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當代音樂學學科理論研究事業(yè)的新綠_第1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當代音樂學學科理論研究事業(yè)的新綠_第2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當代音樂學學科理論研究事業(yè)的新綠_第3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當代音樂學學科理論研究事業(yè)的新綠_第4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當代音樂學學科理論研究事業(yè)的新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當代音樂學學科理論研究事業(yè)的新綠

我的老板陳榮佑先生推薦了我兩次學術著作。其中之一是《中國現代音樂》(由南京音樂出版社2009年12月版),其中之一是《音樂概論》(王耀華、喬建中主編,岳建中主編,2005年7月版)。這兩部作品總結了中國音樂的建設,并從不同角度重點研究了現代音樂理論。這兩部凝結當代眾學人之力的鴻篇之作代表著中國當代音樂學界對于學科諸問題的最新思考,是整個學界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兩部著作的研究角度及縱深程度各有不同,筆者閱讀之后擬以橫向比較來分析兩者的著寫特色,并將這些個人體會述與大家共勉。一、《音樂.音樂社會學》《中國當代音樂學》是為“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guī)劃項目”重點課題之一的“中國當代音樂學”而量身定制的,在南京藝術學院的組織下集合國內著名的專家學者,耗時三載才得以完成?!吨袊敶魳穼W》旗幟鮮明地將研究范圍鎖定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五十年,內容更是以專注于本土為特點,全書分為18章,前有緒論、后有結語并附后記,用字六十多萬,為讀者詳細介紹了音樂學各學科的研究觀點、研究成果(兼主要研究者)及今后的發(fā)展趨勢。回顧新中國成立至今各學科衍變的歷史進程,中國音樂學學科體系的建設有了長足的發(fā)展,雖然其基本框架仍不離由蕭友梅先生提出的“樂學”體系,但在借鑒西方音樂理論的基礎上,我國音樂學學科體系逐步脫離西音體系的藩籬,在當代形成了種類繁多、功能完備的學科體系。從學科劃分來看,該書對于音樂學學科體系的介紹是根據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術界有關中國當代音樂學學科內涵與外延的相關討論而進行列述的。書中對于學科的界定是以各學科與相關子學科的所屬關系為基礎,即音樂本體論、音樂史論、音樂傳播論。如以音樂本體為研究重點的學科含有:音樂美學、音樂社會學、音樂批評與鑒賞、傳統音樂學、少數民族音樂研究等;以歷史發(fā)展脈絡為研究重點的學科含有:音樂史學、音樂文獻學等;以音樂形態(tài)變化的影響為研究重點的學科含有:音樂傳播學、音樂表演藝術學、音樂教育學、音樂治療學等。從理論研究的角度來看,書中列舉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陳述了各個學科在不同時期的理論建設、學術探討和方法總結,可以說這是眾編著者以局內人的視角放眼國內音樂理論研究界的再分析、再思考。這部著作是進入當代之后我國音樂學學科發(fā)展及建設歷程的最好見證,頗具紀念意義?!兑魳穼W概論》由王耀華與喬建中先生共同醞釀于2001年,宋瑾、肖梅等學者參與討論,在數位一線專家學者的共同參與之下歷經數載后付梓出版。該著的編撰實為滿足國內音樂學專業(yè)研究生教育的需要,也為了使廣大音樂工作者對音樂學及其各分支學科的學科理論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理解。全書共含20章,附有總論和后記,洋洋灑灑七十余萬字向讀者介紹了音樂學學科在整個學科分類體系中的位置、性質、特點、研究方法、發(fā)展簡史及各分支學科的定義、研究范疇、研究方法、歷史現狀與發(fā)展新動向等。該書在學科劃分方面是以自然、人文、社會三大科學體系為基點,融合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美學、社會學、語言學、符號學等學科理論再結合“三分法”(1)的內容來建構學科設置,并依據該法按其研究對象、性質及側重又分出若干分支學科及子學科。如音樂創(chuàng)作學與音樂表演藝術學等歸于“與人文科學研究相關”的學科;音樂人類學、音樂教育學、音樂經濟學等歸于“與社會科學研究相關”的學科;音樂心理學、音樂地理學、音樂工藝學等歸于“與自然科學研究相關”的學科。在時間跨度上該著可謂是橫貫古今、穿越歐西最后回歸于當下的中國音樂學。從公元2世紀誕生于古羅馬的昆提利安音樂學學科體系到阿德勒于1885年提出的音樂學學科定義問題再延溯至古希臘時代的音樂學研究等西方音樂學學科理論研究內容的涉獵,都充分證明了《音樂學概論》著眼于世界音樂學學科體系范疇的研究特點,這既為讀者揭開了西方音樂學學科理論研究的一角,又便于讀者對整個中國音樂學學科的產生、發(fā)展到形成特色的歷史進程進行總體把握和對比。