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之中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通關復習題庫帶答案_第1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通關復習題庫帶答案_第2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通關復習題庫帶答案_第3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通關復習題庫帶答案_第4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通關復習題庫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之中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通關復習題庫帶答案

單選題(共50題)1、我國古代的六藝教育的中心()A.禮和樂B.射和御C.書與教D.射與樂【答案】A2、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是()。A.談話法B.討論法C.講授法D.實驗法【答案】C3、在加里培林看來,心智技能的形成的最后階段是()。A.內部言語動作階段B.不出聲的動作階段C.出聲的動作階段D.動作定向【答案】A4、教育從生產(chǎn)勞動中第一次分離的標志是()。A.國家的出現(xiàn)B.階級的分化C.學校的產(chǎn)生D.文字的出現(xiàn)【答案】B5、《學記》中“學不躐等”、“不凌節(jié)而施”是指()。A.直觀性原則B.鞏固性原則C.循序漸進原則D.因材施教原則【答案】C6、調整閱讀速度屬于()。A.監(jiān)視策略B.復述策略C.調節(jié)策略D.計劃策略【答案】C7、在當代,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原因是()。A.基礎知識的教學是教育的主要目的B.中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只能給他們傳授基礎知識C.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D.基礎知識的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E.掌握基礎知識是發(fā)展的前提【答案】C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A.了解和研究學生B.組織和培育班集體C.做好個別教育工作D.統(tǒng)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答案】B9、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是()。A.IgGB.IgMC.IgED.IgDE.IgA【答案】A10、社會學在解釋學生失范行為時的“過程模式”研宄取向的主要代表是()A.“失范說”B.“目標說”C.“控制缺乏說”D.“標簽論”【答案】D11、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聲音要求洪亮,所依據(jù)的感知規(guī)律是()。A.強度律B.組合律C.活動律D.差異律【答案】A12、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是()。A.教學活動B.教育活動C.課外活動D.家校結合【答案】A13、“教學相長”、“長善救失”、“藏息相輔”等教學原則是在()一書中提出的。A.《論語》B.《學記》C.《大學》D.《孟子》【答案】B14、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是課堂的三大要素,三大要素的相對穩(wěn)定的組合模式是()A.課堂情境B.課堂結構C.課堂形式D.課堂教學【答案】B15、下列關于度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影響的表述中,正確的是()。A.教育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民主水平B.教育可以決定輿論C.教育為政治經(jīng)濟制度培養(yǎng)所需的人才D.教育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答案】C16、受先前活動影響而產(chǎn)生的心理活動的特殊準備狀態(tài)稱為()A.原型啟發(fā)B.功能固著C.負向遷移D.定勢影響【答案】D17、關于改良牛鮑技術板的敘述錯誤的是()。A.計數(shù)池分為9個大格B.計數(shù)池與蓋玻片高0.01mmC.每塊計數(shù)板分為2個同樣的計數(shù)池D.每個中方格用單線分為16個小方格E.計數(shù)池內劃有長、寬個3.0mm的方格【答案】B18、“你可以把馬兒牽到河邊,但你不能強迫它喝水”,這句話隱喻學生的學習具有()。A.主體性B.客體性C.被動性D.強制性【答案】A19、問題解決的最后一個階段是()A.分析問題B.提出假設C.發(fā)現(xiàn)問題D.檢驗假設【答案】D20、學生對自己人際關系的意識,屬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識?()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C.社會自我D.理想自我【答案】C21、“舉一反三”屬于()。A.縱向遷移B.順向遷移C.逆向遷移D.特殊遷移【答案】D22、以教學組織形式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是()A.內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綜合型策略【答案】B23、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把記憶系統(tǒng)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A.長時記憶B.內隱記憶C.操作記憶D.形式記憶【答案】A24、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關系最密切的是()A.發(fā)散思維B.形象思維C.邏輯思維D.動作思維【答案】A25、在諸多的智力結構理論中,1983年哈佛大學加德納所提出的是A.