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高血壓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癥的腦卒中高危患者中醫(yī)證素特征及與主要理化指標的相關性研究_第1頁
合并高血壓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癥的腦卒中高?;颊咧嗅t(yī)證素特征及與主要理化指標的相關性研究_第2頁
合并高血壓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癥的腦卒中高危患者中醫(yī)證素特征及與主要理化指標的相關性研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合并高血壓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癥的腦卒中高?;颊咧嗅t(yī)證素特征及與主要理化指標的相關性研究

中風是一種預防疾病的疾病,比預防腫瘤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更有效。年齡、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是腦卒中的高危因素,常在腦卒中危險人群中聚集出現(xiàn),《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將四者協(xié)同稱之為“綜合危險”。針對這些高危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對于預防腦卒中有重要的意義。證素即證候要素,包括病位證素及病性證素,體現(xiàn)了中醫(yī)辨識疾病的規(guī)律及對疾病本質的剖析。將證候研究運用到腦卒中高危因素的分析中,深化對腦卒中及其高危因素的認知,對腦卒中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病的預防及治療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2012年1月—2013年12月,筆者通過分析300例明確診斷為同時患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及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的病例資料,觀察腦卒中高危因素的證素分布特征,并分析主要理化指標與中醫(yī)證素的相關性,以期為腦卒中的“未病先防”提供依據。1性別構成及分布選擇本院合并高血壓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癥的腦卒中高危患者300例,男118人,女182人;年齡平均(66.0±5.6)歲。各年齡組的性別構成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患者癥狀表現(xiàn)前5位依次為緩起久病、神疲、咽干、頭暈、失眠。舌象居前3位依次為舌暗紅、舌淡、舌苔膩;脈象居前3位依次為脈弦、脈細、脈滑。2試驗數(shù)據的保存2.1降壓藥物治療(1)確診合并以下3項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或正在服用降壓藥物;高脂血癥或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糖尿病或正在進行糖尿病治療。(2)年齡≥45歲。2.2黨性腦梗死超早期腦梗死患者包括深入腦梗死患者(1)不符合納入病例標準者;(2)已經診斷為缺血性或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不包括無癥狀性腔隙性腦梗死患者);(3)同一患者因相同主訴或第1診斷2次入院者。3理化指標信息采集患者就診當日中醫(yī)四診資料及相關理化指標信息,其中理化指標以患者就診或住院后首次檢查結果為準。信息采集由專人進行,參與信息采集者事先進行統(tǒng)一培訓。4構成要件的量表以《證素辨證學》中證候辨證素量表為依據,制訂四診資料規(guī)范化、統(tǒng)一采集量表。參照《證素辨證學》中臨床癥候對各證素的貢獻度積分,將屬于辨證要素的貢獻度進行累計相加。若該癥狀輕時,則定量診斷值乘以系數(shù)0.7;若癥狀為中度,則定量診斷值乘以系數(shù)1.0;若該癥狀重時,其定量診斷值乘以系數(shù)1.5。所得的貢獻度之和,作為該證素的積分。各證候要素的診斷確定以100分作為通用閾值,各癥狀對各證的要素貢獻度之和達到或超過100分時,即可診斷為這些證的要素。最后將診斷結果有機結合,從而構成完整的證名診斷。5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Epidata3.1建立數(shù)據庫,信息錄入采用雙人校對錄入,并進行邏輯檢驗保證數(shù)據無誤后,導出為SPSS文件,鎖定數(shù)據庫。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數(shù)據以均數(shù)(ue0af)±標準差(s)表示,兩因素之間的相關性采用雙變量Pearson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6結果6.1腎、肝、肝功能分級病位證素:129例無明確病位證素。病位證素頻數(shù)如表1所示,其中單病位證素108例,包括腎(43例)、肝(27例)、心(20例)等為主;兩個病位證素同時出現(xiàn)47例,包括肝+腎(17例)、心+腎(10例)、心+肝(6例)等;3個或3個以上病位證素同時出現(xiàn)10例。病性證素:42例無明確病性證素。病性證素分布如表1所示,其中單病性證素72例,包括陰虛(28例)、痰(26例)、濕(8例)等;兩個病性證素同時出現(xiàn)60例,包括痰+濕(19例)、痰+陰虛(9例)、濕+陰虛(7例)、陰虛+陽亢7例等;3個病性證素同時出現(xiàn)60例,其中痰+濕+陰虛(25例)為主;3個以上病性證素同時出現(xiàn)66例,但無明顯集中趨勢。6.2血脂指標的相關為了解血壓、血糖、血脂指標與中醫(yī)證素積分的相關性,經Pearson相關性檢驗后,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總結為表2。血壓指標與病位證素無明確相關性,與痰、飲、陽虛及陰虛等病性證素相關,其中收縮壓(SBP)與陰虛證素呈負相關;血糖指標[血糖(GLU)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主要與腎相關。病性證素與陰虛、火熱、燥、動風、血瘀及氣虛有關,其中GLU與氣虛負相關;血脂指標中TC、TG、LDL-C等主要與心、腎、大腸、經絡等相關,與痰、濕、水停等病性證素正相關;HDL-C、Apo-A與肺、肌膚、腎等相關,與火熱呈負相關;尿酸(UA)與病位證素無明確相關性,與病性證素燥呈負相關。7積分閾值法年齡、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均為腦卒中的危險因素,現(xiàn)代醫(yī)學對后3種疾病的合并出現(xiàn)稱為代謝綜合征,發(fā)病機制仍不十分清楚。因此,研究中老年人群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患者的發(fā)病特點及機制,對防治腦卒中具有重大意義。本研究通過對300例腦卒中高危人群的證素分布研究表明:腎、肝、痰、陰虛、濕為主要的中醫(yī)證素,部分患者只有病位證素或病性證素,另有12.0%的患者既無明確的病位證素,也無明確病性證素。該結論與既往以肝、脾、腎為主的證素分布結果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1)本研究對證素辨證采用積分閾值法(≥100分),較傳統(tǒng)的辨證方法更加嚴格,這也是導致部分患者無明確的病位或病性證素的原因之一;(2)病性證素以痰、濕、陰虛為主,其中痰、濕與脾的功能失調密切相關,間接說明脾的重要。該結論提示病性證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病位證素,從病機層面增加病性證素對病位證素的貢獻積分,有利于完善證素辨證。對于主要理化指標與中醫(yī)證素積分的相關性研究結果,與既往高血壓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癥的中醫(yī)證素研究有一定的差別,考慮是因為本次研究對象為同時合并3種疾病,病情復雜。另外,主要理化指標只反映了疾病的一部分,同時干預治療情況對相關理化指標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尚需進一步的研究,不可妄斷兩者之間必然有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