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即墨新興中學高二生物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新興中學高二生物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新興中學高二生物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新興中學高二生物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新興中學高二生物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新興中學高二生物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廣告語“聰明的媽媽會用心(鋅)”道出了鋅的重要性。研究發(fā)現(xiàn)生物體內有70多種酶的活性與Zn2+有關,這說明無機鹽()A.對維持酸堿平衡有重要作用B.對維持細胞形態(tài)有重要作用C.對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D.對調節(jié)細胞內溶液的濃度有重要作用參考答案:C2.某實驗小組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耐鹽水稻,圖A表示含有耐鹽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圖B表示質粒,其上含有BamHI、SmaI和HindIII三種限制酶的酶切位點。請回答下列問題:(1)分析上圖可知,欲構建重組DNA分子,應選用________________兩種限制酶切割質粒和外源DNA分子,使用兩種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2)題(1)中不使用另外一種限制酶切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題(1)中構建成功的重組質粒若用該酶切割能產生____________種不同的DNA片段。(3)質粒中的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成功導入了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受體細胞本身不含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和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不能在含____________(填“氨芐青霉素”或“四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基中進行培養(yǎng)。(4)將重組質粒導入單子葉植物細胞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個體水平上鑒定耐鹽基因是否成功表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

(1).BamHI和HindIII

(2).防止質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環(huán)化及質粒與目的基因的反向連接

(3).SmaI會破壞目的基因

(4).3

(5).篩選和鑒定目的基因

(6).四環(huán)素

(7).基因槍法

(8).將轉基因水稻置于鹽堿地中培育(用一定濃度的鹽水澆灌轉基因水稻),觀察其能否正常生長【分析】據(jù)圖分析,圖A外源DNA分子上含有3種限制酶切割位點,其中SmaI會破壞目的基因(耐鹽基因),因此獲得目的基因只能利用目的基因兩側的BamHI和HindIII;圖B為質粒的結構示意圖,若要構建基因表達載體,也只能用BamHI和HindIII進行切割,但是會破壞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因此構建的基因表達載體(重組質粒)上只有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一種標記基因。【詳解】(1)根據(jù)以上分析已知,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應該選擇的限制酶是BamHI和HindIII;利用兩種不同的限制酶進行切割,可以防止質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環(huán)化及質粒與目的基因的反向連接。(2)據(jù)圖A分析,限制酶SmaI會破壞目的基因(耐鹽基因),因此不能用該限制酶切割外源DNA分子;題(1)中構建成功的重組質粒含有三個限制酶SmaI的切割位點,若被該酶切割,會產生三種不同的DNA片段。(3)標記基因的作用是篩選和鑒定目的基因是否導入了受體細胞。由于重組質粒上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被破壞,因此成功導入了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受體細胞本身不含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和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不能在含四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基中進行培養(yǎng)。(4)基因槍法常用作將重組質粒導入單子葉植物細胞;從個體水平上鑒定耐鹽基因是否成功表達,應該將轉基因水稻置于鹽堿地中培育(用一定濃度的鹽水澆灌轉基因水稻),觀察其能否正常生長?!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步驟的相關知識點,特別是構建基因表達載體過程中限制酶的選擇,能夠根據(jù)圖A判斷選擇的限制酶種類,進而判斷圖B中切割后破壞的標記基因的種類。3.為研究噬菌體侵染細菌的詳細過程,你認為如何選擇同位素標記的方案(

)A.用14C或3H培養(yǎng)噬菌體,再去侵染細菌B.用180或15N培養(yǎng)噬菌體,再去侵染細菌C.將一組噬菌體用32P和35S標記D.一組用32P標記DNA,另一組用35S標記蛋白質外殼參考答案:D4.如圖表示基因控制生物件狀的兩個途徑,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途徑1:基因→蛋白質→性狀

