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民音樂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范文六篇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和文化活動,其媒介是按時組織的、有規(guī)律的聲波(機械波的一種)。它的根本要素包括強弱、調(diào)性、時長、音色等。由這些根本要素相互結(jié)合,形成音樂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節(jié)奏、曲調(diào)、和聲,以及力度、速度、調(diào)式、曲式、織體等。構成,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人民音樂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選擇。
人民音樂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6篇
【篇一】人民音樂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
第一課童年
其次課草原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第三課好伙伴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第四課放牧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第五課媽媽的歌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第六課四季的歌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第七課鐘聲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第八課豐收的歌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篇二】人民音樂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七叉鎮(zhèn)中心小學2023—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
三年級音樂教案
第一單元童年
一.教學內(nèi)容
1.傾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p>
2.表演《搖啊搖》、《小酒窩》
二.教學目標1.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罚稉u啊搖》、《小酒窩》等作品,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喜愛。我們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深切地表達本課《童年》的主題及“音樂與人”的親切聯(lián)系。2.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作用。3.聽辨音的凹凸并進展模唱,初步能唱準,具有肯定的音準力量。三、教學重點:歌曲的學唱和表演
四.教學難點:歌曲中消失的后半拍節(jié)奏
五.教學時間:共3課時
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簡短談話,導入本學期學習主題內(nèi)容。
㈡觀賞播放《童年的歡樂》,要求學生從音樂中感受童年生活的甜蜜與歡快。
①要求學生將聽覺與視覺合二為一,從圖形譜中了解旋律進展的狀態(tài)。②復聽,要求學生邊聽音樂,邊用手勢按圖形譜的外形劃動,從中感受音樂進展速度的快慢與歡快甜蜜心情的關系。③從小白兔、烏龜、小鴨的行走速度比照中講解速度記號,引出“快”、“慢”、“中速”的講解。④再聽音樂,由學生自己完成音樂的排序號及填空(速度、心情)的書面作業(yè)。㈢表演唱
1.教師范唱《小酒窩》,并進展角色化的表演。2.設問,培育學生的敏銳聽覺。①請大家認真聽我唱的兩句歌有什么一樣、有什么不同?
②聽我唱曲調(diào),你能聽出曲調(diào)中消失最多的是哪個音?3.學唱歌曲
①先根據(jù)歌詞節(jié)奏的朗讀
②再進展曲調(diào)跟唱與歌詞跟唱。③在根本唱熟的根底上,提出請相鄰兩同學在“呀子喂”處相互按節(jié)奏拍拍手word/media/image1_1.png,以加強節(jié)奏感的學習。
4.排練表演唱《小酒窩》,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演唱的興趣,強化審美情趣。㈣小結(jié),組織下課。
第二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
播放《我們多么幸?!贰"俳處熀啙嵔榻B歌曲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②請同學們談談對唱曲的感受,想像當年的同學們在什么場景中?歌曲的內(nèi)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景?生活在21世紀的你感到幸福嗎?
③教師適時加強德育教育。④復聽,要求學生輕輕地隨錄音哼唱、即興舞蹈。㈢表演唱觀賞范唱《搖啊搖》邊看書上的插圖,感受歌曲所描繪的情景。
1.邊聽范唱,邊做劃船律動,以體驗6/8拍的強弱感。2.一句句跟琴模唱曲調(diào),要求唱得連貫流暢,像小船在河中勻速前進。3.完整唱好這支童謠,邊唱邊用動作表現(xiàn)(即興表演)。4.利用打擊樂器為歌曲進展伴奏。
5.設問:除選擇三角鐵伴奏外,還能用什么打擊樂同樣能渲染《搖啊搖》的意境?
㈣小結(jié),組織下課。
第三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感受穩(wěn)固
1.復習歌曲《搖啊搖》、《小酒窩》
2.表演唱
3.聽辨練習活動
不要求學生唱唱名,而是用lu進展聽辨模唱,以提高學生對音高的聽辨記憶。先在“3、5、6”三個音中作兩個音的旋律音程聽辨訓練,如:35;53;56;65;36;63等。
4.再次觀賞《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p>
要求學生依據(jù)自己的感受,畫出想象到的情景。
㈢總結(jié)本單元收獲,組織下課。
其次單元草原
一.教學內(nèi)容:
1.傾聽《草原放牧》、《草原巡邏兵》
2.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
3.音樂學問:mi、sol、la及四分音符、二分音符時值
二.教學目標1.初步接觸我國內(nèi)蒙古的民族民間音調(diào)風格,簡潔理解音樂
與民族的人文性,初步感受音樂的民族風格。2.唱準“3、5、6”三音的音高,把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進展即興編曲。3.在即興編配伴奏、舞蹈、編曲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三.教學重點:流暢地唱好蒙古曲調(diào)
四.教學難點:歌曲中密集的節(jié)奏
五.教學時間:共3課時
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㈠組織上課: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
播放《草原放牧》,要求學生感受樂曲心情。1.教師講《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紹《草原小姐妹》音樂創(chuàng)作的背景。2.初聽時,分段觀賞,初步感受一種風格的兩個主題的不同性格所表達的兩種不憐憫緒。聽一段議一段。
3.復聽全曲,啟發(fā)學生依據(jù)樂曲標題名稱及琵琶彈奏的音色,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情景,進一步體驗兩個主題所表現(xiàn)的鮮亮比照,并用圖形表示。4.再次復聽全曲:要求學生將對兩段音樂的感受即興編舞進展表演,表現(xiàn)出草原小姐妹的活潑得意的形象㈢表演唱傾聽《草原上》范唱音帶,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圖,讓學生從視覺上去感受內(nèi)蒙古人民的風土人情。1、播放幾遍范唱,讓學生對唱曲已到了相當熟識的程度。2.視唱“356-”,學習mi、sol、la三音。
3.學唱歌詞。
4.邊唱邊即興舞蹈,表現(xiàn)出對草原的贊美之情。5.讓學生自由選擇打擊樂器自行編配,進展各組評比,哪一組表演得最入情?
