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際關系理論》筆記匯總無政府社會英國聞名學者赫德利·布爾撰寫的《無政府社會——世界政治秩序討論》是國際關系討論領域的一部經典著作,也是被稱為“英國學派"的西方國際關系理論流派之最負盛名的代表作。本書從國家組成國際社會這個基本觀點動身,分析了世界秩序或國際秩序如何得以維持這個重大的理論問題。該書作者認為,均勢、國際法、外交、戰(zhàn)爭和大國等國際社會的制度,同國際秩序的維持有著親密的關系.在本書中,布爾探討了三個主要問題:世界政治秩序的本質是什么?在當代國家體系中,秩序如何得以維持?通往世界秩序的何種替代道路是可行的和適當的?與很多膚淺的觀點相反,他認為主權國家體系沒有衰落,它并不是世界秩序的障礙,而是其重要的基石。?本書第一部分試圖界定秩序,以說明世界政治中并不存在著秩序,探討了世界政治中秩序與正義的關系。其次部分說明白秩序在當代國家體系中是如何通過均勢、國際法、外交、戰(zhàn)爭和大國的特殊地位等國際社會的制度得以維持的.第三部分分析了世界政治組織的替代形式.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鑒哲學和社會學理論,《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一書進展了一套國際體系的社會建構理論。亞歷山大·溫特闡述了建構原則的中心要求,提出了相對于個體主義和物質主義——如今國際關系理論的主流本體論—-的建構理念主義的世界觀。他構筑了一個國際政治的文化理論,該理論使國家——無論它們彼此間是看作敵人、競爭對手還是伴侶——成為其中的一個基本的決定性因素。這些不同的角色由不同的“無政府狀態(tài)文化”所構成,就像霍布斯式、洛克式和康德式這三種獨立的宏觀層次國際政治文化分別描述的那樣.無政府文化是一種國家掌握的共有觀念,這種思想影響著國家權力的含義和國家利益的內容,并且在國際體系中產生了行為趨勢.這部著作描述了驅使一種無政府文化向另一種無政府文化轉變的四個因素-—相互依存、共同命運、同質化以及自我約束--并且把它們與資本主義和民主在時興康德文化的西方所扮演的角色聯系起來.國際政治理論是新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的宣言書,它標志著一個既不同于科學行為主義又有別于經典現實主義的新學派的誕生。自那時以來,新現實主義的各種觀點及其變遷和新自由主義的批判,無一不是同沃爾茲的這篇名著聯系在一起的。沃爾茲從國際政治的無政府狀態(tài)這一基本前提動身,構建起一套全新的、系統(tǒng)的、以國際政治結構這個概念為核心的國際關系理論。沃爾茲明確宣布了他所代表的新現實主義與摩根索所代表的經典現實主義的區(qū)分。他說,摩根索始終關注強權,而他則看重平安;前者從人和國家的行為及其相互作用的單位層次上去理解國際關系,而他則從國際政治的單位和結構兩個層次及其相互關系上去探求國際關系的規(guī)律,因此,他所展現的國際關系是多層次的、系統(tǒng)的、但以結構為核心的。沃爾茲進一步指出,國際體系本質上是一個“自助”的體系,各權勢不等的國家都在追求平安,從而不行避開在產生了“平安逆境”,也導致戰(zhàn)爭一再爆發(fā)。沃爾茲說,就此而言,戰(zhàn)爭是正常的現象。他還通過對歷史上的國際體系的分析,得出結論認為,掌握國際沖突和戰(zhàn)爭,應靠由兩個大國構成的兩極體系,由于這個體系似乎是比較穩(wěn)定的。二十年危機愛德華·卡爾是當代國際關系現實主義理論大師,《20年危機(1919-1939):國際關系討論導論》是卡爾的代表作。在這部著作中,卡爾將國際關系思想劃分為抱負主義《烏托邦主義》和現實主義兩大流派,分析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這間的國際局勢,批判了當時占據主導地位的抱負主義,闡述了現實主義的國際政治理論。書中提出的基本論點,諸如國際體系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權力在國際關系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國家之間存在根本的利益沖突等,都成為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核心命題.《20年危機(1919—1939):國際關系討論導論》是里程碑式的經典理論著作,引發(fā)了國際關系學的第一次學理論戰(zhàn),為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現實主義的進展奠定的基礎。霸權之后對霸權穩(wěn)定論做出重要補充,認為國際體系在沒有霸權的情況下也可以是穩(wěn)定的.基歐漢認為,20世紀70年月后的國際關系表明,沒有霸權或霸權本身不穩(wěn)定,不肯定就必定導致國際體系不穩(wěn)定,由于國際體系中原來由霸權所確立或領導確立的國際制度(包括國際體制和國際規(guī)章)仍然存在,各國由于存在著共同的利益而連續(xù)在這些體制和規(guī)章下進行合作。