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基礎(chǔ)-中國歷史文化常識_第1頁
導游基礎(chǔ)-中國歷史文化常識_第2頁
導游基礎(chǔ)-中國歷史文化常識_第3頁
導游基礎(chǔ)-中國歷史文化常識_第4頁
導游基礎(chǔ)-中國歷史文化常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導游基礎(chǔ)知識

重點章節(jié)及考試趨勢重點章節(jié)第一章中國歷史文化常識第二章對聯(lián)和古詩詞第四章中國四大宗教第五章中國古代建筑與園林熟悉第三章中國自然旅游資源第六章中外民俗了解第七章中國飲食文化第八章中國風物特產(chǎn)特點分析內(nèi)容多,涉及面廣,知識含量大知識點多,考點分散復習技巧必須熟悉課本,避免知識盲點運用表格,歸納總結(jié),橫向比較、位置記憶等方法進行快速記憶利用好模擬題

第一章

識了解中國歷史整個發(fā)展脈絡熟悉掌握重點歷史事件,掌握一定歷史文化常識第一節(jié)中國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國——歷史惟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古國唐堯禹舜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一、原始社會原始人類舊石器時代(前二三百萬年至一萬年、粗糙的打制石器、直立行走、原始群居)原始人類170萬年云南元謀人80萬年陜西藍田人70萬年北京人

氏族社會(20至1萬年血緣關(guān)系固定的群體)18000年山頂洞人(人工取火)新石器時代1萬——4千(細小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人工取火)文明史的開端母系氏族(七千---五千)陜西半坡河姆渡仰韶父系氏族龍山大汶口良渚文化北

人從猿到人的過渡階段平均腦容量1088毫升(現(xiàn)代人1400)平均身高1.5-1.56最早使用火石器時代壽命短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迄今為止,人類化石材料最豐富、最生動、植物化石門類最齊全,而又研究最深入地古人類遺址。頭蓋骨6具、頭骨碎片12件、下頜骨15件、牙齒157枚及斷裂的股骨、腥骨等,分屬40多個男女老幼個體。同時還發(fā)現(xiàn)10萬件石器時代的材料,及用火的灰煙遺址和燒石燒骨等?!氨本┤祟^蓋骨的丟失”北

人元

人山

人新舊石器時代的區(qū)別中國文明起源的四個分區(qū)黃河流域文化區(qū)仰韶大汶口龍山長江流域文化區(qū)河姆渡馬家浜良渚珠江流域文化區(qū)北方和東北文化區(qū)仰韶文化——彩陶文化彩陶雙連壺—中國最美的陶器國寶酒器是和平、友好、相敬、相親的象征“生死之交一壺酒”(黃帝炎帝)鎮(zhèn)館之寶(河南博物院)人面魚紋彩陶盆出土于中國西北部陜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的人面魚紋彩陶盆,是仰韶彩陶工藝的代表作之一

一學習態(tài)度(來源各異,相互滲透)二學習要點1蠻荒時代英雄形象(例:被賦予感應生人的傳說)2其人性和神性的部分3創(chuàng)造和功績(代表同時期勞動人民偉大創(chuàng)造的精華,體現(xiàn)人類文明的進步)4三皇說法(1)天皇、地皇、泰皇(《史記》)(2)天皇、地皇、人皇(《太平御覽》)(3)燧人、伏羲、神農(nóng)(《尚書大傳》、《白虎通義》)(4)伏羲、女媧、神農(nóng)(《風俗通義》)(5)伏羲、祝融、神農(nóng)(《白虎通義》)(6)伏羲、神農(nóng)、共工(《通鑒外記》)(7)盤古、女媧、伏羲(民間傳說)(8)自羲農(nóng),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三字經(jīng)》)(9)伏羲、神農(nóng)、黃帝(《帝王世紀》、《古微書》)古

