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靜脈型房間隔缺損在超聲心動圖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_第1頁
腔靜脈型房間隔缺損在超聲心動圖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_第2頁
腔靜脈型房間隔缺損在超聲心動圖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腔靜脈型房間隔缺損在超聲心動圖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通過導管堵塞后的孔間隔缺損(asd),它被取代了外科手術,并廣泛應用于臨床應用。在我國,經胸超聲心動圖(TTE)在ASD堵閉術中常規(guī)用于篩選病人,只有中央型ASD被列為堵閉術適應證,大部分以TTE監(jiān)測堵閉術。房間隔一側邊緣不足的腔靜脈型ASD,以及多發(fā)型ASD,國外在心腔內超聲心動圖(ICE)監(jiān)測下已開展經導管堵閉治療,我國這類病人只能選擇外科手術。本文報道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心兒科引進ICE監(jiān)測繼發(fā)孔型ASD堵閉術18例,其中腔靜脈型ASD堵閉術12例(67%)的臨床經驗。1數(shù)據(jù)和方法1.1asd大小及大小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心兒科門診常規(guī)TTE檢查診斷為腔靜脈型ASD12例,男2例,女10例。年齡2~11歲,(平均6.4±2.8歲),體重11.0~35.0kg,平均(21.0±7.1)kg。ASD大小:11.6~32.0mm,平均(24.3±6.2)mm,下腔靜脈型8例(67%),上腔靜脈型4例(33%),Qp/Qs:1.8~4.7,平均3.4±0.8,肺動脈壓力:22~37mmHg,平均(32.3±5.1)mmHg。6例為多發(fā)型ASD。所有患兒均征得家長同意接受Amplatzer堵閉器經導管堵閉ASD。1.2方法1.2.1心腔內導管接頭診斷法采用AcusonSequia超聲診斷儀,探頭為8FAcuNav心腔內導管探頭,頻率5.5~10mHz。堵閉裝置采用Amplatzer雙盤器。1.2.2asd拉伸徑測量心腔內導管探頭經股靜脈置于右房內,測量缺損大小及形態(tài),再測量ASD上腔靜脈、下腔靜脈、主動脈及右肺靜脈邊緣,對于橢圓形大ASD,采用球囊測量ASD伸展徑,選擇比ASD大0~2mm堵閉器;ICE監(jiān)測下打開堵閉器左房盤、連接腰部及右房盤,如左房盤打開時與房間隔成角度,則采用hausdorf鞘,使左房盤打開后平行于房間隔,然后于靠近缺損處打開連接腰部堵塞缺損,再迅速打開右房盤;最后檢查有無殘余分流,特別是仔細檢查腔靜脈回流情況,然后釋放堵閉器(見圖1,2)。所有病人術前、后均按常規(guī)予以預防感染及抗凝治療。1.3術后護理術后第1天及術后1、3、6、12個月復查TTE,心電圖及X線胸片。1.4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ˉ±sxˉ±s)表示。2結果2.1多分型asd13~34mm,平均(26.0±6.4)mm;少量殘余分流3例,堵閉失敗1例,均為多發(fā)型ASD。無并發(fā)癥發(fā)生。手術時間:60~150min,平均(88.2±24.1)min,X線曝光時間:12~32min,平均(16.0±6.1)min(見表1)。2.2術后護理隨訪6~12個月,無堵閉器移位、心內膜炎及腦栓塞等發(fā)生。3腔靜脈型asd的測量由于堵閉器左房盤邊緣較之連接腰部大6~7mm,如缺損一側房間隔邊緣不足,而其他3個以上邊緣足夠大,堵閉器可以固定于缺損處并阻擋血流通過房間隔。ICE探頭置于右房內,可獲得清晰房間隔圖像,并能準確測量缺損大小、形態(tài)及缺損邊緣組織,特別是房間隔上腔靜脈、下腔靜脈、主動脈及右肺靜脈邊緣,以便合理選擇堵閉器。在堵閉過程中,ICE清楚顯示導絲及輸送鞘位置,動態(tài)監(jiān)測左房盤、連接腰部、右房盤的釋放過程。目前心腔內導管探頭已有8F型號,更適宜于兒童患者。若體重>30kg,可于同側股靜脈放置心腔內探頭,若體重≤30kg,需在對側股靜脈放置心腔內探頭。本組11例腔靜脈型ASD,其余房間隔邊緣均足夠大,獲經導管堵閉成功。本組采用ICE監(jiān)測年齡最小2歲,體重11kg,缺損大小11.6mm,上腔靜脈型,選擇13mm堵閉器成功堵閉。本組5例腔靜脈型ASD非圓形,我們采用測量球囊在ICE監(jiān)測下,以稀釋造影劑充盈球囊堵塞缺損至無分流,測量此時球囊直徑為ASD伸展徑。1例5歲下腔靜脈型ASD,ICE測得ASD大小為28mm×22mm,測量球囊在ICE下測量ASD伸展徑為24.5mm,選擇堵閉器26mm成功堵閉。對于下腔靜脈型大ASD,由于下腔靜脈處房間隔無邊,左房盤打開后下緣易滑入右房,我們使用特殊彎曲度的鞘管(如hausdorf鞘),該鞘管遠端有兩個彎曲,可使左房盤打開后平行于房間隔,然后于近缺損處打開連接腰部堵塞缺損口,緊接著迅速打開右房盤。本組4例下腔靜脈型ASD,使用hausdorf鞘后成功堵閉ASD。本組3例堵閉后有殘余分流者,均為多發(fā)ASD,由于小缺損離大缺損較近,不適宜采用兩個堵閉器(即兩個堵閉器難以交疊),分流發(fā)生于堵閉器不能完全覆蓋小的缺損。1例堵閉失敗者為多發(fā)孔型,兩孔間距離較遠,需用兩個堵閉器,經多次釋放大、小堵閉器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