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腰肌勞損的臨床研究進展_第1頁
針灸治療腰肌勞損的臨床研究進展_第2頁
針灸治療腰肌勞損的臨床研究進展_第3頁
針灸治療腰肌勞損的臨床研究進展_第4頁
針灸治療腰肌勞損的臨床研究進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針灸治療腰肌勞損的臨床研究進展

腰肌勞傷是指腰部肌肉及其相關膜和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癥,是腰痛的常見原因。主要由于軀干在負重活動時,腰背肌長期超負荷工作使其小血管受壓,供氧不足、代謝產物積累,刺激局部而形成損傷性炎癥。該病臨床表現(xiàn)為無明顯誘因的慢性酸脹疼痛,休息或改變姿勢后可緩解,并在疼痛區(qū)有固定的壓痛點,在壓痛點進行叩擊,疼痛可減輕。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在中醫(yī)學中屬“腰痛、痹癥”的范疇。中醫(yī)學認為腰肌勞損多因勞累損及筋骨,致氣滯血瘀,氣滯不通則痛,血瘀則筋失所養(yǎng)而致腰痛。本病為常見病及多發(fā)病,療程較長且療效一般。相關臨床資料顯示,本病采用針灸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xiàn)將近年來針灸治療腰肌勞損的臨床進展概述如下。1針灸治療1.1平補平瀉法毫針針刺是用毫針刺入腧穴或病變部位,激發(fā)經絡氣血,調節(jié)整體功能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是常用的一種常用的刺法。樊莉等取腰部阿是穴、腰部膀胱經穴、腰陽關、1~5腰夾脊、陽陵泉、足三里、委中諸穴,其中除腰陽關外皆雙側取穴,每次酌取8個穴位左右。治療時取用32號不銹鋼1.5~2寸長毫針針刺,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周日休息,共治療3周。治療38例患者,治愈8例,好轉18例,未愈6例,總有效率為76.32%。張曉睿等采用毫針針刺法治療腰肌勞損73例。取穴腎俞、大腸俞、委中。采用常規(guī)針刺法得氣后,行瀉法,針感以患者能耐受為宜,留針30min,10min行針1次。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結果治愈10例,有效49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80.82%。詹德琦等用毫針眼針針刺法治療慢性腰肌勞損29例。取眼針雙下焦區(qū)為主穴,眼球區(qū)血管變化最明顯的經區(qū)取1~2穴為配穴。結果痊愈5例,顯效7例,好轉1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89.7%。1.2其他針灸治療1.2.1電針治療腰肌勞損電針是在針刺得氣后,在針上通以接近人體生物電的微量電流,利用針和電兩種刺激相結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其優(yōu)點是能代替人做較長時間的持續(xù)運針,節(jié)省人力,且能比較客觀地控制刺激量。來鴿飛選取L4-L5椎體兩側有壓痛部位的夾脊穴3對,用1.5~2寸毫針稍偏向腰椎內側進針1~1.5寸,緩慢捻針使出現(xiàn)針感,以向下傳導為佳。然后連接電針儀,以疏密波為主,頻率15Hz,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通電20min。每日針刺1次,5次為1個療程,每兩個療程間休息2日。共治療4個療程。參與治療的75例患者中,25例痊愈,30例顯效,15例有效,5例無效,總有效率93.3%。存伊娜采用電針法治療48例腰肌勞損患者。取雙側腎俞、雙側氣海俞、雙側大腸俞、雙側委中、八髎、腰陽關和阿是穴。治療時患者俯臥位,選用0.35mm×40mm銀針。皮膚消毒后直刺,小幅度提插捻轉,手法平補平瀉。行針1~3min得氣后,連接電針儀,強度以患者耐受為限,通電留針30min。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結果治愈32例,顯效8例,好轉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7%。治療時間最短5d,最長1個療程。1.2.2穴位固定、關鍵在期,以群治變量促進療效火針具有開門祛邪、疏通經脈、散寒除濕、消腫止痛、溫壯陽氣之作用,它不但可以直接溫煦局部,而且可以間接的推血運行,使筋脈肌膚得養(yǎng),故用于治療腰痛效果明顯。