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南邊疆土司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31d67a2587ee542d3fb9c380cd0814/9131d67a2587ee542d3fb9c380cd08141.gif)
![清代西南邊疆土司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31d67a2587ee542d3fb9c380cd0814/9131d67a2587ee542d3fb9c380cd08142.gif)
![清代西南邊疆土司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31d67a2587ee542d3fb9c380cd0814/9131d67a2587ee542d3fb9c380cd08143.gif)
![清代西南邊疆土司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31d67a2587ee542d3fb9c380cd0814/9131d67a2587ee542d3fb9c380cd08144.gif)
![清代西南邊疆土司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31d67a2587ee542d3fb9c380cd0814/9131d67a2587ee542d3fb9c380cd081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清代西南邊疆土司檔案
土司家聯(lián)藏本書根據(jù)雍正臨安縣的記載,“雍正八年(1730年),老撾宣布成立長白軍?!?。如此,則勐弄在清朝初年以前曾隸屬于老撾。雍正《臨安府志》對此情況記錄得不夠詳細,《滇云歷年傳》作了較詳?shù)难a充?!兜嵩茪v年傳》卷十二雍正八年說:“藤條江外三猛邊界猛弄寨長白氏內附。納之。……并繳銅印一顆,大篆宣慰司印,不知何時何處所得者也?!庇止饩w《續(xù)云南通志稿》卷九十七《土司志·勐弄掌寨世系》說:“始祖本白、昂兩姓,傳至昂之明,襲老撾鎮(zhèn)北侯。雍正四年……母白氏率叔白安赴臨安投誠。督撫以遠夷歸誠,奏設猛弄掌寨世襲。”看來,清朝雍正年間,猛弄土司“投誠歸順”之時,自稱原系老撾鎮(zhèn)北侯,愿意脫離老撾歸順清朝。于是,臨安府建水州知州祝宏立即往上報。而云南“督撫以遠夷歸誠”,趕快收容以擴大邊疆地界,并報請清朝廷批準設勐弄掌寨,以白氏為世襲土官。白氏自稱原為“老撾鎮(zhèn)北侯”之說,不僅即此載入清代的官方檔案文書之內,而且還在勐弄土司家族內部世代流傳了下來。1972年5月,筆者曾經(jīng)到紅河州個舊市進行社會歷史調查。原勐弄土司白日新的遺孀張惠仙向筆者講述了有關勐弄土司的歷史。白日新逝世,張惠仙實際上成為了勐弄土司,解放后即為哈尼族上層中的團結對象。張惠仙說:“勐弄土司家原來收藏著一本書?!@本書是用古漢文寫的,上面記載了勐弄土司家的宗枝來歷、土地四至范圍、錢糧、戶口,等等。還繪有山川河流、民族圖像。據(jù)這本書上的記載,勐弄土司是從老撾派來守衛(wèi)邊界的,來的年代久了,老撾那邊不再來勐弄催收錢糧;中國這邊也不知道勐弄的情況,認不得有勐弄土司。……當時勐弄土司的地界仍然管到現(xiàn)在金平縣的勐丁。勐丁原屬勐弄管轄,……勐弄土司家原來姓昂,……以后……便改姓白?!币陨蠌埢菹伤?與清代的官方記錄基本一致,在具體情節(jié)上卻更為清楚詳明。勐弄土司家世代收藏的那本書,看來就是該土司家的檔案圖冊。