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城市道路公用設施)_第1頁
第五章(城市道路公用設施)_第2頁
第五章(城市道路公用設施)_第3頁
第五章(城市道路公用設施)_第4頁
第五章(城市道路公用設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道路與立體交叉UrbanRoadandOverpass2008年7月城市道路與立體交叉教案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5.1停車場停車場作為提供服務的基本設施之一,其規(guī)劃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道路交通的管理及經(jīng)濟效益。隨著汽車擁有量、自行車擁有量的迅猛增長,停車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大城市中,更加明顯。在一座城市內(nèi)部,如果沒有固定的車輛停放地點,或停車場不夠用,勢必造成車輛沿路任意停放,既影響交通運輸,又妨礙市容美觀,而且往往容易產(chǎn)生交通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給群眾生活和國家建設帶來影響。在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加,而城市道路資源有限增加,兩者難以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情況下,如何以靜制動,調(diào)控汽車的出行量,是一個科學性和政策性較強的課題。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5.1停車場一、停車設施類型(一)按服務類型分類按照停車設施的服務類型分類,停車設施可分為社會停車場、配建停車場和專用停車場。1.社會停車場社會停車場也稱為公共停車場,是為從事各種活動的出行者提供泊車服務的停車場所,大多分布在城市商業(yè)區(qū)、城市出入口以及換乘樞紐附近,如地鐵出入口。2.配建停車場配建停車場是指與大型公用設施、公共建筑物或住宅配套的停車場,主要為與該設施業(yè)務活動相關的出行者以及居民提供泊車服務。3.專用停車場專用停車場則足指專業(yè)運輸部門或企事業(yè)單位所屬的停車場所。僅供單位內(nèi)部車輛的停放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二)按使用對象分類按使用對象分類分為居住地停車、工作地停車、路內(nèi)停車和路外公共停車。二、停車場的基本類型(一)多層停車樓(多層車庫)多層停車樓按車輛進庫就位停放的不同情況,可分為機械化停車庫和坡道式停車庫兩類:機械化停車床是采用電梯(升降機)將車輛上下運送(亦有用電梯兼作水平運行的)。坡道式停車庫可劃分為四個基本類型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1.直坡道式車庫2.螺旋坡道式車庫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3.曲線坡道式車庫4.錯位坡道式停車庫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二)地下停車庫地下停車庫是將停車場修建于花園、廣場或樓房之下,也可利用建筑物的地下室作為停車庫。由于建造地下式的停車庫造價高,且通風、排水、照明和機械設備復雜,適用于用地受到限制又需存放大量汽車的市中心地區(qū):我國很多城市已修建大量的地下防空洞??梢愿慕榈叵峦\噲?,這類地廠停車場的出入口縱坡不宜大于10%,出入通道寬度不能小于5.5m,地下停車場現(xiàn)廣泛建于住宅小區(qū)內(nèi),以及新建公共建筑物內(nèi)。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三)地面停車場在地面上停放車輛能使地點適當,又易修建和管理,是城市內(nèi)廣泛使用的停車場類型。路側停車場是路外停車場的一種輔助形式。國外中小城市設置較多路外停車場,受車主的歡迎。在下列情況可以設置路側停車場(或停車道)。(1)設計車行道寬度大于18m時,但交通量不大(主要大街和高速公路除外),可劃定沿側石線的一條半道作臨時性停車道.(2)與主要大街相連的橫街或不影響正常交通行駛的街道上。對于交通妨礙少的路段,可以利用慢車道、分隔帶等處設置晚間停車場或停車道。(3)沿街建筑紅線有適宜場地的小城市街道的路側。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三、停車場規(guī)劃原則(一)總則(1)停車場滿足停車需要應以最大限度為司乘人員提供服務為準則。(2)綠化也是停車場設計小的重要一環(huán)。綠化不僅能美化環(huán)境,而且能避免車輛暴曬,調(diào)節(jié)車廂內(nèi)溫度,為車輛提供一個良好的停放環(huán)境。為使停放車輛不至于滑動,應結合場地排水設計停車場的縱橫坡度。