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貴州住院醫(yī)師-貴州住院醫(yī)師神經內科考試歷年真摘選題含答案_第1頁
2023年貴州住院醫(yī)師-貴州住院醫(yī)師神經內科考試歷年真摘選題含答案_第2頁
2023年貴州住院醫(yī)師-貴州住院醫(yī)師神經內科考試歷年真摘選題含答案_第3頁
2023年貴州住院醫(yī)師-貴州住院醫(yī)師神經內科考試歷年真摘選題含答案_第4頁
2023年貴州住院醫(yī)師-貴州住院醫(yī)師神經內科考試歷年真摘選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貴州住院醫(yī)師-貴州住院醫(yī)師神經內科考試歷年真摘選題含答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100題)1.脊髓半切綜合表現(xiàn)為()A、受損平面以下同側淺感覺障礙,對側深感覺障礙B、受損平面以下同側深淺感覺障礙C、受損平面以下對側肢體下運動神經元癱瘓D、受損平面以下同側肢體上運動神經元癱瘓E、受損平面以下同側肢體下運動神經元癱瘓2.以下哪項不是急性脊髓炎的常見表現(xiàn):()A、患者多見于青壯年B、急性發(fā)病C、受損平面以下肢體癱瘓D、脊髓休克時腱反射消失E、植物神經功能受損早期出現(xiàn)反射性排尿3.患者男,27歲,因“感冒后雙下肢無力、麻木3個月,排尿困難1周”來診。查體:右下肢肌力Ⅲ級,左下肢肌力Ⅳ級,肌張力低,雙側巴賓斯基征(+),T10以下針刺覺減退,雙髖以下音叉震動覺減退。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壓力110mmHO,細胞數(shù)0,蛋白350mg/L,糖3.6mmol/L,氯化物123mmol/L,奎肯試驗其病變部位可能是(提示蛛網膜下腔通暢。)()A、頸髓髓內B、頸髓髓外C、胸髓髓內D、胸髓髓外E、延髓F、腰髓4.裂隙燈下見到的虹膜粟粒狀橙黃色小結節(jié)(Lisch結節(jié))是下面哪個疾病特有的癥狀()A、結節(jié)性硬化B、神經纖維瘤病C、腦面血管瘤D、視網膜小腦血管瘤病E、多發(fā)性硬化5.病歷摘要:男性患者,37歲,因鼻塞,右側頭面部疼痛、腫脹1周,視物重影,右眼眶疼痛,眼球紅腫,發(fā)熱1天入院。體檢發(fā)現(xiàn):體溫38℃,神志清楚,檢查合作,右眼球突出,固定,活動受限,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右眼底視乳頭水腫,左眼及眼底正常,右面部腫脹,右面部痛覺減退,角膜反射消失。右鼻孔流涕帶血。該患者入院后,體溫達39.5℃,頭痛加重。明確診斷需進一步作哪些檢查()A、血常規(guī)B、血細菌培養(yǎng)+藥敏試驗C、顱底MRID、血氣分析E、腦脊液檢查F、心電圖G、腦電圖H、胸片6.顱內動脈瘤發(fā)展可能有關的因素有()A、腦血管中層缺乏彈力纖維B、中層肌肉少C、短暫的缺血D、外膜薄弱E、外膜缺乏彈力纖維7.病歷摘要:患者男性,26歲,半夜起床時感雙下肢乏力,今晨四肢乏力,不能起床伴輕度頭痛,無頭暈、惡心嘔吐。二周前鼻塞、發(fā)熱;病前大量飲酒史。查體:神志清楚,對答切題,顱神經檢查(-),肌張力低,肌力Ⅱ級,腱反射遲鈍,病理征(-),腦膜刺激征(-)。目前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A、血漿交換B、中樞呼吸興奮劑C、輔助呼吸D、免疫球蛋白滴注E、廣譜抗生素治療和預防墜積性肺炎F、靜脈滴注皮質類固醇激素G、白蛋白滴注H、盡量少移動病人,以免加重缺氧8.女患,28歲,感冒后1周出現(xiàn)肢體麻木,行走無力,3日后出現(xiàn)視物模糊、肢體無力加重就診。查體:神志清楚,言語流利,左眼內收欠充分,雙眼向右水平眼震,右側肢體肌力4級,右病理征陽性,右半身痛覺略減退。應選的輔助檢查不包括()A、視覺誘發(fā)電位B、CSF-IgG指數(shù)C、CSF-IgG寡克隆帶D、腦電圖E、MRJ檢查9.格林-巴利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是()A、四肢痙攣性癱瘓B、四肢感覺障礙重于運動障礙C、一側周圍性面癱D、明顯的括約肌功能障礙E、以上均不是10.Little病患者步態(tài)異常表現(xiàn)為()A、醉酒步態(tài)B、跨閾步態(tài)C、小腦性步態(tài)D、剪刀樣步態(tài)E、感覺性共濟失調步態(tài)11.急性頭痛患者伴頸項抵抗者應檢查()A、Kernig征B、眼底C、頭部CTD、腦脊液常規(guī)生化檢查E、Queckenstedt試驗12.