途徑2:基因→酶(代謝)→性狀A.囊性纖維病體現(xiàn)了基因以途徑2的方式控制性狀B.途徑1和2可以發(fā)生在同一個細胞中C.途徑1和2所表現(xiàn)的性狀可能受多個基因控制D.途徑1和2中的一個基因可能控制多個性狀參考答案:A囊性纖維病致病的根本原因是CFTR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運輸Cl-的CFTR跨膜蛋白的第508位的氨基酸缺失,體現(xiàn)了基因以途徑1的方式控制性狀,A項錯誤;途徑1和2分別表示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狀、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進而控制代謝活動來間接控制生物性狀,可以發(fā)生在同一個細胞中,B項正確;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并不都是簡單的線性關系,有的性狀可能受多個基因控制,有些基因則會影響多種性狀,C、D項正確。5.能夠在機體內識別“非己”成分功能的細胞是…

①吞噬細胞②T細胞③B細胞④記憶細胞⑤漿細胞⑥效應T細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⑥參考答案:D6.沒有成形細胞核的生物和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分別是(

)A.大腸桿菌與藍藻

B.大腸桿菌與病毒

C.大腸桿菌與酵母菌

D.酵母菌與病毒參考答案:B7.樹突狀細胞(DC細胞)是具有強大專職呈遞抗原能力的細胞,能攝取、處理及呈遞抗原,啟動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如圖為DC細胞參與免疫的過程,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DC細胞能利用溶酶體內的多種水解酶將攝入細胞內的抗原分解B.圖示過程體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防衛(wèi)、監(jiān)控和清除功能C.T細胞受到DC細胞呈遞的抗原的刺激后會增殖分化出記憶細胞D.將患者的DC細胞經體外增殖后回輸入該患者體內不會引起“排斥反應”參考答案:B【考點】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分析】分析題干和題圖信息可知,樹突細胞的功能是攝取、處理病原體使之暴露出特有的抗原,然后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激發(fā)機體的特異性免疫過程.【解答】解:A、樹突細胞攝取病原體后形成內吞泡,內吞泡與溶酶體融合,在溶酶體水解酶的作用下使病原菌分解,A正確;B、圖示過程體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防衛(wèi)功能,B錯誤;C、樹突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后,T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C正確;D、患者的DC細胞經體外增殖過程屬于細胞有絲分裂,形成的子細胞與親代細胞相同,回輸入該患者體內不會引起“排斥反應”,D正確.故選:B.8.以下不能說明細胞全能性的實驗是

)A.胡蘿卜韌皮部細胞培育出植株B.轉入抗蟲基因的棉花細胞培育出植株C.紫色糯性玉米種子培育出植株D.番茄與馬鈴薯體細胞雜交后培育出植株參考答案:C略9.甲、乙兩種酶用同一種蛋白酶處理,酶活性與處理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甲酶能夠抗該種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D.乙酶活性的改變是因為其分子結構的改變參考答案:B10.在有關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來標記DNA分子。用、、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脫氧)上三個磷酸基團所處的位置(~~,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ATP和dATP都可以直接作為原料來合成DNA,并為其提供能量B.若ATP形成ADP的同時可將磷酸基團轉移至DNA末端上,則利用A-~~,可得到32P標記的DNAC.若用dATP作為DNA合成的原料,則需要32P標記dATP的位上的磷酸基團才能得到32P標記的DNAD.用一個兩條鏈都標記的DNA為模板,用不帶標記的dATP為原料,合成n個DNA,其帶標記的DNA所占比例為2/n參考答案:D【分析】1、ATP中文名稱叫三磷酸腺苷,結構簡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團,~代表高能磷酸鍵,水解時遠離A的磷酸鍵易斷裂,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為RNA的基本單位之一。

2、DNA的基本單位為脫氧核苷酸,一分子脫氧核苷酸為一分子脫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的,d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是DNA的基本單位之一。【詳解】A、ATP中兩個磷酸基團被水解掉后所得的物質是合成RNA分子的單體之一,dATP中兩個磷酸基團被水解掉后所得的物質是合成DNA分子的單體之一,A錯誤;

B、ATP分子中遠離A的高能磷酸鍵容易斷裂和重新生成,某種酶可以催化ATP的一個磷酸基團轉移到DNA末端上,同時產生ADP,那么該酶作用的磷酸基團應在ATP的γ位上,B錯誤;

