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儒家慎獨德性新解
“慎獨”是儒家藝術史上影響深遠的一個方面,也是儒家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手段。自從“慎獨”理論以來,它引起了思想界的重視,成為儒家經(jīng)典中受尊重的重要美德之一?;厮葸^往,學者大多對“慎獨”持有一種肯定的態(tài)度,本文試以另一角度為切入點,對慎獨作一番新的反思。一慎獨,慎其獨《說文》云:“慎,謹也。”慎有謹慎,慎重之意,也就是所謂的小心或者謹慎,其前提是看重。先儒多把“慎”訓為“順”。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坤部》云:“慎,假借為順?!表樦杏钟小爸亍钡囊馑?也就是說看重乃順遂的前提?!吧鳌庇謴摹靶摹睆摹罢妗?以“認真”二字解釋最為貼切。故“慎”又可作“誠”解?!稜栄拧め屧b》云:“慎,誠也?!薄墩撜Z·子張》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闭谴艘狻!墩f文》云:“獨,犬相得而斗也。羊為群,犬為獨也。”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則獨而不群?!边@大概不是“獨”的本義?!墩滞āと俊吩?“獨,猨類。似猿而稍大。猨性群,獨性特?!豹毢吞赝x。《廣雅·釋詁》云:“特,獨也?!豹氉钟糜谌?則應指人的個性,慎獨也就為認真對待自己的個性,真誠無欺?!吧鳌焙汀蔼殹遍_宗明義同時出現(xiàn)最初是以“君子慎其獨”的形式,在《中庸》和《大學》中均有論及?!洞髮W》第六章云:“所謂誠其意,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中庸》第一章云:“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睉?zhàn)國至秦漢之際,慎獨作為獨立范疇出現(xiàn),不僅僅限于《大學》、《中庸》,如《禮記·禮器》篇曰:“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內(nèi)心者也,德產(chǎn)之致也精微,觀天下之物,無可以稱其德者,如此則不得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辈瘯兜滦小菲?又稱《五行》)曾提出了“必貴慎其獨”的理論。1993年10月,在湖北荊門發(fā)掘出土的戰(zhàn)國中期的竹簡中也有“淑人君子,其義(宜)一也,能為一然后能為君子。君子慎其獨也”等與帛書《德行》篇相同的文字記載。二慎獨,慎獨文化的內(nèi)涵“慎獨”初含義理解為“誠”,即心不自欺,指內(nèi)心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禮記》中的《大學》、《中庸》等篇均作此意解。《禮記·大學》曰:“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薄抖Y記·中庸》中有論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獨,是人心至靈,是自不可欺的,有不好的心在里面,自然有不好的形跡露于外,所以君子必謹慎于己所獨知之心靈?!吧鳘殹彪x不開“誠意”,誠意就是強調(diào)行動之前的動機純正,意念真誠。慎獨就是要誠于己的本然之性,不自欺,既能慎獨,則發(fā)見于外的話,自無不善了。到東漢時期,鄭玄把《中庸》中的“慎獨”作了解釋:“慎獨者,慎閑居之所為。小人于隱者,動作言語自以為不見睹,不見聞,則必肆盡其情也。”閑居,即獨居、獨處,所謂慎獨,就是指在一個人獨居、獨處之時,在其行為不為他人所見之處,也要做到謹慎有德,保持道德的操守,獨善其身。到了宋明理學時期,朱熹對《中庸》中的“獨”亦作了解釋,其與鄭玄的解釋并無多大差別。朱熹曰:“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而己則已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則是天下之事,無有著見明顯而過于此者。”朱熹把“獨”解釋為“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四書集注·中庸章句》),主要指的是幽暗、細微等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地方。