患者女,7歲,因“近1年出現(xiàn)發(fā)作性目光呆滯,動作突然中止,呼之不應”來診。每次發(fā)作持續(xù)數(shù)秒后緩解,無先兆。既往體健,智力、體格發(fā)育正常。如果進行藥物治療,首選藥物是()A、苯妥英B、卡馬西平C、苯巴比妥D、丙戊酸鈉E、拉莫三嗪13.病歷摘要:患者男性,72歲,近兩年來記憶力逐漸下降,很難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失眠.出門時常忘記帶鑰匙,買菜常找錯錢.近半年經常迷路,搭車時不知道要去的目的地,性格孤辟,反復洗手,有時不肯進食,疑飯菜內被人下毒,經常懷疑家有小偷光顧,間有視幻覺和幻聽.近1個月來反應遲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行走困難.體查:記憶力、計算力、定向力差.反應遲鈍,各對顱神經(-),雙手輕微震顫,肌張力略增高,腱反射活躍,雙側Babinski征(-)。雙側深淺感覺存在,腦膜刺激征(-)。MMSE檢查12分,排除其它原因導致的癡呆,診斷為Alzheimer病,Alzheimer病的臨床表現(xiàn)可有()A、記憶障礙B、認知損害C、精神癥狀D、癲癇發(fā)作E、癱瘓F、大小便功能障礙G、錐體外系癥狀H、周圍神經癱14.對癲癇診斷意義較小的腦電圖波形是()A、棘波B、尖波C、3Hz棘慢復合波D、1~2.5Hz尖蠻復合波E、節(jié)律行波爆發(fā)15.三叉神經周圍性病變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A、相應的分支分布區(qū)面部感覺障礙B、咀嚼肌癱瘓C、痛、溫度覺缺失呈洋蔥皮樣分布D、張口時下頜向病側偏斜E、角膜、結膜、噴嚏及下頜反射消失16.患者女,65歲,因“發(fā)作性眩暈1周”來診。1周前在2d內2次突然出現(xiàn)視物旋轉、惡心、言語含糊、行走不穩(wěn),持續(xù)10min后緩解。有高血壓、多發(fā)腔隙性腦梗死病史。神經系統(tǒng)查體:正常。其規(guī)范治療包括()A、尼莫地平B、阿司匹林C、氟桂利嗪D、他汀類藥E、低分子肝素F、腎上腺皮質激素G、降壓H、神經營養(yǎng)I、活血化瘀等J、Epley顆粒復位17.29歲女性,因視物旋轉、嘔吐1周來診,診斷右前庭神經病變,與本病不符的癥狀和體征是()A、嚴重眩暈,轉頭可使癥狀加重,閉目不減輕B、站立不穩(wěn),平衡障礙C、水平性眼震或水平加旋轉性眼震D、雙側指鼻試驗(+)E、伴惡心、嘔吐及面色蒼白18.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一側舌咽、迷走神經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可引起真性球麻痹B、一側或雙側舌咽、迷走神經上運動神經元損害可引起真性球麻痹C、雙側皮質腦干束受損產生假性球麻痹D、假性球麻痹時咽反射存在甚至亢進E、E.迷走神經受刺激時可出現(xiàn)咽肌、舌肌和胃痙攣一側舌咽、迷走神經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可引起真性球麻痹F、一側或雙側舌咽、迷走神經上運動神經元損害可引起真性球麻痹G、雙側皮質腦干束受損產生假性球麻痹H、假性球麻痹時咽反射存在甚至亢進I、迷走神經受刺激時可出現(xiàn)咽肌、舌肌和胃痙攣19.痙攣性偏癱步態(tài)亦稱()A、跨閾步態(tài)B、醉漢步態(tài)C、慌張步態(tài)D、畫圈樣步態(tài)E、剪刀樣步態(tài)20.患者,女,70歲,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史,左側肢體活動不靈,突發(fā)外出迷路1天入院。MRI顯示如圖。下列治療錯誤的是()A、將收縮壓控制在120mmHg以下B、抗血小板制劑如阿司匹林100mg/dC、活血化瘀中藥如三七總皂甙、金納多靜脈滴注D、使用腦代謝劑如胞二磷膽堿、腦復康E、康復治療和功能訓練21.額顳葉癡呆的Neary診斷標準中主要依據的臨床特征包括()A、早期出現(xiàn)言語障礙,如言語減少、詞匯貧乏、刻板語言和模仿語言B、視空間定向力早期即受損C、老年后出現(xiàn)的人格改變、情感變化和舉止不當,逐漸表現(xiàn)出行為異常D、腦電圖在慢波背景上出現(xiàn)廣泛雙側同步雙相或三相周期性尖慢復合波E、顱腦CT和MRI顯示額葉和(或)顳葉不對稱性萎縮22.