筆者認為,僅從比較研究的角度來看,該著在方法論研究方面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其作為學科參考書的功用,這一點值得讀者去仔細探考。二、對樂學學科方法論的探究馮效剛在《新中國音樂學研究方法論的發(fā)展(1949-1999)》一文中提到:“新時期的到來,使中國音樂學邁上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軌道,其最后重要的標志之一,就是中國音樂學研究方法論的日漸成熟和迅速拓展?!备母镩_放的三十年間,中國音樂學各學科都涌現出大量學科方法論研究的理論成果,尤其是像民族音樂學此類具有典型意義的優(yōu)勢學科領域更是表現突出?!吨袊敶魳穼W》中羅列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后等時期的相關論著,其中高厚永的《中國民族音樂學的形成和發(fā)展》是我國最初提倡民族音樂學研究的代表之作。根據研究者實踐經驗完成的《民族音樂學概論》是現今國內第一部從方法論角度進行比較系統總結的民族音樂學專著。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研究與民族音樂學研究密切相聯,除以實地調查研究為重心之外,編著者還倡導跨文化的比較研究。另外對于民族音樂學、音樂形態(tài)學、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等科學理論及方法的借鑒和交流已是新時期中國音樂學學科理論研究中的重要內容。《音樂學概論》中編著者對于音樂學學科方法論的研究,則是進行了系統化的梳理,提倡在科學研究的思維前提下進行音樂學研究的相關步驟,將音樂學認識論與方法論的特征結合人文科學的相關原則來分析,并根據喻立森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體系”,提出在吸收其研究方法運用“三要義”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改造和創(chuàng)新,以建立真正適于本學科的研究方法。田野調查是音樂人類學方法論研究的主要實踐途徑,而參與觀察是田野工作的主要方法。編著者根據人類學領域“參與觀察”的四個等級,對該學科研究者給予這樣的寄語:“成功的田野工作者善于平衡參與和觀察,以便對音樂進行科學、系統、與當地人同感的研究?!?52“我們要以音樂現象的內在邏輯為依據……深入認識和把握音樂藝術本質屬性的基礎上把具體音樂活動——創(chuàng)作、表演、社會音樂現象作為音樂學學科建設的邏輯起點和中心范疇?!睂τ谝魳穭?chuàng)作學、音樂聲學、音樂表演藝術學等新型學科的涉及是兩部著作共有的特點,其中《音樂學概論》從音樂表演藝術的形態(tài)方式為切入,分析聲樂表演、器樂表演及綜合表演等存在著形態(tài)上的同一性和差異性,提出在借鑒和繼承民族音樂與傳統音樂表現形態(tài)的基礎上要勇于創(chuàng)新。進入新時期的音樂表演藝術研究,開始從美學、生理學、心理學等方面把握表演藝術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對于藝術內涵與學科理論雙重建設的呼喚更是反映出時代特征下該學科學術研究的特點。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音樂聲學研究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不再局限于民族、古代、現代樂器的聲學研究,而將范圍擴展到了音樂聽覺心理、動態(tài)音樂測量技術、錄音制品及重放系統音響效果與現代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等領域,這些積累對于國內樂律學研究、樂器制造、實時音樂的測量、民間音樂律制、中外音樂音響形態(tài)的比較等研究方面都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依據?!兑魳穼W概論》對于學科方法的探索,宏觀來看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機結合,該著從把握層面、研究方式到具體方法及研究技術等實質性環(huán)節(jié)中進行深入的剖析,體現出編著者縝密的邏輯思維與治學態(tài)度。整體來看,兩部著作對于學科研究方法論的分析,可謂是“各有千秋”。《中國當代音樂學》中從80年代的“民族音樂學研究方法論的討論”到“逆向考察”在史學界產生影響,再到以實證為要務的“田野考察法”等等,展現了在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基礎上,中國當代音樂學各學科對于研究方法的積極探索和拓展?!兑魳穼W概論》是以科學理論為起點,依據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內容與方法,對比西方,結合中國音樂學學科的實際研究,從而總結歸納出相宜的方法論體系。