縫;縱向裂縫常出現在行車道車輛輪跡帶位置,且通常數條縱向裂縫同時出現,有時伴有少量支縫;由結構承載力不足引起的縱縫多出現在路面邊緣。龜裂病害的特征是:相互交錯的裂縫將路面分割成形似龜紋銳角多邊小塊;裂縫間距多在10cm以內。初步推測為基層承載能力不足,粘結層脫空,在車輛碾壓下,由輕微龜裂、大面積龜裂,形成龜裂伴沉陷。也可能是由于瀝青路面在行車荷載作用下產生的自下而上的疲勞裂縫未進行及時處理,導致裂縫不斷擴展相互貫通,連接成網。(2)坑槽類除去重型車輛的連續(xù)作用等交通因素外,坑槽病害多數由于瀝青路面經受的溫差和水作用,導致瀝青老化加速造成。我省降雨豐富,近年來又屢遭冰凍災害襲擊,瀝青路面在溫度應力和雨水沖刷的共同作用下,加速老化,粘結力驟降,加之常年修補留下的補縫和缺陷,在雨水作用下受損范圍極易擴大,從而出現大范圍路面破損,混合料松散。(3)車轍病害從現場調查結果來看,車轍主要是由于該路段重車和超載車輛較多,路面長期受超重車輛荷載作用發(fā)生變形而產生的。(4)二次損壞目前甲秀南路的路面修補都是臨時保證路面通暢而采取的小修保養(yǎng),在處理病害時沒有深度分析病害的原因,修補處容易產生二次損壞,再加上修補時施工工藝簡單,修補質量自然無法保證。分析其主要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水損害,早期病害產生后在得不到及時的維修處理,易導致雨水浸入,對原病害進行二次加重擴展,后期維修形成修補病害;二是行車荷載對于早期修補病害形成的二次破壞,裂縫、松散、龜裂類病害修補后,路面在車輛荷載重復作用下產生二次發(fā)展,形成更為嚴重的修補類病害。3路面功能提升方案3.1總體原則從調查結果可知,本路段整個路基在多年使用情況下均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目前的病害幾乎都是路面結構層病害,其原因與瀝青路面使用年限、超重載車輛長期作用等因素有關。因此,設計方案既要能解決實際問題,使路面服務功能得到提升,又要經濟合理、施工方便,力求投資收益最大化,全壽命周期經濟。本路段主要考慮以下方面設計原則:(1)針對性處理原則。重點針對現有瀝青路面車轍重、平整度差、裂縫等問題,通過合理的路面結構組合設計和結構材料類型的優(yōu)化組合,有針對性的提出適合本路段的路面服務功能提升設計方案。(2)每幅路面服務功能提升設計處理寬度為12.5m。(3)結合甲秀南路交通實際情況,建議瀝青中面層采用抗高溫性能好的改性瀝青混合料,其動穩(wěn)定度不得小于3000次/mm。(4)控制成本工期:針對本項目提升過程中的現實情況,通過選擇經濟可行便于施工易組織的路面設計方案,將施工帶給路面交通組織的難度降到最低。3.2病害處治3.2.1裂縫類病害處治根據本路段裂縫病害特征以及目前運用較為成熟的處理工藝,對本次路面裂縫病害推薦采取以下處理措施:對寬度<5mm的裂縫可直接采用壓縫帶進行封閉裂縫,對于寬度>5mm的裂縫,應用瀝青拌合料進行填充后再進行粘貼壓縫帶。壓縫帶主要由改性瀝青、高強粘結材料、高強纖維、抗老化劑、抗剝落劑等材料組成,用于修補裂縫,防止裂縫的啃邊、崩邊、滲水。3.2.2坑槽、龜裂處治坑槽、龜裂病害等松散類病害處理方法如下:(1)若坑槽、唧漿只是單獨存在,周邊無裂縫,或者坑槽病害較輕,坑槽深度<25mm,坑槽面積<1m2,則直接進行臺階式開挖,四個方向臺階設置均為25cm,坑槽挖補面積為1m×3.75m,深度為17cm,坑槽修補后采用壓縫帶對接縫進行封縫處理,對于一些預先進行基層、底基底處治的坑槽,要檢查基層、底基層處治的質量水平。瀝青面層回填結構為:5cm改性瀝青SMA-13混合料+5cmAC-20C改性瀝青混合料+7cmAC-20C改性瀝青混合料進行對應的回填,銑铇面和層間應灑粘層油。為施工方便,若水泥穩(wěn)定碎石層有問題,銑铇掉水泥穩(wěn)定碎石層后,用等厚度的AC-20C改性瀝青混合料進行回填。(2)對于局部的小面積龜裂,可按照坑槽的處治方案進行,重點是處理徹底,避免多次重復維修。3.2.3路面沉陷處治路面沉陷病害處治主要針對花溪出城向K17+600處下拉槽位置的沉陷病害,處理方法為用C30混凝土挖換至土路基,再回鋪5cm改性瀝青SMA-13混合料+5cmAC-20C改性瀝青混合料+7cm普通瀝青AC-25C型混合料。3.2.4橋臺側路基下沉處治針對橋臺側路基下沉路段的處治方案有兩種:(1)若下沉路段路面沒有出現龜裂、坑槽等病害,采用銑铇5cm瀝青混合料上面層,再回鋪5cm改性瀝青SMA-13混合料的方案。(2)若下沉路段路面有龜裂、坑槽等病害,采用C30混凝土挖換至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再回鋪5cm改性瀝青SMA-13混合料+5cmAC-20C改性瀝青混合料+7cmAC-20C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方案。3.2.5井圈井蓋處治針對維修路段中井圈井蓋處與瀝青路面的調平問題,若原來的井圈井蓋沒有損壞,則用瀝青面層來調平;若原來的井圈井蓋損已損壞則采用預制混凝土井圈更換原來井圈,再回鋪瀝青混合料進行調平。3.2.6伸縮縫破損處治針對維修路段中橋梁伸縮縫處水泥混凝土破損病害,采用C50聚丙烯晴纖維水泥混凝土進行換填;針對伸縮縫橡膠條損壞的病害,采用橡膠條進行更換。3.3路面整體提升方案路面方案:Ⅰ:銑刨鋪筑上面層對路面IRI>3.5m/km、20mm≥RD≥15mm和PCI<80的路段,采取銑刨5cmSMA-13上面層,再鋪筑5cm改性瀝青SMA-13上面層的方案,層間設置改性乳化瀝青粘層。銑刨上面層后,視中面層情況好壞決定是否處理中面層及以下層位。方案結構圖見圖3.3.1-1所示。5cm改性瀝青SMA-13混合料原瀝青路面中面層修復處理圖3.3.1-1方案Ⅰ結構圖Ⅱ:銑刨鋪筑上中面層路面RD>20mm路段和中面層有嚴重裂縫、龜裂或網裂、松散等病害的路段采取銑刨5cmSMA-13上面層+5cmAC-20C中面層,再鋪筑5cm改性瀝青SMA-13上面層+5cm改性瀝青AC-20C中面層的方案,各瀝青面層層間設置改性乳化瀝青粘層。銑刨上中面層后,視下面層情況好壞決定是否處理下面層。方案結構圖見圖3.3.1-2所示。5cm改性瀝青SMA-13混合料5cm改性瀝青AC-20C混合料原瀝青路面下面層修復處理圖3.3.1-2方案Ⅱ結構圖Ⅲ:銑刨鋪筑整個面層路面有嚴重裂縫、松散、破損等病害的路段采用銑刨整個面層后重鋪的方案。銑刨原路面整個面層后,視基層情況好壞決定是否處理基層,再鋪筑5cm改性瀝青SMA-13上面層+5cm改性瀝青AC-20C中面層+7cm普通瀝青AC-25C下面層,各瀝青面層層間設置改性乳化瀝青粘層,基層與瀝青面層間灑乳化瀝青透層。方案結構圖見圖3.3.1-3所示。5cm改性瀝青SMA-13混合料5cm改性瀝青AC-20C混合料7cm普通瀝青AC-25C混合料原路面基層修復處理圖3.3.1-3方案Ⅲ結構圖銑刨重鋪后的路面需進行標線恢復。橋面方案:Ⅰ:銑刨重鋪瀝青面層對路面IRI>3.5m/km、20mm>RD≥15mm和PCI<80的路段,采取銑刨5cmSMA-13改性瀝青上面層,再鋪筑5cm改性瀝青SMA-13上面層的方案,層間設置改性乳化瀝青粘層。方案結構圖見圖3.3.1-4所示。5cm改性瀝青SMA-13混合料原橋面下面層修復處理圖3.3.1-4橋面方案Ⅰ結構圖Ⅱ:銑刨鋪筑瀝青面層對路面RD>20mm的路段和瀝青面層有嚴重裂縫、龜裂或網裂、推移擁包等病害的路段采取銑刨整個橋面瀝青層,再鋪筑5cm改性瀝青SMA-13混合料+5cm改性瀝青AC-20C混合料的方案,各瀝青面層層間設置改性乳化瀝青粘層,橋面與瀝青面層間設置防水粘結層,方案結構圖見圖3.3.1-5所示。