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錯誤錯誤錯誤錯誤****蘇劍《宏觀經濟學》課程試卷(含答案)學年第___學期考試類型:(閉卷)考試考試時間:90分鐘年級專業(yè)學號姓名1、判斷題(13分,每題1分)在LM曲線不變的情況下,IS曲線越平坦,則財政政策的效果越差。()正確錯誤答案:正確解析:在LM曲線不變的情況下,IS曲線越平坦,擠出效應就越大,財政政策效果就越差。如圖5-1所示。圖5-1財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異李嘉圖等價定理認為政府利用減稅或舉債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都是有效的。()正確答案:錯誤解析:根據李嘉圖等價原理,用債務融資的減稅不會影響消費,家庭會把額外的可支配收入儲蓄起來,以支付減稅所帶來的未來稅收責任,這種私人儲蓄的增加正好抵消了公共儲蓄的減少,國民儲蓄保持不變,總產出和總需求均不發(fā)生變動,從而減稅或舉債都無法刺激經濟。如果投資對利率的彈性很小,而貨幣需求對利率富有彈性,那么財政政策效果要比貨幣政策效果好。()正確錯誤答案:正確解析:當投資對利率的彈性很小的時候,利率變動對投資需求的影響很小,從而IS曲線很陡峭,則財政政策引起的一定量利率水平變動對投資的影響很小,從而企業(yè)投資被擠出更小,意味著財政政策的效果越大。而貨幣需求對利率富有彈性即h很大,說明利率稍有變動就會使貨幣需求變動很多,從而LM曲線很平緩。這時,實施財政政策意味著,IS曲線的移動能引起均衡產出Y的顯著增加;反之,如果實施貨幣政策,那么LM曲線的移動會使得均衡產出Y的變化很小。在考慮人口增長和技術進步的索洛模型中,穩(wěn)態(tài)意味著sf(k)=(§+n+g)ko()正確答案:正確解析:穩(wěn)態(tài)意味著持平投資等于儲蓄,考慮人口增長和技術進步,sf(k)二(6+n+g)k。存貨變化計入GDP中的投資部分。()正確錯誤答案:正確解析:投資是指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的支出,存貨變化是企業(yè)掌握的存貨價值的增加(或減少),存貨屬于投資的一部分,應計入GDP中的投資部分。考慮一個封閉經濟,邊際消費傾向為0.8,所得稅稅率為50%,假設投資i為外生變量。如果政府支出增加100,那么產出y的變化為50。()正確錯誤答案:錯誤解析:封閉經濟中政府購買乘數(shù)kg二1/[1-p(1-t)]=5/3,Ay=kgxAg=100x5/3=500/3o如果一個利比亞的居民購買了美國的政府債券,那他就減少了美國的凈資本流出,而增加了利比亞的凈資本流出。()正確錯誤答案:正確解析:資本凈流出是指本國居民購買的外國資產和外國人購買的本國資產之間的差額。利比亞居民購買美國政府債券,則利比亞的資本凈流出增加,相反,對于美國而言,外國人購買美國資產增加,從而資本凈流出減少。根據生命周期原理,如果股票的價格上升,那么經濟中的消費和總需求將會增加。()正確錯誤答案:正確解析:股票價格上升意味著消費者的財富增加。根據生命周期理論,消費者會將此收入增加平攤到各個生命階段中,從而消費和總需求增加。持久收入較高的家庭有同比例較高的消費,因此高收入家庭平均消費傾向較高。()正確錯誤答案:錯誤解析:持久收入較高的家庭平均消費傾向為APC二aYP/Y,因此持久收入較高的家庭有同比例較高的消費,但其平均消費傾向更低。在資本完全流動的小型開放經濟中,通常r=r*,如果加上風險貼水后,r=r*+O〉r*??梢?,利率提高了,這會引起投資減少和貨幣需求減少,使IS*左移、LM*右移,從而使收入增加和通貨貶值。從這個角度看,風險增加是可能的。()正確錯誤答案:錯誤解析:風險增加在現(xiàn)實中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原因包括:①中央銀行想避免本國通貨的大幅度貶值,從而可能通過減少貨幣供給對此作出反應;②國內貨幣貶值可能使得進口產品的價格突然提高,導致價格水平的上升;③當風險貼水提高時,本國居民可能通過增加他們的貨幣需求而對此作出反應,因為貨幣常常是最安全的資產。這三種變動都傾向于使LM*曲線向左移動,減緩利率的下降,抵消加上風險貼水后導致的LM*曲線右移。在貨幣需求完全取決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財政政策的乘數(shù)為0()正確錯誤答案:正確解析:在貨幣需求完全取決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LM曲線為M/P二kY,這時LM曲線為垂直線,當政府支出增加時,IS曲線右移,使得均衡利率上升,但是均衡收入不變,這說明財政支出并不能帶來國民收入的變化,財政政策乘數(shù)為零。貨幣供應增加使長期總供給曲線右移。()正確錯誤答案:錯誤解析:長期總供給曲線移動的來源可以歸結為:勞務、資本、自然資源以及技術知識的移動。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在長期,貨幣供應增加,使得物價上漲,潛在產出不會增加,即長期總供給曲線不變。購買100股蘋果公司股票是宏觀經濟學中投資支出的一個例子()正確錯誤答案:錯誤解析:宏觀經濟學中的投資是指一定時期內增加到資本存量中的資本流量,包括房屋建筑、機器制造,以及企業(yè)存貨的增加等。