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發(fā)展三十年_第1頁
因明發(fā)展三十年_第2頁
因明發(fā)展三十年_第3頁
因明發(fā)展三十年_第4頁
因明發(fā)展三十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因明發(fā)展三十年在中國邏輯學會這個大家庭里,最后的小兄弟是因明專業(yè)委員會。2006年首屆國際因明會議上成立了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yè)委員籌委會,它的成立堅定了我們搶救絕學的信念,增強了發(fā)展因明的信心。這無疑會對因明的研究與發(fā)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會議成功的拉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因明專業(yè)委員會有組織有規(guī)劃的系統(tǒng)研究因明的序幕。一、搶救絕學(一)上世紀因明重要會議1978年和197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哲學研究所連續(xù)召開了兩次全國性的邏輯學研討會,當時把國內能找到的所有因明的專家都召集到了北京,這是“文革”結束以后最早的一次全國性的學術會議。后來在整理出版《中國邏輯思想論文集》時,收集出了一批因明文章,編輯成了一本《因明論文集》,于1982年出版。1982年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和中國邏輯史研究會召開了一個只有虞愚、楊化群、張春波、楊百順、周云之、劉培育和劉延壽7人參加的“微型座談會”,會后的《紀要》中提出:“搶救因明是當前學術界和出版界一項重要而急迫的任務。該《紀要》在1982年第16期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要報》上刊出,并呈送到高層,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當時陳云同志對這份《要報》作了批示,指出搶救因明極其重要的。1983年,第一次全國性的因明學術討論會在敦煌召開,到會學者有四五十人,在會上,成立了全國因明研究工作小組,劉培育任組長。這次重要的會議,標志著當代中國因明研究的復興。1989年10月,在召開第二次全國因明大會時,得到了時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李一氓的大力支持,特地批準在中聯部的院子里召開。因明與邏輯、哲學、佛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人的理性思維水平。李一氓曾經說:“學中國哲學的人,不能不學一點佛學,特別是禪宗和因明部分,即使是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人,也要學一點佛學,以加強我們的思維能力?!保ǘ┣拜厡W者為搶救因明的努力和關注1、孜孜不倦育新人作為新中國最早的一批因明研究者,虞愚先生以極大的熱情認真投入到了對后輩因明人才的培養(yǎng)之中。1982年底至1983年夏,73歲的高齡的虞愚先生,整整兩個學期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舉辦的因明佛學培訓班的30多名學者講授因明發(fā)展和《正理門論》等幾門課程。從1983年開始,又為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舉辦的全國邏輯助教進修班作專題講座。1985年3月,已是76歲的高齡的虞愚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舉辦的“因明、中國邏輯史和西方邏輯史培訓班”授課,共三個月。1985年,虞愚先生在日本大阪的高野山大學講《因明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講玄奘精神東傳,并與日本學術界相析疑義。1986年至1987年,虞愚先生協助沈有鼎先生指導了巫壽康的博士論文《<因明正理門論>研究》,這是中國第一篇關于因明的博士論文。1988年7月20日,先生到醫(yī)院檢查發(fā)現紅色胸水已積滿胸腔,先生患的是肺癌??删驮谶@前一、兩天,他還為中國文化書院的講習班講課,并為因明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寫出鑒定意見。季羨林先生也不斷的鼓勵后輩研習這門學問。在看了副研究員吉美桑珠的《因明學的起源及其理論探討》后,季先生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繼續(xù)努力,深入研究。在得知燕山大學和杭州佛學院承辦了國際因明學術研討會后,季先生動情的說:“燕山大學、杭州佛學院是做了一件善事?!比卫^愈先生積極推薦自己的學生梅德愚做因明,得知梅先生將窺基的《大疏》譯作現代漢語并加注釋后,任先生高興的寫信稱“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并對梅先生說“您能不怕困難,有志于此,甚好。如做到一定的數量,可以把譯文及原書(復印件)寄來,看看,如有可能,找個出版社出版,對青年學佛教、因明者,也是一種參考書”。在發(fā)展因明方面,任先生指出一定要把因明放入教學中,讓更多的人認識并熟悉因明。2、鼎力支持與殷切希望2006年,在首屆因明國際學術大會召開前夕,劉培育老師給德高望重的季羨林先生寫了一封關于因明的信。收到信之后,當時95歲高齡的季羨林先生已經住院3年多了,還是馬上委托秘書給劉培育老師打電話。