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啟瑞、龍繼棟詞的家學差異_第1頁
龍啟瑞、龍繼棟詞的家學差異_第2頁
龍啟瑞、龍繼棟詞的家學差異_第3頁
龍啟瑞、龍繼棟詞的家學差異_第4頁
龍啟瑞、龍繼棟詞的家學差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龍啟瑞、龍繼棟詞的家學差異

清代道光、咸豐年間,廣西著名詩人、學者。龍啟瑞。他高中狀元,勤于職司,最后詔入“江西名宦祠”;他以經世致用之學治經,著作等身,為士林敬重;他詩、文、詞兼勝,才名遠播,為“嶺西五大家”﹙古文﹚之一,“杉湖十子”﹙詩歌﹚之一,“廣西三大中興詞人”之一。其子龍繼棟雖不及其父名氣大,但亦擅長詩詞創(chuàng)作,可謂秉承家學;尤其是其在北京寓所的“覓句堂”,成為廣西籍官吏以文會友之地,在當時影響很大,對廣西文學的發(fā)展意義甚巨。目前學術界對于龍氏父子的研究還比較薄弱,主要論文有:韋湘秋、黃強祺《博學多才的龍啟瑞》簡要論述龍啟瑞在古文和詩詞創(chuàng)作等方面的成就。高湛祥《狀元詩人龍啟瑞》和呂斌《龍啟瑞〈浣月〉詩初探》重在探討龍啟瑞的詩歌成就。王德明《論龍啟瑞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節(jié)婦烈女現象》和《從“窮而后工”到“詩能窮人”——龍啟瑞對詩人命運與詩歌創(chuàng)作的思考》主要是對龍啟瑞詩歌和創(chuàng)作理論的闡發(fā)。黃紅娟《嶺西五家詞校注》則對龍氏父子詞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校注,用力甚巨,值得稱許。張維、梁揚的論著《嶺西五大家研究》有專章涉及龍啟瑞,但重在研究其古文。對龍啟瑞詞的專篇研究目前只有呂斌《龍啟瑞〈春柳〉詞初探》,該文從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兩方面探析龍啟瑞《漢南春柳詞鈔》的特點。本文重點比較分析龍氏父子詞的異同,并闡明其在中國詞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一、龍繼控制間檢詞龍啟瑞(1814~1858),字翰臣,又字輯五,廣西臨桂(今桂林市)人。從小聰明過人,勤奮好學。道光十四年(1834)鄉(xiāng)試中舉,道光二十一年(1841)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1843)為京官,次年典試廣東。后為提督湖北學政,江西學政,累官至江西布政使,卒于江西南昌任所。同治十一年(1872),詔入江西名宦祠。啟瑞“孝友肫篤,經術湛深”,(P64)通音韻學;善古文辭,與呂璜、朱琦、王拯、彭昱堯并稱“嶺西五大家”;詩歌創(chuàng)作亦較有建樹,為“杉湖十子”之一;詞則與王拯、蘇汝謙并稱粵西“中興三大詞人”。