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次地面霧爆發(fā)性增強成因分析_第1頁
南京一次地面霧爆發(fā)性增強成因分析_第2頁
南京一次地面霧爆發(fā)性增強成因分析_第3頁
南京一次地面霧爆發(fā)性增強成因分析_第4頁
南京一次地面霧爆發(fā)性增強成因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京一次地面霧爆發(fā)性增強成因分析

0地面霧物理特性觀測研究霧是反映在地層空氣中的大量氣泡和結晶顆粒,可以看到與水平距離不到1km的天氣現(xiàn)象(李子華等,2008)1。根據(jù)能見度距離可將霧劃分為3個等級(中國氣象局,2003):能見度大于0.5km小于1.0km為霧,大于0.05km小于0.5km為濃霧,小于0.05km為強濃霧。濃霧直接影響著交通安全(劉聰?shù)?2009),會造成航班延誤、高速封路、輪渡停航,甚至導致重大交通事故發(fā)生。霧發(fā)生時伴隨的逆溫結構加劇近地層空氣污染,危害人體健康,且酸霧會對建筑物、農作物造成損害。此外,電網霧閃引起的供電中斷也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因此,霧作為一種災害性天氣現(xiàn)象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為了研究霧的生消機制、物理化學過程及評估霧模式效果,國外在過去數(shù)十年間組織了多次觀測實驗:如美國加州西海岸的CooperativeExperimentinWestCoastOceanographyandMeteorology項目(Leipper,1994),使用了可以涵蓋海陸網中微尺度氣象過程的多種儀器進行探測,并采用數(shù)值模擬進行補充研究;Fuzzietal.(1992)在意大利北部波河河谷霧實驗中研究了多相霧系統(tǒng)的物理化學特性;Gultepeetal.(2009)結合地表觀測、衛(wèi)星遙感和預報模式在加拿大開展了FogRemoteSensingandModeling項目,以提高霧預報及臨近預報的準確性。國內在各地也相繼開展了多個外場觀測試驗(李子華,2001;Niuetal.,2010),許多學者從氣候特征(童堯青等,2009;周偉燦和魏煒,2010)、物理生消機制(嚴文蓮等,2009)、霧水化學(封洋等,2009)、衛(wèi)星遙感(孫涵等,2004)以及數(shù)值模擬(周梅等,2008;萬小雁等,2010)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李子華和吳君(1995)發(fā)現(xiàn),空氣嚴重污染地區(qū)存在霧滴數(shù)密度大、尺度小的特征,氣溶膠粒子會影響霧微物理結構;黃玉生等(2000)認為,研究霧要將宏微觀物理過程結合起來;黃建平等(1998)指出,逆溫層對霧形成及維持起著重要作用,而霧的出現(xiàn)又反過來對大氣邊界層氣象要素的結構產生重要影響。但是霧過程的復雜性在于它受到了跨越多種時空尺度的不同因素的共同影響,包括霧滴微物理過程、氣溶膠化學、輻射、湍流混合、大小尺度動力過程、下墊面狀況等(Gultepeetal.,2007),至今這些因素間復雜的相互作用都未被完全了解,仍需進一步研究。霧爆發(fā)性增強,是指在很短時間內(一般小于30min)霧突變?yōu)闈忪F(能見度小于500m),或濃霧躍增為強濃霧(能見度小于50m)(李子華等,2008)47。它所引發(fā)的能見度急速下降極易造成汽車追尾、船舶相撞等交通事故。因此,分析研究地面霧爆發(fā)性增強的物理化學過程及成因,有助于更加準確地判斷能見度惡化的趨勢、及時發(fā)布預警信號,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國內學者做過這方面的研究,如:濮梅娟等(2001,2008)指出霧體爆發(fā)性增強,本質上是霧滴爆發(fā)性增多、增大,含水量也隨之增大,滴譜變寬,核化、凝結、碰并作用活躍;陸春松等(2010)分析發(fā)現(xiàn),下沉運動的增溫作用促使低層逆溫增強,水汽累積,加上近地層冷平流作用引發(fā)降溫,共同導致了地面霧迅速增強;Liuetal.