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江蘇省中考語文現代文之說明文閱讀6篇_第1頁
2004年江蘇省中考語文現代文之說明文閱讀6篇_第2頁
2004年江蘇省中考語文現代文之說明文閱讀6篇_第3頁
2004年江蘇省中考語文現代文之說明文閱讀6篇_第4頁
2004年江蘇省中考語文現代文之說明文閱讀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匯編2004年江蘇省說明文閱讀6篇誰染楓林醉蘇更林(1)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以形象、明快、洗練的語言,勾勒出層林盡染、楓葉流丹的畫面,并吟誦出“霜葉紅于二月花”的千古絕唱。(2)為什么晚秋的楓葉會變得滿山錦繡、遍地彩霞呢?宋人楊萬里有詩云:“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闭f是楓葉在一夜間偷飲了“天酒”而“醉”成了紅色。這雖然為楓林紅葉增添了幾分神秘和浪漫,但并沒有道出楓葉變紅的確切道理。(3)到底“誰染楓林醉”呢?現代科學認為,植物葉片的顏色取決于其中所含的色素物質,如葉綠素、葉黃素、花青素、胡蘿卜素等等。這些色素物質往往會隨著植物成熟期的不同和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從而呈現出各自具有鮮明特征的顏色。葉片中含有較多葉綠素時就會呈現綠色,含有較多葉黃素時就會呈現黃色,而含有較多的花青素時則會呈現紫、藍、紅等不同的顏色。這是因為花青素是一種水溶性植物色素,獨特的化學結構使其顏色多變?;ㄇ嗨氐幕窘Y構母核是花色基元。由于其中的氧原子是4價的,所以它和它的衍生物具有堿的性質,即能夠與酸性物質作用生成鹽;而花青素又是花色基元的羥基取代衍生物,因而,它又具有酸的性質,即能與堿性物質作用生成鹽?;ㄇ嗨氐倪@種結構特點決定了它具有隨介質pH值改變而改變結構并從而改變顏色的可能性。試驗證明,花青素在酸性介質中呈現其表征的紅色。而楓樹的葉片細胞液呈現酸性,春夏季節(jié)由于楓葉中一般只含有葉綠素而不含有花青素,所以此時的楓林還是郁郁蔥蔥的綠色;可到了深秋季節(jié),由于氣溫驟降,光照減少,使得葉片內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不能完全適合葉片,這樣就造成葉細胞內糖分的積累,從而促進了花青素的形成。由于楓葉細胞液的酸性環(huán)境,花青素呈現紅色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4)“霜葉紅于二月花”體現了“楓林紅葉”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統一。如果你一旦置身于楓林之中,一定會為祖國的大好河山所陶醉,并為“霜葉”抗嚴寒傲霜雪的生機和力量而感動。(選自《語文報》,有刪改)16.第(2)節(jié)中,楊萬里的詩并沒有“道出楓葉變紅的確切道理”,作者為什么還要引用這兩句詩?從文中可以看出楓葉變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17.花青素是一種水溶性植物色素,其結構特點是什么?(4分)答:18.楓葉中的花青素是如何形成的?(不超過50字)(3分)答:19.大自然中的植物呈現出萬紫千紅的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參考答案】16.(6分)①引用楊萬里的詩句增添了文章的文學色彩,以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本問3分,回答“為楓林紅葉增添了幾分神秘和浪漫”得1分,言之成理即可)②花青素的形成是楓葉變紅的主要原因。(本問3分,意思正確即可)17.(4分)花青素既具有堿的性質,能與酸性物質作用生成鹽;又具有酸的性質,能與堿性物質作用生成鹽。(答出一點得2分,意思正確即可)18.(3分)由于深秋氣溫驟降,光照減少,葉片內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造成葉細胞內糖分的積累,促進了花青素的形成。(意思正確即可,超過字數酌情扣分)19.(3分)大自然中的植物之所以呈現出萬紫千紅的景象,主要取決于植物葉片所含的色素物質。(意思正確即可)(2004年江蘇連云港中考試題)空氣中光線會不會曲折呢空氣中光線會不會曲折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都知道,空氣的密度是不均勻的。由于地心引力的關系,地球表面大氣密度大;越往高處空氣越稀薄,密度越小。這種密度的差別并不大,通常覺察不到,光線由此產生的曲折。但是,太陽落山時,陽光斜著通過大氣,距離很遠,產生的折射已經可以使人明顯地感覺到。這種折射越貼近地面越強。