劉曉琴運用火針治療腰肌勞損84例,用金屬鎢制作的中粗火針,先在患者腰部明顯壓痛處給予指甲劃痕標記,再在所標記處的上下左右的膀胱經、督脈經腧穴處給予劃痕定位,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點燃酒精燈,左手掌燈于胸前,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微曲夾持針柄,針尖方向指向病變部位,置針于火焰的外上1/3處,先加熱針體,再加熱針尖,使針尖通紅并帶白色,迅速而準確的點刺所標記處,要求針刺要有一定的深度。每穴點刺1次,在壓痛處點1~2次,術畢,用消毒干棉球輕按針眼,隔日針刺1次。結果1次治愈者29例,2次治愈者42例,3次治愈者10例,3次治療后好轉3例,治愈率達95.2%,好轉率達100%。對治愈的79例患者半年后隨訪未復發(fā)。樊莉等選取73例患者,隨機分為火針組(35例)以及常規(guī)針灸治療組(38例)?;疳樈M取腰部阿是穴、雙側腎俞、大腸俞為主穴,酌取腰陽關、1~5腰夾脊。治療時,選定穴位后予常規(guī)消毒,采用32號不銹鋼1寸長毫針,常規(guī)火針治療后給予萬花油外涂局部皮膚。一般每次治療以不超過10針為宜,每周治療2次,共治療3周。結果火針治療組35例患者中治愈16例,好轉19例,未愈4例,總有效率88.57%。與常規(guī)治療組相比,火針組對慢性腰肌勞損有較好的療效,治愈率顯著增加(P<0.05)。鄧旭輝采用《內經》“恢刺”、“關刺”方法,直接刺至損傷形成的硬結、條索狀物處,或者壓痛點處。選好穴位后常規(guī)消毒,持中粗火針在點燃的酒精燈上燒至通紅時,迅速準確的刺入選好的穴位,深達發(fā)生粘連變性的筋僵、筋粗、筋結部位,隨即迅速出針,并用酒精棉球按壓針眼,以減輕病人疼痛,隔日針刺1次。結果治愈43例,好轉21例,未愈4例,總有效率94.4%。2腰肌勞損的治療小針刀療法是一種介于手術方法和非手術療法之間的閉合性治療術,是在切開性手術方法的基礎上結合針刺方法形成的。小針刀療法操作的特點是在治療部位刺入深部到病變處進行輕松的切割,剝離等不同的刺激,以達到止痛祛病的目的。水針刀則是將針刀療法與穴位注射療法相結合的一種療法。雷建剛治療慢性腰肌勞損38例,采取患者俯臥位,腹下墊枕,在腰骶部仔細查尋敏感壓痛點,多為棘上韌帶起止點,棘間韌帶纖維,骶棘肌在骶骨和髂骨上附著點,骶棘肌下端在腰椎橫突上的附著點,腰肋韌帶的起止點等。根據損傷的性質和部位范圍、大小,一般定2~6個點不等,用龍膽紫作標記,皮膚常規(guī)消毒,用4號針刀,按四步進針法,刀口線與脊柱縱軸平行,垂直刺入約1~4cm左右,刀下有阻力改變,患者訴有酸脹感即為病變部位。先縱行疏通剝離2~3刀,再橫形剝離1~2刀,松解粘連、切開結節(jié)及瘢痕,出針。對較頑固的腰肌勞損痛者,隔1周再作第2次。結果治愈31例,顯效7例,總有效率達100%。程肖芳等采用小針刀治療腰肌勞損35例,水針刀治療腰肌勞損30例。小針刀組患者俯臥,在腰部取癥狀最明顯的兩個點并標記,選4號或3號小針刀,根據患處解剖學特點掌握進入針刀的深度,采用常規(guī)針刀治療法治療。結果治愈11例,有效1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2.85%。水針刀組患者俯臥,在腰部取癥狀最明顯的兩個點并標記,常規(guī)皮膚消毒。根據患處解剖學特點掌握進入針刀的深度,用針刀縱行松解肌肉、韌帶,再橫行剝離,如有結節(jié)需切開剝離。待局部有酸脹感時,在水針刀外端接注射器,回抽無血后每個痛點注入2%利多卡因0.5ml、生理鹽水2ml、強的松龍混懸劑20mg復合藥液。每7天治療1次,3次為1個療程。結果治愈19例,有效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3%。何泰等使用小針刀筋膜切開法治療腰肌勞損135例。結果痊愈105例,有效18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91.1%。3tdp照射組穴位注射療法又稱為“水針”,是將小劑量藥液注入穴位、壓痛點或反應點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它可將針刺刺激和藥物的性能等對穴位的滲透刺激作用結合在一起,發(fā)揮其綜合效應,從而調整和改善機體的機能狀態(tài),恢復機體的正常機能,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黃麗芳采用穴位注射組120例、TDP加推拿組60例對照治療腰肌勞損,治療組先用5號長針頭將當歸針2ml,胎盤組織液2ml,維生素B12250mg吸入,搖勻,注入雙側腎俞、腰陽關、患側委中,一般刺入深度不超過15mm,進針后有酸、麻、脹等得氣感后,回抽如無回血,即將藥液慢慢注入。