5cm改性瀝青SMA-13混合料5cm改性瀝青AC-20C混合料原橋面修復處理圖3.3.1-5橋面方案Ⅱ結構圖銑刨重鋪后的橋面需進行標線恢復。隧道路面方案:Ⅰ:銑刨重鋪瀝青面層對路面IRI>3.5m/km、20mm>RD≥15mm和PCI<80的路段,采取銑刨5cmSMA-13改性瀝青上面層,再鋪筑5cm改性瀝青SMA-13上面層的方案,層間設置改性乳化瀝青粘層。方案結構圖見圖3.3.1-6所示。5cm改性瀝青SMA-13混合料原隧道路面下面層修復處理圖3.3.1-6隧道路面方案Ⅰ結構圖銑刨重鋪后的路面需進行標線恢復。施工料場位置建議:上面層粗集料可采用清鎮(zhèn)境內的玄武巖,石灰?guī)r可就近自行開采或外購。銑刨廢料處置建議:銑刨廢料可選擇養(yǎng)護站、棄土場集中堆放,將來作為公路建設的中下面層再生料使用,亦可作為國道或二級公路的再生料。堆放時應按不同銑刨層分開堆放,且必須進行遮蓋,堆放時還應注意堆放地點的排水等環(huán)境條件,避免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4原材料及施工工藝4.1瀝青混合料原材料及混合料要求選擇路面主要材料按因地制宜、經久耐用、節(jié)約投資的原則,選擇主要材料如下:(1)瀝青采用70號道路石油瀝青(中、下面層用)和SBS改性瀝青(上面層用)。(2)上面層用粗集料可選用清鎮(zhèn)境內的符合上面層集料要求的玄武巖骨料。(3)中、下面層用粗集料,可就近自行開采或外購。(4)基層用集料,可就近自行開采或外購。(5)瀝青面層用細集料,采用優(yōu)質灰?guī)r加工,不得使用加工橋涵混凝土碎石的邊腳料-石屑。(6)瀝青路面用礦粉采用不含雜石的灰?guī)r研磨,礦粉應干燥、潔凈,能自由地從礦粉倉流出。4.1.1原材料選擇(1)瀝青SMA-13采用優(yōu)質SBS改性瀝青,其余瀝青混合料采用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其各項技術指標如表4.1.1-1和表4.1.1-2所示。表4.1.1-1SBS改性瀝青技術要求檢驗項目技術要求針入度(25°C,100g,5s)(0.1)mm40~60針入度指數PI,不小于0延度5°C,5cm/min(cm),不小于20軟化點TR&B(°C),不小于60運動粘度135°CPa.s,不大于3閃點(°C),不小于230溶解度(%),不小于99離析、軟化點差(°C),不大于2.5彈性恢復25°C(%),不小于75RTFOT后殘留物質量損失(%),不大于±1.0針入度比25°C(%),不小于65延度5°C(cm),不小于15注:試驗方法按照現行《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JTGE20-2011)和AASHTOT316-04、T240-03、T315-04、T313-04、R28-02規(guī)定的方法執(zhí)行。表4.1.1-2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技術要求檢驗項目技術要求針入度(25°C,5s,100g)(0.1)mm60-80延度5cm/min,15°C(cm),不小于100軟化點(°C),不小于46溶解度(%),不小于99.5閃點(°C),不小于260蠟含量(蒸餾法)(%),不大于2.2密度15°C(g/cm3)實測記錄60°C動力粘度,不小于160(2)粗集料應采用石質堅硬、清潔、不含風化顆粒、近立方體顆粒的碎石,粒徑大于2.36mm,規(guī)格宜為2.36mm~4.75mm(3#料)、4.75mm~9.5mm(2#料)、9.5mm~16mm(1#料)。上面層應采用玄武巖,嚴格控制針片狀顆粒含量,上面層和中下面層粗集料技術要求見表4.1.1-3和表4.1.1-4所示。表4.1.1-3上面層粗集料技術要求指標技術要求石料壓碎值(%),不大于26洛杉磯磨耗損失(%),不大于28表觀相對密度(t/m3),不小于2.6吸水率(%),不大于2.0對瀝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級堅固性(%),不大于12針片狀粒含量(%),不大于15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不大于1軟石含量(%),不大于3石料磨光值(BPN),不小于42表4.1.1-4中下面層粗集料技術要求指標技術要求石料壓碎值(%),不大于28洛杉磯磨耗損失(%),不大于30視密度(t/m3),不小于2.50吸水率(%),不大于3.0對瀝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級堅固性(%),不大于12針片狀粒含量(%),不大于18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不大于1軟石含量(%),不大于5(3)細集料細集料(粒徑2.36mm以下)應采用堅硬、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級配,不能采用下腳料,其規(guī)格應滿足S16要求,其技術要求見表4.1.1-5和表4.1.1-6所示。表4.1.1-5細集料質量技術要求項目技術要求表觀相對密度(t/m3),不小于2.50堅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12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砂當量(%),不小于60棱角性(%),不小于30表4.1.1-6機制砂或石屑規(guī)格技術要求指標S15S16公稱粒徑(mm)0~50~3水洗法通過各孔篩的質量百分率(%)9.51004.7590~1001002.3660~9080~1001.1840~7550~800.620~5525~600.37~408~450.152~200~250.0750~100~15(4)填料瀝青混合料宜采用石灰?guī)r堿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的礦粉。礦粉必須干燥、清潔,能從石粉料倉中自動流出,瀝青混凝土拌和站除塵裝置回收的粉塵不得作為填料使用。礦粉質量技術要求見表4.1.1-7所示。表4.1.1-7礦粉質量技術要求項目技術要求表觀密度(t/m3),不小于2.5含水量(%),不大于1粒度范圍<0.6mm(%)100<0.15mm(%)90~100<0.075mm(%)75~100外觀無團粒結塊親水系數<1塑性指數(%)<4(5)穩(wěn)定劑根據國內鋪筑SMA的實踐經驗,宜采用質量穩(wěn)定的進口木質纖維作為穩(wěn)定劑。具體參數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對纖維技術指標的要求,見表4.1.1-8所示。表4.1.1-8木質纖維技術指標實驗項目指標實驗方法規(guī)格顆粒水溶液用顯微鏡觀察。灰分含量18%±5%,無揮發(fā)物高溫590℃-650℃燃燒后,測定殘留物。PH值7.5±1.0水溶液用PH試紙或PH計測定吸油率不小于纖維質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篩上,經振后稱量。