這就是基歐漢所說的“霸權后合作”與“霸權后穩(wěn)定”的由來?;鶜W漢格外看重國際制度(Internat(yī)ionalInstitutions),而他所說的國際制度,不僅包括有形的國際體制如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而且包括各種已有的和僅僅是約定俗成的國際規(guī)章,它們是指“規(guī)定行為職責、限制行動以及影響行為者期望的相互聯系的一組持久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規(guī)章"?;鶜W漢說,依靠國際制度,即使不存在霸權,國際合作就是可能的,國際體系也就是穩(wěn)定的.權力與相互依存約瑟夫·奈結合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的方法,將權力概念導入對相互依存的分析之中,提出了復合相互依存理論。他指出,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存,指的是國家間或不同國際行為主體間以相互影響為特征的狀況。相互依存具有三個特征:相互依存的交往要付出代價;相互依存不肯定都是互利的;相互依存不肯定都是對稱的。復合相互依存也有三個特征:聯系渠道是多樣的,不僅包括國家和政府間正式與非正式的聯系,而且包括跨國公司、銀行和國際組織間的聯系;國際政治的全部議事日程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沒有高級政治(現實主義所說的軍事與平安問題)與低級政治(現實主義所說的經濟問題)之分;軍事力氣的作用日趨削弱.總之,約瑟夫·奈運用傳統(tǒng)的強權政治觀分析地區(qū)一體化,以經濟相互依存說明均勢,構筑理論框架闡述公共政策,并將規(guī)范哲學方法導入對國際關系新現象的討論,從而明確了自由國際主義學派的一般進展趨勢。國家間政治大國政治的悲劇本書于2001年10月在美國出版以后,便在國際關系理論界和新聞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在冷戰(zhàn)后理論界一片“歷史終結論”、“大戰(zhàn)過時論”和“民主和平論”的聲音中,作者指出在一個沒有國際權威統(tǒng)治他國的世界里,大國一律損人利己,追逐權力,并成為支配性國家,在此過程中大國間必定產生沖突,這就是國家的悲劇,作為本書的結論,作者認為中國將是美國最大的威脅。這一結論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各類書評均已在各種刊物和網頁上消滅。但都只是對本書的片面理解。如果說保羅?肯尼迪的《大國的興衰》是為大國的興衰尋找歷史規(guī)律,得出了美國必定衰落的悲觀結論,那么《大國政治的悲劇》則在探討大國關系悲劇性的歷史根源基礎上開出了以“離岸平衡手”角色永葆美國強權的樂觀藥方。為美國度身定做的“離岸平衡手”戰(zhàn)略與布熱津斯基的歐亞“大棋局"戰(zhàn)略有異曲同工之趣,分別代表了海洋與陸地兩種版本的霸權均勢戰(zhàn)略.-—哈佛高校教授塞繆爾?亨廷頓?《大國政治的悲劇》把現實主義理論提升到一個新的嚴謹而精致的層次。米爾斯海默教授以其清楚易懂的文筆,解釋了為什么平安競爭與國際體系緊密相關,并且區(qū)分了大國權力競爭的不同模式?!鸶咝=淌谒沟俜?沃爾特霸權之后本書是迄今為止對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間合作問題進行討論的最為全面、也是最有影響的一部著作。在沒有霸權國家存在的情況下,國際合作能夠維持下去嗎?為了回答當代世界政治中的這一緊迫問題,基歐漢教授分析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合作得以發(fā)生的國際制度(或者國際機制)的作用,以及隨著美國霸權的衰落,這些國際機制的演化情況.基歐漢教授并不認為霸權的衰落會使國際合作變得不行能,相反,他認為國際制度的設計能夠促進利己主義政府間的合作。?本書涉獵廣泛,基歐漢教授借助檔案討論、口頭訪記、國際政治理論、理性選擇分析、微觀經濟理論、馬克思主義與非馬克思主義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對后霸權時代的合作問題進行了深化的探討,得出了很多發(fā)人深思的結論。本書因此成為國際政治經濟領域最權威、征引率最高的著作之一。權利與相互依存《權力與相互依靠》由美國聞名學者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合著,是一部頗有理論建權的力作。1977年,該書第一版的出版,標志著新自由主義國際關系學派挑戰(zhàn)(新)現實主義理論霸主地位的開頭,構成新自由制度主義興起的理論基石;1989年,該書重版并增加了對批判的回應;2001年該書第三版出版,兩位學者將全球化、國際機制與相互依靠概念相整合,指點國際局勢,激揚文字,對21世紀初的世界政治進行嚴格的理論分析,成為代表新自由制度主義進展的巔峰之作.自1977年以來,該書始終是國際關系討論引用頻率最高的著作之一國際關系政治經濟學本書是國際關系政治經濟學討論領域的杰出成果,它以現代的視野對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進行重新闡述,這個爭論涉及社會生活中兩個相互對立的主角——國家和市場—-發(fā)生的沖突具有什么性質和產生什么后果。在本書中,羅伯特·吉爾平詮釋了以美日經濟日益結合為基礎的世界經濟體系現狀,也探討了這種常常緊張的國際關系大大有賴于穩(wěn)定的時代的可能后果。作者試圖縮小政治學與經濟學之間的差距,并把理論問題與討論20世紀70年月中期以來世界經濟秩序中消滅的大量變革聯系起來。對于謀求廣泛了解美國和西歐與日本和其他新興經濟強國之間相互影響,以及盼望把國際政治經濟學概念應用到貿易、金融和貨幣問題等簡略領域中去的讀者,本書不行不讀。硬權力與軟權力本書是知名國際關系學者約瑟夫.S.奈過去近20年撰寫的主要論文的結集,是專為中國讀者編輯的一本學術著作。
