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穿越時空的韻律6芣苢/《詩經(jīng)》
插秧歌/[南宋]楊萬里學習目標想象詩中描寫的古人的勞動場景,感受勞動超越時空的魅力。賞析兩首詩詞句的特點,在誦讀中感受不同的韻律。導入齊讀詩句,看它們共同描繪的是什么內容。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鋤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勞動《詩經(jīng)》介紹《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先秦稱其為《詩》,或取其整數(shù)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詩經(jīng)》介紹《詩經(jīng)》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是內容體例,賦、比、興是手法。詩經(jīng)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部分?!讹L》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朝廷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对娊?jīng)》介紹賦:直接鋪陳敘述,直截了當?shù)乇磉_所要陳述的思想感情,是《詩經(jīng)》最基本的表現(xiàn)手法。朱熹:“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纭囤L?擊鼓》所言“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很直接、很熱烈地將自己的愛情誓言表達出來?!对娊?jīng)》介紹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屬此類。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纭段猴L?碩鼠》通篇用比。興:即起興,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說的內容。朱熹:“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比纭吨苣?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鳩鳥在河中叫”起興。《插秧歌》作者:楊萬里楊萬里(1127-1206),南宋詩人,字廷秀,學者稱他為誠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紹興(宋高宗年號,1131-1162)進士,曾任秘書監(jiān),主張抗金。詩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并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初學江西詩派,后轉以王安石及晚唐詩為宗,終則脫卻江西、晚唐窠臼,以構思精巧、語言通俗明暢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獨具的詩風,號為“誠齋體”。楊萬里學問淵博,才思健舉,不僅能文,對理學亦頗注意。相傳有詩二萬余首,現(xiàn)存詩四千二百余首,詩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誠齋集》。代表作有《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閑居初夏午睡起》《新柳》等。誦讀感知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芣(fú)苢(yǐ):野生植物名,可食;一說即車前子。掇(duō):拾取,伸長了手去采。捋(luō):順著莖滑動成把地采取。袺(jié):一手提著衣襟兜著。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帶上,再把東西往衣里面塞裹。誦讀感知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來。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來。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來。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來。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來。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來。誦讀感知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閱讀時注意:把握節(jié)奏(二二)。輕重有別。助詞適當輕讀,動詞適當重讀。飽含感情。讀出勞動的歡欣。////////////《芣苢》詩意理解你覺得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要表達一個什么主題?這是一首集體勞動的贊歌,描寫了人們集體采摘芣苢的過程,表達了勞動者喜悅的心情。開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滿載而歸,歡樂之情也從這一過程表現(xiàn)出來。詩歌反復地描寫勞動的過程,形象地表現(xiàn)了勞動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疑難探究《芣苢》一詩在形式上有什么鮮明的特點?有什么藝術效果?重章疊句的形式,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動詞“采”“有”“掇”“捋”“袺”“襭”是變化的,其余都是重疊。在不斷重疊中,產(chǎn)生簡單明快、往復回環(huán)的音樂感。同時,六個動詞的變化,又生動地表現(xiàn)了從采摘到收獲的勞動過程,越采越多直至滿載而歸。疑難探究詩中“采、有、掇、捋、袺、襭”這六個字的順序能夠更換嗎?不能。這首詩用詞連貫,是按勞動情景的推進來寫的。人們從一開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開了勞動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這是一個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勞動過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滿載而歸,所以順序不能更換。誦讀感知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dōumóusuōjiǎshàshìzāzhāo《插秧歌》詩意理解種田的農夫將秧苗拋在半空,農婦一把接住,小兒子把秧苗拔起,大兒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斗笠是頭盔,蓑衣是戰(zhàn)甲,但似乎沒什么用,雨水從頭上進入,直濕到肩胛。