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3天,一般治療1~3療程。對照組用TDP照射30min,再行推拿治療,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結果穴位注射組治愈76例,顯效28例,有效16例,總有效率達100%。經統(tǒng)計學處理,治療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蔡懋戈等采用穴位注射治療腰肌勞損30例。取雙側腰眼及腎俞,用5ml注射器抽取3ml丹參注射液及1ml維生素B12注射液,注射每穴混合液各ml。每天1次,10天為1個療程,間歇3天,共治療3個療程。結果治愈13例,顯效12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3.33%。賈忠民取雙側腎俞、大腸俞注射10%當歸注射液各1ml治療腰肌勞損51例,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結果治愈29例,好轉20例,未愈2例,總有效率為96.1%。4穴位快速刺入法組穴位埋線是將可被人體吸收的生物羊腸線埋入穴位,通過羊腸線長時間持續(xù)地刺激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種針灸療法。徐海云等治療腰肌勞損患者65例。取穴主要以近端穴位為主,每次取雙側穴位。相應的穴位選定后,用12號腰椎穿刺針,將針芯的前端磨平,常規(guī)消毒,在無菌操作下將1.5cm長的已消毒0號羊腸線置于腰椎穿刺針前端,后接針芯,左手拇指、食指繃緊定位皮膚,右手用執(zhí)筆式持穿刺針,對準穴位快速刺入皮膚,然后緩緩送針到所需深度,針刺得氣后,提插2-3次,針感強烈后,一邊退針,一邊用針芯將羊腸線注入穴位內,局部消毒,囑患者3天內不能洗澡,防止感染,操作1次為1個療程。結果痊愈18例,顯效28例,有效9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4.6%。崔義良采用穴位埋線法治療腰肌勞損78例。取穴殷門、后溪、命門。結果臨床治愈65例,有效13例,總有效率為100%。5最佳穴位選擇方法熱敏灸全稱“腧穴熱敏化懸灸療法”,是以經絡理論為指導,采用艾條溫和灸體表“熱敏化穴”,激發(fā)經絡感傳,促進經氣運行,使氣至病所,從而提高臨床療效的一項全新的療法。樊莉等采用熱敏灸法治療腰肌勞損45例。局部選取患者腰部附近的經穴、痛點和壓痛點、皮下硬結、條索狀物處等反應物部位,遠端選位集中在下肢陽經穴位為主,用點燃的艾條,在上述部位為中心,3cm為半徑的范圍內,距離皮膚3~5cm左右施行回旋灸和溫和灸,當患者感受到艾熱發(fā)生透熱、擴熱、傳熱、局部不熱遠部熱、表面不熱深部熱或其他非熱感覺,如施灸部位或遠離施灸部位的生酸、脹、壓、重、痛、麻、冷等感覺時,此點即為熱敏點,重復上述步驟,直至所有的熱敏點被探查出,選擇1~3個最敏感穴位予以灸療。治療時,先回旋灸打基礎,繼之雀啄灸加強灸量、激發(fā)經氣,再溫和灸溫通經絡。醫(yī)生需以手感受掌握患者皮膚溫度,隨時彈去艾灰,防止燒傷皮膚及燒壞衣物。治療劑量及時間因人而宜,每日治療1次,周六日休息,共治療10次。結果治愈23例,好轉22例,總有效率100%。6浮針療法的應用方法浮針療法是一種新型的物理治療方法,它主要以浮針針具為治療工具,以局部病癥為基準,在病痛周圍進針,針尖對準病灶,針體沿淺筋膜層行進。相對于傳統(tǒng)針刺方法,浮針療法具有留針時間長的特點。黃泳等使用浮針法治療52例腰肌勞損患者?;颊吒┡P,暴露腰部。先明確陽性反應點,在距率陽性反應點上方、兩側或上方15cm處確定一個進針點,常規(guī)消毒。手持針柄,將針尖對準陽性反應點,透過皮膚后將針身平貼皮下縱向進針,深度為10cm左右,不行提插捻轉。確定得氣后,退出針芯,將套管部分留在患者體內,膠布固定,留針1~2d后出針,隔日再行浮針。結果治愈31例,有效22例,總有效率為100%。7綜合治療7.1針刺加tdp治療組以毫針針刺為主的綜合治療采用毫針針刺治療配合灸、罐、TDP等輔助治療方法,各取所長,達到提高療效綜合治療的目的。李小華等采用針刺加灸法治療腰肌勞損168例,取腰夾脊穴(3~5)、委中諸穴為主穴;腎俞、腰陽關、次髎、命門為配穴。患者采用俯臥位,下肢伸直。常規(guī)消毒穴位,取30號2寸不銹鋼毫針,針刺腰夾脊穴時,針尖向脊柱方向并與脊柱成30度角進針,深度為1~1.5寸左右,用平補平瀉法。針刺完畢后用自制灸盒(長26cm,寬16cm,高8cm)放在腰部,點燃3根約5cm長的艾條進行熏灸。留針30min。