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線曲折得不一樣,看起來就成扁的了。在沙漠上或海面上,因為溫度變化造成局部空氣密度變化,也會使光線曲折。這樣,人們有時就能看到平??床坏降倪h處景色。夏日炎炎之時,海水溫度低于空氣溫度貼近地平線下的景物發(fā)出的光線成拱形傳播,向下折射到我們眼中,看起來景物懸在空中,像仙境一般。我國的渤海中的蓮蘋仙境就是這樣形成的。沙漠里的情況則相反,沙石附近空氣密度特別低,使遠處樹林發(fā)出的光線彎曲,自下而上折入我們眼睛,并且形成倒影。這使在荒漠上備受干渴之苦的駝隊覺得臨近大湖,遇到綠洲了。千百年來,這些幻影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妙的想像!16.文中舉落日和蓬萊仙境這兩個例子說明什么現象?(2分)A.地心引力造成地球表面與高處空氣密度的差別,引起光線方向改變。B.地心引力和氣溫變化造成的空氣密度的差別,使光線產生曲折。C.沙漠上或海面上溫度變化造成局部空氣密度變化,形成光線曲折。D.地球表面空氣密度和溫度的變化是造成光線曲折的直接原因。[答]_________17.寫出一個成語,來形容這種“蓬萊仙境”般的幻影。(2分)[答]_________18.同樣是寫落日,王維的《使至塞上》是這樣寫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像一下,“長河落日圓”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你認為王維這樣寫好在哪里?(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6.B17.“海市蜃樓”或“虛無縹緲(虛無縹緲)”“仙山瓊閣”18.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下邊的答案供參考:詩歌是文學作品,它展現的是詩人心中的情和景?!按竽聼熤?,長河落日些”,描繪的是視野開闊的塞外風光。試想,那茫茫無邊的沙漠中,天邊,一輪紅日慢慢落下,顯得格外大,又格外圓。圓圓的一輪“落日”,不聲不響地襯托在“長河”的背后,這是多么靜寂的境界!(2004年江蘇蘇州中考試題)鹽城自然保護區(qū)①鹽城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江蘇省中部,總面積為4553.3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沿海灘涂珍禽越冬棲息地,也是我過為數不多的著名濕地保護區(qū)之一。1992年被批準為國家自然保護區(qū),2002年被批準為重要國際濕地。保護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野生動植物繁多,享有“鳥類的王國、物種的基因庫、天然的博物館”之美譽。②鹽城自然保護區(qū)是鳥類的天堂,除了1200多只丹頂鶴在此越冬外,同時還有1300余種、數以萬計的候鳥到這里棲息,其中被列為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的珍禽已達41鐘。世界上稀有的瀕危物種如白鸛、黑臉琵鷺、天鵝等一般都能在這里被發(fā)現。這里也是其它動物的樂園,其中有動物麋鹿(目前世界上僅存2600頭),有東方鈴蟾、中華大蟾蜍等兩棲類動物。此外,這里還是植物的寶庫,其中有珍貴的植物種類,如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華水韭;有珍稀植物,如狹葉瓶兒小草;有觀賞植物,如華夏慈姑、淡竹葉等;有飼草植物,如朝鮮堿茅、獐毛等;有優(yōu)質草坪植物,如大穗結縷草、中華結縷草等;另有很多可以作為藥用的植物和很多可以作為工農業(yè)生產原料的植物。③這些生物資源不僅直接給人類提供食物、水產品、纖維、藥物以及其它工業(yè)原料,而且供人們進行美學欣賞,開展科學研究,普及科普知識。另外,其中的很多物種具有重要的潛在價值,只是目前人們尚不知其用途。④鹽城自然保護區(qū)具有秀麗的自然風光,灘涂蘆葦蕩、海岸風光帶等頗能吸引游人。暢游其中,可觀旭日東升,賞小鳥飛翔,聽水禽鳴叫,聞泥土芬芳……使人們遠離都市的喧鬧,體驗返璞歸真的樂趣;當地百姓比較注重環(huán)保,保護區(qū)非常干凈、優(yōu)美,加上這兒離滬、寧等大城市又很近,開展生態(tài)旅游商機無限。由于歷史的原因,保護區(qū)的外圍已被開墾為農田,過渡區(qū)有些灘涂已建成了千畝魚塘、蝦塘,這多少給濕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如何杜絕短期行為,進一步保護濕地環(huán)境,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選自《科學大觀園》2004年第4期,有刪改)18、根據文意,第2段空白處應填“珍貴”還是“珍稀”?為什么?2分19、請概括第3段中加點的“這些生物”所指代的內容。