(2011)研究發(fā)現(xiàn),日出后近地層氣溫迅速降低,地表蒸發(fā)水汽供應充足,同時湍流作用增強,造成滴譜加寬,地面霧爆發(fā)性發(fā)展。以上研究雖取得了豐碩成果,但總體來說,對地面霧爆發(fā)性增強的特征及成因并未充分了解,其理論有待進一步豐富?;谏鲜龇治?本文擬對南京地區(qū)2007年12月18—19日濃霧的物理演變過程和地面霧兩次爆發(fā)性增強現(xiàn)象進行綜合分析,以揭示霧生成、維持的機理,并對霧爆發(fā)性增強的特征與成因有所了解。1物理結構探測2007年11月15日至12月29日,在江蘇省南京市北郊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西苑田徑場(118.7°E,32.2°N)進行了霧的綜合外場觀測試驗,觀測點附近有石化廠、鋼鐵廠、熱電廠、在建樓房及氮肥加工廠等潛在污染排放源。表1列出了觀測期間使用的主要儀器設備。水平能見度觀測采用的是ZQZ-DN型能見度儀,該儀器是江蘇無線電科學研究所根據(jù)世界氣象組織發(fā)布的“儀器與觀測方法指南”,利用測量前向散射角33°的散射光強度經處理后轉換成能見度值的原理研制而成。霧微物理結構探測使用的是FM-100型霧滴譜儀,該儀器基于前向光散射原理來測量霧滴尺度和數(shù)濃度,能夠測得的霧滴直徑范圍是2~50μm。本文對霧滴譜資料進行了1min平均處理,以期消除儀器噪音對數(shù)據(jù)的可能影響,共得到1227組樣本。地面常規(guī)氣象要素由自動氣象站獲得。邊界層探測采用的是DigiCORA系留氣艇探測系統(tǒng),在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如風速≤8m/s),無霧時一般每3h觀測一次,有霧時加密為1~1.5h觀測一次,最大探測高度能達到1200m左右。本文以相對濕度100%作為霧頂?shù)慕缍藴?。另外還使用了寬范圍粒子譜儀(WPS-1000XP)監(jiān)測10nm~10μm范圍的大氣氣溶膠粒子。2007年12月18—19日,南京地區(qū)經歷了入冬以來強度最大的一場霧,歷時20h,其中低于50m的強濃霧過程持續(xù)了6.5h,幾乎占到整個霧過程1/3的時長(表2)。江蘇省氣象臺在19日清晨2h內相繼發(fā)布了4次預警,最高為大霧紅色預警。這次大霧對全市人民的生活出行造成了嚴重影響,南京周邊各大高速相繼封閉,長江南京段禁航,機場航班停開,多條公交線路被迫停駛或緩行。本文利用外場觀測資料、Micaps天氣圖資料及NCEP(1°×1°)FNL數(shù)據(jù)對該次濃霧過程進行研究。文中所用時間均為北京時間。2天氣形勢分析2007年12月16—17日南京地區(qū)出現(xiàn)了降水過程,土壤含水量較大。18日凌晨曾出現(xiàn)輻射霧,持續(xù)到上午消散,繼而在近地面轉化為霾。高空天氣圖上,18日08時,500hPa日本海上空有一低槽,槽底伸至32°N附近,南京受槽后西北氣流控制,850hPa上受東北氣流影響。于18日16:06南京地區(qū)開始出現(xiàn)霧。18日20時500hPa上南京位于商丘、荊州、常德一帶低槽的槽前西南暖濕氣流中,850hPa上也為弱西南風,至21:20地面能見度低于500m,濃霧形成。19日08時,500hPa上低槽東移至鹽城、宣城、景德鎮(zhèn)一帶,南京地區(qū)位于槽后,500hPa、700hPa及850hPa均為一致的西北氣流,冷平流有所發(fā)展,天氣形勢穩(wěn)定,地表接受太陽輻射升溫明顯,至12:32大霧消散。地面天氣圖上,18—19日南京一直處于均壓場或等壓線稀疏接近于均壓場的區(qū)域中,風力十分微弱。2.1不同階段和風壓根據(jù)能見度、相對濕度及含水量的變化,將本次霧過程劃分為4個階段。