本書收錄了約瑟夫。奈1986—2003年撰寫并公開發(fā)表的13篇論文,以及2004年專門為本文集撰寫的《硬權力與軟權力》一文。這些文章以權力變遷和美國國家利益為核心,以軟權力與硬權力的關系為重點,圍繞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權力與相互依靠、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等問題展開,構成了理解美國國際戰(zhàn)略的一條主線。本書還收錄了門洪華博士撰寫的《國際機制與美國霸權》一文,作為中國學者對對約瑟夫.奈學術討論的回應。?本書集約瑟夫.奈教授數十年學術討論成果之大成,代表著美國國際關系學者對權力變遷的理論思考,也代表了美國學術界對國際關系討論歷程的反思,堪稱討論全球信息時代世界政治的鼎力之作。世界政治中的戰(zhàn)爭與變革國際政治的穩(wěn)定與變革,是羅伯特·吉爾平教授在本書中所要探討的核心問題.為此,他力圖構建出全新的概念框架,用以思考國際體系的穩(wěn)定與各個行為主體不平衡的實力增長之間的關系;并運用歷史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理論來分析世界秩序的變革的動力與根源。?自本書初版至今二十余年間,吉爾平的觀點面臨著來自國際形勢激變和理論的雙重挑戰(zhàn),但是它對國際政治討論的貢獻遠遠超出了有關美國霸權衰落的預言,其作用“不是對政治變革作出精確的科學解釋,而是充當整理和解釋人類閱歷的分析工具"。因此,本書堪稱為國際政治經濟學領域中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大國的興衰本書總結了公元1500年以來大國興衰的歷史,論述的是近現代(即文藝復興之后)的國家或國際力氣,追述和闡明白自西歐建立“新君主國”和全球性跨洋國家系統(tǒng)以來,五個世紀中各大國的相互關系與興亡盛衰。毋庸贅言,這將涉及大量戰(zhàn)爭,格外是那些對國際秩序有巨大影響的、由大國聯盟進行的大規(guī)模長期戰(zhàn)爭.但是,這又不完全是一部軍事史,它也追溯公元1500年以來世界經濟力氣對比的變化;但它也不是一部經濟史,本書重點是描繪國際體系中的一流強國在勵精圖治、富國強兵過程中經濟與戰(zhàn)略的相互影響.并對“今后世界政治的格局”作了預言。當中國籌備在21世紀“和平崛起"之際,這本書顯然是很值得國人一讀而再讀的.?這是一部廣泛論述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歷史的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來世界各大國興亡盛衰、成敗得失的閱歷教訓,強調經濟和科技的進展是社會進展的基礎,經濟力氣是軍事實力的后盾。大國興起,起于經濟和科技發(fā)達,以及隨之而來的軍事強盛和對外征戰(zhàn)擴張,大國之衰,衰于國際生產力重心轉移,過度侵略擴張并造成經濟和科技相對衰退落后。
本書視野開闊,資料豐富,論證有力。自1987年面世之后,震蕩美國政界、學界,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是一部頗有爭議的暢銷書。大國興衰這是一部廣泛論述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歷史的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來世界各大國興亡盛衰、成敗得失的閱歷教訓,強調經濟和科技的進展是社會進展的基礎,經濟力氣是軍事實力的后盾.大國興起,起于經濟和科技發(fā)達,以及隨之而來的軍事強盛和對外征戰(zhàn)擴張;大國之衰,衰于國際生產力重心轉移,過度侵略擴張并造成經濟和科技相對衰退落后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第一編導論新自由主義、新現實主義和世界政治(大衛(wèi)·A.鮑德溫)新自由主義和新現實主義:當前爭論的主題爭論的歷史背景無政府狀態(tài)和社會秩序能力和合作將來的方向其次編新自由主義的挑戰(zhàn)和新現實主義的反應協(xié)調與合作:無政府世界中的制度(阿瑟·斯坦)無政府狀態(tài)和制度共同利益逆境-—美國對日本工業(yè)政策的反應(邁克爾·馬斯坦丹諾)相對獲益、現實主義和美國外交政策結語第四編爭論的反映制度理論和冷戰(zhàn)后時代現實主義的挑戰(zhàn)(羅伯特·基歐漢)制度理論和相對獲益問題冷戰(zhàn)后現實主義和制度主義的猜測理解國際制度結語理解國際合作:新自由制度主義的限度和現實主義理論的將來(約瑟夫·M。格里科)新自由制度主義的有關限制現實主義對新自由制度主義批判的反應冷戰(zhàn)以后現實主義和合作討論.