喊他停下來吃早餐好休息一會兒,那農夫低頭彎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種也還沒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鵝小鴨,不要讓它們來破壞秧苗。《插秧歌》鑒賞教授徐中玉《唐宋詩》:“這首詩,通篇用口語、俗語連綴成句,用毫不賣弄甚至毫不修飾的白描手法,寫出農家插秧的情景,那么淺顯,那么真實,又是那么生動,那么形象,只覺一股活潑潑的生活氣息從詩中溢出,向人撲來。”請細讀詩歌,說說詩中具體寫了哪些情境,又是怎樣描寫的?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插秧歌》鑒賞“雨從頭上濕到胛”,雨勢甚猛,盡管戴“盔”披“甲”,仍淋得渾身濕透,在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下插秧不輟,其艱苦可以想見。“農時不饒人”固然是其冒雨勞作的主要原因,但農家吃苦耐勞的精神藉此“一斑”也得到了充分的顯現(xiàn)。五至八句通過描寫農家夫婦的對話及對話時的情態(tài),進一步表現(xiàn)了農家的勤勞和農事的緊張。前四句以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向讀者展示了一幅生動的畫面?!恫逖砀琛疯b賞后四句,作者除繼續(xù)對活躍在畫面上的農家夫婦進行點染外,還給它配上了聲聲入耳的畫外音?!皢厩托膂?,這是寫農婦招呼農夫小憩片刻,且去用餐?!俺汀?,點出農夫起早出工,直到現(xiàn)在還水米未沾。說明農事已緊張到極點。“低頭折腰只不答”,這是寫農夫的反應:他仍然保持著插秧的姿勢,手腳不停地忙著,仿佛連抬起頭來望一眼的功夫也沒有。這里,“只不答”,并不是說他對農婦的呼喚置若罔聞,一聲不吭,而是說他沒有答應農婦“歇半霎”的請求。事實上,農夫用別的話題將農婦支吾了開去?!把砀蠢紊P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便是農夫的答話。言外之意是,在這當口,農夫沒有時間歇息。話雖簡短,意實明了。同時農夫還囑咐妻子:照管好家中飼養(yǎng)的雛鴨,提防它們來田里作踐。真是時時盡力,事事操心。農家的勤勞、艱辛,全部凝聚在這樸實的答話中?!恫逖砀琛疯b賞全詩生動地描繪了江南農戶全家總動員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婦、大兒、小兒各有分工,拔秧、拋秧、接秧、插秧,緊張忙碌而秩序井然。前四句,純用描寫手法,極富表現(xiàn)力;后四句宛若一組特寫鏡頭,繪形繪聲。重點突破全詩圍繞一個什么字來描繪的?如果要你給詩歌加一個“詩眼”,你會想到哪個字?為什么?忙。首聯(lián)以極其通俗生動的語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拋”“接”“拔”“插”描繪出全家老少齊上陣,為搶農時忙碌不停的場景。頷聯(lián)通過環(huán)境描寫襯托插秧之“忙”。頸聯(lián)詩人巧妙地插入了畫外音,給緊張忙碌的插秧場面以靈動的點染。尾聯(lián)勾勒出了一位時時盡力、事事操心的忙碌的農人形象。重點突破此詩是一幅描繪農忙時節(jié)的風俗圖畫,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有人認為“游離詩外”了,你怎么看?此句在結構上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內容上用“兜鍪”和“甲”分別比喻“笠”和“蓑”,有一股火藥味兒,暗示搶插稻秧就像一場緊張的戰(zhàn)斗,也突出了農忙搶種的題旨。所以看似“游離詩外”,實則堪稱“神來之筆”。重點突破結合本詩說說“誠齋體”的語言特點。誠齋體的特點之一是語言新、奇、活、快,即語言生動、自然、新鮮、活潑,富于幽默詼諧的風趣。該詩似是率口而出,卻又不失耐人尋味的新鮮之意和活潑之趣,較之當時故作艱深、講究“無一字無來歷”的江西派末流,這樣的作品自然是別具一格。該詩所表現(xiàn)的便是從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中擷取來的勞動場景,所以逼真而又自然。比較鑒賞同為表現(xiàn)古人勞動場景的詩歌,試從藝術手法和思想主旨兩個角度比較《芣苢》和《插秧歌》的不同之處。藝術手法之不同《芣苢》一詩運用重章疊唱的手法,直接把快樂采摘芣苢的全過程繪聲繪色地描寫出來,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恫逖砀琛芬辉娺\用白描、環(huán)境烘托、比喻等手法,描寫的是一幅緊張繁忙的勞動圖景。思想主旨之不同《芣苢》這首詩讓我們了解了遠古太平盛世時期人們生活的一個場景、精神狀態(tài),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到了古代人的生活理念:沒有戰(zhàn)爭、暴政、苛捐雜稅,內心安寧平靜,生活上能夠豐衣足食?!恫逖砀琛愤@首詩中詩人沒有像晚唐詩人李紳那樣抱著同情去表現(xiàn)勞動人民的生活,也不像范成大那樣具體深刻地揭露殘酷剝削,而是抱著欣賞的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7.4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一)練習十一 |蘇教版
-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6.1 比的認識(一)|北師大版
- 加法運算律教案2024-2025學年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 西師大版
- 2025年轉讓有限公司股權合同
- 一致行動人協(xié)議(2025年版)-@-1
-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總復習第1課時數(shù)與代數(shù)(1)∣北師大版
- 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三年級英語下學期期中試題(人教PEP版-含答案)
- 《秋詞》歷年中考古詩欣賞試題匯編(截至2022年)
- 2025年河南省信陽市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1套
- 2025年湖南鐵路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參考答案
- 2022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賽項-ZZ-2022039戲曲表演賽項基礎知識試題答案(70公開題)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核心要點解讀
- T-CERS 0007-2020 110 kV及以下變電站 并聯(lián)型直流電源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 金屬焊接和切割作業(yè)教案
- 定制公司用工合同范本
- 《遙感地質學》全冊配套完整教學課件
- 學科帶頭人工作計劃
- 城市更新暨老舊小區(qū)改造二期項目-初步設計說明書
- 礦石買賣協(xié)議書
- 2024年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3新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