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化學方程式與燃燒熱課件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熱化學方程式與燃燒熱課件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熱化學方程式與燃燒熱課件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熱化學方程式與燃燒熱課件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熱化學方程式與燃燒熱課件高二上學期化學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課時熱化學方程式第一章化學反應的熱效應1.理解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2.正確書寫熱化學方程式學生自學(6min)閱讀課本P8-10完成新坐標P5-6

自主預習一(熱化學方程式)學習目標(1min)自學檢測(3min)判斷正誤。(1)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zhì)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既可表示物質(zhì)的量,也可表示粒子個數(shù)。

()(2)2H2(g)+O2(g)=2H2O(g)ΔH1,2H2(g)+O2(g)=2H2O(l)ΔH2,則ΔH1<ΔH2。

()(3)熱化學方程式未注明溫度和壓強時,ΔH表示標準狀況下的數(shù)據(jù)。 ()×××25℃,101kPa生成H2O(l)放出的熱量更多>ΔH<0↓

放熱自學檢測(3min)××燃燒熱必須生成H2O(l)燃燒熱規(guī)定可燃物必須是1mol,1mol氫氣燃燒放出kJ熱量+571思考?任何一個化學反應都包括物質(zhì)變化和能量變化。那么,有什么表達式能把這兩種變化都表示出來?教師點撥(15min)H2+Cl2==2HCl只表示物質(zhì)變化意義:1mol氫氣和1mol氯氣反應生成2molHCl氣體,

放出熱量。物質(zhì)變化能量變化H2(g)+Cl2(g)==2HCl(g)點燃ΔH=-

一、熱化學方程式能表示參加反應物質(zhì)的量和反應熱的關系的化學方程式。定義思考?

如何正確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標明物質(zhì)聚集狀態(tài)△H=?183kJ/mol寫出反應焓變200℃101kPaH2(g)+I2(g)

2HI(g)ΔH=-14.9kJ/mol書寫需注明反應時的溫度和壓強,因為反應時的溫度和壓強不同,其ΔH是不同的。H2(g)+Cl2(g)==2HCl(g)ΔH=-

kJ/mol對于25℃,101kPa下進行的化學反應,可以不注明二、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注意事項書寫需注明反應體系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狀態(tài),如:氣態(tài)(g)、液態(tài)(l)、固態(tài)(s)、溶液(aq)

不用寫“↑、↓”;也不用寫加熱、催化劑等條件。2H2(g)+O2(g)=H2O(g)

ΔH1=-2H2(g)+O2(g)=H2O(l)

HCl(aq)+NaOH(aq)=NaCl(aq)+H2O(l)ΔH=kJ/molΔH2=-生成H2O(l)放出的熱量更多ΔH1>ΔH2書寫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僅表示其物質(zhì)的量,ΔH與化學方程式要一一對應,可以是整數(shù),也可以是分數(shù);化學計量數(shù)加倍,ΔH

也要加倍。注:熱化學方程式中ΔH

的單位“mol-1”是指“每摩爾反應”。H2(g)+O2(g)=H2O(l)122H2(g)+O2(g)=2H2O(l)ΔH=-每摩爾物質(zhì)ΔH=-書寫④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ΔH為“?”);

則逆反應為吸熱反應(ΔH為“+”);ΔH=?41kJ/molΔH=+41kJ/mol可逆反應的ΔH是指物質(zhì)完全反應時的熱效應,當反應逆向進行時,其焓變與正反應的數(shù)值相等,符號相反。注意:可逆反應實際吸收或放出熱量的絕對值<ΔH的絕對值ΔH越大,放熱越少ΔH越大,吸熱越多書寫⑤

注意同素異形體

當化學式相同時,除了注明狀態(tài)外,還要注明名稱(因為結(jié)構(gòu)不同,具有的能量不同,影響反應熱)例:C(s,金剛石)=C(s,石墨)

ΔH=-1.9kJ/mol三、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步驟一寫方程式寫出配平的化學方程式用s、l、g、aq標明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二標狀態(tài)三判正負根據(jù)吸熱或者放熱判斷ΔH的正負吸熱反應,ΔH的符號為+;放熱反應,ΔH的符號為-。四算數(shù)值根據(jù)化學計量數(shù)計算寫出ΔH的值小結(jié):一方程、二狀態(tài)、三焓變(正負號、數(shù)值、單位)自學檢測(10min):P5-6Cu(s)+