歷史的終結及最后之人本書較為全面地論述了20世紀下半期迅猛進展的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經濟增長對社會意識形態(tài)、倫理道德觀念、文明演進模式等產生的深刻影響。從黑格爾和馬克思哲學動身,福山重提并闡釋了“歷史的終結"的社會科學概念,并認為“現代自然科學"和“為獲得認可而進行的斗爭”是推動“世界普遍史”的消滅和歷史走向“終結”的兩大動力,前者可以解釋為何會有“現代化”和“全球化",后者能夠闡明“自由化”(或“公平化”)和“民主化”為何是全人類的必定選擇。福山認為“專制主義”政權無法應對現代自然科學所要求的高度創(chuàng)新挑戰(zhàn),從而導致崩潰,“為獲得公平認可的欲望"使之必定被“自由民主制度”取代。但福山深感憂慮的是,為獲得公平認可的欲望無節(jié)制地泛濫下去,把“自由民主制度"推到頂峰后,會不會消滅“人人相同、個個公平”卻“沒有抱負、沒有抱負”的“最后的人”?消滅“最后的人”怎么辦?另外,福山還憂慮經濟自由且增長神速而政治上卻具有“某種家長式專制主義”的東亞社會會構成“自由民主制度”的最大挑戰(zhàn),由于“人人不同、個個爭先"的優(yōu)越意識可能賽過“人人相同、個個公平”的公平意識。以下本文從問題的提出、歷史的初始、歷史的動力、“歷史的終結”、“后歷史世界”等五個方面對福山的理論進行介紹.博弈論與經濟行為本書內容是關于博弈數學理論的闡述及應用,本書把這一理論第一次完整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該理論的應用分兩類:一是其在真正意義上的博弈問題中的應用,二是其在經濟和社會問題中的應用。正如我們盼望證明的那樣,經濟和社會問題可以從這個角度得到最好的解釋。。?我們將把這一理論應用于一些一般博弈之中,與其說是為了討論這些博弈,不如說是為了證實我們的理論.兩者之間的相互促進將隨著我們的討論進程變得越來越清楚。當然,我們的主要愛好還是在經濟和社會方面.這里,我們只能夠探討一些最簡潔的問題.不過,這些問題都是最基本的問題.另外,我們的最初目的是盼望證明,薪究如下問題的精確方法是存在的:利益的全都與對立、完善或不完善信息、自由的理性決策或機會因素的影響。。。。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對文明沖突理論與將來世界秩序問題作出更充分和系統(tǒng)的論證。該書中文版于1998年問世.在此書中亨廷頓的基本論點是:文明是獨特歷史的產物,不同的文明是不能融合而是沖突的,冷戰(zhàn)結束后,這種沖突突現出來了。亨廷頓是基于西方的立場寫出該篇論著的,他認為冷戰(zhàn)后時代的世界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全球開頭沿著文化這條線重建,人民之間的區(qū)分不是意識形態(tài),經濟的區(qū)分,而是文化的區(qū)分。經濟,軍事,外交等沖突已不再是國際沖突的主要形式和根源,而宗教信仰,種族和民族的歸屬感,文化價值觀,習俗等更能影響國際政治。將來世界之間的沖突將是文明之間的沖突。文明已成為,并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是國際政治中最基本的實體.新干涉主義作者曾任布什總統(tǒng)的格外助理,現為布魯金斯學會對外政策討論中心主任.他在此書中對冷戰(zhàn)后美國歷次重大軍事干涉行動作了多方面的分析和綜合討論,總結閱歷教訓,為美國的新軍事干涉供應理論依據。?本書使人得以見到冷戰(zhàn)后應運而生的所謂“新干涉主義”之全貌,對它保持糊涂的熟識。關于軍事干涉的爭論其次章美國軍事干涉的最新事例第三章軍事干涉的相關詞第四章是否需要進行軍事干涉第五章如何進行軍事干涉第六章重溫過去第七章展望將來第八章結論后記世界政治中的戰(zhàn)爭與變革就是這一思想方法的佳作。他指出,國際體系的變革在形式上主要有三種,即體系本身特征的變化(如行為主體類型的變化)、體系統(tǒng)治權的變化和行為主體間關系方式的變化。那么,這些變化的根源是什么呢?吉爾平認為,國際體系的變革,是由國家或其他行為主體所追求的利益和政策所決定的,其中,經濟利益起決定性作用。他還說,國際政治的變革本質上是一種結構變革,它并不是由某個國家單獨引起的,而是多個國家多種利益及政策相互作用的結果。在歷史上,國際政治的變革主要表現為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大國的衰落和新興大國的興起,新舊力氣之更迭的主要手段是進行霸權戰(zhàn)爭,因此戰(zhàn)爭轉變了國際體系及其結構,肯定數量的國家開頭處于一個新的權勢安排格局之中。世界政治中的戰(zhàn)爭與變革國際政治的穩(wěn)定與變革,是羅伯特·吉爾平教授在本書中所要探討的核心問題。為此,他力圖構建出全新的概念框架,用以思考國際體系的穩(wěn)定與各個行為主體不平衡的實力增長之間的關系;并運用歷史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理論來分析世界秩序的變革的動力與根源。?自本書初版至今二十余年間,吉爾平的觀點面臨著來自國際形勢激變和理論的雙重挑戰(zhàn),但是它對國際政治討論的貢獻遠遠超出了有關美國霸權衰落的預言,其作用“不是對政治變革作出精確的科學解釋,而是充當整理和解釋人類閱歷的分析工具”。