二因素論B.群因素論C.多重智力論D.三維結構理論【答案】C26、在古代印度,能夠享受最好教育的是當時的最高種姓()。A.剎帝利B.吠舍C.婆羅門D.首【答案】C27、“因材施教”、“長善救失”教育原則的基礎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A.分化與互補協(xié)調性B.順序與階段性C.個別差異性D.不平衡性【答案】A28、師生關系在教育內容的教學上構成的關系為()。A.授受關系B.民主平等的關系C.相互促進的關系D.師道尊嚴的關系【答案】A29、教學從其本質上講,是()。A.一種心理活動B.—種實踐活動C.一種認識活動D.—種文化活動【答案】C30、我國古代奴隸制時期的教育內容主要為()。A.“六藝”B.“七藝”C.“四書”、“五經(jīng)”D.文雅教育【答案】A31、在教學上,把哲學中的統(tǒng)覺觀念移用過來,強調教學必須使學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時候,喚起心中已有的觀念,并強調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的教育思想家是()。A.夸美紐斯B.赫爾巴特C.盧梭D.杜威【答案】B32、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階段是()A.活動定向B.內部言語C.有聲的外部言語D.無聲的外部言語【答案】B33、指導整個課程編制過程最關鍵的準則是()。A.教育目的B.培養(yǎng)目標C.課程目標D.教育方針【答案】C34、炭粒廓清試驗常用來檢測()。A.中性粒細胞功能B.巨噬細胞功能C.NK細胞功能D.B細胞功能E.T細胞功能【答案】B35、學校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為中心。A.勞動B.科研C.教學D.社會服務【答案】C36、被稱為“心理斷乳期”階段的是()。A.幼兒期B.青年期C.少年期D.兒童期【答案】C37、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即學習輔導、生活輔導和()。A.心理指導B.擇業(yè)指導C.心理咨詢D.交往指導【答案】B38、強調知識并不是對現(xiàn)實的準確表征,它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它并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的是()A.有意義接受學習論B.認知--結構學習論C.完形--頓悟說D.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答案】D39、SS瓊脂平板常用的抑制革蘭陽性菌生長的抑制劑是()。A.蛋白胨B.酚紅C.亞硫酸鈉D.膽鹽E.磷酸鈉【答案】D40、在操作技能的學習過程中,當肌肉運動感覺變得較清晰準確并成為動作執(zhí)行的主要調節(jié)器時,技能的學習就進入()。A.熟練B.模仿C.完善D.整合【答案】D41、新生兒室爆發(fā)膿毒血癥,濃汁標本經(jīng)涂片革蘭染色鏡檢發(fā)現(xiàn)葡萄球菌。為確定該菌是否有致病力,應檢查()。A.DNA酶B.尿素酶C.觸酶D.血漿凝固酶E.卵磷脂酶【答案】D42、患者男,26歲。發(fā)熱,類型為波浪熱。血常規(guī)檢查:WBC20.5×109/L,經(jīng)查病史,曾經(jīng)食入未經(jīng)消毒的羊奶。A.痢疾桿菌B.鼠疫桿菌C.布氏桿菌D.炭疽桿菌E.白喉桿菌【答案】C43、教育的根本性問題是()。A.教育目的B.教育過程C.教育對象D.教育內容【答案】A44、青春期開始發(fā)展和形成的自我意識是()。A.生理自我B.家庭自我C.心理自我D.社會自我【答案】C45、通過一定的榜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或學習行為傾向是()。A.直接強化B.正強化C.負強化D.間接強化【答案】D46、課的類型(即課的分類)的劃分根據(jù)是該節(jié)課的()。A.教學目的B.教學結構C.教學任務D.教學種類【答案】C47、高中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任務是()。A.解決認識問題和價值問題B.度過“危險期”C.解決青春期問題D.解決學業(yè)問題【答案】A48、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以便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的評價是()A.配置型評價B.總結性評價C.形成性評價D.表現(xiàn)性評價【答案】C49、“環(huán)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A.霍爾B.華生C.高爾登D.格塞爾【答案】B50、加涅關于學習的八種階梯類型中,最低層次的學習是()A.刺激反應B.信號C.概念學習D.問題解決【答案】B多選題(共25題)1、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是否實現(xiàn)預期效應,取決于()A.教師自身因素B.學生的人格特征C.學生原有認知水平D.學生的歸因風格E.學生的自我意識【答案】ABCD2、認知教學理論的基本主張包括()。A.理智發(fā)展的教學目標B.動機一結構一序列一強化原則C.學科知識結構D.發(fā)現(xiàn)教學法E.知識授受的教學過程【答案】ABCD3、抗原抗體反應的階段性是指A.非特異性結合階段及肉眼可見階段B.特異性結合階段及非特異性反應階段C.特異性結合階段及特異性反應階段D.非特異性結合階段及非特異性反應階段E.非特異性結合階段及特異性反應階段【答案】B4、根據(jù)需要的不同性質,可以將動機分為()。A.內在動機B.外在動機C.生理性動機D.社會性動機E.主導動機【答案】CD5、古代學校教育的特征有()。A.階級性B.道統(tǒng)性C.專制性D.刻板性【答案】ABCD6、學習遷移的理論包括()。A.官能心理學的形式訓練說B.聯(lián)結主義的相同要素說C.機能心理學的經(jīng)驗泛化說D.格式塔學派的關系轉換說E.認知派的認知結構說【答案】ABCD7、下列屬于學生人身權的范疇有()。A.身心健康權B.名譽權C.隱私權D.人格尊嚴權【答案】ABCD8、態(tài)度的結構包括()。A.能力B.認知C.情感D.本能E.行為【答案】BC9、元認知知識所包含的內容是()A.主體B.材料C.策略D.組織E.任務【答案】ABC10、關于LE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A.