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單室模型_第1頁
第八章 單室模型_第2頁
第八章 單室模型_第3頁
第八章 單室模型_第4頁
第八章 單室模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單室模型第一節(jié)靜脈注射一、血藥濃度1、模型的建立:2、模型的求解血藥濃度與時間的關系:3、基本參數(shù)(k和C0)求解作圖法:最小二乘法:(線性回歸法)4、其它參數(shù)的求解半衰期(t1/2)

t1/2的臨床意義:

(1)是體內藥量或血藥濃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時間,反映藥物在機體貯留的時間。(2)是藥物的特征參數(shù),不因藥物的藥量和給藥方法而改變。(3)生理或病理條件下,藥物的半衰期會發(fā)生改變。藥物消除量與t1/2的關系半衰期個數(shù)剩余(%)消除(%)010001505022575312.587.546.2593.7553.1296.8861.5698.4470.7899.22表觀分布容積(V)DrugwithlowVdDrugwithhighVdhightissuebinding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清除率(Cl)尿藥排泄數(shù)據(jù)二、尿藥排泄數(shù)據(jù)尿藥數(shù)據(jù)法應用:缺乏精密度高測定方法用量小,濃度低干擾物質多,醫(yī)護條件不夠,不便多次取血時,血藥濃度無法測定時

k=ke+knr藥物應主要經腎排泄,藥物較多以原型經腎排泄,且此過程符合一級動力學過程。采用尿藥法需具備的條件:1.尿排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速度法)原型藥物從尿液中排泄其中,X為t時間體內藥物的量,Xu為t時間排泄于尿中原型藥物累積量。速度方程:

作圖

通過該直線的斜率可以求出消除速率常數(shù)k,通過截距可以求出尿排泄速率常數(shù)ke。速度法應注意的三個問題:通過斜率求得的為總消除常數(shù)K,而腎排泄速度常數(shù)Ke

,通過截距可以求出Ke以代替容易引起實驗誤差,不宜采用作圖法,集尿時間間隔不應太長,應小于等于2倍半衰期。2、尿排泄量與時間的關系(虧量法)對經拉氏變換,可得此為累計尿藥量與時間t的關系。當時,有此為最終經腎排泄的原型藥物總量表達式。

其中,為腎排泄率,腎排泄途徑占藥物總消除的比率。將以下兩式相減:

上式兩邊取對數(shù)得式中項為待排泄原型藥物的量,簡稱虧量。虧量法作圖

用虧量法也可得到一曲線,從該曲線的斜率可求出k,從截距可求出ke。虧量法與尿藥數(shù)據(jù)排泄法比較

速度法虧量法

均可求出消除速率常數(shù)K,Ke

表達式以對tc作圖以對t作圖

采樣時間長短集尿時間4t1/2,可不連續(xù)集尿,5~6點即可集尿時間大于7t1/2,全程連續(xù)集尿,不可丟失尿樣

誤差大小較大較小

適合藥物t1/2長的藥物t1/2短的藥物單室模型靜注動力學參數(shù)求法小結:三種作圖方法:

斜率均為3、腎清除率(renalclearance)

為單位時間從腎中消除的含藥血漿體積。單位:ml/min

或L/h.公式:

即腎清除率為尿藥排泄速度常數(shù)與表觀分布容積的乘積。所有的清除率都等于速率常數(shù)與表觀分布容積的乘積。

單室模型靜脈注射習題1.給藥體重60kg的志愿者靜脈注射某藥200mg,6小時后測得血藥濃度是15ug/m1。假定其表觀分布容積是體重的10%,求注射后6小時體內藥物的總量及半衰期。

(6小時體內藥物的總量為90mg,t1/2=5.2h)2.某藥半衰期為8小時,表現(xiàn)分布容積為0.4L/kg,體重60kg的患者靜脈注射600mg。注射后24小時,消除的藥量占給藥劑量的百分比是多少?給藥后24小時的血藥濃度為多少?(87.5%.3.12ug/m1)3.某藥靜脈注射300mg后的血藥濃度一時間關系式為:C=78e-0.46t,式中C的單位是ug/ml,t為小時。求t1/2、V、4小時的血藥濃度及血藥濃度降至2ug/m1的時間。