因此,本書堪稱為國際政治經濟學領域中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世界政治中的長周期莫德爾斯基認為,1494年意大利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的世界政治可分為五個周期,每個周期大約為100-120年,由于每個周期都有一個世界領導者(莫德爾斯基對霸權國家的稱謂),因此它們可稱為葡萄牙周期(1494—1580年)、荷蘭周期(1580-1688年)、第一個英國周期(1688-1792)、其次個英國周期(1792—1914)和美國周期(1914年至今).每個周期又分為四個階段,即世界強國階段、非正統(tǒng)化階段、分散化階段和全球戰(zhàn)爭階段。周期變化的軌跡是,全球戰(zhàn)爭產生世界強國,而世界強國的消滅又帶來它的競爭者同它進行爭奪,世界政治因而相繼進入非正統(tǒng)化階段和分散化階段,最終導致另一場全球戰(zhàn)爭,如此反復不斷.莫德爾斯基認為,世界強國必須具備四個條件,即島國或半島的地理位置、穩(wěn)定和開放的國內政治社會結構、居于國際主導地位的經濟以及基于海上權勢的全球伸展能力。1494年以來,具備上述四個條件的世界強國是葡萄牙、荷蘭、英國和美國。他還斷言說,全球政治中的挑戰(zhàn)者國家都失敗了,如西班牙、法國、德國和蘇聯;而那些成功的世界強國,通常都是先前的世界領導者的同盟,如荷蘭取代葡萄牙,英國取代荷蘭,美國取代英國。權利政治馬丁·懷特是國際關系英國學派,亦稱國際社會學派第一代的領軍人物。在《權力政治》一書中,懷特以歷史比較討論的方法,對“國家體系”的基本概念、古希臘和波斯的國家體系、當代國家體系的地理和時空界限以及國際主權要求的合法性做了系統(tǒng)、經典的闡述。懷特認為,國家體系是由共同的文化傳統(tǒng)維系的,在這個體系中,行為體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基于共同的利益、價值觀念和歷史經歷的互動關系,這也是他所一再強調的國際政治恒久的根本特點。在懷特關于現實主義、理性主義和革命主義三大國際關系思想傳統(tǒng)的著作中,這種國際社會的特點得到更全面的闡釋和擴展。《權力政治》的現實意義在于,懷特這種高度重視文化、價值取向、規(guī)范理念、歷史閱歷的國際社會學說為后人對國際關系進行哲理性的思考,尤其對20世紀90年月興起的建構主義流派的理論構建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也為熟識和理解國際政治體系的本質及深層要素供應了參照。
國際機制本書中,國際政治經濟領域的14位專家學者深化地探討了“國際機制”這一概念。?前三章的作者們就幾種機制論觀點展開論述。有些觀點認為,國際機制必須從權力現實主義的國際關系視角加以看待,聲稱機制僅僅消滅于特定的環(huán)境下.另一些作者則從自由主義或格勞秀斯的立場動身,強調機制乃是內在于任何持久穩(wěn)固的國際互動過程之中的。隨后,作者們將這些理論觀點應用到國際關系的簡略問題上,集中探討了有關GATT的議題,以及存續(xù)至今的戰(zhàn)后貨幣和平安機制。?如何定義機制?它們是如何發(fā)起和演化的?它們如何運轉,以及發(fā)揮什么樣的功能?作為討論國際關系的一個工具,該術語有什么優(yōu)缺點?這些問題都是本書對該重要概念所作全面探討的一部分。本書必將激起政治學家和其他關注國際法和國際經濟學的讀者的廣泛愛好。國家利益論伯泰羅指出,國家利益就是建立、維護和擴大國家的統(tǒng)治權,為實現國家利益,可以實行軍事、政治、經濟和外交等多種手段。軍事上,為消除國家平安的外來威脅,要在邊疆地區(qū)建立堡壘并屯兵駐守,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占據屬于外國的戰(zhàn)略要地以為本國之用。外交上,應該擅長利用外部國家的沖突,可以通過結盟、游說、賄賂、和談甚至求得別國的庇護來維持本國的生存。此外,還應通過制服、聯姻、購買等方式增加國土??傊?,只要有利于本國利益,可以實行任何手段.《國家利益觀》一書原來是為了彌補馬基雅維里《君主論》不重視道德而作的,但事實上,伯泰羅的國家利益觀并不區(qū)分適當與不適當,以及道德與不道德。貫穿其著作的主題是,擁有大權的君主應成為國家利益最大的保護者和促進人,這與馬基雅維里的政治主張并無二致。還必須指出,伯泰羅的這本著作大量引用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和李維的著作,并體現了博丹的思想。伯泰羅所闡述的國家利益觀,對近代以來歐洲國際關系的理論和實踐都有著重大影響。觀念與外交政策:信念、制度與政治變遷本書通過對國際關系中一些重大決策過程的實證考察揭示出,觀念因素和物質因素在外交決策中發(fā)揮著同樣重要的作用。?本書論證了觀念的三種表現形態(tài):世界觀、原則化信念和因果信念。它們通過三種途徑對外交決策產生影響:觀念幫助界定利益,充當路線圖的作用;當存在著多種利益的競爭時,觀念能起到聚焦和粘合劑的作用,幫助形成合作聯盟;觀念能轉化為制度,發(fā)揮持久的影響。?本書傾注了美國國際關系理論大師們多年的心血,是連接新自由制度主義與建構主義的橋梁。建構主義創(chuàng)始人亞歷山大·溫特對它的評價是:“無論是對于唯心主義理論家來說,還是對于它的批判者來說,這都是一本必讀的書?!眹H化與國內政治《國際化與國內政治》是將比較政治與國際政治經濟學結合起來探討國際經濟力氣影響國內政治的一本重要論文集,參加各章寫作的作者都是在國際政治學和比較政治學領域極有建樹的聞名學者。