花形細胞簇的形成需LE因子的調理作用B.中性粒細胞吞噬完整的均勻體形成LE細胞C.若發(fā)現(xiàn)游離均勻體和花形細胞簇,可報告LE細胞陽性D.前期LE細胞核呈淡紅色云霧狀均勻體E.在LE因子作用下可形成前期LE細胞【答案】C11、下列選項中屬于人力資本的有()。A.人所擁有的知識B.人所擁有的能力C.人所擁有的股份D.人所擁有的土地【答案】AB12、智力的群體差異包括()。A.性別差異B.同齡團體差異C.種族差異D.年齡差異【答案】ACD13、血液保存液中的枸櫞酸的作用是A.抗凝劑B.營養(yǎng)成分C.避免葡萄糖在消毒過程中焦化D.降低保存液的pHE.促進紅細胞ATP合成【答案】C14、具有髙創(chuàng)造性個體的人格特征有()。A.獨立性B.自信C.對復雜問題感興趣D.冒險精神E.易怒【答案】ABCD15、教師要承擔的職業(yè)角色有()。A.傳道B.看護C.管理D.示范【答案】ACD16、元認知策略包括()。A.調節(jié)策略B.計劃策略C.監(jiān)視策略D.時間策略【答案】ABC17、學習動機的主要功能有()。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練習功能D.強化功能E.調節(jié)與維持功能【答案】ABD18、下列關于《學記》的教學思想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揭示了教育與政治的關系B.提出了教學相長的主張C.主張啟發(fā)式教學D.要求教學要循序漸進【答案】ABCD19、教育策略的特征包括A.指向性B.調控性C.整體綜合性D.靈活性E:層次性【答案】ABCD20、關于學習動機的激發(fā),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認為,最有利于學習效果提高的有()。A.簡單任務時,動機水平偏高B.中等難度任務時,動機水平偏低C.高難度任務時,動機水平偏低D.中等難度任務時,動機水平中等【答案】ACD21、關于糖代謝說法不正確的是()。A.胰高血糖素主要通過提高靶細胞內cAMp含量調節(jié)血糖B.無氧酵解體內糖代謝最主要的途徑C.調節(jié)血糖激素主要包括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D.糖原的合成、分解、異生均在肝細胞內完成E.受神經(jīng)、激素和器官調節(jié)【答案】C22、人體分解和代謝酒精的器官是()。A.腎B.胃C.肝D.脾E.肺【答案】C23、下列哪些政策文獻作了教師在職培訓的法律制度化的規(guī)定?()A.《教師資格條例》B.《教育法》C.《憲法》D.《教師法》E.《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規(guī)定》【答案】BD24、教師角色定位的一般認識有()。A.學生的楷模B.父母的代理人C.知識的傳播者D.學習的促進者E.學生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管理者【答案】ABC25、教師優(yōu)良的個性品質包括()。A.耐心周到B.過分挑剔C.有責任心D.有幽默感【答案】ACD大題(共10題)一、張明同學是某市重點中學的學生,從初中開始他越來越討厭上學,不愛學習,甚至對學習恨之入骨。為什么呢?因為他各門主科考試總是不及格。而且,數(shù)學老師還甩著鮮艷的粗筆在他的試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維混亂,簡直不是人寫的!”其實在小學,張明同學還是相當優(yōu)秀的,他曾連續(xù)三年獲得過學校的三好學生,在市里舉行的小學數(shù)學競賽中還曾獲得過二等獎,而且興趣廣泛,愛好音樂和體育,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測驗,他卻排在班級的第23名,從此以后,張明便喪失了自信心,連他最擅長的數(shù)學也愛聽不聽。作業(yè)也馬馬虎虎,各科學習成績下滑,考試成績越來越差。請結合教育心理學中的有關學習動機方面的知識對此案例加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議?!敬鸢浮糠治?(1)一次偶然的摸底調驗成績不好,張明同學對此進行了不恰當?shù)膬炔繗w因,進而對自己喪失信心。(2)張明同學由于上初中以來在學習上的多次失敗,陷人了習得性無力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3)數(shù)學老師在教育方式上的嚴重失誤,也使他徹底喪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該生的無助感。建議:(1)采用各種措施幫助張明同學自己認識到學習成績下滑的真正原因。(2)糾正學校、家庭在教育過程中過分重視考試,分數(shù)、名次等外部強化手段去激勵學生學習,而嚴重忽視對學生內在動機的培養(yǎng)和調動的做法,注重對張明同學內在學習動機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并且利用他對音樂和體育愛好,巧妙實現(xiàn)動機遷移。(3)采用有效措施,消除張明同學在學習上的無力感,增強他的學業(yè)自我效能感。(根據(jù)結合案例和展開情況以上各點給0~1分)二、一位教師退休后回憶自己的教師生涯,他感慨萬千地說道,這輩子我之所以有所成就,是和我的好學與勤奮息息相關。我在讀師范大學時,認真學好本專業(yè)各門功課,各門功課都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除此之外,我還認真學畫畫,練習美術字、參加詩朗誦會、練習舞蹈、學指揮、練習彈琴。這些本領在我后來的工作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參加工作之后,我堅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園的荷花池畔背唐詩、宋詞,背普希金、海涅、泰戈爾等中外名家的詩篇,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詩篇有厚厚的幾大本,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饑似渴地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美學,還閱讀了許多中外教育家的論述及國外教學實驗的資料,做了不少卡片。學習對一個教師來說是永無止境的追求呀。