清代西南邊疆各民族中的土司,于清朝初年棄明朝向清朝“投誠”之時,必需上繳明代所授予的印信,然后清朝即以原官授之。隨后,父死子代襲,則必須報《親供冊》,載明宗枝來歷、土地四至范圍、錢糧戶口等等,朝廷乃據(jù)之以進行勘查,最后才批準承襲。勐弄土司白氏自從向清朝“投誠歸順”之日起,相繼承襲的各代土司,都得照規(guī)定履行這一套手續(xù)。所以,土司家收藏的檔案圖冊,與當時官方的記錄是一致的。只是張惠仙的口述,出于看過檔案圖冊后的記憶,與原書文句不可能完全一致。這里的問題是:勐弄土司是否真正充當過“老撾鎮(zhèn)兆侯”?勐弄土司管轄的這一片邊疆土地曾經(jīng)屬于老撾嗎?首先得弄清楚勐弄土司歷史上的地域范圍。勐弄土司在清初“投誠歸順”之時,不過是一個寨長,所轄居民僅止一百九十。此一百九十戶人家的占地面積不會太大,即使該區(qū)域當時是地廣人稀。從勐弄土司受職后駐地的遷移活動范圍,可以窺見其轄境地域。據(jù)與張惠仙同時接受筆者訪問的原勐弄土司屬下的一個姓李的大頭目(哈尼族)說,勐弄土司最初駐地在今元陽縣第五區(qū)的迪博。后來遷駐多沙寨(仍在今元陽縣第五區(qū))。又遷勐品(亦在今元陽縣第五區(qū))。再遷哈播(今屬元陽縣第六區(qū))。最后遷駐攀枝花(在今元陽縣南部),直到解放前夕仍駐攀枝花。顯然,勐弄土司的管轄區(qū)域,正是在其先后遷駐的這些村寨的周圍地帶。這一片地方在今元陽的南部。攀枝花東南不遠便與今金平縣交界,又東南不遠便至金平縣屬的營盤街,即原勐丁之所在;攀枝花西南近今綠春縣界處為哈播,是勐弄土司轄境的西南邊緣。勐弄土司的東南部直到今金平縣南部邊境的勐拉一帶,明朝以來均明確隸屬于云南臨安府;勐弄土司的西南部即今綠春縣一帶,明朝至清朝初年皆屬云南元江府。則勐弄土司轄境與老撾北部地界遠不相連,何得而充當“老撾鎮(zhèn)北侯”?然而,勐弄土司自其向清朝“投誠歸順”之日起,言及自己領地的四至地界,硬說南部與老撾相連接,反應在清代編寫的《云南通志》內。光緒《續(xù)云南通志稿》卷97《土司志·勐弄地界》說:“東至勐丁三柯河界六十里;南至黑江接老撾界二百里;西至元江州界五十里;北至納樓打鵲山界三十里?!边@個四至地界范圍,是從雍正八年“投誠歸順”之日起,直到光緒年間修《續(xù)云南通志稿》之時,都不曾稍有改變。然而,勐弄土司轄境的南部,即今綠春縣東南部境外直瀕黑江兩岸地帶,還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之時,見于明確的記錄,已經(jīng)是納樓土司的管轄防守區(qū)域(見道光《云南通志》卷一〇七),雍正八年勐弄土司“投誠”之時已經(jīng)是這樣了,則勐弄土司轄境的南部并不與老撾的北部邊境地界相接。光緒《續(xù)云南通志稿》所說勐弄土司“南至黑江接老撾界二百里”,顯然是勐弄土司最初“投誠歸順”時向清朝廷上報的材料,直沿襲至光緒年間不改。勐弄土司既然自稱在“投誠歸順”之前,系“老撾鎮(zhèn)北侯”。那么,它的轄境的南部自然要與老撾的北部相連。不如此,清朝廷怎么會相信勐弄土司原系老撾鎮(zhèn)北侯呢。當時清朝在云南的官吏對邊疆地理情況不甚了了,因而勐弄土司怎么說便怎么信。直到道光年間編寫《云南通志》之時,還把黑江說成是瀾滄江下游。雍正年間還不了解黑江流域的邊境情況,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至少在清朝初年之時,勐弄土司的轄境南部地界已經(jīng)遠不與老撾北界相涉?!兜崮辖鐒贞悹て战珀悹た苯缥瘑T段之屏稟》說:“孟賓,亦曰勐賓,夷名勐聘,北距勐烈(今江城)約二百里,有上、下二寨,上屬勐烏(在今老撾豐沙里省北部,時屬云南),下屬南掌(即老撾)沙約地,中隔以馬小河,河尾石崖舊刻元江、勐烏、勐賴、南掌四處交界字樣,今已全泐?!