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7篇】_第1頁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7篇】_第2頁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7篇】_第3頁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7篇】_第4頁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優(yōu)秀7篇】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這次帥氣的我為您整理了7篇《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親的肯定與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篇一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義。

2.使學生口算得數(shù)是2、3的加法。

3.認識“+”和“=”這兩個符號,學會讀加法算式。

(二)能力訓練點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圖意,培養(yǎng)學生視圖能力。

2.啟發(fā)、引導學生講述圖畫內容,學會說三句話,培養(yǎng)說話能力。

3.通過擺學具,理解加法含義,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在講解加法含義中,滲透集合(并集)思想。

2.引導學生講述圖畫內容時,可指導學生做合并起來的手勢,既幫助理解圖意,又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使學生加深了解加法含義。

2.較熟練地口算得數(shù)是2、3的加法,并知道計算的根據(jù)。

3.認識“+”和“=”,會讀算式。

教學難點

1.理解加法含義。

2.引導學生說思維過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請同學們擺出1根小棒,2個三角形,3個圓。說一說各用數(shù)字幾表示,并在學具下面寫一寫。

2.動手將2個三角形分成兩堆,再把3個圓片分成兩堆,說一說2、3的組成。

3.看課本10頁的跳棋圖,想一想,□里應該填幾,填上數(shù)后再想一想為什么。并把這幾個數(shù)的組成,寫在黑板上。

二、探究新知

1.直觀演示,引出加法。

(1)先出示(或顯示)小朋友左手的氣球,問,這是幾個氣球?用數(shù)字幾表示。

再出示(或顯示)右手的氣球,問,這是幾個氣球?用數(shù)字幾表示?

(2)現(xiàn)在把左手1個氣球和右手1個氣球合在一起。(邊說邊移動氣球,直到合在一起),一共是幾個氣球?

(3)引導學生口述題意。左手里的1個氣球,右手里的1個氣球,合起來一共是幾個球?

(4)講述。(指圖)左手里的1個氣球和右手里的1個氣球,合起來一共是2個氣球。說簡單一些就是,1和1合起來是2。(指導做兩手合起來的手勢)1和1合起來就是1和1加起來,怎么表示呢?就是在1和1中間寫上“+”(板書加號),讀作“1加1”。“+”表示合起來,學生試讀。

(5)“1+1得幾?”學生回答后說明,1加1得2,得幾也可以用一個符號“=”表示。(在1+1后面寫上“=”)“=”是等號(板書等號)。指“1+1=2”說,這是一個完整的加法算式,讀作“1加1等于2”也可以讀作“1加1得2”。

(6)[小結]這道題是把左手里的1個氣球與右手里的1個氣球合起來一共是幾個氣球?(邊說邊做手勢)合起來也就是加起來,所以這道題要用加法計算。

2.指導看圖,理解圖意。

(1)教學10頁中間左圖。

①用磁力板、幻燈片或電腦顯示邊演示邊講。原來有兩個小朋友在做游戲(在兩個小朋友外面圈一個圈),又跑來1個小朋友(也在一個小朋友外面圈一個圈),合起來一共是幾個小朋友?(再在3個小朋友的外面圈一個大圈)

②引導學生邊說邊用手勢表示題意。

③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必須把幾和幾合起來?說明,把2和1合起來,就是把2和1加起來,寫成算式“2+1”。

④“2加1得幾?”學生回答后,教師在“2+1”后面板書“=3”。

⑤領讀算式“2+1=3”。學生自己讀兩遍。

⑥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10頁相應的圖。說明教科書中的圖和剛才看的意思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最后顯示的圖也叫結果圖。意思也是“原來有2個小朋友,又跑來1個小朋友,一共是幾個小朋友?”

⑦引導理解算式。剛才是看著圖知道2加1得3,如果沒有圖可以怎么想呢?因為2和1組成3,所以2加1得3。

(2)教學第10頁右圖。

①(指圖)這幅圖表示什么意思?引導學生說出:“原來有1只小貓玩球,又跑來2只小貓,一共有幾只小貓?”