圖1a—e給出了能見度、相對濕度、氣溫、風速風向隨時間的演變曲線,可以看到:1)生成階段(18日16:06—17:22)。18日16:06水平能見度降至1000m以下。由于較低的環(huán)境相對濕度(<95%),所以初期的低能見度可能是因霾所致(吳兌,2006)。隨著地面氣溫持續(xù)下降,且風向轉為穩(wěn)定的南風,環(huán)境相對濕度逐漸升高,而風速較小,湍流較弱,懸浮于空氣中的大量霾粒子不易消散,于是吸濕成為霧滴群。2)發(fā)展階段(18日17:23—19日01:46)。霧形成后的數(shù)小時內,能見度在500~825m之間起伏變化,總體呈下降趨勢。21:20相對濕度達100%,能見度降至500m以下,濃霧彌漫。19日01:41起地面平均降溫率顯著增大,同時能見度由01:42的197m驟降至01:46的15m,霧第一次爆發(fā)性增強。3)成熟階段(19日01:47—11:22)。03:20之前地面基本穩(wěn)定維持著15m的低能見度。03:20至04:40,因霧層增厚(圖1f)導致的向下長波輻射增強及偏南暖氣流(圖1e、圖2)共同影響,地面氣溫振蕩回升,能見度隨之好轉。04:46能見度再次降至50m以內,地面霧經歷了第二次爆發(fā)性增強。直到19日09:08,該強濃霧期才結束。4)消散階段(19日11:23—12:32)。隨著下墊面接受太陽輻射,地面霧層溫度持續(xù)上升,湍流運動增強,霧滴蒸發(fā),能見度迅速升高,至12:32地面水平能見度達到1km,霧消散。由表2可見,本次霧過程地面風向多為偏南,這有利于水汽輸送,使?jié)穸纫恢本S持在較高水平。平均風速只有0.3m/s,微風利于霧的形成及維持(Taylor,1917;Niuetal.,2010)。2.2成熟階段中各微物理參量和分如前所述,本次霧過程中能見度約1/3時間低于50m,而霧滴含水量、數(shù)濃度是影響能見度的重要因子(Gultepeetal.,2006)。霧中含水量主要依賴于霧滴譜的分布,霧滴譜被認為是反映霧微物理特征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王庚辰,1981),平均霧滴譜則反映出霧微物理結構的總體特征(黃玉生等,2000)。根據(jù)前面劃分的4個階段,圖3a—c給出了各微物理參量隨時間的變化,圖3d給出了各階段平均譜分布和整個霧過程平均譜分布,可見:1)形成階段,由于空氣中絕大多數(shù)為霾粒子或尺度較小的霧滴,平均直徑較小,均值為3.1μm,含水量值僅為10-4g/m3數(shù)量級,滴譜也較窄,最大直徑僅為17.4μm。2)發(fā)展階段,隨著地面氣溫緩慢下降,數(shù)濃度、含水量振蕩上升,19日01:41起氣溫急劇下降,各微物理參量迅速增大,核化、凝結物理過程十分活躍,地面霧第一次爆發(fā)性增強,能見度跌至50m以下。滴譜整體上抬,譜寬增寬至25.0μm。3)成熟階段,存在2個非常顯著的起伏變化。第1個起伏變化中(01:47—04:38),在前面霧爆發(fā)性增長基礎上,各微物理參量先是在較高水平小幅度起伏振蕩,同時能見度維持低值,隨后地面氣溫振蕩回升,導致霧滴蒸發(fā),平均直徑變小,核化過程減弱,數(shù)濃度降低,含水量隨之減少,能見度振蕩轉好。第2個起伏變化中(04:39—11:22),霧再次爆發(fā)性增強,能見度急降至50m以內。日出前地面因夜間強烈的長波輻射冷卻,氣溫大多維持在1℃以下,空氣的過飽和度相對較高,利于霧滴凝結增長,數(shù)濃度、平均直徑及含水量分別在380cm-3、6.1μm、0.210g/m3附近振蕩維持;日出后雖地面氣溫升高(圖1c)且風速顯著增大(圖1d),但因地面及低空強勁的暖濕平流作用(圖1e、圖2),各微物理參量并未急劇減少,而是相對較緩地下降,能見度也維持著低值。成熟時期各檔霧滴數(shù)均增長至最大,譜寬拓寬至47.0μm,譜線向大滴方向移動,說明此階段霧中除了核化、凝結增長過程,還通過碰并作用產生了大滴。