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祛濕劑.課件_第1頁
方劑學祛濕劑.課件_第2頁
方劑學祛濕劑.課件_第3頁
方劑學祛濕劑.課件_第4頁
方劑學祛濕劑.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袪濕劑概述一、定義二、分類三、組方特點四、使用注意定義組成

祛濕藥為主功用

化濕利水,通淋泄?jié)?。主?/p>

水濕病證。1.本章之“化濕藥”包括哪些類型?2.水與濕何異?3.化濕、利水、通淋、泄?jié)岣鳛楹我猓?.何為水濕病證?常見哪些類型?(隱藏)水濕內(nèi)生(上中下三焦之異)(寒化熱化之別)外感易阻滯氣機(兼挾風、寒、熱、暑)與肺脾腎三臟密切相關(guān)病位性質(zhì)1.化濕和胃劑2.清熱祛濕劑3.利水滲濕劑4.溫化水濕劑5.祛風勝濕劑分類1.防溫燥或滲利傷陰(津)2.防溫燥動血,滲利動胎配伍特點1.注重調(diào)理臟腑功能(宣肺、健脾、溫腎)2.注重調(diào)理氣機(氣化濕亦化)使用注意第一節(jié)化濕和胃平胃散

《簡要濟眾方》立法燥濕健脾,行氣和胃。[組成]蒼術(shù)厚樸陳皮炙甘草(姜.棗)[主治]濕滯脾胃證。病機

脾失健運——納差、肢重、怠惰濕阻中焦胃失和降——惡心嘔吐、噯氣吞酸

氣機失暢——脘腹脹滿蒼術(shù)燥濕健脾(君)厚樸行氣燥濕(臣)陳皮理氣和胃燥濕(佐)甘草調(diào)和諸藥(使)生姜、大棗調(diào)和脾胃配伍意義1.為治療濕阻中焦證的代表方。2.使用指征脘腹脹滿,苔白厚膩。3.使用注意防助熱、傷陰、動血。應用要點4.臨證加減凡濕阻中焦者,均可以本方加減治療。藿香正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療外感風寒,濕阻中焦的代表方1.本方組成與平胃散有何異同?2.本方功用、主治與平胃散有何異同?3.無表證者是否可使用本方?皆具燥濕、健脾、理氣、和胃之藥組成同異諸藥數(shù)量增加,又增解表之品白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藿香、蘇葉、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曲桔梗功用燥濕健脾,理氣和胃功著,兼可解表散寒?1.為清半夏、生姜汁、白礬、六神曲、面粉等制成的曲劑;或法半夏、赤小豆、苦杏仁、面粉等與鮮青蒿、鮮辣蓼、鮮蒼耳煎出液制成的曲劑。2.味苦、辛,性平。功能化痰濕,消食滯。主治咳嗽,痰多,嘔惡,食積,泄瀉。3.內(nèi)服:煎湯,紗布包,5~10g。4.《飲片新參》:“內(nèi)熱煩渴者慎服?!卑胂那?.本方為治療外寒內(nèi)濕證的常用方。2.本方重在化濕和中,無表證者亦可使用。3.使用指征:惡寒腹痛,嘔吐或泄瀉,舌苔白膩(夏季常見)。4.臨證加減:若發(fā)生于夏季,可加?應用要點第二節(jié)清熱祛濕茵陳蒿湯

《傷寒論》組成茵陳蒿梔子大黃主治濕熱黃疸證。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小便不利,舌苔黃膩,脈沉數(shù)。黃疸證治要點如何?現(xiàn)代臨床發(fā)現(xiàn),黃疸與瘀血亦有關(guān)證候特點鞏膜、皮膚、小便發(fā)黃。病機要點濕(無濕不成疸)濕熱——陽黃寒濕——陰黃治療大法祛濕(令濕有去路)清熱祛濕溫化寒濕茵陳——清利濕熱退黃梔子——清熱利濕,引濕熱自小便而出。大黃——瀉熱逐瘀,導瘀熱自大便而去。諸藥配伍,使?jié)駸釓亩惴窒?/p>