隨后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中對《大學》篇中的“慎獨”也是基于這層理解:“閑居,獨處也,此言小人陰為不善,而陽欲掩之,則是非不知善之當為與惡之當去也;但不能實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掩其惡而卒不可掩,欲詐為善而卒不可詐,則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為戒,而必謹其獨也?!编嵭椭祆鋵Α吧鳘殹钡慕忉屢呀?jīng)超出了“慎獨”在《中庸》和《大學》中的本意,不過他們的這種理解卻一直被后人廣泛接受,這也許是這種解釋更能與儒家注重個人“修身”的思想相一致,更能夠發(fā)揮對于道德修養(yǎng)實踐的指導意義的緣故。在鄭玄、朱熹之后,“慎獨”說一直多被人解釋為人們在閑居獨處之時,最容易任情恣意,產(chǎn)生不合道的行為,因此,為君子之人,獨處之時特別要小心謹慎,嚴格要求自己,不做違背道德的事。后世學者大都以此為依本,闡發(fā)自己的學說,先是作為道德修養(yǎng)論,后來將其上升到本體論的高度,達到無所不包的境地。后來的《辭源》和《辭?!钒选吧鳘殹狈謩e理解為“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茍”和“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茍”,可見鄭玄和朱熹對“慎獨”意義的理解已經(jīng)被后人所接受。三要求“慎其獨”儒家提出的“慎獨”有其一定的境界,即應注重不睹不聞的隱微之處,南北朝時期的劉勰對“慎獨”的境界有過一番描述:“內(nèi)無憂患,外無畏懼,獨立不慚影,獨寢不愧衾,上可以接神明,下可以固人倫,德被幽明,慶祥臻矣?!?《劉子新論·慎獨》)劉勰認為此境界正是緣于“戒慎目所不睹,恐懼耳所不聞”的慎獨工夫。君子于不睹不聞的隱微之處如果能循性而行并且合于常道,那么睹聞之處便自然不會有所違越。“道之深隱之處,或有莫見,此君子為之戒慎,道之精微之處,或有莫顯,此君子為之恐懼也”。由此看出,“慎獨”的兩個維度就是“隱”和“微”。儒家認為,一個人在平時修養(yǎng)心性時,由于自己的個性常常藏于自己不睹不聞的地方,即所謂的“隱”和“微”處而自己不覺察,習慣成自然而渾然不知。但在下意識的言行之中,自己的個性卻往往很容易暴露,因此要特別認真地對待細小隱蔽之處,馬虎不得。“或要為善,或要為惡,自家看的甚是明白。是天下之至見者,莫過于隱,而天下之至顯者,莫過于微也”??梢哉f,如果沒有“隱”和“微”這兩端,“慎”也就無從談起,只有在“隱”和“微”中,方能探求“獨”,“獨”在隱微中。對于“隱”和“微”,朱熹曾注云:“隱,暗處也。微,細事也?!?《四書章句集注》)“隱”就是指注重隱處的行為,可以用“暗室不欺”來理解。儒家認為,君子之道更體現(xiàn)于在“暗室”中的行為,注重行為“隱”的方面,恰恰在于更有效地實行對于所有行為的自我制約,這是儒家一種個人獨處的道德要求,可以看出儒家對個人道德的要求不僅在于外部的層面,而且上升到無人監(jiān)督的層面,是對人的行為的全面滲透?!拔ⅰ笔侵感袨榈募毼⒅?這是從對行為著手處的一種道德要求,因為微處不容易被發(fā)覺,很可能就發(fā)展為“著”,所以儒家認為這更需要重視。盡小者大,積微者著?!痘茨献印た姺Q》曾以“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為喻,提出要“禁于微”,告誡人們應該從細小的事情上嚴格要求。至于精微之處,便是德,此所以君子慎其獨?!抖Y記·禮器》曰:“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內(nèi)心者也。德產(chǎn)之致也精微,觀天下之物,無可以稱其德者,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比寮艺J為明者慎微,只有能注重到細微之處的人,才是所謂智者和有德之人。儒家認為,一個人要注重謹慎的自我省察,不要使任何不好的念頭滋生于幽暗和細微之中,事雖細微,但意念的善惡自己是最清楚的,千萬不要以為別人不易察覺而自欺其心,只有勿自欺才能不欺人,這是一個必然的前提。