值得注意的是,雖碰并作用消耗了小滴,但小滴數(shù)目不減反增,這與王庚辰(1981)、劉端陽等(2009)觀測到的因碰并造成大滴增長、小滴減少的現(xiàn)象有所不同,但與Niuetal.(2010)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一樣,其原因是此時期水汽供應與凝結核數(shù)量均十分充足,強盛的核化、凝結作用所產生的新霧滴不僅補償了碰并過程所造成的霧滴損耗,還有盈余使得霧滴總數(shù)目增長。4)消散階段,隨著溫度持續(xù)升高,霧滴蒸發(fā),各微物理參量均顯著減小,滴譜迅速下降變窄,譜寬僅為14.7μm,能見度迅速轉好。整體而言,霧滴總數(shù)濃度、平均直徑、含水量三者變化趨勢基本一致。霧滴數(shù)濃度范圍為1~1222cm-3,平均為133cm-3,平均直徑范圍為2.9~7.4μm,平均值僅為3.9μm,含水量范圍為0.0001~0.4960g/m3,均值為0.0420g/m3。各階段的平均譜曲線均偏向小滴一端,成熟階段雖滴譜最寬,但大于25.0μm的大滴數(shù)密度依然較小。2.3近地層汽氣流輸送階段圖1f是系留氣艇測得的霧頂高度隨時間的變化,圖2和圖4a分別是邊界層風矢量和氣溫的時空演變圖,可以看到:1)形成階段,1020m高度以內無逆溫出現(xiàn),而中低空(200~500m)西南氣流卻在不斷向地面發(fā)展,與之配合,同樣高度出現(xiàn)了一個約為4m/s的大值風速區(qū),帶來了大量水汽,其強烈的增濕作用對觸發(fā)霧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條件。值得注意的是,形成期霧頂就很高,最高達到了590m,這很可能是由于18日凌晨到19日上午的輻射霧消散后,雖地面水平能見度轉好,但由于高空約600m處強逆溫的存在(圖略),使得地面霧抬升成為低云,這樣19日下午因暖濕平流作用在低空形成的霧與其上的低云聯(lián)成一體成為霧區(qū),造成此時期高霧頂?shù)某霈F(xiàn),而后霧區(qū)向下延伸及地。這種霧在低空形成而后及地的現(xiàn)象在西雙版納地區(qū)也觀測到過(黃玉生等,2000)。2)發(fā)展階段,18日20:00邊界層內為一致的東北風,但氣溫顯著上升,結合NECP的1°×1°FNL數(shù)據(jù)畫出沿南京地區(qū)所在緯度的散度剖面(圖4b),發(fā)現(xiàn)觀測點(118.7°E)上空600~825hPa為散度的負值區(qū),有輻合,近地面為正值區(qū),有弱輻散,這樣的配置有利于東北氣流下沉運動的發(fā)展。由于下沉增溫作用造成整個邊界層溫度增加,而夜間地表長波輻射卻讓地表氣溫一直下降,所以貼地逆溫層逐漸形成。19日00:00—01:30地面至探測頂高均為深厚一致的西南風,其中霧層內距地面200~300m處存在一個約為4.5m/s的風速大值區(qū)。由于西南氣流的平流增溫作用,170m以下氣溫較之前有所上升,但到02:00時160m以下氣溫全線下降,尤以貼地層因地面長波輻射冷卻降得最為迅猛,此期間地面霧第一次爆發(fā)性增強。3)成熟期間,01:10—03:10霧頂較低,基本維持在390~420m,04:20—05:10霧頂躍增至550m以上,其間地面霧再次出現(xiàn)爆發(fā)性增強。至05:10,探測范圍內為一致的西北風,風速隨高度增加,370m以下氣層降溫明顯,利于霧滴凝結增長,加之隨后06:00—07:00的300m以下低空再次盛行西南或偏南暖濕氣流,共同造成了地面霧的第二次發(fā)展(圖3a—c),霧滴平均直徑及含水量顯著增長。09:00后,近地層400m以下仍為強勁的西南氣流,地面盛行南風。由于16—17日出現(xiàn)降水過程,下墊面濕含量較大,19日日出后地面增溫,地表蒸發(fā)向空中補給水汽。平流輸送和地表蒸發(fā)的共同作用使得近地層水汽來源充足。另外,雖日出后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增溫,熱量上傳使得近地層氣溫有所升高,相應地面霧體變淡,維持了6.5h的強濃霧時期結束,但400m以上高空由于西北氣流下沉而增溫幅度更大(圖略),因此逆溫層未被破壞,而是抬升至100~600m。