2分20、本文主要從哪兩個方面介紹鹽城自然保護區(qū)的自然資源?2分21、根據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鹽城自然保護區(qū)總面積為4553.3平方公里,是我過目前最大的國家自然保護區(qū)。B、作為重要的國際濕地,世界上稀有的瀕危物種都能在鹽城自然保護區(qū)被發(fā)現。C、鹽城自然保護區(qū)內生物資源豐富,很多物種具有重要的潛在價值,已被人們運用到生活的各個領域。D、鹽城自然保護區(qū)是植物的寶庫。這里的植物種類繁多,很多具有藥用價值,還有很多可以作為工農業(yè)生產的原料。22、作為鹽城的小主人,你認為在開發(fā)自然資源時應采取哪些保護措施?請聯系本文及社會生活實際回答。3分【參考答案】18、珍稀。因為“珍稀”的意思為“珍貴而稀少”,而根據文中“目前世界上僅存2600頭”一句可知麋鹿應是珍稀動物。2分19、鳥類、其它動物、植物或野生動植物20、生物資源、自然風光2分21、D3分(2004年江蘇鹽城中考試題)人能與鳥比翼齊飛嗎①人類自古以來就向往能像鳥一樣在藍天上翱翔。據《后漢書》記載,我國在1900多年前就有人用大鳥的羽毛制造成翅膀試驗過飛行。直到17世紀,歐洲還有人試圖這樣模仿鳥類飛行,但都未能成功。這是為什么呢?②經過長期研究,人類終于弄明白:人的肌肉能量與鳥類比較,相對來說要小得多,因此靠雙臂來扇動翅膀,是無法克服自身重量進行有效飛行的。③撲翼飛行的失敗,并不能阻擋人類的探索。1783年,人們利用輕于空氣的飛行器——氣球,第一次升上了天空。隨著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發(fā)展,人們又在重于空氣的飛行器方面探索,開始也進行過撲翼機的研究,但是由于鳥類飛行時翅膀的運動十分復雜,限于當時的生產技術水平,還不能提供輕而堅固的材料和高效率的動力,這種嘗試仍未成功。后來,還是鳥類的翱翔(不需扇動翅膀)和風箏的飛行給人以啟示,人們終于采用固定機翼的形式,于1903年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有動力的載人飛機,實現了飛行的理想。④從那以后,航空事業(yè)有了飛速的發(fā)展。今天,千姿百態(tài)的飛機飛向藍天,為國防和國民經濟服務著,乘坐飛機已成為極為普通的事了。不過,人們感到乘坐飛機并不能享受在藍天自由飛翔的樂趣。于是,許多航空愛好者絞盡腦汁進行撲翼飛行的研究。不久前,科學家們制成一種“機械鳥”,它以一臺小電動機為動力,扇動兩只3米長的滌綸薄膜翅膀,便可輕盈地飛向天空。這種撲翼機可用于體育運動,也可用于軍事偵察和通訊聯絡,引起各國航空界的極大關注。我們相信,在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人類一定能實現像鳥一樣在廣闊的藍天中自由翱翔的美好愿望!11.填空。(2分)①第②節(jié)中運用了說明方法;②本文是按順序說明的。12.細讀第④節(jié),根據文章所提供的信息簡要回答。(2分)①“機械鳥”的飛行方式是:②今天航空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是:13.揣摩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作用。(4分)①于是,許多航空愛好者絞盡腦汁進行撲翼飛行的研究。②這種撲翼機可用于體育運動,也可用于軍事偵察和通訊聯絡,引起各國航空界的極大關注。14.請你談談讀了本文后得到的啟示。(4分)答:【參考答案】11.作比較;時間(共2分,答對一空得1分)12.①以小電動機為動力扇動兩只滌綸薄膜翅膀或“撲翼飛行”②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共2分,答對一點得1分)13.①形象地表明了航空愛好者對撲翼飛行的研究歷經艱難。(2分)②準確說明了各國航空界對“機械鳥”重視程度之深。(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14.①幻想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基礎和動力或要大膽想象善于觀察思考;②發(fā)明創(chuàng)造要靠不懈的探索。(共4分,答對一點得2分)(2004年江蘇宿遷中考試題)宇宙的精確程度①人類描述宇宙的精確程度突然之間變得令自身也感到吃驚不已。就在一年前,你讀到的資料可能還在講:宇宙的生命介于100到150億歲之間。如今,由于有了2001年發(fā)射升空的“威爾金森號”微波探測器,我們知道了宇宙的確切年齡為137億歲。僅這一條信息,就可以引起一連串的反應。正在開展的成千上萬的研究項目因此少了一個可變量,每一項研究的結果也會因為更加精確而更有價值。