季羨林先生很高興,他想起什么就讓秘書打來電話,一天內給劉培育老師打了三次電話。他說:“因明學是一門冷學科,研究它既沒名也沒利?,F在有人為此奔波,熱心推動這門學科的研究,很不容易,真是了不起,因明再不抓就來不及了。”他說,他要不是在醫(yī)院,真想飛到杭州去。他還說,“我老朽了,住院了,愛莫能助。如果你們覺得我哪還有用,盡管說,我一定盡力去辦?!奔纠系脑捵屛覀兏袆硬灰?。2008年,第四屆中國因明學術研討會于蘭州召開,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西藏佛學研究會名譽長、著名哲學家、當時92歲高齡任繼愈老先生專門發(fā)來賀信:“繼往開來,更進一步。我希望因明界的朋友們繼續(xù)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績,讓因明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為我國的學術發(fā)展和現代化建設服務”字里行間透露出了老一輩學者對因明這份國家寶貴的遺產,充滿了熱愛。著名佛教人士、書法家、詩人趙樸初先生曾經也很關注因明的發(fā)展。為表達自己對燕山大學張忠義教授搶救因明行動的贊許,曾親筆為之題寫書名。國家文史館館員,著名邏輯家、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這幾年他正在做敦煌因明經卷的研究工作。先生至今還收藏著他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讀大學時買的虞愚先生的因明著作。在聽說因明要開首次會議后,特意為會議題詞:“正理窮原析法,明因得道真知”,祝愿因明研究不斷取得新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因明文獻中心的牌匾和因明雜志的書名均為歐陽中石先生所提。著名藏學家、87歲的黃明信老先生剛剛榮獲國家兩項優(yōu)秀學術成果獎,聽說要召開首屆國際因明會議,很高興,很快寄來了論文。并發(fā)來了賀詞,說道:“繼承絕學,發(fā)揚光大。祝愿國際因明研討會圓滿成功!”短短的兩句話,充分表達了一位老學者對搶救因明遺產、弘揚因明精神的殷切期望。旅居美國的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芳博士,感于祖父當年對因明的關注,決定專程要來杭州參加首屆因明學術會議,并做了認真地準備。但由于她摔傷不能遠行,特來信祝賀會議圓滿成功。辛亥革命研究會副會長章長炳先生感于章太炎等辛亥老人研究因明取得的豐碩成果,專程來杭參加會議,表示祝賀之情。二、步步前行——我們的成長(一)規(guī)模初具1、因明專業(yè)委員會成立經民政部批準,目前我國唯一一家因明學研究機構——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yè)委員會2006年12月8日在燕山大學掛牌成立,同時成立因明學文獻中心、世界邏輯史研究中心,其中因明學文獻中心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個因明學文獻資料中心。中國邏輯因明專業(yè)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幾成“絕學”的因明重新被人們所認識,并能使其得到發(fā)展自因明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委員會的一些活動與因明研究成果引起各媒體的關注。光明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文化報、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中國哲學年鑒、哲學動態(tài)、世界宗教研究、法音、中國藏學、海潮音、燕山大學學報等都對我們專業(yè)委員會的相關活動和成果進行了報道。2007年中國哲學年鑒還在熱點聚焦專欄收錄了四篇因明論文。專業(yè)委員會主管新聞發(fā)布的鄭偉宏副主任作了很多工作。2、基本資源配置與其他學科相比,因明各方面的資源還很有限,但近幾年在網絡資源配置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由著名邏輯學家、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題名的燕山大學因明文獻中心(9/yinming)是中國第一家提供因明文獻檢索的機構,該中心本著拯救因明、傳播因明、發(fā)展因明的宗旨,收集、整理了國內外相關文獻,盡量做到資料齊備并隨時加入最新研究動態(tài)和成果,以期為因明研究提供一些方便。玄奘研究網()由玄奘研究中心主辦,也有因明學研究專欄;并及時報道因明界的最新動態(tài)和采集最新的研究成果,為因明的學習與研究提供了幫助。戒幢佛學教育網中設有因明學研究專輯(/fxzd/ym/index.htm),該專輯既有因明典籍,也有現代學者的因明研究成果。還有王生杰先生的中國因明網()。還有佛教導航中的五明研究,就有關于因明論文900余篇(/wumin/),對學習因明,關注因明動態(tài)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二)規(guī)范發(fā)展1、一年一會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yè)委員會籌建于第一屆國際因明學術研討會,并在較短的時間內正式成立。在專業(yè)委員會領導和全國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從籌建到正式成立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因明學術會議。