㈣小結(jié),組織下課。
第二課時
㈠組織上課: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
觀賞《草原巡邏兵》,體驗蒙古族音樂的風格
1.先讓學生初聽樂曲的“引子”與第一局部的快板音樂。從標題切人,引導學生的想像。2.讓學生多聽幾遍主題曲調(diào),要求學生能隨音樂哼唱。3.初聽全曲。設問:全曲與我們剛剛哼唱的主題有什么關系?速度上有什么變化?4.師生溝通答案,師板書:主題變化進展。5.復聽全曲。要求:聽完后,按音樂進展情景,小組編講故事《草原巡邏兵》。6.以《草原巡邏兵》作背景音樂,為學生講故事作襯托。
㈢表演唱傾聽《我是草原小牧民》,學唱歌曲。
1.初聽后,與《草原上》進展比照,感受不憐憫緒。
2.師范唱幾遍。
3.生用跟唱與聽唱的形式學唱歌曲。啟發(fā)學生唱出驕傲、歡快的心情。
小結(jié)。
第三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穩(wěn)固歌曲
反復演唱歌曲,感受蒙古族曲調(diào)風格特點,加強記憶,把握其民族音調(diào)的語匯
㈢實踐活動
1.自制學具嬉戲,強化對唱名與時值的學習。例如:讓學生與小組同學合作制作節(jié)奏卡片、音符卡片、頭飾等。
2.“開火車”聽唱嬉戲。結(jié)合柯爾文手勢聽辨與唱準“misolla”這三個音,即按節(jié)奏一個緊接著一個,訂正沒有聽對唱準的學生。
3.編創(chuàng)與活動:ABA當全班學生都已嫻熟地能演唱《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兩首歌曲后,即可進展這一活動。
①把全班分成兩大組,每組再分為三小組,讓學生自報圖示中的任何一局部。
②三小組的同學各自爭論如何表演好自己這組的一局部。如動作設計、伴奏等(如學生中沒有人能伴奏可邀請教師參與)。
③然后按ABA的挨次表演。第一大組表演完后,其次大組表演,相互溝通,相互評價。
第三單元友誼
一.教學內(nèi)容:
1.傾聽《同伴進展曲》、《船歌》
2.表演《噢!蘇珊娜》、《原諒我》
二.教學目標:
1.從《同伴進展曲》等四首作品,感受中外少年兒童同伴間的寶貴友情之情,初步理解歡快熱忱的音樂表達了“友情”產(chǎn)生的合作意識與集體主義精神。2.在實踐為歌曲配伴奏及表演活動中,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量。3.進一步做即興創(chuàng)作訓練活動,穩(wěn)固上節(jié)課所獲得的音樂根底力量。
三.教學重點:
四.教學難點:弱拍的附點節(jié)奏、弱起的分句
五.教學時間:共3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
觀賞《同伴進展曲》
1.簡潔介紹該曲創(chuàng)作的背景,以幫忙學生對作品的理解。2.利用課文中的圖形譜進展教學。讓學生邊聽音樂邊看圖
形譜,引導學生理解圖形譜1與2的比照。3.復聽圖形譜1、2,要求學生用自己理解音樂的各種手段
進展描述,如表演、圖畫、語言……4.初聽圖形譜3,設問:這段音樂與前二段音樂中哪一段
一樣。5.復聽圖形譜3,學生畫圖形譜。6.完整聽全曲,并進展隊列變化表演。㈢編創(chuàng)與活動:編自己的歌1.學生三五人自由結(jié)合,用已把握的3、5、6三音即興
編自已的歌。2.教師把學生編的曲子在黑板上登記展現(xiàn),鼓舞表揚學生
的創(chuàng)作熱忱。
㈣小結(jié)。
第二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船歌》
1.初聽全歌:要求學生能聽出歌曲反映的內(nèi)容。2.教師顯示歌詞,復聽全歌,讓學生看著歌詞傾聽。3.師生溝通爭論歌曲所表達的情景——突出伙伴們真誠友情之情和歡快的氣氛。4.再復聽全歌,重點放在合唱局部,要求答復教材中提出的問題:他們唱的是同一個曲調(diào)嗎?5.讓學生憑聽覺畫出合唱的二聲部圖形譜。6.隨音樂用手的劃動來表示曲調(diào)的起伏流淌,表達伙伴們輕松活潑地在船上劃行的情景。
㈢表演
觀賞《噢!蘇珊娜》
1.從聽辨人手,進展比照的范唱。2.學唱歌曲,啟發(fā)學生演唱出歡快心情。㈣小結(jié)
第三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穩(wěn)固感受
1.復習歌曲《哦,蘇珊娜》
2.配器活動。分步進展,先練鼓,打強拍,其次是雙響筒。
3.編邀請舞,教師給根本舞步——跑跳步,其他的舞步讓
學生自己去設計創(chuàng)作。
4.小組表演
㈢小結(jié)第四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表演唱
傾聽教師范唱《原諒我》,
1.師對唱詞的分句兩個層面進展聽與講。以設問聚集學生的留意力,以確保他們能高度集中精神去聽辨。
2.設問:第一、二句的曲調(diào)有哪幾個音是一樣的,有哪幾個音是不一樣的?比比誰的耳朵最靈?比比誰的記憶和仿照最快?
3.從標題動身,要求學生帶著內(nèi)疚的心情,向朋友傾訴自己的“一點錯”,而表達對同伴的信任,盼望得到同伴的“原諒”,使伙伴的友情更進一層?!M展德育教育。
4.學唱歌曲。
㈢總結(jié)本單元收獲,組織放學。第四單元放牧
一.教學內(nèi)容:
1.傾聽《小放牛》、《牧歌》
2.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
3.音樂學問:ladore及八分音符時值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音樂與民族、地域有親密的關系,感受祖國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音調(diào),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2.在上兩課把握“word/media/image2_1.png”三音的根底上,學習“word/media/image3_1.png”三音的音高及八分音符的時值。進展“word/media/image4_1.png”的音高聽辨,并進展即興問答創(chuàng)作活動,從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問技能的學習。
三.教學重點:唱出牧童在放牧勞動時的歡快心情與民歌風格
四.教學難點:語句的完整,安排好換氣的氣口
五.教學時間: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感受
1.教師先介紹河北民歌《小放?!?。2.初聽樂曲:設問:這段樂曲是由民族樂隊還是西洋樂隊演奏的?樂曲中主要的曲調(diào)是由哪一件樂器演奏的?3.聽第一段音樂:設問:這段音樂與前面我們學唱的《小放牛》民歌有什么關系?4.聽其次段音樂:設問:這段音樂與第一段有什么關系?在速度上有什么變化?你能聽出二人一問一答的情景嗎?5.復聽第一、二段后,師生溝通聽后感
6.把曲調(diào)投影出來,師吹奏豎笛,學生跟笛聲哼唱曲調(diào)。7.完整復聽全曲。
㈢聽辯“word/media/image5_1.png”的練習1.聽辨操作要求:當你聽到彈奏的是上面一個音時請站起來,聽到彈奏是下面一個音時坐著不動。2.聽辨完成后,跟琴唱一唱。3.上、下兩個音分兩次跟琴唱一唱,以體驗兩個音的凹凸。㈣小結(jié),組織下課。
第二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感受
觀賞《牧歌》,與《小放牛》比照觀賞,說說你的感受。
1.先介紹樂曲是由同名民歌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小提琴曲。2.讓學生看著圖形譜唱曲調(diào)。3.初聽樂曲。設問:民歌《牧歌》的曲調(diào)在樂曲中消失了多少次?4.復聽樂曲。設問:每遍的主題曲調(diào)消失時它的聲區(qū)變化挨次是怎樣的?各遍表達了怎樣的情景,你能想像出什么樣的場景?