水汽供應充足且上空逆溫層穩(wěn)定存在就是19日上午大霧一直維持的原因??傮w來看,暖濕氣流輸送對于本次霧的發(fā)生、發(fā)展及維持起到了重要作用,霧發(fā)展及成熟階段一直伴隨著較強貼地層逆溫。同以往一些觀測(李子華等,1999;陸春松等,2010),霧體曾出現(xiàn)雙層結構(圖1f)。但地面霧爆發(fā)性增強后霧體未隨之爆發(fā)性增厚,可見地面微物理過程的迅猛發(fā)展并未導致宏觀上霧頂垂直向上發(fā)展,這與黃玉生等(2000)觀測到的情形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本過程中貼地強逆溫層位于霧體底部,抑制了地表水汽和動量的垂直向上輸送。這種宏觀上霧頂變化與地面霧微物理結構演變相關性不大的現(xiàn)象在以往研究中也有發(fā)現(xiàn)(徐杰等,2009)。3地面霧爆炸性改善3.1兩次爆發(fā)前后大滴持續(xù)型本次霧過程存在兩個明顯的爆發(fā)性增強階段,即能見度從19日01:42的197m驟降至01:46的15m和從04:39的342m急降至04:46的46m,均由濃霧迅速發(fā)展為強濃霧。圖5給出了19日這兩次地面霧爆發(fā)前后能見度、各微物理參量及霧滴譜的變化??梢?隨著能見度下降各微物理參量均顯著上升。其中第一次爆發(fā)霧滴總數(shù)濃度由73cm-3增大到688cm-3,第二次爆發(fā)由11cm-3增大到331cm-3,表明大量凝結核核化。兩次爆發(fā)后的平均直徑都為爆發(fā)前的1.5倍,含水量均比爆發(fā)前大兩個量級,可見凝結過程十分活躍。爆發(fā)前后霧滴譜都基本呈指數(shù)遞減分布,表明小滴較多、大滴較小,但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直徑大于10μm的大滴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爆發(fā)后雖然分別只占到總霧滴數(shù)的8.2%和7.9%,但對含水量的貢獻率卻分別達到66.3%和80.9%,可見大滴數(shù)目不多卻對含水量的貢獻較大。隨著爆發(fā)性發(fā)展,兩次過程的滴譜均明顯地上抬拓寬,其間譜線有時不連續(xù),零星地出現(xiàn)了33μm以上的大滴,說明除凝結增長外,碰并作用也已出現(xiàn),共同產生了對含水量有主要貢獻的大滴。高濃度的霧滴數(shù)目及驟增的含水量造成了能見度的急降(Gultepeetal.,2006)。3.2爆發(fā)性增強前后溫度分布干粒子吸濕成為霾滴的核化過程和霾滴吸濕增長為霧滴的活化過程,與過飽和度值息息相關,即必須有足夠的過飽和度,能夠越過柯拉曲線的過飽和駝峰,霾滴才能超過臨界半徑而形成霧滴(吳兌,2006)。當然在過飽和度值一定的情況下,能否越過駝峰與干粒子自身的直徑、化學組分、吸濕性等有關。而在霧滴的凝結增長過程中,在鹽核上的凝結速率和增長時間也取決于環(huán)境場中水汽的過飽和度。但過飽和度是變化的,依賴于空氣冷卻率,凝結核的大小、濃度和分布,以及各種輸送和混合過程(黃美元等,1999)。對于19日地面霧的第一次爆發(fā)性增強過程(01:42—01:46),根據(jù)自動氣象站資料(圖6a)可見,從01:41起地面空氣冷卻率顯著增大,至01:50在10min內降低了1.2℃,同時發(fā)現(xiàn)01:27—01:56期間地面風向穩(wěn)定偏北,因而地面存在著一定的冷空氣平流作用,加速了地表氣溫的降低,從而使飽和水汽壓快速減小,過飽和度增大,利于凝結核核化及水汽凝結。這種地面霧爆發(fā)前地表風向轉北的現(xiàn)象,在南京以往觀測到的霧事件中也有發(fā)現(xiàn)(陸春松等,2010;Liuetal.,2011)。