屬于X性連鎖遺傳病的是()A、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癥B、假肥大型肌營養(yǎng)不良C、Kearns-Sayre綜合征D、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E、Friedreich共濟失調23.雙下肢癱應考慮:()A、頸髓橫貫性損害B、馬尾損害C、圓錐損害D、腦髓損害E、腰髓損害24.男性,30歲,雙上肢針刺不知疼痛,熱水燙無知覺。查體:雙上肢痛溫覺喪失,觸覺存在。最可能的定位診斷是:()A、脊髓前角B、脊髓前角,錐體束C、脊髓后索D、脊髓灰質前聯(lián)合E、脊髓半側損害25.患者40歲,女性,2年前某晚睡眠過程中突然大叫一聲,雙眼上翻四肢強直,伴咬舌,尿失禁,呼之不應,5~6min后清醒。自覺頭痛,全身疼痛。2年內有3次類似發(fā)作,事后不能回憶。進一步明確診斷首選哪一種檢查()A、腹部B超B、腦電圖C、頭顱CT掃描D、腦血管造影E、腎功能26.患者男,30歲,復視,全身無力3個月,晨輕暮重。近日感冒后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無力,全身無力加重。查見:雙眼外展受限,瞳孔對光反射正常,口唇發(fā)紺,雙肺呼吸音低,可聞及濕性啰音,四肢肌力Ⅲ級,肌肉無壓痛,感覺對稱,病理征陰性??紤]可能的診斷為()A、低鉀性周期性癱瘓B、重癥肌無力C、多發(fā)性肌炎D、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E、MG肌無力危象27.男性,15歲,因高熱、頭痛、頻繁嘔吐3天,于1月10日來診,患者3天前突然高熱達39℃,伴發(fā)冷和寒戰(zhàn),同時出現(xiàn)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呈噴射性,吐出食物和膽汁,無上腹部不適,進食少,二便正常。既往體健,無胃病和結核病史,無藥物過敏史,所在學校有類似患者發(fā)生。查體:T39.1℃,P110次/分,R22次/分,BP120/80mmHg,急性熱病容,神志清楚,皮膚散在少量出血點,淺表淋巴結未觸及,鞏膜不黃,咽充血(+),扁桃體(-),頸有抵抗,兩肺叩清,無啰音,心界叩診不大,心率110次/分,律齊,腹平軟,肝脾肋下未觸及,下肢不腫,Brudzinski征(+),’Kernig征(+),Babinski征(-)?;灒貉狧GB124g/L,WBC14.4×109/L,N84%,L16%,PLT210×109/L,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根據以上病例摘要,判斷可能的診斷是()A、流行性腦脊髓膜炎B、傷寒C、乙型腦炎D、病毒性腦膜炎E、新型隱球菌腦膜炎28.非編碼區(qū)擴增脊髓小腦共濟失調(SCA)的亞型不包括()A、SCA3B、SCA5C、SCA10D、SCA17E、SCA3129.成年人最常見的癲癇發(fā)作類型是()A、復雜部分性B、全面性強直-陣攣發(fā)作C、全面性失神發(fā)作D、單純部分性E、Jackson發(fā)作30.臨床疑診重癥肌無力可用哪些檢查協(xié)助確診:()A、疲勞試驗B、神經重復頻率刺激檢查C、騰喜龍試驗D、新斯的明試驗E、AchR抗體測定31.女患,46歲,頸項部疼痛1年,雙上肢麻木無力8個月。查體有頸部運動受限,腱反射減弱。顱頸側位片示樞椎齒狀突超過腭枕線3.5mm、本病最可能診斷為() A、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B、扁平顱底C、顱底凹陷癥D、頸椎病E、椎管內腫瘤32.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的特點是()A、痙攣性癱瘓B、肌張力增高C、病理反射(+)D、弛緩性癱瘓E、腱反射亢進33.周圍性與中樞性面癱的區(qū)別是前者:()A、患側不能皺額、整眉、閉眼B、患側鼻唇溝變淺C、患側Bell征(+)D、不伴同側偏癱E、可伴同側外展神經癱及對側肢體癱34.脊髓半切綜合征(Brown-Sequardsyndrome)的臨床表現(xiàn)是()A、病變平面以下上運動神經元癱瘓B、深感覺障礙C、病變對側的痛、溫覺障礙D、大便障礙E、小便障礙35.男,26歲,3d前診斷有右面神經炎,伴有舌前2/3味覺喪失,同時影響哪個神經()A、鼓索神經B、舌咽神經C、迷走神經D、三叉神經E、舌下神經36.女性,30歲,左側面部疼痛3個月,呈持續(xù)性痛,有陣發(fā)性加劇。體格檢查發(fā)現(xiàn)左側角膜反射消失,左側面部眼裂以下痛覺減退,露齒時口角歪向右側,左耳聽力下降??稍\斷為()A、周圍性豳神經麻痹B、原發(fā)性三叉神經桶C、繼發(fā)性三叉神經痛D、中樞性面癱E、舌下神經麻痹37.