購買股票是個人之間重新配置資產時發(fā)生的購買,不屬于經濟學中的投資。2、名詞題(15分,每題5分)貿易差額答案:貿易差額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之間的差額。當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相等時,稱為“貿易平衡”。當出口總值大于進口總值時,出現(xiàn)貿易盈余,稱“貿易順差”或“出超”。當進口總值大于出口總值時,出現(xiàn)貿易赤字,稱“貿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貿易順差以正數(shù)表示,貿易逆差以負數(shù)表示。一國的進出口貿易收支是其國際收支中經常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一個國家國際收支的重要因素。解析:空引致消費答案:引致消費是指收入引致的消費,是邊際消費傾向P和收入y的乘積。凱恩斯的消費理論認為,在眾多影響消費的因素中,有決定意義的是收入。同時,凱恩斯認為,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會增加,但是消費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而消費可以近似表示為自發(fā)消費與引致消費之和,用公式表示為c=a+py。其中,a為消費者為滿足基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消費部分。解析:空貨幣需求函數(shù)答案:貨幣需求函數(shù)是指反映貨幣需求與各影響因素之間的對應關系的式子。其中,貨幣需求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社會各主體(個人、企業(yè)、政府)愿以貨幣形式持有財產的需要,或社會各主體對執(zhí)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價值儲藏手段的貨幣的需求。在西方貨幣理論中,較為經典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主要有凱恩斯貨幣需求函數(shù)和弗里德曼貨幣需求函數(shù)。解析:空3、簡答題(45分,每題5分)1.在索洛增長模型中,什么因素決定了穩(wěn)定狀態(tài)下的人均收入增長率?一國儲蓄率的變化如何影響穩(wěn)定狀態(tài)下的人均收入水平及其增長率?人口增長率的變化如何影響穩(wěn)定狀態(tài)的人均收入水平?答案:(1)根據索洛增長模型,在穩(wěn)定狀態(tài)下,人均產出f(k)不變,人均收入為:Y/L=Af(k),因此技術進步率決定了穩(wěn)定狀態(tài)的人均收入增長率。2)在索洛模型中,如果儲蓄率高,經濟的資本存量就會大,相應的穩(wěn)定狀態(tài)的產出水平就會高;如果儲蓄率低,經濟的資本存量就會少,相應的穩(wěn)定狀態(tài)的產出水平就會低。較高的儲蓄率導致較快的增長,但這只是暫時的。如7-1所示。較高的儲蓄率導致較快的增長,但這只是暫時的。如7-1所示。儲蓄率s的提高意味著對于任何一個給定的資本存量,投資量增加了。因此,它使儲蓄函數(shù)向上移動。在初始均衡狀態(tài)k1*時,投資大于折舊。資本存量一直增加,直至經濟達到新穩(wěn)定狀態(tài)k2*,人均資本和收入也都增加了。儲蓄率的提高會加快經濟增長,直至經濟達到新的穩(wěn)定狀態(tài)為止。如果經濟保持高儲蓄率,也會保持大量的資本存量和高產出水平,但并不能永遠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總是會趨向收斂于穩(wěn)定狀態(tài)下的均衡經濟增長率。圖7-1儲蓄率的提高(3)根據索洛増長模型穩(wěn)態(tài)條件sf(k*)=(n+g+6)k*,人口增長率增加,人均資本降低,人均收入水平降低。反之亦然。圖7-2所示。人口增長率由n1提高到n2,使代表人口増長和折舊的線向上移動。新的穩(wěn)定狀態(tài)的人均資本存量水平曲*低于初始穩(wěn)定狀態(tài)的k1*。因此,索洛模型預言,人口增長率較高的經濟體,人均資本水平較低,從而人均收入水平也較低。圖7-2人口增長率變化對穩(wěn)態(tài)的影響解析:空2.除收入外,還有哪些因素影響消費?它們如何作用?答案:收入是影響消費的最重要因素,但它并非影響消費的全部原因,尤其是短期內,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邊際消費傾向會小于0,有時候它會大于1。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收入,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會影響消費行為。利率。傳統(tǒng)看法認為,提高利率可以刺激儲蓄,但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家認為,提高利率是否會刺激儲蓄,要根據利率變動對儲蓄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而定。