②求一共有幾只小貓?要把幾和幾合起來?用什么方法算?怎樣列式?

③引導學生在黑板上寫算式“1+2=3”。

④看到“1+2=3”你是怎樣想的?

3.整理小結。

(1)剛才我們看到的這3幅圖,第一幅圖是要把1和1合起來,第二幅圖是要把2和1合起來,第三幅圖是把1和2合起來。這三幅圖都是表示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都要用加法計算。

(2)齊讀黑板上的3個算式。

4.動手操作,理解加法含義。

(1)先擺1個三角形,再擺1個三角形,一共幾個三角形?這是把幾和幾合起來,怎樣列式?得多少?

(2)先擺1個圓,再擺2個圓,一共是幾個圓?這是把幾和幾合起來?怎樣列式?得多少?請把得數(shù)填在教科書上的□里。(第10頁下圖)。再讀一遍算式。

三、鞏固發(fā)展

指導完成教科書12頁做一做。

(1)12頁1

引導邊做手勢邊說圖意。“原來有1只小狗,又來了2只小狗,一共有幾只小狗?”求一共有幾只小狗?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把得數(shù)填在□里。

(2)12頁1

①說圖意。原來有2本書,又拿來1本書,一共有幾本書?

②說一說“1+2=3”你是怎么想的?

(3)12頁2,填得數(shù)。填完后,說說為什么這樣填?

(4)12頁3,這是2和3的組成。它與我們今天學的加法有密切的關系。因為我們做加法時,想的就是數(shù)的組成。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而后訂正。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1.復習2、3的組成。

2.用小棒擺一擺1+1=1+2=2+1=

3.說一說這幾個算式得幾,你是怎么想的?(邊說邊做手勢)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數(shù)位的含義,加深對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

2、掌握比較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認真審題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進行數(shù)的大小比較。

教具準備:

例11(3)汽車圖,師生準備算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出下面的數(shù),說說各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它們各是幾位數(shù),最高位是什么位。在369143837406900

2、在○里填上"〈"或"〉"。

61○5645○47100○98等

讓學生自立思考填寫。并分別提問:你是怎樣進行比較的?

[評析:掌握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是本節(jié)課新知識的重點,教師運用復習幫助學生喚起對原有知識的回憶,為學生學習新知作了銜接和孕伏。]

二、新課

1、導人新課,揭示課題,交待目標。

師:我們已經會比較百以內數(shù)的大小,那么怎樣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呢?

板書課題:比較數(shù)的大小

師:本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是:掌握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

2、教學例11、

(1)教學位數(shù)不同的數(shù)的大小比較。

①比較1230和965的大小。

師問:1230是幾位數(shù)?最高位是什么位?比一千大。還是比一千小?在算盤上撥出來。965是幾位數(shù)?最高位是什么位?夠不夠一千?在算盤上撥出來。

指導學生觀察思考:1230是四位數(shù),最高位是千位,這個數(shù)超過一千;而965是三位數(shù),最高位是百位,這個數(shù)不夠一千。那么1230與965哪個數(shù)大?

板書:1230〉965。

②反饋練習:999○1000836○991015○989

師提問,學生思考后回答: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先比什么?怎樣確定誰大誰小?

小結: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先比位數(shù),位數(shù)多的數(shù)大,位數(shù)少的數(shù)小。

[評析:教師應用學生已有"百以內數(shù)大小的比較"。以及"萬以內數(shù)的數(shù)位排列順序"等知識,把它作為上位知識,揭示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教師在教學中把教學的著力點總是放在引導學生應用前邊已學過的知識去探索新知,通過提問、啟發(fā)、點拔的方法,誘導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逐步感知到數(shù)位不同的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豐富了原認知。]

(2)教學位數(shù)相同的數(shù)的大小比較。

①比較5640和8790的大小。

讓學生讀題,然后在算盤上撥出5640和8790

師問:這兩個數(shù)都是幾位數(shù)?最高位是幾?5640最高位是幾千?8790呢?

