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副主任醫(yī)師(副高)-中醫(yī)全科(副高)考試歷年真題集錦答案(附后)_第1頁
2023年副主任醫(yī)師(副高)-中醫(yī)全科(副高)考試歷年真題集錦答案(附后)_第2頁
2023年副主任醫(yī)師(副高)-中醫(yī)全科(副高)考試歷年真題集錦答案(附后)_第3頁
2023年副主任醫(yī)師(副高)-中醫(yī)全科(副高)考試歷年真題集錦答案(附后)_第4頁
2023年副主任醫(yī)師(副高)-中醫(yī)全科(副高)考試歷年真題集錦答案(附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年副主任醫(yī)師(副高)-中醫(yī)全科(副高)考試歷年真題集錦加答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diào)整)題型一二三四五六七總分得分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30題)1.下列方劑中可用治斑疹隱隱的是A、十灰散B、消風(fēng)散C、清營湯D、桃核承氣湯E、犀角地黃湯2.下列各項,不屬于大秦艽湯組成藥物的是A、羌活獨活B、羌活牛膝C、黃芩石膏D、茯苓白芷E、細辛當歸3.下列哪項不是十棗湯的用法A、服藥得快利即停服B、甘遂、大戟、芫花三藥為散,大棗煎湯送服C、從小劑量開始,清晨空服D、服藥得快利后,食麋粥自養(yǎng)E、平旦服4.患者因風(fēng)痰上擾而致眩暈頭痛,胸悶嘔惡,苔白膩,脈弦滑,治宜用A、六味地黃丸B、鎮(zhèn)肝熄風(fēng)湯C、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D、龍膽瀉肝湯E、天麻鉤藤飲5.理氣劑適用于除哪項以外的病證A、肝郁脾虛B、肺氣上逆C、胃氣上逆D、脾胃氣滯E、肝氣郁結(jié)6.暖肝煎中配伍當歸的用意是A、補血和營B、補血調(diào)經(jīng)C、補血養(yǎng)肝D、補血活血E、活血止痛7.不是蘇子降氣湯藥組的是A、枳殼B、厚樸C、半夏D、肉桂E、當歸8.下列何項不是仙方活命飲的功用A、清熱解毒B、消腫潰堅C、清上泄下D、活血止痛E、疏風(fēng)散結(jié)9.普濟消毒飲組成中含有的藥物是A、銀花連翹竹葉B、薄荷玄參丹皮C、蟬蛻柴胡桔梗D、僵蠶陳皮桔梗E、升麻馬勃青黛10.枳實導(dǎo)滯丸與枳實消痞丸的組成藥物中均含有()A、枳實大黃B、黃芩黃連C、白術(shù)茯苓D、半夏神曲E、木香厚樸11.迄今為止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最早收載方劑的醫(yī)書名為A、《黃帝內(nèi)經(jīng)》B、《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C、《五十二病方》D、《諸病源候論》E、《華佗神方》12.下列何項不是烏梅丸的藥組A、細辛B、干姜C、人參D、黃芩E、黃連13.下列各項中,除哪項外,均是大定風(fēng)珠的組成中藥物A、白芍B、龜板C、甘草D、牡蠣E、牛膝14.下列方劑除哪項外,均能治脾虛泄瀉的有()A、補中益氣湯B、玉屏風(fēng)散C、參苓白術(shù)散D、理中丸E、藿香正氣散15.下列哪項不是佐藥的含義A、針對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B、消除君、臣藥的毒性C、直接治療次要癥狀D、加強君、臣藥的治療作用E、起反佐作用16.清氣化痰丸和小陷胸湯均治療痰熱內(nèi)結(jié)證,但后者偏于治A、痰熱內(nèi)阻于肺B、痰熱結(jié)于脅下C、痰熱流注于經(jīng)絡(luò)D、痰熱互結(jié)于心下E、以上都不是17.