一方面,當利率提高時,人們認為減少目前消費,增加將來消費比較有利,因此會增加儲蓄。利率提高使得儲蓄增加是利率變動對儲蓄的替代效應。另一方面,利率提高使他將來的利息收入增加,會使他認為自己更加富有,以致增加目前消費,從而減少儲蓄。這種儲蓄的減少是利率對儲蓄的收入效應。利率如何影響儲蓄,必須視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總和而定。一般而言,對低收入者來說,利率提高主要會發(fā)生替代效應,利率提高會導致儲蓄增加。對高收入者來說,利率的提高主要會發(fā)生收入效應,從而可能會減少儲蓄。(2)價格水平。價格水平是指價格水平的變動,通過實際收入水平的變化而影響消費。貨幣收入(名義收入)不變時,若物價上升,則實際收入下降。如果消費者想要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則平均消費傾向就會提高;反之,物價下跌時,平均消費傾向就會下降。(3)收入分配。高收入家庭的消費傾向較小,低收入家庭的消費傾向較大,因此,傾向較大,因此,會越大,而收入分配越是不平均,則全國性的平均消費傾向就會越小。(4)社會保障制度。一般來說,社會保障制度越是完善,居民越是敢于消費,否則儲蓄意愿要增強。解析:空3.在西方經濟學中,總需求是短期中影響國民總產出最重要的因素。請問:(1)總需求主要包括哪些內容?(2)減稅政策會怎樣影響總需求?(3)政府在公開市場上買進債券又會怎樣影響總需求?答案:(1)總需求是經濟社會對物品和勞務的需求總量,這一需求總量通常以產出水平來表示。總需求由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和國外需求構成。在不考慮國外需求的情況下,經濟社會的總需
求是指價格、收入和其他經濟變量在既定條件下,家庭、企業(yè)和政府將要支出的數(shù)量,因此總需求衡量的是經濟中各種行為主體的總支出??傂枨蟀ㄏM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和國外需求,其表達式可以表示為:y=c+i+g+(x?m)。減稅政策會導致總需求增加。原因在于消費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數(shù),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的消費需求就越大,可支配收入越低,人們的消費需求越小。人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國民收入減去稅收,再加上政府轉移支付。在其他經濟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減稅政策會導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從而消費需求增加,繼而導致總需求增加。政府在公開市場上買進債券并不會直接影響總需求,但會間接導致總需求增加。政府在公開市場上買進債券,實際上是擴大貨幣供應量,在貨幣需求不變的情況下,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會降低利率水平。投資是利率的函數(shù),投資的大小取決于借款的預期收益和成本的比較,在投資的預期收益不變的情況下,利率降低就降低了投資的成本,因此利率降低會刺激投資需求,投資需求增加也就導致了總需求增加。解析:空答案:在LM曲線平行于橫軸的區(qū)域,貨幣政策為什么無效?答案:在LM曲線平行于橫軸的區(qū)域,即在水平階段的LM曲線上,說明這時候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已無限大,這時,利率降到了極低的水平,人們持有貨幣的利息損失極小,而債券的價格太高,人們購買債券出現(xiàn)損失的風險極大,債券價格只可能下跌,不會上漲。因此這時,人們不管有多少貨幣都只愿意持在手中。這時國家貨幣當局想通過增加貨幣供給來降低利率刺激經濟是不可能有效果的。這一區(qū)域又被稱為凱恩斯區(qū)域。這時經濟一般處于蕭條時期,貨幣政策無效,而財政政策有很大效果。解析:空簡述貨幣政策起作用的途徑。答案:凱恩斯認為貨幣政策的作用是通過貨幣供給量影響利率進而影響投資和產出的途徑實現(xiàn)的,但另外一些經濟學家認為,貨幣供給量對產出的影響并不一定是通過利率實現(xiàn)的。他們提出了貨幣政策起作用的其他一些途徑的理論。(1)第一種理論認為,貨幣政策影響產出是因為利率的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資產組合,進而影響投資。(2)第二種理論認為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造成較低的利率,因而導致股票價格和長期債券價格上升,對收入的預期使人們感覺更為富有,從而消費水平提高,導致總需求增加。(3)第三種理論認為政府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時,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會增加,從而形成超額準備金,擴大了銀行的信用基礎,使得銀行能夠放出更多的貸款。銀行要吸引企業(yè)貸款,就會降低貸款利率,從而導致企業(yè)投資增加。