另外據(jù)探空資料,此時的霧頂高度(圖1f)相對整個霧時期來說比較低,當霧層發(fā)展得不太厚時,地表向上的長波輻射冷卻不易被其上覆蓋的霧層所削弱(Bott,1991),也利于地面氣溫的快速降低。地面霧爆發(fā)性增強前,探測高度范圍內幾乎為一致的西南氣流(圖2),為霧的爆發(fā)性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水汽條件。由爆發(fā)性增強前后的溫度探空廓線(圖6b)可以看到,整個霧層內氣溫全面下降,受地面急速降溫影響尤以貼地層氣溫降低最為顯著,由01:10的7.3℃迅速下降到了02:15的3.9℃。同時貼地逆溫層頂由65m升高至125m,逆溫強度也由3.23℃/hm增大到3.98℃/hm。將霧層視為飽和氣塊,霧層外視為未飽和氣塊,計算了假相當位溫廓線(圖6c)來輔助判斷大氣穩(wěn)定度(陸春松等,2010),ue014θse/ue014z>0時大氣層結絕對穩(wěn)定(盛裴軒等,2003)。01:10,從近地面到150m高度的假相當位溫由21.3℃增大到26.4℃,隨高度增加了5.1℃,02:15,離地同等高度的氣層內,假相當位溫由15.1℃增大到25.3℃,增大了10.2℃,可見近地層層結愈發(fā)穩(wěn)定。其結果是一方面利于水汽積累,為霧滴生長提供充足的水汽環(huán)境,另一方面凝出的大量霧滴積聚在近地面,不易通過垂直湍流作用向上傳輸,因而在視程上霧滴的米散射消光作用顯著增強,強濃霧也得以繼續(xù)發(fā)展和維持。同時還注意到,在這兩個時刻,約300m至霧頂高度的氣層內ue014θse/ue014z<0,表明層結條件性不穩(wěn)定(盛裴軒等,2003),湍流運動可能較強,易使霧滴與上層干空氣混合以致蒸發(fā),因而此期間霧頂高度維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為了說明可作為凝結核的氣溶膠粒子的變化情況,圖6d給出了寬范圍粒徑譜儀(WPS-1000XP)探測到的直徑小于2μm的氣溶膠細粒子尺度分布曲線,因為不同粒徑范圍測量原理不相同,故0.5μm處譜線不連續(xù)。由于夜間人類活動大為減少,總的氣溶膠粒子數(shù)持續(xù)下降(圖略),但霧爆發(fā)前其譜分布卻發(fā)生了顯著變化。由圖6d可以看到,在霧爆發(fā)前約0.5h,即01:17氣溶膠細粒子呈單峰分布,峰值直徑位于0.023μm處,說明以小粒子居多。隨后小粒子端逐步下降,至01:32大于0.065μm的大粒子端上抬發(fā)展,譜線呈雙峰分布,主峰位于0.03μm,第二峰位于0.1μm處。01:42地面霧開始爆發(fā)性發(fā)展,氣溶膠粒子譜較之前出現(xiàn)明顯差異,主峰已位于0.11μm處的大粒子端,第二峰在0.03μm處,表明此時優(yōu)勢粒子的尺度范圍已向大粒子端偏移。而粒子尺度越大,越易吸濕凝結,氣溶膠細粒子譜向大粒子端的發(fā)展偏移使得可充當霧滴凝結核的粒子數(shù)大大增加,為核化作用的迅猛發(fā)展提供了充足的凝結核條件。對于19日地面霧的第二次爆發(fā)性增強過程(04:39—04:46),由圖6e可見,地面風向在04:40由西南風轉為西北風,氣溫也在隨后的10min內下降了1.3℃。同步觀測的邊界層風資料表明(圖2),爆發(fā)性增強前后探測高度內均為較冷偏北氣流。同時據(jù)地面天氣圖記錄,此時期南京地區(qū)上空云量銳減,利于地面有效長波輻射增強,氣溫下降。分析溫度探空廓線(圖6f)發(fā)現(xiàn),爆發(fā)后370m以下層氣溫迅速減小,貼地層降溫最明顯,近地層由爆發(fā)前的雙層逆溫轉變?yōu)閱螌幽鏈?但強度顯著增大。結合假相當位溫廓線(圖6g)看到,200m以下氣層的假相當位溫差由爆發(fā)前的6.3℃增大至11.3℃,層結更加穩(wěn)定。同前次爆發(fā)性增強前后一樣,氣溶膠細粒子譜(圖6h)也經歷了由單峰到雙峰的變化,表現(xiàn)為小粒子端逐漸減少而大粒子端數(shù)量增加,主峰值、次峰值分別位于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