含水率<5%(質量百分比)105℃烘箱2小時后,冷卻稱量。4.1.2混合料要求(1)上面層瀝青混凝土上面層采用細粒式瀝青混凝土(SMA-13),其集料采用玄武巖加工,礦粉采用石灰?guī)r磨細。瀝青混合料配合比必須進行馬歇爾試驗后確定,以確保合適的改性瀝青用量及礦料級配,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指標應滿足設計或相關規(guī)范要求。SMA-13級配見表4.1.2-1所示,主要技術指標應滿足表4.1.2-2中的要求。表4.1.2-1SMA-13級配組成值級配通過下列篩孔(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比%16.052.30.150.075SMA-1310090-10050-7520-3415-2614-2412-2010-169-158-12表4.1.2-2熱拌瀝青混合料SMA-13馬歇爾試驗技術標準試驗項目技術要求馬歇爾試件擊實次數兩面擊實各75次空隙率(%)3~4礦料間隙率VMA(%)≥17粗骨料架間隙率VCAmin≤VCADRC瀝青飽和度(%)75~85穩(wěn)定度(KN)≥6.0流值(0.1mm)-謝倫堡瀝青析漏試驗的結合料損失(%)≤0.1肯塔堡飛散試驗的混合料損失(20°C)(%)≤15車轍試驗動穩(wěn)定度(60°C,0.7a)(次/mm)≥3000彎曲試驗破壞應變(-10°C,50mm/min)(με)≥2500滲水系數ml/min≤80水穩(wěn)定性殘留馬歇爾穩(wěn)定度(%)≥80凍融劈裂試驗殘留強度比(%)≥80(2)中、下面層瀝青混凝土中面層采用AC-20C,下面層采用AC-25C,集料采用石灰?guī)r。熱拌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技術指標見表4.1.2-3所示,瀝青混合料級配組成值見表4.1.2-4所示,添加抗車轍劑后AC-20C瀝青混合料技術指標見表4.1.2-5所示。表4.1.2-3熱拌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技術指標試驗項目瀝青混合料類型高級路面擊實次數(次)瀝青混凝土兩面各75穩(wěn)定度(KN)C型瀝青混凝土>8流值(0.1mm)C型瀝青混凝土20~40空隙率(%)C型瀝青混凝土3~6瀝青飽和度(%)C型瀝青混凝土70~85表4.1.2-4瀝青混合料級配組成值混合料類型通過下列篩孔(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比%31.526.51916.052.30.150.75AC-20C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AC-25C10090-10075-9062-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3-7表4.1.2-5抗車轍熱拌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技術指標試驗項目瀝青混合料類型高級路面擊實次數(次)AC-20C兩面各75穩(wěn)定度(KN)>8.0流值(0.1mm)20~50空隙率(%)4.0~5.5瀝青飽和度(%)65~75殘留穩(wěn)定度(%)≥85凍融劈裂強度比(%)≥804.1.3施工上面層施工(1)混合料的拌制瀝青混合料必須在瀝青拌和廠(場、站)采用拌和機械拌制。拌和廠的設置除應符合國家有關環(huán)境保護、消防、安全等規(guī)定外,還應滿足下列要求:1)拌和廠應設置在空曠、干燥、運輸條件良好的地方。2)瀝青應分品種分標號密閉儲存。各種礦料應分別堆放,不得混雜。礦粉等填料不得受潮。集料堆放場地必需硬化,細集料應設置防雨頂棚。二次除塵設備排放的粉塵應采用濕法排塵并盡快清理出場,以免對于集料造成二次污染。3)拌和廠的廠地必須進行有效硬化并應有良好的排水設施。拌和廠應有可靠的電力供應。瀝青混合料的拌制應滿足下列要求:1)瀝青材料應采用導熱油加熱,瀝青與礦料的加熱溫度應調節(jié)到能使拌和的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改性瀝青使用前應升溫至170℃,拌和溫度應控制在180℃左右,混合料送抵前場的到場溫度不得低于160℃。為了防止改性瀝青焦化,混合料出廠溫度不得超過195℃,一旦超過應予廢棄。2)瀝青混合料拌和時間由試拌確定。應以混合料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為度,并經試拌確定。間歇式拌和機每鍋拌和時間宜為30~50s(其中干拌時間不得少于5s,不宜超過10s)。3)間歇式拌和機熱礦料二次篩分用的振動篩篩孔應根據礦料級配要求選用,其安裝角度應根據材料的可篩分性、振動能力等由試驗確定。除非有特殊理由,拌合機均應安裝有相對應于2.36mm和4.75mm的振動篩。4)要注意目測檢查混合料的均勻性,及時分析異?,F象。如混合料有無花白、冒青煙和離析等現象。如確認是質量問題,應作廢料處理并及時予以糾正。5)木質素纖維的保管、存放、運輸過程中均不得受潮。瀝青混合料的檢查應滿足下列要求:1)每臺拌和機每工作日上午、下午各取一組混合料試樣做馬歇爾試驗用抽提篩分試驗,檢驗油石比、礦料級配和瀝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質,以及最大理論密度測定。2)油石比與設計值的允許誤差為-0.3%至+0.3%。礦料級配與標準級配的允許差值應滿足表4.1.3-1的要求。表4.1.3-1混合料級配穩(wěn)定性要求篩孔尺寸(mm)9.54.752.30.150.075允許波動范圍±5%±5%±3%±3%±3%±3%±3%±2%3)每天工作結束后,用拌和機打印的各料數量,以總量控制,以各倉用量及各倉級配計算平均施工級配、油石比與施工厚度和抽提結果進行校核。4)每3個工作日至少作1次冷料倉篩分,以檢查實際生產中冷料倉的集料變異情況,為拌和機生產提供控制依據。5)每1個工作日做1次熱料倉篩分,以檢查實際生產中熱料倉的集料篩分,對拌和機生產提供控制依據。6)每周分析一次檢測結果,計算油石比、各級礦料通過量和瀝青混凝土物理力學指標檢測結果的標準差和變異系數,檢驗生產是否正常。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應滿足下列要求:1)宜從拌合機直接出料裝載至運輸車上。使用成品儲料倉出料時,不得經常放空成品料倉,成品料倉中應保留三分之一高度的成品料,以避免出料時跌落高度過高引起級配離析。2)拌好的熱拌瀝青混合料不能立即鋪筑時,應放入成品儲料倉儲。貯料倉無保溫設備時,允許的儲料時間應以符合攤鋪溫度要求為準,有保溫設備的儲料倉儲料時間亦不宜超過72h。3)出廠的瀝青混合料應按現行試驗方法測量運料車中的瀝青混合料的溫度,簽發(fā)一式三份的運料單,一份存拌和廠,一份交攤鋪現場,一份交司機。(2)混合料的運輸熱拌瀝青混合料應采用較大噸位的自卸汽車運輸、車廂應清掃干凈。為防止瀝青與車廂板粘結,車廂側板和底板可涂一薄層洗滌劑水溶液或油水混合物(植物油與水的比例可為1:4,不得直接使用柴油,裝卸過程中不得有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應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位置,以減少粗細集料的離析現象。