(4)第四種理論認為,在開放經濟中,貨幣政策可以通過匯率變動影響進出口從而對總需求發(fā)生作用。尤其在實行浮動匯率情況下,當銀行收緊銀根時,利率上升,國外資金會流入,于是,本幣會升值,進出口會下降,從而使本國總需求水平下降。(5)第五種理論則注重可利用的信用規(guī)模,認為中央銀行的行動可促使銀行發(fā)放更多或更少的貸款,或以更寬松或更嚴格的條件發(fā)放貸款。解析:空假定經濟在均衡狀態(tài)y0=1000下運行,如果政府進行一次財政改革,稅率t增加0.05,政府購買增加50,預算盈余是上升還是下降?為什么?答案:設原稅率為t0,原稅收額TO=1000t0,那么根據題干有新稅率tf=tO+0?05。稅率上升導致收入減少,假定減少的收入為Ay,故稅率提高后國民收入為1000?Ay,因而新稅收額為:「=(1000-Ay)(tO+O?O5)。稅收變動量為:AT=T?T0=1000t0-t0Ay+50?0?05Ay?1000t0=50-Ay(t0+0?05)。預算盈余變動為:ABS=AT-Ag=50-Ay(t0+0?05)?50=-Ay(t0+0?05)v0??梢婎A算盈余減少了。解析:空用購買力平價說說明:(1)任意兩國間的名義匯率。(2)任意兩國間的實際匯率。(3)對(1)和(2)的答案作出解釋。答案:(1)在購買力平價說條件下,任意兩國間的名義匯率表示為e=P*/P。2)它說明了任意兩國間的實際匯率總是等于1.0。3)購買力平價說是指幾乎所有的商品都是自由流動的,國與國之間可進行自由貿易。因此,如果實際匯率偏離1.0,那么所有的消費者將傾向于從物價較低的國家購買商品,而不從別的國家購買。這種情況,當然不可能發(fā)生。如果實際匯率不可能偏離1.0,那么(1)的答案可直接從該實際匯率的定義式中得到:w=eP/P*,因此e=£(P*/P)=P*/P。解析:空國際收支平衡表為什么總是平衡的?既然國際收支平衡表總是平衡的,又為什么還存在國際收支順差和逆差?答案:(1)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從形式上看總是平衡的。這主要是根據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內容,除了實際發(fā)生的、自主性的收支業(yè)務的流量要在相應的經常賬戶及資本賬戶中記錄,另有一個平衡項目專門記錄調整經常賬戶、資本賬戶借貸余額不等的情況。(2)如果在經常賬戶中以X代表出口,M代表進口,NX代表凈出口,即NX=X?M;在資本賬戶中以F代表資本流出凈額,實際發(fā)生的所有對外收支,即是將NX與F結合起來考慮的結果。由于在同一時間內往往很難使NX=F,當NX>F時為國際收支盈余,而當NXvF時為國際收支逆差。如果存在國際收支的盈余、逆差,就通過調節(jié)性的業(yè)務來彌補其差額,并在平衡賬戶上作相應的反映。如果一國發(fā)生國際收支盈余,就可以通過增加官方黃金、外匯儲備,減少該國對外國的負債等方法來平衡;如果發(fā)生國際收支逆差,又可以通過減少官方黃金、外匯儲備,增加對外國的負債等方法來彌補。又如,如果由于統(tǒng)計資料來源的不統(tǒng)一,或計價的不準確而造成的表中余額不等,又可以通過平衡賬戶中的“錯誤和遺漏”項目抵消,使之始終保持平衡。解析:空(1)如果政府現(xiàn)在制定并公布明年將實行一個持續(xù)1年的投資減免稅政策,試問這一做法對近幾年(四五年)內的投資有何影響?(2)假如上述政策是長期的,則又有何影響?(3)簡述投資減免稅政策對調控經濟的作用。投資稅收減免就是政府允許企業(yè)在其投資支出中扣除一定答案:比例的稅收,這會降低資本租用成本,從而增加合意資本存量。由于投資是在長期中進行的,一項工程的投資往往需要多年才能完成,具體在什么時期、投資多少是有靈活性的。投資稅收減免就是政府允許企業(yè)在其投資支出中扣除一定(1)由于稅收減免政策僅持續(xù)1年,企業(yè)將充分利用該優(yōu)惠政策,將幾年內的投資集中在短期內來完成,從而會減少近期以后各年的投資。(2)如果投資稅收減免政策是長期的,它對投資時機的選擇沒有什么影響。長期投資稅收減免會在長期中降低資本成本,從而增加合意資本存量,即增加投資量,但這投資量是長期均勻分布的。(3)政府運用投資稅收減免這一政策可以使投資在時間上提前或延后,而投資波動是引起經濟波動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將投資稅收減免政策作為穩(wěn)定經濟的重要政策手段。在經濟衰退時,可增加投資稅收減免來刺激投資或使投資提前;而在經濟繁榮時也可通過減少投資稅收減免來抑制投資或使投資推后,這樣可以起到穩(wěn)定經濟的作用。然而,政府政策的積極作用以政府對經濟狀況的正確判斷為前提,以錯誤判斷為基礎的政策實施反而會加劇經濟波動。政府政策的積極作用還依賴于政策實施的恰當時機,由于財政和貨幣政策存在內在和外在時滯,使恰當?shù)陌盐諏嵤r機變得十分困難,時機把握的不好也會加劇經濟波動。解析:空4、計算題(25分,每題5分)假定某經濟存在以下關系:消費函數(shù)C=1400+0.8Yd,稅收函數(shù)T=0.25Y,投資函數(shù)I=200—50r,政府購買為G=200,貨幣需求為Md/P=0.4Y—100r,名義貨幣供給Ms=900。(1)求總需求函數(shù)。(2)求價格水平P=1時的收入和利率。(3)假定經濟的總供給函數(shù)為Y=3350+400P,求總供給和總需求均衡時的收入和價格水平。答案:(1)C=1400+0?8Yd=1400+0?8(Y-0?25Y)=1400+0.6Y,將其代入恒等式Y=C+I+G=1400+0?6Y+2O0?50r+2OO得:0.4Y=1800-50r,所以IS曲線為:Y=4500-125r。實際貨幣需求為Md/P=0.4Y?100r,名義貨幣需求為Md=