(1.5h,3.85L.12.4ug/ml,8h)4.某藥t1/2=5h,30%原形從尿中排出.其余生物轉化,求生物轉化速率常數(shù)。(0.097h-1)5.氨芐西林的半衰期為1.2小時,給藥后有50%的劑量以原形從尿中排泄,如病人的腎功能降低一半,則氨芐西林的半衰期是多少?(1.6小時)6.某一體重50kg黑人婦女,腎功能在正常范圍內,靜注500mg萬古霉索,測得血藥濃度數(shù)據(jù)如下:收集尿液的時間尿液體積(ml)尿液中藥物濃度(ug/ml)110052028057837554841103335903637175306計算:(1)k,ke,kb,生物轉化率和半衰期。

(0.1198h-1,0.1108h-1,0.009h-1,7.51%,5.78h)(2)若因事故創(chuàng)傷,腎功能減為正常人的40%,k,半衰期,生物轉化率為多少?(0.0533h-1,13.0h,16.89%)6.給一個50kg體重的患者靜脈注射某抗生素6mg/kg,測得不同時期血藥濃度如下:

t(h)0.250.515.1661218C(ug/ml)8.227.887.2633.081.120.4k,V,t1/2,TBCl.寫出上述血藥濃度的方程。靜脈注射后10小時的血藥濃度。若劑量的60%以原形從尿中排出,則腎清除率為多少?該藥的血藥濃度低于2ug/ml時,它的作用時間有多長?如果將該藥的劑量增加一倍,則藥物作用持續(xù)時間增加多少?求

(k=0.17h-1,V=35.4L,t1/2=4.0h,C=8.57e-0.17t,C10=1.57ug/ml, Clr=3.57L/h,作用時間8.56h,持續(xù)時間增加4h)7.一志愿者靜脈注射某藥500mg后,在不同時間間隔從尿中收集的原型藥物量如下:t(h)0.511.523612藥物量(ug)75554030404010試求k、t1/2、ke和24小時的累積排出藥量。(k=0.512h-1,t1/2=1.4h,ke=0.306h-1,

24小時排出299mg)第二節(jié)靜脈滴注ConstantintravenousinfusionConstantinfusionDruginsolutioninsterilesalineConstantrateinfusionpumpFlexibleplasticcatheterinsertedinavein一、血藥濃度1、模型的建立

兩個過程:藥物以恒定速度k0進入體內;體內藥物以k即一級速度從體內消除;在滴注時間T內(即0≤t≤T)此為靜脈滴注體內藥物的變化速率表達式,其中k0為零級靜脈滴注速度(mg/h)。2、血藥濃度與時間關系將模型公式進行變化,得:很重要喔!

上式即為單室模型靜脈滴注給藥,體內血藥濃度C與時間t的關系式。3、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Css為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C-t曲線4、達坪分數(shù)

與半衰期的關系靜滴給藥時,任何時間的血藥濃度與坪濃度之間的比值:設t=nt1/2,則掌握!

達到坪濃度某一分數(shù)所需要的n值,無論何種藥物都是一樣的。123halflives1/23/47/8Css靜脈滴注半衰期個數(shù)與

達坪分數(shù)的關系可見,藥物的半衰期越長,達坪時間越長。例4某一單室模型藥物,生物半衰期為5h,靜脈滴注達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的95%需要多少時間?解:例5某患者體重50kg,以每分鐘20mg的速度靜脈滴注普魯卡因,問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是多少?滴注經歷10小時的血漿濃度是多少?(已知)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滴注經歷10小時的血藥濃度:

例6對某患者靜脈滴注利多卡因,已知:

,若要使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達到3ug/ml,應取k0值為多少?解:二、藥物動力學參數(shù)的計算穩(wěn)態(tài)后停滴穩(wěn)態(tài)前停滴穩(wěn)態(tài)后停止靜滴C-t曲線1、穩(wěn)態(tài)后停滴模型建立:用作圖法可求算藥動學參數(shù)k、V穩(wěn)態(tài)前停止后C-t曲線2、穩(wěn)態(tài)前停滴模型建立:例7某藥生物半衰期為3.0h,表觀分布容積為10L,今以每小時30mg速度給某患者靜脈滴注,8h即停止滴注,問停藥2h后體內血藥濃度是多少?解:三、負荷劑量(Loadingdose)亦稱為首劑量(X0)