㈢表演唱
傾聽教師的范唱《放牛山歌》
1.談感受,敘述要求:以自己參與勞動而獲得豐收的喜悅心情來演唱曲調(diào)和歌詞,用高亢、響亮的歌聲唱出山歌風格的民歌。
2.讀譜視唱:word/media/image6_1.png
3.用聽唱、跟唱學會歌曲。
㈣小結(jié)。
第三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表演唱
1.觀賞范唱。
2.出示字母譜和圖形譜,引導學生將聽覺與視覺相結(jié)合進展識譜練習,一句一句地跟唱樂句。提出競爭要求:看誰聽唱得準,記得快?對最先唱會的學生賜予表揚。3.在曲調(diào)流暢地唱好的根底上,學唱歌詞。4.依據(jù)歌詞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自己制造設計表演唱,由他(她)自己找伙伴去商議討論。
㈢穩(wěn)固練習。
1.在復習穩(wěn)固mi、sol、la的根底上,從手勢圖中了解音高位置。2.用手勢唱準各音的音高。從有規(guī)律的上行、下行到任意的手勢位置唱;由教師帶著唱到由學生自己帶著唱。3.設計嬉戲唱好這六個音,復習穩(wěn)固。4.在復習四分音符、二分音符時值的根底上學習八分音符時值——“word/media/image7_1.png”。5.音高與節(jié)奏綜合訓練——即興自編兩小節(jié)曲調(diào)。㈣小結(jié)。
第四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歌曲穩(wěn)固
1.分小組表演歌曲《放牛山歌》、《小牧笛》
2.生生點評。
㈢編創(chuàng)與活動:曲調(diào)問答1.說明課本上三對問答:第一對是示范問答;其次對有問句,創(chuàng)作一答句;第三對問句與答句均要進展創(chuàng)作。2.敘述活動要求:即興創(chuàng)作,把已學到的學問:六個唱名、三種節(jié)奏組合起來進展口頭即興創(chuàng)作。3.活動方式:先教師作問句,學生作答句;后學生之間相互問答。在活動中多鼓舞學生的創(chuàng)作和參加,不求創(chuàng)作標準化。
㈣總結(jié)本單元學習收獲。
第五單元媽媽的歌
一.教學內(nèi)容:
1.傾聽《媽媽之歌》、《魯冰花》、《小白菜》
2.表演《媽媽的心》、《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3.練習:聽辨音的凹凸并由低到高排列唱一唱、節(jié)奏嬉戲
二.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反映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少兒對媽媽深切的愛的作品,熟悉“音樂與人”這一主題,樹立愛祖國、愛人民、愛長輩的祟高品行。2.在傾聽活動中了解女聲、男聲、童聲的演唱形式。3.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四分休止符。三.教學重點:
四.教學難點:學會用輕柔的聲音表現(xiàn)安靜的氣氛與情景。五.教學時間:共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欣賞《媽媽之歌》
1.初聽熟識民歌演唱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看著課本中的歌詞,聽錄音播放的演唱,聽后談論歌曲所反映的內(nèi)容。2.介紹納西族民歌《媽媽之歌》的背景:包括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及“阿哈巴拉調(diào)”擅長抒發(fā)對母親恩情的歌腔。3.復聽本歌。設問:這首歌是由男聲唱7女聲唱?童聲唱?4.通過音響感性地讓學生感受男聲、女聲、童聲音色的根本特征。5.再次復聽,可讓學生跟著錄音看著歌詞輕輕哼唱,以體驗母子的深情。
㈢表演唱《媽媽的心》
1.由課題名稱直接切入導入。2.教師范唱。提出要求:設問這首唱歌什么內(nèi)容?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3.師生溝通爭論上述設問。4.聽錄音范唱二遍。要求:看書上的歌譜,可以在心里輕輕地跟著錄音哼唱(不出聲音)。5.設問:你們有沒有發(fā)覺歌譜上有休止(“0”)符?6.講解:休止符。音符中有休止符表示停頓,簡譜中“0”表示。四分休止符與四分音符的時值是一樣的,都是一拍。7.再聽錄音范唱。要求:看到譜上有休止符——“0”要休止。8.師生爭論。設問:這首歌曲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達怎樣的心理狀態(tài)?9.小結(jié):這里四分休止符表達出兒女對媽媽甜美的愛心。10.在教師的伴奏下,學唱《媽媽的心》曲調(diào),可分為兩個樂段分段學唱,唱好一個樂段再唱其次樂段。
㈣小結(jié)
第二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表演唱《媽媽的心》
1.連續(xù)觀賞范唱。設問:歌曲中“兒女”、“媽媽”、“祖國”三者的關系能理解嗎?你能唱出對媽媽、對祖國的愛嗎?
2.引導生帶著感情演唱歌曲3.練習打擊樂伴奏:(1)徒手操作,留意第一聲部雙響筒的強拍休止。(2)打擊樂兩個聲部敲擊合奏。(3)教師彈旋律,學生奏打擊樂進展合作排練。(4)全體表演:唱、奏、跳表演《媽媽的心》,還可轉(zhuǎn)變演唱形式進展表演。
㈢視聽練習聽辨音的凹凸并由低到高排列唱一唱1.先復習上節(jié)課學的“word/media/image5_1.png”以及“3、5、6”。2.通過聽辨讓學生一一找到圖上的卡通人物。3.按卡通人物的大小凹凸,排列出音的由低到高并唱準。4.由學生板書或者在自己的課本上將音由低到高按挨次排列書寫,并用手勢協(xié)作唱準“word/media/image4_1.png”的音列。㈣小結(jié)
第三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魯冰花》、《小白菜》
1.初聽這兩首歌曲。設問:這兩首歌曲敘述的內(nèi)容是什么?2.講解:這兩首歌曲的歌名都是仆人翁的名字,她們一個叫“魯冰花”、一個叫“小白菜”。這兩首歌曲所表達的都是對媽媽的思念,但背景不一樣,誰能分析一下?請大家再聽一遍。3.復聽這兩首歌曲。4.師生分析爭論兩首歌曲的不同背景。5.設問:這兩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6.再次復聽:可以在心里跟錄音哼唱。7.師生爭論演唱形式。8.師生小結(jié):這兩首歌曲的一樣與不一樣之處。
㈢表演唱《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1.講故事導入。2.觀賞范唱,設問:誰在唱搖籃曲?唱給誰聽?3.聽唱法學唱歌曲
4.歌曲處理,設問:(1)歌曲中有幾個人物?(2)表演中有幾個動作?(3)你能在歌曲錄音作背景音樂的伴奏下把歌詞改編成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嗎?(4)這首歌演唱時應以怎樣情感表演?(5)分小組作情景表演設計,然后進展溝通展現(xiàn)。㈣小結(jié)
第四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穩(wěn)固歌曲演唱
㈢嬉戲:《跳格子》1.嬉戲目的:穩(wěn)固四分休止符,訓練思維的靈敏。2.說明:格子中的“x”是,可以是節(jié)奏,可以是任意一唱名……;“0”代表休止符。3.方法:可以任選一個方向切人跳格子,先可由教師執(zhí)棒,學生跳格子試一次。后由學生執(zhí)棒,分組競賽看哪組最精確。還可以學生依次輪番進展,每一位學生均可展現(xiàn)自己的“x”的名稱。執(zhí)棒者可輪番進展,從不同方向進展跳格子。㈣總結(jié)本單元學習狀況。
第六單元四季的歌
一.教學內(nèi)容:
1.傾聽《櫻花》、《雪花飄舞》
2.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
3.編創(chuàng)與活動:編自己的歌、自制樂器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四首作品反映了少兒們在四季的各個階段的童趣生活,啟發(fā)學生用歌聲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情趣與喜愛。
2.讓學生嘗試自己制作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創(chuàng)編歌曲,培育實踐力量與創(chuàng)新精神。
三.教學重點:學會演唱三拍子歌曲
四.教學難點:學會把握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五.教學時間:共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櫻花》
1.先介紹櫻花。設問:(1)櫻花的外形與顏色?(2)什么季節(jié)開花?(3)是哪一國家的國花?2.先觀賞合唱曲《櫻花》,初步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可以讓同學小聲隨錄音哼唱,熟識曲調(diào)。3.再觀賞器樂曲《櫻花》,在復聽前設問:(1)歌曲的旋律消失幾次?(2)每次消失的速度是否一樣?(3)能聽出每次的主奏樂器嗎?(4)每次消失表達的情景你能描繪嗎?4.復聽后師生爭論。5.小結(jié):四季中的日本一景——春。
