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長讀后感_第1頁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長讀后感_第2頁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長讀后感_第3頁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長讀后感_第4頁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長讀后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長讀后感

我的女兒今年已經(jīng)上四年級了,在她一年級入學伊始,學校家長會上校領導建議家長們讀一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前段時間閑暇時,我又翻看了這本書。時隔數(shù)載,身為人母的我,依舊被書中的內(nèi)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動??吹臅r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讓我發(fā)現(xiàn),原本我們一直認為正確的教育方式,事實上是完全錯誤的,從而大大地貽誤了我們的孩子。

書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她16歲的女兒參加高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yōu)異成績,這倒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們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作者女兒從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樂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們能感受到女兒所有的一切絕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績都來自于這個細心又有智慧的媽媽的教育。

文中:“年輕的父母會得到一塊玉可愛的孩子,多年后的結果卻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著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二者的區(qū)別,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鋤頭?!?/p>

關于家庭教育,我們承認,孩子家庭教育的影響遠遠大于學校教育,俗話說:“言傳身教”,指的就是孩子在家庭在父母身上潛移默化學到和感染到的一些生活習性。本書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媽媽也是一位老師,書中記敘了許多,作為一位充滿良知又懂教育的媽媽,尹老師強調(diào)要讓孩子們輕松學習,千萬不要用學習作為懲罰孩子的手段,引導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把所學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去,真正體會學有所用的樂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與我們常見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養(yǎng)好習慣;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yè);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這些觀點聽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點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細讀之后,你會恍然大悟,你會發(fā)現(xiàn)尹老師在向我們講述一個樸素的道理:要讓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讓孩子愛上它。尹老師說:“學習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們都希望孩子喜歡學習,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愛上某件事,他才能把這個件事做好。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書中記敘了許多事情再次地證明了作為一名母親只要真正從愛、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fā),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

但真正的問題是,當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總是在犯錯誤,永遠達不到自己理想的時候,我們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我們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認或向自己承認“我錯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勇氣或不愿做出這種反思,我們就不要奢望我們的孩子會有所改觀。甚至我們作家長的有時對孩子不滿了、生氣了則非打即罵,打罵的理由是充足又充足的,簡直無懈可擊。書中說:“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成人,無論財富多么豐厚,地位多么顯赫,學問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xiàn)。這一瞬間,你以為自己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如此粗野,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p>

“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句話給我很強烈的感受,它讓我越來越深刻的反思。有時,我的脾氣略顯暴躁,失控時總是對孩子施以拳腳。我們兒時的教育,多數(shù)都受到過父輩拳腳的教育??蓵r代不同了,現(xiàn)在的孩子不該再接受20世紀父母那種煞費苦心卻失敗的教育。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我想只有不斷地學習提高,才是我當下要走的教育之路。當我們抱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總是在犯錯誤,達不到自己理想的時候,我們是否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愿意向孩子承認或向自己承認“我錯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勇氣或不愿做出這種反思,我們就不要奢望我們的孩子會有所改觀。

書中說“現(xiàn)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蔽覀儚膩聿环裾J一個溺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所以我們也從來不否認作為一個良苦用心的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這遠遠不夠,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愛孩子,那就從改變自己做起,從加強自身的學習、克服自己的缺點做起。

書中說“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币粋€成功的孩子背后定有一對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作者把自己的育兒經(jīng)驗無私地奉獻給讀者,讓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了解了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使孩子接受我們的意見,從而培育出聰明、健康、活潑、富有愛心的好孩子。

看了這本書,真的覺得受益匪淺!讓我們記住她的一句話吧!“孩子不是為了“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了“童年”而活著。”教育不應該有功利性,愛孩子才要施教,施教應該溶于濃濃的愛中。

2

看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收獲很多,本書的題目就一再提醒我:老師固然很重要,媽媽也很重要,不是說孩子開始上學了,將孩子交托給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媽媽仍須要盡上當盡的責任,生下孩子,更要養(yǎng)育孩子,要照管和正確地教育孩子。作者在書中有不少觀點,對我很有啟發(fā),分享如下:

第一,對于必須要讓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應有幾個原則,其中之一是平靜自若,不要表現(xiàn)出焦慮。如果大人首先一臉焦慮,孩子就會覺得問題嚴重,會嚇著他們。這的確是我們大人要注意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學會保持冷靜,不要嚇著孩子,孩子會受大人情緒的影響,會恐懼。