啟發(fā)學生思考:5個千與8個千哪個???

板書:5640〈8790

②反饋練習:4005○39895798○6010

讓學生說一說,位數(shù)相同的數(shù)怎樣比較數(shù)的大小?

小結:位數(shù)相同的數(shù),先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shù)大的數(shù)大;反之,則小。

③出示例11(3)的汽車圖片。師述:在全縣開展的"萬人簽名"植樹活動中,濱工飲料廠的叔叔阿姨們?yōu)榱宋縿谕瑢W們,高高興興的運來了許多汽水???!運汽水的車來了。(師出示圖片)師問:誰來說說左邊的一輛車運了多少瓶?(3854瓶),右邊的一輛車運了多少瓶?(3529瓶),哪輛車運的汽水多?3854和3529都是四位數(shù),最高位也相同,該怎樣比?

師:根據(jù)已掌握的比較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請?zhí)顚懺跁稀?/p>

④反饋練習:6809○68103059○3057

師問:位數(shù)相同的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也相同再怎么比?

小結:如果兩個數(shù)的位數(shù)相同,最高位上的數(shù)也相同,就從高位起依次往下比,直到比出數(shù)的大小為止。

[評析: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某一問題總是在積極思考而又沒搞通,或已經有所思考但尚未成熟,處于欲言而無法表達的心理狀態(tài)中,教師就要善于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tài)和時機,啟發(fā)、提問,激發(fā)學生認知沖突,使學生處于"心憤憤"、"口悱悱"的心理狀態(tài),這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動力。它使學生在認識上、情感上、意志上予以高度專注,利于學生對新知的理解掌握,從而構建了新的知識結構。]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九第1—5題。

第1題

師問:有幾組數(shù)?哪些組位數(shù)相同?哪些組位數(shù)相同?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讓學生自立練習。

第2題:

指名學生讀題。

師問:(1)小題這4個數(shù)中,最小的數(shù)是多少?最大的數(shù)是多少?剩下的兩個數(shù)941和914哪個小?你能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嗎?

師問:(2)小題這4個數(shù)都是幾位數(shù)?請你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出來。然后讓學生說出排列的結果,集體評講。

第3題:

先讓學生讀出各數(shù)。

師問:這些數(shù)的位數(shù)相同嗎?哪個數(shù)的數(shù)位最少,怎樣找出最大的數(shù)?讓學生練習后說一說。

第四題:

師問:最大的三位數(shù)是幾?最小的三位數(shù)是幾?最大的四位數(shù)是幾,最小的四位數(shù)是幾?

讓學生在算盤上撥出來,教師課堂巡視了解情況。

第5題:

讓學生自立練習,指名2人上黑板板演,然后集體訂正。

[評析:教師對練習九第1—4題都作了提示,學生不但解題的目的明確,還便于學生主動探求新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學會怎樣去思考解答問題的方法。]

四、課堂小結

師問:這節(jié)課學了什么內容?

師問:在比較數(shù)的大小的時候應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師述:今天學習比較數(shù)的大小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主位數(shù)不同的數(shù)比較大小,其方法是先比較位數(shù),位數(shù)多的數(shù)就大;二是位數(shù)相同的數(shù)比較大小,其方法是先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shù)大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從高位起依次往下比,直到比出數(shù)的大小為止。

這節(jié)課大家都學得很好,希望繼續(xù)努力。

[總評:比較數(shù)的大小,首先看它們各是幾位數(shù),然后接著數(shù)位的排列順序,依次進行比較,確定誰大誰小。教師在教學中緊緊地抓住這一"課眼",使教學從一個較高的層次審視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程序,使全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成為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使整個教學過程具有內在的邏輯力量,正所謂"契領而頓,百皺皆順"。由于教師的教學抓住了"課眼",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契機,即把認知上遇到的矛盾、困惑、內化為學生探求新知的迫切需要,喚起學生主動探求問題的強烈愿望。所以,這樣的課總是耐聽、耐品、有韻味。

