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叮咚2代智能音箱拆機圖詳解_叮咚2代智能音箱深度評測
叮咚2代拆機(智能音箱)拆機圖詳解
相比叮咚音箱A1,叮咚2代體型在體型上瘦身了好幾圈,變的更加靈動,頂部采用類似GoogleHome智能音箱的斜面設計,并搭載一塊(LED)屏幕,配合語音呈現(xiàn)更好的人機交互。
同樣是從底部拆起,撕掉底部黑色的橡膠墊,取出4顆螺絲釘,可是底部的外殼卻去不掉。
經(jīng)過一番嘗試,用力拖動機身外殼,才可以讓織物外殼和機身分離。仔細看了一下,原來底部有兩塊圓柱體的磁鐵,來固定底座,原來如此。
分離后的樣子是這樣的,猛然望去是不是跟GoogleHome的機身有點相似。頂部的設計像不像豎琴,你也可以說是拱橋,支撐著頂部的LED屏。圍著叮咚2代的機身打量了一周,不得不說,小小的機身設計還是相對復雜的,正面是一個全頻的發(fā)音單元,左右兩側則是兩個被動輻射器,而背面的后蓋之下則藏著主板。
整個機身大體可分為三部分,頂部的LED面板、中部的麥克風陣列板,以及下部的發(fā)音單元,而主板則位于發(fā)音單元背部。
從底部看起,褪去叮咚2代的底座,底部灰色海綿包裹的是一塊鐵塊,用以配重,從而減少機身震動。鐵塊兩邊還有兩個圓形磁鐵,通過吸附作用,固定底座。
移去底部這些物體之后,再跳躍到頂部,移除周圍一圈螺絲,就可以將頂部的LED面板去掉了,而下面就是麥克風陣列板。
可是,隨著一不小心的手抖,一顆螺絲釘便滑絲了,于是,你可以看到LED屏背面的金屬光澤,那是在下的杰作,頂部的LED電路板在下是無緣看到了。
而剩下的部分就是機身最終要的部分了,包括兩塊核心(電路板)和功放單元。先看麥克風陣列板,咋一看該面板顯得十分精致,與叮咚A1一樣的是,叮咚2代使用的還是7+1麥克風陣列,即(電路)板周圍均勻分布7顆麥克風和正中間一顆麥克風。
然而與上一代產(chǎn)品不同的是,這一代也采用了MEMS麥克風,上面附以白色“外衣”,用以減震隔離。該陣列板中同樣搭載了2顆科勝訊CX20810-11Z(音頻)(ADC)芯片,用于處理8個麥克風的音頻信號。
接著,拆除機身背部的塑料外殼,可以看到一片黑色鐵片罩著主板。拆掉鐵片,就可以看到主板的真面目了。
而在主板的芯片上,該主板仍繞采用全志科技的R16的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上還加了散熱片。
其他芯片則略有升級或者更換,如叮咚2代采用了(德州儀器)TAS5717數(shù)字功放芯片,科勝訊的CX20810-11Z音頻(AD)C芯片,海力士(SKhynix)的4G內存芯片。此外,還有正基科技的AP6225WiFi(藍牙)二合一芯片,AXP223電源系統(tǒng)管理芯片,萊迪思((LatTIce))的LCMX02可編程(邏輯器件)等。
再接下來就是發(fā)音單元了,叮咚2代采用了一個2.25英寸的全頻揚聲器,功率為8W。拆開后的揚聲器是這樣的,而里面就是音腔。
叮咚2代智能音箱評測
外觀方面
外觀方面,叮咚2代采用仰角12度的人機工程學規(guī)劃,提升操控方便性。可更換柔性織布外包規(guī)劃,讓叮咚2代智能音箱具有科技感,更是充滿時尚個性化??椢锿獍?guī)劃與家居更加搭配,使得它不只是家庭智能交互的入口,更是家中時尚點綴。
叮咚2代采用全貼合的16*24辨別率的點陣式LED屏幕。這塊點陣式LED屏幕可以用來顯示天氣、時間、暫停、播放、音量、聯(lián)網(wǎng)狀態(tài)、藍牙以及休眠等。外部配合一圈LED燈陣的交互反饋,全觸控交互面板搭配語音交互令這款智能音箱科技感十足。
叮咚2代的底部整體為黑色的塑膠材質,邊緣規(guī)劃了一圈橡膠防滑墊,并且電源(接口)處開了凹槽用以走線。除了電源的接口外,旁邊還有一個3.5mm的耳機接口。
特色功能
叮咚2代智能音箱作為一款智能硬件產(chǎn)品,十分容易上手。(下載)叮咚智能音箱官方(App)后綁定叮咚2代產(chǎn)品即可,并根據(jù)提示連接網(wǎng)絡,當然這一切都十分簡單,即使是小白用戶也可以輕松自主完成連接。
內容體驗
叮咚2代智能音箱在體驗方面與很多智能音箱相同,需要喚醒詞,比如“叮咚叮咚”或者“小愛同學”(自定義),無論叮咚音箱原來在干什么都會立即呈現(xiàn)上述狀態(tài),聽候你的指示?!岸_硕_耍裉毂本┨鞖庠趺礃??”“叮咚叮咚,明天早上七點叫我起床!”“叮咚叮咚,查詢一下附近好吃的烤串店!”叮咚2代會立即幫你找尋最佳方案,當然你還可以和叮咚2代進行語音對話,調戲一下這個“萌妹子”或者“蠟筆小新”。
叮咚2代是全球第一款能夠自定義喚醒詞的智能音箱,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給叮咚2代起一個自己喜歡的喚醒名字。這個喚醒詞不一定非要是兩個重復的詞語,但是建議要4個音節(jié)以上,可以是你的名字,你偶像明星的名字,或者是一些特殊稱呼。
聲紋識別幾乎是所有的智能音箱都必備的功能之一,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可以進行相應的聲紋錄入,音箱也會根據(jù)不一樣的成員設置來做相應的響應。聲紋識別同時也是一項安全技術,比如你在運用京東購物時它就可以確認是否為賬號本人下單。
音效方面
叮咚2代配備2.25英寸全頻喇叭,360度均勻聲波傳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律師起草環(huán)境保護協(xié)議起草及審查收費標準合同
- 2025年度合同主體變更審批流程與責任追究規(guī)范
- 2025年度養(yǎng)老服務行業(yè)退休人員勞務聘用合同
- 2025年度專業(yè)市場營業(yè)場所租賃合同
- 2025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個體戶雇工勞動權益保護與晉升機制合同
- 2025年度房屋抵押借款合同風險預警與防范策略
- 2025年硫酸鐵行業(yè)現(xiàn)狀分析:全球硫酸鐵市場規(guī)模將達975.91億元
- 2025年包裝設備行業(yè)前景分析:包裝設備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實現(xiàn)顯著提升
- 2025年貴州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審定版
- 作品集合同范本
- 保安員綜合理論考試題庫備考500題(含各題型)
- X證書失智老年人照護身體綜合照護講解
- 2025勞動合同法重點法條導讀附案例詳解
- 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工作報告測試題及參考答案
- 202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lián)賽試題及答案詳解
- 2025年度花卉產(chǎn)業(yè)大數(shù)據(jù)服務平臺建設合同2篇
- 2025年度花卉產(chǎn)業(yè)大數(shù)據(jù)平臺建設合同3篇
- 小學班會-交通安全伴我行(共25張課件)
- 建筑施工現(xiàn)場安全警示(案例)
- 《生產(chǎn)與運作管理 第4版》課件 第1、2章 概論、需求預測與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