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高一語文期末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guī)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規(guī)范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論述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近兩月來,疫情在上海、吉林等多地散發(fā),網(wǎng)絡上關于疫情的信息嚴重過載,出現(xiàn)輿論的“流動性過?!?,泥沙俱下,夾帶了很多謠言。謠言的病毒式傳播是加速度的,產(chǎn)生的溢出效應和負面沖擊極大,在輿論場上帶節(jié)奏,對中央要求的堅持“動態(tài)清零”總方針產(chǎn)生很大干擾,不利于萬眾一心打好抗疫“動態(tài)清零”攻堅戰(zhàn)。②謠言之所以能以假亂真,傳得有鼻子有眼,有其內在奧秘,只有破解謠言生成、傳播的內在邏輯,才能對癥下藥、事半功倍。謠言之所以產(chǎn)生,是因信息黑洞的存在。美國社會學家特·希布塔尼認為,謠言總是起源于一樁重要而撲朔迷離的事件。它是在一群人議論過程中產(chǎn)生的即興新聞,是一種集體行動,目的是給無法解釋的事件尋求一種答案。法國學者讓·諾埃爾·卡普費雷曾對希布塔尼關于謠言的觀點做了這樣的概括: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這是一個乘法關系:假如重要性等于零,或者事件本身并非含糊不清,謠言就不會產(chǎn)生了。謠言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人們信以為真,在真相沒有抵達之前,謠言就是人們心中的“真相”。謠言并不能說服人,也不能征服人:它只是蠱惑人。③謠言并不需要證據(jù),公眾輿論的根據(jù)經(jīng)常是印象而不是事實。當某一事件已經(jīng)成為公眾的心理事件,此時又沒有真實信息的補給,謠言就出場了。等到謠言成為滿天飛絮的時候,再有真相出現(xiàn),為時已晚。也就是說,真理還在穿鞋的時候,謊言已經(jīng)跑遍了半個世界。卡斯·桑斯坦認為,謠言的傳播是由社會“流瀑效應”和“群體極化”導致的。所謂社會“流瀑效應”,就是我們認識的大多數(shù)人都相信一則謠言,我們就很容易相信那則謠言。我們接受他人的信念,是因為自己對此缺乏相關信息。特別是當我們對某則謠言的內容一無所知時,就更容易相信它。當人們追隨一些先行者或“領頭羊”的言行時,社會“流瀑”現(xiàn)象就會發(fā)生;“群體極化”效應指當想法相似的人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最后得出的結論會比交談之前的想法更加極端。④疫情語境下,謠言極易滋生和傳播,引發(fā)“信息疫情”。信息疫情往往與處于危機狀態(tài)的人們對于風險的扭曲、失真認知有關。互聯(lián)網(wǎng)編織起來的四通八達的信息網(wǎng)絡,使得謠言傳播甚為方便。因物理媒介的廣泛互聯(lián),人們對疫情獲取的信息量激增,但對于多數(shù)人而言,因為沒有對等的信息鑒別能力,無法證實或證偽自己關注的信息,而憑借直覺捕獲的信息,難辨真?zhèn)危菀滓l(fā)心理恐慌,又進一步造成新的認知偏差。一則謠言從起飛到落地,不需要費多少周折,即可釋放出巨大的信息噪音。⑤有三類人群容易成為謠言易感人群。第一類是青少年,他們缺乏知識積累、人生閱歷和社會經(jīng)驗,是不實信息的易感人群。第二類是老年人,他們對新知識、新事物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較弱,往往依靠積累多年的生活經(jīng)驗作為選擇、判斷信息的依據(jù)。第三類是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的人群,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和訓練,這類易感人群對于謠言的鑒別、解讀能力會弱一些,也就容易被謠言和流言捕獲。⑥對謠言進行“反制”是必要的,首先是要編織好法規(guī)的防護網(wǎng)。不管是謠言制造者還是傳播者,也不論是出于何種動機,只要他們的現(xiàn)實行為違反了法律,就應該為此付出代價,受到相應的懲罰。責任部門要加強對自媒體的管理,明確行業(yè)紅線和底線,加強政策引導,強化自媒體的責任意識,解決自媒體責任缺位問題。⑦同時也需提升公眾的媒介素養(yǎng)。沒有人天生就具備較高的媒介素養(yǎng)。公眾的媒介素養(yǎng)絕對不是像口紅一樣的裝飾品,而是社會發(fā)展的“剛需”。此次由奧密克戎病毒引發(fā)的幾個城市的疫情,是對公眾媒介素養(yǎng)的一場前所未有的考試。媒介素養(yǎng)的提升,僅靠個人努力還不夠,需要政府、社會以及專業(yè)機構,特別是專業(yè)教育機構的共同參與,合力推動。(張濤甫《莫讓謠言蠱惑人》)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網(wǎng)絡上關于疫情的信息,不利于萬眾一心打好抗疫“動態(tài)清零”攻堅戰(zhàn)。