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案系列商品教學設計教案及反思商品教案
教學目標
學問技能
商品經濟的基本含義;比較說明商品與物品、商品與勞動產品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分;舉例說明使用價值和價值都是商品的屬性,卻一不行;區(qū)分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說明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準備的;結合實例,說明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過程與方法
通過同學親自調查、爭論??,培育同學自己動手、勤于思索的好習慣。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教學,培育同學的商品經濟意識,樹立起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貢獻力氣的愛國情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一、關于商品概念的教學建議:對于商品的概念,同學簡單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物品相混淆。對此,老師應當把握兩點:
(一)、商品必需是勞動產品。非勞動產品不是商品。因為只有有了人的勞動才有價值,人們才會有了交換的尺度。
(二)、商品還必需是用于交換的。沒有交換就未能進行比較,也無法體現(xiàn)出人的勞動的意義。對于這個概念老師可以用書上的圖形來說明,同時還可以讓同學自己舉例說明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并說明緣由。使同學能夠將商品與其它各種物品、勞動產品相區(qū)分。
二、商品價值量的準備因素
(一)、商品的價值量即商品價值的大小,是用人們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計算的,而勞動時間又有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勞動時間之分。老師在敘述這一點時,應當講清晰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勞動時間的區(qū)分和聯(lián)系。并且要說明為什么價值量應當要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計算。
(二)、講清晰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含義。要將清其含義主要弄清晰兩個概念:現(xiàn)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社會平均的勞動嫻熟程度和勞動強度。關于這兩個概念可以以某一個部門或行業(yè)為例并可以結合馬克思的話來敘述?,F(xiàn)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是指某一行業(yè)、某一部門大多數的生產條件,例如某一部門大多數都是手工勞動或者都是電氣化作業(yè)。社會平均的勞動嫻熟程度和勞動強度指的是大多數生產者的嫻熟程度和勞動強度。
三、關于商品的價值。
(一)講清晰商品價值的概念。商品的價值是指凝聚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個概念同學很難理解,老師首先要說明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夠進行交換不是因為它們使用價值相同。因為不同的商品有著不同的使用價值,因此無法從量上進行比較。要進行比較就必需找一個質上相同的東西進行比較,而人類的勞動雖然量上不同但是本質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人類腦力和體力的付出。而這些是可以從量上進行比較的。
(二)要說明商品交換實際上體現(xiàn)的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體現(xiàn)的是人和人之間相互交換勞動的關系。例如:1把斧子=15千克大米。說的是人們在1把斧子上所付出的勞動和生產15千克大米所付出的勞動相等。因此,二者的交換實際上是勞動的交換。
(三)要講清晰商品的價值要通過交換價值表現(xiàn)出來。人們的勞動凝聚在商品上,商品即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載體。但價值自身未能自己表現(xiàn)出來,必需同另一種商品相交換才能表現(xiàn),而這另一種商品就是商品的交換價值。例如在:1把斧子=15千克大米中,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換價值。
四、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一)、講清晰勞動生產率的含義及其表示方法。勞動生產率是生產者的勞動效率,它可以用生產某一件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或肯定時間內生產出的勞動產品的數量來表示。相對于勞動者的勞動時間有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勞動時間來說勞動生產率有個別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勞動生產率。
(二)、當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時,社會勞動生產率一般保持不變。這樣勞動者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出更多的產品,照舊按社會平均價格來計算,這樣能夠取得更多的利潤。
(三)、由于不同的勞動生產者生產同一件產品其耗費的勞動時間不同,因此勞動生產率不一樣。而勞動者要想取得很高的利潤就必需盡量在肯定的時間內生產出比別人更多的產品,這樣勞動者要降低自己的個別勞動時間即提高勞動生產率。也就是說個別勞動生產率越高,勞動者的利潤越大。
(四)、一旦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率提高就意味著生產單位商品的勞動時間削減即價值量下降。同時也意味著在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增多即使用價值增多。這樣,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減小,而使用價值增多,價值總量就保持不變。