C、若用帶有32P標記的dATP作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將32P標記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則帶有32P的磷酸基團應在dATP的“α”位上,C錯誤;

D、用一個兩條鏈都標記的DNA為模板,用不帶標記的dATP為原料,合成n個DNA,其帶標記的DNA為兩個,所占比例為2/n,D正確。

故選D。【點睛】1、ATP中的糖是核糖,dATP中的糖是脫氧核糖。2、細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質除了ATP,還有CTP、GTP、UTP,但是沒有TTP,因為五碳糖是核糖。11.活細胞內合成淀粉酶的場所是

A.線粒體

B.核糖體

C.高爾基體

D.葉綠體參考答案:答案:B12.赫爾希通過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實驗包括4步;①培養(yǎng)噬菌體,②35S和32P分別標記大腸桿菌,③放射性檢測,④離心分離。實驗步驟的順序為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參考答案:C13.現(xiàn)有一可進行逆轉錄的RNA病毒,如果它決定某性狀的一段RNA含堿基A19%,C26%,G32%,則通過逆轉錄過程形成的雙鏈DNA含堿基A的比例是(

)A.19%

B.21%

C.23%

D.42%參考答案:B14.如圖中A圖表示某些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錐體圖,P為生產者,Q1為初級消費者,Q2為次級消費者.B圖是將A圖中的各營養(yǎng)級所含有的能量進行分類剖析,圖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來的能量(假設它不被下一營養(yǎng)級所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b+c+d+e為本年度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

B.c1表示初級消費者中被次級消費者所同化的量

C.b和d之一可代表生產者傳遞給分解者的能量

D.初級消費者產生的糞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c中的參考答案:D15.以下有關生物遺傳與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A.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移接,僅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B.沒有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也可能患遺傳病C.基因重組導致雜合子Aa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D.染色體畸變和基因突變均可以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參考答案:B16.將接種了紅色細菌的培養(yǎng)皿置于紫外線下幾天,結果培養(yǎng)皿中除長了一個白色菌落外,其余菌落都是紅色的,據(jù)此,實驗者應該(

)A.暫不作結論

B.斷定是紫外線產生了白色菌落的變異C.如果不繼續(xù)用紫外線照射,預期那個白色菌落將轉變?yōu)榧t色D.斷定白色菌落是一種可遺傳的變異參考答案:A17.制作四川泡菜時要用特殊的壇子,壇子需加水密封,密封壇口的目的是(

)A.隔絕空氣,抑制細菌繁殖

B.阻止塵埃,防止污染C.造成缺氧環(huán)境,利于乳酸菌發(fā)酵

D.防止污染,利于醋酸菌發(fā)酵參考答案:C18.測定泡菜樣品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時,氫氧化鋁乳液的作用是A、與亞硝酸鹽發(fā)生顏色反應

B、提取泡菜樣品中的亞硝酸鹽C、吸附泡菜汁中的雜質,使泡菜汁透明澄清

D、用于制備標準顯色液參考答案:C略19.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特殊性決定了個體的特殊性,因此,對細胞的深入研究是揭開生命奧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關鍵。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有幾項是①藍藻、霉菌、水綿的細胞不是都含有核糖體、DNA和RNA

②人和動物細胞在無氧條件下也能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并產生二氧化碳③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不一定有葉綠體;無線粒體的細胞不能進行有氧呼吸④抑制細胞膜上載體活性或影響線粒體功能的毒素,會阻礙根細胞吸收礦質離子