人教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關系符號=并理解其含義,知道讀法、寫法,能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shù)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的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化思想方法,以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體會符號的簡潔、明了的應用功能,感知符號在數(shù)學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的數(shù)學思想。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區(qū)分和記憶三種符號。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三種符號。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1、回顧已經學習了哪些數(shù)字?(1~5)

2、小猴歡歡今天過生日,它邀請了2位好朋友一起參加生日派對,歡歡的爸爸、媽媽幫它們準備了很多好水果,來看看都有些什么?(出示圖片)(2根香蕉、3個桃子、4個梨)

師:怎樣擺就能一眼看出誰多誰少?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知識一一對應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來。發(fā)現(xiàn)猴子數(shù)量和桃子的數(shù)量一樣多,梨的數(shù)量比猴子的數(shù)量多,香蕉的數(shù)量比猴子的數(shù)量少。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創(chuàng)設小猴過生日的故事情節(jié)有效地激發(fā)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舊知和新知搭建了橋梁。

(二)激發(fā)興趣,類比遷移

1、認識關系符號

(1)教學=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師:一只猴子吃一個桃子,桃子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加以說明。3只小猴的數(shù)量和3個桃子的數(shù)量同樣多,可以寫成3和3一樣多。師:數(shù)量一樣多的情況用符號怎樣表示?可以讓學生先表達想法,之后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梳理,將3和3一樣多寫成3=3,并認識等號。

總結:當小猴和桃子的數(shù)量同樣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來表示,讀作3等于3。由于等號表示的是兩邊的數(shù)量相等,所以寫的時候要把兩條線畫得均勻而且一樣長。(板書3=3,等號,讀作:3等于3)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后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個新認識的符號朋友。

(2)教學師: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夠分嗎?大家想辦法說明。

預設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出猴子多,香蕉少。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shù)量和桃子的數(shù)量同樣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shù)量比香蕉的數(shù)量多,也就是3比2大,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2。

總結:猴子的數(shù)量3多于香蕉的數(shù)量2,我們就用(大于號)來表示,把3寫在前面,然后寫,最后寫2。讀作3大于2。

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后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二個符號朋友。

(3)教學師: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現(xiàn)在咱們來分一分梨。一只猴子吃一個梨,梨夠分嗎?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1:用一一對應擺圖的方法比較猴子少,梨多。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shù)量和香蕉的數(shù)量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shù)量比梨的數(shù)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4。

總結:也就是說把3寫在前面然后寫上這個符號,最后再寫4。這個是小于號,表示3比4少,讀作3小于4。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后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三個符號朋友。要求學生用學具擺出圖,找到兩個數(shù)大小關系,并用所學的符號進行連接。將擺圖的結果寫出來,再與他人說一說。師:剛剛咱們認識了3個很棒的符號朋友,通過讀一讀和寫一寫,你發(fā)現(xiàn)它們身上的優(yōu)點了嗎?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4)辨析:大于號和小于號是一對好兄弟,長得很像,該怎么區(qū)分它倆呢?(張著大大的嘴的一邊就是大數(shù),尖尖的小尾巴的一邊就是小數(shù),大數(shù)在前面就是大于號,小數(shù)在前面就是小于號。)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并教順口溜:大數(shù)在前用大于號,小數(shù)在前用小于號。大大嘴巴朝大數(shù),尖尖嘴巴朝小數(shù)。

2、小游戲:

(1)介紹游戲規(guī)則出示兩張數(shù)字卡片,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并用或=連接。教師演示游戲玩法。教師出示5和3,學生選擇擺在兩個數(shù)中間。