边@是光緒年間中、法勘界時中、老部分邊界狀況。所說以馬小河畔石刻字樣“已全泐”,則刻石時間至少在清朝初年勐弄土司尚未“投城歸順”之時。按,以馬小河,今地圖或寫作意馬河,在今越南萊州省西北角的越、老交界處。以馬小河畔石崖志界之處是元江、勐烏、勐賴、南掌(老撾)四交界之地。即今越南萊州省西北角的越、老交界地帶。此地帶之北屬元江府,西屬勐烏(勐烏當時屬普洱府),東屬勐賴(勐賴的北部屬臨安府,南部屬越南萊州),南屬南掌即老撾。勐賴土司之地跨于今越南萊州省境內的黑江兩岸,明朝中年以后,黑江南岸之地屬越南,北岸地仍屬云南臨安府。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說:“元江州,……東南至交趾(今越南)、老撾界一千三百四十里?!贝四嗣鞒┠曛燎宄跄甑臓顩r。其時,元江府的東南部邊境直與越屬黑江南岸的勐賴地及老撾的東北部邊境相接。而勐弄土司的轄地還遠在此交接地帶的東北部,并不與老撾的北部地界相連接。道光《云南通志》卷107說:“乾隆六十年(1795)夏,舊南掌王后裔召溫猛,因本國人有謀害意,逃至烈嗎渡求入,經(jīng)(納樓)土司普澤堵禦而去。謹案,以上臨安沿邊與南掌交界事”。烈嗎渡在今綠春縣南部境外,越南萊州省西北角的黑江北岸,清朝乾隆年間已經(jīng)是臨安府納樓土司的防守區(qū)域,明朝末年之時屬元江府。勐弄土司的領地亦遠在此地帶之北,并不與老撾的北部邊境相連接。勐弄土司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越過元江府東南部邊境去附屬于老撾而充當“老撾鎮(zhèn)北侯”。勐弄土司之地與紅河以南、黑江以北的一些小土司區(qū)共同組成“十五勐”,自明朝以來,一直屬于臨安府管轄。嘉慶《臨安府志·土司》說:“十五勐者,《臨安府志》曰:諸猛地,東界開化(按開化府,今河口縣及金平縣東部一帶,清初皆屬開化府),南界交(越南)、撾,西界溪處(在今紅河縣境內)、納樓、納更(在今元陽縣境內),縱橫四百余里,明初為沐氏勛莊?!T勐與建水相連,因歸建水。……《舊志》僅載三勐:曰勐剌(在今金平縣南部)、猛丁(今金平西北之營盤街)、猛梭(今越南萊州省東北之封土)。由猛丁分管者有猛賴(在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江北岸)、猛蚌(在今越南萊州省黑江西北岸)、次桶壩(在今金平縣西南)。同猛刺投誠者有五畝、五邦(在今元陽縣北部的紅河南岸)。此外,如者米、猛弄、馬龍,綜計《舊志》所載三猛、益以八猛,蓋十一猛云。……”“十五勐”包括勐弄在內,既然自明朝初年以來即為世守云南的沐英家族的勛莊,則勐弄并不曾為“老撾所屬”,白氏或昂氏也都并不曾充當什么“老撾鎮(zhèn)北侯”?!笆遨隆敝?當其在明朝時期為沐氏勛莊之時,沐英家族并不曾直接派管莊人員前往經(jīng)營,只是通過各猛頭人收交錢糧而已。這一來,地方實權仍操在當?shù)馗髅褡迳蠈臃肿拥氖种?沐英家族和云南官吏對各勐內部的情況既不了解,于其內部事務也并不曾加以干涉,只要各勐的民族上層按期交齊錢糧就行了。各勐的民族上層仍然是當?shù)厥酪u的土司。在這種社會環(huán)境下,各勐的民族上層便成了土皇帝。只要有機會,他們之間便會互相兼并擴張,或關起門來稱孤道寡。所以《臨安府志》說,“自前明歸附迄于今不貳者,則有宗哈、瓦遮、斗巖、阿土水塘四猛”。那么,其余十一猛都曾經(jīng)發(fā)生過叛亂兼并和搖擺,包括勐弄土司在內。宗哈等四猛地域靠內,臨安府的官吏對他們易于控制,所以“自前明歸附迄于今(嘉慶年間)不貳”。其余十一猛的地域在邊境,臨安府的官吏對它們難于深入控制,天高皇帝遠,當?shù)氐耐了緜冸y免任所欲為。