著有《古韻通說》、《爾雅經注集證》、《小學高注補正》、《經籍舉要》、《字學舉隅》、《經德堂文集》、《浣月山房詩集》、《漢南春柳詞鈔》等數十種。龍繼棟(1845~),原名維棟,字松琴,一字松岑,號槐廬,廣西臨桂(今桂林市)人,龍啟瑞之子。繼棟幼年不幸,7歲喪母,13歲喪父,從小飽嘗家庭變故。同治元年(1862)鄉(xiāng)試中舉,次年舉進士不第,在京居3年才返鄉(xiāng)。同治九年再次赴京,次年為戶部主事。后曾任江南官書局圖書集成總校,江南尊經書院山長。自1863年起,繼棟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收集整理父親及繼母何慧生的作品。著有《槐廬詩學》、《槐廬詞學》和《俠女記》。龍啟瑞詞有《漢南春柳詞鈔》一卷,共收詞102首,光緒五年(1879)龍繼棟刻,后收入陳乃乾所輯的《清名家詞》中。曾德珪編《粵西詞載》收龍啟瑞詞107首,其中《漢南春柳詞鈔》103首,1《粵西詞見》輯補4首。龍繼棟秉承家學,亦擅長詩詞創(chuàng)作,其《槐廬詞學》收詞40首,有民國23年(1934)北流陳柱??尽Wx龍氏父子詞,既可看出子承父學、一脈相承的一面,亦可見出不同的個性和特質,試比較之。1.“清”字,“留”實踐啟瑞天資甚高,20歲中舉,27歲狀元及第,仕途順暢,故啟瑞詠物詞多體物工細,形容甚妙,表現士大夫的閑雅生活,突出一個“閑”字;其懷人詞也多寫“閑愁”。詠物詞如《瑣窗寒·書中干蝴蝶》“游蹤那日,暫入小窗書籠。誤鉆來,牙簽玉函,認將滿砌香云擁”。詠干蝴蝶傳神而意趣甚佳,“乍風前展卷,須眉栩栩,尚疑飛動”,體物精工,豐神畢現,也反映了文人雅士優(yōu)游的讀書生活和閑雅的心態(tài)?!稇浥f游·春燕》以擬人的手法寫春燕“眷主人情重,倩珠簾翠幄,隔住春寒”,思致細膩,風趣自見?!兜麘倩āで锖L摹贰皦ε暇G羅陰滿地,和煙籠著佳人睡”,以佳人比擬秋海棠,意態(tài)優(yōu)美,“忽被曉風吹特起”,“一捻脂痕嬌欲墜”,更是形神兼?zhèn)?。懷人詞如《臨江仙》:“長日懨懨春倦里,翠蛾深鎖無聊。畫樓人靜晚香燒。刺桐明月下,閑坐學吹簫。千里關山嫌夢短,悶懷難度今宵。隔簾花影柳絲搖。曉鐘聲數點,依約到明朝?!彪m為傳統(tǒng)相思題材,但描摹生動形象,心緒描寫細膩,“刺桐明月下,閑坐學吹簫”含蓄典雅,“曉鐘聲數點,依約到明朝”則余韻繚繞,極富情致。繼棟幼年喪母,繼而喪父,其生活的時期,民族矛盾與階級斗爭日益尖銳激化。帝國主義列強侵略頻繁,咄咄逼人,瓜分之禍臨于眉睫。封建王朝則如大廈將傾,社會昏暗如墨??v觀繼棟詞,多愁苦之語,似有無限隱痛,可能是身世與時運使之然也。如《滿江紅》小序云:“羈棲京邸,況味無聊,俯仰生涯,觸攙身世,哀感無因,詞索于意?!比~沉郁哀痛,隱然寓含無限傷心事?!肚嘤癜浮?“蓬窗雨悄燈如豆,只釀了、詞人瘦。密意迷離中夜酒,詩情未穩(wěn),睡魂仍悄,無奈宵光透。山顰水恨還依舊,彩筆惟愁夢孤負。前歲鳴榔今憶否,三分流水,二分明月,惆悵滄浪叟?!逼湓~憔悴婉篤,讓人灼然心傷?!队菝廊恕?“遲春無計春將老,鈴語花枝小。詩魂清瘦到誰家,記得昨宵疏雨碎桐芭。