(2)同學之間進行游戲,一人出題,其余人擺符號

人教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在游戲的過程中,感知左、右這兩個方位,初步掌握判斷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處理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左、右等詞語描寫物體所在位置,發(fā)展初步的位置觀念。3、讓學生經歷在現(xiàn)實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體間位置關系的活動,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辨認前后、上下、左右方位。難點:理解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生高興的說:喜歡。

這節(jié)課我們先一起來做個有趣的游戲好嗎?(好)

(板書:有趣的游戲)游戲的名字叫“聽口令做動作”,老師說你們做,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先把你的手放在鼻子上,老師說哪你就指哪,請注意聽。

準備:指耳朵(大家手不要放下來,相互看一下,誰錯了幫助改正過來。)

指眼睛、鼻子、頭發(fā)、臉蛋

(同學們真棒,都指對了,反映很快。)

二、游戲中,體驗左右

1、誰還想繼續(xù)玩?現(xiàn)在,老師要增加點難度,仔細聽:指左耳(你指的是左耳嗎?想一想,應該是哪只耳朵。)

指右眼(手不要放下來,同桌相互看看,有沒有錯誤,應如何改正。)指左眼,指右耳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們這次速度慢了,而且還有出錯的地方,那大家想一下,我們這次的游戲比上次難在什么地方?增加了左右(板書:左右)

(真是認真聽講的好孩子)

師:看來,要想玩好這個游戲,首先我們要很快地分清左右,誰能結合我們的生活說一說,怎樣才能分清左右呢?

2、師小結:這個方法真好。請小朋友們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師打個招呼,再伸出你的左手來,摸摸你可愛的小鼻子。

師: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小朋友們再來瞧瞧自己的身體,還有這樣一左一右的一對好朋友嗎?

學生會發(fā)現(xiàn):左腿、右腿;左胳膊、右胳膊;左眼、右眼等??梢砸龑麄冞呎疫呑鰟幼鳎禾咛咦笸?,再踢踢右腿;伸伸左胳膊,再伸伸右胳膊,,,,)

師小結:小朋友真聰明,剛才說的這幾對好朋友,都是一左一右的。這次我們就知道了我們右手的這邊就是右邊,左手的這邊就是左邊。

師:其實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用到“左右”的知識。你能說說嗎?

3、聽口令,做動作(由慢到快)

師:聽老師的口令,我們一起來做動作。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雙手拍拍放下來;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手摸摸右耳朵,右手摸摸左耳朵,雙手拍拍放下來;左腳跺兩下,右腳跺兩下,雙腳一起跺兩下。

5、聽口令,擺文具。(師生同時擺)

數(shù)學書擺中間,橡皮擺在書的左邊,文具盒擺在書的右邊。

師:怎么我的文具盒在這邊,而你們的在那邊?

師舉例說明,師生同時舉起右手,問:你們舉的右手和我舉的右手怎么不在同一個方向?教師轉過身去,這樣就和小朋友們的右手方面一致了。(生也向后轉,體會相對性。)

三、利用左右,認識同學

1、師:誰能給老師介紹一下自己前后左右的四個同學呢?(生介紹)

2、師:在我們的教室里,坐在最左邊的同學舉起左手,坐在最右邊的同學舉起右手。從左邊數(shù),這是第一排,第二排,,,,(師指著說)從右邊數(shù),這是第一排,第二排,,,,(師指著說)下面我們來玩“猜同學”的游戲。從左邊數(shù)第二排,從前邊數(shù)的第5個同學。從右邊數(shù)第三排,從后邊數(shù)的第2個同學。請學生上前說。

四、做韻律操起立,大家把座位放好,立正?。ǚ乓魳穾熒黄鹱觯┬∨笥褌?,大家跟我一起做:拍拍右肩膀拍拍右肩膀右腳跺一跺右腳跺一跺向前跳一跳向后蹦一蹦

左手擺一擺右手擺一擺左腿踢一踢右腿踢一踢

(請坐。小朋友們做得真棒,反應很快。)

五、認識前后、上下

1、認識前后

小朋友們有沒注意聽,我們剛才的活動中除了左右之外還用到了什么方位?