勐弄土司之所以自稱原“系老撾所屬”,曾經(jīng)充當“老撾鎮(zhèn)北侯”,原因正應該從此中去尋找。明朝后期之時,云南邊疆土司之間叛亂紛爭的事件是很突出的,只要翻開《明史·土司傳》一看便很清楚。勐弄土司在明朝時期還掛不上號,不見于典籍。但在明朝后期的紛亂狂濤中,趁機起而在邊疆進行割據(jù)自保,則是可以肯定的。勐弄土司企圖就此在云南南部邊境成為一個不受任何力量牽制的小土皇帝,閉關自守以保全自己的利益。當清朝軍隊進入云南之初,云南邊境各民族中的土司見勢,都紛紛向清朝廷“投誠歸附”,交出明朝時期的土司舊印,換取清朝的新印。勐弄土司東南部接近邊境的勐丁土司早已經(jīng)“投誠歸附”了。雍正《臨安府志》即說:“順治十五年(1658),沐氏勛莊勐丁、勐喇、勐梭等寨投誠歸順,錢糧附[建水]州征收”。由此可見,勐丁是明朝以來“十五勐”中較大的土司,所以它在清朝軍隊剛入云南之時便首先露面。它并不象張惠仙所說的那樣,勐丁原來是勐弄所屬的村寨??窟叺嫩露?、勐梭(今越南萊州省東北之封土)都“投誠歸順”了,靠內的勐弄土司卻不見動靜。勐弄土司此時之所以不與勐丁、勐喇、勐梭等一起“投誠歸順”,顯然是想繼續(xù)維持明朝末年以來的獨立割據(jù)局面。從順治十五年至雍正八年,其間經(jīng)歷了七十二年漫長的歲月,勐弄土司仍然在哀牢山區(qū)獨自進行割據(jù)。云南的地方官吏也還沒有直接深入到十五勐中去調查了解。而鄰近勐弄的勐丁“投誠歸順”之后,取得了清朝土司的職稱,在當?shù)氐慕y(tǒng)治合法化了,統(tǒng)治地位鞏固之后,便進而企圖擴大自己的統(tǒng)治勢力范圍。勐弄土司既然還沒有向清朝“投誠歸順”,在地方的統(tǒng)治就不合法。當勐丁土司張義登發(fā)現(xiàn)勐弄土司昂之明尚未取得土司的合法地位之時,便把他殺了,企圖兼并昂之明的領地。昂之明的妻子白氏這才著了慌,不得不趕快跑到臨安府去“投誠歸順”,以取得土司的合法地位,保住自己的疆域。然而,勐弄土司“投誠歸順”的時間太遲了。誰叫你七十二年的長時間內躲在深山里不出聲氣,何所用心?云南官吏和清朝廷對此勢必加以追究。當時清朝對邊疆土司的授職,于其宗枝來歷、土地四至范圍等等,考查都是很嚴格的,目的就在于制止邊境發(fā)生糾紛,妨礙邊防的鞏固。這些情況,勐弄土司顯然是了解的。為了掩護自己曾經(jīng)在邊疆進行割據(jù)的破綻不至被云南地方官和清朝廷發(fā)現(xiàn),以致受到懲罰,不能獲得世襲土司的職位。于是勐弄土司想出了一套蒙蔽云南地方官吏和清朝廷的辦法,那就是假說勐弄地方原屬老撾,現(xiàn)在“以相隔遠,輸納不便,情愿內附”。云南地方官吏和清朝廷當然就不會追究為什么長期不“投誠歸順”了。果然,云南督府即“以遠夷歸誠,奏設勐弄掌寨世襲”,清朝廷也就毫不懷疑地加以批準。且必然以能夠“開疆拓土”引以為榮。勐弄土司這才逃避了被鄰邦勐丁土司兼并覆滅之災,且獲得了世襲土司的合法地位。其實,勐弄土司耍弄的手法,破綻還是很明顯的。既然自稱原系“老撾鎮(zhèn)北侯”,就應當交出老撾“緬文”印信,為什么會交出一個“大篆宣慰司印”來呢?這個“大篆宣慰司印”,當然不會是明朝前期授給老撾土司的老撾宣慰司印。如果是老撾宣慰司印,那當時接受勐弄土司交印的建水州知州祝宏必然看得清楚而在上報的文書中加以說明。而祝宏當時也被弄得莫明其妙,以至說:“不知何時何處所得者也?!笨磥?勐弄這個西南邊疆的小地方,明朝時期已經(jīng)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勐弄哈尼族貴族白氏(或昂氏)懂得了一些“漢法”;但終究是邊疆少數(shù)民族,對“漢法”掌握還不夠熟練,以致做得不太象。勐弄土司懂得:要獲得土司職位,須交出明朝時期授給的舊印。