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七下強化訓練_第1頁
歷史七下強化訓練_第2頁
歷史七下強化訓練_第3頁
歷史七下強化訓練_第4頁
歷史七下強化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七下強化訓練第五單元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漢承秦制,唐襲隋規(guī),都出現了盛世。然而,秦朝與隋朝卻都是二世而亡。兩者滅亡的共同原因是()A.周邊少數民族的進攻B.統(tǒng)治集團的政變內江C.國家分裂和自然災害D.橫征暴斂及苛政黷武.(歷史解釋)下面兩幅圖展示了《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有入仕方式記載的全部1561人中,“科舉入仕”比重的變化情況。這一變化說明科舉制()唐代前期 唐代后期A.開始打破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 B.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C.體制走向僵化阻礙了社會進步 D.實現了社會的公平公正3.(2019北京閉卷)閱讀下表材料,可以比較出長城和大運河的共同點是()長城大運河秦漢時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護了中原北部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和人民生活隋唐時期成為聯系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加強了各地區(qū)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A.抵御了匈奴侵擾 B.削弱諸侯國勢力C.促進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鞏固統(tǒng)一.唐太宗曾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睘榇?,唐太宗()A.選拔人才,不拘一格 B,輕徭薄賦,寬仁慎刑C.開放包容,兼收并蓄 D.華夷平等,愛之如一.明皇”以姚崇、宋璟為相,廓清武后則天以來之積弊,勵精圖治,至民夜戶不閉,道不拾遺……”?!懊骰省彼鶆?chuàng)造的治世局面下()A.明皇被尊稱為“天可汗”B.設置安西都護府管轄西域C.唐朝進入了鼎盛時期 D.開創(chuàng)了新的官員選拔制度.貞觀十五年(641年)(松贊干布)謂所親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辈牧纤鍪穼崳ǎ〢.使唐蕃“和同(為)一家” B.促進了吐蕃社會經濟發(fā)展C.表明唐蕃訂立了友好盟約D.加強了唐朝對吐蕃的管轄.每個時代的士人所共有的價值取向和精神狀態(tài)即為“士風”。唐朝前期,士人常思濟蒼

生、安社稷,參政熱情空前高漲,反映出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推動這種“士風”形成的因素有( )①社會風氣開放②重視文化教育③科舉制度發(fā)展④內憂外患頻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史料實證)右圖是中國考古專家在新疆吐峪溝石窟寺發(fā)掘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寫本殘片,卷首寫有“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同時出土的文物還有后漢、隋等時期的佛經殘片,有漢文,也有回鶻文。這反映出()4

r*-A.玄奘西行鑿通了中原與西域交通B.絲綢之路從漢至唐長期保持暢通C.活字印刷術促進了佛教文化傳播D.佛經翻譯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有學者說:“李唐不唯政制多襲前代之舊,一切文物亦復不間華夷,兼收并蓄。當時的長安幾乎為一國際都會,各種人民,各種宗教,無不可于長安得之。于是,長安胡化盛極一時,此種胡化大率為西域之好:服飾、飲食、樂舞、繪畫,競事紛泊;其及社會各方面,隱約皆有所化,好之者蓋不僅帝王及一二貴戚達官已也?!边@反映出當時()①唐承隋制,發(fā)展創(chuàng)新②以文治國,重文輕武③民族交融,中外交流④開明開放,兼收并蓄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史料實證)“安、史亂天下,至肅宗大難略平……亂人來之,遵擅署吏,以賦稅自私,不朝獻于廷。效戰(zhàn)國……以土地傳子孫……訖唐亡百余年,卒不為王土”。上述材料反映的現象是()A.唐朝滅亡 B.藩鎮(zhèn)割據C.安史之亂 D.黃巢起義.(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太學(普通學校)中央四展小侯學債舉學校,四大外戚子第學校)漢代官