運料車應用篷布覆蓋,用以保溫、防雨、防污染,直至卸料時方可取下覆蓋篷布。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運量應較拌和能力或攤鋪速度有所富余,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應有運料車在等候卸料。開始攤鋪時在施工現場等候卸料的運料車不宜少于5輛。連續(xù)攤鋪過程中,運料車應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應掛空檔??繑備仚C推動前進。瀝青混合料運到攤鋪地點后應憑運料單接收,并檢查拌和質量。不符合本規(guī)定的溫度要求,或已經結成團塊、已遭雨淋濕的混合料不得鋪筑在道路上。(3)混合料的攤鋪混合料的攤鋪應滿足下列要求:1)原路表面雜物應清掃干凈?;覊m應提前沖洗,或用大功率的空壓機吹干凈。2)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應符合本規(guī)定的要求,并應根據瀝青粘度、氣溫、攤鋪層厚度選用。3)若為梯隊是攤鋪作業(yè),相鄰兩幅攤鋪時應有10~20cm左右寬度的瀝青混合料搭接。相鄰兩臺攤鋪機宜前后相距10~20m作業(yè),且不得造成前面攤鋪的混合料冷卻。4)攤鋪機在開始受料前應在料斗內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攤鋪機熨平板需預先加熱后方可工作。5)當施工氣溫低于10℃時,不得攤鋪熱拌瀝青混合料。6)特別注意改性瀝青混合料運輸過程中的溫度離析。前場每臺攤鋪機前應限定一輛運料車等候。遇機械故障、降雨等情況時,運料車內混合料溫度降低至160℃(改性瀝青)以下則應予廢棄。7)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應根據實際的混合料類型、施工機械和施工工藝等,由試鋪試壓確定。攤鋪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攤鋪層厚及路拱、橫坡,并按使用的混合料總量與攤鋪面積校驗平均厚度,不符要求時應根據鋪筑情況及時進行調整。8)瀝青混合料必須緩慢、均勻、連續(xù)不間斷地攤鋪。攤鋪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攤鋪速度應根據拌和機產量、施工機械配套情況及攤鋪層厚度、寬度按式(4-1)確定。(4-1)式中V——攤鋪機攤鋪速度,m/min。D——壓實成型后瀝青混合料的密度,t/m3。Q——拌和機產量,t/h。W——攤鋪寬度,m。T——攤鋪層壓實成型后的平均厚度,cm。C——效率系數。根據材料供應、運輸能力等配套情況確定,宜為0.8。9)應預先標定攤鋪機行走速度與螺旋布料器轉速的傳動關系,攤鋪過程中應保持螺旋布料器全范圍內物料分布均勻,螺旋布料器兩側應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證在攤鋪機全寬度斷面上不發(fā)生離析。螺旋布料器端部距物料擋板間距應在10-30cm之間,此間距超過30cm時必須加裝葉片。攤鋪過程中應注意螺旋布料器懸掛裝置處是否產生離析、卡料或虛鋪,一旦發(fā)生此現象應啟動攤鋪機全速旋鈕迅速補料。10)在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隨意調整。11)嚴禁空倉收斗。夏季施工時應避免每車料收斗一次的做法,僅當料斗內沾附較多瀝青混合料時方需收斗。收斗應在運料車離去、料斗內尚存較多瀝青混合料時進行,收斗后應立即連接滿載的運料車向攤鋪機內喂料。12)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不應用人工反復修整。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可用人工作局部找補或更換混合料:a)橫段面不符合要求;b)構造物接頭部位缺料;c)攤鋪帶邊緣局部缺料;d)表面明顯不平整;e)局部混合料明顯離析;f)攤鋪機后有明顯的拖痕。13)人工找平或更換混合料應在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缺陷較嚴重時,應予鏟除,并調整攤鋪機或改進攤鋪機工藝。當屬機械原因嚴重缺陷時,應立即停止攤鋪。14)攤鋪不得中途停頓。攤鋪好的瀝青混合料應緊接著碾壓,如因故不能及時碾壓時,應停止攤鋪,并對卸下的瀝青混合料覆蓋保溫;混合料來不及碾壓,已冷卻時應廢棄不用。15)攤鋪遇雨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壓實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應廢棄,不得卸入攤鋪機攤鋪。(4)混合料的壓實及成型壓實后的瀝青混合料應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瀝青混合料現場碾壓質量控制,應采用試驗段密度壓實度與現場空隙率雙指標監(jiān)控。對于改性瀝青混合料,加強確定壓實度用的馬歇爾試件制件溫度控制,加強與目標配合比馬歇爾試件制件密度的比對,確定壓實度用的馬歇爾試件密度不得低于生產配合比制件密度的2%。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應按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進行。壓路機應以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應符合表4.1.3-2的規(guī)定。表4.1.3-2壓路機碾壓速度(km/h)要求壓路機類型初壓復壓終壓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鋼筒壓路機1.5~232.5~3.552.5~3.55輪胎壓路機——3.5~4.584~68振動壓路機1.5~2(靜壓)5(靜壓)4~5(振動)4~5(振動)2~3(靜壓)5(靜壓)瀝青混合料的初壓應符合下列要求:1)初壓應在混合料攤鋪后較高溫度下進行,并不得產生推移、發(fā)裂,壓實溫度應根據瀝青稠度、壓路機類型、氣溫、鋪筑層厚度、混合料類型經試鋪試壓確定,并符合本規(guī)定的要求。2)壓路機應從外側向中心碾壓。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3~1/2輪寬,最后碾壓路中心部分,壓完全幅為一遍。當邊緣有檔板、路緣石、路肩等支檔時,應緊靠支檔碾壓。當邊緣無支檔時,可用耙子將邊緣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將壓路機的外側輪伸出邊緣10cm以上碾壓。也可在邊緣先空出寬30~40cm,待壓完第一遍后,將壓路機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壓實過的混合料面上再壓邊緣,以減少向外推移。3)應采用輕型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裝置的振動壓路機碾壓1遍,其線壓力不宜小于350N/cm,再用振動壓路機碾壓1遍。