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詩有哪些古詩_第1頁
邊塞詩有哪些古詩_第2頁
邊塞詩有哪些古詩_第3頁
邊塞詩有哪些古詩_第4頁
邊塞詩有哪些古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邊塞詩有哪些古詩1.《使至塞上》是唐朝詩人王維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他騎著單車想去邊境問問情況,穿過了居延屬國。他看到了征蓬出現(xiàn)在漢塞上,歸雁飛回胡天。大漠孤煙直上,長河落日圓。在蕭關,他遇到了都護,他在燕然等候。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唐朝詩人岑參所作。北風卷起地上的白草,胡天的八月里飛雪紛紛。突然,春風來了,千樹萬樹梨花開。雪花飄進了珠簾,讓濕羅幕更加濕潤;狐裘也不再暖和,錦衾也變得薄了。將軍的角弓無法控制,都護的鐵衣太冷穿不上。瀚海闌干結成了百丈冰,愁云籠罩著萬里之遙。3.《涼州詞》是唐朝詩人王之渙所寫。第一篇描寫了黃河遠遠地流過白云之間,孤城聳立在萬仞山上。他認為羌笛不必為楊柳而悲嘆,因為春風不會度過玉門關。第二篇描述了單于北望,祭拜殺馬登壇多次?,F(xiàn)在,漢家天子非常神武,不肯回去和親。4.《關山月》是唐朝詩人李白所作。明月從天山出來,漂浮在蒼茫的云海之間。長風吹過了萬里,吹過了玉門關。漢家已經(jīng)下了白登道,胡人窺視著青海灣。這片戰(zhàn)爭的土地上,不再有人回來。戍客望著邊境,思念家鄉(xiāng)的顏色。高樓之上,他嘆息著,無法平靜。5.《從軍行》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作品。第一篇描繪了烽火城西的百尺樓,黃昏時分,他獨自登上樓頂,感受著秋風的吹拂。更吹羌笛,關山月,金閨千里愁。第二篇描述了琵琶起舞,換新的旋律,但總是喚起舊別的情感。撩亂了邊境的憂愁,高高的秋月照亮了長城。第三篇描繪了關城榆葉早早地黃了,日暮時分,...6.《逢入京使》是唐朝詩人岑參所作。他望著東方的故園,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遇,沒有紙筆,只能口述,報平安。7.《燕歌行》是唐朝詩人高適所作。他在開元二十六年,聽從御史大夫張公的建議出塞,然后回來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詩中感嘆征戍的辛苦,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摐金伐鼓,一路行進,直到塞外。8.《漁家傲·秋思》是宋朝文學家范仲淹所作。他感嘆塞下秋來的風景異,衡陽的雁群已經(jīng)飛走,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一杯濁酒,思念萬里之遙的家鄉(xiāng),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大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9.《塞下曲》是唐朝詩人盧綸所作。第一篇描繪了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他獨自站在那里,發(fā)出了一聲呼喊,千營共同回應。第二篇描述了樹林中草木被風吹得亂動,將軍夜里引弓,尋找白羽,結果卻失落在石棱中。第三篇描繪了黑色的雁群飛得很高,單于夜里逃走了。想要追趕,輕騎無法奔馳...10.《出塞》是唐朝詩人王昌齡所作。他描述了秦時明月,漢時長城,萬里長征人未歸。但是,如果龍城的將軍回來了,他不會讓胡馬跨越陰山。11.《從軍行》是唐朝詩人楊炯所作。他看到了烽火照亮了西京,心中不平靜。牙璋辭別了鳳闕,鐵騎繞過龍城。雪暗時,旗幟飄揚,鼓聲響徹山谷。他寧愿做一個百夫長,也不愿成為一個勝利的書生。12.《夜上受降城聞笛》是唐朝詩人李益所作?;貥贩迩暗纳扯丫拖裱┮粯?,受降城外的月亮像霜一樣明亮。他聽到笛聲,不知道是從哪里傳來的,一夜之間,征人們都在望著故鄉(xiāng)。13.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描述了一位將軍率領軍隊出征的場景。他們穿過走馬川、雪海邊和平沙莽莽的荒原,面對著九月的狂風和碎石如斗的道路。