學系統(tǒng)L鴻都門學(專門學校)仁制]國——學漢代官

學系統(tǒng)縣、道、邑 校鄉(xiāng)——庠〔聚一一序圖A《漢代官學系統(tǒng)》示意圖

H同區(qū)?羊救學內濟主要是腐學兄姓;學莫親源雙府卻為主一有期海、盲品、吐莓、卻好、日本等因的留學文H同區(qū)?羊救學內濟主要是腐學兄姓;學莫親源雙府卻為主一有期海、盲品、吐莓、卻好、日本等因的留學文圖B《唐代學制系統(tǒng)圖》簡圖⑴西漢設立的高等教育學府是什么?依據圖A,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漢教育的特點,分析其影響。(3分)(2)唐朝選拔官員的主要制度是什么?依據圖B,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代教育的特點,并簡要評價。(3分)⑶綜合上述材料,歸納古代用人制度所蘊含的政治智慧。(1分)練習2選擇題1.隋朝時期,除了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1.隋朝時期,除了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還建立起三省六部制、對官員進行監(jiān)察的制度。隋朝建立以上制度的主要作用是()A.有利于政府統(tǒng)治機制完善 B.建立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C.使封建制度日益僵化衰落 D.標志著封建皇權的進一步強化2.下圖為東晉至北宋時期進入各級政府為官的寒門子弟所占比例,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立以上制度的主要作用是()A.有利于政府統(tǒng)治機制完善 B.建立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C.使封建制度日益僵化衰落 D.標志著封建皇權的進一步強化2.下圖為東晉至北宋時期進入各級政府為官的寒門子弟所占比例,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科舉制度的推行D.社會觀念的轉變C.3.(2019菏澤閉卷)隋朝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下圖)。這一偉大工程A.中心是①——長安 B.最南端到達②一一今天的揚州C,是隋文帝的政績之一 D.發(fā)揮著貫通南北動脈的作用.唐太宗把太子成年禮這一重大禮儀,由農忙的二月改在十月舉行。進攻突厥這樣的重要戰(zhàn)爭也放在十月到次年一月的冬閑時進行。以上材料說明唐太宗()A.以民為本,避免干擾生產B.虛心納諫,變革禮儀制度C.善于謀略,選準作戰(zhàn)時機D.提倡節(jié)儉,減輕人民負擔.唐太宗晚年曾自我評價道:“濟育蒼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損少,人不怨?!碧铺诘闹饕冇校ǎ賴υ鰪?,文教昌盛②文德治國,開創(chuàng)科舉③政治清明,經濟發(fā)展④管轄西藏,冊封班禪A.①②④B,①③C,①②③④ D.②③④.《古今畫鑒》中描述閻立本《步輦圖》時說:“畫太宗坐步輦上……曲眉豐頰,神采如生……后有贊普使者,服小團花衣,及一從者?!薄恫捷倛D》所反映的相關歷史事件()A.反映了唐朝與吐蕃的交往 B.促進了中印之間的文化交流C.促進了中日之間的友好交往 D.加強了對西北地區(qū)的管轄.唐朝時期社會穩(wěn)定,民族關系友好和睦。下圖是某同學繪制的《唐蕃關系示意圖》從表中可以看出唐朝和吐蕃之間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①冊封②和親③設置機構④會盟8.對下圖反映歷史事件的解讀,正確的是(A.③④B.①④C.②④8.對下圖反映歷史事件的解讀,正確的是()