初壓后檢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時予以適當修整。振動壓路機的振動頻率宜為35~40Hz,振幅宜為0.5~0.8mm,并根據混合料種類和層位選用。相鄰碾壓帶重疊寬度為10~20cm。振動壓路機倒車時應先停止振動,并在向另一方向運動后再開始振動,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4)碾壓時應將驅動輪面向攤鋪機。碾壓路線及碾壓方向不應突然改變而導致混合料產生推移。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慢進行。復壓應緊接在初壓后進行,并符合下列要求:復壓應采用重型的輪胎壓路機,碾壓遍數應經試壓確定,不宜少于4~6遍,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并無顯著輪跡。輪胎壓路機的總質量不宜小于15t。碾壓厚層瀝青混合料,總質量不宜小于22t。輪胎充氣壓力不小于0.5MPa,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3~1/2的碾壓輪寬度。終壓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可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不宜少于兩遍,并無輪跡。路面壓實成型的終了溫度應符合本規(guī)定的要求。壓路機的碾壓段長度以與攤鋪速度平衡為原則選定,并保持大體穩(wěn)定。壓路機每次應由兩端折回的位置階梯形的隨攤鋪機向前推進,使折回處不在同一橫斷面上。在攤鋪機連續(xù)攤鋪的過程中,壓路機不得隨意停頓。鋼輪壓路機碾壓過程中,僅當瀝青混合料沾輪時方可向碾壓輪少量噴灑水或加洗衣粉水溶液,嚴禁使用柴油。輪胎壓路機碾壓時不得灑水,可在開始碾壓前在輪胎上涂敷一層1:4的植物油水溶液。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并冷卻的路段上轉向、調頭或停車等候。振動壓路機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駛時應關閉振動。對壓路機無法壓實的邊緣部位,應采用手扶式小型壓路機碾壓。橋梁、擋墻等構造物接頭、拐彎死角、加寬部分及某些路邊緣等局部地區(qū),應采用振動夯板壓實。在當天碾壓的尚未冷卻的瀝青混合料層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等雜物。(5)接縫施工縫及構造物兩端的連接處必須仔細操作,保證緊密、平順。縱向施工接縫部位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1)攤鋪時采用梯隊作業(yè)的縱縫應采用熱接縫。施工時應將已鋪混合部分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攤鋪部分的高程基準面,再最后作跨縫碾壓以消除縫跡。2)表層的縱向施工接縫應順直,且應留在車道區(qū)畫線位置上。有條件時中下面層縱向施工接縫也宜留在車道區(qū)畫線位置上,相鄰兩層位置應錯開一個車道。當縱向施工接縫位置不在車道區(qū)畫線上時,不得在主車道輪跡處進行縱向施工接縫,上下相鄰層的縱向施工接縫至少應錯開30cm以上。橫向施工接縫主要為工作縫。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施工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上面層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中下面層的橫向接縫應采用平接縫。平接縫應做到緊密粘結,充分壓實,連接平順??刹捎孟铝蟹椒ㄊ┕ぃ涸谑┕そY束時,攤鋪機在接近端部前約1m處將熨平板稍稍抬起駛離現場,用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后再予碾壓。然后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趁尚未冷透時垂直鏟除端部層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時成直角連接。鋪筑接縫時,可在已壓實部分上面鋪設一些熱混合料使之預熱軟化,以加強新舊混合料的粘結。但在開始碾壓前應將預熱用的混合料鏟除。從接縫處起繼續(xù)攤鋪混合料前應用3m直尺檢查端部平整度,當不符合要求時,應予清除。攤鋪時應調整好預留高度,接縫處攤鋪層施工結束后再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當有不符要求者,應趁混合料尚未冷卻時立即處理。橫向接縫的碾壓應先用雙輪或三輪鋼筒式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碾壓帶的外側應放置供壓路機行駛的墊木,碾壓時壓路機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上,伸入新鋪層的寬度為15cm。然后每壓一遍向新鋪混合料移動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當相鄰攤鋪層已經成型,同時又有縱縫時,可先用鋼筒式壓路機沿縱縫碾壓一遍,其碾壓寬度為15~20cm,然后再沿橫縫作橫向碾壓,最后進行正常的縱向碾壓。(6)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1)原材料的質量檢查:包括瀝青、粗集料、細集料、填料、木質絮狀纖維、抗剝劑等。2)混合料的質量檢查:油石比、礦料級配、穩(wěn)定度、流值、空隙率;混合料出廠溫度、運到現場溫度、攤鋪溫度、初壓溫度、碾壓終了溫度;混合料拌和均勻性。3)上面層質量檢查:厚度、平整度、寬度、橫坡度、壓實度、偏位;攤鋪的均勻性;同時還應進行構造深度和擺式摩擦系數的跟蹤檢測。4)施工壓實度的檢查以鉆孔法為準,用核子儀檢查時應通過以鉆孔密度的標定關系進行換算,標定關系須經總監(jiān)代表批準。5)滲水系數合格率宜不小于90%,當合格率小于90%時,應加倍頻率檢測,如檢測結果仍小于90%,需對該段面層進行處理。面層混合料的離析包括瀝青混合料的溫度離析和瀝青混合料的級配離析,離析可以暫時作如下控制:施工過程中采用紅外溫度探測器檢測的溫度差不應超過20℃;核子密度儀檢測的密度差不應超過0.075g/cm3(大體上相當于空隙率相差3%);③構造深度的最大值與平均值之比不應超過1.5。(7)開放交通薄層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完全自然冷卻,混合料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需要提早開放交通時,可灑水冷卻降低混合料溫度。4.1.4中下面層施工(1)把好原材料質量關1)要注意粗細集料和填料的質量,應從源頭抓起,對不合格的礦料,不準運進拌和廠。2)堆放各種礦料的地坪必須硬化,并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統(tǒng),避免材料被污染;各品種材料間應用墻體隔開,以免相互混雜。