B.根據(jù)希布塔尼的觀點,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謠言產(chǎn)生的效應也就越大。C.讓真理早點穿上鞋,有及時的真實信息的補給,可以有效遏止謠言的產(chǎn)生。D.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公眾的媒介素養(yǎng),全社會都應有此意識并為之貢獻力量。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社會“流瀑效應”和“群體極化”導致謠言的產(chǎn)生。B.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年人,是不會受到謠言蠱惑的。C.如果謠言制造者違反了法律,就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D.造成新的認知偏差是由于人們沒有對等的信息鑒別能力。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群體極化”效應的一項是(
)A.布魯諾被火燒死。B.林沖被逼上梁山。C.疫情期間,板藍根銷售火爆。D.網(wǎng)絡“人肉搜索”某無辜女生。4.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
5.近日,某市流傳“大蒜切片含服可殺滅新冠病毒”的謠言,請你分析該謠言產(chǎn)生的原因,并結合材料談談你應該如何對待這個謠言。二、非連續(xù)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中國古典戲曲有著獨特的美育范式,戲曲舞臺上表現(xiàn)出來的聲腔和形象,因可愉悅感官心靈,又能感化人心而彰顯出重要的美育價值。勃興于元明的古典戲曲幾經(jīng)歷史演化,逐漸形成并突出了兩種美育功能:和心悅性之“陶情”與禮樂教化之“風教”?!疤涨椤笔枪诺鋺蚯烙齻鹘y(tǒng)的主題之一。戲曲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表演形式,經(jīng)過高度提煉后,在戲曲舞臺上呈現(xiàn)出華麗的角色造型、精彩的“唱念做打”和曲折的戲曲沖突,無不激發(fā)觀眾看戲、聽戲和品戲的興趣,促成他們在感官繼而在心理層面產(chǎn)生基于審美共識的情感共鳴。在創(chuàng)作與鑒賞的相互依存關系中,戲曲和心悅性的美學價值被強調,并將戲曲的情感力量化作“以美育人”的媒介,完成了古典戲曲美育的審美實踐?!帮L教”也是古典戲曲美育功用的體現(xiàn)。古典戲曲于內容上秉承了“興觀群怨”“文以載道”的文學傳統(tǒng),從而在基調上確定了“厚人倫,美風化”的美育宗旨。勸善懲惡、辨明是非、弘揚忠孝等,皆是古典戲曲呈現(xiàn)“教化”意義的美育主題。以“美風化”為文化使命,古典戲曲也完成“勸使為善,誡使勿惡”的德育實踐。通過文本呈現(xiàn)、聲律傳唱以及舞臺傳播,古典戲曲借“陶情”與“風教”功用,提供了一個理解戲曲審美文化的模本,使得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美育范式在當代文化語境下能夠得以延續(xù)。戲曲承載教化意義的天然功利性能夠被持續(xù)性地激活潛藏能量,主要源于因變則通、因通則久,在通與變并行的演進邏輯中,持續(xù)綻放著藝術魅力。通者,指千古不變之精神傳統(tǒng)。古典戲曲中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各類劇目中至今仍蘊含的講仁愛、守誠信、崇正義之時代價值,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也是國人生成并堅定文化自信心的理論基石之一。變者,指依時代語境而適時更新的美育內涵。基于映射不同時代民族精神的問題意識,古典戲曲的美育內涵也相應地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時代特征。封建王朝時期,戲曲美育的路徑選擇是高臺教化。在抵抗外辱和尋求民族出路的抗爭時代,戲曲美育觀則立足思想啟蒙立場,宣揚“啟蒙”與“救亡”精神。20世紀80年代以降,以曲美育的首要目標已經(jīng)被提升為追求戲曲的藝術美,尤為注重傳承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進入數(shù)字化時代,如何利用新媒介的影響力,讓古典戲曲走進課堂、走向大眾,弘揚并傳播其藝術魅力,又成為當前戲曲美育的重要課題。戲曲美育如何通過弘揚民族文化使命的合法性,在新的時代語境里煥發(fā)新的生機?通過“回頭看”,我們可以從戲曲文化的積淀和傳承中獲得文化自信,但最根本的美育任務,還在于“向前看”,即植根傳統(tǒng)而在成就上總結,在總結上批判,在批判上創(chuàng)新,以適應新時代中國文化美育體系建構的需要。簡單地說,“回頭看”和“向前看”分別指向古典戲曲的自信與創(chuàng)新問題。古典戲曲流傳下來大量經(jīng)典作品,作為一種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續(xù),保護和傳承這些經(jīng)典戲曲作品,一則可明確與堅定戲曲文化自信的方向,二則可凸顯傳統(tǒng)倫理價值觀,恢復泛審美時代日益消融的人文精神,從而承擔起育新人、展形象的美育使命。