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原、真胰島素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相關性研究_第1頁
胰島素原、真胰島素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相關性研究_第2頁
胰島素原、真胰島素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相關性研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胰島素原、真胰島素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相關性研究

胰島素可以通過一些尚未確定的機制促進冠狀動脈硬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就目前國內外研究結果而言,胰島素主要通過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群聚,如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紊亂等共同促進其進展。80年代末國際上建立了新一代免疫分析方法來測定胰島素原(PI)和人特異性胰島素,即真胰島素(TI),這樣可以分別評價PI、TI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關系,因此這一問題成為目前國際研究的熱點。國外群體研究結果認為,PI比TI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關系更密切,但迄今為止國內尚少這方面的報道。本文旨在研究非糖尿病的中國人PI、TI與冠心病危險因素是否相關。數(shù)據(jù)和方法一、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情況收集1998年6月~1999年1月在本院心內科病房住院疑診冠心病的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共119例。入選標準:(1)年齡:35~74歲,性別不限;(2)既往無糖尿病史,空腹血糖<126mg/dl(1mg/dl=0.0556mmol/L);(3)肝、腎功能正常;(4)心功能正常:入選者無心悸、胸悶、水腫等心功能不全的癥狀,超聲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55%;(5)無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庫欣綜合征等影響糖代謝的其他疾病。排除標準:(1)有明確的糖尿病史或目前正在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者;(2)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4周;(3)血清肌酐>1.6mg/dl(1mg/dl=88.4μmol/L);(4)體質極其虛弱者。二、方法1.病例對照檢查凡入選者須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及仔細體檢,冠心病危險因素按下列標準確定:(1)高血壓:有高血壓病史且目前正在服用降壓藥或者新診斷的高血壓,即舒張壓≥95mmHg(1mmHg=0.133kPa)和(或)收縮壓≥160mmHg;(2)血脂紊亂:既往有明確的血脂不正常且目前正在服用調脂藥或者入院后經(jīng)生化檢查發(fā)現(xiàn)血脂異常;(3)冠心病家族史:患者直系親屬中有明確的心肌梗死史或者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術確診的冠心病;(4)吸煙狀況:有規(guī)律吸煙史,目前正在吸煙和既往有規(guī)律吸煙史,但現(xiàn)在已戒煙視為吸煙者。并對每個研究對象的冠心病危險因素進行記數(shù),以探討TI、PI水平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群聚的關系。2.體重指數(shù)計算入選者于早晨空腹,僅留寬松內衣,測量身高(m)、體重(kg),計算出體重指數(shù)(BMI=kg/m2);于立位平臍測量腹圍(cm),臥位于髂前上棘水平測臀圍(cm),計算出腰臀比值(WHR)。3.ortt診斷結果入選者于OGTT前停用β阻滯劑、利尿劑7個半衰期;然后按WHO推薦的標準方法行2h75gOGTT,分別于空腹、0.5h、1h及2h取靜脈血檢驗。根據(jù)1985年WHO診斷標準判斷OGTT結果:(1)葡萄糖耐量正常:OGTT2h血糖≤140mg/dl;(2)葡萄糖耐量減低(IGT):OGTT2h血糖在141~199mg/dl;(3)糖尿病:OGTT2h血糖≥200mg/dl。根據(jù)OGTT結果新診斷糖尿病的患者,從入選對象中剔除。三、樣品的采集和檢測1.糖代謝指標檢測凡入選者于OGTT當天空腹靜脈取血10ml,分別檢測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載脂蛋白A-I(apoA-I)、載脂蛋白B(apoB)、尿酸(UA)、肝腎功能、血糖、PI及TI,然后于飲用75g葡萄糖水后0.5h、1h、2h靜脈取血分別檢測血糖、PI及TI。血糖于3h內檢測,而檢測PI、TI的標本則先于2000rpm離心10min取出血清,置于-20°C冰箱中保存待測。2.