匈奴的草原上,馬兒肥壯,金山的煙塵在西方升騰,漢家大將軍西出師。將軍身披金甲,夜間不脫,半夜軍隊前進……14.李頎的《古從軍行》描繪了一位行人登高遠望的情景。他在白日登山,眺望著遠處的烽火。黃昏時,他在交河畔飲馬。行人們在風沙中行走,公主在彈奏琵琶,歌聲幽怨。天空中,野云飄蕩,大漠中下著雨雪。胡雁哀鳴,胡兒的眼淚落下。他們聽說玉門關已被封鎖,他們的生命也將隨之消逝……15.李白的《子夜吳歌》描述了不同季節(jié)的景色和情感。春天,秦地的羅敷女在綠水邊采桑。她穿著紅色的妝飾,手上拿著青條。夏天,人們在湖上吟唱歌曲,菡萏和荷花一起盛開。秋天,人們在長安唱歌,回去越王的家?!?6.陳陶的《隴西行》描述了一位將軍不畏犧牲,率領軍隊抵御匈奴入侵的故事。他帶著五千貂錦的士兵,不顧自身安危,奮勇殺敵。然而,他最終犧牲在無定河邊,成為了春閨夢中的英雄。17.蔡文姬的《悲憤詩》描繪了漢朝末年的政治動蕩。董卓篡權,將賢良士人逼迫遷徙,引發(fā)義軍起義。然而,董卓的鐵騎來到東方,金甲閃耀,平民百姓脆弱無助,來兵皆為胡羌。作品表達了作者的憤怒和悲痛。18.李白的《塞下曲六首》描繪了邊塞軍人的生活和戰(zhàn)斗。在天山上,五月的雪花紛紛揚揚,沒有鮮花,只有寒冷。戰(zhàn)斗的笛聲中,他們聽到折柳的聲音,但卻未曾看到春天的景色。在海上,戰(zhàn)爭不斷,他們緊握著戰(zhàn)斗的獎賞?!?9.柳中庸的《征人怨》描繪了黃河和金河兩地邊塞軍人的生活。歲歲金河復玉關,他們每天都在馬策和刀環(huán)的陪伴下度過。三春白雪覆蓋著青冢,萬里黃河繞著黑山。作品表現(xiàn)了軍人的孤獨和無奈。20.王翰的《涼州詞》描述了一位將軍在戰(zhàn)斗中的心情。他在戰(zhàn)場上飲酒,手持琵琶,等待戰(zhàn)斗的結束。他愿意直接斬斷樓蘭的命脈,以期歸家。這首詞表達了將軍的豪邁和不屈不撓的精神。21.岑參的《磧中作》描繪了一位行人在平沙萬里的荒原上徘徊的情景。他走馬西來,不知道今晚在哪里過夜,四周都是荒涼的景象。22.李白的《子夜秋歌》描繪了長安城中的秋夜景象。月光如水,長安城中的人們都在搗衣洗衫。秋風吹拂著,玉關的情感總是揮之不去。作者表達了對戰(zhàn)爭的不滿和對家鄉(xiāng)的思念。23.高適的《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是一首送別詩。詩人對李少府的貶謫感到遺憾,駐馬銜杯,送別他前往峽中。他在巫峽中聽到猿鳴,淚水滿眶。在衡陽,他寫了幾封書信。作品表達了離別的悲傷和對友誼的珍重。24.杜甫的《前出塞九首》描繪了一位將軍出征的情景。他背井離鄉(xiāng),前往交河。他沒有被徒步旅行的艱難困苦所嚇倒,他的骨肉之情沒有斷絕,他寧死不屈。他決心奮勇殺敵,為國家開辟新疆。36.陸游的《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中描述了他在夢中游歷的情景,但他并不知道自己身處何地。他想到了關河、雁門西、青海際等地,但他卻在寒燈和月光的照耀下入眠。他自認為自己是封侯在萬里之外的人,但無人知曉他的內(nèi)心殘缺和未死的心靈。37.王翰的《涼州詞二首》中,他描繪了美酒、琵琶和馬兒的場景。他醉臥在沙場上,但他并不想讓人嘲笑他。他思考古代戰(zhàn)爭,問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他聽到了胡笳的聲音,想起了長安的往事。38.王維的《出塞作》中,他描寫了在居延城外獵天驕的情景。白色的草原上燃起了野火,他駕馭著馬匹穿越著這片秋日平原。他是一位護羌校尉,也是一位破虜將軍,他的弓箭和馬匹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他將受到漢家的賞賜,成為一位霍嫖姚。39.王維的《燕支行》中,他描述了漢家天將的才干和雄壯。他前往明光宮,萬乘親自為他送行。他在五陵東宣誓,然后前往長城和玉塞中。他是一位衛(wèi)霍,也是一位將軍,但朝廷并沒有充分認識到他的功績。趙、魏、燕、韓等地都有他的足跡。40.李白的《塞上曲》中,他描述了大漢和匈奴之間的戰(zhàn)爭。在渭橋上,大漢無計可施,匈奴卻十分囂張。在五原的秋天,胡馬非常高傲。他被命令征討西方,橫跨陰山。燕支落入了漢家的手中,但婦女們卻失去了美麗。他轉戰(zhàn)黃河,休兵樂事多。整個地區(qū)變得荒蕪,瀚海也變得寂靜無波。41.徐錫麟的《出塞》中,他唱起了軍歌。他們誓要消滅胡奴,從玉關出發(fā)。他們只知道在沙場上為國家而死,不需要用馬革裹尸歸還。42.