(五)、這樣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也就是說商品的價值量同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五、關于商品的使用價值。首先,老師要講清晰商品使用價值的含義。說明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能夠滿意人的需要的屬性。是由商品自身的物理或化學屬性等自然屬性所準備的,商品能夠滿意人們的某一種需要。這體現(xiàn)了人與物的關系,而并不體現(xiàn)社會關系,是商品的自然屬性。但同時還要說明,除了商品以外其他的物品也可能有使用價值,所以使用價值并不是商品的特有的屬性。
六、關于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關系主要講清晰以下幾點:
(一)、對于一個商品來說,必需同時具備使用價值和價值,二者缺一不行。沒有使用價值就未能進行交換因而不是商品,沒有價值就缺乏交換的比例也不是商品。
(二)、作為商品,價值離不開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載體,因為價值是抽象的東西,它未能自己獨立存在,必需依靠于有形的東西。而人類在勞動的過程中總是征對肯定的有形物體。所以,價值未能離開使用價值而存在。
(三)、作為商品,使用價值也未能離開價值。因為無論在自然界還是在人類社會中,有使用價值的東西許多,但它們并不愿定都是商品,因為有些物品如自然存在的陽光、水分、空氣等都由于沒有凝聚人類的勞動而不是商品。所以,只有使用價值而沒有價值未能進行交換不是商品。
(四)、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tǒng)一體。但是,對于商品的生產者和使用者來說,卻未能同時擁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生產者生產出訪用價值,目的是要實現(xiàn)在商品上所耗費的勞動即價值,而要得到價值就必需讓渡出訪用價值。這樣,生產者出讓使用價值得到商品的價值。對于消費者來說,他購買商品的目的是因為商品對自己有用,能夠滿意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說他所要的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要得到使用價值就必需對生產者的勞動支付酬勞即讓渡出價值。這樣,消費者出讓價值而得到使用價值。
七、教學重點、難點
(一)商品的概念
商品的概念是本課乃至全書的最基本的概念,它是以后教學的基礎。對此,應當把握兩點:第一、商品必需是勞動產品。凡不是勞動產品就不是勞動產品,當然也有例外,但這未能否定商品是勞動產品。第二、勞動產品必需用于交換才是商品。不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不是商品。老師為了講清這個問題可以利用書上的圖,還可以以列表的方式讓同學區(qū)分出商品與其他勞動產品及非勞動產品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分。表格如下:
比較
商品
其他勞動產品
商品
其他非勞動產品
區(qū)分
1、商品用于交換
2、商品有價值
3、商品是個歷史范疇
1、不用于交換
2、沒有價值
3、勞動產品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永恒的范疇
1、商品是勞動產品
2、商品用于交換
3、商品是個歷史范疇
1、不是勞動產品
2、不用于交換(特殊狀況除外)
3、物品是個永恒的范疇
聯(lián)系
1、二者都是勞動產品
2、二者都有使用價值
3、二者在肯定條件下可以轉化
二者都有使用價值
(二)商品經濟的造成或產生條件
主要講清晰兩個問題:
1、商品經濟造成或產生的過程。對此,老師可以引導同學分析人類社會進展的過程來進行敘述。讓同學明白為什么原始社會沒有商品經濟,而末期卻消逝了商品經濟。
例如:
2、商品經濟造成或產生和存在的兩個條件。經過上面的分析同學不難理解社會分工和私有制是商品經濟消逝的條件。同時老師還要講明,在現(xiàn)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進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也越來越簡單化,因此商品經濟越來更加達。
(三)、商品的基本屬性
1、關于商品的使用價值。首先,老師要講清晰商品使用價值的含義。說明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能夠滿意人的需要的屬性。是由商品自身的物理或化學屬性等自然屬性所準備的,商品能夠滿意人們的某一種需要。這體現(xiàn)了人與物的關系,而并不體現(xiàn)社會關系,是商品的自然屬性。但同時還要說明,除了商品以外其他的物品也可能有使用價值,所以使用價值并不是商品的特有的屬性。
2、關于商品的價值。
(1)講清晰商品價值的概念。商品的價值是指凝聚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個概念同學很難理解,老師首先要說明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夠進行交換不是因為它們使用價值相同。因為不同的商品有著不同的使用價值,因此無法從量上進行比較。要進行比較就必需找一個質上相同的東西進行比較,而人類的勞動雖然量上不同但是本質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人類腦力和體力的付出。而這些是可以從量上進行比較的。
(2)要說明商品交換實際上體現(xiàn)的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體現(xiàn)的是人和人之間相互交換勞動的關系。例如:1把斧子=15千克大米。說的是人們在1把斧子上所付出的勞動和生產15千克大米所付出的勞動相等。因此,二者的交換實際上是勞動的交換。
(3)要講清晰商品的價值要通過交換價值表現(xiàn)出來。人們的勞動凝聚在商品上,商品即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載體。但價值自身未能自己表現(xiàn)出來,必需同另一種商品相交換才能表現(xiàn),而這另一種商品就是商品的交換價值。例如在:1把斧子=15千克大米中,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換價值。
(4)關于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關系主要講清晰以下幾點:
①對于一個商品來說,必需同時具備使用價值和價值,二者缺一不行。沒有使用價值就未能進行交換因而不是商品,沒有價值就缺乏交換的比例也不是商品。
②作為商品,價值離不開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載體,因為價值是抽象的東西,它未能自己獨立存在,必需依靠于有形的東西。而人類在勞動的過程中總是征對肯定的有形物體。所以,價值未能離開使用價值而存在。