患者男性,65歲,主因"眩暈、視物成雙伴行走不穩(wěn)1天"就診。既往患有高血壓病10年。查體:昏睡,查體不合作,雙眼上視差,伴垂直眼震(+),雙上肢指鼻實驗(+),雙下肢跟膝脛實驗(+),雙側病理征(+)。該患者可能的受損部位有()A、中腦B、小腦C、脊髓D、眼球E、雙側大腦半球38.腦性癱瘓的診斷主要根據()A、基因檢查B、家族史C、影像學檢查D、血液檢查E、臨床表現(xiàn)39.癲癇臨床診斷主要根據()A、腦電圖B、腦血管疾病史C、患者發(fā)作史D、腦炎史E、腦外傷史40.患者女,35歲,因“頭痛、低熱、嘔吐1個月”來診。查體:視盤水腫,腦膜刺激征陽性。 關于該患者的治療,敘述錯誤的是(提示腦脊液:壓力310mmH2O,透明,WBC50×106/L,蛋白2g/L,糖和氯化物正常,涂片墨汁染色(+)。血清HIV抗體(+)。)()A、使用二性霉素B(0.7~1.0mg·kg·D.+氟胞嘧啶(100mg·kg·D.,治療2周,然后口服氟康唑或伊曲康唑(400mg/D.,治療8~10周B、如果患者不能耐受氟胞嘧啶,使用二性霉素B(0.7~1.0mg·kg·D.或二性霉素B脂質體(3~4mg·kg·D.或二性霉素B脂質復合物(5mg·kg·D.,治療4~6周C、推薦使用乙酰唑胺和利尿藥治療D、建議常規(guī)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E、對難治性或不能使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的患者,建議根據具體情況使用伏立康唑或泊沙康唑F、推薦使用卡泊芬凈(caspofungin)等棘白菌屬類抗真菌藥41.以下關于失語癥正確的病變部位是:()A、Broca失語:優(yōu)勢半球額下回后部B、Wemicke失語:優(yōu)勢半球緣上回后部C、傳導性失語:優(yōu)勢半球顳頹上回后部D、命名性失語:優(yōu)勢半球分水嶺區(qū)E、經皮質性失語:優(yōu)勢半球顳中回后部42.下列哪項檢查結果錯誤:()A、一側三叉神經損害,雙側角膜反射消失B、一側三叉神經損害,下頜偏向健側C、一側面神經損害,口角歪向健側D、一側舌咽神經損害,懸雍垂偏向健側E、一側舌下神經損害,伸舌偏向患側43.三叉神經痛的下列哪項表述是正確的:()A、突然發(fā)作,亦驟然停止B、每次發(fā)作數(shù)秒至l~2分鐘C、伴三叉神經支配區(qū)痛覺缺失D、可引起痛性抽搐E、為周期性病程,有長短不等的緩解期44.病歷摘要:男性患者,37歲,因鼻塞,右側頭面部疼痛、腫脹1周,視物重影,右眼眶疼痛,眼球紅腫,發(fā)熱1天入院。體檢發(fā)現(xiàn):體溫38℃,神志清楚,檢查合作,右眼球突出,固定,活動受限,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右眼底視乳頭水腫,左眼及眼底正常,右面部腫脹,右面部痛覺減退,角膜反射消失。右鼻孔流涕帶血。 下列哪些診斷可能性最大提示:病情進展,出現(xiàn)右眼視力下降,僅有光感。鼻腔內鏡見鼻腔灰白色滲出物。血像示WBC10000×106/L,血培養(yǎng)(-),MRI示右側上頜竇T2異常高信號,液平面。右海綿竇腫脹,T2異常高信號,右眼眶內水腫球后視神經影增粗()。A、急性化膿性腦膜炎B、急性病毒性腦膜炎C、腦膜癌病D、急性海綿竇炎E、惡性淋巴瘤F、鼻腦毛霉病G、鼻咽癌H、韋格氏肉芽腫45.進行性面偏側萎縮癥的頭顱CT、MRI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有()A、腦回雙軌狀鈣化B、顱內多發(fā)性結節(jié)和鈣化C、大腦半球的缺血性改變D、大腦半球的萎縮性改變E、大腦半球的出血性改變46.男患,35歲,面部癤腫擠壓后出現(xiàn)發(fā)熱、視物雙影、右眼睜眼費力5天來診。查體:右側球結膜水腫、眼球突出,右側眼瞼下垂、眼球運動固定、瞳孔擴大、光反射(-),角膜反射(-)眼底可見視乳頭水腫為明確診斷,首選的檢查為()A、腦電圖B、頭顱MRIC、頭顱X線片D、經顱彩色超聲多普勒E、SPECT47.關于Wernicke失語的正確描述是()A、病變位于優(yōu)勢半球的額中回后部B、病變位于優(yōu)勢半球的顳上回后部C、流利型口語,語量多,錯詞多D、答非所問E、復述與聽寫障礙48.站立或行走不穩(wěn),閉目或在黑暗中可加重,這是什么現(xiàn)象?()A、小腦半球受損引起的共濟失調B、小腦蚓部受損引起的共濟失調C、前庭神經損害引起的共濟失調D、內耳病變引起的共濟失調E、深感覺受損引起的共濟失調49.傳導性失語病變位于優(yōu)勢半球的()區(qū)。A、顳中回后部B、額中回后部C、緣上回皮質D、顳枕交界區(qū)E、額上回后部50.