每日1次,10次1個療程,每療程間休息3d。結果治愈104例,顯效32例,好轉26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6.4%。郭麗霞采用針刺、走罐加TDP法治療腰肌勞損222例,分為臨床治療組(112例)以及對照組(110例),均經X線、CT或者MRI等影像學檢查,排除腰部其他病變。取華佗夾脊穴、阿是穴、腰俞、腎俞、大腸俞、委中。治療組患者取俯臥位,常規(guī)消毒后,用2寸毫針直刺,提插捻轉施用補法,待得氣后,用純艾條切20mm小段,用火點燃小端后,插在針柄上,每個艾段燃燒10min左右,待艾段燃完后,繼續(xù)留針20min。出針后用醫(yī)用凡士林均勻涂患部,然后取一玻璃火罐,用閃火法吸附腰部,沿足太陽膀胱經于患部來回走罐,至皮膚呈紫紅色。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對照組同法針刺得氣后用TDP照射患部,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治愈101例,顯效7例,有效4例,總有效率達100%。對照組治愈率為64.55%。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治愈率好于對照組,并有非常顯著差異(P<0.01)。張曉睿等采用針刺、捏脊、走罐結合治療腰肌勞損212例,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139例)和對照組(73例)。患者俯臥位,醫(yī)者站于患者左側,用雙手拇指與食指、中指提捏病人脊背,先從尾骶部開始向上,沿脊柱兩側膀胱經捏至大椎穴水平,共3遍,以皮膚充血潮紅為度。取穴腎俞、大腸俞、委中。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用1.5寸30號毫針刺入穴位1寸左右,得氣后,行瀉法,針感以患者能耐受為宜,留針30min,10min行針1次。之后在腰背部需要走罐的部位涂上適量的按摩乳,走罐的部位從關元俞到膈俞,沿膀胱經腰背部第1、第2側線,將罐拔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傾斜,即推動方向的后邊著邊,前邊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動,這樣在皮膚上下循經來回推動3~6遍,至皮膚充血潮紅、略為發(fā)紫為度。針刺、捏脊、走罐三法均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不用藥物及其它理療。對照組單純針刺,取穴、針刺方法和療程同治療組。結果治療組臨床治愈60例,有效67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91.3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82%。治療組總有效率好于對照組,且呈顯著性差異(P<0.05)。尤陽等治療腰肌勞損采用針刺加TDP組108例和單純TDP治療組63例對照。治療組取腎俞、委中、夾脊、阿是穴、次髎。常規(guī)消毒后,取28號1~1.5寸毫針,進針0.8~1寸,以有麻脹觸電感為準,有外感時停止行針,然后用TDP照射30min。結果針刺加TDP組痊愈82例占75.93%;好轉22例,占20.37%;無效4例,占3.7%,總有效率達96.3%。單純TDP治療組總有效率達85.72%。經統(tǒng)計學處理,P<0.01,說明針灸加TDP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TDP治療組。嚴善余采用溫針治療腰肌勞損77例,取腎俞、志室、命門、太溪為主穴,針用補法。腎俞、命門,行溫針灸3壯。挾寒濕,加針腰陽關,用瀉法,溫針灸3壯。兼溫熱,加針陽陵泉、太沖、三陰交,瀉而不灸;兼瘀血,加委中,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局部有痛點或壓痛點,則于痛處或相應的夾脊穴用針刺,行龍虎交戰(zhàn)手法,針后刺血拔罐。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3~5d。經治療后痊愈54例,好轉1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4%。楊春遠采用針罐加電磁法治療慢性腰肌勞損65例。取腎俞、大腸俞、委中、阿是穴、夾背等穴。常規(guī)針刺得氣后,以火罐罩在針刺腧穴上,留置15min。