③作為商品,使用價值也未能離開價值。因為無論在自然界還是在人類社會中,有使用價值的東西許多,但它們并不愿定都是商品,因為有些物品如自然存在的陽光、水分、空氣等都由于沒有凝聚人類的勞動而不是商品。所以,只有使用價值而沒有價值未能進行交換不是商品。
④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tǒng)一體。但是,對于商品的生產者和使用者來說,卻不能同時擁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生產者生產出訪用價值,目的是要實現(xiàn)在商品上所耗費的勞動即價值,而要得到價值就必需讓渡出訪用價值。這樣,生產者出讓使用價值得到商品的價值。對于消費者來說,他購買商品的目的是因為商品對自己有用,能夠滿意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說他所要的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要得到使用價值就必需對生產者的勞動支付酬勞即讓渡出價值。這樣,消費者出讓價值而得到使用價值。
3、商品價值量的準備因素
(1)商品的價值量即商品價值的大小,是用人們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計算的,而勞動時間又有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勞動時間之分。老師在敘述這一點時,應當講清晰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勞動時間的區(qū)分和聯(lián)系。并且要說明為什么價值量應當要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計算。
(2)講清晰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含義。要將清其含義主要弄清晰兩個概念:現(xiàn)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社會平均的勞動嫻熟程度和勞動強度。關于這兩個概念可以以某一個部門或行業(yè)為例并可以結合馬克思的話來敘述?,F(xiàn)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是指某一行業(yè)、某一部門大多數的生產條件,例如某一部門大多數都是手工勞動或者都是電氣化作業(yè)。社會平均的勞動嫻熟程度和勞動強度指的是大多數生產者的嫻熟程度和勞動強度。
4、勞動生產率和商品價值量的關系
(1)講清晰勞動生產率的含義及其表示方法。勞動生產率是生產者的勞動效率,它可以用生產某一件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或肯定時間內生產出的勞動產品的數量來表示。相對于勞動者的勞動時間有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勞動時間來說勞動生產率有個別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勞動生產率。
(2)當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時,社會勞動生產率一般保持不變。這樣勞動者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出更多的產品,照舊按社會平均價格來計算,這樣能夠取得更多的利潤。
(3)由于不同的勞動生產者生產同一件產品其耗費的勞動時間不同,因此勞動生產率不一樣。而勞動者要想取得很高的利潤就必需盡量在肯定的時間內生產出比別人更多的產品,這樣勞動者要降低自己的個別勞動時間即提高勞動生產率。也就是說個別勞動生產率越高,勞動者的利潤越大。
(4)一旦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率提高就意味著生產單位商品的勞動時間削減即價值量下降。同時也意味著在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增多即使用價值增多。這樣,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減小,而使用價值增多,價值總量就保持不變。
(5)這樣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也就是說商品的價值量同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老師還可以以下面的簡圖進行說明:
教法建議
1、商品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高級阿拉伯語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科技學院《外國史學名著選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淮北理工學院《社會學原理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智能工程職業(yè)學院《生物統(tǒng)計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赤峰學院《教育史專題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梧州學院《現(xiàn)代舞創(chuàng)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東北林業(yè)大學《生物科學專業(yè)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攝影報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合肥共達職業(yè)技術學院《現(xiàn)代電子測量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工業(yè)大學《概率論與數據統(tǒng)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乘坐地鐵安全指南(課件)-小學生主題班會通用版
- 建筑智能化系統(tǒng)介紹08685課件
- 中建(輪扣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 GB/T 17421.2-2023機床檢驗通則第2部分:數控軸線的定位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的確定
- 小區(qū)燃氣安全宣傳新聞稿
- WORD一級上機題答案
- 合唱社團第二學期活動記錄
- 264省道淮安段(原淮安楚州施河至漣水五港公路)環(huán)評報告
- 矢量分析和場論基礎
- 進步粘滯流體阻尼器埋件的一次驗收合格率
- (完整版)書籍裝幀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