(0.4Y-100r)P,故900=(0?4Y-100r)P,整理得LM曲線:r=0?O04Y?(9/P)。聯(lián)立IS、LM曲線,消去r,有:Y=3000+750/P,此即為總需求函數(shù)。當P=1時,Y=3000+750=3750,r=0?004x3750-9=6。由AD=AS,知3000+750/P=3350+400P,得:400P2+350P-750=0解得P=1解得P=1或P=?1?875(舍去負)。故均衡價格P=1,收入Y=3350+400x1=3750??梢?均衡時收入和價格水平分別為3750和1。解析:空某國某年有如下國民經濟統(tǒng)計資料:消費支出90億美元,投資支出60億美元,政府轉移支付5億美元,政府對產品和勞務的購買支出30億美元,工資收入100億美元,租金收入30億美元,利息收入10億美元,利潤收入30億美元,所得稅30億美元,進口額70億美元出口額60億美元,求用收入法計算GDP是多少?用支出法計算GDP是多少?(1)用收入法計算(1)用收入法計算GDP,有國內生產總值=工資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利潤。故GDP=100+10+30+30=170(億美元)。(2)用支出法計算GDP,有國內生產總值=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購買支出+凈出口。故GDP=90+60+30+(60-70)=170(億美元),用收入法和支出法得到的GDP是一致的。解析:空假如今天1美元可以兌換120日元,假定在未來的一年中美國和日本的GDP增長分別為4%和1%,而美國和日本的貨幣供給的增長率分別為6%和7%,如果兩國的貨幣流通速度不變,而且購買力平價理論成立,則明年的今天1美元可以兌換多少日元?答案:根據貨幣市場均衡,有M/P二Y/v(i),于是Y=v(i)M/P。根據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假設,有P+/(M+/Y+)二P/(M/Y)。則美國物價PA+=PA0(1+6%)/(1+4%);H本物價PJ+=PJ0(1+7%)/(1+1%)。由購買力平價ePA/PJ=1,故有:明年1美元可以兌換124.7日元解析:空考慮一個有下列方程所描述的經濟Y=C+I+G+NXY=5000G=1000T=1000C=250+0.75(Y-T)I=1000—50rNX=500—500£r=r*=5求該經濟的國民儲蓄、投資、貿易差額以及均衡匯率。現(xiàn)在假定G增加到1250,求國民儲蓄、投資、貿易差額以及均衡匯率,并解釋你的結果?,F(xiàn)在假定世界市場利率從5%上升至10%,求國民儲蓄、投資貿易差額以及均衡匯率,并解釋你的結果。答案:(1)國民儲蓄是未被家庭用于目前消費或未被政府購買的那部分產出。已知產出和政府支出,就可以通過消費函數(shù)解消費。國民儲蓄因此可以寫作:S=Y-C-G=5000-[250+0?75x(5000-1000)]-1000=750投資與利息率是負相關的,這里的利息率等于世界利率r*=5。投資為:I=1000-50x5=750。凈出口等于儲蓄和投資的差,即NX=S-I=750-750=0。使外匯市場出清的匯率為:NX=500-500x8=0,解得:£=1O因此,國民儲蓄、投資、貿易差額和均衡匯率分別為750、7500和1。2)若政府購買支出增加到1250,此時:國民儲蓄為:S=Y-C-G=5000-[250+0?75(5000-1000)]-1250=500;投資為:1=1000-50x5=750;貿易差額為:NX=S-I=500-750=-250;由NX=500-500x8=-250,可得均衡匯率為8=1?5。由此可見,政府支出的增加減少了國民儲蓄,但是由于世界市場的實際利率不變,使得投資也保持不變。結果,國內投資超出了國內儲蓄,一部分投資需要從國外借入。通過減少凈出口,可以使資本流入,而凈出口的減少需要本幣升值。(3)當世界市場利率從5%上升到10%時,國民儲蓄為:S=Y-C-G=5000-[250+0?75x(5000-1000)]-1000=750投資為:I=1000-50x10=500;貿易差額為:NX=S?I=750?500=250;由NX=500-500xC=250,可得均衡匯率為:w=0?5。儲蓄與題(1)中的相同,但更高的世界利率使得投資減少。通過貿易順差可以使資本流出,而貿易順差需要本幣貿易順差可以使資本流出,而貿易順差需要本幣解析:空本題使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數(shù)形式來研究投資行為。意愿資本存量為K*=vY/(rc),其中v為常數(shù)。該式表示意愿資本K*與產量Y成正比變化,與租用成本rc成反比變化。假設v=0.3,Y=2.5X109元,rc=0.15。計算意愿資本存量;現(xiàn)假設Y增至3X109元,相應的意愿資本存量為多少?假設在預期收入變化以前,資本存量在意愿水平;可假設投資的逐步調整模型1=入(K*—K—1)中入=0.4,在預期收入變化以后的第一年投資為多少?第二年為多少?(3)中的投資是總投資還是凈投資?