請從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角度分析,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與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答案】一、教師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1)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2)了解與該學科相天的知識。(3)了解學科發(fā)展脈絡。(4)了解該學科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二、教師的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1)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4)擁有廣闊的知識面和知識素養(yǎng),具備跨學科知識。(5)展開論述。既是班主任和思品老師的任務,也是各學科老師的任務。三、課上馬老師給大家講“波伊爾定律”,他說具有恒定質量和溫度的氣體,其壓力與體積成反比。后來,他又出示一個公式“PXV=K”,并解釋說P代表壓力,V代表體積,K代表一個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質量和溫度)。他邊舉例邊板書:如果P=2個大氣壓,且衡量為8,那么體積就是4立方厘米。2個大氣壓X4立方厘米=8。如果我們把壓力變量改為4個大氣壓,體積就成了2立方厘米,4個大氣壓X2立方厘米=8,別的同學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剛還是搞不明白。老師知道小妮空間想象力很強,他說,你可以想象,你有個氣球,你雙手使勁壓氣球,氣球體積變小了,這時壓力變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皩?,體積變小,壓力會更大,甚至還會爆了呢?!睂τ谛?,老師也了解他一向身體靈活,運動能力強,他對小剛說.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氣,別讓氣體漏出,然后用手壓住一側面頰,嘴里的氣體體積變小了,你會感到壓力變大,把另一側面頰擠得硬邦邦,當你把手松開,口腔空間變大,壓力'小了,面頰也軟了。小剛自己嘗試了幾次,也搞明白了“波伊爾定律”。請分析馬老師的教學符合哪一項教學原則?【答案】(1)以上教學案例充分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2)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個別差異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傳授知識和發(fā)展智力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的原則是根據(jù)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我國現(xiàn)階段教育目的、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個體差異牲和我國成功教育經(jīng)驗總結而提出來的。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了解學生的實際和個別差異,為因材施教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運用多種方式教學,適應學生個別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3)在以上案例中,馬老師知道小妮空間想象力很強,并且知道小剛一向身體靈活,運動能力強,這充分說明他了解學生的實際和個別差異,為后面因材施教奠定了基礎。同時,對于小妮和小剛不同的教學方式,也體現(xiàn)了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教學,適應學生個別差異,培養(yǎng)學生特長的教學特點。四、某教師回到辦公室說:“二班的學生真笨,這堂課我連續(xù)講了三遍,他們還是不會。我是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了,他們不會我有什么辦法!”問題:如何理解教師的主導作用,這位教師全面發(fā)揮主導作用了嗎?【答案】【答案要點】案例中的教師并沒有全面發(fā)揮主導作用。在教與學的矛盾關系中,教師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著學生的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起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xiàn)在:教師“聞道在先、術業(yè)專攻”,受過專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和訓練,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豐富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并掌握了教育、教學規(guī)律。因而教師的指導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方向、內容、進程、結果和質量,起著引導、規(guī)范、評價和糾正學生的個性以及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教師有責任、也有能力主導教學過程,對成長中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也擔負一定的責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程度,還有賴于教師本身素養(yǎng)水平的不斷提高。教人者只有學高身正,才能為人師表。五、林紅是高中一年級一位很不自信的學生。其實,她是以較高的分數(shù)考進此學校的,只是進入高中后,還沒有適應好高中的學習,掌握高中的學習方法。問題:如果你是她的老師,你將怎樣幫助她提高學習的自信心【答案】(1)增強其自我效能感:形成適當?shù)念A期,以體驗到更多的成功。(2)設置合理的目標:目標應是具體、可行的并及時反饋、評價目標的實現(xiàn)狀況。(3)進行歸因訓練:減輕或消除其習得無助感,教授其掌握些有效方法:形成良好的歸因模式。