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學期知識點_第1頁
初二物理上學期知識點_第2頁
初二物理上學期知識點_第3頁
初二物理上學期知識點_第4頁
初二物理上學期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二物理(新課標)上學期總復習

(概念理論)

第一篇聲現(xiàn)象

一.基礎知識:

1.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物體振動而產(chǎn)生聲音。

(注:振動停止,聲音停止產(chǎn)生)

2.聲音的傳播:聲音的依靠介質傳播。介質包括:氣體、液體、固體。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3.聲速:聲音在每秒鐘內傳播的距離。15攝氏度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它表示了在1秒內,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距離為340米。

4.聲音在各種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依次為:

V固體>V液體>V空氣。5.人聽到聲音的過程:物體產(chǎn)生聲音介質傳播聲音引起鼓膜振動聽小骨及其他聽覺神經(jīng)大腦。(若鼓膜損壞,人可以通過骨傳導聽到聲音)6.聲音可以分為:樂音和噪聲。其中噪聲是由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所產(chǎn)生的聲音。但它與人的主觀行為認定有關。例如:你在學習,別人在放音樂,影響你,它對你就是噪聲.7.聲音的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響度(即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不同物體發(fā)出的音色不同,故能用音色區(qū)分不同的發(fā)聲體。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響度會變小,但音調和音色都不變。8.人能聽到聲音頻率的范圍為:20Hz—20000Hz,超過20000Hz的聲音為超聲波,低于20Hz的聲音為次聲波,它們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9.噪聲的三種控制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如汽車裝消聲器)、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如屋外很吵,關閉門窗)、在人耳處減弱。10.聲音的利用:聲音傳遞信息(如醫(yī)院的B超)

、聲音傳播能量(如超聲波洗牙)。11.速度=12.計算:人能清晰聽到自己的回聲的最短時間間隔為0.1S。利用回聲,測量距離或求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路程時間V=St

1.探究聲音是如何產(chǎn)生的?用小錘敲打音叉,并用拴著細線的乒乓球接觸音叉,我們聽到音叉發(fā)出的聲音,同時看到乒乓球被彈開,說明物體振動而產(chǎn)生聲音.2.探究響度由什么決定的?在鼓面上放一些紙屑,用小錘先后兩次不同的力敲打鼓,我們大力敲時,聽到鼓聲響度大,同時看到紙屑跳得高,說明了聲音的響度由物體振幅決定.3.探究音調由什么決定的?把鋼尺壓在桌邊,先后伸出不同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扳動鋼尺,我們看到鋼尺振動得快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說明了音調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

二.知識探究:4.探究聲音是怎樣傳播的?(1)把正在響的鬧鐘放在密閉的玻璃盒里,把里面的空氣不斷抽出來,我們聽到的聲音會越來越小,最后聽不到聲音.說明了空氣能傳播聲音(也說明了真空不能傳播聲音).(2)

用不漏水的膠袋裝著正在響的鬧鐘,放到水里面去,我們還可以聽到鬧鐘聲,說明液體能傳播聲音.(3)用一只手捂著一只耳朵,把另一只耳朵緊貼桌面,當敲打桌面時,我們可以聽到敲打聲,說明了固體可以傳播聲音.第二章光現(xiàn)象和透鏡及其應用一.基礎知識:1.光源: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如:太陽\電燈2.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C=3×108m/S,而光在空氣中傳播速度近為3×108m/S。(注:V真空>V空氣>V水>V玻璃)3.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4.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的現(xiàn)象.(注:若是垂直入射,則不會改變傳播方向.)5.我們能看到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有光照射到這些物體,再經(jīng)它們反射后光進入了我們的眼。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線在同—平面上;反射光與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7.光的折射規(guī)律:折射光、入射光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與入射光分居在法線兩側;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時折射角少于入射角。8.光的反射分為:漫反射和鏡面反射.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中每條光線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我們從各個方向看到黑板的字,是漫反射;太陽光照射到玻璃上很”耀眼”,是鏡面反射.9.平面鏡成像特點:像與物體大小相等;物和像分別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成正立的虛像.(注:像正立但左右相反;像與物體跟反射面對稱)。10.面鏡還有凸面鏡和凹面鏡,凸面鏡發(fā)散光線,應用:汽車后視鏡.凹面鏡會聚光線,應用:太陽灶、車燈的聚光杯。11.透鏡分為:凸透鏡和凹透鏡。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它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12.凸透鏡成象規(guī)律:(u為物距、v為像距、f為焦距)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1)物距大于兩倍焦距(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2)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兩倍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幻燈機.(3)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

13.近視是成像在視網(wǎng)膜之前.矯正:配凹透鏡。遠視是成像在視網(wǎng)膜之后.矯正:配凸透鏡。14.作光路圖:(1)凸透鏡: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折射后過焦點;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折射后平行主光軸;過光心的光線方向不變。(2)凹透鏡: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折射后的折射光的反向延長線過同則焦點;過異則焦點的光線經(jīng)折射后平行主光軸;過光心的光線方向不變。15.常見的光學現(xiàn)象:(1)光的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影子.(2)光的反射現(xiàn)象:平面鏡成像,水中月(倒影),鏡中花.(3)光的折射現(xiàn)象:河水變淺,鋼筆錯位,筷子折曲,海市蜃樓,彩虹(色散現(xiàn)象),凹凸透鏡成像.16.紅外線和紫外線是人眼看不到的光.紅外線有加熱、夜視及遙控等作用;紫外線有殺菌和使熒光物質發(fā)光的作用;過量的紫外線可能會引起皮膚癌.17.光的三基色:紅\綠\藍.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如:樹葉的綠色,是因為樹葉只反射太陽光中的綠色光;若紅色光照在綠色的物體上,我們看到是黑色.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如:綠色的玻璃可以透過太陽光中的綠色光,所以我們看見它是綠色的.透明物體可以透過所有色光.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二.知識探究:1.測凸透鏡的焦距.把凸透鏡放在太陽光下,調整凸透鏡到地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