第二,教會孩子在困難面前從容鎮(zhèn)定些,既能減輕痛苦,又能保護自己。比如,誠實地告訴孩子“打針有些痛”?;叵胱约核姮F(xiàn)象,有時大人會遮掩說:沒事,不疼。其實,這是不符合事實的,既說了謊,還容易造成孩子以后不再信任自己,不如告訴孩子事實,同時教導孩子要堅強,畢竟這是孩子完全可以承受的。

第三,分清“逗”孩子與“捉弄”孩子的區(qū)別?!岸骸焙⒆討撌且詢和目鞓窞榍疤?,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兒童的情趣中,以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件,其中包含著童心、快樂,甚至幽默和指揮。而“捉弄”孩子,則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卻是羞辱、擔憂和失落,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懼和對他人不信任。作者針對自家孩子舉例說,寧愿得罪同事,不愿得罪孩子,結果不僅孩子受到保護,同事也能理解父母了。

第四,學會饒耍作者用給小板凳揉痛來說明,不要教導孩子復仇行為,比如孩子不小心磕碰到小板凳,孩子痛的時候,大人不要拍打小板凳以示出氣,在孩子眼中他也許不能辨別小板凳和人的區(qū)別,這種復仇行為教給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責怪別人,導致不寬容和報復,不利于兒童心理健康。碰撞是雙方的事,要善待對方。不妨教導孩子說小板凳也受撞擊了,小板凳也會痛。一個能給小板凳揉痛的孩子,他對別人會有更多的理解和愛心,遇到問題從不偏執(zhí)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袄褐髁x”和“孤獨”是同義語。一個只顧及自己利益的孩子,容易與孤獨為伴,家長要教導孩子如何做個好人,學會饒刷寬容和恩慈。否則,當他們急于維護自己的利益時,人生中一些真正的利益卻悄悄消失了。

第五,家長身教影響大。當家長教導孩子“給小板凳揉痛”時,別忘記自己要以身作則,當孩子不小心犯錯時,要體諒、豁達,不要愛物勝過愛孩子,要讓孩子有“揉板凳”的品格,家長也要體諒孩子,包容孩子的一些行為。

第六,用充滿陽光的內(nèi)心感染孩子,信任孩子。只要大人內(nèi)心陽光,孩子內(nèi)心也會陽光。成人以干凈的目光看待孩子,以健康的'信念理解孩子。比如,當孩子在青春期時,對于孩子的情感,大人要有陽光的心態(tài),作者認為,“有男孩子喜歡你,說明你是個可愛的孩子,你對別的男孩子有好感,說明你也是個懂得欣賞他人的人。除去不安和自責。”事實上,作者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引導帶來很好的結果。作者認為,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包括成人在內(nèi),被暗示為品行端正、善良友愛,孩子就會自我肯定、品行健康。家長信任孩子,以陽光的心態(tài)來感染孩子,孩子會往正確的方向上走。

第七,要陪伴孩子閱讀。作者認為“兒童的天性喜歡閱讀,凡那些表現(xiàn)出不喜歡閱讀的孩子,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在合適的時機給他們提供合適的閱讀環(huán)境。要么家中很少買書;要么是買了書懶得給孩子講;要么是整天用電視機哄孩子,總之,孩子從小與閱讀是隔離的?!焙⒆又蚤L大后不愛閱讀,與小時候的習慣有關,的確孩子常會找家長講故事,不要用電視打發(fā)孩子時間,要多多親子閱讀。

第八,陪伴閱讀時用書面語,不要用口語。作者認為“好閱讀盡量用書面語,壞閱讀拋開書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語?!边@對家長是很好的提醒,有時圖快,就用口頭語給孩子表達書中圖畫的內(nèi)容,但其實自己的口頭語畢竟不規(guī)范,不要圖省事,要按照規(guī)范的書面語給孩子讀故事,讓孩子學習規(guī)范的語言。此外,家長不要為了孩子不比別人落后和自己的要求強行讓孩子讀書,要巧妙地運用智慧讓孩子自己有興趣愿意閱讀。