配伍意義功用清熱利濕退黃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本方提要1.集大隊利尿通淋之品于一方

(注意瞿、扁為君,大黃之功)2.治療熱淋代表方3.淋證通治方(血淋、石淋、膏淋由濕熱下注而致者均可加減應用)本方與導赤散、小薊飲子均可治療淋證,臨床如何區(qū)別應用?方名適應證同異八正散淋證(尿頻、急、痛,舌紅脈數(shù))熱淋證情較重導赤散證情較輕小薊飲子血淋尿中帶血濕溫三方三仁湯

《溫病條辨》組成主治杏仁、白蔻仁、薏苡仁滑石、通草、竹葉、半夏、厚樸濕溫病初起之濕重于熱證。1.何謂濕溫?。?.濕溫有哪些類型?濕遏衛(wèi)陽——頭痛惡寒、身重疼痛濕阻氣機——胸悶腹脹濕遏熱伏——午后身熱脾失健運——納差濕溫初起之病機與臨床表現(xiàn)立法宣暢氣機,清利濕熱濕重于熱邪在衛(wèi)氣杏仁——宣利肺氣(宣上)

白蔻仁——化濕行氣(暢中)薏苡仁——利水滲濕(滲下)

厚樸、半夏——行氣燥濕和胃滑石、通草、竹葉——清利濕熱配伍意義功用

宣暢氣機,清利濕熱。暢三焦氣機除三焦水濕1.注意辨證,勿犯“三禁”。2.既是治療濕溫初起濕重于熱證之代表方,又是治療各類疾病屬濕熱內(nèi)蘊,濕重于熱證的常用方。3.不論濕溫,或泄瀉、痹證、淋證等,凡辨證屬濕重于熱者,均可以本方加減治之。4.臨證加減:表證重者,加藿香、香薷。余者隨所治證候表現(xiàn)特點而加減之。應用要點驗案舉例某男,47歲。旬日前自感不適,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疼,食欲不振,發(fā)熱逐日升高,午后更甚,面色淡黃,肌膚灼熱,微汗,體溫波動在38.2~39℃之間,手足心熱,頭暈重如裹,胸脘痞悶,口中粘膩,胃納呆,喜熱飲,腹部不適,便溏,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濕溫狀類陰虛潮熱,乃濕阻熱伏之象。病雖遷延多日,邪仍留戀衛(wèi)氣。以三仁湯加減:苦杏仁、白蔻仁(后下)、半夏、厚樸6g,茯苓、淡竹葉各9g,薏苡仁12g,六一散(包)15g,黃芩6g。共服7劑后病愈。某男,56歲?;悸越Y(jié)腸炎10多年,此次因天熱食甜瓜發(fā)病,腹痛泄瀉,每日稀便6~7次,無里急后重。胃脘滿悶,惡心,尿黃少,灼熱不暢,脈濡,苔白膩。檢查:糊狀便,沉渣中有少許白細胞。證屬胃腸濕熱,濕重于熱,升降失司,清濁不分。泄瀉治以芳香化濁,利濕止瀉。杏仁6g,白豆蔻10g,薏苡仁18g,厚樸6g,法夏10g,滑石12g,葛根15g,黃連10g,黃柏10g,甘草6g。3劑后大便次數(shù)減少,脘悶納呆,再加焦三仙、蒼白術(shù),調(diào)理10劑而康復。王某,女,26歲,打字員。自訴從10年前起,時覺胸脘悶滿不舒,嗜睡,食少,繼則大便難解,當時未曾注意,亦未服藥,近1年來上述癥狀加重,胸脘終日悶滿不舒,大便5~6日1次,艱澀難下,每次臨廁需30分鐘以上,仍總覺未盡,但便雖難下,而無羊屎樣燥糞,且見口苦而粘膩,不渴,不饑,飲食乏味,身困重乏力。便秘數(shù)年來,歷醫(yī)數(shù)人,屢用中西藥治療皆罔效。用硝、黃類瀉下,可暫得一解,但停藥旋即如故。用黑芝麻、蜂蜜、豬板油類潤下,則便秘有增無減。診見:舌上滿布膩苔色微黃,脈濡。證屬濕阻氣滯,治宜宣通氣機,化濕清熱。擬三仁湯加減。處方:杏仁12g,白蔻仁10g,薏苡仁30g,厚樸、半夏、通草各12g,白術(shù)10g,茯苓12g,枳實12g,滑石12g。二診:服上藥6劑后,胸脘悶滿大減,飲食略增,大便1~2日1次,但仍覺不爽。繼服原方6劑后,大便暢利,每日1次,遂停藥。隨訪半年,大便一直正常。甘露消毒丹《醫(yī)效秘傳》本方提要1.治療濕溫病濕熱充斥氣分,濕熱并重證的代表方。2.遣藥配伍三焦并治,故不論濕熱疫毒所蘊之病位如何,均可加減應用。黃芩、連翹、川貝母射干、薄荷——清上利咽藿香、菖蒲、白蔻仁——化濕和中滑石、茵陳蒿、木通——利尿通淋連樸飲《霍亂論》本方提要1.治療濕熱中阻,霍亂吐瀉之代表方;亦常用于濕溫病濕熱并重之證(與甘露消毒丹何異?)2.黃連配伍厚樸辛開苦降,共為君藥3.梔子配伍豆豉即梔子豉湯,長于宣泄上焦郁熱霍亂之名,首見于《內(nèi)經(jīng)》?!端貑枴ちo大論》:“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土郁之發(fā)……故民病嘔吐霍亂”《傷寒論》:“嘔吐而利,名曰霍亂”。蘆根干品之量10~20g,鮮用量為60~120g,本方中很可能是鮮品。(霍亂多發(fā)于夏秋之交,鮮蘆根比比皆是。濕熱中阻三仁湯甘露消毒丹連樸飲濕溫病濕重于熱證濕熱并重證充斥三焦熱重于濕者選何方?當歸拈痛湯《醫(yī)學啟源》本方提要羌活、茵陳蒿共為君藥,故有疏風清熱利濕之功,常用于治療風濕熱痹證。第三節(jié)利水滲濕五苓散