此生已分成中隱,城市豬肝盡。閉門何事最銷魂,滿地落紅流水送黃昏?!眰合Т?也自傷身世,語語沉痛。《攤破浣溪沙》:“生小情癡愛感春。便無人處也傷神。況是黃鸝花下語,又黃昏。但有眉棱知帶瘦,更無心字把香焚。多少春光和夢舊,憶難真?!备且騻憾鴤?詞境凄迷。繼棟詞善于在傷春悲秋之中寄寓身世之感,表現出與其父迥然不同的特色。2.詞體學與情感上的蘊含啟瑞詞以溫婉層深,思致縝密,清麗綿邈為主。如《綺羅香·燈花》:“畫閣宜春,瓊筵送喜,乍結嫣紅一點。隔座移來,添到幾多光焰。障飛蛾、紗罩輕籠,妒明月、繡幃深掩。算生來、不識春暉,照人還比萬花艷。西園曾記夜飲,怯殺尖風相射,釵頭輕飐??⊙鄱嗲?時向玉蟲斜眄。問天涯、芳訊來遲,卜日下、旅人歸遠。?;ㄐ摹⒂雷鲌F欒,照將春宴暖?!蹦∥锔F形盡態(tài),層層鋪開,結句溫柔敦厚。又如七夕詞《高陽臺》結句為“愿雙星、乞與人間,掃盡離愁”,寄托美好的愿望,亦顯得溫婉渾厚。在語言表達上,啟瑞還善用曲折層深的寫法,使詞含蓄蘊藉。摘句如下:“楊花吹作浮萍了,縱覺無根,尚有春魂。碎卻芳心沒點痕?!?《采桑子》)“夢里相逢難盡意,何況夢兒不至。”(《憶蘿月》)“想到同心無處說,難言??v有花枝算獨眠?!?《南鄉(xiāng)子》)“正蕉萃堪憐,今朝誰料,無處問蕉萃?!?《摸魚兒》)“底事秋來較早,怕誤了天涯鄉(xiāng)信。秋又暝,碧梧偷減,半床清影”。(《玉漏遲·立秋》)而繼棟更引人注目的是他那些豪邁清曠,沉郁疏狂的詞作。這些詞,在表達上,以氣勢勝。如《慶春宮》:“踢倒蓬山,飲干河水,個儂覽盡天邊。后有千秋,前無萬古,共誰同去飛仙。彩霞低掛,要書我,愁懷當箋。凌風狂嘯,知我何人,知此何年。天宮帝座巍然。閶闔輕排,玉虎鳴顛。玉母垂頭,宓妃微笑,受他琯朗一卷。青裙未著,再休拍、洪崖右肩。歸飛沉醉,步障迷空,看汝成煙?!比~一氣呵成,豪邁超曠,奇情四溢。又如《高陽臺·題〈鵲泉詩詞〉》:“日瘦趯臺,煙愁樂圃,奈何惟有高歌。熱血填腔,豪情肯令蹉跎。倚天劍作春龍吼,看長庚、世事仍多。漫清尊、低按紅牙,輕惹山蘿。斷腸更讀江南句,有月來云破,粉滴珠搓。人是龍川,艷情豈礙嵯峨。秋風為譜離亭燕,送君行,東海晴波。好歸時、西圃黃花,迸入酣哦?!比~含婀娜于剛健,有辛稼軒風味?!陡哧柵_·蒙陰道中》、《八節(jié)長飲》、《月中桂》、《天香》等詞均偏向蘇、辛一脈。3.大量用典,并品成一體的風格從表現手法上看,啟瑞詞以白描見長,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詞境明凈,語言渾然天成。如《如夢令》:“寒食清明都過。微雨小窗花亸。慵起不勝春,人倚畫屏清坐。無那,無那,樓外柳堤煙鎖。”語淺情深,耐人尋味。《踏莎行》:“日瞑山深,天低野曠。隔江數點漁燈上。南風吹送雨聲來,打篷聽得簫簫響。渚雁呼群,江魚迎浪。柳條輕拂菱絲漾。湖心滿眼是蓮花,莫愁何處飛雙槳?!本途皵⑶?珠圓玉潤?!兜麘倩ā?“月下聲聲聽杜宇。才過清明,便恐春歸去。門外垂楊煙外絮,天涯別有傷心處。怨綠啼紅渾懶賦。一縷游絲,綰系閑情住。曲曲屏山天欲曙,隔花催動流鶯語?!