(2)細集料及礦粉宜覆蓋,細料潮濕將影響喂料數量和拌和樓產量。(3)關于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的統(tǒng)一規(guī)定1)如果某種礦料產地、品種發(fā)生變化,必須重新進行目標配合比設計。2)每臺拌和樓均應進行生產配合比設計,由監(jiān)理審查、批準后才能進行試拌與試鋪。(4)瀝青混合料的拌制1)嚴格掌握瀝青和集料的加熱溫度以及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集料溫度應比瀝青高10~20℃,熱混合料成品在貯料倉儲存后,其溫度下降不應超過10℃。道路石油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控制范圍見表4.1.4-1所示。2)拌和樓控制室要逐盤打印瀝青及各種礦料的用量和拌和溫度,并定期對拌和樓的計量和測溫進行校核;沒有材料用量和溫度自動記錄裝置的拌和樓不得使用。3)拌和時間由試拌確定。必須使所有集料顆粒全部裹復瀝青結合料,并以瀝青混合料拌和均勻為度。表4.1.4-1道路石油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道路石油瀝青加熱溫度150~160礦料溫度160~170混合料出廠溫度170~180超過190或低于150者廢棄混合料運輸到現場溫度不低于150攤鋪溫度不低于145初壓開始溫度不低于140復壓最低溫度不低于130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804)要注意目測檢查混合料的均勻性,及時分析異?,F象。如混合料有無花白、冒青煙和離析等現象。如確認是質量問題,應作廢料處理并及時予以糾正。在生產開始以前,有關人員要熟悉本項目所用各種混合料的外觀特征,這要通過細致地觀察室內試拌的混合料而取得。5)每臺拌和樓每天上午、下午各取一組混合料試樣做馬歇爾試驗和抽提篩分試驗,檢驗油石比、礦料級配和瀝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學性質。每周應檢驗1~2次殘留穩(wěn)定度。油石比與設計值的允許誤差?0.2%至+0.2%,混合料礦料級配允許誤差為:0.075mm±2%≤2.36mm±4%≥4.75mm±5%6)每天結束后,用拌和樓打印的各料數量,進行總量控制。以各倉用量及各倉篩分結果,在線檢查礦料級配;計算平均施工級配和油石比,與設計結果進行校核;以每天產量計算平均厚度,與路面設計厚度進行校核。(5)瀝青混合料的運輸1)采用數字顯示插入式熱電偶溫度計(必須經常標定)檢測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和運到現場溫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在運料卡車側面中部設專用檢測孔,孔口距車箱底面約300mm。2)拌和機向運料車放料時,汽車應前后移動,分三堆裝料,以減少粗集料的分離現象。3)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運量應較拌和能力和攤鋪速度有所富余,攤鋪機前方應有五輛運料車等候卸料。4)運料車應用完整無損的雙層蓬布覆蓋,卸料過程中繼續(xù)覆蓋,直到卸料結束取走蓬布,以資保溫防雨或避免污染環(huán)境。5)連續(xù)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應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6)瀝青混合料的攤鋪1)連續(xù)穩(wěn)定的攤鋪,是提高路面平整度最主要措施。宜采用兩臺攤鋪機梯隊攤鋪,以提高攤鋪層均勻性和壓實度。攤鋪機的攤鋪速度應根據拌和機的產量、施工機械配套情況及攤鋪厚度,按2~3m/min左右予以調整,通常不超過3m/min,容許放慢到1~2m/min,做到緩慢、均勻、不間斷地攤鋪。不應任意以快速攤鋪幾分鐘,然后再停下來等下一車料。切忌停鋪用餐,爭取做到每天收工停機一次。2)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未壓實前,施工人員不得進入踩踏。一般不用人工不斷地整修,只有在特殊情況下,需在現場主管人員指導下,允許用人工找補或更換混合料,缺陷較嚴重時應予鏟除,并調整攤鋪機或改進攤鋪工藝。3)攤鋪機應調整到最佳工作狀態(tài),調試好螺旋布料器兩端的自動料位器,并使料門開度、鏈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轉速相匹配。螺旋布料器的料量應高于螺旋布料器中心,使熨平板的擋料板前混合料在全寬范圍內均勻分布,并在每天起步前就應將料量調整好,再實施攤鋪,避免攤鋪層出現離析現象;并隨時分析、調整粗細料是否均勻,檢測松鋪厚度是否符合規(guī)定。攤鋪前應將熨平板預熱至規(guī)定溫度(不低于100℃),攤鋪時熨平板應采用中強夯等級,使鋪面的初始壓實度不小于85%。攤鋪機熨平板必須拼接緊密,不許存有縫隙,防止卡入粒料將鋪面拉出條痕。4)要注意攤鋪機接料斗的操作程序,以減少粗細料離析。攤鋪機集料斗應在刮板尚未露出,尚有約10cm厚的熱料時,下一輛運料車即開卸料,做到連續(xù)供料,并避免粗料集中。積極采取相應措施,盡量做到攤鋪機不攏料,以減少面層離析。5)攤鋪應選擇在當日高溫時段進行,路表溫度低于15℃時不宜攤鋪。攤鋪遇雨時,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壓實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應廢棄,不得卸入攤鋪機攤鋪。(7)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成型壓實后的瀝青混合料應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瀝青混合料現場碾壓質量控制,應采用試驗段密度壓實度與現場空隙率雙指標監(jiān)控。對于改性瀝青混合料,加強確定壓實度用的馬歇爾試件制件溫度控制,加強與目標配合比馬歇爾試件制件密度的比對,確定壓實度用的馬歇爾試件密度不得低于生產配合比制件密度的2%。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應按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進行。壓路機應以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應符合表4.1.4-2的規(guī)定。表4.1.4-2壓路機碾壓速度(km/h)要求壓路機類型初壓復壓終壓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鋼筒壓路機1.5~232.5~3.552.5~3.55輪胎壓路機2~343~564~68振動壓路機1.5~2(靜壓)5(靜壓)4~5(振動)4~5(振動)2~3(靜壓)5(靜壓)瀝青混合料的初壓應符合下列要求:1)初壓應在混合料攤鋪后較高溫度下進行,并不得產生推移、發(fā)裂,壓實溫度應根據瀝青稠度、壓路機類型、氣溫、鋪筑層厚度、混合料類型經試鋪試壓確定,并符合本規(guī)定的要求。