諸學者通過對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國際經濟的描述和美國、日本、中國、原蘇聯等國經濟政策的分析,勾畫出世界經濟國際化進程對傳統(tǒng)國內政治的影響概貌,并對世界經濟與國內政治的關系進行了理性反思。?本書堪稱討論國際化與國內政治互動關系的精品論著.女性主義與后現代國際關系本書以當代女性主義理論的新視野,全面評估了圍繞國際關系領域的主要爭論,表明女性主義已融入于國際關系的爭論之中。作者為我們展現了女性主義理論如何影響我們對國際關系理解的神奇。她詳盡闡述了挑戰(zhàn)國際關系認同政治學且體現移情作用的女性主義的“商談”方法,重點例證了英國格林康蒙婦女和平營的價值方式和津巴布韋婦女為本地生產合作社的進展與國際基金會談判所作出的努力。理解國際沖突聞名學者小約瑟夫·奈所著的《理解國際沖突:理論與歷史》一書,把歷史與理論結合起來,給學習國際政治的同學供應了一個分析過去和理解我們所面監(jiān)的現實問題之框架。?第五版包含了如下新內容:?·分析伊拉克戰(zhàn)爭及其后果與影響;?·闡述中東局勢的新進展,包括和平進程與民主化前景;
·分析美國“反恐戰(zhàn)爭"的新進展;
·添加了核武器集中方面的材料;?·評述小布什新的國家平安戰(zhàn)略以及先發(fā)制人戰(zhàn)爭和預防性戰(zhàn)爭所存在的問題;
·談論美國權力地位以及霸權和帝國問題;
·對軟權力作了更加深化和詳盡的分析;?·進一步評價了建構主義者的思路;?·增加了關互聯網、非政府組織和信息時代的權力之新教材,并且更新了有關全球化和世界政治經濟學的材料.帝國的悲傷本書以大量事實,深刻分析了9.11后美國政府的單邊主義政策和窮兵默武行徑的根源、現狀以及它的惡果。?本書作者是美國的東亞問題專家、美國加州高校教授.本書是他繼《后焰》后的又一本這方面的力作.他的批判分析是有深度的,所舉大量事實是令人信服的。本書是美國近期出版的批判美國單邊主義政策的圖書中比較有影響的一本,國內學術界已有評論。?本書是以美國的黷武主義為批判對象和主題。描述和批判了是美國黷武主義的成長、政府隱秘性的加強和認為美國在世界上可以不受約束的思想。這是一個美國知識分子并非孤獨的聲音和批判。新現實主義及其批判本書輯錄了國際關系理論史上“第三次論戰(zhàn)”期間,肯尼思-沃爾茲、羅伯特·基歐漢、約翰·魯杰、理查德-阿什利、羅伯特·考克斯、羅伯特·吉爾公平聞名理論家最重要的文本,展現了新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社會建構主義、后現代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等理論流派的學術精粹,集中探討了當代國際關系理論的幾個核心問題:如何建設國際關系理論學科?科學有效的國際關系理論模型如何建構?權力、利益與國際體系的本質是什么?社會力氣與國家行動之間存在著何種關系?制度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是什么?霸權與合法性的關系?世界政治變動的動力是物質力氣對比的變化,還是歷史實踐與觀念變遷?可否及何以在國際政治理論領域貫徹理性主義、國家主義、實證主義、結構主義、功利主義?國際政治討論要不要注意“過程層次”的分析?國際關系討論要不要關注人本身的解放?等等。紛爭與協(xié)作—-國際政治論集《紛爭與協(xié)作——國際政治論集》是傳統(tǒng)現實主義的一代宗師、美國耶魯高校和約翰·霍普金斯高校教授阿諾德·沃爾弗斯(1892—1968)傾畢生之力細心打造的傳世之作。?作為國際政治領域中一位杰出的思想者和實踐者,沃爾弗斯教授將理論、歷史和現實政策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大大深化了人們對于國際政治現實的理解,又避開了學界空談理論的流弊.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歐裔學者的哲學底蘊和美國學者的有用精神。?本書所包括的16篇論文,幾乎篇篇皆為經典。其所商量的范圍涵蓋國際政治中的行為體、國家間的友好與敵對、權力與道德的關系、對外政策的目標與手段、均勢的理論與實踐、國家平安的虛與實、集體防衛(wèi)與集體平安、同盟與中立、政治學理論與國際關系等國際政治中最為核心的問題.其所商量的深度直到今日仍屬難以超越之列,并成為當今國際政治學界眾多學術新銳登堂入室的起點.《經濟學家》雜志評論說:“沃爾弗斯教授的一篇論文,抵得上某些高校系科的全部成果.”此言不虛.信任全部對對外政策和國家平安事務感愛好的讀者,都可以從本書中吸取豐富的營養(yǎng).國際政治經典選讀在我們這些長期搞國際政治理論的人看來,美國在國際政治學界的地位,恰似它作為超級大國在全球政治中的位置一樣,有著難以撼動的優(yōu)勢和特色,也有不易察覺的弱點和盲點。?全書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無政府狀態(tài)及其后果”,從經典的國際政治命題動身,商量國際無政府狀態(tài)的特質、約束這種狀態(tài)的各種因素,以及權力對于國家行為體的重要性。其次部分“武力的使用”,在前一部分的基礎上,聚焦于國家如何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使用武力以實現國家利益的問題。