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TDT 1040-2013 土地整治項目制圖規(guī)范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F/39/wKhkGGYKKieAHPHZAAChGAHb3Sc523.jpg)
![(高清版)TDT 1040-2013 土地整治項目制圖規(guī)范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F/39/wKhkGGYKKieAHPHZAAChGAHb3Sc5232.jpg)
![(高清版)TDT 1040-2013 土地整治項目制圖規(guī)范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F/39/wKhkGGYKKieAHPHZAAChGAHb3Sc5233.jpg)
![(高清版)TDT 1040-2013 土地整治項目制圖規(guī)范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F/39/wKhkGGYKKieAHPHZAAChGAHb3Sc5234.jpg)
![(高清版)TDT 1040-2013 土地整治項目制圖規(guī)范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F/39/wKhkGGYKKieAHPHZAAChGAHb3Sc52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行業(yè)標準土地整治項目制圖規(guī)范2013-06-18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發(fā)布I前言 Ⅲ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總則 25一般規(guī)定 26土地整治項目現(xiàn)狀圖 37土地整治項目規(guī)劃圖 58工程設計圖 69土地整治項目竣工圖 9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圖層與圖冊格式 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圖式 附錄C(資料性附錄)土地利用結構表 Ⅲ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負責解釋。1土地整治項目制圖規(guī)范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土地整治項目圖件的內容、表達要素(圖面配置、圖式、圖樣,電子制圖的圖層劃分及命名規(guī)則)及一般性要求。本標準適用于土地整治項目現(xiàn)狀圖、規(guī)劃圖、工程設計圖、竣工圖的編制。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0609.1—2008技術制圖標題欄GB/T13361—2012技術制圖通用術語GB/T15751—1995技術產品文件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圖詞匯GB/T20257.1—2007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GB/T20257.2—2006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圖圖式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GB/T50001—2010房屋建筑制圖統(tǒng)一標準GB/T50104—2010建筑制圖標準GB/T50105—2010建筑結構制圖標準GB50162—1992道路工程制圖標準GB/T50786—2012建筑電氣制圖標準LYJ002—1987林業(yè)工程制圖標準SL73—1995水利水電工程制圖標準TD/T1012—2000土地開發(fā)整理項目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TD/T1014—2007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guī)程TD/T1016—2007土地利用數(shù)據(jù)庫標準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反映項目區(qū)地形、土地利用現(xiàn)狀及基礎設施現(xiàn)狀的圖件。