但既然詐稱“老撾鎮(zhèn)北侯”,當然無明朝舊印可交。由于勐弄土司對“漢法”半懂不懂,所以在向清朝“投誠歸順”之時,一面詐稱原系“老撾鎮(zhèn)北侯”,一面又假造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大篆宣慰司印”上交。勐弄土司在最初向清朝“投誠歸順”之時作了假。這個假必得繼續(xù)作下去,否則被云南地方官和清朝廷發(fā)現(xiàn)了,土司官職便會被取消。于是,歷次上報的《親供冊》中對歷代宗枝來歷等必須如初歸順時的呈文照抄,留下的底冊就是張惠仙所說的勐弄土司家世代珍藏的那本書;云南地方官也依白氏所呈照樣往上抄報,列入檔案,轉載進《志書》里,這就是雍正《臨安府志》、光緒《續(xù)云南通志稿》等書中有關勐弄土司歷史的記錄。離具體范圍:與神劍時代的西方司今潞西縣南部邊境的中山一帶,為原勐板土司的領地。而勐板土司家族則是元朝時期自北方隨軍南來的。勐板土司的領地在西南邊境前沿,歷史情況比較復雜。末代勐板土司蔣家杰,1972年時內遷至元朝時期南下之初落籍定居的施甸,他對筆者講述了勐板地方及土司家族的歷史:“勐板原稱莽戛,……莽戛境內多山,平壩很少,民族有景頗、傈僳和漢族,傣族只有少數(shù)的幾戶。從政區(qū)建置沿革來講,明朝時期,莽戛是明朝設置在西南邊疆的木邦宣慰司(駐今緬甸北撣邦興維)的屬地。我家的始祖原是遼人耶律氏,元朝初年隨賽典赤南來,最初駐守今保山,當時稱為金齒。到了保山后,把姓氏耶律改為阿,又改姓莽,最后改姓蔣。最初駐守保山,戶籍落在施甸。后來由施甸南出姚關,遷到平戛。再由平戛遷到莽戛?!壹耶敃r姓莽。遷到莽戛以后,因隨明朝王驥征麓川有功,才正式得到職位,由百夫長升為千夫長,管轄莽戛這片地方。當時明朝管轄了半個緬甸,到后期則木邦、孟密(今北撣邦蒙米特)、孟拱(今克欽邦孟拱)等土司歸屬了緬甸,莽戛是木邦土司的屬地,也就一齊歸了緬甸。英國占領緬甸之后,光緒二十五年(1899)中、英劃界,在這一片地方確定以曼辛河為界,把莽戛劃成了兩半,一半歸中國,一半歸英屬緬甸?!瓌潥w中國的北半部占莽戛總面積的大半,清朝委派蔣家為勐板土千總,歸永昌府龍陵廳管轄。辛亥革命后,由芒遮板彈壓委員管轄。繼又改芒遮板彈壓委員為行政委員。民國二十一、二年改為潞西設治局。解放前兩年改為潞西縣,勐板土司都在行政委員、設治局、潞西縣的管轄范圍之內。勐板土司最早駐大梁子的老官寨。幾代之后,到我祖父時才遷到第二個老官寨。我父親時遷曼牛壩(今保順鄉(xiāng))。自從祖先到莽戛當上土司到我為止,勐板土司總共傳了十代。光緒年間被封為勐板土千總,到我只傳了三代?!卑?勐板地域和歸屬關系的變化,是中國西南邊疆地域界線歷史演變的縮影;蔣氏家族的自北南來,則是中華民族發(fā)展演變與融合的一個部分。北方遼人耶律氏,最早出于東北的契丹。作為遼人耶律氏的勐板土司蔣氏家族的祖先,如果沿襲定居東北不動,其子孫后代當為東北或北方邊境的少數(shù)民族;蔣氏家族的祖先南下之后,而今卻成了漢族。由原來的非漢族發(fā)展演變?yōu)闈h族而又充當了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中的土司,可以說明歷史上民族關系發(fā)展演變的另一個側面。然而,對于勐板土司地區(qū)在歷史上的歸屬關系,也還存在另一種說法。潞西縣遮放傣族上層多立周提出了如下的意見:“據(jù)老輩人說,勐板是把芒市、遮放、龍陵的各一部分地方劃了出來成立勐板土千總。原因是滿清大員與英國劃界,把勐卯三角地(在今瑞麗縣西南部境外)劃給英國去了,人民反應強烈,云南地方官因而把邊境三個土司的一部分地面劃出來,成立一個土千總,向清朝廷報告說:‘失落了三角地,爭得個土千總’。其實勐板這個地方不是從緬甸劃過來的,而是中國原來就有的?!