第三部分“國際政治經濟學",表現了美國學者最喜愛的討論領域之一.最后一部分“當代世界政治”,主要是提示了時下困擾世人的很多熱點與危機,涉及的問題有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反美恐怖主義“基地"的狡詐多端、布什主義的特點、美國新保守主義的“帝國”野心、單極世界下的多極角逐、“失敗國家”與內戰(zhàn)頻發(fā)、種族沖突的各種形態(tài)、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fā)、溫室效應的成因、跨國行為體的網絡、人權問題的國際化、歐洲的一體化推動及其問題、國際法在新形勢下面臨的深刻沖突等等。這些專題在美國國際政治學界得到充分的爭論,形成了大量著述和觀點,本部分選取的是那些由名家撰寫并產生了廣泛影響的內容。海權對歷史的影響是關于奪取制海權的著作,它和《圣經》等書-起,被稱為“影響世界歷史的十六本書".作者馬漢,《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初步形成了他的海軍理論體系,全書分為十四章,共十八萬五千字。他認為,以貿易立國的國家,必須奪取并保持制海權,掌握海洋。要奪取和保持制海權,必須具有占優(yōu)勢的海上實力,即強大的艦隊和商船隊以及發(fā)達的基地網。他從戰(zhàn)略角度提出海軍戰(zhàn)略就是在平常和戰(zhàn)時建立并加強海上實力,以實現國家的戰(zhàn)略目標。他認為,奪取制海權的方法是艦隊決戰(zhàn)和海上封鎖,而要完全奪得制海權,只有通過艦隊決戰(zhàn)。他強調集中兵力,把集中兵力視為基本的作戰(zhàn)原則和貫徹海軍戰(zhàn)略的主要手段。他主張美國應建立強大的遠洋艦隊,首先掌握加勒比海地區(qū)和中美洲地峽,爾后進一步掌握其他海洋.馬漢的海權論,是美國資本主義開頭進入壟斷階段時產生的,它適應了美國壟斷資本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成為當時美國政府制定海洋政策和海軍進展政策的理論依據,并對英、德、日等國的海軍建設和海洋戰(zhàn)略產生過重大影響.利維坦霍布斯在書中寫道,人類進入社會并組成國家之前,處于人人自危的普遍爭斗的自然狀態(tài),人與人之間布滿著自私自利、猜疑、恐懼、貪欲和殘暴無情;在這種情況下,人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求得自保和生存,為此,個人出于對和平與安定生活的渴望,出于理性,相互訂立契約,放棄個人的自然權利,將它交給一個集體,這個集體就擁有來源于全部個人意志的集體意志,它就成為主權者,亦即國家.主權是肯定和至高無上的,也是不行分割和不行轉讓的。霍布斯還將人與人之間的自然狀態(tài)模式應用于國際關系,認為國際關系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普遍的國際沖突或戰(zhàn)爭狀態(tài)是它的根本特征。在戰(zhàn)爭狀態(tài)下,不存在任何道義,沒有是非之分,也沒有正義與非正義的區(qū)分.一國為了平安,可以不擇手段,連本身的承諾都可以背棄。當然,出于國家利益的需要,主權國家可以依據理性而結盟,并推行均勢外交?;舨妓菇沂镜膰H關系的無政府特征,極大了影響了20世紀的現實主義學派的思維。當前歐洲政治均勢現狀散論近代以來幾個世紀的歐洲歷史業(yè)已表明,正是由于各主要國家的政治家紛紛推行均勢政策,歐洲才能得以避開統(tǒng)一于一個國家之下,歐洲大國之間也避開了常常性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對于波蘭三次被俄、奧、普瓜分,根茨說這正是大國均勢政策的必定結果,否則,它們之間的戰(zhàn)爭要激烈得多.另一方面,他認為那些以維持均勢為目標的戰(zhàn)爭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它們不同于旨在摧毀歐洲政治體系的霸權戰(zhàn)爭,如拿破侖戰(zhàn)爭。與此相應,旨在維持歐洲政治均勢的國際干涉,甚至是干涉一國內政,也是必要的與合理的??傊?根茨以均勢作為分析和理解國際關系的核心概念,這就導致他走向一種近乎徹底的非道德的現實主義立場。根茨的思想對歐洲政治家和外交家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他不僅作為大會秘書親自參加制訂維也納會議的和平計劃,而且他的均勢觀念成為這一和平支配的指導原則.毫無疑問的是,后世的現實主義者亦從他的觀念中吸取了不行或缺的思想營養(yǎng).本篇選自《當前歐洲政治均勢現狀散論》,闡述了均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國家與戰(zhàn)爭就是其早期現實主義思想的代表,當然,也是經典現實主義學派的代表作,它至今仍是美歐各國國際關系專業(yè)教學和討論的必備參考書。該書是一部分析國際沖突、戰(zhàn)爭與和平的理論性極強的著作,他圍繞戰(zhàn)爭的根源與和平的條件問題,將國際關系思想分成三個派別:第一個派別通過考察人性來分析戰(zhàn)爭與和平,其次個派別通過剖析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來解釋國際沖突,第三個派別則將戰(zhàn)爭的根源歸因于國際政治的無政府狀態(tài)。