明三皇(英雄時代)伏羲氏——漁獵感應而生(中國西北神仙國度-華絮氏之國)人類始祖

結(jié)網(wǎng)捕魚

創(chuàng)制八卦

治婚姻

養(yǎng)殖業(yè)制歷法樂器歌曲采集天然火種燧人氏——火上古西方偏遠國度燧明國聰明人燧木

神農(nóng)氏——農(nóng)耕神農(nóng)=炎帝農(nóng)業(yè)之神神農(nóng)嘗百草醫(yī)藥之神人祖伏羲唐代絹畫——化生萬物1965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絹畫繪伏羲在左,左手執(zhí)矩,女媧在右,右手執(zhí)規(guī),人首蛇身,蛇尾交纏,頭上繪日,尾間繪月,周圍繪滿星辰。構(gòu)圖奇特,寓意深刻,富于藝術(shù)魅力和神秘色彩。這種圖像在吐魯番地區(qū)古墓中多有發(fā)現(xiàn),一般出自夫妻合葬墓,用木釘釘在墓頂上,少數(shù)則折疊包好放在死者身旁。伏羲女媧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天神和人類的始祖,據(jù)說伏羲教導人們從事生產(chǎn),女媧教導人們婚姻倫理。他們手持規(guī)矩,既是生產(chǎn)工具,也是社會秩序的象征。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雜志《國際社會科學》1983年試刊號的首頁插圖就是一幅吐魯番地區(qū)出土的伏羲女媧畫像,因其與人類生物遺傳結(jié)構(gòu)——脫氧核糖核酸分子的雙螺旋線結(jié)構(gòu)非常相似,題名為“化生萬物”。

神農(nóng)氏-炎帝燧

氏1、燧人(sùi

rén)(燧人氏)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火的發(fā)明者,有說法他為三皇之一。2、燧人氏,伏羲氏,神農(nóng)氏稱為“三皇”。3、燧人氏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個母系氏族,他們以打獵為生,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撞時產(chǎn)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啟法,于是發(fā)明了鉆木取火。4、燧人氏即是代表一個人物,有時則是幾個人物的合成;有時它更多的應該是一個氏族或一個部落歷史;有是又代表先民生活的一個時代,反映了人類飲食方面的一個時代的特色;是一個時代成就的反應?!办萑耸稀边@一詞匯的多義性,在中國上古神話中是普遍存在的。黃帝(公孫姬軒轅氏有熊氏)統(tǒng)一中華民族播種百谷草木、大力發(fā)展生產(chǎn)創(chuàng)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fā)明指南車定算數(shù)制音律創(chuàng)醫(yī)學顓頊帝嚳堯舜五帝禪讓——世襲二、奴隸社會公元前21世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啟

洛陽偃師二里頭文化中國最早的宮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銅

禮器群及青銅冶鑄作坊,是可確認的我國最早的王國都城遺址。遺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至東南向分布,東西最長約2400米,南北最寬約1900米,北部為洛河沖毀,現(xiàn)存面積約3平方公里。其中心區(qū)位于遺址東南部的微高地,分布著宮殿基址群、鑄銅作坊遺址和中型墓葬等重要遺存;西部地勢略低,為一般性居住活動區(qū)。

商的文明商都、青銅器、甲骨文周的文明周禮、分封制*公元前841年,中國確切紀年的開始(從這一年開始,中國每一位帝王的在位、駕崩時間,全部有了明確記載至到宣統(tǒng)退位,共計2752年,這也是世界史上沒有的。或者說各種史書從此后記載一致。)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百家爭鳴三、

封建社會公元前

221年,秦

皇帝統(tǒng)一郡縣制焚書坑儒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鼎盛時期——兩漢文景之治

西漢公元前179年文帝劉恒-景帝劉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

背景目的(加強集權(quán)統(tǒng)治、統(tǒng)一思想)主要內(nèi)容漢族、漢人、漢語、漢城漢長安城——東方第一帝國世界貿(mào)易體系的中心

張騫首創(chuàng)“絲綢之路”司馬遷《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蔡倫改進造紙術(shù),造紙術(shù)經(jīng)阿拉伯傳入歐洲*漢服文化大唐盛世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開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康乾盛世康熙61年雍正13年乾隆60年朝代順序西周夏——商——周東周春秋戰(zhàn)國秦漢西漢東漢蜀(北朝)東魏北齊