天竺A.天竺A.漢代絲綢之路暢通,促進了中西交流B.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促進了唐蕃交流C.玄奘西行取經,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D.康熙帝親征準噶爾部,鞏固國家統(tǒng)一9.制度創(chuàng)新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重要表現。下列圖片反映的制度或措施確立和完善于隋唐的是()A.①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②③10.分析材料獲取信息是學習歷史的重要途徑,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信息包括()政權名稱存亡時間開國國君國君身份后梁907?923年朱溫宣武節(jié)度使后唐923?936年李存勖河東節(jié)度使后晉936?946年石敬瑭河東節(jié)度使后漢947?950年劉知遠河東節(jié)度使后周951?960年郭威鄴都留守①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合稱五代②五個政權的開國國君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將③這些政權是唐末以來藩鎮(zhèn)割據局面的延續(xù)④表中五個政權先后出現,政局十分穩(wěn)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李世民看來,為人君主首先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為自己的臣民做出表率,……設立三省制,有效防止了官吏壟斷權力的可能,采用科舉制選拔了大批人才……選拔官員,德才兼?zhèn)?,德才并列,以德為先。在這樣重“德”的氛圍下,官員人人將做“賢臣”“重臣”“良臣”“智臣”“貞臣”“直臣”作為自己的仕途追求?!柏懹^之治”作為我國歷史上開明盛世的杰出代表……不但開創(chuàng)了“貞觀盛世”局面,更創(chuàng)造出我國封建歷史上唯一沒有貪污的清明時代?!幾怨迫A、秦德君《“貞觀之治”吏治的三點啟示》材料二唐玄宗即位,“大革奸濫,十去其九”,并停廢閑散諸司、監(jiān)、署十余所……嚴格控制官吏的銓選,尤其重視縣令的選任。唐玄宗對吏部選用的縣令親自加以復試,加強對官吏的考核?!_元三年、四年,山東、河南、河北等地連年發(fā)生蝗災,唐玄宗接受了姚崇的建議“遣御史督州縣捕而瘞之”,大大減輕了蝗災。又在河東道、關內道、河南道、河西道、隴右道、河北道、劍南道等地,大興屯田?!幾允┙ㄖ兄骶帯吨袊糯贰发乓罁牧弦?,指出唐太宗是如何加強吏治建設的?結合所學知識,并簡要評價。(4分)(2)依據材料二,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并分析其影響。(4分)⑶綜合以上材料,歸納我國古代政治家的治國經驗。(1分)練習1D2.B3.D4.B5.C6.B7.A8.D9.A10.B(1)學府:太學。(1分)特點:建立了完整的官學體系;把教育和選拔人才相結合;把讀書和做官相結合。(任答一點得1分)影響:有助于培養(yǎng)高素質的政府官員;進一步推動了儒學的發(fā)展與傳播;有助于加強思想統(tǒng)一,加強中央集權。(任答一點得1分)(2)制度:科舉取士制度。(1分)特點:官學的等級性強;教育體制系統(tǒng)化;學校教育形式多樣化;儒學是主要的教育內容;學生來源多樣化。(任答一點得1分)評價:唐代教育涉及職業(yè)教育,為社會輸送了各種實用人才;推動了儒學的發(fā)展與傳播;加強了唐代與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文化交流,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加強了中外交流。(任答一點得1分)(3)政治智慧:以才能取人;注意對官員能力的培養(yǎng);把教育制度與選官用官制度相結合。(符合題意,言之有理,任答一點得1分)練習21.A2.C3.D4.A5.B6.A7.C8.C9.B10.A11.(1)做法:以身作則,加強自身修養(yǎng);建立健全制度,將制度貫穿于吏治治理中;選拔官員以德為先。(任答兩點得2分)評價:培養(yǎng)了一批賢良之臣;實現了政治清明;為“貞觀之治”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唐太宗吏治建設的主觀愿望是鞏固、加強唐王朝的統(tǒng)治。(任答兩點得2分)(2)措施:裁減冗官,縮減機構;控制官吏選拔,整頓吏治;發(fā)展農業(yè)生產。(任答兩點得2分)影響:有利于官僚隊伍的廉潔與高效;促進人口的增長,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緩和社會矛盾,推動唐朝經濟的發(fā)展。(任答兩點得2分)(3)治國經驗:總結前代滅亡教訓,以史為鑒;重視民生,發(fā)展經濟;加強吏治建設;注重政治改革等。(符合題意,言之有理,任答一點得1分)主題六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1,宋太祖問策趙普:“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建長久計,其道如何?”趙普的建議是()A.廢分封、行郡縣B,廢三省、置通判C.收精兵、削實權D.廢丞相、設內閣.(2019鐵一中一模)宋朝兒童念的《神童詩》,一開頭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當時民間還流行著這樣的俗話“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材料主要表明宋朝()A.政局穩(wěn)定,毫無戰(zhàn)事 B.重文輕武,杜絕兵變C.禁錮思想,順從皇帝 D.削弱相權,加強皇權.(時空觀念)下圖是我國某時期的政權并立形勢圖。對于此圖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圖中的A、B、C分別是遼、北宋與西夏②圖中的A、B、C分別是金、南宋與西夏③三個政權中最先滅亡的是A④澶淵之盟后,B、C兩個政權實現了長久和平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2019廣東閉卷)下表所示賦糧比例信息說明()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賦糧南、北方所占比例單位總計北方數南方數南方所占比例(%)貫、石、匹、兩100181534414841560331255.93A.黃河流域戰(zhàn)亂頻繁 B.南方經濟地位重要C.文化重心開始南移 D.北民南遷速度加快.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的導論中提到:“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找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fā)現它的焦點在宋代?!毕铝姓f法能夠佐證此觀點的是宋代()①指南針應用于航海②改進造紙技術③火藥開始運用于軍事領域④活字印刷術發(fā)明