四提倡受封建道德“慎獨”,以彰顯“私我”的文化從以上不難看出,“慎獨”學說的提出是同君子的修身養(yǎng)性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要求人們要以君子的言行為目標,向著君子修養(yǎng)的行為方向努力,可以說是把“慎獨”作為君子人格的理想狀態(tài)而提出的,起到一種示范標榜的作用?!吧鳘殹彼枷胱孕纬梢詠?千載不泯、倍受推崇,一方面是由于它作為“入德之方”在個人修身中占據(jù)了顯著地位,但主要是因為儒家強調(diào)“慎獨”的思維方式,更能迎合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是統(tǒng)治階級治理國家、管理人民的有效方式?!吧鳘殹睂W說在其最初被提出時的本意是作為“誠”來理解的,要求人們不要自欺,如同喜好惡惡,都是出于自己的本心而毫無愧疚,要誠于自己的本然之性,注重內(nèi)省,這樣才會無愧于心志,才會起到修身養(yǎng)德的作用。那時的“慎獨”說可以說是真正作為君子修身養(yǎng)性的道德范疇。到了鄭玄時,儒家所宣揚的“慎獨”說改變了其最初含義,變?yōu)橐环N官方哲學,而到了后來的朱熹,這種傾向已經(jīng)越來越明顯,其含義已經(jīng)大大改變,后來人們理解的“慎獨”大都沒脫離二者所解釋的含義,成為一種定勢。本文認為,后儒所宣揚的“慎獨”說,之所以會改變其最初含義,是同其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思想分不開的,這種解釋的“慎獨”說之所以備受推崇,主要原因在于有利于君主專制的統(tǒng)治?!吧鳘殹奔匆笕瞬徽撛诿魈?、隱處,或在人群中、獨處時,都要謹慎誠一,循“道”而行?!暗馈笔鞘裁?就是衡量好與壞、對與錯的標準,就是指人們的思想行為不可須臾離開“仁義禮信”、“三綱五?!钡鹊赖乱?guī)范,它維護的是封建主義的道德倫理和風俗習慣。提倡“慎獨”就是要求人們無論在何時,即使是在無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都要自覺自愿地接受封建道德,按照官方所提倡的倫理規(guī)范來要求自己,以其服從的程度來衡量他們道德水平的高下,這樣的國民自然容易統(tǒng)治??梢哉f,后來的“慎獨”說是對人性的一種壓抑,對一個人連他獨處的時候都要有道德要求,要求人按照行為規(guī)范去做,未免太過于苛刻,這就把人最基本的“私我”給抹殺了。反觀歷史,中國儒家文化在“我”的設計上一直是側(cè)重于社會的“公我”,而不是一個人內(nèi)在的“私我”,并且在人性上堅持“人性本善”,這樣,儒家文化就沒有給“私我”一個應有的位置,一味地壓抑私我、貶低私我,并一貫推崇犧牲私我保全公我的做法,使得私我一向處于被忽視的地位,且往往帶有貶義。由于一慣羞于言“私”,羞于有“私”的思維習慣,使得人們?nèi)狈ψ鹬貏e人隱私的習慣,進而許多人難得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與“私人時間”,這或許就是致使人們?nèi)狈Κ毩⒕竦母粗?。但人畢竟是?一定會有“私我”與“私心”,“私我”的被壓抑,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人性的被壓抑,它往往使得人們以“曲折的方式”來表達“私我”,儒家這種不重視“私我”的文化,其實是不具人性化的。雖然說“慎獨”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高度的道德自律精神,但這些“精神”也是在那些反映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禮教下培養(yǎng)成的,因此很難形成真正獨立自主的精神。不可否認,儒家提出的“慎獨”說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確實是治理人民的良好手段,這種方式有利于人民道德高度自律性的形成,可提高人民遵守社會規(guī)范禮儀的自覺性,提倡這種修身的德性,是仁人志士所認為的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必要手段,但這種德性在今天看來已經(jīng)不合時宜。倫理學是始于人意識到世界上還存在著其他人,如果沒有自我與他人尖銳的沖突,就不會產(chǎn)生所謂的倫理學,倫理的產(chǎn)生是人類想通過愛的渠道使一個人涌向另一個人。中國的早期哲學在倫理學中都是傾向于生活觀點,力圖從生活觀點引出社會觀點,但后來卻以不同的方式背離了生活的思路,在政治和權利的誘惑下,倫理很容易就變成了政治的附庸,成為政治的吹鼓手,這種倫理的庸俗化正是由于為統(tǒng)治者著想而使得倫理背離了最初的生活目的,從而形成一套壓抑人性的規(guī)范體系?!