駱賓王的《邊夜有懷》中,他描繪了在邊境地區(qū)的情景。他們已經(jīng)行進了很遠的路程,但燕山還在遠方。城池荒蕪,碣石已經(jīng)被毀壞,古戍滿是煙塵。夜幕下,月亮照亮了隴山,秋風呼嘯著吹過邊境。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無法定位的情感,榮耀和衰敗都不容易被理解。他們的旅途充滿了孤獨和勞累,離別和思念也同樣難以承受。蘇武和崔駰都是他們的前輩。43.王維的《從軍行·吹角動行人》中,他描述了吹角動人的情景。人們爭相渡過黃河,笳聲和馬嘶聲響成一片。在沙漠之中,戰(zhàn)爭的煙塵彌漫著。他們的名字將被銘記在歷史中,回報天子。44.李益的《春夜聞笛》中,他聽到了寒山吹笛的聲音,這個聲音讓他想起了遷客的離愁別緒。洞庭湖上的雁群不斷地飛走,不需要等到天亮也能看到它們飛往北方。45.岑參的《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中,他描述了月亮從城頭升起的情景。涼州有七里十萬家,胡人彈奏著琵琶。琵琶的曲調(diào)令人心碎,夜晚充滿了蕭條的風聲。在河西幕中,他遇到了許多故人,但他們都離他而去。花門樓前的秋草讓他感到貧窮和老去。46.岑參的《春夢》中,他描述了春天的情景。他昨晚在洞房中聽到春風的聲音,但他的故友卻隔著湘江。他在夢中行走了數(shù)千里江南。47.岑參的《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中,他描述了胡笳最悲哀的聲音。紫髯綠眼的胡人吹奏著這首曲子,但曲子還沒有結束,就已經(jīng)讓人感到悲傷。樓蘭征戍兒被愁殺了。在八月的涼秋中,北風吹斷了草原上的草。在昆侖山南,月亮正斜掛著,胡人吹奏著笛子。胡笳的悲怨將送行,秦山望著隴山的云。63.盧思道的《從軍行》描述了戰(zhàn)爭中的景象。烽火照亮了甘泉,飛將出祁連。良家子和少年俠士都化身為犀渠玉劍、白馬金羈。戰(zhàn)爭中的光景讓人感到無比的荒涼和悲壯。64.常建的《塞下曲四首·其一》中,描繪了一幅戰(zhàn)爭結束后的畫面。歸來的烏孫王不再稱王,天涯靜處不再有征戰(zhàn)的氣息,兵器的光芒被日月所代替。65.李益的《度破訥沙二首》中,描繪了荒涼的戰(zhàn)爭場景。破訥沙頭的雁正飛,鸊鵜泉上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束。平明時分,寒光照耀著滿磧,寒意透徹了鐵衣。66.岑參的《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中,描寫了一個官員歸來的場景。他看到城頭上的黃鸝,感到十分悲傷。他的頭發(fā)已經(jīng)變白,青春已經(jīng)不再,而他的使命已經(jīng)完成,到達了瓜州。67.李白的《清溪半夜聞笛》中,表現(xiàn)了一種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羌笛引領著他的思緒,他感嘆著寒山秋浦的美麗,腸斷于玉關的聲音。68.王維的《隴西行》中,描繪了長途旅行的疲憊和艱辛。他們馬不停蹄地前進,經(jīng)過雪山和烽火。這是一幅艱苦卓絕的畫面。69.張玉娘的《從軍行·三十遴驍勇》中,描述了勇士們從軍北征的場景。他們手持寶劍,飛馳在空曠的北荒之地上。這是一幅英勇無畏的畫面。70.李攀龍的《塞上曲送元美》中,表現(xiàn)了邊塞的孤獨和辛酸。白羽如霜的騎士們出發(fā)了,他們將會面對胡人的攻擊,長安城頭上的月亮見證了這一切。71.許渾的《塞下曲·夜戰(zhàn)桑乾北》中,描繪了夜戰(zhàn)的場景。秦兵在桑乾北戰(zhàn)斗,許多人都無法回家。他們只能穿上寒衣,寄托思鄉(xiāng)之情。72.岑參的《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中,描寫了一種熱帶氣候的景象。海上的鳥兒不敢飛翔,只有鯉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動。青草長得茂盛,白雪在空中飄蕩。這是一幅熱帶風光的畫面。73.戴叔倫的《調(diào)笑令·邊草》中,表現(xiàn)了邊塞的荒涼和寂寞。在這里,邊草已經(jīng)枯萎,兵器的聲音已經(jīng)消失。明月的光芒和胡笳的哀鳴,讓人感到無限的悲傷。74.郎士元的《送李將軍赴定州》中,表現(xiàn)了將軍出征的場景。他手持橫戈,騎著漢飛將,離開了家鄉(xiāng)。黃云在塞外翻滾,鼓鼙聲在漠北響起。