魏西晉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東晉宋齊梁陳吳北周隋唐五代十國宋北宋南宋元明清第二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一、國號名稱的由來與皇族的稱謂(一)國號由來1、以原來的部族名稱定國名商、周、秦2、以發(fā)跡地定國名漢3、以建立者原封爵定國名魏、晉、隋、唐4、以流行口號定國名明5、以建立者姓氏定國名陳6、以政權(quán)所在地定國名蜀、吳(二)帝王、皇族的稱謂1、后、王、天子2、皇帝3、后妃4、太皇太后、皇太后5、太上皇6、皇太子、皇太孫7、親王、郡王8、公主、駙馬、郡主(三)帝王名號1、謚號美謚:文、武、景、惠、穆、英、成、康惡謚:煬、厲、靈、幽憫謚:哀、懷、愍、悼2、廟號“祖”“宗”謚號+“帝”=廟號3、尊號4、全稱5、陵號6、年號天干地支的計算天干=公元年尾號地支=公元年÷12的余數(shù)例:2008

已知2005推算200801234567891011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二、紀年三、月、日、辰、時、節(jié)氣的記錄與計算孟月仲月季月春正月二月三月夏四月五月六月秋七月八月九月冬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四、

火木土

水金五

試(一)科舉制度

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婆e制從隋朝大業(yè)三年(607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后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jīng)歷了一千三百多年。創(chuàng)于隋朝、確立于唐、完備于宋、盛于明清、廢于光緒31年歷代選拔人才制度秦以前——“世卿世祿”制度

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周禮天下,社會階級分明。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穩(wěn)定的制度開始崩潰,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的國君服務。

歷代選拔人才制度漢代——察舉制和征辟制

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zhèn)涞娜瞬?,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會征辟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察舉制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雖有連坐制度,但后期逐漸出現(xiàn)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xiàn)象。征辟制也存在著種種弊端。歷代選拔人才制度魏文帝——陳群創(chuàng)立“九品中正制”

由中央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之權(quán),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這制度始終是由地方官選拔人才。魏晉時代,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后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于門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xiàn)象。不但堵塞了民間人材,還讓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響皇帝的權(quán)力。

考試名稱地點考中者稱謂第一名稱謂院試(郡試、道試)府縣秀才鄉(xiāng)試各省省城舉人解元會試京城貢士(中式進士)會元(會魁)殿試(廷試)京城殿試皇帝親自主持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三甲若干狀元保

殿清

殿

殿

試江

院江南貢院是夫子廟地區(qū)主要建筑群之一,秦淮河畔也因貢院、夫子廟的存在而一度繁榮起來,是中國最大的科舉考場。其鼎盛時期僅考試的號舍就擁有20644間,加上官房、膳房、庫房、雜役兵房等數(shù)百間,占地超過30萬平方米,其規(guī)模之大、占地之廣居全國各省貢院之冠,創(chuàng)造了古代科舉考場中國之最。貢院中的南京市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一座以反映中國科舉考試制度為內(nèi)容的專業(yè)性博物館。目前中國科舉博物館正在建設(shè)中,建成后中國科舉博物館將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集鄉(xiāng)試、會試于南京的江南貢院號舍五

試(二)四書五經(jīng)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五

試(三)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意義——對維護封建秩序起過

巨大作用。六

諱(一)姓氏姓明血緣別種族明婚姻姓——(奴隸社會中貴族有姓、平民無姓)人所生也,本意是“生”,最初代表共同血緣、血統(tǒng)、是整個部落的稱號。氏——(明貴賤)是姓的分支,子部落的代號六

諱(二)名字名——個人的,上古嬰兒出生三個月后由父親命名。字——只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有字。(周代)表示排行——“伯”“仲”“叔”“季”六

諱(三)號——別號、別字歐陽修——“六一居士”六

諱(四)避諱為尊者諱——國諱為親者諱——公諱為賢者諱——家諱方法改字缺筆改變讀音第三節(jié)中國文化科技發(fā)展概述

一、中國文化教育發(fā)展簡史(一)、古代教育的產(chǎn)生(二)、古代的官學教育1、中央官學2、地方官學(三)、古代的私學教育(四)、古代的書院二

作(一)中國古代文學1、古代神話——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頭認識自然(創(chuàng)世神話)神話改造自然

例: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二

作2、先秦文學(1)《詩經(jīng)》——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西周初期-春秋中葉