生:前、后你們聽得真仔細?。ò鍟呵昂螅﹣恚覀円黄饋碇敢幌虑昂?,再指一遍。哪位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你的前后坐的是誰呀?誰能把你的前后、左右坐的是誰都說出來?

2、認識上下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除了前后、左右之外,我們還經常用到什么方位?(做出指上指下的動作)生:上、下(板書:上下)

(真是細心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孩子)我們再一起指一下上,再指一下下;指上、下、前、后、左、右。

六、游戲鞏固新知

1、現(xiàn)在,上下、前后、左右你都能分清嗎?好,試試看。

師找一名同學示范一下(師生面對面站,師先說。拍手做“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反反正正、石頭、剪刀、布”然后生說。)

師:大家學會了嗎?同桌之間試一試。

2、小紅住在()家的樓上,()住在小蘭家的樓上。誰在最上面?誰在中間?誰在最下面?

3、小動物排隊:

4、水果排排坐

5、住在最下

面,是第__層。第

2層住的是____

_,它在_____

的上面,____的

下面。第3層呢?_

__

6、森林運動會:加油!誰在最前面?誰在最后面?

我的前面有誰?我的后面有誰?

誰得了第一?

7、1號車在()號車的前面,

在()號車的后面。

1號車排第();

5號車在()號車的后面,在()號的前面。

8、上山時,誰在前?誰在后?

結果呢?

9、從左數(shù)是第()個。

的左邊有什么?右邊呢?

10、練一練:從右數(shù)大客車是第5輛,

一共有()輛車。

11、涂一涂

將最左邊的圓涂上紅色

將最右邊的圓涂上藍色

將最中間的圓涂上綠色

將從左邊數(shù)第二個圓涂上黃色

將從右邊數(shù)第二個圓涂上黑色

12、貼一貼:指出上下左右

師:同學們剛才表現(xiàn)得真棒,老師送給大家一個禮物(一棵大樹)。大家看,大樹爺爺自己站在這兒太孤單了,咱們給它找一些朋友吧!剛才,老師

獎給大家好多的獎品,有小鹿、小兔、小鳥、小蘑菇的卡片,得到獎品的同學把獎品舉給大家看。我們讓這些獎品去陪大樹爺爺好嗎?

師:你們瞧,4只小鳥已經飛來了。請小鳥說說在大樹爺爺?shù)哪倪叄?只小兔也蹦蹦跳跳跑來了,下面的小同學,你能說說它們在大樹爺爺?shù)哪倪厗??還有5只小鹿和6個蘑菇呢,你想讓它們貼在哪兒?(學生指揮貼。)

七、小結:

小朋友們,你們玩的開心嗎?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哪些新知識?下課以后你可以接著玩有趣的游戲。

板書設計:認識左右、上下、前后左右上下前后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篇五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加和減(一)》中第55頁的例題和“試一試”,第55~56頁的“想想做做”等習題。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之前,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10的組成,并且通過一圖四式的練習,初步認識了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為學習10的加減法作了知識上的鋪墊。10的加減法是以后學習20以內進位加和退位減的重要基礎,是本單元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另外,學習這部分內容還可以滲透簡單的函數(shù)思想。

10的加減法中,教材選用學生喜愛的足球比賽這一情境,讓學生聯(lián)系圖意列出相應的4道算式,學生心理上很樂意接受這些計算并迅速進入思考算法的狀態(tài)。學生經過自立思考、交流算法,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霸囈辉嚒弊寣W生通過操作拋花片,根據(jù)10個學具可能出現(xiàn)的正、反面幾種情況,自主探索10的加減法的所有算式。這樣把直觀演示與抽象思維巧妙結合起來?!跋胂胱鲎觥敝邪才帕恕皩诹睢?、“小兔出題”、“開放題”等學生喜聞樂見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在盎然興趣中學習知識,發(fā)展思維。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學會10的加減法。教學難點是理解相應的加減法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激發(fā)積極探索新知和學好數(shù)學的愿望。