(1)首屆國際因明學術研討會首屆國際因明學術研討會于2006年6月15日至16日在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杭州勝利召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邏輯學會、玄奘研究中心、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燕山大學、中山大學、杭州佛學院聯合主辦。來自美國、法國、日本及中國大陸和港臺的佛教界人士及因明學者110人與會,共有論文80余篇,反映了近年來因明研究的新進展和新成果,著重探討了因明精神與當代社會發(fā)展的關系。這是本世紀第一次關于因明的盛會,更是第一次國際因明盛會,也是在時隔17年后首次召開的因明學術性的會議。這次會議交流的論文涉及內容廣泛,既有藏傳因明和漢傳因明,又有外傳因明;既有理論研究,又有應用研究。研究的視角新,涉及語用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和領域;而且還有多位專家關注因明與現實的關系問題。這不僅豐富了因明的科研成果,而且也弘揚了佛教文化。這次大會成立了以張忠義教授為主任的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yè)委員會(籌),還決定出版因明期刊和本次研討會的論文集。(2)中國第三屆因明學術研討會中國第三屆因明學術研討會于2007年6月14日至17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這次會議由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yè)委員會、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杭州佛學院、燕山大學、青海民族學院、青海佛學院共同主辦,與會代表70余人,其中藏傳因明學者多達50人。并參觀了塔爾寺和隆務寺,考察了藏傳佛教獨特的辯經活動。這次會議以“介紹藏傳因明研究新成果和藏傳因明教學情況,藏傳因明與漢傳因明的比較研究,以及因明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為主題。通過學術交流,與會代表對藏傳因明研究,以及漢藏因明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達成了共識;藏區(qū)學者介紹了藏傳因明的特征和西藏貝葉經中的因明文獻;與會學者還對藏傳因明的部分理論問題,以及漢藏因明的比較研究方面展開了討論。最后學者們還一致認為:對藏傳因明典籍翻譯和挖掘是提高中國因明學術地位的重要途徑,應該加強梵文因明原典的保護和利用。這次研討會還對我國因明的未來發(fā)展做出了規(guī)劃,是我國漢傳因明和藏傳因明學術交流的新起點,對增進漢、藏、蒙各族學者、高僧之間的團結和友誼也起了很好的作用。(3)第四屆全國因明學術研討會第四屆全國因明學術研討會于2008年10月13日至15日在素有金城之稱的甘肅蘭州市成功召開,這次會議由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yè)委員會、西北民族大學聯合主辦,西北民族大學藏語言文化學院和杭州佛學院共同承辦。來自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浙江、青海、西藏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學者70余人參會,共有會議論文約40篇。大會以因明學學科建設與發(fā)展研究,佛教文化與因明學的關系研究,漢傳因明學與藏傳因明學比較研究,語法學與文學中的哲理性與因明邏輯的關系研究,藏傳因明學大師事跡研究,漢傳因明學大師事跡研究,西方邏輯學與因明學比較研究,藏傳因明學與藏族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研究,形式邏輯與因明邏輯比較研究等幾個方面為議題,分漢傳因明和藏傳因明兩組展開討論與交流。這次研討會進一步推動了漢、藏因明學者的交流與合作,不僅有利于因明在我國的傳承與研究,而且對民族文化的弘揚和交流也具有重要意義。(4)第五屆全國因明研討會第五屆全國因明學術研討會于2009年7月29日至30日在素有遼闊草原青城之稱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市成功召開,這次會議由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yè)委員會主辦,內蒙古師范大學與內蒙古警察職業(yè)學院、杭州佛學院共同承辦。來自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學者50余人參會。會議的一大主題便是紀念虞愚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會議的一大亮點便是蒙古因明的獨特價值,認為蒙古因明學一座有待發(fā)掘的寶庫。會議以因明貢獻研究、三大邏輯比較研究、不同視野因明研究以及因明具體問題的闡述為主要內容。劉培育研究員,在會上還向我們傳達了一個重要消息:中國社科院已將因明列為首批立項的“絕學”學科。相信這一舉措將會推動我們因明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第五次全國因明學術研討會勝利閉幕了,相信這次會議不僅僅給我們的提供了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更加重了我們肩負繁榮因明事業(yè)的重要使命。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定不會辜負黨和國家、以及老一輩專家的殷切期望,使得因明事業(yè)煥發(fā)出新的光彩。