㈢觀賞《雪花飄舞》
1.介紹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2.初聽樂曲。設問:(1)你能從音樂聲中想像到雪花在飄舞的情景嗎?(2)怎樣的曲調(diào)代表“雪花”,你能哼一下嗎?3.復聽樂曲。設問:高音區(qū)的音樂代表什么?低音區(qū)的音樂代表什么?你聯(lián)想到什么情景?4.復聽樂曲。問:能聽出第一局部與第三局部一樣嗎?5.小結(jié):四季的另一風光——雪。㈣編創(chuàng)活動;自制樂器“碗琴”1.課前先通知學生每組帶五個一樣質(zhì)體的器皿,教師也預備幾組器皿,上課時供學生選用。2.在器皿內(nèi)注入不同量的水,用棒敲擊器皿發(fā)出不同音高的聲音。要求把五個器皿發(fā)出的音高組成do、re、mi、sol、la。
3.生分小組進展溝通,匯報。師點評。
㈤小結(jié)
第二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表演唱《四季童趣》
1.觀賞范唱。
2.按句聽唱與教唱。
3.編制盤旋曲:①分組編制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動作,可以是小品,也可以是造型、舞蹈等。然后與《四季童趣》為主部A,組成盤旋曲式:A→春→A→夏→A→秋→A→冬→A。
②小組匯報,師點評。
㈢小結(jié)
第三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表演《捉迷藏》
1.觀賞范唱。師邊唱邊做三拍子節(jié)拍律動。
2.生仿照三拍子節(jié)拍律動。
3.聽唱歌曲
4.加上打擊樂器鼓、小鈴等為歌曲伴奏。
5.在伴奏嫻熟的根底上與歌曲合作。分組交換進展,如A組唱、B組伴奏,然后交換。還可加舞蹈伴舞,一切讓學生自己去制造。㈢編創(chuàng)與活動:編自己的歌1.這是一個按五聲音階創(chuàng)作4小節(jié)短曲的作業(yè),它的要求有兩點,即在word/media/image8_1.png的范圍內(nèi),包含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組合,因此其范圍特別寬,可以是五聲中的任何一個調(diào)式,節(jié)奏變化更是多樣無比,課文中例子的羽調(diào)式僅僅是一個說明而已。2.編歌活動強調(diào)即興創(chuàng)作,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不要加以限制,符合要求的準時表揚,鼓舞學生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
㈣總結(jié)本單元學習收獲。
第七單元鐘聲
一.教學內(nèi)容
1.傾聽《維也納的音樂鐘》、《靈隱鐘聲》
2.表演《鐘聲叮叮當》、《漂亮的黃昏》
3.編創(chuàng)練習
二.教學目標:
1.圍繞中外特定的環(huán)境下的“音樂與自然”,讓學生在奇妙的音樂聲中提高審美的情趣。
2.唱準word/media/image9_1.png音高。唱準word/media/image10_1.png的自然音列,并進展實踐創(chuàng)作活動。3.初步感受圓號、小號等銅管樂器的音色。三.教學重點:學會流暢而起伏地演唱歌曲
四.教學難點:唱準fa、xi兩個音、學會二部輪唱
五.教學時間:共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維也納的音樂鐘》
1.講組曲《哈里·亞諾什》的故事,介紹《維也納的音樂鐘》。
2.初聽全曲。設問:你能否聽到鐘擺的嘀嗒聲。3.學唱主題曲調(diào)。4.復聽全曲。設問:(1)主題曲調(diào)消失幾次?(2)你能想像王宮里的情景嗎?5.師生溝通。6.再次復聽,完成教材提出的要求,用動作表示聽到的主題曲調(diào)。㈢表演唱《鐘聲叮叮當》
1.學唱fa、xi。
⑴復習do、re、mi、sol、la的視唱。。⑵復習《噢,蘇珊娜》、《原諒我》、《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等舊歌
(3)利用本歌教材中的音階圖及fa、si、do′的手勢。唱準do-do′的音列。2。觀賞范唱。
3..用聽唱與看譜相結(jié)合,學唱歌曲
4.曲調(diào)學會后,歌詞“叮當叮叮當”添上即可。㈣小結(jié)
第二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靈隱鐘聲》
1.介紹杭州靈隱寺。由設問導入,設問:(1)你們?nèi)ミ^寺廟嗎,說說參觀的情景。(2)你們聽到過寺廟里的鐘聲嗎?請用聲音仿照一下。2.先聽引子局部——鐘聲。設問:這是真的寺廟里的鐘聲錄音嗎?(有電子琴的學??煞_電子琴的模擬鐘聲鍵試奏給學生聽,簡潔介紹電子琴功能。)3.再聽樂曲主題音樂、曲調(diào),要求學生看著教材中的譜例邊聽邊哼唱。設問:(1)這樣的曲調(diào)你聽見過嗎?(2)聽了這曲調(diào)你想像這是哪里的場景?4.觀賞全曲,學生自由用動作表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5.小結(jié):這是中國佛教音樂中的鐘聲,很有特征,特殊是除夕晚間和新春第一天的鐘聲,有多少人前往傾聽?
㈢表演唱《漂亮的黃昏》
1.觀賞范唱,在聽教師范唱和錄音范唱的根底上,要求學生想像歌曲所描繪的風光,讓學生理解歌曲的意境。2.教師重點指導第一樂句前6小節(jié)并畫出圖形譜,
第一樂句word/media/image11_1.png在教師指導下進展分句視唱,然后要求學生自學其次樂句,自己畫出其次樂句的圖形譜:3.指導生逐句學唱
4.學習二部輪唱。①要求學生既能聽到自己的聲部,也能聽到另一聲部的歌聲。要知道在何處進入。
㈣小結(jié)
第三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連續(xù)學唱二部輪唱1。單聲部演唱歌曲。
2.學習二部輪唱
本歌輪唱的完畢可以有二種形式,一種是第一聲部把最終6小節(jié)“叮咚”重復與其次聲部同步完畢,另一種不同步完畢即其次聲部比第一聲部晚完畢6小節(jié)。3.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要指導學生從這首歌的情調(diào)意境動身,所以應選擇三角鐵為主。
㈢小結(jié)
第四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穩(wěn)固歌曲的演唱
㈢編創(chuàng)活動:編自己的歌1.按指定的節(jié)奏編曲。2.用12356i六個音,假如學生用1234567i八個音也應當鼓舞。㈣總結(jié)本單元學習收獲。
第八單元愛鳥
一.教學內(nèi)容:
1.傾聽《對鳥》、《空山鳥語》
2.表演《一只鳥仔》、《小烏鴉愛媽媽》
3.創(chuàng)編活動:曲調(diào)接龍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唱鳥、愛鳥、護鳥,增加環(huán)保意識,增進自然常識,提高審美趣味,進展聯(lián)想想像。
2.運用開放式的教學形式,到課外、校外去收集鳥鳴的錄音,以實際行為去做好愛鳥活動。3.通過聽辨、曲調(diào)接龍等形式,提高音樂根底力量與即興創(chuàng)作水平。提高學生聽辨的根本力量。提高學生音準力量,打下扎實的音樂根底。三.教學重點:
四.教學難點:唱好下滑音
五.教學時間:共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對鳥》
1.解題:對唱,是我國民歌中重要的形式之一。假如是對花名,往往稱為“對花”,本歌是對鳥名,所以稱“對鳥”。2.初聽的要求:初步聽出歌曲敘述什么內(nèi)容?3.復聽《對鳥》。設問:問句與答句在曲調(diào)上是完全一樣,還是有不同之處?爭論不同之處。4.再次復聽,細致地觀賞《對鳥》,感受甲、乙雙方對鳥的樂趣,以增加愛鳥情趣。
5.環(huán)保教育;①增加學生護鳥、愛鳥的環(huán)保意識。②從愛鳥行為中,培育學生的愛心。
㈢表演《一只鳥仔》
1.觀賞范唱,簡潔介紹歌曲特點
2.自學:視譜——小組溝通學習心得
3.小組一起匯報視譜結(jié)果
4.學唱歌詞
5.表演唱
㈣小結(jié)
第二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空山鳥語》
1.初聽全曲。設問:(1)這首曲子的曲名為《空山鳥語》,你能從音樂聲中感受“空山”與“鳥語”嗎?(2)這首曲子用什么樂器演奏?
2.師生爭論:引子主要表現(xiàn)空山、空谷回聲。鳥語,則穿插于整首曲中。
3.復聽全曲。設問:曲中除了“空山”、“鳥語”外,還有什么?是否有“人”在其中?要求學生要細細聽,認真“品嘗”二胡的音色。4.介紹劉天華的成就——把二胡提升為獨奏樂器,納入高等院校專業(yè)教學。
㈢創(chuàng)編活動:曲調(diào)接龍1.敘述曲調(diào)接龍嬉戲的規(guī)章:(1)曲調(diào)是即興創(chuàng)作的。(2)曲調(diào)與曲調(diào)按節(jié)奏連接,不能脫節(jié)。
2.生分小組進展創(chuàng)編練習
3.生匯報,師點評。
㈣小結(jié)
第三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表演唱《小烏鴉愛媽媽》
1觀賞范唱。
2.分組各學一句曲調(diào)相互溝通,比比哪一組學得更好?
