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的洪災與流民
(2)自然災害。我國天災之多,“世罕其匹”.據(jù)粗略統(tǒng)計,自嬴秦、兩漢至滿清覆亡兩千多年中,凡水旱螟蝗、風雹震疫等等各類天災竟有5079次之多(平均每年兩次)。其時間分布大致如下:嬴秦、兩漢百四十多年,有災375次;三國魏晉二百年中,遇災304次;南北朝百六十九年則有災315次;隋唐共計318年,有災515次;五代十國五十四年有天災51次;宋金則遭災874次;元享祚163年,受災竟達513次;明276年,災1011次;清296年,災1121次。不但次數(shù)多,而且災情重,諸如“赤地千里”、“平地汪洋”、“連歲旱蝗、蕩無農收”、“疫癘流行,死傷大半”、“人相食”等等令人觸目驚心的可怕字眼在史書中屢見不鮮。眾所周知,古代的生產技術是相當落后的,社會救濟和保障體制也極不完善,分散經營,勢單力薄的農民在上述種種可怕天災的襲擊下往往陷入徹底破產甚至家破人亡的絕境.當流民,便成了此時的未死想活者的唯一選擇,故這方面的記載也特別多。為省篇幅,這里就不贅述了。但天災是導致大量流民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一結論,當已無可置疑。(三)戰(zhàn)亂。我國古代戰(zhàn)亂之多,亦屬絕無僅有.據(jù)梁啟超、余天休二氏統(tǒng)計,我國自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稱帝之年)至1920年(民國九年)共2140年,內亂(即戰(zhàn)亂)計160次(顯然只是一些大戰(zhàn)亂),所費時間為896年,平均每三年中即有一年戰(zhàn)亂。顯然,“此種統(tǒng)計,雖不完全,然亦可顯示歷代戰(zhàn)爭頻數(shù)之一斑”,“此歷史上無數(shù)次戰(zhàn)爭,直接摧毀社會之生產力,實至為深巨”。至于有關戰(zhàn)爭殘酷性和破壞性的記載,更是不絕如縷.廣大農民則首當其沖地成了各類戰(zhàn)亂的最大受害者:征戍之苦、征調之急、背井離鄉(xiāng)、拋妻別子,無暇耕種,田園荒蕪、兵匪一家、民不聊生,等等。尤其是歷史上幾次特大戰(zhàn)亂——晉“永嘉之亂”(起之于“八王之亂”,繼之以“五胡亂華”),唐“安史之亂”、宋“靖康之變”等,整個北中國可說成了一片恐怖世界,“尸如山積”、“僵尸滿道”、“十室九空”、“百不存一”等即是當時慘景的真實寫照。在這種情況下,僥幸還沒死的農夫只有當流民這一條出路了。由于此類記載亦多,為省篇幅,故亦略而不述了。不過有一事實值得指出:正是中國北方連綿不絕的戰(zhàn)亂(特別是上述幾次大戰(zhàn)亂)使得北方農民大批流往南方,而這是導致后來南方發(fā)達、北方衰落的重要原因。由戰(zhàn)亂而引發(fā)的流民人數(shù)之多,規(guī)模之大,“流域”之廣、影響之深遠,已可從中略見一斑。上述三因,一、三為人禍,二為天災。而天災人禍之間,常相互牽連,互相引發(fā)。故在歷史上,經常是天災人禍,一時俱至三因并發(fā),流民大增。二、流民的產生和出現(xiàn)農民起義——特別是大規(guī)模農民起義,是我國古代極引人注目的一大社會現(xiàn)象,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而流民的大量出現(xiàn)與農民起義的爆發(fā)則有著密切的關系,此點歷來為我國史學界所公認.如翦伯贊先生就認為,“成群的農民之被驅逐(即成為流民),就替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準備了條件”。