⑤性激素的合成與內質網有關⑥細菌和植物細胞都有細胞壁,但其主要成分不同⑦在一個細胞周期中,T和U兩種堿基被大量利用時,細胞一定處于分裂間期A.2

B.3

C.4

D.5參考答案:C20.糖尿病病情判斷的主要依據(jù)之一是尿液中葡萄糖與含氮量的比值。該比值越高,病情越嚴重,此時(

)A.尿液中幾乎沒有尿素B.尿糖很高,蛋白質分解很少C.幾乎不能利用糖,蛋白質分解加強D.細胞利用的糖很多,而合成的蛋白質很少參考答案:C尿糖的原因是糖代謝發(fā)生紊亂,不能正常分解提供能量,而這個時候機體的能量顯然是分解脂類、蛋白質類得來的,因此是糖類幾乎不能利用,而蛋白質利用過量,分解過量,故選C。21.將大腸桿菌接種在徹底滅菌的培養(yǎng)基表面時.下列關于接種操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該操作通常在酒精燈火焰附近操作B.打開裝有菌種的試管,迅速、直接將接種環(huán)伸入試管,挑取少許菌體C.抽出接種環(huán)時,帶菌部分不要觸及管壁D.在待接種試管的培養(yǎng)基上劃線時不要劃破培養(yǎng)基表面參考答案:B【考點】I1: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yǎng).【分析】平板劃線法:通過接種環(huán)在瓊脂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連續(xù)劃線的操作,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分散到培養(yǎng)基表面.其操作步驟是:①將接種環(huán)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直至燒紅.②在酒精燈火焰旁冷卻接種環(huán),并打開大腸桿菌的菌種試管的棉塞.③將菌種試管口通過火焰達到消滅試管口雜菌的目的.④將冷卻的接種環(huán)伸入到菌液中取出一環(huán)菌種.⑤將菌種試管口再次通過火焰后塞上棉塞.⑥將皿蓋打開一條縫隙,把接種環(huán)伸入平板內劃3~5條平行線,蓋上皿蓋,不要劃破培養(yǎng)基.⑦灼燒接種環(huán),冷卻后從第一區(qū)劃線末端開始向第二區(qū)域內劃線.重復上述過程,完成三、四、五區(qū)域內劃線.注意不要將第五區(qū)的劃線與第一區(qū)劃線相連.⑧將平板倒置放在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解答】解:A、為了防止雜菌污染,接種微生物的相關操作應該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A正確;B、在酒精燈火焰旁打開含有菌種的試管棉塞,并將試管口過火焰,將已冷卻的接種環(huán)伸入菌液,沾取一環(huán)菌液,將試管口過火焰并塞上棉塞,B錯誤;C、抽出接種環(huán)時,帶菌部分不要觸及管壁,C正確;D、在待接種試管的培養(yǎng)基上劃線時不要劃破培養(yǎng)基表面,D正確.故選:B.22.下列生理過程不屬于需氧呼吸的是A.糖酵解

B.檸檬酸循環(huán)

C.卡爾文循環(huán)

D.電子傳遞鏈參考答案:C23.下列關于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敘述,合理的是(

)A.該計劃的目的是測定人類一個染色體組中全部DNA序列B.該計劃是人類從細胞水平研究自身遺傳物質的系統(tǒng)工程C.該計劃的實驗將有助于人類對自身疾病的診治和預防D.該計劃的實驗不可能產生種族歧視、侵犯個人隱私等負面影響參考答案:C24.下列與多倍體形成有關的是A.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B.紡錘體的形成受到抑制C.個別染色體增加

D.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參考答案:B25.圖示為內蒙古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某食物網,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所含內容與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缺乏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共____條食物鏈,其中戊與己的種間關系為______________。(3)如果乙是生長在甲上的一種植食性動物蚜蟲,則調查其種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4)如果戊可以根據(jù)丙的氣味發(fā)現(xiàn)并捕食丙,這屬于___________信息,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參考答案:

(1).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

(2).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信息傳遞

(3).4

(4).捕食和競爭

(5).樣方法

(6).化學

(7).調整生物的種間關系本題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信息傳遞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程度。(1)圖中表示的是食物鏈和食物網,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構成,而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除了生產者、消費者還有分解者。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有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三大功能。(2)食物鏈是從生產者開始到不被捕食的最高營養(yǎng)級結束,分析圖中共有4條食物鏈。戊和己既有捕食關系還有共同的食物丙,所以還有競爭關系。(3)蚜蟲雖然是動物,但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所以常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4)如果戊可以根據(jù)丙的氣味發(fā)現(xiàn)并捕食丙,氣味是化學物質散發(fā)的,所以屬于化學信息,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可以調整生物的種間關系,從而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點睛: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沒有分解者,所以其中所有的生物不能構成一個群落。26.番茄果實的顏色由一對基因A、a控制,下表是關于番茄果實顏色的3個雜交實驗及其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實驗組親本表現(xiàn)型F1的表現(xiàn)型和植株數(shù)目紅果黃果1紅果×黃果4925042紅果×黃果99703紅果×紅果1511508