而他的家人則寄托著無盡的思念。75.納蘭容若的《蝶戀花·出塞》中,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結束后的荒涼景象。河山已經(jīng)改變,征人也已歸來。牧馬的聲音和西風的呼嘯,讓人感到無限的悲傷。76.唐代岑參的《趙將軍歌》描述了將軍在寒冷的城南獵場上賭博,勝出后得到了單于的貂鼠袍。77.唐代高適的《金城北樓》描繪了北樓西望的美景,湍急的河流和城頭殘月形成了獨特的景象,同時表現(xiàn)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78.唐代盧汝弼的《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中,作者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對鄉(xiāng)音的懷念。79.唐代張蠙的《登單于臺》中,將兵士在單于臺上迎接白日和黃河的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來,同時表現(xiàn)了作者對陰關的向往。80.唐代高適的《塞上聽吹笛》中,通過描繪牧馬還和羌笛戍樓間的景象,表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鄉(xiāng)音的懷念。81.唐代高適的《送董判官》中,將軍和秀才的別離描繪得非常感人,同時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男兒應當有的擔當精神的贊美。82.唐代李世民的《飲馬長城窟行》中,通過描繪塞外的自然景觀和戰(zhàn)士們的軍旅生活,表現(xiàn)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戰(zhàn)士們的敬仰。83.唐代岑參的《過磧》中,作者在黃沙磧里迷路,通過描繪自己的困境和對未知世界的向往,表現(xiàn)了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84.唐代王維的《新秦郡松樹歌》中,以松樹為主題,表現(xiàn)了作者對松樹的喜愛和對友情的珍視。85.唐代岑參的《九日使君席奉餞衛(wèi)中丞赴長水》中,表現(xiàn)了將軍和中丞的別離,同時表達了對中丞的敬重和祝福。87.唐代岑參的《優(yōu)缽羅花歌》中,通過描述自己在庭院中種植樹木和藥草的情景,表現(xiàn)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追求。88.唐代岑參的《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中,以漢將破戎為主題,表現(xiàn)了作者對軍隊的贊美和對將士的敬仰。89.唐朝戴叔倫的《塞上曲二首》描述了戰(zhàn)爭中的景象,馬尾、蔥山夜雪撲旌竿,鳴笳疊鼓擁回軍,破國平蕃昔未聞。他表達了對國家的忠誠和報效的愿望,不遣胡兒匹馬還,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90.李益的《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還》表達了士兵對于戰(zhàn)爭的懼怕和對于家鄉(xiāng)的思念,伏波惟愿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他希望自己能夠死在戰(zhàn)場上,不必再回到家鄉(xiāng)。91.唐朝戎昱的《塞下曲·其六》描繪了北方邊境的荒涼景象和士兵們的辛苦,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骎骎。他表達了對于戰(zhàn)爭的無奈和對于家鄉(xiāng)的思念,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92.明朝李夢陽的《秋望》描述了黃河邊的景象和士兵們的戰(zhàn)斗,黃河水繞漢宮墻,河上秋風雁幾行。他表達了對于戰(zhàn)爭的悲痛和對于英雄的贊美,將軍弢箭射天狼,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93.南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