边@首詞用白描手法表現惜春怨別之情,上片從寫珍惜春光到表達珍惜年華的心緒,下片描寫柳絮“一縷游絲,綰系閑情住”的徒勞無益,一煢煢獨立的傷心人宛在目前,牽動著讀者的情思。全詞情與景自然綰合,相得益彰。繼棟詞也有一些運用白描手法的佳作,如《減字木蘭花·將回桂林與內人別》、《好事近》﹙幾日楝花風﹚等,皆思致細密,情景交融。但是相比其父,他更喜歡用典。如《滿江紅》:“長嘯天空,驀地里、劍鳴犀匣。安排好、曼卿枷飲,伯倫車鍤。感事怕聽悲角語,狂歌只許玄鈴答。甚秋風、如意醉敲壺,瀛寰狹。緇塵涴,華亭帢。珠月冷,蕭齋榻。真不知許事,日餐蛤蜊。素手漫揮長柄麈,欺人忍試能言鴨。料非夸、飲酒讀離騷,豐神合?!痹~中屢屢用典,上片先用鏌铘劍的典故比喻自己被藏在匣子里,懷才不遇;然后用石曼卿和劉伶的典故表明自己佯狂通脫的人生態(tài)度;用楚狂接輿事比喻亂世;用王敦醉敲壺事表達老當益壯的進取精神。詞的下片,用王融、晉人揮麈等數典,表明自己憂念國事的情懷。全詞大量用典,既感懷身世,又包括對國事的擔憂,既有歷史的厚重,又含蓄吐露自己的憂憤。繼棟還有不少詞用典故,如《虞美人》“此生已分成中隱,城市豬肝盡”,“城市豬肝”用閔貢典;《念奴嬌·春寒》“還憶舊日風懷,金貂貰酒,殘醉涴塵襟”,“金貂貰酒”用阮孚典;等等,不勝枚舉。在言辭表達上,繼棟喜歡雕琢,語言求新。如《踏莎行·秋意》“蕉雨聲殘,桐云夢冷。遙空一雁涵秋影?!币?、二句對仗工細,第三句一“涵”字尤具神韻,三句皆可看出精心錘煉的痕跡,體現的是自然和琢煉的結合??偟恼f來,龍啟瑞詞,長于詠物,深于寫情,語言淺切而富有神韻,尤以小令為勝,“溫婉蘊藉,自然清妙”為其主要特色?,F代學者錢基博認為龍啟瑞:“詞工小令,凄麗清婉,頗得晏殊父子之遺焉?!?P1110)的確,啟瑞詞韻味、氣象類晏殊,情深似晏幾道,遠接北宋,深入二晏堂奧。但是縱觀啟瑞詞,其實并不主一家,而是博采眾長,既有歐陽修的疏雋,李清照的清麗,還有柳永的善于鋪敘,等等。龍繼棟曾把龍啟瑞咸豐六年﹙1856﹚至八年﹙1858﹚視學江西所作別為《軺帚集》,但未及刊行,2如今全書已佚,幸有數首被況周頤錄入《粵西詞見》。龍啟瑞的同榜進士平湖張金鏞曾評《軺帚集》曰:“諸作綺婉綿邈,兼草窗、叔夏勝出,后之讀者,則且作歐范觀矣。”說明龍啟瑞晚年的創(chuàng)作有所改變,風格更趨多樣化。龍繼棟承接家學,18歲開始整理父親作品,前后持續(xù)二十余年,其創(chuàng)作也深受其父影響,小令亦講究情韻相生,委婉含蓄,但已顯示出沉痛與閑適、厚重和空靈之別,且其詞缺乏其父之詞那種圓熟渾成、意到筆隨之妙,故詞名亦遠遜其父。其慢詞則比其父更有特色,把身世之感融入傷春悲秋之中,沉郁蒼涼,部分詞更是以氣勢勝,奇情四溢,獨具個性,可謂學其父而善于變化者。“豪邁沉著、蒼涼悲壯”為繼棟詞的主要特色。繼棟詞婉約與豪放兼具,剛柔相濟,不拘一格。合觀父子二人之詞,傳承中有新變,其中固然有天分、性情之別,亦與時運密切相關。二、龍啟瑞:“情”與“理”道光年間,正是常州詞派影響日熾之時,全國上下多為其牢籠。常州詞派的形成,一般認為以張惠言與其弟張琦合編的《詞選》的問世為標志?!