答案:(1)直接利用公式K*=vY/(rc),答案:(1)直接利用公式K*=vY/(rc),將有關數(shù)值代入得,意愿資本存量為:K*=0?3x2?5x109/0.15=5x109(元)2)類似于上一小問,可得意愿資本存量為:K*=0.3x3x109/0.15=6x109(元)(3)根據逐步調整模型的投資公式,I"(K*?K?1),得第一年投資為:11=0.4x(6x109-5x109)=4x108(元)第二年投資為:12=0.4x(6x109-5x109-4x108)=2.4x108(元)第(3)中的投資為凈投資。因為總投資中的重置投資只是補償折舊,不會導致資本存量的增加。解析:空5、論述題(15分,每題5分)假設生產函數(shù)為Y=K0.3L0.7,這里Y,K,L分別為產出、資本存量和勞動數(shù)量。如果折舊率6=0.04,新古典增長模型穩(wěn)定狀態(tài)下的產出增長率為0.03,資本產出率K/Y=3,請計算經濟穩(wěn)定狀態(tài)下的儲蓄率s,并給出新古典增長模型的基本方程。(用k和k?=dk/dt表示人均資本存量及其變化率。)答案:根據生產函數(shù)答案:根據生產函數(shù)Y=K0.3L0.7可得人均產出為:Y/L=(K/L)0.3令y=Y/L,k=K/L,則生產函數(shù)可以表示為集約形式:y=k0.3
根據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基本方程:k?=sy?(n+6)k可得當經濟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時,有k?=0,即:sy=(n+S)k根據定^Y=Ly,此有:根據定^Y=Ly,此有:Y?/Y=L?/L+y?/y=L?/L+k?/k為在穩(wěn)定狀態(tài)下,資本的增長率為零,又已知產出的增長率為0.03,所以勞動的增長率也為0.03,即:l=L?/L=Y?/Y=0.03由于在穩(wěn)態(tài)經濟下Ak=0,所以sf(k)=(n+6)k,即:s=(n+S)k/f(k)=(n+a)K/Y=(0?03+0.04)x3=0.21解析:空考慮人口增長的Solow模型,經濟主體的生產函數(shù)為Cobb-Douglas等規(guī)模報酬的生產函數(shù)。產出由K和L決定,資金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為a,經濟主體的自然失業(yè)率為Un,儲蓄率為s,折舊率為6,勞動人口的增長率為n。求由自然失業(yè)率和人均資本表示的人均產出方程;畫圖和文字說明達到穩(wěn)態(tài)的人均資本和產出;如果政府采取政策使自然失業(yè)率降低,說明長期和短期的ky的變化;對產出的即時效應和長期效應哪個更大,為什么?答案:(1)Y=AKa[(1?Un)L]1?a,等式兩邊同除以L,得y=A(1-Un)1-akao此即為以自然失業(yè)率和人均資本表示的人均產出方程。(2)達到穩(wěn)態(tài)時,有sy=(n+6)k,于是有:sA(1-Un)1-a(k*)a=(n+8)k*k*=(1-Un)[sA/(n+S)]1/(1?a)于是穩(wěn)態(tài)下人均產出為:y*=A(1?Un)[sA/(n+6)]o/(1■a)。穩(wěn)態(tài)的人均資本和產出如圖7-6所示,即在穩(wěn)態(tài)時的人均資本產量下,人均儲蓄額與人均資本的消耗量相同。圖7-6穩(wěn)態(tài)下的人均資本和產出自然失業(yè)率降低使短期內產出立刻上升,從而人均產出上升,于是人均資本存量會慢慢爬升。長期中,由于k*=(1-Un)[sA/(n+S)]1/(1?a),y*=A(1?Un)[sA/(n+6)]a/(1?a),可知自然失業(yè)率降低有助于長期人均資本存量上升。長期效應更大,原因是長期中的產出增加不僅是由于產出率上升,還是由于人均資本存量上升導致的。而在短期內產出增加只是由于產出率上升導致的,人均資本存量是逐步上升的,因此短期效應小于長期效應。解析:空為什么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需求管理的政策,在什么情況下能達到預期目標?就你所知,當前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宏觀經濟采取了哪些重要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你覺得效果如何?答案:(1)按照凱恩斯的觀點,總就業(yè)量決定于總供給與總需求均衡時的總需求量,即決定于有效需求。在通常情況下,有效需求總是不足的,其根源在于三大“心理規(guī)律”:①邊際消費傾向遞減:②資本邊際效率遞減;③流動性偏好。凱恩斯認為市場不能解決由這些原因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所以不能自動地使經濟達到充分就業(yè)均衡,就是說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社會上總會存在“非自愿失業(yè)”。因此,凱恩斯理論的政策含義就是要通過政府干預措施來擴大有效需求,這種干預被稱為“需求管理”。宏觀調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發(fā)揮作用的過程中都是通過刺激社會總需求來刺激整個社會的經濟發(fā)展。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投資、稅收、政府購買、轉移支付等工具直接或間接影響社會總需求從而促進經濟發(fā)展達到調控目的,貨幣政策主要是通過存貸款利率、準備金率、再貼現(xiàn)率等工具來間接影響社會總需求。因此,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需求管理政策。