當今社會,考量并重估經(jīng)典戲曲作品的當代價值,還應具有反思意識,充分考慮到戲曲美育傳統(tǒng)能否被容納進新經(jīng)驗中進行傳遞,過去的現(xiàn)實關懷能否在這個時代引發(fā)共鳴等現(xiàn)實問題。在經(jīng)典作品既往道德評判的價值標準上融入新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正是“文化自信”命題提出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需求。(摘編自劉玲華《文化自信與古典戲曲美育觀的理論重構》)材料二:傳統(tǒng)戲曲的現(xiàn)代轉化也許可以類比漢賦到唐詩,唐詩到宋詞,宋詞到元曲,雖然每個時代都有屬于那個時代的文學高峰,但是各個時代之間又有一種文化精神的血脈流淌始終。從這個意義上說,“傳統(tǒng)戲曲”是否也有可能轉化為具有當下審美品格的“現(xiàn)代戲曲”呢?歷史地看,無論文學藝術的哪一個門類,轉化就是發(fā)展,創(chuàng)新就是繼承。形態(tài)有變,基因永恒。我們在強調文化自信的同時,還應該強調文化自省。自信是底氣、是根基;自省是揚棄、是創(chuàng)新。在社會形態(tài)農耕文明向工業(yè)文明、信息文明轉變之際,提煉于過去生活生產(chǎn)方式與情感交流方式的傳統(tǒng)戲曲,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難以突破的瓶頸,突破這一瓶頸不是簡單地批評時代、抵制創(chuàng)新,而是在承認傳統(tǒng)戲曲程式系統(tǒng)于表現(xiàn)現(xiàn)代生活方面存在局恨性的同時,想方設法完成創(chuàng)作思維的轉變,通過實踐,實現(xiàn)中華戲曲藝術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古典音樂可以轉化為現(xiàn)代音樂,古典舞蹈可以轉化為現(xiàn)代舞蹈,西方的古典歌劇可以催生出現(xiàn)代音樂劇,中國傳統(tǒng)戲曲也有可能孕育出現(xiàn)代戲曲。(摘編自羅懷臻《文化自信與傳統(tǒng)戲曲的現(xiàn)代轉化》)6.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聲腔和形象作為中國古典戲曲主要舞臺表現(xiàn)形式,因其有著重要的美育價值,既可愉悅感官心靈,又可感化人心。B.戲曲的教化意義能持續(xù)地被激活,是因為它在演進中既有千古不變的精神傳統(tǒng),又能依時代語境適時更新美育內涵。C.在當今時代,要想使戲曲美育弘場民族文化的使命煥發(fā)生機,一方面要“回頭看”,一方面要“向前看”,缺一不可。D.傳統(tǒng)戲曲的現(xiàn)代轉化可以類比漢賦到唐詩,唐詩到宋詞,宋詞到元曲,也能轉化為具有當下審美品格的“現(xiàn)代戲曲”。7.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典戲曲勃興于元、明時期,幾經(jīng)歷史演化,逐漸形成了陶情、風教的美育功能。B.進入數(shù)字化時代,利用新媒介的影響力讓古典戲曲走向大眾,弘揚并傳播其藝術魅力,成為當前戲曲美育的重要課題。C.古典戲曲流傳下來的經(jīng)典作品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續(xù),我們既要保護和傳承,又要帶著反思意識去考量并重估經(jīng)典作品的當代價值。D.古典與現(xiàn)代可以相互轉化,古典舞蹈可以轉化為現(xiàn)代舞蹈,西方的古典歌劇可以轉化為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國傳統(tǒng)戲曲也能孕育出現(xiàn)代戲曲。8.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最能體現(xiàn)“因變則通、因通則久”觀點的是(
)A.《竇娥冤》《趙氏孤兒》等因傳遞出是非、愛憎、善惡的道德價值而盛傳不衰。B.新中國成立后改編的戲曲《天仙配》在思想藝術上加入了歌頌愛情、追求自由的主題。C.唐詩、宋詞、元曲皆為一代文學高峰,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有文化自省。D.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常有許多小朋友同唱一段戲曲,中華文化后繼有人。9.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10.學校戲曲社團為傳承戲曲文化,決定舉辦一場大型舞臺演出,假如你是導演,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演出節(jié)目內容的要求。三、雙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小鎮(zhèn)大樹葉為寶江西省上饒市橫峰縣的葛源鎮(zhèn),是一個不大的鎮(zhèn)子,九十多年前曾是紅色贛東北省的首府,這里寫滿了紅色的歷史?;⒛甏喝?,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了葛源。