O2(g)=CuO(s)

ΔH=-157kJ·mol-112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6.89kJ·mol-1M(C2H5OH)=46g/molΔH=-kJ·mol-1×23大本P5大本P6B-1molCH3OH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放熱為M(CH3OH)=32g/mol22.68kJ×32=725.76kJ,且物質(zhì)的量與熱量成正比

(4)已知一些化學鍵的鍵能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請根據(jù)鍵能數(shù)據(jù)估算CH4(g)和F2(g)反應生成CF4(g)和HF(g)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瘜W鍵C—HC—FH—FF—F鍵能/(kJ·mol-1)414489565155ΔH=反應物的總鍵能

生成物的總鍵能=414×4+155×4-(489×4+565×4)

=-1940kJ·mol-1。ΔH=-1940

kJ·mol-1三、燃燒熱101kPa時,1mol純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指定產(chǎn)物時,所放出的熱量,叫做該物質(zhì)的燃燒熱,單位kJ/mol或kJ·mol-1。定義例如:25℃,101kPa,1mol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的熱量,這就是H2

的燃燒熱。用熱化學方程式表示如下:可燃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1”H2(g)+O2(g)=H2O(l)ΔH=-285.8kJ/mol12(1)條件:25℃

和101kPa(書中的燃燒熱數(shù)值均為此條件下測得)。(2)物質(zhì)的燃燒熱要求的是1mol純物質(zhì)。(3)文字敘述燃燒熱時用正值或ΔH表示,例如,CH4的燃燒熱為890.3kJ·mol-1或ΔH=-890.3kJ·mol-1。

(4)“指定產(chǎn)物”是指單質(zhì)或化合物燃燒后變?yōu)樽罘€(wěn)定的物質(zhì)。

完全燃燒時,下列元素要生成對應的物質(zhì)∶C→CO2(g),H→H2O(l),S→SO2(g),N→N2(g)等。C→CO不是完全燃燒;而S→SO3,SO3不是燃燒產(chǎn)物;生成的水為液態(tài)不能是氣態(tài)。注意事項注意事項(5)表示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和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區(qū)別例如,C8H18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8H18(l)+25O2(g)=16CO2(g)+18H2O(l)ΔH=

-11036kJ·mol-1,表示其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8H18(l)+

O2(g)=8CO2(g)+9H2O(l)

ΔH=

-5518kJ·mol-1??扇嘉锏幕瘜W計量數(shù)為“1”來配平其他物質(zhì)系數(shù)。(可能為分數(shù))(6)燃燒熱的計算

由燃燒熱的定義可知:可燃物完全燃燒產(chǎn)生的熱量=可燃物的物質(zhì)的量×其燃燒熱,

Q放=n(可燃物)×|ΔH|,則物質(zhì)的燃燒熱:ΔH(燃燒熱)=

。(負值)此公式中的ΔH是指物質(zhì)的燃燒熱,而不是指一般反應的反應熱。強酸的稀溶液與強堿的稀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

1mol液態(tài)水時的反應熱叫做中和熱。H+(aq)+OH-(aq)=H2O(l)ΔH=-57.3kJ/mol四、

中和熱

①條件: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離子。

②反應物:強酸與強堿

③標準:生成1mol

H2O(l)

④放出的熱量:57.3kJ/mol;強酸與弱堿、弱酸與強堿、弱酸與弱堿的稀溶液反應生成1molH2O放出的熱小于57.3kJ/mol。(因為弱酸弱堿電離會吸熱)中和熱是指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l)所放出的能量,其數(shù)值與酸堿的用量無關。書寫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時,應該以生成1molH2O為標準來配平其余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定義表示注意反應熱、燃燒熱、中和熱的異同點反應熱燃燒熱中和熱含義化學反應過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在101kPa時,1mol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在稀溶液中,強酸和強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molH2O(l)時所放出的熱量反應特點任何反應燃燒反應中和反應物質(zhì)狀態(tài)物質(zhì)的狀態(tài)要確定生成物在常溫為穩(wěn)定態(tài)生成物為H2O(l)方程式配平標準任意物質(zhì)的量以1mol可燃物為標準以1molH2O(l)為標準ΔH符號放熱取負值吸熱取正值負值負值能量數(shù)值的描述須指出是放熱還是吸熱或使用正負值或用ΔH表示直接描述熱量變化時不必再指明是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