因此,沃爾茲通過歷史的和哲學的分析,首次提出了理解沖突的三個層次或三個模式。該書的結論是,國際政治的無政府狀態(tài)這個層次上的沖突根源說是理解國家結構層次和人性層次關于戰(zhàn)爭與和平觀念的基礎。本篇選自《人、國家與戰(zhàn)爭》。國際政治的系統(tǒng)與過程奠定了國際關系討論領域科學行為主義方法的基礎。所謂科學行為主義,是指將經濟學、心理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的原理以及信息論、系統(tǒng)論、掌握論等運用于國際關系討論而形成的新的分析方法。借助于這一方法,國際關系討論自六十年月起消滅了許很多多新的理論和分析模式,卡普蘭所代表的國際系統(tǒng)理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簡潔地說,卡普蘭將世界比作一個大實驗室,國際政治的各種力氣及其相互作用均發(fā)生在這個實驗中,系統(tǒng)理論就是用來討論和分析該實驗室內不斷變化的國際政治現象的宏觀模式.卡普蘭通過系統(tǒng)討論,提出了6種基本的國際體系模式:均勢體系、松散的兩極體系、緊密的兩極體系、全球體系、等級體系和單位拒絕體系(或曰霸權體系).當然,這些個基本的模式又變生出若干其他的亞體系或子體系。國際政治的系統(tǒng)和過程《國際政治的系統(tǒng)和過程》是莫頓·卡普蘭的代表作,本書為2005年新版。在書中,作者把系統(tǒng)理論這一新方法引入了國際關系討論之中,系統(tǒng)分析了各種國際政治系統(tǒng)的特征、結構和作用,提出了國際政治系統(tǒng)的六個模式,即均勢系統(tǒng)、松散的兩極系統(tǒng)、堅固的兩極系統(tǒng)、等級統(tǒng)治系統(tǒng)、全球系統(tǒng)和單位拒絕系統(tǒng),被稱為“卡普蘭國際體系六模式”。本書第一部分“論行動系統(tǒng)"試圖描述各種可能的國際政治系統(tǒng),并說明每一系統(tǒng)可能持久存在的外部環(huán)境或每個系統(tǒng)可能轉化為另外一個系統(tǒng)的條件;其次部分“論過程”敘述若干個調節(jié)和一體化的命題;第三部分“論價值”論述的是價值理論,商量有關價值、價值變化、信息及社會結構之間關系的命題;第四部分“論策略”商量對策論的概念,涉及如何使各種模型適合于國際政治系統(tǒng)的社會結構。最后談了猜測問題.世界政治中的行為與反應考察了1740—1960年間的國際體系,并依據主要國家的外交手段和目標將其分為9個時期或9種類型,即18世紀(1740—1789)、革命的帝國(1789-1814)、歐洲協(xié)調(1814-1822)、不完全的協(xié)調(1822-1848)、裂開的協(xié)調(1848—1871)、俾斯麥的協(xié)調(1871-1890)、帝國主義的民族主義(1890-1918)、極權的軍國主義(1918-1945)、戰(zhàn)后體系(1945—1960)。羅斯克蘭思認為,國際體系內存在著搗亂者(一個或幾個國家,或國家同盟)和執(zhí)法者(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或國家同盟或協(xié)調體制或其他形式),兩者之間的權勢對比如果傾向于前者,則國際體系是不穩(wěn)定的,而如果是傾向于后果者,就是穩(wěn)定的。因此,第一、三、四、六、九種體系是穩(wěn)定的,而其余則是不穩(wěn)定的,而不穩(wěn)定的根源,主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苗木種植與水資源利用合作合同規(guī)范3篇
- 2024版計算機軟件許可與實施協(xié)議版B版
- 2024年路演活動專用展示廳房屋租賃轉租合同3篇
- 2024年項目合作合同:文化旅游景區(qū)開發(fā)與合作
- 2024年食品冷鏈物流與配送服務合同
- 2024年鮮活水產品運輸合同3篇
- 2024年高效委托薪資發(fā)放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采購合同范本:供應商與采購方的貨物質量、交付時間等關鍵條款
- 2022年撫順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期末試卷A(有答案)
- Unit+5+I+think+that+mooncakes+are+delicious同步練-+2024-2025學年魯教版(五四學制)八年級英語下冊+
- 學校2025年寒假綜合實踐暨跨學科作業(yè)設計活動方案
- 10以內加減法(直接打印,20篇)
- 礦卡司機安全教育考試卷(帶答案)
- 《HSK標準教程1》第1課課件-
- 熱熔標線 施工方案
- 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課件
- 電力業(yè)擴工程竣工驗收單
- 三年級上冊口算題(1000道打印版)
- 安全保護區(qū)巡查管理規(guī)定
- 2021年12月醫(yī)院臨床藥師培訓理論考核試題(心血管專業(yè))
- 科目一考試成績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