2.正確計算10的加減法算式,加深認識相應的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

3.逐步培養(yǎng)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中國足球隊齊心協(xié)力,頑強拼搏,第一次沖出亞洲,進入“世界杯”決賽圈。(生鼓掌祝賀。)今天,我們也來進行一場有趣的數(shù)學“足球”賽,比一比哪組“進球”數(shù)最多。

【教師借體育時事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既了解了信息,又置身于比賽的模擬情境,增添了學習動力。】

二、復習鋪墊。

1.各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同時進行“10的組成”的接力賽。

2.師:小組全體小朋友共同努力,贏得了本場比賽的第1“球”。

三、自主探究。

1.通過“看看想想”,探討10的加減法中一組算式的計算方法。

師生交流:看,球場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細看一看,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兩部分?(學生可能會答:分成左邊3個小朋友和右邊7個小朋友;可以分成穿黃衣服的6個小朋友和穿藍衣服的4個小朋友;還可以把這些小朋友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

師生交流: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在足球比賽中,一般是按服裝顏色的不同分成兩隊。這樣,你能說出哪些算式?(生:6+4=10-6=4+6=10-4=)

師:你們想自己算出得數(shù)嗎?請把課本翻到第48頁,試著填一填。(生嘗試做,師巡視。)

師生交流:請任意選一題,把你的算法告訴大家。(生可能會有以下回答:(1)從圖上數(shù)一數(shù),共有10個小朋友,所以6+4=10;(2)因為10可以分成6和4,所以6+4=10;(3)因為6+4=10,所以4+6也就等于10。(4)因為6+4=10,所以10-6=4;(5)因為10-6=4,所以10-4=6……)

師:小朋友的辦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組成來算,也可以利用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來算。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學習的10的加減法的3組題。10的加減法還有很多題目,你們想自己學習嗎?(板書:10的加減法)

【教師一句不經意的問話,引出了學生對圖意的不同理解,教師機智地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的結果及時引到正題(球賽的常規(guī)知識),爾后教師又放手讓學生說得到算式結果的多種途徑,于是又“爆”出一些精彩的思考方法,可謂收放自如?!?/p>

2.通過“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減法全部算式的計算方法。

(1)自立操作,寫算式。

教師讓學生拋10個花片,根據(jù)正面和反面情況寫出多組算式。

(2)學習小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教師讓學生把寫有算式的紙片貼在黑板上,并根據(jù)學生匯報用電腦輔助演示拋的狀況,從而逐步得到10的加減法的全部算式。

教師激勵談話:小朋友真行!你們通過拋花片,學會了所有10的加減法題。想表揚一下自己嗎?老師獎勵每組一個學習“球”。

(4)學生上黑板歸類并有序整理寫有題組的紙片,即時記憶。

【教師通過學生自立拋花片寫算式,然后在交流匯報中得到全部算式。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做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四、輕松一刻(課間操)。

師生共同做課間操。在愉快的音樂聲中,教師引導學生說:輕松一刻來到了,我們一起來表演“湊十歌”。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師生共同表演“湊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

【“輕松一刻”的課間操活動寓知于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身心?!?/p>

五、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1.10加幾。哪兩張卡片上的數(shù)相加等于10?

(1)師生同做。

例如:師出“8”,生出“2”,接著師說“8+2=10”,生說“2+8=10”。

(2)同桌互做。

2.10減幾。

師:小兔子見小朋友這么聰明,要來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減去其他傘面上的任何數(shù),請算出得數(shù)。

3.看誰說得多。□+□=□□-□=□

【“對口令”、“白兔出題考學生”以及開放題等豐富多樣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練習知識、發(fā)展思維,一點也不覺得苦和累。】

六、全課小結,提高認識。(略)

七、作業(yè)。

1.第56頁第3題。

2.學有余力的學生做提高題。

電腦出示圖:一座小木屋前有2個男孩,1個女孩。問:如果一共有10個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幾個女孩?