葛源鎮(zhèn)文化站的楊李佳站長給我做向導,陪我尋訪方志敏同志的足跡。穿過一條窄窄的街道,我們來到一堵圍墻外面,老楊停了下來,說:“這里是列寧公園,是1931年方志敏建造的!”我抬眼望去,只見公園大門上“列寧公園”四個繁體大字遒勁有力,赫然在目。我們拾級而上,走進公園。老楊邊走邊介紹:“這座公園應該是我黨歷史上建造最早的人民公園之一了,園名是方志敏定的,也是他親筆題寫的?!辈恢挥X間,我們走到了一棵大樹下。老楊充滿自豪地對我說:“葛源人民引以為榮的不僅是擁有這座列寧公園,更因為園內有方志敏親手種下的這棵梭柁樹!”方志敏同志親植的樹!我不禁肅然起敬。我滿懷恭敬地站在樹下,仔細打量著這棵老樹。它樹干粗壯,需三人才可合抱,高達十幾米,一派枝繁葉茂。梭柁樹是常綠喬木,樹質堅硬,雨雪風霜不易摧折。我想,這大約是方志敏同志選擇栽種它的原因吧?!扒叭嗽詷浜笕顺藳觥?,時值晌午,我們站在樹下,享受著大樹帶來的清涼與平和。一陣清風吹過,梭柁樹發(fā)出沙沙的響聲,低吟淺唱中,仿佛在訴說當年血與火的歷史。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在敵人的“圍剿”下,蘇區(qū)政權和紅軍戰(zhàn)士連生存也是一種奢求,為何方志敏還要建公園植綠樹呢?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中對未來美好中國的憧憬:“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我想,他一定是懷著革命必勝的信念建造這座公園的,他一定篤信,他栽種的梭柁苗定會長成參天大樹!“方志敏建公園植樹,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崩蠗铈告傅纴?,“當年上海法租界有座‘法國公園’,1922年夏天,方志敏和朋友散步來到這座公園附近,本想進去看看,但門口的一塊牌子——‘華人與狗不準進園’——讓方志敏義憤填膺!建在中國土地上的公園卻不讓中國人進,還如此羞辱中國人!方志敏暗暗立志,一定要把帝國主義列強趕出中國,一定要讓中國的勞苦大眾也擁有自己的公園。九年后,方志敏領導下的贛東北蘇區(qū)各項事業(yè)蒸蒸日上,一派繁榮景象,于是他著手建造了這座列寧公園?!薄暗俏覀儸F(xiàn)在看到的列寧公園是后來修復重建的,方志敏建的公園已經(jīng)毀于戰(zhàn)火了?!崩蠗罾^續(xù)介紹,“1934年10月,紅十軍團北上抗日后,贛東北省首府葛源失陷,國民黨反動派對蘇區(qū)進行瘋狂的報復,列寧公園被炮火所毀,園內綠植只有這棵梭柁樹因其木質堅硬,幸免于難?!甭犕昀蠗畹慕榻B,我發(fā)現(xiàn)眼前這棵挺立的大樹,竟是如此的偉岸。出了公園,老楊還介紹了一位朋友給我認識。他叫劉福爐,今年六十八歲,是當年蘇維埃政府婦女主任廖桂秀的孫子。劉福爐告訴我,當年他奶奶常參加在列寧公園舉辦的各種慰勞紅軍戰(zhàn)士的活動。劉福爐老人身體健朗,精神矍鑠,退休前的工作是護理園林。他說他每天早晚都會和伙伴們來到列寧公園,或是溜達散步,或是下棋打拳,每天過得無比安閑與幸福。第二天清早,我登上葛源的東山嶺,遠眺葛源鎮(zhèn)。曙光初上,小鎮(zhèn)格外地安然恬靜,誰能想到,這兒曾是一片歷經(jīng)血與火洗禮的土地。隨著時光的流逝,很多東西正在消失,但有些東西卻是永恒的,就像這座公園,它正在老去,但里面的那棵梭柁樹承載的記憶卻是永恒的,這種記憶存在于人民的心里,永遠不可摧毀。遠處,葛源的田野里蕩漾著綠色的波浪和泱泱春水,一切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列寧公園在一片黃墻紅頂、錯落有致的民居環(huán)抱之中,猶如這片大地上的一座火炬臺。我仿佛看見了那棵梭柁樹,是的,它一直都在我的心中,它是一尊方志敏的巍峨雕像,是一簇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焰?。ㄟx自《啄木鳥》2022年第5期)文本二一切為了人民群眾何立波方志敏很關心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把他們的生活記在心頭。在敵人對贛東北蘇區(qū)實行封鎖的惡劣環(huán)境下,他時刻在想著如何去改善群眾生活。如農民購買農具、耕牛或做小生意缺少資金的問題,食鹽及各種日用品缺乏問題,還有婚姻、孩子上學、開辦俱樂部、清潔衛(wèi)生、白區(qū)遷入群眾的安置、老弱病殘救濟直至橋船路等問題,在方志敏的關心下,都被蘇維埃列入議程,想方設法妥善解決,成效卓著。在方志敏的倡導下,蘇區(qū)實現(xiàn)了免費義務教育。贛東北蘇維埃省會葛源辦有省屬列寧小學,各鄉(xiāng)有列寧完小,各村有列寧勞動小學。15歲以下兒童能夠入學學習,各級列寧小學均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方志敏對廣大群眾的衛(wèi)生和健康非常關注,他提出要給勞苦群眾普及衛(wèi)生常識,提出經(jīng)常組織衛(wèi)生運動,開展衛(wèi)生檢查,散發(fā)衛(wèi)生宣傳單。