——305篇

——《風》-國風

——《雅》-大雅、小雅

——《頌》-周頌、魯頌、商頌

——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

《詩經(jīng)》

名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jīng)·周南·

桃夭)(桃樹茂盛,桃花燦爛)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邶風·柏舟)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邶風·擊鼓)二

作(2)楚辭

——是戰(zhàn)國時代偉大詩人屈原創(chuàng)造的

——《楚辭》中的《離騷》最著名,“楚辭體”又叫“騷體”。

——《楚辭》指代浪漫主義?!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二

作3、漢樂府——“樂府”是漢武帝時期設(shè)置的音樂機關(guān)?!獢⑹滦允菨h樂府是最大的特點?!犊兹笘|南飛》是長篇敘事詩。二

作4、唐詩——中國詩歌全面繁榮的全盛時期(1)、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詩集《李太白全集》,“詩仙”?!笕速澝馈扒逅鲕饺?、天然去雕飾”。二

作(2)杜甫——字子美,鞏縣人,詩集《杜工部全集》,“詩圣”?!脑姳环Q為“詩史”?!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杜甫,是我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為我們留下了1400多首詩歌(一生作詩3000多首)。這些詩歌像一面鏡子,廣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杜

忙作曲:周杰倫哇呀呀我很生氣,畫像被涂來抹去小妹妹坐到懷里,作詩都沒了情緒我被迫上門送水,而且常年免費有需求發(fā)訂貨短消息我雖然生在古代,英名被你們搞壞為什么偏偏是我,因為不是高富帥學生們太多壓力,于是拿我出氣借助網(wǎng)絡就鋪天蓋地不要再畫了,不要再畫了不要再畫了,不要再畫了,不要再畫了惡搞太瘋狂,我無力承擔端槍戰(zhàn)斗已經(jīng)夠雷了,形象全毀了不要再畫了,不要再畫了拜托幫忙你們哥幾個,放過我好吧李白呼喚我,王維需要我,杜甫很忙的二

作(3)白居易(新樂府)——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人,晚年居住在洛陽香山?!栋资祥L慶集》。——《長恨歌》、《琵琶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二

作5、宋詞豪放派——辛棄疾、蘇軾(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婉約派——溫庭筠(“花間詞”鼻祖)柳永、李清照李

點絳唇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何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二

作6、元曲(唱詞、對白、動作)表演5大角色:旦——女角色末——男角色凈——“花臉”性格剛烈或粗暴的人丑——“小花臉”滑稽人物雜——雜差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二

作7、明清小說三言兩拍:“三言”——馮夢龍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兩拍”——凌濛初

《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明

說《聊齋志異》——蒲松齡志怪傳奇文言小說。

《儒林外史》——吳敬梓諷刺文學

《三國演義》——羅貫中

《水滸傳》——施耐庵

《西游記》——吳承恩

《紅樓夢》——曹雪芹中國的吝嗇鬼《儒林外史》中的嚴生:

“……晚間擠了一屋子人,桌上點著一盞燈。嚴監(jiān)生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jiān)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p>

(二)

作1.天文夏朝已有歷法,是我國最早的歷法。商代甲骨文中有世界上關(guān)于日食、月食的最早記錄。春秋時期測定了冬至、夏至日期,戰(zhàn)國時期確定24節(jié)氣。《春秋》有了世界上關(guān)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記錄。戰(zhàn)國時期的《甘石星經(jīng)》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東漢張衡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用水力轉(zhuǎn)動的渾天儀,發(fā)明了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唐代和尚一行進行了世界上最早對子午線長度的實測。元代郭守敬創(chuàng)造了中國古代最精密的歷法——《授時歷》,定一年為365.2425天,這和現(xiàn)行公歷——《格里高利歷》是一樣的,但比《格里高利歷》早了300多年。(二)