(2)在一般條件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來用的。在貨幣政策收效不明顯的嚴重蕭條時期,財政政策則顯得比較有效,如擴大財政赤字,支持大規(guī)模的公共工程建設,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業(yè)人員,又可以帶動相關部門的發(fā)展;在抑制經濟過熱情況下,貨幣政策比較有效,因改變稅法或采用增稅等財政政策都需要時間,這就使財政政策不可能具備貨幣政策所具有的靈活性和及時性。(3)2008年9月以后,隨著金融危機的惡化,針對我國對外經濟受金融危機沖擊的影響,我國政府果斷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4萬億投資計劃,大幅增加支出,家電下鄉(xiāng)擴大內需,提高出口退稅率等政策,在貨幣政策上,名義上穩(wěn)健,實際是寬松,大幅降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減少央票發(fā)行。(4)短期來看,不論是積極的財政政策還是擴張的貨幣政策,對于擴大就業(yè),刺激國內需求,減少國外經濟危機沖擊的影響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從長期來看,由于宏觀經濟政策有其固有的滯后性,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從實施到發(fā)揮作用有一定滯后性,因此相關政策效果最終對我國經濟的中長期影響是積極還是消極還有待觀察。解析:空6、選擇題(24分,每題1分)當總供給曲線為正斜率,單位原材料的實際成本增加時,總供給曲線會移向()。A.右方,價格水平下降,實際產出增加B.左方,價格水平下降,實際產出增加C.右方,價格水平上升,實際產出減少D.左方,價格水平上升,實際產出減少答案:D解析:單位原材料的成本增加是一種對總供給的沖擊,會導致總供給減少,總供給曲線左移,從而使價格水平上升,實際產出下降。假設一個經濟當期收入為Y,生產函數(shù)具有規(guī)模報酬不變性,勞動所得占總收入份額為0.7,資本所得占總收入份額為0.3。如果勞動力增長速度為4%,資本增長率為3%。如果沒有技術進步,該經濟需要多少年才能將總收入提高到2Y?()A.10B.19C.23D.33答案:B解析:沒有技術進步,即AA/A二0,收入的年增長率計算式為AY/Y二△A/A+aAK/K+(1-a)AL/L,a是資本占收入的份額,從題中可知a二0.3,1-a=0.7,AK/K=3%,AL/L=4%,代入得:收入年增長率為AY/Y二3.7%,設n年過后總收入達到2Y,即Y(1+3.7%)n二2Y,計算得n二19。下列哪一項表述是正確的?()。各國人均GDP水平不同,但它們以相同的比率增長B.各國可能有不同的增長率和產量水平,但它們都有相同的人均GDP水平C.各國可能有相同的增長率和產量水平,因為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生產要素D.各國的人均GDP水平和增長率都有極大差別,因此,窮國在某一時期可能變富答案:D解析:AD兩項,其他情況相同的條件下,人均GDP水平不同,則資本存量不同,此時有著較少資本存量的窮國增長得更快,窮國可能在某一時期變富;B項,各國增長率不同,產量也不相同,假定技術水平相同,那么其人均GDP水平必然不同;C項,長期增長率是由技術水平決定,與國家得到的生產要素數(shù)量無關。在圖4-6的IS-LM模型中,A點將怎樣調整?()圖4-6IS-LM模型r下降,Y上升r下降,Y下降r上升,Y上升r上升,Y下降答案:A解析:A點處于非均衡狀態(tài),會向均衡點調整。均衡點的利率小于A點利率,均衡收入大于A點收入水平。因此A點向均衡點調整過程中,利率將下降,收入將上升。假設王五的消費決策遵循費雪兩期模型,王五在第一期的收入為1000元,第二期的收入為3100元,他可以按市場利率借貸或儲蓄,現(xiàn)在觀察到王五在第一期消費了2000元,在第二期也消費了2000元,那么市場利率是()。5%8%10%12%答案:C解析:由費雪兩期模型可知,C1+C2/(1+r)二Y1+Y2/(1+r),代入已知條件,解得市場利率為10%。在固定匯率制下,如果均衡匯率大于固定匯率,則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A.中央銀行將允許貨幣供給減少,以保證均衡匯率等于所宣布的匯率B.套利者會在外匯市場上將本幣換成外匯,再把外匯賣給中央銀行以從中套利C.套利者會在外匯市場上將外幣換成本幣,再把本幣賣給中央銀行以從中套利D.由于套利者的行為,貨幣供給會自動減少答案:B解析:在固定匯率下,中央銀行承諾,允許貨幣供給調整到任何水平,以保證均衡匯率等于所宣布的匯率。當均衡匯率大于固定匯率時,此時套利者會在外匯市場上將本幣換成外匯,再把外匯賣給中央銀行,以從中套利。本幣自動增加,即貨幣供給增加,LM*曲線向右移動直到匯率回到固定匯率為止。預期價格水平的上升使短期總供給移動向()。A.右,實際價格水平的上升使短期總供給移動向右B.右,實際價格水平的上升不變動短期總供給C.左,實際價格水平的上升使短期總供給移動向左D.左,實際價格水平的上升不變動短期總供給答案:D解析:預期價格水平上升,工人要求更高的名義工資,名義工資上升導致成本增加,企業(yè)提高價格,總供給曲線上移即向左移動;實際價格水平上升不變動短期總供給曲線,而是沿著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移動。關于國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支出法也稱最終產品法。