即滴注開始之前,靜注首劑量,使血藥濃度迅速達到或接近Css。靜注首劑量后,接著以恒速靜滴,體內藥物經時過程可用以下公式描述:靜脈注射負荷劑量并靜脈滴注,從0時間直至停止滴注的這段時間內,體內藥量都是恒定不變的。WithloadingdoseNoloadingdose

UseofaloadingdoseImmediatelyeffectivetreatment例8給某患者靜脈滴注某藥20mg,同時以20mg/h速度靜脈滴注該藥,問給4h后體內血藥濃度多少?(已知V=50L,t1/2=40h)靜脈注射該藥4h剩余濃度為:

C1=C0e-kt靜脈滴注該藥4h血藥濃度為:

例9地西泮治療癲癇發(fā)作所需血藥濃度為0.5ug/ml,已知V=60L,t1/2=55h。今對一患者,先靜脈注射10mg,半小時后以每小時10mg速度滴注,試問經2.5h是否達到治療所需濃度?靜注30分鐘后的血藥濃度為:

C1=C0e-kt在此基礎上靜滴2.5小時,血藥濃度為單室模型靜注習題

1.已知利多卡因的t1/2為1.9小時,分布容積為l00L,現(xiàn)以每小時150mg的速度靜脈滴注,求滴注10小時的血藥濃度是多少?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多大?達到穩(wěn)態(tài)濃度95%所需時間多少?如靜脈滴注6小時終止滴注,終止后2小時的血藥濃度多大?(C=4ug/m1,Css=4.11ug/m18.2h.1.76ug/mI)2.某藥t1/2=50h,v=60L,如以20mg/h速度靜脈滴注的同時靜脈注射20mg,靜脈滴注4小時的血藥濃度為多少?

(1.6ug/m1)第三節(jié)

一室模型血管外給藥

藥學院藥劑教研室高秀蓉一.單室模型血管外給藥的血藥

濃度-時間關系1.模型的建立2.血藥濃度—時間關系3.達峰時(tmax)、峰濃度(Cmax)血藥濃度曲線下面積(AUC)1.模型的建立XaXX0吸收Ka消除KF吸收部位藥物的變化速度:體內藥物的變化速度:體內藥量與時間關系:體內藥物濃度與時間關系:F:吸收藥量與給藥量劑量之比,即狹義生物利用度。取值范圍:0-12.血藥濃度—時間關系3.單室模型血管外給藥的血藥濃度-時間曲線血管外給藥的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一)達峰時間tmax和血藥峰濃度Cmax1.求極值法dC/dt=0時:求導數(shù),得:由上式可知,藥物的tmax由ka、k決定,與劑 量大小無關。解出tmax代入式Cmax與X0成正比。tmax

與Cmax反映藥物吸收的速度。1.積分法(二)曲線下面積AUC2.梯形法1.殘數(shù)法:(三)k和ka的計算令:Ka/k>3,且t充分大時(3-4個半衰期),兩邊取對數(shù)得:利用此公式可求出消除速率常數(shù)k。由此直線可求出吸收速率常數(shù)ka。殘數(shù)法計算步驟:(1)作lgC-t圖(2)用消除相(曲線尾段)幾個點作直線求消除速率常數(shù)k(3)直線外推得外推線,求吸收相各時間t1、t2、t3…在外推線相應的外推濃度C1外推、C2外推、C3外推…(4)外推濃度—實測濃度=殘數(shù)濃度(Cr)(5)作lgCr-t圖的殘數(shù)線,從殘數(shù)線的斜率求出ka.應用殘數(shù)法注意事項:應用殘數(shù)法需ka>>k,如ka<k,則先求出ka,然后求出k。在ka>>k的情況下,取樣時間應充分大,才能保證e-kat→0.吸收相內應多次取樣,一般不少于3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