針后選用AC-3型低頻電磁治療儀,間斷調頻40~80Hz,電磁盤置于起出針罐的腰骶部位,時間20min,并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推拿治療。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結果兩個療程后,痊愈55例,好轉10例,總有效率為100%。閆慶旭采用針罐法配合封閉治療腰肌勞損106例。取阿是穴施以常規(guī)針罐治療,留罐15min,并且在局部給予2%利多卡因3ml、強的松龍3ml、維生素B12500單位封閉治療。每周1次,3~5次為1個療程。結果1個療程痊愈78例,其余28例治療兩個療程后痊愈,總有效率為100%,隨訪1~2年,無一例復發(fā)。劉明輝等采用銀質針配合灸法治療腰肌勞損56例。分為銀針治療組與對照組各28例。治療組患者取俯臥位,在腰段至腰骶段一側或兩側選擇壓痛點,并做標記,常規(guī)消毒,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打皮丘,用3號銀針,扎針距約1cm,腰部可根據情況做縱行三行約25~60針,上艾段點燃。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針灸配合推拿治療。結果治療組28例,治愈9例,顯效7例,好轉2例,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9%。兩組間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意義(P<0.05)。7.2以其他針刺療法為主的綜合治療:以其他針刺療法為主的綜合治療系采用電針或火針等其他針刺療法配合灸、罐、刺血拔罐、TDP或功能鍛煉治療的方法,不同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張華東采用電針、梅花針叩刺加TDP治療腰肌勞損70例,依患者疼痛部位而定,取不銹鋼毫針迅速刺入壓痛點,然后依局部和循經取穴為主,以患者有酸、麻、重、脹感得氣為度,留針30min,用電針儀通電以增加針感,30min后將毫針取出以梅花針重叩疼痛部位,使疼痛部位有出血點,然后用真空負壓罐對準叩刺部位,將罐內空氣抽出,使叩刺部位出血,留罐5-10min后將負壓罐取下,然后用TDP照射局部,隔日1次,7次為1個療程。結果在70例患者中,1療程臨床治愈38例,2~3療程治愈3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達97.14%。喬佐采用電針法、經絡注射法、拔罐法、藥物離子導入法綜合治療的方法,治療腰肌勞損350例。針刺法取雙側腎俞、膀胱俞、大腸俞用三寸毫針平刺穴位得氣后將電針機調零,陰陽極分別接左右三穴,調整脈沖,將輸出增到患者感覺舒適的范圍。20min后將電針機關閉,再留針10min。經絡注射法取靜脈血4ml,分別注入背部足太陽膀胱經和大杼穴和白環(huán)俞穴各2ml,隔日1次。拔罐法系沿腰部足太陽膀胱經涂上刮痧油,用3號罐先行走罐,使膀胱經出現(xiàn)潮紅后起罐,再涂上紅花油行拉罐法從上向下直至出痧。藥物離子導入法是用藥物離子導入儀直接導入治療腰部三穴,可在針刺前進行。結果痊愈232例,好轉108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達97.1%。金東席等采用電針配合手法治療腰肌勞損27例。取第二腰椎夾脊、第三腰椎夾脊、腰陽關、大腸俞、委中穴?;颊卟扇「┡P位,常規(guī)消毒后進針,針感可傳至患側髕膝部,然后用G-6805電針治療儀,疏密波,電流量以患者可耐受為度,留針20min,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肌痙攣明顯者配合下肢頓拉法,即患者健側臥位,患側下肢充分屈膝,醫(yī)者面向患者足部,雙手拇指相對按信第十二肋骨下緣緊靠腰椎橫突并扣緊,助手兩手握拿患側下肢足踝部,用穩(wěn)力將屈膝之腿向后下方迅速拔拉挺直,醫(yī)者指下有跳動感即可,然后使患側下肢屈曲,可重復操作一遍。改俯臥位,治骶棘肌的側緣上下順壓肌筋數(shù)遍。在選取的27例患者中,采用上述方法,第1個療程內治愈8例,第2個療程治愈7例,有效2例,總有效率為100%。程小平采用針灸配合功能鍛煉治療,取腎俞、大腸俞、十七椎、華佗夾脊穴為主穴,伴有下肢疼痛、麻木、活動障礙者配環(huán)跳、承扶、委中、承山、陽陵泉、絕骨。患者采取俯臥位,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取30號1.5寸不銹鋼針針刺。