而孫祚民先生則在具體分析了唐黃巢、明李闖、清捻軍這幾次大起義后進一步指出,在這幾支農民起義軍群眾中間,“游民”(實即流民)階層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實際上,除上述黃、李、捻諸次起義外,東漢黃巾起義、兩晉的李特孫恩起義、元末紅巾起義、清中葉白蓮教起義等幾次大起義的起義軍基本成分和主力也都是流民,而在秦末、新(王莽)末、隋末這幾次大起義中,流民在起義軍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并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此便引出如下兩個密切關聯(lián)的重大問題:首先,流民的產生和出現(xiàn)是否一定會轉為農民起義,即流民的產生和出現(xiàn)是否為農民起義爆發(fā)的充分條件;其次,農民起義的爆發(fā)是否一定有賴于流民的產生和出現(xiàn),即流民的產生和出現(xiàn)是否為農民起義爆發(fā)的必要條件。粗粗一看,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應是肯定的,但細加分析就覺不妥。如明末農民大起義規(guī)模空前,但其范圍卻局限于西北、華北乃至西南一帶,而江南一帶,流民雖多,卻并末轉為農民起義(李、張農民軍也一直未有南下江南之計劃)。可見,流民的產生和出現(xiàn)并非農民起義爆發(fā)的充分條件。而著名的宋方臘起義時,流民問題并不突出,這說明,農民起義亦不一定需以流民的大量產生和出現(xiàn)為其爆發(fā)的必要條件。實際上,要使素以“逆來順受”、“安分守己”為立身之本,且相互隔絕、極為分散的農民甘冒殺頭滅族的風險去造反是極其困難的。古人即指出:“……若令(農民)家畜五母之雞,一母之豬,床上有百錢、布被,甑中有數(shù)升麥飯,雖蘇(秦)張(儀)巧說于前,韓(信)白(起)按劍于后,將不能使一夫為‘盜’矣”。變農為流后,造反的可能性自然是大大增加了,但若還有其他營生可做,其他出路可走,則雖為無家可歸的流民,亦絕不會輕言造反.顯而易見,只有到了真正的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地步,流民們才會去造反;同樣,只要是覺得已經到了無路可走,忍無可忍的地步,則無需背井離鄉(xiāng),農民們亦會鋌而走險、造反起義??梢?流民與農民起義的關系并不象表面看去那樣簡單,而出路問題則是個關鍵。三、難民的離開可概分為政府安置與自謀生路兩大類。(一)對流民的救助1.勸流歸農。具體做法則隨條件之不同而有相當?shù)膮^(qū)別。在全國荒地普遍較多時,采取獎勵墾荒的政策。這種情況在甫經戰(zhàn)亂、荒地頗多的新朝建立之初最為常見.如明初就規(guī)定,農戶墾荒為熟,即為己業(yè),不許原田主爭占。為鼓勵墾荒,還規(guī)定了三年免征的優(yōu)惠政策。其他朝代(如清朝等)開國之初,亦皆采取了與此大同小異的辦法。在荒地減少以后,則視具體情況采取了更為靈活的做法。有時是迫令“回籍”、“復業(yè)”,有時則是就所流之地“就地安置”、“附籍”、“復業(yè)”。另外,還經常會采取一些諸如“輕徭薄賦”、“蠲免”(賦役過重時),“均稅”(賦稅負擔過于不均時),“賑濟”(遇災時)等措施以勸流歸農。2.募流為兵.歷代皆有,然以宋季為最.時募兵之主要對象為“失職獷悍之徒”(實即為流民,且一遇兇年饑歲、流民大增時即大量招兵(顯有“給出路”之意),為多招兵,“以免為盜”,甚至不惜降低招收標準。在這種種有力措施的招誘之下,不少流民(特別是身強力壯者)走上了“當兵吃糧”這條出路。另外,政府主持的官營工商業(yè)和某些工程項目亦可安置一些流民。但后者不常有;前者不僅規(guī)模有限,且其勞作者大多由奴隸、刑徒等充任。故這些措施安置的流民數(shù)量有限。(二)從商品發(fā)達地區(qū)看流民的出路。在各1.易地務農。這種情況最為普遍,但隨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情況及人均土地的多寡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式和特點。在商品經濟不發(fā)達且相對而言人少地多的中國北方及其他一些地區(qū),流民們或深山老林,或窮鄉(xiāng)僻壤,總之是到人少地多之處,希圖能有一塊可以安身立命的土地,并逃脫官府的繁重賦役(不過,這些人大部分最后總是會被官府以各種手段重新入籍的);而在商品經濟較為發(fā)達、且相對于北方顯得人多地少的江南等地區(qū),則“大戶苞蔭”(即投奔有錢勢的大戶人家)是流民務農的主要途徑。