对~選》刻成于嘉慶二年(1797),認為詞應本“意內言外”之旨,傳達“賢人君子幽約怨誹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志”,3倡導比興寄托。常州詞派的理論到了第二代成員中的董士錫、周濟和宋翔鳳手里而日益完善和嚴密,尤其是周濟,堪稱常州詞派的功臣。周濟(1781~1839),字保緒,一字介存,號止庵。他的詞論觀點見《介存齋論詞雜著》,另有詞選兩種,即《詞辨》和《宋四家詞選》。周濟對常州詞派的貢獻主要有:一是修正張惠言的比興寄托說,認為“初學詞求有寄托,有寄托則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既成格調,求無寄托,無寄托則指事類情,仁者見仁,知者見知”,(P1630)并進一步指出,“夫詞,非寄托不入,專寄托不出?!?P1643)二是提出“渾化”是詞格的最高境界,達到“渾化”的途徑是:“問途碧山,歷夢窗、稼軒,以返清真之渾化?!?P1643)經過周濟的發(fā)明,常州詞派的理論日益完善,影響日大。正如龍榆生先生所言:“止庵之有功詞林,蓋不僅在恢弘二張之遺業(yè),而其廣開途述,示學者以善巧方便,誠不愧為廣大教主矣?!?P401)大概在道光中葉以后,隨著《詞選》的重刻和周濟《宋四家詞選》的傳播,常州詞派的影響遂風靡天下。龍啟瑞生活的時代主要是道光、咸豐年間,但其詞不以“寄托”為尚,語淺情深,自然圓潤,深得北宋詞之清妙,這在當時可謂獨樹一幟。龍啟瑞的詞學淵源,可以追溯到嘉道年間曾官居廣西巡撫的著名詞人周之琦。“嘉道間粵西詞人王拯、蘇汝謙、龍啟瑞、倪鴻等,在詞的創(chuàng)作上,皆取法兩宋,不僅僅以常州、浙西為歸,多半就是受《金梁夢月詞》影響的結果?!?P4)周之琦(1782~1862),字稚圭,號退庵,一號耕樵,河南祥符(今開封)人。嘉慶十三年(1808)進士,改庶吉士,散館受編修,歷官至廣西巡撫。著有《金梁夢月詞》等,后合刊為《心日齋詞》4種,輯有《心日齋十六家詞選》。該詞選不為常派所牢籠,所選16家詞中選詞最多的4位是晏幾道、吳文英、王沂孫和溫庭筠,可見其好尚,熔南北宋于一爐。周之琦所自為詞婉約渾厚,“短調學溫、李,長調學姜、史”,(P3339)“渾融深厚,語語藏鋒,北宋瓣香,于斯未墜?!?P34)蔣敦復認為周之琦小令“皆有《花間》風格,下亦不失為小山父子”。(P35)周之琦在常州詞派大盛之時,能不為常州派所牢籠,其詞選和創(chuàng)作對廣西詞人影響很大。王拯就甚為推許,認為“《金梁詞》,迨張伯羽后,一人而已?!?《水龍吟》序)(P34)蘇汝謙在其《雪坡詞》自序中稱:“余少不喜倚聲,后游周秩圭中丞幕,得讀其《金梁夢月詞》,并見所選古詞二十家(當作十六家)?;ㄩg日夕,時聞緒論,稍識此中門徑……”與王、蘇二人同時而有交游的龍啟瑞,想必也受《金梁夢月詞》的影響,其《漢南春柳詞》在旨趣取向上明顯遙接《金梁夢月詞》。