主治濕溫時疫,濕熱并重的首選方劑是A、甘露消毒丹B、藿香正氣散C、香薷飲D、連樸飲E、三仁湯18.生脈散的功用為A、益氣生津,斂陰止汗B、補肺益腎,止咳定喘C、清暑益氣,養(yǎng)陰生津D、清熱生津,益氣和胃E、益氣養(yǎng)陰,生津止渴19.小青龍湯中主治外寒的藥物是A、麻黃、干姜、細辛B、麻黃、桂枝、細辛C、半夏、干姜、細辛D、五味子、芍藥、細辛E、桂枝、芍藥、甘草20.患者脘腹脹痛,噯腐吞酸,惡食嘔逆,舌苔厚膩,脈滑,治宜用A、健脾丸B、保和丸C、藿香正氣散D、枳實導(dǎo)滯丸E、枳實消痞丸21.烏梅丸的方藥配伍特點中不包括的是()A、寒熱并用B、補瀉同施C、氣血兼顧D、散收結(jié)合E、酸苦辛并用22.下列哪項不是桂枝湯中桂枝的作用A、解肌發(fā)表祛風(fēng)B、通經(jīng)絡(luò)C、助衛(wèi)陽D、溫經(jīng)通痹E、祛風(fēng)邪23.白頭翁湯的功效是A、清熱化濕,澀腸止痢B、清熱解毒,涼血散瘀C、清熱解毒,涼血止痢D、清熱涼血,消腫止痛E、清熱瀉火,涼血止血24.組成藥物中含有貝母、丹皮、白芍的方劑是()A、地黃飲子B、犀角地黃湯C、清燥救肺湯D、養(yǎng)陰清肺湯E、青蒿鱉甲湯25.下列哪一項不是犀角地黃湯的功用A、清熱B、透熱C、涼血D、散瘀E、解毒26.患者腹痛,便膿血,里急后重,肛門灼熱,苔黃膩,治宜用A、白頭翁湯B、芍藥湯C、葛根芩連湯D、真人養(yǎng)臟湯E、木香檳榔丸27.下列何項不是芍藥湯中大黃的作用A、瀉熱B、破瘀C、祛積D、通便E、通因通用28.下列病證,不宜使用消法治療的是A、宿食燥屎B、氣滯血瘀C、水濕內(nèi)停D、痰飲不化E、瘡瘍癰腫29.下列何項不是瀉白散的藥組A、地骨皮B、黃芩C、桑白皮D、粳米E、甘草30.下列各項,不屬于五皮散組成藥物的是A、大腹皮B、茯苓皮C、陳橘皮D、牡丹皮E、生姜皮第1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正確答案:C2.正確答案:B3.正確答案:A4.正確答案:C5.正確答案:A6.正確答案:C7.正確答案:A8.正確答案:C9.正確答案:D10.正確答案:C11.正確答案:C12.正確答案:D13.正確答案:E14.正確答案:B15.正確答案:A16.正確答案:D17.正確答案:A18.正確答案:A19.正確答案:B20.正確答案:B21.正確答案:D22.正確答案:D23.正確答案:C24.正確答案:D25.正確答案:B26.正確答案:B27.正確答案:D28.正確答案:A29.正確答案:B30.正確答案:D第2卷一.參考題庫(共30題)1.羚角鉤藤湯和天麻鉤藤飲均具有的作用是A、平肝降逆B、清熱活血C、滋陰潛陽D、增液舒筋E、平息肝風(fēng)2.患者茍某,男,27歲。臍腹時痛,常于進食后痛作,伴惡心嘔吐,偶爾吐出蛔蟲。兩小時前,右上腹猝發(fā)鉆頂樣疼痛,陣發(fā)性加劇,煩悶躁擾,痛苦哀號,面青肢厥,脈乍大乍小。治宜選用()A、理中丸B、烏梅丸C、四逆散D、四逆湯E、大建中湯3.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脈浮數(shù)。選方為A、止嗽散B、桑菊飲C、銀翹散D、麻杏石甘湯E、瀉白散4.百合固金湯和養(yǎng)陰清肺湯兩方組成中均含有的藥物是A、桔梗、薄荷B、丹皮、當歸C、當歸、貝母D、生地、玄參E、芍藥、甘草5.下列何項不是清營湯中的臣藥A、生地黃B、麥冬C、銀花D、玄參E、玄參、生地6.下列何項不是川芎茶調(diào)散的藥組A、荊芥B、桂枝C、羌活D、防風(fēng)E、細辛7.下列何項不屬于十灰散的藥組A、荷葉B、大黃C、丹皮D、生地E、梔子8.黃土湯中的臣藥是A、黃芩B、阿膠C、干地黃D、附子E、伏龍肝9.不屬真人養(yǎng)臟湯藥組的是A、五味子B、人參C、當歸D、木香E、白芍10.三仁湯中的“三仁”是A、砂仁、白蔻仁、杏仁B、冬瓜仁、薏苡仁、白蔻仁C、杏仁、白蔻仁、薏苡仁D、薏苡仁、冬瓜仁、瓜蔞仁E、上都不是11.