倍嗔⒅苤f,也反應了中、緬邊境的一些地方在歷史上歸屬關系的復雜變化情況。明朝初年,云南西南部邊境土司地區(qū)的范圍較之元朝時期更為擴大,一度到達今緬甸南部的海邊,中期以后乃逐步向北退縮。莽戛(勐板)蔣氏在明朝中期的正統(tǒng)年間,隨兵部尚書王驥軍征麓川(今瑞麗、隴川)土司思氏而獲升為千夫長,管轄整個莽戛地方。當時,今德宏州全境和緬甸撣邦一帶都是云南所屬傣族各土司的管轄區(qū)。蔣氏作為外來的非傣族小土司,處于周圍的傣族各大土司之中,雖不隸屬于鄰近的任何一個傣族大土司,勢必依附鄰近較大的傣族土司。在當時云南西南部的邊境土司之中,各種記錄里都沒有莽戛土司的地位。那么,莽戛土司究竟是依附于木邦宣慰司還是芒市長官司?這是一個難于回答的問題?!睹魇贰さ乩碇尽纺景钚克菊f:“東(原誤作西)有喳里江即潞江,自芒市流入司境”。在這里,木邦與芒市兩土司領地的具體分界線就不明確,只能看出是在潞江下游地帶分界。而處在“潞江流入緬甸的灣灣上”的莽戛,究竟是依附于木邦還是芒市土司,無法確定。明朝初年在云南西南邊境的駐軍是金齒衛(wèi),駐地即今保山,此乃沿襲元朝時期的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金齒等處宣撫司,后來又增設一個騰沖衛(wèi),軍事有效控制區(qū)仍止于今德宏地區(qū)。當時在今德宏至緬甸境內的云南所屬的各土司,都企圖發(fā)展自己在地方的勢力,為爭奪和擴展領地范圍而紛爭不已。麓川土司就是想在地方建立獨立王國,明朝廷才派兵征討,莽戛蔣氏因之從征。及至十六世紀中葉的嘉靖中年以后,由于云南邊境土司問的爭奪兼并而在今緬甸境內興起了洞吾王朝的勢力,脫離了云南。洞吾王朝勢力興起之后,北上與木邦(今北撣邦)、孟養(yǎng)(今克欽邦)、隴川等土司之間展開爭奪,云南西南邊境土司地區(qū)的情況愈來愈復雜,戰(zhàn)亂紛爭愈來愈嚴重。再至十七世紀初期的明神宗萬歷末年,今德宏州邊境以外的木邦、孟養(yǎng)等土司地區(qū)皆為緬甸的洞吾王朝所控制。看來,莽戛(勐板)土司地區(qū),是在木邦土司擴展其領地的過程中為木邦土司所控制。后來,木邦土司被緬甸洞吾王朝控制,莽戛便隨木邦歸屬了緬甸的洞吾王朝。所以,清朝乾隆年間,芒市土司的南部邊界便止于勐戛(今中山西北的勐戛)。勐戛東南部的莽戛(勐板)便是緬屬木邦之地了。《東華錄》乾隆三十四年四月己未載:“據(jù)傅恒奏稱,緬酋苗溫,率兵五百尋覓線套甕團,前至毗連我界孟(勐)戛地方”。今潞西縣南部的勐戛成了當時芒市土司的邊界前沿,其南的莽戛(勐板)即在緬甸的控制之中。雖然如此,當時中、緬雙方也并未曾在此地帶確定一條明顯的邊界線。邊境的地域范圍仍在隨著雙方政治、軍事實力的消長而變遷。緬方的木邦土司與中方的芒市土司,仍然歷史習慣地有機會便向對方的領地邊緣擴展。勐戛南部、莽戛(勐板)之北的那條雙方實際控制線,還不能成為法定的邊界線。莽戛(勐板)仍然處在雙方爭奪的范圍之內。此當即多立周所說,勐板是把芒市、遮放、龍陵的各一部分地方劃了出來成立勐板土千總的歷史依據(jù)。芒市、遮放等土司總以為莽戛(勐板)應該是屬于自己管轄的范圍。應該說,蔣家杰的說法是比較可靠的。自明朝末以年來,莽戛(勐板)實際上是在緬屬木邦土司的控制之中,確乎是清朝末年中、英劃界時,才把莽戛的大部分劃歸云南,設立勐板土千總進行管轄,法定了勐板南部以曼辛河為準的一段中、緬邊界線。清末中、英勘定中、緬邊界時,一般情況下是把云南邊境的不少地方劃給了緬甸,使云南西南部邊疆的地域范圍向北收縮。但也有少部分例外,勐板就是例外地從緬甸劃歸了云南。干崖土官阿共元朝時期在今盈江縣一帶設鎮(zhèn)西路,屬云南行中書省的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管轄。