幾次會議我會副主任光泉、鄭堆、祁順來、圖·烏力吉,還有更登三木旦、王生杰都做了許多工作,他們都是功德無量的。在這期間,玄奘研究中心還主辦了三屆國際玄奘研討會,玄奘是漢傳因明的開創(chuàng)人之一。在中國的因明史上,玄奘法師是漢傳因明的開創(chuàng)者,其所譯因明更是奠定了漢傳因明的基本走向與研習重點,所以關于玄奘的研究無論側重點在何處,對我國的因明事業(yè)都是大有益處的。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以劉培育先生為主要組織者和策劃者而成立的中國玄奘研究中心及其之后召開的三次“玄奘國際會議”,便是極恰當的一例。在這三次會議期間,雖然都不是以因明為研究主題,但是都對我國近20年來因明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2、后備人才培訓因明專業(yè)委員會成立以來,與其他單位一起聯合舉辦了一些培訓班,對因明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僅為學員們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而且也使學員初步系統(tǒng)地掌握了因明相關的理論基礎知識。(1)因明后備人才培訓班2007年11月15日至20日,由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yè)委員會、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中山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廣東禪文化研究會,以及大雄禪寺等聯合舉辦的中國首屆因明后備人才培訓班,在廣東省南雄市大雄禪寺順利開班。來自全國高校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佛學院研究班的學生;從事哲學、宗教等教學的青年教師;具有一定哲學、宗教學、邏輯學基礎的因明愛好者近80人參加了學習、培訓,并獲得了結業(yè)證書。國內著名的因明專家或邏輯學家劉培育、鞠實兒、鄭偉宏、祁順來、張忠義、釋剛曉、肖平等七位老師為學員授課。教學形式多種多樣,主題報告與專題講座相結合,加之自由討論,教學氛圍嚴肅而又活潑,教學內容嚴謹而又生動,教學方法科學合理,使因明理論深入淺出地呈現給每一位學員。無論是因明的復興之緣起還是現代學術視野下的因明研究;無論是漢傳因明還是藏傳因明的理論體系;無論是國內外因明研究現狀還是因明與現代科學的結合;都在短暫的時間內通俗、簡潔地傳授給了學員,使學員對因明的整個理論體系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在這次培訓中,副主任肖平的組織等工作功不可沒。第二屆因明后備人才培訓班將在2009年11月份在江蘇召開,相信這次的培訓班會獲得更大的成功,為我們因明培養(yǎng)更多的后備人才,使因明不再是絕學。(2)梵文培訓班為了弘揚國學,保護和繼承中華文化遺產,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關于合作開展梵文貝葉經的研究工作”的指示精神,也為了落實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yè)委員會在西寧會議上的重要決定,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因明后備人才,繼2007年11月首屆因明培訓班成功舉辦之后,因明專業(yè)委員會和燕山大學文法學院于2008年3月24日至4月2日在燕山大學聯合舉辦了第一期梵文培訓班;來自不同院校、不同專業(yè)的50余名師生參加了培訓。培訓班由季羨林先生的弟子、著名的梵文和佛學研究專家——韓廷杰先生擔任主講教師。韓先生以季羨林先生整理的講義(與德國斯坦茨勒著,季羨林譯,段晴、錢文忠續(xù)補,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梵文基礎讀本》內容相近)為底本,為大家講解了梵文的基礎知識。(3)全國因明方向碩博點(根據順真副主任提供資料)截止目前,全國共有因明學專業(yè)碩士點13個,招過生的博士點4個。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點有學生2人,博士點有學生1人;貴州大學因明學碩士點共有學生9人;復旦大學因明學碩士點共培養(yǎng)學生3人,博士點培養(yǎng)學生1人;中國人民大學博士點有學生2人;中央民族大學博士點有學生1人;華東師范大學碩士點培養(yǎng)學生2人;另外,燕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青海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院校也有培養(yǎng)了大批相關方向的研究生。三、累累——我們的成果(一)會刊《因明》是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yè)委員會的會刊,是以書代刊的形式由甘肅民族出版社出版,并得到杭州佛學院的鼎力支持。歐陽中石先生、巫白慧先生、曲吉堅贊先生等分別為雜志題名。張忠義和光泉主編的第一輯已于2007年12月問世,主要收錄了第三屆全國因明學術研討會的會議論文;《因明》第二輯也已于2008年12月問世,主要收錄了第四屆全國因明學術研討會的會議論文,副主編剛曉法師和姚南強教授為此做了大量工作。該會刊以弘揚因明和研究因明為主旨,兼及佛學、邏輯學、知識論、論辯學的內容,僧俗共舉,研究與普及并重,兼顧知識性和學術性。