為增強人民體質,方志敏發(fā)出了“要盡量發(fā)動群眾的體育運動”的號召,接連幾年春季和秋季,省蘇維埃都舉辦了規(guī)模盛大的全省、全軍或兒童體育運動會,充分顯示了蘇區(qū)軍民朝氣蓬勃、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方志敏還在百忙中親自設計和籌劃修建了供地方干部群眾休閑的列寧公園、游泳池和紅色廣場,努力營造歡樂和諧的氛圍。贛東北的群眾過上了從來沒有過的物質、精神上的好生活。(選自《人民網(wǎng)》黨史頻道)1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對劉福爐老人生活的交待,呼應了上文“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一語,用真實事例證明革命先烈的理想得以實現(xiàn)了。B.文本一結尾處從虛處落筆,描繪了葛源優(yōu)美動人、富有生機的景象,重點突出列寧公園中那株梭柁樹,升華了主題。C.文本二交待了方志敏同志從各個方面關心百姓生活,大到教育、衛(wèi)健,小到購買生活物資,這表現(xiàn)了方志敏的愛民之心。D.兩個文本都展現(xiàn)了方志敏的革命事業(yè),表現(xiàn)了以方志敏為代表的共產(chǎn)黨人的風骨和境界,字里行間流露出對黨的贊美之情。12.大樹這個意象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請結合文本一簡要分析。
13.這兩個文本都塑造了方志敏的形象,但是塑造手段并不相同。請比較并簡要分析。
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①,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对姟吩疲骸诽熘?,于時保之?!蓖踉唬骸按笤昭砸?!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對曰:“王請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下》)文本二: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對曰:“臣聞七十里為政于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稌吩唬骸疁徽鳎愿鹗肌!煜滦胖瑬|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后我?’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稌吩唬骸畯形液?,后來其蘇?!裱嗯捌涿瘢跬髦褚詾閷⒄河谒鹬幸?,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施倪②,止其重器,謀于燕眾,置君而后去之,則猶可及止也。”(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下》)【注】①獯鬻即獫狁,當時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②旄,同“?!保先?。倪,小兒。1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B.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C.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D.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15.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指《詩經(jīng)》;《書》,指《尚書》。二者與《禮記》《周易》《春秋》統(tǒng)稱為“五經(jīng)”。B.寡人,意為寡德之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君主常如此謙稱自己。秦始皇之后,只有皇帝能用這一稱呼。C.疾,此處指怒、瞪著,與《齊桓晉文之事》中“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的“疾”意思及詞性不同。D.宗廟,指天子、諸侯等供奉祖宗牌位的處所,與《侍坐》中“宗廟之事”的“宗廟”意思一致。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舉例豐富,說服力強。孟子認為商湯侍奉葛國,文王侍奉昆夷,都是有智慧的君主;太王侍奉獯鬻、勾踐侍奉吳王,都是有仁德的君主。B.孟子善于說理,因勢利導。當齊宣王思想矛盾時,孟子由小及大,鼓勵宣王杜絕匹夫之勇,而要如武王一般,擴大自己的“勇”來安天下之民。C.孟子擅長設喻,淺顯恰切。孟子把各國百姓盼望商湯來征伐自己的國家,比作久旱之地盼望烏云和虹霓,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了百姓的迫切心理。D.孟子苦心勸諫,關愛百姓。齊王征伐燕國后,孟子建議要盡快發(fā)出命令,遣回擄掠的燕國老少,停止搬運燕國的寶器,選立燕王,并從燕國撤軍。17.《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反對齊宣王“興甲兵”,而文本二中孟子卻支持齊宣王伐燕。針對這一現(xiàn)象,請談談你的理解。