并運用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中華民族的歷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下列地圖(局部)中能反映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tǒng)一王朝”的是(c h.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評價中國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時指出:”……為全國行政中樞,總領各行省,又兼轄大都及附近的地區(qū)?!边@一行政機構是()A.御史臺B.中書省C.行中書省D.樞密院.下圖為中國某一朝代機構設置示意圖。這樣的制度設計()「中書省直格地「中書圍4行中書省堂,帝——樞密院1—宣武院一宣慰使司都元帥府A.嚴重束縛了統(tǒng)軍的指揮權 B.開創(chuàng)了中央對地方直接管理C.加強了對邊遠地區(qū)的管轄 D.廢除了秦朝以來的丞相制度.唐代長安日暮即聞鼓鳴,百業(yè)歇息,開始宵禁了。而宋朝,無論是東京汴梁還是南宋的臨安皆不夜禁,不但不夜禁反而通宵達旦,當時人們稱娛樂場所為“瓦子”或“勾欄”,在這些娛樂場所中興起了“市民文化”。出現這一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C.商品經濟趨向繁榮D.文化交流的頻繁A.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推廣 C.商品經濟趨向繁榮D.文化交流的頻繁.中國古代文學表達的主流形式經過了以下變遷:先秦詩歌一漢賦一唐詩一宋詞一元曲明清小說。下列對中國古代文學主流形式變遷特點的概括正確的是()①多元兼容、雅俗共賞②體現了時代的發(fā)展變化③逐漸平民化、世俗化④由平民文學到志趣高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圖A戰(zhàn)國經濟分布圖圖圖A戰(zhàn)國經濟分布圖圖B唐朝經濟分布圖圖C宋代經濟分布圖⑴唐朝國力的鼎盛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為什么?依據圖A和圖B,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經濟重心發(fā)生的變化,分析變化的原因。(3分)(2)宋代商貿繁榮,出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叫什么?依據圖B和圖C,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經濟重心發(fā)生的變化,分析變化的影響。(3分)⑶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從中國古代經濟發(fā)展中得到的啟示。(1分)參考答案:1.C2.B3.A4.B5.A6.C7.B8.C9.C10.A11.(1)名稱:“開元盛世”。(1分)變化:經濟重心開始南移。(1分)原因: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zhàn)亂,南方相對安定;北方人口的南遷;魏晉南北朝以來南方地區(qū)的持續(xù)開發(fā);南方自然條件優(yōu)越。(任答一點得1分)(2)名稱:交子。(1分)變化:經濟重心由北方地區(qū)轉移到了南方地區(qū)。(1分)影響:促進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促進了漢族與南方少數民族的交融,推動了民族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的發(fā)展;促進了文化中心、貿易中心等的南移;人口的增加及對資源的過度開發(fā),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南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任答一點得1分)(3)啟示:和平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是經濟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先進的生產技術是促進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是促進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符合題意,言之有理,任答一點得1分)主題七明清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明初,朱元璋認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權臣,上下蒙蔽故也?!司荒芄[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被谶@一認識,朱元璋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A.三省并立,互相牽制 B.削弱地方,集權中央C.抑制相權,設立內閣D.廢除丞相,加強皇權.(2019深圳閉卷)明朝的科舉制度“只強調儒家價值觀,以犧牲科學、技術、商務和工業(yè)等知識為代價,獎賞在文學和人文領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這一制度()A.促進了商業(yè)繁榮 B.不利于皇權的加強C.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D.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有學者認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倫布、麥哲倫,而是中國古代航海家鄭和。下列觀點對鄭和正確評價的是()①和平使者,揚威異域②探尋新路,尋找黃金③友好往來,促進交流④發(fā)現美洲,殖民先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康熙皇帝非常重視對周邊地區(qū)的防衛(wèi)和管轄,經過①冊封班禪;②平定準噶爾叛亂;③統(tǒng)一臺灣;④兩次雅克薩之戰(zhàn),使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與發(fā)展。以上措施按地理方位排序正確的是().史上記載某一機構:”掌書諭旨,綜軍國之要,以贊上治機務”。該機構是()A.南書房B.內閣C.軍機處D.廣州十三行.有學者指出:“明清兩朝締造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后的輝煌,也是在這一時期中國由盛轉衰,為日后中國備受欺凌埋下了隱患?!薄爸袊墒⑥D衰”的原因有()①國家分裂,邊疆危機嚴重②文化專制,束縛思想解放③閉關鎖國,落后世界潮流④10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19臨沂閉卷)如圖所反映的這部書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重要的科學技術著作,其特點是圖文并茂、注重實踐。外國學者稱這部書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斑@部書”是( )A.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yè)科學巨著 B.明朝時期一部手工業(yè)生產技術專著C.明代中后期規(guī)模空前的藥物學著作 D.關于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的科技巨著.(2019常德閉卷)常德某校舉辦歷史手抄報設計大賽,其中一小組成員搜集了下列歷史圖片,這些圖片資料反映的共同主題是片,這些圖片資料反映的共同主題是()A.高超的青銅工藝 B.偉大的建筑工程C.先進的科技成就 D.獨特的制造技術.曹雪芹的《紅樓夢》和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是中俄兩國文學史上的兩座豐碑。這兩部巨著的共同意義是()A.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要求 B.批判和揭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