患者王某,思慮勞倦過度,證見倦怠乏力,食少神疲,面色萎黃,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緩。治宜選用()A、歸脾湯B、生脈散C、四物湯D、炙甘草湯E、當歸補血湯12.下列何項不是白頭翁湯的藥組A、黃柏B、黃連C、黃芩D、秦皮E、白頭翁13.龍骨、牡蠣同用的方劑是A、羚角鉤藤湯B、鎮(zhèn)肝息風(fēng)湯C、天麻鉤藤飲D、朱砂安神丸E、大定風(fēng)珠14.回陽救急湯組成中含有的藥物是A、生附子炒白術(shù)B、生白術(shù)制半夏C、熟附子五味子D、桂枝陳皮E、干姜麝香15.苓桂術(shù)甘湯的功用是A、溫陽健脾,行氣利水B、溫陽化飲,健脾利濕C、祛濕和胃,行氣利水D、利水消腫,理氣健脾E、利水滲濕,溫陽化氣16.患者素體痰多,又感風(fēng)寒,痰熱內(nèi)蘊,肺氣上逆而致哮喘咳嗽,痰多氣急,痰黃質(zhì)稠,苔黃膩,治宜用A、麻杏石甘湯B、小青龍湯C、蘇子降氣湯D、瀉白散E、定喘湯17.主治陰暑證的方劑是A、杏蘇散B、桑杏湯C、參蘇飲D、香薷散E、益元散18.下列方劑中可用治血淋的是A、五苓散B、豬苓湯C、真武湯D、十灰散E、黃土湯19.下列何項不是蒿芩清膽湯的藥組A、滑石,青黛B、陳皮,枳殼C、人參,茯苓D、黃芩,半夏E、甘草,竹茹20.小建中湯中桂枝與芍藥的用量比例是A、2:2B、2:3C、2:4D、2:5E、2:621.白虎湯、清暑益氣湯、瀉白散三方均含有A、石膏、知母B、知母、甘草C、粳米、甘草D、竹葉、黃連E、石膏、甘草22.下列方劑中可用治消谷善饑的是A、一貫煎B、玉女煎C、健脾丸D、六君子湯E、黑逍遙散23.下列各項,不屬于健脾丸證臨床表現(xiàn)的是A、脘腹痞悶B、大便溏薄C、怠惰嗜臥D、苔膩微黃E、脈象虛弱24.患者,女,18歲。感冒后身熱不甚,干咳無痰,咽干口渴,右脈數(shù)大。治療應(yīng)首選A、杏蘇散B、瀉白散C、桑菊飲D、桑杏湯E、止嗽散25.桑菊飲的功用是A、辛涼宣泄,清肺解毒B、疏散風(fēng)熱,清肺化痰C、疏風(fēng)清熱,宣肺止咳D、宣肺利咽,止咳化痰E、辛涼透表,清瀉肺熱26.下列何項不是小青龍湯主治證中的癥狀A(yù)、惡寒發(fā)熱,無汗B、痰飲喘咳,不得平臥C、脈緩D、頭面四肢浮腫E、身體疼重27.越鞠丸中行氣解郁的藥是A、蒼術(shù)B、梔子C、神曲D、香附E、川芎28.健脾丸組成中含有的藥物是A、半夏陳皮B、木香山楂C、扁豆茯苓D、黃芩黃連E、白芍甘草29.下列哪項不屬"十劑"的內(nèi)容A、輕重B、補泄C、宣通D、清溫E、滑澀30.川芎茶調(diào)散中重用A、川芎B、防風(fēng)C、清茶D、薄荷E、羌活第2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正確答案:E2.正確答案:B3.正確答案:B4.正確答案:D5.正確答案:C6.正確答案:B7.正確答案:D8.正確答案:D9.正確答案:A10.正確答案:C11.正確答案:A12.正確答案:C13.正確答案:B14.正確答案:C15.正確答案:B16.正確答案:E17.正確答案:D18.正確答案:B19.正確答案:C20.正確答案:C21.正確答案:C22.正確答案:B23.正確答案:C24.正確答案:C25.正確答案:C26.正確答案:C27.正確答案:D28.正確答案:B29.正確答案:D30.正確答案:D第3卷一.參考題庫(共30題)1.桂枝湯中和解少陽的藥對是()A、麻黃、桂枝B、桂枝、甘草C、芍藥、桂枝D、桂枝、生姜E、芍藥、大棗2.下列各項,不屬于至寶丹證臨床表現(xiàn)的是A、譫語B、身熱C、煩躁D、痙厥E、舌絳3.下列何項不是普濟消毒飲中升麻、柴胡的作用A、升陽舉陷B、引藥上達頭面C、疏風(fēng)散熱D、"火郁發(fā)之"E、疏風(fēng)散邪4.龍膽瀉肝湯的藥組有A、黃連、生地黃B、黃芩、生地黃C、當歸、淡竹葉D、當歸、滑石E、當歸、芍藥5.