這是國內唯一的因明專業(yè)雜志(臺灣水月法師曾在20世紀70年代創(chuàng)辦《因明雜志》,開創(chuàng)了中國因明期刊的先河,現已停刊,1977至1987十年共出版發(fā)行82期),為因明研究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因明》雜志的成功創(chuàng)刊標志著因明專業(yè)委員會完成了首屆因明學術研討會的重要承諾——一年一個會,一年一本論文集。相信這樣的承諾我們還會繼續(xù)下去,為因明的發(fā)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二)因明課題因明這門冷僻的學科,社會上很多人都不了解它,甚至連因明是什么都不知道。長期以來,由于因明得不到廣泛的重視,想申請課題非常困難,申請國家社科基金的項目更是難上加難。自因明專業(yè)委員會成立以來,我們承擔了國家、省、市多項課題,取得了滿堂彩的好成績:復旦大學鄭偉宏研究員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佛教邏輯研究》(批準號為06JJD72040002),該課題擬撰寫十二大專題,將全面地涵蓋佛教邏輯的主要理論問題。同時還主持研究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漢傳佛教因明研究》和上海市社科基金項目《〈因明大疏〉研究》等。廣西師范學院黃志強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佛教邏輯的現代研究》(批準號為02BZX048),已結項。該項目成果以正確的邏輯觀和邏輯知識為指導,既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又不盲從,在依據原典進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較有新意的觀點和見解。燕山大學張忠義教授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因明義理研究與爭鳴——以三大邏輯的比較研究為視野》(批準號為07FZX006)、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因明三支、名辯三物與證成》(批準號為08JA72040003)、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漢傳因明史論》(批準號為hb07BZX003)。在因明課題申報上面藏蒙學者也做出了不小貢獻,西南民族大學藏學學院的藏族教授萬果教授現在就主持著國家社科基金“十五”規(guī)劃項目——《藏傳佛教因明學名著翻譯系列》,除此之外還出版了專著《因明邏輯概要》。青海師范大學的藏族更登教授還參與了青海民院院級課題項目:《藏傳因明思維邏輯形式研究》。內蒙古師范大學的蒙古族教授圖·烏力吉也積極參與到了蒙古族因明學的專題研究中。所有的成果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我們從因明申報課題的困境中,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現在各個課題項目均有的滿堂彩,相信在今后的因明研究中我們會走的更加精彩。四、著名學者的因明之路(一)虞愚先生的因明研究虞愚先生在27歲出版《因明學》,他的第一篇和最后一篇文章都是有關因明學的文章,在搶救因明的過程中立了奇功,發(fā)表了《因明學發(fā)展過程簡述》、《玄奘對因明的貢獻》、《因明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主編了《中國邏輯史資料選因明卷》及重要因明論文《法稱在印度邏輯史上的貢獻》等。(二)沈劍英先生的因明研究沈劍英先生在1979年參加首屆全國邏輯代表大會,提交了《因明學概論》,于1985年出版了《因明學研究》,此后又譯解了《因明正理門論》、《遮羅迦本集》,主編了《中國佛教邏輯史》,校補了《因明入正理論軌疏》以及對敦煌遺書中的因明寫卷作了全面考察。(三)祁順來的因明研究祁順來先生的主要科研成果有:《藏族歷代文學作品選》(共三卷),《藏傳因明概論》等著作,在各類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藏族古典文學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一文獲全國普通高校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國家一等獎;《藏族歷代文學作品選》獲得西北、西南九省區(qū)優(yōu)秀教育圖書二等獎;《藏族因明概論》獲得青海省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青海省優(yōu)秀藏文教材二等獎。(四)鄭偉宏先生的因明研究鄭偉宏先生于80年代初從事因明學研究,發(fā)表了《論因三相》、《因明三支作法與邏輯三段論之比較》、《因明概論》,出版了《論因明的同異、品》、《因明正理門論直解》、《漢傳佛教因明研究》,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佛教邏輯研究》,同時還主持研究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漢傳佛教因明研究》和上海市社科基金項目《〈因明大疏〉研究》等。在學術發(fā)面追求真理、服從真理,為因明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五、因明專業(yè)委員會幾年來的體會:(一)委員會全體同仁精誠團結各司其職:但凡偉大事業(yè)的起點,特別是任重道遠的系統(tǒng)工程,往往都要經歷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