第九,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培養(yǎng)孩子閱讀文字的能力。作者認為“文字是一種抽象的語言符號,可以刺激兒童語言中樞的發(fā)展,并且這種符號與兒童將來學習中使用的符號是一回事,他們在閱讀中接觸得多了,到課程學習中對這種符號的使用就熟練自如,這就是‘讀字’可以讓一個孩子變得聰明的簡單陳述。”優(yōu)美的文學作品可以陶冶孩子情操,而且可以真正提高讓孩子的寫作水平。讀古詩也是培養(yǎng)孩子心靈意境的一個選擇。

這本書還有不少作者觀點,絕大多數(shù)都給我非常大的啟發(fā),包括家長不能生而不養(yǎng),不應與孩子長時間不見面等,作者舉了例子,從反面給讀者提醒,孩子不是動物,要多考慮孩子,不是為了自己的需要遣派孩子,等等。

非常感謝這次寶寶班的讀書活動,很感恩,在我很想讀這本書的時候,在讀書活動中看到這本書,內(nèi)容如我所愿地給我很多受益,愿更多家長協(xié)助老師培養(yǎng)更多身體健壯、心靈健康的新一代!

3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是尹建莉,親子教育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本書主要記錄的是她如何培養(yǎng)自己女兒方面的,書中指出很多父母在教育過程中陷入了誤區(qū),怎樣走出誤區(qū),本書給出了很多實操性很強的方法。本書簡單通俗易懂,提出了很多簡單又實用的操作方法。

下面我來分享下我看了這本書后的一點心得:

1.家庭教育影響深遠且長久

家長是和孩子接觸時間最早、最長的關鍵人物,孩子極具模仿的天賦,他們的行為舉止最有可能受到父母的影響,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需學會科學的育兒方法,學會欣賞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光有愛是不夠的,若用錯了方式,反而會把事情越辦越糟糕。同時,家長需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

2.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是獨一無二的,媽媽不應過多與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即便是普遍性的標準也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

3.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媽媽。

其實每個媽媽都是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孩子,但若孩子使出破壞的本領,很多時候瞬間會讓媽媽的關愛及耐心消失殆盡,即使脾氣最好的媽媽也有時候會有給孩子一巴掌的沖動,尤其是面對熊孩子不聽勸阻,內(nèi)心崩潰感到沮喪,似乎聽話乖巧的寶寶只是存在于“別人家”。

我們總喋喋不休的說孩子的各種不當行為,總認為教養(yǎng)孩子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覺得很頭疼。其實與孩子一起成長是一件很美好的一件事,若覺得自己的孩子難管教,那一定是我們哪里出錯了。

另外,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錯誤,正確對待孩子犯錯,給他犯錯的機會,孩子犯錯其實就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4.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部分父母,由于工作原因,無法陪伴在孩子身邊,把孩子托付給爺爺奶奶。也有些父母雖與孩子住在一起,但每天忙于工作,幾乎沒時間陪伴孩子。對于孩子來講,任何物質(zhì)生活都比不了父母的陪伴,在一起才是最需要的童年時光。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很多美好的瞬間轉(zhuǎn)瞬即逝,所以,即使父母再忙也還是多花點時間好好陪伴他們。

5.無條件的愛

愛需要孩子能感受到,愛要表現(xiàn)出來,需要說出口來,讓孩子時刻感受到自己時刻被愛著的。若感受不到愛,就容易陷入失落,進而產(chǎn)生逆反。不用惱騷及呵斥去回應孩子,而用無條件的關愛及支持去溫暖孩子。

在我的身邊,有很多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父母往往會想盡各種辦法。他們經(jīng)常會許諾孩子”如果期末考試分數(shù)排名班級前十名””考試成績一百分”,孩子就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比如獎勵一部新款手機、外出旅游若孩子沒有達到要求,就會取消所有的獎勵。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受到愛是有條件的。父母不應給這樣過多的要求,不如給更多的鼓勵,讓孩子不再恐懼學習,激發(fā)學習的潛力。同時,把它當成刺激孩子學習的唯一手段,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錯誤的認識,自己是為了得到獎勵才學習的。

6.不因孩子年齡小而忽視或者輕視他的自尊心。

不把孩子看成是父母的下屬,尊重他的自主選擇,不再持有:“我的想法都是對的,不按我的來就是錯的”“我是為你好”這樣單邊的思維方式,不把自己的任何想法強加給孩子。

7.信任你的孩子

很多父母不信任自己的孩子,想控制自己的孩子,主要是源于恐懼和不信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