3.學生分組自學歌詞。師到各組巡察、指導,準時幫忙各組解決難點。4.在學生完整演唱。
5.啟發(fā)各組學生排練表演唱,教師供應各類他們需要的道具(如小烏鴉頭飾、花等)及樂器,讓學生在群體活動中發(fā)揚合作精神,為集體奉獻各自的聰慧才智。
㈢小結(jié)
第四課時
㈠開放式教學活動1.把課堂教學拓展到課外。2.學生在收集鳥鳴聲中能獲得比課堂學習多幾倍的學問,可以叫好地增加他們的實踐力量和制造精神。3.培育對鳥兒們的愛惜意識。
㈡綜合活動:鳥鳴音樂會1.此項活動在課前要做大量工作,主要是整理選擇“獨唱”的鳥鳴。可以請各組課前先展現(xiàn)自己的采集成果,推舉一、二個鳥的獨唱。2.在教師的統(tǒng)一指導下,按教材中的圖式進展音樂會的節(jié)目編排。允許學生自己設計謀劃編排這場“音樂會”,鼓舞他們的主持與設計。㈢總結(jié)本單元學習狀況。
第九單元豐收歌舞
一.教學內(nèi)容:
1.傾聽《豐收歌》、《豐收的喜悅》
2.表演《桔梗謠》、《圓圓和彎彎》
3.音樂學問:人聲分類
二.教學目標:
1.熟悉了解“歌舞形式”是表達人們喜悅心情的最正確方式之一。2.初步了解人聲分類的音樂學問。
三.教學重點:
四.教學難點:
五.教學時間:共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豐收歌》1.以每年的春節(jié)晚會的歌舞場面為導入。2.朝鮮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稱。設問:能講講、唱唱、跳跳朝鮮族的民族歌舞嗎?3.觀賞《豐收歌》設問:聽著音樂,看著教材中的歌詞和插圖,你能想象出朝鮮族人們在慶祝豐收時的歌舞場景嗎?4.師生談論。5.再次傾聽《豐收歌》。設問:假如你被這一歡快的場景所感染,請你也一起來參加,與大家一起隨音樂跳起來好嗎?㈢音樂學問:人聲分類1.設問:《豐收歌》是由誰演唱的?2.設問:我們在第五單元觀賞過的《媽媽之歌》、《小白菜》是誰唱的?3.設問:人的唱歌聲局部類主要為三大類,你能總結(jié)嗎?4.教師小結(jié):人聲分類的根本學問:人聲分男聲、女聲、童聲。5.設問:你們能舉出男聲、女聲、童聲的唱歌曲名嗎?
6.復習舊歌
㈣小結(jié)
第二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表演唱《桔梗謠》1.解題:桔梗,是朝鮮族人民愛吃的一種野菜。2.傾聽范唱:教師若能邊唱邊舞,肯定深受學生的喜愛(或教師為錄音范唱伴舞)。3.學唱曲調(diào):把曲調(diào)做成七張卡片,每張卡片4小節(jié),并編號。(1)重點是集體在教師指導下學唱前8小節(jié)的1、2兩張卡片。先出示卡片1,教師范唱曲調(diào)1,學生隨教師的教捧點譜學唱1,邊唱邊拍節(jié)奏。兩到三次即可學會。出示卡片2,用上述方法學唱。然后合起1、2兩張卡片,完整唱好前8小節(jié)曲調(diào)。(2)把3、4、5、6四張卡片由學生四位組長抽簽,各組一張卡片,在組長帶著自學,教師巡察指導,但教師的重心要參加抽到卡片5的一組,并進展輔導。即:word/media/image12_1.png教師要提出要求:每組要用集體才智自學并唱好,聲音要輕,不要影響其他三組的學唱。(3)各組匯報自學狀況:由組長帶著唱本組的卡片,全體學生點評。(4)把卡片集中按序號排列在黑板上,在教師指揮下各組接唱。(5)最終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使曲調(diào)完整,聽一次范唱后,學生齊唱曲調(diào)。
4.再次傾聽范唱,學生跟范唱輕聲配上歌詞。5.完整地、歡快地唱歌《桔梗謠》。6.學習朝鮮舞根本動作。7.邊歌邊舞。8.配上伴奏完整表演。9.全體表演《桔梗謠》喜慶歌舞活動。與傾聽《豐收歌》聯(lián)起來組成:A(桔梗謠)→B(豐收歌)→A。㈢小結(jié)
第三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觀賞《豐收的喜悅》
1.先播放第一樂段的錄音。設問:這段音樂是哪個地方的音樂風格?你能用舞蹈動作來表演一下嗎?3.觀賞全曲。設問:你能聽出全曲在表達豐收的喜悅心情中有什么變化?4.再次觀賞。設問:你能依據(jù)全曲音樂的進展變化用你自己的動作變化去表達嗎?教師談話:盼望大家邊聽音樂邊動起來參加到樂曲中去,把豐收的喜悅表演出來。5.再來一次:要比上次更投入。㈢表演唱《圓圓和彎彎》
1.設問導入。設問:果實中哪些是圓的,哪些是彎的?你能說出幾種這圓圓和彎彎的名稱?2.范唱(錄音范唱或教師范唱)。設問:下面這首歌曲你聽聽講了幾種圓圓和彎彎的名稱?還講了些什么?3.聽記曲調(diào)競賽,看誰聽記得最快最精確,方法如下:(1)教師用豎笛面對著學生吹奏。第一樂句→范唱第一樂句曲調(diào)→吹奏第一樂句(2)學生復唱——先可以全班復唱→小組復唱→個人復唱增加難度,加強記憶。(3)用同樣方法聽記其次、三、四樂句。(4)評比哪組、哪位學生優(yōu)秀(賜予表揚加分)。4.再次范唱后學生學唱歌詞,要指導學生以甜蜜的歌聲唱出豐收的喜悅。㈣小結(jié)
第四課時
㈠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㈡表演唱《圓圓和彎彎》
1.演唱歌曲
2即興創(chuàng)編舞蹈。
3.拓寬思路,編歌詞:圓圓的×彎彎的×。編成多段歌詞表演《圓圓和彎彎》載歌載舞慶豐收。
4.生表演,相互評價。
㈢編創(chuàng)活動:涂色塊把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結(jié)合起來,用色塊來表示三段音樂的心情變化。㈣總結(jié)本單元學習收獲。
第十單元復習考試
【篇三】人民音樂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廣東花城版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第一課
愛我教師,愛我學校
教學目標:
一、對學生進展愛師愛校教育,要求學生在教師節(jié)馬上降臨之際,以實際行動為學校做一件好事,為教師獻一份愛心。
二、能用美麗、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我們愛教師》,表達對教師的敬重和喜愛;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節(jié)拍特點和音樂旋律的一樣和不同;能獨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編動作與同學合作進展表演。
三、通過歌曲《我們的學校亞克西》的學習,感受新疆歌曲的節(jié)奏風格;學會依據(jù)簡潔的新疆舞步創(chuàng)編歌曲的動作;學會自選打擊樂器參加歌曲的伴奏活動。
四、從學生的生活入手,通過他們對喊勞動號子中的“嘿喲”和“嘿喲荷”兩種節(jié)拍的感受,體驗和表現(xiàn)二拍子和三拍子節(jié)拍的特點以及他們的強弱規(guī)律。
教學重難點:
一、唱準XXX節(jié)奏和休止符。
二、體驗和表現(xiàn)二拍子和三拍子節(jié)拍的特點以及他們的強弱規(guī)律。
教具預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唱歌曲《我們愛教師》
教學目標:
一、對學生進展愛師愛校教育,要求學生在教師節(jié)馬上降臨之際,以實際行動為學校做一件好事,為教師獻一份愛心。
二、能用美麗、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我們愛教師》,表達對教師的敬重和喜愛。
三、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節(jié)拍和音樂旋律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體驗和表現(xiàn)三拍子節(jié)拍的特點以及強弱規(guī)律。
教具預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唱問好歌。
2、整頓課堂紀律。
二、新課教學:
1、將第7頁“動腦筋”欄目中的第2、3、4題作為學業(yè)習新歌的導入,讓學生爭論一下自己了解的教師節(jié)的有關學問以及準備如何表達對教師的敬意等,并請每位同學說一句獻給教師的話。
2、在學唱歌詞前可將歌曲音樂作為背景音樂,讓學生在聽、做、畫、想、誦的活動過程中傾聽和熟識歌曲旋律,讓學生先熟識歌曲旋律。如:
(1)聽音樂自由地做三拍子律動;
(2)聽音樂即興為教師畫一張教師節(jié)的賀卡或做一朵紅花;
(3)聽音樂完成第三頁“想想”欄目的要求:感受歌曲中音樂的一樣和不同,選擇其中的一幅圖案(第一幅);
(4)在歌曲的音樂中有感情地朗讀歌詞等。
3、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跟錄音完整聽唱、聽錄音輕聲默唱、聽教師范唱學生跟唱、分句跟琴模唱、用示意聽唱法:教師唱前半句,學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換等等。
4、學會歌曲后在教師的指導下按“強弱弱”的規(guī)律嘗試用跺腳和拍手、拍腳、拍肩的方法為歌曲伴奏。如:
拍手
O
╳
╳
︱O
╳
╳
︱……
跺腳
╳
O
O
︱╳
O
O
︱……
在仿照的根底上,再由學生自編一些拍擊方法為自己的歌聲助興,如可嘗試將拍手變拍腿或拍肩等。
5、讓學生自己選擇表演的方法,參加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如:演唱、動作表演、節(jié)奏樂器伴奏、畫畫、朗讀歌詞等,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共性特長。
6、開一個慶祝教師節(jié)聯(lián)歡會,組織學生將這首深情歌曲和自制的賀卡、紅花獻給尊敬的教師們。
三、小結(jié)。
表揚優(yōu)點,指出缺乏。鼓勵學生唱熟本歌,并能背唱。
其次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一、學唱歌曲《我們的學校亞克西》
二、認知二拍和三拍子
教學目標:
一、通過歌曲《我們的學校亞克西》的學習,感受新疆歌曲的節(jié)奏風格;學會依據(jù)簡潔的新疆舞步創(chuàng)編歌曲的動作;學會自選打擊樂器參加歌曲的伴奏活動。
二、從學生的生活入手,通過他們對喊勞動號子中的“嘿喲”和“嘿喲荷”兩種節(jié)拍的感受,體驗和表現(xiàn)二拍子和三拍子節(jié)拍的特點以及他們的強弱規(guī)律。
教學重難點:
一、唱準XXX節(jié)奏和休止符。
二、體驗和表現(xiàn)二拍子和三拍子節(jié)拍的特點以及他們的強弱規(guī)律。
教具預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唱問好歌
2、對學生提出課堂紀律要求。
二、歌曲教學:
1、請學生夸夸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教師、我們的班級和我們的
同學,激發(fā)學生的愛校、愛師、愛班和愛友之情,再導入新課。
2、先復習歌曲《娃哈哈》,讓學生唱一唱,跳一跳,在教師指導下感受其節(jié)奏特點:×××,可以按節(jié)奏拍一拍,可以按節(jié)奏說人名,如李小紅、王大明等等,也可以按節(jié)奏唱音階,如111、222、333……。
3、請學生傾聽歌曲《我們的學校亞克西》,在教師指導下感受其中“亞克西”這三個字的節(jié)奏特點為×××,照上面的方法也按節(jié)奏拍一拍、說人名、唱音階等,感受兩首歌曲不同的風格特點。
4、學生用聽唱學歌曲,按以下步驟:
(1)采納聽唱法先跟著歌曲邊做節(jié)拍練習邊聽熟歌曲:
拍手O×︱O×︱……
拍腿×O︱×O︱……
(2)合著歌曲的節(jié)奏邊拍手邊朗讀歌詞,留意××節(jié)奏要讀準,休止符要表現(xiàn)出來。
(3)過渡到教師與學生做對接句的演唱:“亞克西”三字無全部由學生唱,其它歌詞由教師唱,唱熟后再交換。要求學生留意唱準
×××節(jié)奏和休止符。
5、歌曲學會后,將歌曲作為背景音樂,請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新疆的人文學問;結(jié)合聽到的歌詞內(nèi)容,畫畫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教師和我們的學生;還可以在音樂中讓同學們相互合作,每人用舊歷紙為自己折一頂新疆帽。通過對新疆人文學問的了解,進一步幫忙學生在演唱歌曲時正確把握新疆歌曲的風格。
6、歌曲嫻熟把握后,讓會跳新疆舞的同學帶著大家學一學教材上的“根本舞步”,或運用在歌曲《娃哈哈》中學會的新疆舞的根本動作,邊唱《我們的學校亞克西》邊表演,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加??梢杂械奶⒂械某?、有的拍節(jié)奏、有的用打擊樂器參加伴奏等等。也可每種方法分到小組里完成,讓小組同學進展爭論、分工和合作。使每個小組的同學在引而不發(fā)表演活動任務詳細而明確的根底上,井然有序地按小組表演到全班共同合作的過程,完整地進展歌曲表演活動,避開爭論和合作流于外表形式上的活動。
7、按教材第5頁要求自選打擊樂器或自編聲勢(拍手、拍腿、跺腳、捻指等)為歌曲伴奏,節(jié)奏型可按課本要求,也可由學生自己設計
三、認知二拍和三拍子
1、結(jié)合生活,讓學生創(chuàng)編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詞語或短句,如:
打夯叫賣聲:嘿喲!嘿喲!
小鳥飛:飛呀!飛呀!
●●●●
劃船叫賣聲:嘿喲嗬!嘿喲嗬!
小河水:嘩啦啦!嘩啦啦!
◆
◆
◆
◆
讓學生邊說邊做律動(也可如教材上那樣一重一輕或一重二輕的拍后),體驗語言中的強弱規(guī)律,并在強音上學習畫“>”記號。
2、復習一些學過的二拍子和三拍子的歌曲,通過不同的拍打和律動方式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節(jié)拍的強弱規(guī)律。
四、小結(jié)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及狀況。
其次課
風鈴響啦
教學目標:
一、通過歌曲《風鈴》的學習,使學生感受音樂和自然的關聯(lián);進一步穩(wěn)固×、××、××××三種節(jié)奏。
二、能用美麗、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頑皮的小杜鵑》,表達對小動物的寵愛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庫”,熟悉和唱準“5”和“3”兩個唱名。
三、通過綜合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風的常識的聲音的表現(xiàn)》,能較好地把大自然中風聲的變化用人的聲音藝術性地表現(xiàn)出來;并能恰當?shù)剡x擇打擊樂器或探究自然音源仿照不同等級的風力聲響。
教學重難點:
一、進一步穩(wěn)固×、××、××××三種節(jié)奏。
二、熟悉和唱準“5”和“3”兩個唱名。
教具預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建立“我的小音庫”(認知唱名“sol—5、mi—3—”,感知音名“G、E”
教學目標:
建立“我的小音庫”,熟悉和唱準“5”和“3”兩個唱名。
教學重難點:
熟悉和唱準“5”和“3”兩個唱名。
教具預備:電子琴、鋁板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唱問好歌
2、對學生提出課堂紀律要求。
二、新課教學:
1、熟悉音條。
出示鋁板琴“G、E”兩個音條,讓學生看一看,敲一敲,聽一聽,初步感知音名“G、E”。讓學生知道:短的音條是以前打手號唱的sol音,唱名是“5”、音名叫“G”;長的那音條名字叫“E”,它發(fā)出的聲音是mi,唱名是“3”。
2、教師敲音條,學生聽辯后打手號唱出來。
3、教師敲音條,學生聽到sol音站起來,聽到mi音就坐下,幫忙學生建立音高觀念。
4、教師敲出簡潔的樂句,學生打手號模唱。
5、將學生分成兩組,每組唱一個音,聽音條打手號唱出,如教師兩個音條同時敲,則兩組同時唱,讓學生初步感受和聲的奇妙效果。
6、熟悉唱名“5、3”:教師邊唱邊出示寫有唱名“5、3”的卡片,讓學生感知“5”發(fā)“sol”音,“3”發(fā)“mi”音,幫忙學生建立唱名和簡譜之間的關聯(lián)感。然后教師任意出示卡片,學生打手號唱出唱名。(分成兩大組進展競賽,看哪個組認得快,唱得準,要求學生必需“唱”音,不行“說”或“喊”音。)
7、用唱名“5、3”作曲:
教師在黑板寫一條節(jié)奏,讓學生在節(jié)奏譜下寫出自己作的小曲的唱名,全班唱一唱,看誰作的曲子最好聽。
如:××︱×××︱××××︱×
×
3
5
55
3
55
33
5
3
5
5
33
5
53
55
3
5
三、小結(jié)。
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表揚積極參加的同學,鼓舞其他同學以后也能大膽地參加全部的音樂活動。
其次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一、綜合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風的常識與聲音的表現(xiàn)》
二、×、××、××××三種節(jié)奏的認知
教學目標:
通過綜合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風的常識的聲音的表現(xiàn)》,能較好地把大自然中風聲的變化用人的聲音藝術性地表現(xiàn)出來;并能恰當?shù)剡x擇打擊樂器或探究自然音源仿照不同等級的風力聲響。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穩(wěn)固×、××、××××三種節(jié)奏。
教具預備:有關風的常識的影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唱問好歌
2、對學生提出課堂紀律要求。
二、綜合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風的常識與聲音的表現(xiàn)》
1、探究認知風的常識:
課前讓學生自己查找收集有關風的常識,在課上組織學生自己進展溝通、爭論和學習,在課上讓學生觀看一些有關風的常識的影碟(可讓學生自己收集),增加學生對風的熟悉,懂得風和人類的關系,認知哪些風能造福于人類,哪些風會帶給人類災難。除了讓學生了解教材上的常識外,還讓學進一步了解沿海地區(qū)的各種氣象災難預警信號,如“臺風預警信號”、“暴雨預警信號”、“嚴寒預警信號”、“高溫預警信號”、“強雷電預警信號”等,并讓學生記住沿海地區(qū)的電視臺發(fā)覺何種顏色的臺風、暴雨預警信號時,中小學和幼兒園將停課,增加學生的自我愛護意識。
2、尋音源、制音源、配音響:
教師在布置學生課前預習作業(yè)時,除了收集風的學問外,再讓學生查找一些能仿照風的聲音的音源或自己動手做一件能仿照風聲的打擊樂器。課上,學生可依據(jù)自己的預備狀況,自愿組成三人小組,可起名為“輕風組(一至三級風)”、“大風組(五至八級風)”“狂風組(九至十二級風)”,每組自己爭論探究配音響的方法,除了為風聲配音響外,還可為風以外的相關聲音配音響,還可圍繞“風”的主題,設計各種背景和律動,如:
輕風組:可創(chuàng)設輕風拂面、紅旗飄飄、樹葉沙沙和風鈴丁零的情景,再編配相關的聲音和律動(如紅旗迎風漂動、小樹和花草隨風搖曳等)。
大風組:可創(chuàng)設風雨交加、飛沙走石、樹倒枝斷、步履困難的情景,再編配相關的聲音和律動。
狂風組:可創(chuàng)設狂風暴雨、電閃雷鳴、瓦飛房倒、山洪爆發(fā)的情景,再編配相關的聲音和律動。
微風吹得風鈴這樣唱:××︱××︱××︱××‖
丁零
丁零
丁零
丁零
三、×、××、××××三種節(jié)奏的認知
1、仿照:
讓學生仿照風鈴在微風、輕風和狂風三種不同風力的吹動下不同節(jié)奏的“叮零”聲,導入×、××、××××三種節(jié)奏,在一樣速度下按節(jié)奏讀一讀14頁的風鈴聲,速度以中速為宜,教師可敲一件木質(zhì)的打擊樂器掌握速度。(還可將全班分成三組,每組仿照一種節(jié)奏的風鈴聲,同時朗讀,進展三聲部的節(jié)奏練習。)
2、創(chuàng)編:
讓學生依據(jù)×、××、××××三種節(jié)奏自己創(chuàng)編其它意境的象聲詞,如:媽媽剁排骨時的聲音是“嗵嗵︱嗵嗵(‘×’節(jié)奏)”,切菜時的聲音是“嚓嚓嚓嚓︱嚓嚓嚓嚓(‘××’節(jié)奏)”,剁肉餡時的聲音是“剁剁剁剁︱剁剁剁剁(‘××××’節(jié)奏)”,(可以進展單聲部練習,也可進展三聲部練習,還可以邊說邊配上動作進展不同節(jié)奏的練習。)
3、實踐:
學習15頁的內(nèi)容,將以上的象聲詞換成ta、titidilidili。留意讓學生拍出重拍,每小節(jié)的第一拍拍強一些。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唱歌曲《風鈴》
教學目標:
一、通過歌曲《風鈴》的學習,使學生感受音樂和自然的關聯(lián);進一步穩(wěn)固×、××、××××三種節(jié)奏。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穩(wěn)固×、××、××××三種節(jié)奏。
教具預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唱問好歌
2、對學生提出課堂紀律要求。
二、歌曲教學:
1、看一看、說一說。
學唱前,讓個別學生把自己的風鈴帶來,讓學生認真觀看風鈴的外型和材料。
聽聽風鈴的音色。教師在教室里預備一個電扇,用不同的風力(小、中、大)吹拂風鈴,讓學生感受在不同的風力下風鈴發(fā)出的的“叮零”聲在音色、力度和速度上的變化,讓學生仿照出來。
2、讀一讀、拍一拍。
讀一讀感受“風鈴”兩個字的讀音是一高一低的,再讓學生分別用×、××、××××三種奏邊讀邊拍,在同一速度下,表現(xiàn)風鈴在微風、輕風和狂風三種不同風力的吹動下發(fā)出的“叮零”聲,為學習歌曲作鋪墊。如:
×
×
×
×
×
×
×
×
×
×
丁
零
丁
零
丁
零
丁
零
丁
零(微風)
××
××
××
××
××
丁
零
丁
零
丁
零
丁
零
丁
零(輕風)
××××××××××××××××
丁零丁零
丁零丁零
丁零丁零
丁零丁零(狂風)
3、認一認、唱一唱。
歌曲副歌局部中有四小節(jié)旋律是由“53”構成的,
“5
3
︱5
3︱”和“5
3︱5
3︱”
風
鈴,風
鈴
金
鐘,銀
鈴
借助手號幫忙學生熟悉和建立sol——5、mi——3兩個唱名。在學習副歌時,可用師生接唱法,學生唱前一句,教師接唱后一句,唱熟后再交換唱。
4、聽一聽、找一找。
解決難點再學唱全曲:
(1)第3、4小節(jié)“53353︱1-︱”,“53”兩音是上行六度大跳音程,教師借助電子琴先讓學生聽準后用“Lu”模唱,再過渡到填唱歌詞。
(2)讓學生先并按×、××、××××這三種節(jié)奏說詞,再學唱全曲。
5、唱一唱、演一演。
在歌曲心情、力度的處理上,讓學生自己爭論,建議主歌局部的三段歌詞,依據(jù)微風、輕風和狂風三種不同的意境,分別用p、mp、f力度演唱,并較加上動作進展表現(xiàn)。
6、畫一畫、做一做。
學生學會歌曲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動手畫一畫心中的風鈴,也可動手做一個風鈴,在教室里布置一個“風鈴展覽會”,在背景音樂《風鈴》的歌曲伴奏下,觀賞自己創(chuàng)作和動手做的風鈴,感受琳瑯滿目的風鈴的奇妙魅力。
三、小結(jié)。
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和狀況。獎優(yōu)勵差。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唱歌曲《頑皮的杜鵑》
教學目標:
能用美麗、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頑皮的小杜鵑》,表達對小動物的寵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穩(wěn)固認唱“5”和“3”兩個唱名。
教具預備:鋼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唱問好歌
2、對學生提出課堂紀律要求。
二、歌曲教學:
1、議:先請學生先談談自己所熟悉的大自然的鳥類,再回憶在前四冊教材中通過音樂所熟悉的鳥類朋友,再復聽在第四冊教材第4課觀賞過的管弦東曲《杜鵑圓舞曲》,感受音樂中小杜鵑的叫聲“咕咕”是由一高一低的兩個音組成的,學一學小杜鵑的叫聲。
2、聽:從小杜鵑的“咕咕”叫聲導入(兩個音一高一低)。學生在感受和建立了這兩個唱名的音高觀念并將其存入了“小音庫”后再傾聽歌曲錄音磁帶,要求學生能聽辨出歌中小杜鵑的“咕咕”聲是由這兩音組成的,并能借助手號唱準“咕咕”。