作2.醫(yī)學戰(zhàn)國時期扁鵲提出了“四診法”(望、聞、問、切)。西漢編定的《黃帝內(nèi)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較早的重要醫(yī)學文獻。它反映了我國古代醫(yī)學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國醫(yī)學的理論基礎(chǔ)。東漢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東漢末年的張仲景和華佗,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y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分成《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部書)是后世中醫(yī)的重要經(jīng)典,為中醫(yī)臨床的辨癥施治奠定了基礎(chǔ),后人稱張仲景為“醫(yī)圣”。華佗發(fā)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從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藥,適用于外科手術(shù),這一發(fā)明比西方早1600多年。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藥典。“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是著名的醫(yī)學專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集古代醫(yī)學之大成,是當時世界上內(nèi)容最豐富、考訂最詳實的藥物學著作,被譯成多種文字。(二)

作3.數(shù)學西漢《周髀算經(jīng)》最早發(fā)現(xiàn)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南朝祖沖之最早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shù)點后7位,比歐洲早1000年。4.建筑隋代著名匠師李春設(shè)計和建造的趙州橋是當今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比歐洲早700多年。北宋李誡編成的《營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頒布的一部建筑設(shè)計、施工的規(guī)范書,這是我國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術(shù)書籍。(二)

作5.四大發(fā)明造紙術(shù):西漢時已有絮紙和麻纖維紙,東漢時蔡倫制成植物纖維紙。印刷術(shù):隋唐時已出現(xiàn)雕版印刷術(shù),北宋時畢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shù)。指南針:戰(zhàn)國時已有司南,北宋時開始用磁針指南,把磁針裝在羅盤上,用于航海?;鹚帲禾茣r已有制造火藥的記載,北宋時開始用于軍事。(二)

作6.其他科技著作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shù)》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農(nóng)書。唐代陸羽的《茶經(jīng)》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陸羽被奉為“茶圣”。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記》在世界上最早記載并研究了巖溶地貌。

三、

塑(一)書法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書法中國古代書法四體:趙體——趙孟頫歐體——歐陽詢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quán)繪

中國繪畫(簡稱“中國畫”、“國畫”)風格——詩情畫意形神兼?zhèn)浞N類:按照繪畫技法分類工筆畫寫意畫半工寫按照繪畫內(nèi)容分類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按照創(chuàng)作思想與審美情趣分類文人畫宮廷畫民間畫石窟三大石窟四、中國古代思想流派1、先秦諸子:秦王朝建立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釋、道、法等諸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統(tǒng)稱。2、產(chǎn)生背景:東周以后,諸侯國為爭權(quán)奪利,不斷進行兼并戰(zhàn)爭,朝廷政令不行,禮崩樂壞。(一)

儒家

思想1、孔子(1)仁(2)禮2、孟子亞圣民貴君輕3、荀子性惡論用“禮”教化人們用“法”規(guī)范人們(二)道家

思想1、老子簡介(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謚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太清宮鎮(zhèn))人。曾作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出生2、主要思想(1)、哲學思想——“道”是萬物本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保ā兜赖陆?jīng)》第一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是一種生命力