腎俞、大腸俞向脊柱方向斜刺,十七椎、華佗夾脊穴、承扶、委中、承山、陽陵泉、絕骨均直刺,環(huán)跳取3寸30號不銹鋼針直刺,行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后接G-6805電針機,電量以患者能耐受為宜,留針1h,10次為1個療程,每療程中間休息2d。針刺后取艾條1支,分為5~6段,分別點燃后放在艾灸盒中,置于腰部施灸,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每療程中間休息2d。功能鍛煉采用橋式運動和燕式平衡。在75例患者中,臨床痊愈53例,好轉2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7.3%,平均治療周期32d。胡加富等采用白芍木瓜湯加電針及TDP治療腰肌勞損63例。藥用:白芍30~50g,木瓜15g,雞血藤30g,威靈仙15g,防風、牛膝各12g,杜仲15g,狗脊20g,甘草、乳香、沒藥各10g。水煎分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水煎服,連服7d為1個療程。取命門、腰陽關、腎俞、委中以及阿是穴。用30號毫針,以舒張進針法進針,施以提插捻轉等手法。得氣后,接上治療儀,用連續(xù)波或疏密波通電刺激20min。電流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同時,加TDP治療儀。每日1次,7d為1個療程。結果顯療58例,有效15例,總有效率達100%。7.3刺血點加刺激治組刺血拔罐療法是在中醫(yī)基本理論指導下,通過放血祛除邪氣而達到和調氣血、平衡陰陽和恢復正氣目的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適用于“病在血絡”的各類疾病。以刺血拔罐為主配合TDP等療法可取得多重療效。溫伯平等治療腰肌勞損50例,患者取俯臥位,充分裸露腰背部,仔細尋找第十一、十二肋端壓痛明顯部位,局部多可觸及條索狀結節(jié),若同時發(fā)現(xiàn)多個痛點,則選擇其壓痛最明顯處作為刺血點。刺血點局部按常規(guī)皮膚消毒,用皮膚針或三棱針快速有力地叩刺,以局部出現(xiàn)稠密血珠為度,然后用閃火法在刺血點拔罐,留罐10min,可見罐內拔出約1~3ml血液,取罐,用酒精局部消毒。繼用TDP局部照射30min,每日1次。若痛點未消失,須間隔3日后再行刺血拔罐。4次為1個療程。結果痊愈39例,顯效8例,無效3例。隨訪20例1年,復發(fā)2例。徐益權等采用七星針叩刺拔罐治療腰肌勞損56例。取腰部足太陽經所過之處為七星針叩刺部位,另配承山穴。使用常規(guī)叩刺拔罐法治療同時,留罐時配合針刺承山穴,強刺激。每周2次,3周為1個療程。結果痊愈15例,有效19例,改善2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4%。7.4穴位注射配合音頻分析穴位注射療法與中藥治療、音頻電治療以及推拿手法治療可以不僅發(fā)揮穴位注射改善機體的機能狀態(tài),恢復機體的正常機能的作用,并且增強了治療的效果。方立強等采用穴位注射配合中藥治療腰肌勞損158例。用黃瑞香注射液2ml,在腰部最明顯壓痛點(阿是穴)局部注射,每5天注射1次,15天為1個療程。寒濕型配桑寄生30g,秦艽15g,獨活、防風、川芎、杜仲、當歸、茯苓、熟地黃、白芍、細辛、桂枝、甘草各10g。濕熱型配川黃柏20g,薏苡仁20g,蒼術、懷牛膝、車前子、枳實、茯苓、桑寄生、秦艽、白芍、甘草各10g。腎虛型配臺烏、杜仲、生地黃、赤芍、元胡、丹皮各10g,歸尾、桃仁、續(xù)斷各6g;腎陽不足者加附子、吳萸、肉桂各6g,干姜3g;腎陰不足者加枸杞、五味子各10g,龜板6g。血瘀型配地龍、炒黃柏、赤芍、元胡、伸筋草、甘草各10g,官桂、桃仁、紅花各6g,蘇木2g。水煎服,每天1劑,每天2次,7劑為1個療程。結果治愈97例,好轉52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94.3%。王全權等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音頻電治療慢性肌勞損40例。取患者患側腰部夾脊穴、膀胱經穴,注射燈盞細辛注射液,施以常規(guī)穴位注射治療后采用YL-3A型音頻電療機,將電極置于腰部兩側,強度以人體耐受為度,每次30min。隔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結果顯著好轉27例,好轉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李映剛采用穴位注射配合推拿治療慢性腰肌勞損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