3、唱:用聽唱法學習歌曲。先聽錄音,第一遍傾聽時,聽到“咕咕”舉手,其次遍傾聽時,聽到“咕咕”拍手,第三遍傾聽時,聽到“咕咕“跟著唱;然后可以師生接唱:教師唱歌曲,學生杜鵑的叫聲,只唱”咕咕“局部,用此方法分組接唱、男女生接唱、全班和個人接唱等,最終過渡到跟伴奏音樂或鋼琴唱全曲。
4、動:學會歌曲后,由學生自行設計表演動作,“咕咕“處可設計表現(xiàn)小杜鵑飛行或叫喚等特征的律動。
5、拍:由學生自行設計聲勢伴奏(拍手、跺腳、拍腿、捻指等);
6、奏:由學生自選打擊樂器伴奏,“咕咕”處可敲擊sol、mi小音條,參加碰鈴、響板等。
三、小結(jié)。
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和狀況。獎優(yōu)勵差。
第三課聽音樂看跳舞
教學目標:
一、體驗和感受音樂與姐妹藝術的有機結(jié)合,對中外聞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樂感興趣。
二、通過觀賞《四小天鵝舞曲》、《天鵝》、《女戰(zhàn)士和炊事班長的舞蹈》和《那不勒斯舞曲》,能聽辯出已學過的七件樂器的音色,熟悉一件新樂器。
三、跟隨影像和音樂參加仿照、創(chuàng)編舞蹈和律動的活動。
教學重難點:
通過視覺去觀看相關的姐妹藝術資料,感受音樂與姐妹藝術結(jié)合所產(chǎn)生的巨大魅力,培育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觀賞力量。
教具預備:多媒體課件、若干打擊樂器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一、聽賞《四小天鵝舞曲》、欣賞《四小天鵝舞》
二、聽賞大提琴獨奏曲《天鵝》欣賞芭蕾舞《天鵝之死》
教學目標:
一、體驗和感受音樂與姐妹藝術的有機結(jié)合,對中外聞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樂感興趣。
二、通過觀賞《四小天鵝舞曲》、《天鵝》,能聽辯出大管、雙簧管、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音色。
三、跟隨影像和音樂參加仿照、創(chuàng)編舞蹈和律動的活動。
教學重難點:
通過視覺去觀看相關的姐妹藝術資料,感受音樂與姐妹藝術結(jié)合所產(chǎn)生的巨大魅力,培育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觀賞力量。
教具預備:多媒體課件、若干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唱問好歌。
二、聽賞《四小天鵝舞曲》、欣賞《四小天鵝舞》
1、看:布置學生課前收集了解有關芭蕾舞、《天鵝湖》故事和創(chuàng)作背景的資料,看資料,了解劇情。
2、講:請學生講講《天鵝湖》的故事,體會其文學美。(王子和公主戰(zhàn)勝惡魔,最終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有情人終成眷屬……)。教師通過影碟給學生介紹芭蕾舞的起源的特點。
3、賞:學生觀賞芭蕾舞劇《天鵝湖》其次幕《四小天鵝舞》,在音樂和舞蹈交融的情景中感受音樂旋律美、舞蹈姿勢美。
4、議:讓學生自由爭論對劇情、音樂和舞蹈的感受。
5、辨:復聽音樂,聽辯出大管、雙簧管和小提琴在樂曲中消失的挨次。(此前,教師可用“聽力搶答”的方式給學生復習一下前面1-4冊學生已熟悉的全部管弦樂器)。
6、創(chuàng):自創(chuàng)動作,隨音樂做律動或聲勢(拍手、跺腳、拍腿、捻指等),并讓學生邊動邊哼唱旋律。
7、奏:讓學生多觀賞幾段《天鵝湖》中經(jīng)典的舞蹈片段,在觀賞時,選擇適宜的打擊樂器參加觀賞活動。
8、比:讓學生聽賞由這段樂曲改編的童聲合唱曲《小天鵝》或其它樂器演奏的這首樂曲,比擬和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和表現(xiàn)形式。
三、聽賞大提琴獨奏曲《天鵝》欣賞芭蕾舞《天鵝之死》
1、欣賞:欣賞時重點引導學生感受作品描述的意境、心情。
2、聽辨:復聽音樂時讓學生閉眼重現(xiàn)作品的意境,引導學生聽辨出作品中擔當獨奏和伴奏的各是什么樂器。
3、律動:分兩組,跟隨音樂用手臂分別畫出獨奏音樂和伴奏音樂的旋律線;隨著音樂,自由地做律動。
4、爭論:對兩部表現(xiàn)“天鵝”的音樂作品的不同感受,教師做歸納總結(jié),如下表:
注:以上表格內(nèi)容由學生爭論后用選擇填空的方法完成。
5、比擬:讓學生聽賞由這段音樂曲改編的童聲合唱曲,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和表現(xiàn)形式。
四、小結(jié)。
其次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一、聽賞和欣賞《女戰(zhàn)士和炊事班長的舞蹈》
二、聽賞《那不勒斯舞曲》欣賞《那不勒斯舞》
三、聽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中“大黑貓的主題”、熟悉單簧管
教學目標:
一、體驗和感受音樂與姐妹藝術的有機結(jié)合,對中外聞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樂感興趣。
二、通過觀賞《女戰(zhàn)士和炊事班長的舞蹈》、《那不勒斯舞曲》和交響童話《彼得與狼》中“大黑貓的主題”,能聽辯出已學過的七樂器的音色,熟悉一件新樂器。
三、跟隨影像和音樂參加仿照、創(chuàng)編舞蹈和律動的活動。
教學重難點:
通過視覺去觀看相關的姐妹藝術資料,感受音樂與姐妹藝術結(jié)合所產(chǎn)生的巨大魅力,培育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觀賞力量。
教具預備:多媒體課件、若干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唱問好歌
二、聽賞和欣賞《女戰(zhàn)士和炊事班長的舞蹈》
1、課前預備: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電影《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和樂曲《女戰(zhàn)士和炊事班長的舞蹈》的資料,在課上溝通,為觀賞活動做鋪墊。
2、整體觀賞:聽樂曲時要引導學生聽辨出樂曲的ABA曲式,并感受A段和B段在節(jié)奏、心情上的比照,可讓學生進展爭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化肥企業(yè)品牌形象設計與推廣合同
- 2025年度實驗室化學試劑定制與售后服務合同
- 2025年度商業(yè)借款合同糾紛答辯狀編寫模板
- 2025年度家政服務企業(yè)財務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化肥運輸信息化平臺建設與運營合同
- 2025年廣告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應急預案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工地鋼筋原材料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大型數(shù)據(jù)中心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變更與調(diào)整補充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度汽車行業(yè)投資合作合同協(xié)議
- 關于闖紅燈的調(diào)查報告
- T-GDWCA 0019-2018 輻照工藝操作規(guī)范
- 決策與博弈論課件
- 為什么偉大不能被計劃
- 精神障礙患者的社交技巧訓練
- 司機考核管理制度
- 重慶八中2024屆高三12月高考適應性月考卷(四) 語文試卷(含答案)
- 出差報銷單-中英對照版
- 電流互感器試驗報告
- 蔣中一動態(tài)最優(yōu)化基礎
- 七年級英語閱讀理解10篇(附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