病歷摘要:病者女性、32歲。病者半個月有咳嗽、咽痛、疲乏等感冒癥狀;自服感冒靈,清熱消炎寧等藥,癥狀稍改善;3天前發(fā)熱38.5℃,伴有頭痛(雙顳部脹痛),唇周發(fā)現(xiàn)紅色皰疹,在當?shù)匦l(wèi)生院服中藥治療,今天清晨出現(xiàn)抽搐發(fā)作,由家人送我院急診,在轉送期間及到院后先后再發(fā)抽搐,開始為左嘴角及左上肢抽搐、發(fā)展至左下肢、意識障礙、四肢強直-陣攣樣抽搐。體查:昏睡,呼之能睜眼,雙瞳孔等園等大,對光反射存,雙鼻唇溝對稱,眼底:雙視神經乳頭邊界模糊、生理凹消失;四肢見不自主活動,腱反射活躍,雙病理征(+);頸軟,雙克氏征(-)。右唇周紅色皰疹。針對鑒別診斷,應重點完善哪些資料?()A、腦脊液B、頭顱CT或MRC、血培養(yǎng)D、腦電圖E、胸部X-rayF、結核菌素試驗G、誘發(fā)電位H、TCD51.下述哪項表述符合展神經:()A、支配外直肌B、麻痹時出現(xiàn)內斜視C、麻痹時眼球不能外展D、麻痹時向外側注視出現(xiàn)復視E、橋腦及顱底損害、顱內壓增高可引起展神經麻痹52.患者走路時無上肢前后擺動,小步態(tài),起步慢,越走越快,不能立刻停止。病變定位在:()A、小腦半球B、小腦蚓部C、錐體外系D、上運動神經元E、下運動神經元53.女患,23歲,以“四肢無力1周,不能行走1天”為主訴入院。病前12天有“感冒”史。查體:雙眼瞼閉合無力,四肢肌力3級,肌張力減低,各腱反射(-),雙側Bahinski征(-)。診斷考慮為()A、重癥肌無力B、脊髓灰質炎C、周期性癱瘓D、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fā)性神經癇E、急性脊髓炎休克期54.引出Babinski征及其等位征提示()A、皮質脊髓束的損害B、紅核脊髓束的損害C、損害必須在大腦皮質D、損害必須在內囊E、損害必須在脊髓55.雙眼顳側偏盲,病變在:()A、視束B、視輻射C、視神經D、視交叉E、視皮質56.關于Rinne試驗(任內試驗)正確的是:()A、正常耳骨導時間長于氣導B、傳導性耳聾氣導長于骨導C、感音性耳聾骨導長于氣導D、感音性耳聾骨導、氣導時間均縮短E、感音性耳聾時,骨導長于氣導即Rinne試驗陽性57.根據亞洲一太平洋地區(qū)2型糖尿病政策組提出的糖尿病控制目標,說法正確的是()A、理想的空腹血漿葡萄糖應控制在4.4~7.0mmol/LB、控制尚可的糖化血紅蛋白為7.5%~8.5%C、理想的血壓應控制在小于140/90mmHgD、理想的LDL_C應控制在小于3.5mmol/LE、理想的HDL-C應大于1.1mmol/L58.下面哪個疾病不屬于自主神經系統(tǒng)疾?。ǎ〢、紅斑性肢痛癥B、血栓閉塞性脈管炎C、雷諾病D、進行性面偏側萎縮癥E、偏側萎縮癥59.男,43歲,頭痛半年余,MRI檢查如圖,最可能的診斷為() A、腦梗死B、多發(fā)性結節(jié)硬化C、轉移瘤D、腦實質型腦囊蟲E、腦囊腫60.關于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不正確的是()A、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是一組由于遺傳因素導致髓鞘形成缺陷,不能完成正常發(fā)育的疾病B、異染性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是一種神經鞘脂沉積病C、腎上腺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是一種脂質代謝障礙病D、異染性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幼兒型多見,男多于女,2歲后發(fā)病,腎上腺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多在兒童期(5-14歲)發(fā)病,通常均為男孩E、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預后好,可長期存活61.病歷摘要:患者,男性,60歲,2年前出現(xiàn)右上肢不自主震顫,靜止性出現(xiàn),活動時可減輕。情緒激動時加重,癥狀漸加重,1年前發(fā)展至右下肢及頭部,近半年左側肢體亦受累,伴動作遲緩。既往無高血壓、糖尿病史,家族成員無類似病例。體查:神志清,表情呈面具樣,雙瞳孔等大、等圓、光反射存在。頭部、口唇、四肢均見不自主震顫。四肢肌張力呈齒輪樣增高,四肢肌力Ⅴ級,病理征未引出,行走呈慌張步態(tài)。疾病后期L-Dapa遲發(fā)合并癥可出現(xiàn)哪些表現(xiàn)?