土地整治項目規(guī)劃圖planningmapoflandconsolidationandrehabilitationprojects反映規(guī)劃后項目區(qū)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等內容的圖件。2工程設計圖designdrawing反映田間工程配置關系并對區(qū)域施工具有指導意義的地塊單元的圖件。土地整治項目竣工圖completedmapoflandconsolidationandrehabilitationprojects反映實施后項目區(qū)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等內容的圖件。表示地物、地貌等制圖要素特征的規(guī)定符號。排列在圖上適當位置,用于方便讀圖和使用的有關符號的解釋。基本要求,項目圖件電子制圖的圖層劃分及命名規(guī)則。4.3土地整治項目制圖除應符合本標準外,還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5一般規(guī)定5.1坐標系統(tǒng)方式采用高斯-克呂格投影,宜按3°分帶,對比例尺大于1:2000的圖件宜按1.5°分帶,可選擇任意中央子午線。制圖采用的實測地形圖測繪精度不低于1:2000。根據(jù)項目規(guī)模和地形地貌,項目現(xiàn)狀圖采用1:1000~1:5000的比例尺(丘陵不低于1:2000,平原不低于1:5000),規(guī)劃圖、竣工圖比例尺與現(xiàn)狀圖保持一致;工程設計圖比例根據(jù)工程實際尺寸及圖幅大小確定。5.3圖紙幅面現(xiàn)狀圖、規(guī)劃圖、典型田塊設計圖的圖紙幅面原則上符合表1的規(guī)定。幅面代號3許采用加長加寬幅面。工程設計圖宜采用A3圖幅。5.4圖面配置外圖廓用粗實線繪制,內圖廓用細實線繪制。5.4.2標題欄標題欄應放在圖紙右下角。標題欄的外框線為粗實線,分格線為細實線。5.4.3圖廓整飾圖上每隔10cm繪制一直角坐標網(wǎng)線交叉點。兩圖廓間靠近圖廓角和整百公里數(shù)的坐標線,應注出完整的公里數(shù),橫坐標數(shù)字前應加注該圖所在的投影帶號,其余坐標線只注出個、十位的公里數(shù)及半公里數(shù)。圖廓角應注出經緯度。指北針宜繪制在圖的右上角,受風力風向影響較大地區(qū)應采用16方向風向玫瑰圖(見圖B.6),其他地區(qū)可采用指北針式樣繪制(見圖B.7)。5.4.5輔助圖表輔助圖表包括項目區(qū)地理位置圖、圖例、現(xiàn)狀圖中的土地利用結構表、規(guī)劃圖中的規(guī)劃前后土地利用結構對比表等。圖例宜排列在圖的左下角,其他輔助圖表可根據(jù)圖面情況安排在適當位置?,F(xiàn)狀圖和規(guī)劃圖的注記應按照TD/T1014—2007規(guī)定標注。6土地整治項目現(xiàn)狀圖6.1基本要求土地整治項目現(xiàn)狀圖以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和地形圖為基礎,并以實測比例尺或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的比例尺為依據(jù)進行繪制。6.2.1地貌要素測量控制點、高程點、等高線等地貌要素應46.2.2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地類編號、名稱、顏色等參照TD/T1014—2007規(guī)定進行繪制。應標注土地利用變更日期、繪制土地利用現(xiàn)狀結構表。土地利用現(xiàn)狀結構表應采用GB/T21010—2007規(guī)定的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體系。土地利用現(xiàn)狀結構表樣式參見表C.1。6.2.3基礎設施現(xiàn)狀6.2.3.1灌溉與排水設施應繪制項目區(qū)現(xiàn)有水源、輸水、排水、渠系建筑物、泵站及輸配電等設施,注明水流方向,并按照表B.1的圖式繪制和標注。