A.番茄的果實顏色中,黃色為顯性性狀B.實驗1的親本基因型:紅果為AA,黃果為aaC.實驗2的F1中紅果番茄均為雜合子D.實驗3的F1中黃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參考答案:C27.下面的哪一個實例屬于光裸的巖地上演替的實例A.苔蘚→地衣→草本植物

B.地衣→草本植物→苔蘚C.地衣→苔蘚→草本植物

D.草本植物→苔蘚→地衣參考答案:C28.一個正常的男性與一個其父是紅綠色盲患者的正常女性結婚,其后代女性中患紅綠色盲的可能性是

A.0 B.25% C.50% D.100%

參考答案:A29.有三個核酸分子,經分析可知,共有五種堿基、八種核苷酸、四條核苷酸鏈,它們是(

)A.一個DNA分子,兩個RNA分子

B.三個DNA分子C.兩個DNA分子,一個RNA分子

D.三個RNA分子參考答案:A30.在下列四種化合物的化學組成中,與圓圈中“A”所對應的名稱相符的是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參考答案:D31.有關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敘述,正確的是()A.長跑后肌肉酸痛是因為運動過程中骨骼肌細胞只進行無氧呼吸積累了大量酸性物質B.病毒侵入人體細胞后,可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將其清除C.血液中CO2濃度升高會導致呼吸中樞抑制D.人體散失水分過多會導致下丘腦中的神經中樞產生渴覺參考答案:B【考點】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內環(huán)境的理化特性.【分析】人體內環(huán)境指人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動物體內各項生命活動常常同時受神經和體液的調節(jié),這兩種調節(jié)協(xié)調作用,各器官、系統(tǒng)的活動才能協(xié)調一致,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才能得以維持,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機體才能適應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解答】解:A、長跑后肌肉酸痛是因為運動過程中骨骼肌在進行有氧呼吸的同時,部分細胞因供氧不足而進行無氧呼吸,積累了大量的酸性物質比如乳酸等所致,A錯誤;B、病毒侵入人體細胞后,可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將其清除,B正確;C、血液中CO2濃度升高,會通過體液運輸,刺激呼吸中樞,導致呼吸中樞興奮,C錯誤;D、人體散失水分過多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的滲透壓感受器興奮,引起大腦皮層產生渴覺,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綜合考查無氧呼吸的產物、免疫調節(jié)、CO2調節(jié)、水鹽平衡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點,明確相關的知識點,理論聯(lián)系實際,正確的解答各個選項.32.如圖是某細胞的部分結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結構②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于DNA中

B.結構①、③、⑥中都含有RNAC.結構②、④、⑤都具有雙層膜

D.結構②、⑤的基質中都能產生ATP參考答案:B33.如果科學家通過轉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細胞進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復正常。那么,她后來所生的兒子中()A.全部正常

B.一半正常

C.全部有病

D.不能確定參考答案:C改造的是造血干細胞,生殖細胞沒有改造,因此她產生的卵細胞上仍然帶有致病基因,所生的兒子全部有病。34.生物武器是指在戰(zhàn)爭中使人、畜致病,毀傷農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體、衣原體、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類。根據(jù)它們的類型,預測下列不屬于生物武器危害性特點的是(

)A.傳播不受氣候影響

B.傳染范圍廣

C.傳播途徑多

D.傳染性強

參考答案:A35.右圖表示人體中部分體液的關系圖,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過程2、3受阻時,會引起組織水腫B.乙表示細胞內液C.T細胞、B細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D.丁液中O2濃度比甲液中高參考答案:C36.下列關于特異性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細胞免疫中效應T細胞產生抗體消滅抗原②淋巴因子能增強免疫細胞對靶細胞的殺傷作用