課后總結

本節(jié)課在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力求使課堂體現(xiàn)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

2.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開放性,教學過程既有活動形式、內容的開放,更有學生思維的開放,整個一堂課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亢奮狀態(tài)。

3.注重算法的多樣化與思維的靈活性,教學中能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讓學生在探索、體驗中學習,在自立思考、相互交流中發(fā)展。

4.注重課后延伸與拓展,課末布置提高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思想。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總教案最新5篇六

教案示例

課題:口算整百、整千數(shù)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口算整百、整千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和的靈活性。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仔細審題,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口算整百、整千數(shù)的加減法的算理。

教學難點

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教具、學具

口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演示課件“整百、整千數(shù)加減法”】。

1、(1)13個十是多少?

(2)25個百是多少?

(3)5個千呢?

(4)80里面有()個十。

2、簡答題。

700里面有()個百。

130里面有()個十。

4000里面有()個千。

二、進行新課【繼續(xù)演示課件“整百、整千數(shù)加減法”】。

(一)學習例3.

1、出示①400+300=

思考:口算這道題可以怎么想?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解法:

A.400是4個百,300是3個百,4個百加上3個百是7個百就是700.

B.400加300等于幾,因為4加3得7,所以400+300最后等于700.

C.用筆算的方法,從個位加起,最后得700.

教師板書:400+300=700

想:4個百加3個百是7個百。

2、出示(2)700-300=400.

學生發(fā)言??赡軙霈F(xiàn)多種做法,教師均要給予肯定,特別要肯定這種想法:因400+300=700,所以700-300=400.

3、出示(3)2000+6000=

小組討論。出現(xiàn)幾種方法后,說出計算結果。

4、出示(4)9000-4000=

學生推理出:9個千減去4個千等于5個千

(二)學習例4

1、出示例4200+30=

230-30=

230-200=

學生可自由選擇一道題向大家介紹快速口算的方法。

2、學生匯報:

200+300=2302個百加上3個十等于2個百3個十是230.

先減整十數(shù)先減整百數(shù)

3、小結:幾百幾十減幾十,可以用整十數(shù)先減去整十數(shù)再加整百數(shù)。也可以幾百幾十先減去整百數(shù),再加上整十數(shù)。

4、練一練

200+4003000+60009000-7000

450-504500-40003400-400

(三)教學例5

1、出示例580+50=

130-80=

130-50=

思考:這三道題怎樣又正確又迅速地計算出結果。

【80+50等于多少?是8個十加5個十是13個十就是130.

計算130-80和130-50這兩道題時,可以看到減到想加法遞推。

因為80+50等于130,所以130減去80就等于50.或因為80+50等于130,所以130減去50就等于80】

2、出示:900+600=1500-600=

師問:你是怎么計算出來的?

3、練一練

70+50=400+600=800+900=

120-50=1000-600=1400-800=

(四)總結。

讓學生觀察板書后討論,今天學的是什么樣的口算?通過學習有什么收獲?(板書課題:整百整千加減法的口算)

三、鞏固練習【繼續(xù)演示課件“整百、整千數(shù)加減法”】。

1、口算下面各題。

900-300540-3002900-800

2000+5000640-2007200-200

4300-3005200-200360-360

2、接力賽。看算得又對又快。

四、布置作業(yè)【-本文§.1繼續(xù)演示課件“整百、整千數(shù)加減法”】

1、口算(3分鐘完成)

700+5003000-20007000-1000

400+507000-2000400+500

600+50090+503000+2000

1700-8001200-700360-70

4600-50050+700630-30

2、直接寫出答案。

500+30=7000-1000=5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