鎮(zhèn)西路又稱干額(即干崖),地方行政長官由當?shù)卮鲎逯械纳蠈映洚?稱干額總管或鎮(zhèn)西總管?!墩胁犊備洝分林味?1322)有鎮(zhèn)西總管阿蘭,《元朝征緬錄》至元十二年(1275)有干額總管阿禾,他們正是當?shù)卮鲎逯械纳蠈又洚斖凉僬??!对贰ぐ俟僦酒摺氛f:“諸蠻夷長官司。西南諸溪洞各置長官司,……參用土人為之。除襲替土官外,急闕久住者,依例以相應人舉用?!辈粌H長官司用土人作土官,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及路、府、州、縣也照樣用土人作世襲土官。《元史·泰定帝本紀》說,泰定四年(1327),“八百媳婦蠻請官守,置蒙慶宣慰司都元帥府(駐今泰國清萊府北部之昌盛)及木安、孟杰二府于其地。以同知烏撒(今貴州省威寧)宣慰司事你出公、土官招南通并為宣慰司都元帥,……南通之子招三聽知木安府、侄混盆知孟杰府”。招南通、招三聽、混盆都是當?shù)氐奶┳迳蠈?。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長官司及路、府、州、縣的長官之用土人充當者稱之為“土官”;這些“土官”的衙署則名之為“土司”。元朝時期干額(干崖)總管的衙署即稱干額(干崖)土司;至元十二年的干額總管阿禾則為干額(干崖)土官。元代鎮(zhèn)西路(干崖)的管轄范圍,包括了今盈江縣的絕大部分地方,其西南部直延伸至今國境線之外?!对贰さ乩碇尽氛f:“鎮(zhèn)西路,……其他日干賴(賴為額之誤)賧,曰渠瀾賧,白夷(傣族)居之,中統(tǒng)初內附,至元十三年立為路”。干額賧即千崖賧,所指為今盈江縣新城和舊城上下的大盈江、檳榔江兩岸的平壩地區(qū),同時也包括了同區(qū)域內的山區(qū);渠瀾賧當即今盈江縣城上下的一段大盈江兩岸的平壩,同樣也包括附近的山區(qū)在內?!对煲环捷泟儆[》說:“鎮(zhèn)西路,[其地曰]乾崖、渠瀾賧、大明賧?!边@里的大明賧當另指今盈江縣西南的太平街至曼允街一帶的平壩。又說:“青石山,極險惡,在乾崖西;大居江,出騰沖北山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硝酸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農村舊房租房合同范本
- 出售商標合同范本
- 個人借公司合同范本
- 入股做生意合同范例
- 2025年高性能陶瓷復合材料項目經(jīng)濟評價報告
- 100%股權轉讓合同范本
- 產品模特簽約合同范本
- 烏市供熱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數(shù)據(jù)安全保障服務合同
- 2024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醫(yī)師定期考核(口腔)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中國律師學 課件 陳衛(wèi)東 第10-17章 律師收費制度-律師非訴訟業(yè)務(二)
- (高清版)TDT 1040-2013 土地整治項目制圖規(guī)范
- 中國移動行測測評題及答案
- 精神科患者服藥依從性健康宣教
- 設備維保的維修流程與指導手冊
- 急性腎小球腎炎病人護理課件
- 招標代理服務的關鍵流程與難點解析
- GB/T 5465.2-2023電氣設備用圖形符號第2部分:圖形符號
- 《三國演義》中的佛教文化:以黃承兒為例
- 材料預定協(xié)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