6.2.3.2田間道路設施應繪制項目區(qū)現(xiàn)有的各種道路,標注相應的等級,并按照表B.1的圖式繪制和標注。6.2.3.3農田防護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設施應繪制項目區(qū)現(xiàn)有農田林網(wǎng)、護堤護岸、攔沙壩、溝頭防護等設施,并按照表B.1的圖式繪制和標注。6.2.3.4其他設施應標注拆除的建筑物,不拆除的建筑物只繪制其范圍界線。按照TD/T1014—2007規(guī)定進行繪制。6.2.4注記要素6.2.4.1所指示的地物和項目區(qū)現(xiàn)有工程應能明確判讀。一般情況下,要求垂直于南北圖廓線繪制,字頭應朝北,溝渠、道路、管道、河流沿走向標注。注記間隔尺寸最小不小于0.5mm,最大不宜超過字6.2.4.2注記不應壓蓋主要地物或等高線的特征部分。6.2.4.3各類現(xiàn)有工程應標注名稱和編號,編號以工程名稱加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名稱與序號之間用“”連接,如塘-1,塘-2,泵站-1、泵站-2等。其他原有工程編號以此類推。6.2.4.4符號尺寸a)依比例尺繪制的輪廓,應保持輪廓位置的精度。輪廓內說明符號,應按TD/T1014—2007規(guī)定配置;b)半依比例尺繪制的線狀符號,應保持主線位置的幾何精度。符號的寬度、線型、線號的粗細,應按TD/T1014—2007規(guī)定的尺寸;c)不依比例尺繪制的符號,應保持其主點位置的幾何精度。6.2.4.5應標注項目范圍的拐點坐標,拐點坐標采用(X,Y)的格式。6.2.5圖幅整飾6.2.5.1圖名:項目名稱放在圖框線頂部并居中,字體為黑體,高度不小于20mm,形式按附錄表B.3規(guī)定執(zhí)行。6.2.5.2圖例:位于圖件左下角,圖例所列要素必須涵蓋本幅圖內所有要素。57土地整治項目規(guī)劃圖7.1基本要求7.1.1以土地整治項目現(xiàn)狀圖為基礎進行繪制。7.1.2地貌要素應表示清晰。應反映項目區(qū)規(guī)劃后的地形、地物、地類,新增耕地地塊及現(xiàn)狀地類,原7.1.4應標注項目范圍的拐點坐標,拐點坐標采用(X,Y)的格式。7.2制圖要素7.2.1土地利用7.2.1.1規(guī)劃圖應表示規(guī)劃后的土地利用類型和布局,并按照TD/T1014—2007中的圖式繪制。7.2.1.2應繪制規(guī)劃前后土地利用結構對比表。土地利用結構對比表應采用GB/T21010—2007規(guī)定的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體系。土地利用結構對比表樣式參見表C.2。7.2.2.2灌溉與排水工程應繪制規(guī)劃新建和整修塘堰(壩)、小型攔河壩(閘)、農用井、小型集雨設施等水源工程;輸水渠道、渠系建筑物工程;規(guī)劃新建和整修泵站、輸電線路和配應繪制規(guī)劃的田間道和生產路的位置、類別及會車點位置,并按照表B.1的圖式進行繪制和標注。7.2.2.4農田防護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工程式繪制。應標注農村居民點及其他建(構)筑物拆遷等工程,并按照TD/T1014—2007和表B.1的圖式7.2.3.2灌溉工程編號按自上游至下游順序編號,如斗渠-1、斗渠-2…,農渠依上級渠道編號,如農渠67.2.3.3排水工程編號規(guī)則與渠道相同。7.2.3.5道路工程編號按自上至下、自左至右順序編號,如田間道-1、田間道-2…,生產路-1、生產路7.2.4.2圖例:位于圖件左下角,圖例所列要8工程設計圖8.1基本要求8.1.1工程設計圖宜采用A3圖幅(297mm×420mm)。8.1.2常用比例為:1:10n、1:20n、1:50n;可用比例為1:1.5×10n、1:2.5×10n、1:3×10n、1:4×10n(n為整數(shù))。當整張圖紙只用一種比例時,應統(tǒng)一寫在圖標內,否則應按如下形式注寫比例,比例的字高應比圖名的字高小一號或二號,如平面圖1:20018.1.3工程設計圖應精確標示建筑物結構、尺寸和建筑材料;標注齊全、填充圖式規(guī)范;應編制工程量表和工程量匯總表。8.1.5鋼筋混凝土結構應有配筋圖、配筋表。8.1.7字體:圖樣中漢字應采用國家正式公布實施的簡化字,并盡可能采用仿宋體。但在同一圖樣上,數(shù)字大小為2.5mm。用毫米為單位。