()A、劑末惡化B、開關現(xiàn)象C、劑峰運動障礙D、雙相運動障礙E、肌張力障礙F、精神錯亂G、意識模糊H、抑郁62.如圖箭頭所示為大腦哪個部位() A、上矢狀竇B、下失狀竇C、直竇D、竇匯E、橫竇63.Horner征指的是()A、瞳孔縮小B、眼裂變小C、同側面部無汗D、眼球輕度內陷E、動眼神經受損64.不屬于小腦出血的表現(xiàn)是:()A、嘔吐B、眼球震顫C、枕部疼痛D、共濟失調E、癱瘓65.滑車神經損害出現(xiàn)()A、眼球向外上運動障礙B、眼球向外下運動障礙C、眼球向內上運動障礙D、眼球向內下運動障礙E、眼球向外和向上運動障礙66.下列哪項屬錐體束征()A、Kenin征B、Lasegue征C、Romberg征D、Brudzinski征E、Babinski征67.患者男,22歲,因“走路不穩(wěn)20年,手足徐動伴發(fā)音不清15年,不能獨立行走13年”來診。查體:智力正常,眼震,眼球運動遲緩,全身肌張力障礙,手足徐動,不能站立、行走,腱反射低下,病理反射可疑陽性。與該病具有共同機制的疾病還有(提示放射敏感性測試發(fā)現(xiàn)染色體易斷裂。)()A、類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癥(ATL)B、B.共濟失調伴眼動失用(AOC、脊髓小腦共濟失調伴軸索神經病1型(SCAN1)D、D.嬰兒發(fā)病的脊髓小腦共濟失調(IOSCE、線粒體隱性共濟失調綜合征(MIRAS)F、谷蛋白共濟失調G、副腫瘤性小腦變性H、多聚谷氨酰胺擴增脊髓小腦共濟失調68.女,37歲,產后10天出現(xiàn)劇烈頭痛頭昏伴神志不清2天,請根據所提供圖像,選擇最可能的診斷() A、右側蛛網膜下隙出血B、右側腦膜腦炎C、右側硬膜下血腫D、右側腦梗死E、右側靜脈竇血栓形成69.患者男,70歲,因“咳嗽、咳痰伴喘息20余年,加重1周,高熱、嗜睡2d”來診。查體:P120次/min,R30次/min,BPl70/97mmHg;嗜睡;球結膜水腫,皮膚紅潤,口唇無明顯發(fā)紺,無頸靜脈怒張;雙肺可聞及干、濕性啰音,心界不大,肝、脾未觸及;雙下肢輕度壓凹性水腫,雙側腱反射減弱。血常規(guī):WBC.12.8×109/L,N0.82。正確的處理有()A、通暢氣道B、低濃度持續(xù)吸氧C、抗感染治療D、盡早使用利尿藥減輕腦水腫E、應用呼吸興奮藥F、大劑量激素治療70.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fā)性神經病的診斷要點下列哪項不適用?()A、病前1~4周常有感染史B、迅速出現(xiàn)四肢對稱性馳緩性癱瘓C、神經癥狀出現(xiàn)時常伴有發(fā)熱D、常伴有腦神經損害E、腦脊液蛋白一細胞分離現(xiàn)象71.支配眼球運動的腦神經有()A、動眼神經B、滑車神經C、展神經D、三叉神經眼支E、視神經72.脊髓空洞癥皮膚營養(yǎng)障礙表現(xiàn)為皮膚增厚、過度角化,痛覺消失區(qū)的表皮燙傷、割傷可造成頑固性潰瘍及瘢痕形成,甚至指、趾節(jié)末端無痛性壞死、脫落,稱為()A、Morvan征B、Floin征C、Kernig征D、Horner征E、Wasserman征73.感覺性失語,病變在優(yōu)勢半球的:()A、額下回后部B、中央前回C、顳中回后部D、顳上回后部E、緣上回皮質74.病歷摘要:男性患者,37歲,因鼻塞,右側頭面部疼痛、腫脹1周,視物重影,右眼眶疼痛,眼球紅腫,發(fā)熱1天入院。體檢發(fā)現(xiàn):體溫38℃,神志清楚,檢查合作,右眼球突出,固定,活動受限,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右眼底視乳頭水腫,左眼及眼底正常,右面部腫脹,右面部痛覺減退,角膜反射消失。右鼻孔流涕帶血。該患者神經系統(tǒng)損害的主要定位診斷是()A、腦膜B、大腦半球C、右眶尖D、右眶內E、右眶上裂F、右海綿竇G、腦干H、小腦75.病歷摘要:女,27歲。1周前感冒病史,昨晚與家人吵架后,半夜起床時感雙下肢乏力,今晨起床四肢無力,行走不能,呼吸稍感費力而送院急診。既往甲亢病史5年,已治愈停藥2年。查體:T36.9℃,神清,對答切題,語利,顱神經(-),四肢肌張力低,肌力近端Ⅰ級,遠端Ⅱ級,腱反射遲鈍,病理征(-),感覺檢查欠合作。目前研究認為,低血鉀型周期性癱瘓是一種()A、性染色體顯性遺傳鉀通道病B、性染色體隱性遺傳鉀通道病C、性染色體顯性遺傳鈣通道病D、性染色體隱性遺傳鈣通道病E、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鉀通道病F、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鉀通道病G、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鈣通道病H、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鈣通道病76.