“道”能夠激活萬物。

“道”是最強大的生命力“道”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是內(nèi)在的最原始的驅(qū)動力,不凝固僵化,借用無窮的力量,是最大的包容。(2)政治主張——“無為”而治提出背景:“無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提出的。老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諸侯混亂,統(tǒng)治者強作妄為,貪求無厭,肆意放縱,造成民不聊生。在這種情形下,老子提出了無為思想,呼吁統(tǒng)治者要“無為而治”。他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無為內(nèi)涵:“無為”就是不做任何違反自然規(guī)律、有損道德規(guī)范、違反社會法則,有害眾生的事。但這里的“無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為,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態(tài)勢、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意思。老子說過“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說:不妄為,就沒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這里,“無為”乃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態(tài)度和方法,“無不為”是指不妄為所產(chǎn)生的效果。老子還曾談道,“為無為,則無不治,”意思是說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對待社會人生,一切事情沒有做不到、辦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講的“無為”并不是消極等待,毫無作為的,而是“為無為”、“為而不恃”、“為而不爭”,即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為“,去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老子說的“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并不是說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就什么事情也做成了。在老子生活的時代,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給自足,無需統(tǒng)治者來組織生產(chǎn)和交換,用誰來“為”,一切順乎自然地進行。而統(tǒng)治者一旦“為”,則是為修建奢華的宮室而催逼苛重的稅賦,或是為發(fā)動吞并他國戰(zhàn)爭而拉夫抓丁。這樣“為”則百姓遭殃,社會動蕩,“無為”則人民閑適、社會安寧。因此,“無為”是不妄為,不亂來的意思。是說統(tǒng)治者行為要順應自然、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按照規(guī)律去定相應的法律、制度、不輕易變更,人們在這樣的法律、制度下盡情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干,努力去做?!盁o為”追求的是奉獻,“無為”的結(jié)果,恰恰也成為“有所作為”(有奉獻)。“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立于不爭而無憂,立于不爭而有成?!彼枷胗绊懀簾o為而治的思想在中國古代有很大的影響。漢初的黃老之學吸取了先秦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適應秦末政治動亂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勢,強調(diào)清靜無為,主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對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經(jīng)濟生活采取不干涉主義或少干涉主義,借以安定民心,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黃老之學的無為而治思想在當時起了積極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統(tǒng)治者都曾利用無為而治的思想?yún)f(xié)調(diào)處理當時的社會矛盾,并有所收效。魏晉玄學家則通過宣傳無為而治,引導人們消極、遁世、清談、無所作為,對社會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無為是積極還是消極?(3)樸素辯證法思想老子學說的精華是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對立的兩個方面,而這兩個方面又互相聯(lián)系、互相依存。他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后相隨?!彼€進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轉(zhuǎn)化的觀點。“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曲則全,枉則直”,“物壯則老”等。但是,老子的辯證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認為對立面的轉(zhuǎn)化不需任何條件,二是把對立面轉(zhuǎn)化看成是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看不到事物不斷向前發(fā)展,結(jié)果使他的辯證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學的泥潭。3、代表作——《道德經(jīng)》

老子在函谷關(guān)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jīng)》或《道德真經(jīng)》?!兜赖陆?jīng)》、《易經(jīng)》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兜赖陆?jīng)》老子道德經(jīng)分為上下兩冊,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道德經(jīng)》現(xiàn)有640多種各種不同文字的版本,其發(fā)行量僅次于西方世界的《圣經(jīng)》。在德國,每個企業(yè)職工人手一冊《道德經(jīng)》;在中國,《道德經(jīng)》有670種不同的注本。

據(jù)《中國文物報》2002年7月5日報道,2000多年來,為《道德經(jīng)》作注者達三千余家。憑借僅僅5000余言的《道德經(jīng)》,老子被美國《紐約時報》列為全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老子》是一本道家的哲理書,但它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對后世文學的影響不小。它主要闡述自然無為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對立轉(zhuǎn)化的樸素辯證觀點。在形式上,此書是語錄體韻文,語言精練,多排比對偶之句。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58章),“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維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75章),修詞凝練,音節(jié)鏗鏘,理雖玄遠,文實多姿。其修辭比況,多為后世文士所取法。

古今注《老子》者多家,魏王弼《老子注》多言玄理,最為通行。清人魏源《老子本義》掘其義蘊。近人馬敘倫《老子校詁》詳于章句訓詁。

《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暗馈睘榭陀^自然規(guī)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独献印窌邪ù罅繕闼剞q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并能由對立而轉(zhuǎn)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tǒng)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chǔ),“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深刻影響。

湖南長沙馬

王堆出土的《老子》帛書

河南三門峽市靈寶縣的太初

宮,相傳老子在此寫下《道德經(jīng)》

明代畫家張路畫的《老子騎牛圖》

函谷關(guān)

老子故里:

河南省鹿邑是史有明載的老子故里,公元前571年的農(nóng)歷2月15日,偉大的先哲老子誕生在這里的厲鄉(xiāng)曲仁里即今天的鹿邑縣太清宮鎮(zhèn)。2001年,鹿邑太清宮遺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老子故里旅游區(qū)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景區(qū),2010年成為河南省直管縣。中國民間協(xié)會經(jīng)組織專家實地考察調(diào)查論證,于2012年2月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新聞發(fā)布會暨授牌儀式。決定命名河南省鹿邑縣為“中國老子文化之鄉(xiāng)”,并建立“中國老子文化研究中心”。這對于保護傳承老子文化,促進周口、鹿邑文化產(chǎn)業(yè)、旅游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將起到重要作用。全球李氏宗親尋根拜祖大典在鹿邑舉行