1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齊桓晉文之事》)
(2)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燭之武退秦師》)
五、古代詩文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行香子·丹陽寄述古注【注】蘇軾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故人不見,舊曲重聞。向望湖樓,孤山寺,涌金門。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繡羅衫、與拂紅塵。別來相憶,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云?!咀ⅰ康り枺旱孛窠K丹陽縣。述古:杭州知州陳襄,字述古。1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以追念與友人“攜手江村”的難忘情景開始,引起對友人的懷念,表達出自己回憶故人時的落寞心情。B.“故人不見”一句,使詞意轉折,表明江村尋春已成往事,于是實寫望湖樓、孤山寺、涌金門之景懷念友人。C.“題詩千首”追憶與友人游賞作詩的歡樂,如今這些詩上已落滿灰塵,心情落寞,今昔對比,表現(xiàn)思念之深。D.這首詞屬酬贈之作,憶人與憶景融匯為一,憶舊和寫今穿插其中,情深意切,詩意盎然,含蓄而有詩意。20.本詞結尾與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都借月抒懷,請賞析它們的不同之處。
六、名篇名句默寫
2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岳陽樓》中由個人身世轉寫國事危難,感傷涕零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認為“禮”在國家治理中有著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來,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節(jié)。借助秋景表達內心悲傷的詩句不勝枚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寫出了秋天的凄清。
七、簡答題
2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炎熱的夏天里,啤酒、燒烤、小龍蝦、西瓜是許多人的幸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模雕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大型化工廠設備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度LED廣告牌照明解決方案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建筑系統(tǒng)集成工程設計合同
- 2025年度水利工程專用沙石購銷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國際旅游開發(fā)合作合同范文
- 2025年度教育機構專用電腦產(chǎn)品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消防產(chǎn)品研發(fā)與生產(chǎn)合同
- 2025年度電池回收處理設施建設合同
- 2025年度酒店客房智能化控制系統(tǒng)采購合同
- 教育教學質量經(jīng)驗交流會上校長講話:聚焦課堂關注個體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 2024人教新目標(Go for it)八年級英語上冊【第1-10單元】全冊 知識點總結
- 企業(yè)新員工培訓師帶徒方案
- 美容美發(fā)行業(yè)衛(wèi)生管理規(guī)范
- 年終總結總經(jīng)理講話
-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期末綜合測試卷
- 培訓機構校區(qū)管理規(guī)劃
- DB13(J)-T 8541-2023 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標準
- 河南省安陽市2024年中考一模語文試卷(含答案)
- TD/T 1044-2014 生產(chǎn)項目土地復墾驗收規(guī)程(正式版)
- 2024年湖南現(xiàn)代物流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1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