③在特異性免疫反應過程中能產生記憶細胞④體液免疫中,漿細胞與靶細胞接觸使其裂解死亡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C37.科研人員分別給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種激素后,觀察到的相應反應如下表,據(jù)此判斷激素a、b、c的化學名稱依次是A.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生長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C.胰島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D.生長激素、胰島素、甲狀腺激素參考答案:C38.一般情況下,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

A、蛋白質

B、糖類

C、脂質

D、核酸參考答案:A39.下列關于微生物分離和培養(yǎng)的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分離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釋度B.測定土壤樣品中的活菌數(shù)目,常用顯微鏡直接計數(shù)法C.提純和分離嚴格厭氧型微生物,一般不用稀釋涂布平板法D.分離能分解尿素的細菌,要以尿素作為培養(yǎng)基中唯一氮源參考答案:B40.將胡蘿卜韌皮部細胞培養(yǎng)成幼苗時,下列條件中不需要的是(

)A.具有完整細胞核的細胞

B.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和植物激素C.離體狀態(tài)

D.導入指定基因參考答案: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41.山葡萄以釀酒的獨特口味、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以及極強抗寒性在葡萄育種領域占據(jù)重要地位??茖W家對“雙優(yōu)”(品種名)山葡萄幼苗進行多倍體誘導,幼苗成活數(shù)和變異數(shù)見下表:誘變劑濃度%處理24小時處理48小時處理72小時莖(芽)分生組織(個)成活數(shù)變異數(shù)成活數(shù)變異數(shù)成活數(shù)變異數(shù)0303003002700.1302402001600.230121101530.4305231300.630000000

(1)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常用誘變劑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多倍體育種的原理是:誘導植物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_。(2)設置零濃度組的目的______________,山葡萄的成活率隨______________而下降。(3)多倍體誘變劑多數(shù)為有毒害的化學試劑。在誘導多倍體育種過程中,研究人員偶然發(fā)現(xiàn)一株原種群中沒有的,抗旱但不耐寒型的植株,這一變異最可能是誘變劑誘發(fā)了__________導致的。研究人員想利用此變異植株選育既抗旱又抗寒的新品種,最簡單的辦法是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

(1).秋水仙素

(2).在細胞分裂前期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3).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4).對照

(5).處理時間的延長和藥物濃度的增加

(6).基因突變

(7).用抗旱不耐寒與抗寒不抗旱的品種雜交試題分析:根據(jù)表格分析,實驗的自變量是誘變劑濃度、處理時間,因變量是莖(芽)分生組織的變異數(shù)和成活數(shù);其中誘變劑濃度為0的組是對照組,隨著濃度的增加和處理時間的延長,成活數(shù)都在逐漸增加,且誘變劑濃度過高時成活數(shù)為0。(1)誘導多倍體常用的誘變劑是秋水仙素,其可以抑制細胞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多倍體育種的原理是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2)根據(jù)以上分析已知,零濃度組為對照組,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和藥物濃度的增加,山葡萄的成活率之間下降?!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jù)表格判斷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并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分析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42.為探究2,4-D溶液濃度對迎春枝條生根的影響,某同學首先按照圖一所示步驟配制了一系列濃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選擇插條,分組、編號,浸泡枝條,適宜條件培養(yǎng),得到實驗結果如圖二所示。圖三是迎春幼苗橫放后根和莖的生長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二可確定促進迎春枝條生根的最適生長素類似物濃度在__________mol/L之間,圖中對根的生長起抑制作用的生長素類似物濃度是__________mol/L。(2)圖二、圖三的實驗結果能體現(xiàn)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特點的是圖__________;a、b、c、d四處中,生長素類似物可能對植物生長起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處。(3)為驗證重力作用下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fā)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分,可行的實驗設計思路是:將生長狀況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A、B、C三組,其中B、C組分別按下圖__________和__________處理作為實驗組,三組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