病歷摘要:患者女性,72歲,因頭暈,惡心、嘔吐,行走不穩(wěn)2小時入院。既往有高血壓病及糖尿病史5年。入院檢查:嗜睡狀態(tài),能喚醒并簡單配合檢查,右側瞳孔5mm,對光反射消失,左側瞳孔約3.5mm,雙眼左右及上視活動受限,左側同向偏盲,眼球震顫,眼底動脈硬化。四肢肌力,感覺正常,右上肢有不自主運動,肌張力下降,右側肢體共濟運動失調。頭顱CT正常。腦膜刺激征(-)為明確診斷需作哪些主要檢查提示:入院2小時后,患者病情進展,構音不清、飲水嗆咳、昏睡、四肢輕癱。()A、TCDB、EEGC、DSAD、頭顱MRIE、腰穿F、頸部CTAG、ECTH、PET77.深感覺不包括:()A、內臟感覺B、骨膜感覺C、肌腱感覺D、肌肉感覺E、關節(jié)感覺78.64歲男患,行走時突發(fā)雙下肢無力而倒地,意識清楚,自行站起。查體:血壓正常,心臟和神經系統(tǒng)無異常體征。你最應采取的措施是:()A、回家休息觀察B、檢查血脂、血糖、血液流變學C、頸椎正、側及雙斜位片D、雙下肢肌電圖檢查E、腦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查79.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肌張力改變的特點通常是()A、上肢屈肌張力高,下肢伸肌張力高B、上肢伸肌張力高,下肢屈肌張力高C、上下肢均為屈肌張力高D、上下肢均為伸肌張力高E、上下肢屈伸肌張力均高80.關于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的臨床表現(xiàn)不正確的是()A、好發(fā)成人,多有季節(jié)性流行B、感染或疫苗接種后1-2周急性起病,突然出現(xiàn)高熱、頭痛、頭昏、全身酸痛等C、嚴重時出現(xiàn)瘸性發(fā)作、昏睡和深昏迷等D、脊髓受累可出現(xiàn)受損平面以下的四肢癱瘓或截癱E、錐體外系統(tǒng)受累可出現(xiàn)震顫和舞蹈樣動作81.從發(fā)病機制上來說,弗里德賴希共濟失調(FA)屬于()A、遺傳性共濟失調B、能量生成缺陷性共濟失調C、先天性共濟失調D、DNA修復缺陷性共濟失調E、先天性共濟失調82.男性,13歲,雙下肢無力2月,雙下肢肌肉萎縮,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消失,無病理反射、伴尿便功能障礙、病變部位在()A、高頸段脊髓B、脊髓頸膨大C、胸段脊髓D、脊髓腰膨大E、脊髓圓錐83.某患者右側肢體肌力2級,肌張力增高、腱反射活躍,病理反射陽性,病變在:()A、下運動神經元B、錐體外系C、上運動神經元D、小腦E、肌肉84.右動眼神經麻痹,左側偏癱,其病變部位在:()A、內囊B、中腦C、腦橋D、延髓E、高頸段85.病歷摘要:患者女性,40歲。于5年前的冬天,先在左肩部無故起泡,破潰后發(fā)紅,面積大如雞蛋,曾在外院外科治療,上藥2個月后逐漸好轉,留有大面積瘢痕。以后感覺左手發(fā)涼,逐漸伸不直,伴下肢活動不靈,以左側為重。容易摔倒,走路如踩棉花,經常穿鞋上床。3個月前右肩膀又生一泡,破潰后發(fā)紅,現(xiàn)已結痂,左側面部多汗。體查:一般情況良好,左眼裂變小,左瞳孔變小,光反射正常。左面部多汗。左面部口唇以后痛覺減退。左手握力差,左手骨間肌輕度萎縮,兩手皮膚粗糙。C1-L5痛覺減退,右C3-L5痛覺減退,左側比右側感覺障礙重。左上肢深感覺消失,右上肢深感覺減退,左側比右側重。雙膝、踝反射活躍,左側Hoffmann(+),雙側Babinski(+),雙側Rossolimo(+)。胸椎輕度凸向左。脊髓空洞癥常合并以下畸形()A、脊柱側彎B、脊柱后凸C、隱性脊柱裂D、頸枕區(qū)畸形E、小腦扁桃體下疝F、弓形足G、唇裂H、Charcot關節(jié)86.腦性癱瘓是一種()A、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障礙B、進行性中樞性運動障礙C、非進行性外周性運動障礙D、進行性外周性運動障礙E、緩慢進行性中樞性運動障礙87.患者女,7歲,因“近1年出現(xiàn)發(fā)作性目光呆滯,動作突然中止,呼之不應”來診。每次發(fā)作持續(xù)數(shù)秒后緩解,無先兆。既往體健,智力、體格發(fā)育正常?;颊甙l(fā)作癥狀最可能的診斷是()A、復雜部分性發(fā)作B、失神發(fā)作C、非典型失神發(fā)作D、簡單部分性發(fā)作E、肌陣攣-失神發(fā)作88.