2.傭仆奴婢。秦漢以降,歷代皆有。東漢人仲長統(tǒng)指出當時的一些世家豪族”……奴婢千群、徒附萬計”。明中葉以后,“吳中仕宦之家,奴有至一二千人者”?!敖鞫嗪烙抑?藏匿流移之人,以充家奴佃仆”。明人何良俊也指出:正德以后四五十年中,棄農至鄉(xiāng)官人家作傭人的比以前增加了十倍。可見,在商品經濟發(fā)達,財主、富戶,世家較多的地區(qū),這條出路能容納很大一部分流民。3.改營工商。所謂“豪匠冒合,船居浮蕩”即是指此.“豪匠”,主要是指從官工匠中分化出來的民間業(yè)主、工頭或領班人,許多流民攜帶家口投奔他們,遂轉化為手工業(yè)作坊的工人,為數(shù)頗為不少。另,明代南北兩京各有工匠二十多萬,紡織業(yè)發(fā)達的南京、蘇州等地都出現(xiàn)了手工業(yè)工人的勞動力市場,蘇州一地在十六世紀末至少已有一萬名左右手工業(yè)工人,同時的瓷都景德鎮(zhèn)亦是“鎮(zhèn)上雇工,皆聚四方無籍游徒,每日不下數(shù)萬人”而“船居浮蕩”,即從事小商小販的人數(shù)亦相當可觀。他們“往來于南北兩京、湖廣、河南、淮安等處停泊,脫免糧差,長子老孫,不識鄉(xiāng)里。暖衣飽食,陶然無擾”?!疤K松奇技工巧者多,所至之處,屠沽販賣,莫不能之”此外,陸上之生賈行商亦屬不少??傊?工商兩途,在商品經濟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確為不少流民提供了出路。4.下海出洋。這是東南沿海一帶不少流民的選擇。他們“別無產業(yè)”,就“倚海為勢”,或“持兵駕船”、“興販私鹽”,或“四散登岸,劫掠為害”,甚至與某些船主合作遠航至瓜哇進行貿易。由于缺乏資本和生產手段,這些人不少最后都成了“海盜”。明代的倭寇問題,其后期實際上主要就是這些本國“海盜”之所為。商盜兩途之外,更有不少人干脆出洋定居,甘當“化外之民”。這種情況漢唐以后漸多,而明清兩朝尤甚,其主要定居地是在南洋一帶。至明朝中葉,僅呂宋一地已多至數(shù)萬人。其他之出路,尚有鹽梟(著名的黃巢就是私鹽販子的首領),私鑄(私磺、私硝、私鉛),人夷地供役使,為僧為道等。除此之外,還有幾條不是出路的出路,如當乞丐、做盜賊等。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人口密度的大小、政府財力和施政能力的強弱、商品經濟的發(fā)達與否、政府措施的是否得當?shù)?都會對流民出路的大小通阻產生很大的影響。一般而言,人口密度越小、政府財力和施政能力越強、商品經濟越發(fā)達、若政府措施亦較為得當,則流民的出路就多而暢;反之,流民的出路就少且阻。明末江南一帶,商品經濟較為發(fā)達,流民改營工商較為容易,其他各種出路亦較多,故流民的產生并未造成過于嚴峻的局面,更未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這與北方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另外,在一個朝代的初中期,以上條件較易得到滿足,故流民的產生和出現(xiàn)一般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中期以后,以上條件大都較前惡化,流民的出路日見其窄少,流民問題就愈益嚴重,終至不可收拾。這說明,隨地區(qū)和時期的不同,流民的出路會有相當大的變化,由此而產生的社會影響亦會隨之而有極大的差異。四、人口因素的作用和影響以上論述已經表明:如果流民的出路多且暢,則流民的產生未見得就一定會釀成嚴重的流民問題,更不一定會激發(fā)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而天下大亂。故前述三點導致流民產生的因素并不能簡單地移作引發(fā)我國古代社會流民問題的根本原因。另外,前述影響流民出路的幾點因素固然在許多時期和地區(qū)開辟、拓寬了不少安置流民的出路,但從未徹底解決流民問題.