六、我國某高二學生考過這樣一道歷史試題: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死于公元哪一年?最遠打到哪里?美國世界史教科書上也有這樣的歷史事實,考法卻是這樣: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當初如果沒有死,歐洲會發(fā)生什么變化?試從經(jīng)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有人說實施素質教育首先是要取消考試,請你運用素質教育的有關原理并結合以上材料對這一觀點進行分析?!敬鸢浮?1)素質教育在其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誤區(qū),如認為素質教有就是取消考試,素質教育是沒有負擔的教育,素質教育就是藝術教育和娛樂活動等。這些誤區(qū)產(chǎn)生的原因在于對素質教育的內涵與精神實質存在理解上的偏差。(2)素質教育是針對我國教育現(xiàn)實中“應試教育”的弊端提出來的。(3)“應試教育”的特點是一切教育與學習活動都以升學考試為目的,考試成為了指揮棒,導致了現(xiàn)實教育中重知識輕能力忽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片面發(fā)展等問題,這是素質教育所反對的。但是素質教育并不否認考試的作用,當然,考試只是一種檢查教育教學質量和選拔人才的方式,關鍵在于怎么考。如材料中所示,同樣的考核內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效果是完全不-樣的。材料中美國的考試就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七、閱讀以下材料,說說如何通過課程教學改革,改變教師在教學中關注不均衡的情況。某學校組織公開課,在老師上課的過程中,有時會向學生提問。去聽課的家長發(fā)現(xiàn),老師每次提問時,自己的孩子都把手舉起,但老師每次都是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回答,而不會叫自己的孩子。【答案】【答案要點】教學中關注不均衡的現(xiàn)象由來已久,這種現(xiàn)象違背了我國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當前的課程教學改革中,我們要切實關注并解決好不均衡的問題。(1)改變學校教育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是我國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2)“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同時也要看到學習成績不好學生的潛力,要采取積極措施促進后進生的發(fā)展。(3)我國實行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素質教育區(qū)別于應試教育的標志之一。素質教育強調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在教育中每個人都應該得到發(fā)展,這是每個學生的基本權利。所以,無論是教師、學校還是社會以及相關教育部門,都不能只把關注的眼光放在少數(shù)優(yōu)等生身上,要使所有的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4)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評價方式,不能把學習成績當做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改變將學生學業(yè)成績當做評定教師業(yè)績的唯一標準。(5)對于后進生,教師要善于發(fā)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其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針對后進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對癥下藥,進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而不是對其采取忽視的態(tài)度??傊?,通過課程教學改革,改變教師在教學中關注不均衡的情況,既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又需要社會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學生家長的支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改變教師在教學中關注不均衡的情況。八、我國某高二學生考過這樣一道歷史試題: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死于公元哪一年?最遠打到哪里?美國世界史教科書上也有這樣的歷史事實,考法卻是這樣: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當初如果沒有死,歐洲會發(fā)生什么變化?試從經(jīng)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有人說實施素質教育首先是要取消考試,請你運用素質教育的有關原理并結合以上材料對這一觀點進行分析。【答案】(1)素質教育在其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誤區(qū),如認為素質教有就是取消考試,素質教育是沒有負擔的教育,素質教育就是藝術教育和娛樂活動等。這些誤區(qū)產(chǎn)生的原因在于對素質教育的內涵與精神實質存在理解上的偏差。(2)素質教育是針對我國教育現(xiàn)實中“應試教育”的弊端提出來的。(3)“應試教育”的特點是一切教育與學習活動都以升學考試為目的,考試成為了指揮棒,導致了現(xiàn)實教育中重知識輕能力忽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片面發(fā)展等問題,這是素質教育所反對的。但是素質教育并不否認考試的作用,當然,考試只是一種檢查教育教學質量和選拔人才的方式,關鍵在于怎么考。如材料中所示,同樣的考核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