②“威爾金森號”微波探測器還幫助我們精確地弄清了宇宙的構成和各成分之間的比例,為科學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它使我們了解了我們在宇宙中能夠看到的和我們希望看到的一切——恒星、星系、氣體、塵埃,而這些物質僅僅構成太空的4.4%。宇宙中還有23%的構成成分是我們無法用目前的手段——X光衛(wèi)星、無線電探測儀或者光學望遠鏡所能夠探知的??茖W家把這些不可見物質稱為“暗物質”。宇宙的另外.6%是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的,科學家稱之為“暗能量”,我們也無法直接探測到這種能量,不過我.7們2可以通過復雜手段推斷出它們確實存在。就在25年前,當天文學家維拉·魯賓宣布她發(fā)現了大量暗物質存在的證據時,曾遭到許多人的懷疑。如今,暗物質已經由新奇的猜想變成了人人接受的科學。宇宙是怪異的,其怪異程度就連十年前最大膽的理論家恐怕也難以想像得到。③我們生活在一個發(fā)現的時代。諸多的發(fā)現是人們以前聞所未聞的。新的證據和觀察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現出來,讓理論家們目不暇接,壓力倍增。我們能夠看到的世界只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的微乎其微的一部分而已。然而,如今我們能夠把歷史追溯到宇宙的初始時刻,而且能夠憑借科學證據對遙遠的未來作出預測。即便是對于科學家的這些新發(fā)現而言,我們的時代也是二個真正充滿敬畏和驚奇的時代。(節(jié)選自2004年第3期《科學與生活》)7.第①段中,“一個可變量”指的是(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8.從第②段中可以看出,宇宙由恒星、等構成。(3分)9.第③段中,作者為什么說我們的時代是“一個真正充滿敬畏和驚奇的時代”?(3分)10.讀了本文后,就“科學發(fā)現”這一話題,用一句話談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3分)【參考答案】7.宇宙的生命介于100到150億歲之間(2分)8.星系、氣體、塵埃,暗物質,暗能量(3分,缺一個扣1分)9.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科學家有了諸多以前聞所未聞的新發(fā)現。(意思對即可)(3分)10.不沒統—答案。要求:應從本文涉及的"科學發(fā)現”的精神、價值、條件、過程、結果和外部環(huán)境等任何—個角度來回答,言之成理即可。(3分)示例一:科學發(fā)現為我們揭開了宇宙世界的奧秘,極大地拓寬了人類的視野。示例二:大膽創(chuàng)新,努力求證,是科學發(fā)現的關鍵。示例三:在科學探索的征途上,每一次發(fā)現都必須頂住壓力,經得起懷疑。示例四:科學發(fā)現是艱辛的,需要有發(fā)現并堅持真理的勇氣與信念。示例五:科學的新發(fā)現層出不窮,但仍有許多奧秘有待解開,我們要掌握更多的知識,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示例:(坦然是)一種付出后的欣慰(或“一種創(chuàng)造后的滿足”)(評分要點:內容合理,1分;句式一致,1分。共2分)(2004年江蘇南通中考試題)空間育種①你見過一個能炒一盤菜的巨型青椒嗎?你嘗過長1米、重1500克的特大黃瓜嗎?你聽說過一畝地能產一噸優(yōu)質稻谷嗎?這些農作物并非神話而是事實,它們的種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經過太空之旅后而變得神奇無比。到太空中去培育更多更好的良種成為人類的新希望??臻g生物學的發(fā)展為人類的這一希望奠定了基礎。②在太空,物體的重量只有地面的百萬分之一,被稱為微重力狀態(tài),生物極易發(fā)生遺傳變異,對細胞、蛋白質、微生物的培養(yǎng)十分有利。太空還剝去了大氣層的“外衣”,太陽光輻射比地面強得多,宇宙高能重粒子極其豐富,將使種子、微生物等細胞中的遺傳密碼發(fā)生有益突變,產生新物種。另外太空環(huán)境近似真空,沒有污染。專家們認為,看不見、摸不著、甚至感覺不到的這些環(huán)境條件,為發(fā)展新材料、新物種、新醫(yī)藥等提供了理想的實驗場所和生產基地。在太空環(huán)境里,生物的變異和進化要比地面快成千上萬倍。③率先提出空間植物和微生物變異理論的美、俄科學家,多年來卻與航天育種這一領域失之交臂,捷足先登的是“太空俱樂部”的后來者——中國。①我國返回式衛(wèi)星和宇宙飛船的發(fā)射成功,為空間育種和生物學科研提供了契機。早在1986年,王大珩教授就提出運用航天搭載進行生物科學研究的建議。1987年我國首次利用衛(wèi)星進行了植物種子和微生物材料的搭載試驗,它拉開了我國航天育種研究的序幕。⑤十多年來,我國先后在9顆衛(wèi)星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