龍啟瑞對常州詞派的突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強調“情”為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不為寄托而寄托。常州詞派“寄托”論的提出是為了糾正當時詞壇堆砌空疏的流弊,有其現實的針對性和進步意義。但常州詞派的末流往往“橫亙一寄托于搦管之先”(P246),徒做“門面語”,忽視了“情感”的抒發(fā)。而龍啟瑞的詞多敘寫其鄉(xiāng)情、友情、愛情、性情,“情”是創(chuàng)作的內驅力。尤其是其悼念先室劉氏的二十多首詞,為“情之所至,有不能已于言者。因作為長短句廿余章,蓋亦長歌當哭之意”﹙《浣溪沙》序﹚。這些悼亡詞,寫得無限傷感,無限沉痛,確實是“長歌當哭”。如《浣溪紗》其三:“海外徒聞更九州,世間清福要雙修。仙方無術起彌留。人似黃花難比瘦,身如弱柳不禁秋。白頭占斷此生休?!北磉_了回天乏術的無奈和心死成灰的沉痛,令人不忍卒讀?!朵较啞菲淞?“心怯空房不忍歸。夜涼禁得舊羅衣。銀釭無語麝蘭微。畫里傳神都仿佛,夢中握手也歔郗。鏡臺猶在玉容非?!庇|景生情,情難自禁,情何以堪。情深而辭自工,不必作門面語,這是龍啟瑞情詞的審美價值和理論貢獻。其在寫給摯友王拯的《暗香》詞的序中也一再申述:“情之至者,不假修飾”,可見其對“情”的重視。二是不推尊南宋,而以北宋為尚,并體現出兼容的特色。周濟為初學詞者指出了一條“問途碧山,歷夢窗、稼軒,以返清真之渾化”的學詞之路,雖有指示門徑之功,但途徑未免狹隘。而且,盡管周濟認為南宋詞不及北宋詞之“渾化”,他指示門徑的最終目的是由南宋而北宋,達到“渾成”之境,但常州詞派的后學多在南宋詞中流連忘返而偏嗜南宋,這恐怕也是周濟所未預料到的結果。龍啟瑞在詞學旨趣和好尚上體現出兼容并蓄的特點,他的詞既得周密、張炎之妙,更具晏、歐之勝,轉益多師,博采眾長,所以能自有成就。龍繼棟受其父的影響,學詞也不存門戶之見,其詞婉約與豪放兼具,各得其妙。繼棟雖也重視寄托,但不是呆寄托,而是在寄托中融入真情,所以其詞亦不為常州詞派所牢籠。三、王明清:臨桂詞派的興起臨桂詞派是同治、光緒年間以廣西臨桂﹙今桂林市﹚籍詞人王鵬運、況周頤為主要代表,其他臨桂詞人龍繼棟、劉福姚、鄧鴻荃、王維豫,以及附近同臨桂詞人有文學交往和戚友關系的詞人如永福韋業(yè)祥、宣化﹙今南寧市﹚鐘德祥、賀縣于式枚等,相互影響而形成的一個詞學流派。該派以王鵬運為盟主,況周頤為主將,論詞以“重、拙、大”為主旨,標舉“性靈”與“寄托”并重,追求沉著空靈的審美理想,他們的創(chuàng)作有著大致相同的風格,即深婉沉著,質拙自然。由于該派是以籍貫命名,而其成員又多宦跡在外,所以這是一個松散的詞人創(chuàng)作群?!芭R桂詞派”初名“桂派”,由葉恭綽提出﹙《廣篋中集》卷二﹚,繼之者有蔡嵩云等。蔡氏極端推崇臨桂詞派,認為臨桂詞派不僅可以與浙西詞派、常州詞派并立清代詞壇,而且“此派最晚出,以立意為體,故詞格頗高;以守律為用,故詞法頗嚴。今世詞學正宗,惟有此派”。(P4908)蔡氏之說語或略過,但客觀而言,臨桂詞派在晚清的崛起是不爭的事實。臨桂詞派的崛起在廣西文學史上意義重大。