從使用角度考察,GDP是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領土上,在一定時期內居民、廠商、政府和國外部門購買最終產品和勞務的支出總額B.收入法指用要素收入亦即企業(yè)生產成本核算國內生產總價值支出法,用公式體現(xiàn)出來就是:GDP=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和企業(yè)轉移支付+折舊生產法也稱部門法。從生產角度考察,GDP是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領土上,在一定時期內各部門的增加值的總和答案:C解析:用支出法計算GDP:GDP二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下列哪一項能引起人民幣升值?()A.出口需求上升B.進口需求上升C.擴張的貨幣政策D.緊縮的財政政策答案:A解析:A項,出口需求上升說明國外對我國國內產品的需求上升,這樣會增加對人民幣的需求從而提高了人民幣的匯率,人民幣升值;B項,進口需求的增加減少了凈出口,凈出口曲線向左移動,人民幣匯率降低,人民幣貶值;C項,擴張的貨幣政策使得國內的通貨膨脹率大于國外,人民幣貶值;D項,緊縮的財政政策使得國民儲蓄增加,從而資本凈流出增加,匯率下降,人民幣貶值。假設資本存量為500,折舊率為0.1,產出為250,那么使資本存量保持穩(wěn)定的儲蓄率是()。A.25%B.10%C.20%D.40%答案:C解析:資本的折舊等于資本存量乘以折舊率,所以資本的折舊量為500x0.1二50。而要使資本存量保持穩(wěn)定,意味著相應的投資也要達到50。由于投資來源于儲蓄,則I二sf(k)二sx250二50s二0.2。假設一國居民邊際消費傾向是0.8,平均所得稅稅率為0.25,此時,如果中央政府決定增加該國西部高速公路建設財政資金50億元給定其他經濟環(huán)境不變,那么,根據簡單乘數(shù)模型,這一政策將會使該國GDP發(fā)生怎樣的變化?()A.下降50億元B.上升125億元C.下降125億元D.上升50億元答案:B解析:由政府購買支出乘數(shù):kg二1/[1-p(1-t)]=1/[1-0.8x(1-0.25)]二2.5,可知當政府支出增加50億元時,均衡收入水平增加Ay=Agxkg=50x2.5=125(億元)。凱恩斯消費函數(shù)主要將家庭消費與下列哪一個相聯(lián)系?(A.當期收入B.利率C.其未來收入D.其永久性收入答案:A解析:凱恩斯認為消費函數(shù)具有三個特性:①邊際消費傾向介于0到1之間;②平均消費傾向隨收入的增加而下降;③消費由現(xiàn)期收入決定。就定量稅而言,稅收乘數(shù)和轉移支付乘數(shù)的唯一區(qū)別是()。A.前者總比后者小1B.前者為負,后者為正C.后者為負,前者為正D.兩者互為倒數(shù)答案:B解析:在固定稅制的二部門經濟中,y=(a+i+g+ptr-pt)/(1-P),則有kt=-p/(1-p),ktr=p/(1-p),可知稅收乘數(shù)和轉移支付乘數(shù)的絕對值相等,但前者為負,后者為正。下列哪一項不會使得住宅投資需求發(fā)生變動?()A.住宅資產價格下降B.經濟中的財富增加C.其他資產的收益率下降D.抵押貸款的利率下降答案:A解析:住宅資產價格下降使需求量沿著需求曲線移動,并不會使住宅投資需求發(fā)生變動。在人口增長與技術進步不變條件下實現(xiàn)黃金律水平的條件為()。MPK=6MPK=6+nMPK=6+n+gMPK=6+n/g答案:C解析:黃金律水平是指這樣一個經濟穩(wěn)定狀態(tài),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場營銷分公司智慧城市項目合作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版商業(yè)街區(qū)場地租賃合作協(xié)議書6篇
- 2025年度高新技術產業(yè)常年法律顧問聘用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稅收籌劃與稅收籌劃實施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口退稅證明開具及國際金融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港口碼頭租賃及港口貨物裝卸、倉儲及配送服務協(xié)議8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調解合同-@-2
- 2025草原禁牧與水資源保護管理協(xié)議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個人借款合同信用評估標準3篇
- 二零二五食用油產品包裝設計與印刷合同
- 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與答案解析(共三套)
- 新人教版五年級小學數(shù)學全冊奧數(shù)(含答案)
- 風電場升壓站培訓課件
- 收納盒注塑模具設計(論文-任務書-開題報告-圖紙)
- 博弈論全套課件
- CONSORT2010流程圖(FlowDiagram)【模板】文檔
- 腦電信號處理與特征提取
- 高中數(shù)學知識點全總結(電子版)
- GB/T 10322.7-2004鐵礦石粒度分布的篩分測定
- 2023新譯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語必修一重點詞組歸納總結
- 蘇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3單元第2課時“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