8.1.10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圖應符合SL73.1—1995的規(guī)定;田間道路工程設計圖制圖應符合GB50162—1992的規(guī)定;農田防護林工程設計圖應符合LYJ002—1987的規(guī)定;除農田防護林工程之外的其他農田防護工程設計圖應符合SL73—1995的規(guī)定。8.2土地平整工程設計圖8.2.1土地平整工程設計圖包括梯田設計圖、埂坎8.2.3對水田種植區(qū)域,應繪制埂坎斷面圖。8.2.4對不同灌排模式和田塊修筑方式,繪制典型田塊圖。典型田塊圖應反映平整單元的界線、田塊78.3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圖8.3.1水源工程設計圖管或豎井、放水涵洞、出口及消力池)的平明各種材質及其工程量。8.3.2輸水工程設計圖渠系建筑物和該類型渠道的橫斷面示意圖。每條支渠均需繪制縱斷面圖。管道立面圖應體現(xiàn)管道的各類設計參數(shù)、管道材料和尺寸標注,并應說明各種材質及其工程量。剖8.3.3噴微灌工程設計圖8.3.3.1噴微灌工程系統(tǒng)組成示意圖。8.3.3.2首部樞紐配置模式示意圖。8.3.3.3節(jié)點壓力均衡調節(jié)圖。8.3.4排水工程設計圖渠系建筑物和該類型溝道的橫斷面示意圖。每條支溝均需繪制縱斷面圖。暗渠(管)橫斷面圖應體現(xiàn)渠(管)的各類設計參數(shù)、護砌材料和尺寸標注,并應說明各種材質及其工型渠(管)的橫斷面示意圖。8.3.5渠系建筑物設計圖8應說明各種材質及其工程量。8.3.5.3倒虹吸各種材質及其工程量。涵洞的平面圖、剖面圖,蓋板配筋圖。涵洞與渠道連接結構圖,并應說明各種材質及其工程量。8.3.5.6跌水和陡坡跌水和陡坡的平面圖、剖面圖,消力池平面圖、橫斷面圖,胸墻結構圖,并應說明各種材質及其工程量。8.3.6泵站及輸配電工程設計圖說明各種材質及其工程量;泵站管道設計圖,包括管道的架設形式(架空、埋藏)支墩),連接件配備(法蘭盤、彎頭),檢修裝置等;對泵站工程設計圖除應繪制主體泵室構造外,還應繪制8.3.6.2應繪制輸電線路架設示意圖、輸電線路埋設斷面圖,并說明各種材質及其工程量。8.3.6.3應繪制各配電裝置安裝圖。8.3.6.4輸配電工程設計圖參照GB/T50786—2012。8.4田間道路工程設計圖98.4.3會車點的平面圖、剖面圖、立面圖會車點及其與田間道的橫斷面示意圖,并應說明各種材質及其工程量。8.5農田防護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工程設計圖8.5.1農田林網(wǎng)工程設計圖農田防風林、梯田埂坎防護林、護路護溝林、護岸林的平面圖、斷面圖,并應說明各種林種及其工程量。8.5.2岸坡防護工程設計圖護堤的斷面圖、立面圖,護岸的平面圖、斷面圖、立面圖,并應說明各種材質及其工程量。8.5.3溝道治理工程設計圖新溝道(谷坊、溝頭防護、攔沙壩)的平面圖、剖面圖,清淤疏浚工程的平面圖和剖面圖,并應說明各種材質及其工程量。8.5.4坡面防護工程設計圖坡面防護工程(截水溝、排洪溝)橫斷面圖應體現(xiàn)溝道的各類設計參數(shù)、護砌材料和尺寸標注,并應說明各種材質及其工程量。縱斷面應體現(xiàn)設計水位線、溝底線、溝頂線、田面線、樁號、高程、溝底縱比降、渠系建筑物和該類型溝道的橫斷面示意圖。8.6其他工程設計圖其他工程設計圖參照相關標準。9土地整治項目竣工圖9.1基本要求9.1.1以土地整治項目規(guī)劃圖為基礎進行繪制,原規(guī)劃設計的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工程、輸配電工程、其他工程等淡化處理。9.1.2地貌要素應表示清晰。應反映實施后項目區(qū)地形、地物、地類,新增耕地地塊及地類。9.1.3已實施工程設施、改建工程設施、擴建工程設施應加注(新)、(改)、(擴)予以區(qū)分。9.2制圖要素9.2.1土地利用9.2.1.1竣工圖應表示實施后的土地利用類型和布局,并按照TD/T1014—2007中的圖式繪制。9.2.1.2應繪制實施前后土地利用結構對比表。土地利用結構對比表應采用GB/T21010—2007規(guī)定的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體系。實施前后土地利用結構對比表樣式參見表C.3。