廣西,古稱粵西,經濟文化相對落后,歷來文壇寂寂,名人屈指可數。較有名的要算唐代的“二曹”,即曹鄴和曹唐。但繼之者寥寥。直到清代道光、咸豐年間,詩壇、文壇才出現了一些較有名氣的群體,如“杉湖十子”、“嶺西五大家”。但是,真正在全國產生深刻影響的是臨桂詞派,王鵬運和況周頤作為晚清詞壇的領軍人物,使廣西詞學第一次由廣西而全國,并且走在全國前列,引領一代詞壇風氣,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龍啟瑞、龍繼棟父子對臨桂派詞風的形成有著直接和間接的聯(lián)系。況周頤很重視對鄉(xiāng)土文化的整理,編同鄉(xiāng)詞人詞作為《粵西詞見》二卷,收詞人24人,詞作188首,其中收錄最多的是王拯、龍啟瑞和蘇汝謙3人之詞,分別是45首、35首和24首,占全書總數的一半多,足見況周頤對他們3人的重視,也難怪他把王、龍、蘇3人當作廣西三大中興詞人。對于廣西詞學的發(fā)展軌跡,況周頤還有過清晰的論述,其《鶯啼序·題王定甫師〈媭砧課誦圖〉》序:“周頤年十二,受知定甫先師,忽忽四十余年……復念吾廣右詞學,朱小岑先生依真倡之于前,吾師與翰臣虛谷兩先生繼起而振興之,周頤得見虛谷先生手跡,自此圖題詠始……有感氣類之雅,輒學邯鄲之步……”(P32)由此可見,廣西詞學的興盛乃至臨桂詞派的形成,離不開鄉(xiāng)賢前輩朱依真﹙小岑﹚、龍啟瑞﹙翰臣﹚、王拯﹙定甫﹚、蘇汝謙﹙虛谷﹚等人的倡導和實踐。王鵬運在蘇汝謙的《雪波詞》后記中亦稱:“吾鄉(xiāng)詞人無多,先輩如朱小岑,諸詞見于志乘者,遺集皆不可得。先生受詞學于金梁外史,又與家通政﹙王拯﹚、龍方伯﹙啟瑞﹚為云霞交。通政、方伯俱善長短句,宜其清空絕俗也。先生詞頗近玉田、碧山,而琢句選詞尤與金梁為合。淵源所自,信不誣矣?!蓖貔i運同樣提到朱依真對臨桂詞風的倡導,也指出了蘇汝謙的詞學淵源,其中指出龍啟瑞和王拯對蘇汝謙的影響。龍啟瑞對臨桂詞學風氣的形成和興盛確實有其不可抹殺的功績,王鵬運、況周頤對這位同鄉(xiāng)前輩都相當推重。況周頤尤其重視對鄉(xiāng)賢的學習,盡管他沒有直接明確其師從龍啟瑞,但況周頤前期詞多“性靈語”,(P4227)其詞“才情藻麗,思致淵深。小令得淮海、小山之神”,(P4914)論詞也多重真情、主神韻,如其在《蕙風詞話》中提出的“真字是詞骨”﹙卷一﹚、填詞要講求“神韻”﹙卷一﹚等觀點,莫不與啟瑞遙相呼應,由此可以看出二人詞旨的一致之處。龍啟瑞無疑是臨桂詞派的一個前驅者。龍繼棟在北京的“覓句堂”更是直接影響著王鵬運等人的創(chuàng)作,孕育、推動著臨桂詞派的形成?!耙捑涮谩笔驱埨^棟在北京寓所的堂名,后來成為廣西籍官吏以文會友之地,其間雖有一二外省人(如袁昶),但主要人物卻以廣西人為主,如唐景崧及其弟景崇、韋業(yè)祥、謝子石及王鵬運等皆為“覓句堂”的???。他們詩文唱和、相互切磋,研討詞律,對廣西詞學的發(fā)展意義重大。黃華表在談及覓句堂的影響時,認為“覓句堂雖不專于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