濁度測定方法的測定(1)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2)UA:酶法;(4)血脂:TC、HDL-C、LDL-C、TG均為酶法測定,apoA-I、apoB為免疫濁度測定法,以上指標的測定均在OlympusAU1000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操作;(5)PI及TI:采用我院內分泌實驗室建立的高度特異性和敏感性的單克隆抗體標記的生物素-親和素放大酶聯(lián)免疫分析法(BA-ELISA),TI與PI交叉反應<0.1%,PI、TI測量低限分別為7.2pmol/L和1pmol/L,PI的批內及批間變異系數(shù)分別是7.8%和11.3%,TI的批內及批間變異系數(shù)分別是4.5%和8%。四、病危險因素評價所有統(tǒng)計學資料均用SPSS7.5軟件處理。PI、TI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關系用Spearman相關、偏相關來評價。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為評價PI、TI與血脂的相關程度,采用多元逐步回歸法,P<0.05進入方程式,P>0.05則剔除。血糖及igt發(fā)生率入選者的空腹及糖負荷2hPI、TI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關系如表1所示。由表1所見,空腹及糖負荷2hPI、TI與危險因素的數(shù)目(r=0.19~0.33)、BMI(r=0.23~0.41)及WHR(r=0.32~0.51)呈正相關,空腹PI和糖負荷2hPI、TI與高血壓(r=0.18~0.20)及IGT發(fā)生率(r=0.13~0.43)也呈正相關??崭筆I和糖負荷2hPI、TI與TG(r=0.32~0.33)和UA(r=0.27~0.36)呈正相關;空腹及糖負荷2hPI、TI與HDL-C(r=-0.20~-0.30)呈負相關,而與LDL-C及apoA-I無關;糖負荷2hPI與TC(r=0.21)及家族史(r=0.21)呈正相關,空腹及糖負荷2hPI與apoB(r=0.26)呈正相關,空腹及糖負荷2hTI則與apoB不相關。經(jīng)校正年齡、BMI、WHR及空腹和糖負荷2h血糖后,這種關系減弱,如表2所示??崭辜疤秦摵?hTI與TC、TG、HDL-C、LDL-C、UA、apoA-I及apoB的相關性消失,然而空腹PI與TG(r=0.32)、apoBpi、ti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群聚關系肥胖、高血壓、血脂紊亂、纖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升高、葡萄糖耐量減低、胰島素抵抗及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癥常常同時存在同一個體中,這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稱為X綜合征或胰島素抵抗代謝紊亂綜合征。因此認為,胰島素與這些代謝紊亂綜合征共同促進冠心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最近國外研究認為PI與這些代謝紊亂的關系比胰島素更密切,因此提出PI在冠心病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重要性。本研究對符合入選要求的119例對象的PI、TI水平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關系,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法,分析空腹及糖負荷2hPI、TI與每個冠心病危險因素及其群聚的關系。結果表明:PI及TI與冠心病危險因素數(shù)目呈正相關,表明PI及TI水平越高,每個對象聚集的冠心病危險因素也越多;兩者水平越低,冠心病危險因素也越少,可間接說明PI及TI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群聚有密切關系;因本研究樣本量偏小,未能按兩者水平高低分層直接研究其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群聚的關系,是本研究的不足之處。PI及TI與BMI、WHR及IGT的發(fā)生率呈明顯的正相關,TI比PI與BMI、WHR更相關;糖負荷2hTI和空腹及糖負荷2hPI與高血壓呈正相關;PI、TI與HDL-C呈明顯負相關,與TG呈正相關,且PI與TG相關更密切,PI與apoB呈正相關,而TI與apoB則無關,雖然PI、TI與apoA-I呈負相關,但未達到統(tǒng)計學差異。因此,PI比TI與血脂相關更密切,這與Mohamed-Ali等的報道相一致。經(jīng)校正年齡、性別、BMI、WHR、空腹及糖負荷2h血糖后,TI與血脂的相關性消失;PI與血脂的相關性減弱,它與TG、UA、apoB呈正相關,與HDL-C呈負相關;之所以要校正空腹及糖負荷2h血糖,旨在研究剔除血糖這一因素后,PI、TI是否仍與血脂相關及相關程度;當然因為TI與血糖的關系更密切,因此在剔除血糖這一因素后可能會減弱它與血脂的相關程度,但不會影響上述結論的可靠性。多元回歸分析也可看出,PI與TG、TC及apoB的關系比TI更密切。因此,我們認為PI比TI與血脂的關系更相關,這與Mohamed-Al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