患者因氣郁而致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噯腐吞酸,惡心嘔吐,飲食不消等癥,治宜用A、越鞠丸B、保和丸C、半夏厚樸湯D、平胃散E、厚樸溫中湯6.患者頭痛身熱,干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煩口渴,舌干無苔,脈虛大而數(shù),治宜用A、桑杏湯B、清燥救肺湯C、麥門冬湯D、竹葉石膏湯E、養(yǎng)陰清肺湯7.羚角鉤藤湯中配伍霜桑葉和滁菊花的用意是A、清肝明目B、疏散風(fēng)熱C、清熱平肝D、祛風(fēng)解痙E、息風(fēng)止痙8.下列方劑中可用治黃疸的是A、犀角地黃湯B、蒿芩清膽湯C、清瘟敗毒飲D、黃連解毒湯E、仙方活命飲9.烏梅丸具有的功用是()A、生津止渴B、溫臟安蛔C、殺蟲消疳D、收澀止帶E、澀腸固脫10.患者申某,身熱譫語,斑色紫黑,舌絳起刺,脈細數(shù)。治宜選用()A、清營湯B、涼膈散C、敗毒散D、犀角地黃湯E、黃連解毒湯11.下列何證不是白虎湯的禁忌證A、表證未解的無汗發(fā)熱,口不渴者B、血虛發(fā)熱,脈洪不勝重按者C、傷寒化熱內(nèi)傳陽明之經(jīng)D、真寒假熱的陰盛格陽證E、大汗亡陽者12.下列各項,不屬干咳血方組成藥物的是A、瓜蔞仁B、炒梔子C、丹皮D、姜汁E、訶子13.柴葛解肌湯的功用是A、解肌疏風(fēng)B、解肌透疹C、解肌清熱D、解肌發(fā)表E、解肌散寒14.普濟消毒飲的主治證中的癥狀之一是A、惡寒發(fā)熱B、熱甚發(fā)斑C、身熱夜甚D、身熱譫語E、午后熱甚15.桑菊飲主治下列何種病證A、風(fēng)溫咳嗽B、風(fēng)熱喘咳C、痰熱喘咳D、風(fēng)痰咳嗽E、風(fēng)濕咳嗽16.加減葳蕤湯的功用是()A、滋陰清熱B、滋陰解表C、養(yǎng)陰潤肺D、增液潤腸E、養(yǎng)陰益胃17.健脾丸的主要配伍特點是A、補氣健脾與滲濕止瀉同用B、補氣健脾與澀腸止瀉同用C、補氣健脾與消食行氣同用D、補氣健脾與行氣利濕同用E、補氣健脾與清熱除濕同用18.敗毒散中的君藥是A、獨活、羌活B、川芎、薄荷C、柴胡、前胡D、茯苓、人參E、桔梗、枳殼19.血府逐瘀湯藥組中與桔梗成升降相配的藥是A、柴胡B、川芎C、赤芍D、枳殼E、當歸20.蘇子降氣湯的藥組有A、桔梗B、杏仁C、百部D、肉桂E、附子21.朱砂安神丸的藥物組成有A、玄參B、丹參C、黃連D、木通E、竹葉22.桂枝湯中體現(xiàn)"散收配伍",能調(diào)和營衛(wèi)的藥對是A、桂枝與大棗B、芍藥與生姜C、桂枝與生姜D、芍藥與甘草E、桂枝與芍藥23.羚角鉤藤湯的主治病證是A、痰熱互結(jié)證B、陰虛風(fēng)動證C、熱盛動風(fēng)證D、風(fēng)痰上擾證E、熱陷心包證24.一貫煎的藥物組成中有A、當歸身B、柴胡C、茵陳D、熟地E、玄參25.主治下焦虛寒之膏淋、白濁的方劑是A、萆薢分清飲B、腎氣丸C、真武湯D、腎著湯E、縮泉丸26.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脈弦而虛,宜選A、四逆散B、逍遙散C、痛瀉要方D、小柴胡湯E、一貫煎27.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宜選A、歸脾湯B、補心丹C、酸棗仁湯D、四物湯E、牡蠣散28.下列方中配伍炮姜炭的是A、逍遙散B、陽和湯C、溫經(jīng)湯D、厚樸溫中湯E、半夏瀉心湯29.生化湯的功用是A、養(yǎng)血祛瘀,溫經(jīng)止痛B、活血化瘀,緩消徵塊C、活血祛瘀,疏肝通絡(luò)D、補氣活血通絡(luò)E、活血祛瘀,行氣止痛30.下列何項不是參苓白術(shù)散的君藥A、淮山藥B、人參C、白術(shù)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