2)初壓應在緊跟攤鋪機后碾壓,并保持較短的初壓區(qū)長度,以盡快使表面壓實,減少熱量散失。對攤鋪后初始壓實度較大,經實踐證明采用振動壓路機或輪胎壓路機直接碾壓無亞種推移而有良好效果時,可免去初壓,直接進入復壓程序。3)通常宜采用鋼輪壓路機靜壓1~2遍。碾壓時應將壓路機的驅動輪面向攤鋪機,從外側向中心碾壓,在超高路段則由低向高碾壓,在坡道上應將驅動輪從低處向高出碾壓。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慢進行。4)初壓后應檢查平整度、路拱,有嚴重缺陷時進行修整乃至返工。復壓應緊接在初壓后進行,并符合下列要求:1)壓路機碾壓段的總長度應盡量縮短,通常不超過60~80m。采用不同型號的壓路機組合碾壓時宜安排每一臺壓路機作全幅碾壓,防止不同部位的壓實度不均勻。2)密級配瀝青混凝土的復壓宜優(yōu)先采用重型的輪胎壓路機進行搓揉碾壓,以增加泌水性,其總質量不宜小于25t,噸位不足時宜附加重物,使每一個輪胎的壓力不小于15kN。冷態(tài)時的輪胎充氣壓力不小于0.55MPa,輪胎發(fā)熱后不小于0.6MPa,且各個輪胎的氣壓大體相同,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3~1/2的碾壓輪寬度,碾壓至要求的壓實度為止。3)對粗集料為主的較大粒徑的混合料,尤其是大粒徑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宜優(yōu)先采用振動壓路機復壓。厚度小于30mm的薄瀝青層不宜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振動壓路機的振動頻率為35~50HZ,振幅宜為0.3~0.8mm。層后較大時選用搞頻率大振幅,以產生較大的激振力,厚度較薄時采用高頻率低振幅,以防止集料破碎。相鄰碾壓帶重疊寬度為100~200mm。振動壓路機折返時應先停止振動。4)當采用三輪鋼筒式壓路機時,總質量不宜小于12t,相鄰碾壓帶宜重疊后輪的1/2寬度,并不應少于200mm。終壓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可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不宜少于兩遍,并無輪跡。路面壓實成型的終了溫度應符合本規(guī)定的要求。壓路機的碾壓段長度以與攤鋪速度平衡為原則選定,并保持大體穩(wěn)定。壓路機每次應由兩端折回的位置階梯形的隨攤鋪機向前推進,使折回處不在同一橫斷面上。在攤鋪機連續(xù)攤鋪的過程中,壓路機不得隨意停頓。鋼輪壓路機碾壓過程中,僅當瀝青混合料沾輪時方可向碾壓輪少量噴灑水或加洗衣粉水溶液,嚴禁使用柴油。輪胎壓路機碾壓時不得灑水,可在開始碾壓前在輪胎上涂敷一層1:4的植物油水溶液。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并冷卻的路段上轉向、調頭或停車等候。振動壓路機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駛時應關閉振動。對壓路機無法壓實的邊緣部位,應采用手扶式小型壓路機碾壓。橋梁、擋墻等構造物接頭、拐彎死角、加寬部分及某些路邊緣等局部地區(qū),應采用振動夯板壓實。在當天碾壓的尚未冷卻的瀝青混合料層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等雜物。壓實完成12小時后,方能允許施工車輛通行。(8)接縫施工縫及構造物兩端的連接處必須仔細操作,保證緊密、平順,不得產生明顯的接縫離析,上、下層的縱縫應錯開150mm(熱接縫)或300~400mm(冷接縫)以上??v向施工接縫部位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1)攤鋪時采用梯隊作業(yè)的縱縫應采用熱接縫。施工時應將已鋪混合部分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攤鋪部分的高程基準面,再最后作跨縫碾壓以消除縫跡。2)表層的縱向施工接縫應順直,且應留在車道區(qū)畫線位置上。有條件時中下面層縱向施工接縫也宜留在車道區(qū)畫線位置上,相鄰兩層位置應錯開一個車道。當縱向施工接縫位置不在車道區(qū)畫線上時,不得在主車道輪跡處進行縱向施工接縫,上下相鄰層的縱向施工接縫至少應錯開30cm以上。橫向施工接縫主要為工作縫。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施工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上面層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中下面層的橫向接縫應采用平接縫。平接縫應做到緊密粘結,充分壓實,連接平順??刹捎孟铝蟹椒ㄊ┕ぃ涸谑┕そY束時,攤鋪機在接近端部前約1m處將熨平板稍稍抬起駛離現場,用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后再予碾壓。然后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趁尚未冷透時垂直鏟除端部層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時成直角連接。鋪筑接縫時,可在已壓實部分上面鋪設一些熱混合料使之預熱軟化,以加強新舊混合料的粘結。但在開始碾壓前應將預熱用的混合料鏟除。從接縫處起繼續(xù)攤鋪混合料前應用3m直尺檢查端部平整度,當不符合要求時,應予清除。攤鋪時應調整好預留高度,接縫處攤鋪層施工結束后再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當有不符要求者,應趁混合料尚未冷卻時立即處理。橫向接縫的碾壓應先用雙輪或三輪鋼筒式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碾壓帶的外側應放置供壓路機行駛的墊木,碾壓時壓路機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上,伸入新鋪層的寬度為15cm。然后每壓一遍向新鋪混合料移動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當相鄰攤鋪層已經成型,同時又有縱縫時,可先用鋼筒式壓路機沿縱縫碾壓一遍,其碾壓寬度為15~20cm,然后再沿橫縫作橫向碾壓,最后進行正常的縱向碾壓。(9)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1)原材料的質量檢查:包括瀝青、粗集料、細集料、抗剝落劑、填料。2)混合料的質量檢查:油石比、礦料級配、穩(wěn)定度、流值、空隙率、殘留穩(wěn)定度;混合料出廠溫度、運到現場溫度、攤鋪溫度、初壓溫度、碾壓終了溫度;混合料拌和均勻性。3)面層質量檢查:厚度、寬度、橫坡度、壓實度、攤鋪的均勻性。交工驗收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進行。壓實度采用雙控指標,要求馬歇爾標準密度的壓實度不小于98%,最大理論密度壓實度為93%~97%,中面層實測空隙率應在3%~7%范圍內。