吧鳘殹睂W說作為一種理想的修養(yǎng)德性的規(guī)范,且不說這種規(guī)范是好是壞,但只要考慮到人心被壓縮為一種規(guī)范,就知道這種做法是不好的。儒家提出的仁義禮信等各種倫理規(guī)范,以及修齊治平的規(guī)范邏輯都是政治與倫理相統(tǒng)一的思想,都是一種政治目的的倫理行為,沒有確切的區(qū)分,因為在根本上都是含有政治目的的。雖然說倫理規(guī)范反映了一點真正的道德價值,但那也是非常少的,主要的部分都成為了統(tǒng)治階級或者社會主流人群的利益反映。倫理學應該研究的是人的幸福之路,應該回歸到最初的生活中去,讓人真正的情感釋放出來,給人必要的私人空間釋放自己的感情,面對真正的自我是人幸福的必需,人不應該使生存成為目的,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有真正情感的投入才能有幸福,這才是倫理學需要帶給人的東西。某種程度的“慎獨”壓抑真正的情感,不該成為生活的全部?,F(xiàn)在人類生活的危險恰在于真情和幸福的欠缺,而不是規(guī)范的欠缺。如果說“慎獨”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價值,那應該是其注重“求諸己”的內(nèi)向思維方式,這也是值得我們今天保留的東西。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一直很注重主體內(nèi)向思維方式,其核心是關于人的存在、價值和意義的問題。在這樣的思維方式框架內(nèi),思維主體面向自身,以自我完成、自我超越、自我實現(xiàn)為目的,進行內(nèi)在的自我體驗和反思,并以此為最大的幸福??梢哉f,人格塑造理論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精髓,從“反求諸己”的角度去尋求個人價值的最大實現(xiàn)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一大思維方向?!吧鳘殹彼枷朐谝欢ǔ潭壬戏从沉诉@一精神,其精神的實質(zhì)在于儒家反省內(nèi)求的內(nèi)向型思維。我們可以發(fā)揚儒家“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工程鋼筋焊接協(xié)議書
- 股東合作協(xié)議與章程制定指南
- 家電維修合同協(xié)議書
- 飯店經(jīng)營承包合同
- 建材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合同
- 圍墻施工合同圍墻合同
- 小區(qū)廣告牌合同書
- 金融中介服務費合同年
- 防盜門銷售合同協(xié)議書
- 交通運輸行業(yè)智能航運與港口方案
- 蘇州2025年江蘇蘇州太倉市高新區(qū)(科教新城婁東街道陸渡街道)招聘司法協(xié)理員(編外用工)1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幼兒園課件:健康教案
- 河南航空港發(fā)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25年社會招聘題庫
- 2025至2031年中國助眠床墊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綿陽市高中2022級(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二診)語文試卷(含答案)
- 常州初三強基數(shù)學試卷
- 物業(yè)服務和后勤運輸保障服務總體服務方案
- 《吞咽障礙膳食營養(yǎng)管理規(guī)范》(T-CNSS 013-2021)
- 2025四川中煙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仁愛七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
- 2025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系統(tǒng)事業(yè)單位招聘101人筆試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