《傷寒論》組成

澤瀉、茯苓、豬苓、白術(shù)、桂枝主治原書:太陽蓄水證表邪不解循經(jīng)內(nèi)傳膀胱氣化不利水液輸布異常病機(頭痛發(fā)熱,苔白脈?。ㄐ”悴焕┛视?,水入即吐)津不上承治法?解表散寒化氣利水澤瀉——利水滲濕二苓——助君藥利水滲濕白術(shù)——合茯苓健脾祛濕桂枝——外解太陽之表,內(nèi)助膀胱氣化配伍意義功用

利水滲濕,溫陽化氣。(君)2.痰飲病。后世發(fā)展1.水濕內(nèi)停之水腫,泄瀉,小便不利本方為何可用于上述病證?1.使用指征:本方重在利水滲濕,凡水濕內(nèi)盛之證均可加減使用。由脾失健運而致,或伴小便不利者尤宜。以水腫、泄瀉、小便不利,苔白為用方要點。臨床應用3.使用注意:有表證者溫服,熱證不宜。2.用法:散劑或湯劑豬苓湯《傷寒論》五苓散與豬苓湯之異同方名比較五苓散豬苓湯組成澤瀉、二苓白術(shù)、桂枝滑石、阿膠功用利水滲濕解表化氣(偏溫)清熱養(yǎng)陰(偏寒)主治水濕內(nèi)停,小便不利蓄水證(水濕內(nèi)停)水熱互結(jié)傷陰證二方主治證候均可見口渴欲飲,病機是否相同?本方為何能夠治療血淋?與小薊飲子如何區(qū)別應用?本方亦可用治熱淋,與八正散如何區(qū)別應用?本方用方要點為何?為什么?防己黃芪湯《金匱要略》本方提要1.原方主治氣虛之體,外受風邪,水濕內(nèi)停證,稱之“風水”、“風濕”。2.本方以防己配伍黃芪補氣祛風利水,共為君藥。3.現(xiàn)代臨床拓展用于氣虛水濕內(nè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