患者女,70歲,因“愛忘事1年”來診。經常因找不到東西而懷疑被家人拿走;社交禮儀良好,但有重復性行為,如反復問同一個問題。神經系統(tǒng)查體:未見明確陽性體征。治療藥物可應用()A、利培酮B、維生素EC、丁螺環(huán)酮D、多奈哌齊E、多巴胺89.患者,女,右利手,突發(fā)言語障礙6h,能理解他人講話內容,但不能流利表達自己的意思,則病變部位在()A、左側額下回后部B、左側額上回后部C、左側額中回后部D、左側角回E、左頂上小葉90.病歷摘要:患者男性,60歲,1個月前家屬發(fā)現(xiàn),患者拿碗筷時右手抖動,行走時動作緩慢、慌張,遂就診。既往有乙肝病史。查:T36℃,P7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楚,對答切題,表情貧乏。各對顱神經(-),右手靜止性震顫,雙上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低,病理征未引出,肌力、共濟運動及深淺感覺正常。心、肺、腹部檢查未見異常。血常規(guī)與肝、腎功能正常。為明確診斷需進一步作以下哪些檢查()A、肌電圖B、頭顱MRIC、肝臟B超D、腦電圖E、血清銅、銅藍蛋白、尿銅F、腦SPECTG、血氨濃度H、腦脊液檢查91.出現(xiàn)肌束顫動的病變部位在()A、肌肉B、肌神經接點C、下位運動神經元D、上位運動神經元E、錐體外系統(tǒng)92.正常的腦脊液常規(guī)生化檢查報告的內容是()A、無色透明B、細胞數(shù):(0~5)×106/LC、蛋白質:0.15~0.45mmol/LD、葡萄糖:2.5~4.4mmol/LE、氯化物:120~130mmol/L93.病歷摘要:某男,58歲,右利手,夜晚看電視時突發(fā)言語不能,并覺右側肢體麻木無力,當即扶其平臥。數(shù)分鐘后癥狀緩解,肢體活動正常,未就醫(yī)。次日清晨起床時,右側肢體乏力,扶持下可拖步行走。傍晚,右側肢體完全不能活動,言語不清,伴頭痛,嘔吐胃內容物。始送醫(yī)院。既往有高血壓、冠心病病史,無系統(tǒng)治療。體查:BP180mm/95mmHg,HR70次/分,律整,嗜睡,運動性失語,雙瞳孔等大等圓,D=2.5mm,對光反射存在,雙眼向左凝視,右側鼻唇溝淺,伸舌偏右,右上下肢肌力0-Ⅰ度,右側Babinski’s征(+),頸無抵抗。作頭顱CT示左顳頂部可疑大面積低密度改變,診斷明確為腦血栓形成,血糖16mmol/l()A、可用硝普鈉0.5~10μg/kg維持血壓130~140/80~90mmHg水平;B、可適當甘露醇或速尿脫水C、予達美康降糖D、予胰島素靜滴,控制血糖在4~6mmol/lE、予胰島素靜滴,控制血糖在6~9mmol/lF、予尿激酶溶栓治療G、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療H、使用罌粟堿擴張血管治療94.患者男,65歲,因“發(fā)作性左側肢體活動障礙1周,加重1d”來診。1周前開始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左側肢體活動障礙,伴言語笨拙,無惡心、嘔吐,無視物旋轉,持續(xù)約2min好轉,到當?shù)蒯t(yī)院就診后,給予藥物治療。1d前上述癥狀開始頻繁發(fā)作,共發(fā)作5~6次,來診。高血壓病史10年,否認糖尿病、冠狀動脈性心臟病、高血脂病史。神經系統(tǒng)查體未見異常。病變血管可能是()A、右側大腦中動脈B、右側大腦后動脈C、右側頸內動脈D、右側頸總動脈E、左側鎖骨下動脈F、左側椎動脈95.ALS患者的磁共振波譜分析發(fā)現(xiàn)大腦皮質運動區(qū)有何變化()A、乙酰天冬氨酸/肌酸下降,膽堿/肌酸下降B、乙酰天冬氨酸/肌酸下降,膽堿/肌酸升高C、乙酰天冬氨酸/肌酸升高,膽堿/肌酸下降D、乙酰天冬氨酸/肌酸升高,膽堿/肌酸升高E、乙酰天冬氨酸/肌酸升高96.周圍神經活組織檢查的最常用部位是()A、正中神經B、尺神經C、橈神經D、腓腸神經E、脛神經97.肱二頭肌反射中樞在()A、C3~C4B、C4~C5C、C5~C6D、C7~C8E、C8~T198.播散性腦脊髓炎的實驗室結果不包括()A、CSF壓力可增高,CSF-MNF增多、蛋白質增多B、CSF-IgG指數(shù)增高,可發(fā)現(xiàn)寡克隆IgG帶C、EEG彌漫性異常,發(fā)現(xiàn)δ波或癇性波D、MRI示腦脊髓白質內散在多發(fā)的長T1、長T2信號病灶E、頭部CT上示腦實質內必然出現(xiàn)高密度影99.病歷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