一般場地停放車輛的縱向坡度應小于2%.橫向坡度應小于3%。(3)停車場路面的結構材料宜采用水泥混凝土(4)與周圍設施保持合理距離,尤其是加油站維修車輛行駛路線相互干擾。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四、停車場設計(一)車型尺寸及車輛停放凈距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二)車輛停車方式和進出車位方式1.停車方式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1)平行式:平行式特點是占用停車寬度最小,但占用長度最大,車輛駛出方便迅速,但停車面積大。多用于車行道較寬或交通量較少,且停車不多、時間較短的情況;還用于狹長的停車場地或作為集個駛出的停車場的和置,也適于停放不同類型車輛(當車長不同時,可不畫車位),更適用于車輛零來整走。例如,體育場、影劇院等停車場。(2)垂直式。垂直式特點是在單位長度內(nèi)停放的車輛最多,但占用停車道寬度最大(一般7m),且在停放倒車時需占兩個車道,但用地緊湊且進出方便。適用于停車數(shù)量多的港灣式停車場(3)斜列式。斜列式持點是停車道寬度隨車長和停放角度不同而異(約為4.5—7m)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2.車輛進出車位方式大型車輛在停車和發(fā)車時都應避免倒退,可采用前進停車和前進發(fā)車,但受地形限制時,可考慮后退停車。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三)停車場其他設計1.停車場出入口一般倩況下.停車場的出入口不應少于兩個,且兩個出入口間的凈距應大于10m。50~3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應設兩個出入口。大于3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出口和入口應分開設置、兩個出人口之間的距離應大于20m,當停車場的容量小于50veh時,可設置一個出入口,但其進出通道的寬度以9—10m為宜。2.停車場坪的路面鋪裝3.停車場的豎向設計和排水4.停車場的照明5.停車場的附屬設施6.停車場的綠化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五、自行車停車場(一)自行車停車場的規(guī)劃布局及設計(1)停車場應與建筑物就近布設,便于存放。大型集會場所的停車場,應設在建筑物的四周,避免穿越干道和大型集會場所的出入口。(2)停車的設置應考慮分散多處,存放便利。盡量利用車輛較稀少的道路或附近空地。(3)停車場的出入門寬度,般應適當加寬至2.5~3.5m。出人口應設在車輛少的次干道和支路上,以減少干道上車輛交通的影響。(4)自行車的外廓尺寸,采用設計車型28型,總長1.93m,總寬0.60m,總高2.25m,停放方式有垂直式和斜列式兩種,平面布置可按場地條件采用單排或雙排列。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二)自行車停車場的交通組織(1)場內(nèi)交通路線應明確,盡可能采用單向的行駛路線。(2)場內(nèi)停車應分區(qū)放置,并設有顯著標志。如設有編號牌或額色分區(qū),便于取存和管理。一般每區(qū)存放20~40輛為宜。(3)出入口應視停車場的性質(zhì)和容量,設置多口為宜,也可按情況臨時增設自行車停車場的設施。(4)應設有車棚防曬防雨.內(nèi)設車支架,便于存放和管理。在無條時(如郊區(qū)游覽地),盡量利用街道兩旁綠地,小樹林或現(xiàn)況綠帶作存放處。(5)地面盡可能鋪裝,一般宜采用較經(jīng)濟實用的路面結構材料。如九格水泥方磚,簡易瀝青路面以及石灰處理土。確保場內(nèi)排水通暢。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六、公共交通站點布置城市公共交通站點分為首末站、樞紐站和中間停靠站三種類型。合理規(guī)劃布置站點應在對客流的流向、流量的調(diào)查分析基礎上作出。首末站的布置要考慮車輛調(diào)頭回車的場地、部分車輛停歇及加水、清潔、保養(yǎng)和小修工作的用地。樞紐站一般設有若干條公交線路,上、下車及換乘的乘客較多,在布置上應注意保護乘客、行人和車輛的安全,盡量避免使換車乘客穿越車行道,同時使換乘步行距離最短。中間??空臼翘峁┙o沿線公交乘客定點上、下車的道路交通設施,在具體安排時應考慮的主要問題:一是停靠站的間距;二是??空九_的布置形式。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一、停靠站的間距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市中心區(qū)客流密集,線路兩側客流集散點較多,乘客上下車頻繁,站距宜小些;城巾邊遠地區(qū),站距可大些;而郊區(qū)可更大些。