而且,流民的產生這一事實本身就意味著流民問題的出現(xiàn).顯然,單單抓住影響流民出路的幾點因素亦不能說明整個流民問題的根源。有鑒于此,筆者認為,對流民問題這一帶有根本性意義的重大問題,只有將影響流民的產生和出路的諸項因素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并深入到我國古代最基本的自然的、社會的因素及其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中去,才能得出較為合理的結論。在諸項基本的自然因素中,地理氣候(包括天災)條件等隨時間之分布大致是均勻的,故其影響以較大的時間尺度(幾十年)來衡量可視為一常量,于是人口因素的作用和影響就凸現(xiàn)出來.通常,隨著一個新皇朝的建立及國內和平的實現(xiàn),人口的增殖速度會增高,人口的絕對規(guī)模及人口密度則會不斷增大,一段時間以后,這種自然的人口效應就會漸趨明顯。開始,其積極影響是主要的:勞動力的增加、耕地面積的擴大、農產品數(shù)量與品種的增多、與農業(yè)相關的其他各種產業(yè)(主要是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興旺,等等;但其消極影響隨人口的不斷增長亦會與日俱增、且越來越強,終于完全抵消乃至徹底壓倒其積極影響而占踞主導地位.這種消極影響的最突出表現(xiàn)就是人均資源(尤其是土地)占有量的急劇減少,這就在根本上惡化了農民的生活乃至生存的環(huán)境,動搖了以小農經濟為主體的農業(yè)擴大再生產甚至簡單再生產的基礎。顯然,這使得流民更易于產生、卻不易被消解,這就為引發(fā)流民問題并使其日趨尖銳化提供了最為根本的基礎和背景。而在諸社會因素中,政府的作用和影響則占有壓倒一切的突出地位。顯然,如果政府能夠一方面采取節(jié)制生育等措施控制人口的盲目增長以弱流民之源;另一方面則積極發(fā)展工商業(yè),鼓勵、促進海外和國內的移民,并輔以其他擴大就業(yè)門路的措施以導流民之流,則流民問題當可得到緩解甚至解決,至少不會釀成爆炸性的、不可收拾的局面。遺憾的是,這兩方面的措施,前者限于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以致根本不可能實行;后者亦由于在根本上與君主專制體制相沖突而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時期、且受到各種嚴格限制的條件下得到極為有限的實行,而在絕大部分時間里,眾所周知,歷代專制政府推行的卻是與之完全對立的“崇本抑末”、“重農抑商”、“厲行海禁”等等限制工商業(yè)發(fā)展、限制移民(特別是海外移民)的政策和措施。于是,由人口增殖這一自然因素提供了爆發(fā)可能性的流民問題,至此已具備了爆發(fā)的必然性。這一爆發(fā)過程可大致描述如下:通常,在一個朝代的初中期,人口壓力還不是太大,政府也還有一定的機動財力,解決流民問題雖不可能,但緩解的余地還是有的,故一般不會出現(xiàn)天下大亂的局面。中期以后,人口壓力越來越大,流民越來越多,流民問題漸趨嚴重,而政府的財政收入一般卻只會隨之而減,這就大大縮小了緩解流民問題的回旋余地。而解決政府財政困難的各種增收措施往往又會進一步加重農民的負擔,這只會使流民進一步增多。流民問題就是在這惡性循環(huán)中日趨嚴重而終至不可收拾的地步,直至改朝換代的天下大亂使人口銳減,于是流民問題被以這種殘酷的手段暫時消解,直至新朝建立開始一輪新的循環(huán)。流民問題對我國古代社會而言,可說是如影相隨、伴于始終.雖時有緩解,但從未被徹底解決過,且經常以極為突出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日趨尖銳化,最后常以爆炸性的結局(如農民起義等)而告一段落。由于事關重大,故歷來研究者不少。但我認為,一些流行且似已成定論的觀點卻并不正確,這就阻礙了對這一重大問題的深入研究,同時也影響到了相關的其他領域。為此,筆者不揣淺陋,特撰此文以求教正。一、流民問題的成因流民是怎樣產生的?多年來,我們一直被告知:流民是由于土地兼并而產生的。