中面層平整度要求連續(xù)平整度儀100m標準差的合格標準不大于1.0mm。滲水系數應作為常規(guī)試驗進行檢測,應使用改進型滲水儀(著地環(huán)狀寬度35mm、裝有滲水儀開關),施工單位自檢和監(jiān)理處抽檢,可按正常取芯壓實度檢驗頻率隨機選點。滲水系數合格率宜不小于80%,當合格率小于80%時應加倍頻率檢測,如檢測結果仍小于80%,需對該段面層進行處理。4.2粘層、透層和封層4.2.1粘層原材料要求粘層油采用的改性乳化瀝青(PCR)應符合表4.2.1-1的技術要求,乳化瀝青的檢測頻率見表4.2.1-2所示。表4.2.1-1改性乳化瀝青PCR技術要求試驗項目單位技術要求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粒子電荷陽離子(+)瀝青標準粘度計C25.3s8~25恩格拉粘度計E251~10篩上剩余量(1.18mm篩),不大于%0.1與粗集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積,不小于2/3蒸發(fā)殘留物性質殘留物含量,不小于%50針入度(100g,25℃,5s)0.1mm40~120延度(5℃),不小于cm20軟化點,不小于℃50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常溫貯存穩(wěn)定性1天,不大于%15天,不大于%5表4.2.1-2乳化瀝青檢測頻率試驗項目檢測頻率施工單位駐地辦總監(jiān)辦粘度每車每標段篩上殘留物(1.18mm篩)每批次每廠家1次蒸餾后殘留物殘留分含量溶解度針入度(25℃)延度(15℃)材料用量各瀝青層之間必須噴灑改性乳化瀝青粘層油,用量為0.3~0.6L/m2。施工機械和檢測儀器1)主要施工機械瀝青灑布車智能型瀝青灑布車1輛,噴灑寬度3m~6m;水車4t~6t灑水車1輛;鼓風機森林滅火鼓風機4臺。2)主要檢測儀器①瀝青針入度儀②瀝青延度儀③瀝青軟化點儀④標準篩(方篩孔)⑤瀝青粘度儀⑥路面滲水儀粘層施工粘層油施工宜采用智能型瀝青灑布車噴灑,并選擇適宜的噴嘴,灑布速度和噴灑量保持穩(wěn)定。氣溫低于10℃時不得噴灑粘層油,路面潮濕時不得噴灑粘層油,用水洗刷后必須待表面干燥后噴灑。噴灑的粘層油必須成均勻霧狀,在路面全寬度內均勻分布成一薄層,不得有灑花漏空或成條狀,也不得有堆積。噴灑不足的要補灑,噴灑過量處應予刮除。噴灑粘層油后,嚴禁運料車外的其他車輛和行人通過。粘層油宜在當天灑布,待乳化瀝青破乳、水分蒸發(fā)完成,緊跟著鋪筑瀝青層,確保粘層不受污染。4.2.2透層原材料要求透層采用乳化瀝青,技術指標應符合表4.2.2-1的要求。表4.2.2-1乳化瀝青技術要求試驗項目單位技術要求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粒子電荷陽離子(+)瀝青標準粘度計C25.3s8~20恩格拉粘度計E251~6篩上剩余量(1.18mm篩),不大于%0.1與粗集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積,不小于2/3蒸發(fā)殘留物性質殘留物含量,不小于%50針入度(100g,25℃,5s)0.1mm45~150延度(5℃),不小于cm40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常溫貯存穩(wěn)定性1天,不大于%15天,不大于%材料用量乳化瀝青透層油用量為0.7~1.5L/m2。施工機械和檢測儀器(1)主要施工機械瀝青灑布車智能型瀝青灑布車1輛,噴灑寬度3m~6m;水車4t~6t灑水車1輛;鼓風機森林滅火鼓風機4臺。(2)主要檢測儀器①瀝青針入度儀②瀝青延度儀③瀝青軟化點儀④標準篩(方篩孔)⑤瀝青粘度儀透層施工(1)透層油宜緊接在基層碾壓成型后表面稍變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況下噴灑。(2)透層油施工宜采用智能型瀝青灑布車噴灑,并選擇適宜的噴嘴,灑布速度和噴灑量保持穩(wěn)定。氣溫低于10℃時不得噴灑透層油,路面潮濕時不得噴灑透層油,用水洗刷后必須待表面干燥后噴灑。(3)噴灑的透層油必須成均勻霧狀,在路面全寬度內均勻分布成一薄層,不得有灑花漏空或成條狀,也不得有堆積。噴灑不足的要補灑,噴灑過量處應予刮除。噴灑透層油后,嚴禁運料車外的其他車輛和行人通過。(4)透層灑布后應確保液體瀝青中稀釋劑全部揮發(fā),乳化瀝青滲透且水分蒸發(fā)完成,緊跟著鋪筑瀝青層,確保透層不受污染。4.2.3封層原材料要求封層采用稀漿封層,粘結料為改性乳化瀝青,技術指標應符合表4.2.1-1的要求。稀漿封層的礦料級配見表4.2.3-1所示,稀漿封層混合料技術要求見表4.2.3-2所示。表4.2.3-1稀漿封層的礦料級配級配通過下列篩孔(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比%9.54.752.30.150.075稀漿封層10095~10065~9045~7030~5018~3010~215~15表4.2.3-2稀漿封層混合料技術要求試驗項目單位技術要求可拌和時間s>120稠度cm2~3濕輪磨耗實驗的磨耗值(WTAT)浸水1h浸水6dg/m2g/m2<800—集料的各項性能指標滿足表4.1.1-5和表4.1.1-6的要求。施工機械瀝青灑布車(智能)1臺、灑水車1臺、鼓風機2臺、輪胎壓路機1臺、集料撒布機1臺、自行式強力清刷機。封層施工(1)水穩(wěn)基層需經檢查與驗收。經驗收合格的水穩(wěn)基層應在7天正常保濕養(yǎng)生后才可施工下封層。(2)徹底清除基層表面的浮灰和泥漿,確保下封層與基層粘結牢固。先人工用掃帚將基層表面進行全面清掃,然后用4臺森林滅火鼓風機沿縱向排成斜線吹凈浮灰,如仍不能達到“除凈”的目的則用水沖洗,使基層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早教中心課程設計大崗
- 幼兒園打掃房間課程設計
- 機床床頭箱課程設計
- 學校食堂布局課程設計
- 敦煌課程設計特色
- 折疊椅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 機械制造行業(yè)智能制造與自動化升級改造計劃
- 慈善項目培訓課程設計
- 農村衛(wèi)生服務均等化實施情況考核試卷
- 工程項目風險管理中的定量分析方法考核試卷
- 2024至2030年中國傳染病醫(yī)院產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北京師范大學等跨校共建
- JGJ7-2010 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guī)程
- 判斷推理練習試卷1(共100題)
- DL-T-1878-2018燃煤電廠儲煤場盤點導則
- 2024年《滿江紅·小住京華》原文及賞析
- 植物病蟲害防治賽項賽題及答案
- 2022-2023學年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遼師大版(三起)四年級上學期期末英語試卷
- 鑄造實訓實驗報告
- 農村能源革命實施路徑
- JJG 475-2008電子式萬能試驗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