通常市區(qū)以500—800m為宜;郊區(qū)為1000m左右。在交叉口附近設站時,為了個影響交叉口的交通組織和通行能力,一般應離開交叉口50m左右。交通量較少的道路,站位距交叉口不得小于30m。二、停靠站臺的布置形式??空九_在道路平面上的布置形式主要有沿路側帶邊設置和沿兩側分隔帶邊設置兩種。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1)沿路側帶邊設置這種方式布置簡單,一般只需在路側帶上辟出一段用地作為站臺.以供乘客上下車即可,站臺宜高出路面30cm,這種布置方式適用于單幅路和雙幅路。(2)沿兩側分隔帶邊設置對于這種布置方式,停靠的公交車站與非機動車道上的車輛無相互影響,但上下車的乘客需橫穿非機動車道,給二者帶來不便。此形式適用于三幅路和四幅路,。采用這種方式布置站臺的分隔帶寬度應不小于2m。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5.3道路交通安全防護設施1.行人安全設施①人行過街地道地道凈空小,建筑高度低,行人過街時比較方便。此設施對地面景觀影響較小,若注意對地道內(nèi)的地面、墻面及燈光的裝飾,可給行人新奇的感受。但在城市建成區(qū)或舊城區(qū),往往因密集的地廠管線使采用此方式困難。地下通道的寬度應能滿足人流高峰時的過街需求。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②人行天橋人行天橋又稱高架人行道,多修建在過街繁忙路段和行人較多的交叉口。③交叉口護欄與人行道護欄交叉口護欄與人行道護欄是為了保護行人,防止行人任意橫穿馬路,排除對機動車、非機動傘的橫間干擾而設置的。這種護產(chǎn)的設置應與過街設施(如人行橫道、過街天橋和地道等)結合起來,做到既保障人車安全又方便行人過街。有些城市道路從交通安全角度出發(fā),在車行道設置中央隔離柵欄,既對雙向機動車交通起到一定的安全作用,又可防止行人及非機動車隨意橫穿馬路。在道路橫斷面布置較緊張或不宜設置中央分隔帶時,可考慮采用此方式。④人行橫道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2.車輛安全措施車輛安全措施包括交通島、視線誘導設施、分隔設施以及防眩裝置等。交通島是設置在下交路口或路段上,用以引導車流沿規(guī)定方向或路線通行的島狀物體,對保證交通安全、提高通過能力有一定作用。按其作用不同可分為導向島、分隔島、中心島和安全島。也有的通過在路面上畫斑馬線作為交通島的標記。視線誘導設施如反光道牙、貓眼等,夜間在燈光照射下可以指示分車線、分隔帶等以誘導視線。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防眩裝置即是在道路的中央分隔帶上設置防眩網(wǎng)或種植灌木從以消除或減弱夜間行車時對向車輛燈光對駕駛員造成的眩光影響。防眩網(wǎng)或灌木叢一般以賂高于駕駛員的視線高度布置,多用于保證快速交通的高等級道路上。其它保證人車安全的交通設施還有如交通標志(警告、禁令、指示等)、標線、信號等。同時,加強日常的交通組織與管理,宣傳交通法規(guī),提高交通行為音的交通安全意識.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交通環(huán)境,對于保障人車交通安全也是必不可少的。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5.4道路照明一、道路照明的作用與要求(1)夜間照明可為道路(車行道和人行道)提供必要的照度,使用路者在夜間交通中能迅速準確地識別判斷道路交通狀況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以保證交通安全,同時可使夜間行人增加安全感。(2)道路照明對行車視線誘導有一定作用。一是與道路線形變化一致的燈光的誘導作用;二是照明為道路提供了必要的照度以看清道路輪廓與邊緣,使駕駛員從容駕駛,并預知前方路線線形。(3)道路照明也為道路附近環(huán)境提供一定的照度,使照明設施本身與周圍一定空間共處于特定的夜間道路景觀環(huán)境之中,是道路景觀設計應考慮的夜間景觀表現(xiàn)內(nèi)容之一。(4)考慮道路照明滿足交通功能和景觀功能的要求,照明設施的規(guī)劃設計應做到美觀、合理、安全可靠、技術先進。5城市道路公用設施二、道路照明標準為保證道路照明質(zhì)量,達到辨認可靠和視覺舒適的基本要求,道路照明以滿足平均路面亮度(照度)、路面亮度(照度)均勻度和眩光限制三項技術指標為標準。1.平均路面亮度(照度)我國現(xiàn)行規(guī)范中所用的亮度單位是“坎德拉/平方米”(cd/m2),即為每平方米表面上沿法線方面產(chǎn)生1坎德拉(國際新燭光)的光強度,或用“勒克司”(lx)表示照度,即每平方米照射面上分布1“流明”(lm)的光通量。照度可按下式計算:照度(Luminosity)指物體被照亮的程度,采用單位面積所接受的光通量來表示,表示單位為勒克斯(Lux,lx),即1m/m2。1勒克斯等于1流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