鹿邑太清宮2、

莊子

莊子(前369-前286),漢族,姓莊名周,字子休,戰(zhàn)國時期文哲大家,宋國蒙(戰(zhàn)國蒙地多有爭議,一說河南商丘市民權(quán)縣,另說安徽蒙城縣)人,道家學說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莊子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后因吳起變法楚國發(fā)生內(nèi)亂,先人避夷宗之罪遷至宋國蒙地。莊子生平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2、主要思想

莊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無為”,相對的認識論,無條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屬于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異,否定客觀真理,在認識論上走向相對主義。從這種認識論出發(fā),他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一切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

莊子思想是從老子思想發(fā)展而來,他把老子的道發(fā)展成主觀唯心主義,把樸素的辯證法發(fā)展成為相對主義。

思想背景:作為沒落階級的代表,他竭力逃避現(xiàn)實,追求絕對的精神自由,達到“真人”境界。要成為“真人”,就要能夠“坐忘”,即完全忘掉自己,在精神幻覺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和天地合一,與萬物同體,完全解脫塵世間的利害、得失、毀譽、是非,精神上得到絕對自由,進入逍遙游的境界。

老莊思想中的消極、頹廢的一面,后來成為一切沒落失意的階級或集團寄托精神世界的武器。3、代表作——《莊子》《莊子》書分內(nèi)、外、雜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戰(zhàn)國中晚期逐步流傳、揉雜、附益,至西漢大致成形,然而當時所流傳的,今已失傳。目前所傳三十三篇,已經(jīng)郭象整理,篇目章節(jié)與漢代亦有不同。內(nèi)篇大體可代表戰(zhàn)國時期莊子思想核心,而外、雜篇發(fā)展則縱橫百余年,參雜黃老、莊子后學形成復雜的體系。司馬遷認為莊子思想“其要歸本于老子”。然而就莊子書中寓言、義理及《天下篇》對老子思想所評述,老子與莊子思想架構(gòu)有別,關(guān)懷亦不相同,所謂“道家”思想體系與《莊子》書,實經(jīng)過長期交融激蕩,經(jīng)漢代學者整理相關(guān)材料,方才編定。

莊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后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其超常的想象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gòu)成了莊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塵外,怪生筆端?!保▌⑽踺d《藝概·文概》)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后學者著有《莊子》(被道教奉為《南華經(jīng)》),道家經(jīng)典之一?!稘h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分為:外篇、內(nèi)篇、雜篇。其中內(nèi)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后來道家的作品。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魯迅先生說過:“其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保ā稘h文學史綱要》)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等,《養(yǎng)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后世傳誦。莊周夢蝶

原文: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譯文: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一只蝴蝶,飄飄蕩蕩,十分輕松愜意。他這時完全忘記了自己是莊周。過一會兒,他醒來了,對自己還是莊周感到十分驚奇疑惑。他認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莊周與蝴蝶一定是有分別的。這便稱之為物我合一吧。(三)兩漢經(jīng)學是儒家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四)魏晉玄學與河南1、背景:魏晉時期,國家分裂,軍閥混戰(zhàn),政治黑暗,適應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quán)封建國家的學術(shù)形態(tài)——儒家經(jīng)學的統(tǒng)治地位受到挑戰(zhàn)。對儒家思想信仰的懷疑,對人生意義的探求,促使玄學的出現(xiàn)。所謂“玄”,出自《老子》,乃是探索萬物根源、本體等層次的觀念所謂“玄學”,就是把三玄(《老子》、《莊子》、《周易》)結(jié)合起來,闡發(fā)其中的精意,筑成一種新的思辨哲學體系。2、特點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易經(jīng),把儒家和道家三部典籍奉為“三玄”,崇尚“清談”。清談即崇尚談辯?!扒逭劇憋L氣的流行,使玄學理論得以更普及和大眾化。3、

代表人物

何晏(約193~249)中國三國時玄學家。字平叔。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何晏是漢大將軍何進之孫,曹操為司空時納其母,并收養(yǎng)晏。晏少時聰慧過人,曹操寵若諸公子。何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