如史界前輩翦伯贊先生就認為:“土地集中,其意義就是把農民從土地上驅逐出去,……?!苯鹩^濤先生也認為流民問題的“爆發(fā)”是由于“土地兼并突然加劇”。事實果真如此嗎?粗粗一看,似乎農民的地產被兼并后只有流亡一途;但細細分析就覺不妥,因為土地被兼并僅僅意味著所有權的變更,但經營方式一般并不會隨之而變一—特別是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經營方式單一的中國古代農村地區(qū)就更是如此。“土地雖然不斷向少數(shù)人手中集中,但其生產經營仍需大量的農業(yè)勞力來分散進行。結果,土地兼并只是把農民從自己的土地上趕走,……(他們)必然重新回到別人的土地上仍舊從事農業(yè)生產.這種土地集中過程并未導致農業(yè)勞動力的相應減少,只不過是減少了自耕農的人數(shù),增加了更多的佃農和雇農罷了”??梢?地權集中、分散經營恰是中國古代農業(yè)生產的兩大特色。如此一來,何流之有?那么,大量流民到底因何而生?從根本上說,應從使農民不能(或不愿)再在原來的土地上從事農業(yè)生產的那些原因上去找答案。循此細思,則導致流民產生的直接原因,大略有三:(一)役繁賦重。繁重的徭役、田賦(特別是前者)歷代皆為驅農為流的主因.秦、隋兩代徭役之重,世人盡知.據(jù)估算,秦季凡修皇陵、建阿房、筑長城,修馳道、通水路、戌五嶺、運糧草等,役使人數(shù)總計三百多萬.約占全國總人口(二千萬)的15%左右。再加“收泰半之賦”,結果老百姓給逼得實在活不下去了,只好相繼流亡。隋代煬帝時徭役之重,更甚于秦。舉凡建洛邑、修運河、筑長城、征高麗等動用勞力竟達六百多萬,占總人口的七分之一。造成舉國就役,“丁男不供,始以婦人從役”的可怕局面。這種情況自然會造成大量的流民。再以號“盛世”的西漢武帝時為例,其時戰(zhàn)爭頻繁,開支浩大,兵役大興,賦役大大加重,“以訾征賦,常取給賤民”,“田家又被其勞”“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賦役負擔竟占農民收入的一半,農民不得不大量逃亡。僅元封四年(公元前一〇七年),關東流民即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改性鈉型硅溶膠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大理石石材行業(yè)知識產權保護合同12篇
- 2024年高風險項目利息支付借款協(xié)議3篇
- 2024蔬菜種子研發(fā)與推廣合作協(xié)議范本3篇
- 2024版維修改造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壓開關設備采購及調試合同
- 二零二五年電力公司運維檢修人員勞動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核電站設備安裝施工合同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醫(yī)療設備租賃與維修一體化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型電子商務平臺安全協(xié)議應用指南合同3篇
- 第二章 運營管理戰(zhàn)略
- 《三本白皮書》全文內容及應知應會知識點
- 專題14 思想方法專題:線段與角計算中的思想方法壓軸題四種模型全攻略(解析版)
- 醫(yī)院外來器械及植入物管理制度(4篇)
- 圖像識別領域自適應技術-洞察分析
- 港口與港口工程概論
- 《念珠菌感染的治療》課件
- 門店裝修設計手冊
- 新概念英語第二冊考評試卷含答案(第49-56課)
- 商業(yè)倫理與企業(yè)社會責任(山東財經大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山東財經大學
- 【奧運會獎牌榜預測建模實證探析120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