9.2.2建設內容9.2.2.1土地平整工程應繪制實施后土地平整的區(qū)域、標注田塊編號、高程,標示耕作田塊與已實施的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工程、輸配電工程其他工程的相互關系。9.2.2.2灌溉與排水工程應繪制已實施的塘堰(壩)、小型攔河壩(閘)、農用井、小型集雨設施等水源工程;輸水渠道、管道及筑物工程;泵站、輸電線路和配電裝置,并按照表B.1的圖式繪制。9.2.2.3田間道路工程應繪制已實施的田間道和生產路的位置、類別及會車點位置,并按照表B.1的圖式進行繪制和標注。9.2.2.4農田防護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工程應繪制已實施的農田林網(wǎng)、岸坡防護、溝道治理、坡面防護等工程的位置,并按照表B.1、表B.2的圖式繪制。9.2.2.5其他工程應標注已實施的農村居民點及其他建(構)筑物拆遷等工程,并按照TD/T1014—2007和表B.1的圖式繪制。9.2.3編號規(guī)則田塊、灌溉工程、排水工程、渠系建筑物、道路工程的編號規(guī)則與規(guī)劃圖編號規(guī)則一致。9.2.4圖幅整飾9.2.4.1圖名:×××土地整治項目竣工圖,宜放在圖框線頂部并居中,字體為黑體,高度為20mm。9.2.4.2圖例:位于圖件左下角,圖例所列要素必須涵蓋本幅圖內所有要素。圖層要素圖層名稱1定位基礎測量控制點2行政區(qū)劃行政區(qū)行政界線3等高線高程注記點坡度圖4土地利用地類界線5土地權屬界址線界址點6項目區(qū)7田塊斗渠干溝支溝斗溝農溝噴灌管道圖層要素圖層名稱7塘堰(壩)、小型攔河壩(閘)、水閘、渡槽、倒虹吸、農橋、田間道路田間道農田防護農田防風林、梯田埂坎防護注1:注記圖層的命名在對應圖層后加“_ZJ”后綴。A.2土地整治項目圖冊封面格式資質證書行業(yè)、等級編號(五號宋體字)(初號黑體字)承擔單位(公章):×××(二號宋體字)編制單位(公章):×××(二號宋體字)編制日期:××年××月×日(二號宋體字)A.3土地整治項目圖冊扉頁格式A.3土地整治項目圖冊扉頁格式(小初號黑體字)承擔單位(公章):×××(二號宋體字)編制單位(公章):×××(二號宋體字)編制單位負責人:×××(二號宋體字)(規(guī)范性附錄)N豎式圖面配置豎式圖面配置內圖廓飾邊)圖例圖B.2橫式圖面配置品品(現(xiàn)狀圖圖名)圖B.3現(xiàn)狀圖標題欄比例尺圖B.4規(guī)劃圖、竣工圖標題欄品¥(編制單位名稱)(工程設計圖圖名)比例尺[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涵洞(大)涵洞(小)小型攔河壩(閘)水窖(水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高校實習生合同協(xié)議模板
- 2025年水利工程用塊石供貨合同書
- 2025年倉儲物流領域勞動合同范例
- 2025年力工分包合同樣本
- 2025年專業(yè)展會服務合同標準
- 2025年辦公租賃合同與設施安全管理指導
- 2025年上海室內門定制合同樣本
- 2025年職務調整勞動合同規(guī)定
- 2025年勞動合同解除策劃協(xié)議文本
- 2025年臨床科室管理承包合同協(xié)議書
- 外賣星級(商家評分)計算表
- 2023三年級語文下冊 第八單元 語文園地配套教案 新人教版
- DZ∕T 0215-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 煤(正式版)
- 外出檢查病人突發(fā)呼吸心跳驟停應急預案演練
- 《火力發(fā)電廠汽水管道設計規(guī)范+DLT+5054-2016》詳細解讀
- 幕墻施工成品及半成品保護措施
- 基于單片機的交通燈控制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論文
- 威圖電柜空調SK3304500使用說書
- 2024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醫(yī)師定期考核(口腔)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中國律師學 課件 陳衛(wèi)東 第10-17章 律師收費制度-律師非訴訟業(yè)務(二)
- 中國移動行測測評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