兩者的類同之處是都將“目光”最終投向了學科間的交叉、融合,體現了學術界理論研究的主流方向。筆者認為,《音樂學概論》從其學科劃分、學科定義到方法研究理論的探索,再至方法研究體系的總結,都很好地體現出學術研究過程中學科理論的綜合與互動,值得稱道與學習。三、“文化價值論”的提出和對中國音樂學科建設的高度重視音樂學學科日趨完善的歷程總是隨著時代的腳步而前行。在沿行至此的今天,中國音樂學從“搬運工”的角色逐漸轉變?yōu)椤氨炯胰恕钡纳矸?雖然已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卻仍存在著困頓的疑惑。“未來之路在何方?”已是整個學界共同的思慮。近年來音樂表現形式的多樣化、音樂種類的復雜化造就了光怪陸離的音樂社會現象,而“批判意識”的覺醒無疑幫助我們掀開了自我陶醉的那層面紗。在《中國當代音樂學》一書中,對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的“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研究”、“中國當代音樂史研究”,編著者進行了“回顧與反思”,反映出這一時期學術爭鳴與學術論辯的興起。同時在“振興民族文化”的學術背景之下,理論界展開關于“如何堅持正確發(fā)展方向”、“如何把握學科人文主義內涵”等問題的一系列討論,無論是從“文化價值相對論”角度來評價“中國近百年音樂文化的發(fā)展是在繼承我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基礎上,借鑒、吸收近代西洋文化的經驗而產生、發(fā)展的新的音樂文化”還是從“主體性”角度來批駁“中國音樂文化自性危機論”而發(fā)出“中國音樂文化發(fā)展的正確抉擇乃是古為我用,今為我用,中為我用,洋為我用”的呼吁,都反映出當代音樂人積極探尋中國音樂學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的清醒思考。對于“西方音樂史學研究”的問題,《音樂學概論》根據國內研究現狀,在尋找其脈絡的基礎上予以梳理,指出我國西方音樂史學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學科發(fā)展的走向問題。編著者認為,“要在學科研究方法特色上以音樂學分析為中心,在追求中國學者研究的特色上以中西視野為兩翼,在追求學科發(fā)展上以理論創(chuàng)新為原動力……而如何確立我國西方音樂史學的主體性,可能是我國音樂史學工作者在今后需要關注的問題”。針對我國的民族器樂形態(tài)學研究,編著者指出:“樂種學研究與民族器樂研究,事實上是面對相同對象取不同研究視角而已,前者包含的文化內涵更廣,后者專注于民族器樂的音樂形態(tài)本身?!?6對于我國音樂形態(tài)學的研究,編著者以《中國音樂的神韻》、《中國音樂審美的文化視野》等文論為例結合音樂審美的概念進行闡述。對于新型學科的關注,兩部論著都以學科建設為主旨,根據學科自身,立足國內,提出了實踐性較強的建議?,F代傳媒的快速興起,音樂傳播研究事業(yè)的拓展,促進了“音樂傳播學”學科的建立,而學科體系的交融、研究對象的多樣、傳播鏈條的繁復等因素導致了此類新學科研究內容的龐雜;然而基礎理論的缺失、專業(yè)研究與教育人員的不足更為學科建設帶來諸多困難。對此,兩部論著不約而同地將通幽之徑指向了學科自身的規(guī)范性建設與學科教育體制的改革。新世紀以來,“學術創(chuàng)新與學術規(guī)范”的問題已成為凈化學術空氣、推進學科建設的現實舉措。居其宏認為:“學術創(chuàng)新必須以學術規(guī)范為前提,任何創(chuàng)新成果都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尊重學術積累的歷史音樂繼承性、遵循人類思維的基本法則、遵守學術寫作的規(guī)范形式,是防止學術不端、達成創(chuàng)新的重要成果。”四、學術價值與整理作為一個禮樂文化悠久的民族,中國音樂文化在內容與形式上的多樣性為中國音樂學學術研究的萌發(fā)奠定了良好基礎。前人留下的文獻著述,其數量之巨可謂浩如煙海,所以說文獻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是學術研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兩部著作對于注釋及參考文獻的搜集與羅列不僅豐富細致而且做到了追根溯源、貼切精準。在編撰過程中,編著者不但注意了引證注釋的規(guī)范性還考慮到例證的多樣性,運用了圖像、樂譜、表格等多種形式來輔助其言論的表述。相信閱讀過這兩部論著的讀者們都會為著作中涵括的翔實信息而大呼過癮。在文獻資料與引文注釋的選用方面,兩部著作均以靈活的編輯思維運用多方位的編輯視角對各類資料加以判斷、整理,才使得文論具有較強的學術性與可讀性,從中體現出編著者們精湛深厚的學術功底。筆者就此總結幾處,以作交流:(一)“樂學”學科的滲透20世紀前期中國社會通過整體上的現代性轉型使得音樂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門類在中國得到了初步確立,在諸多音樂先賢的共同努力推動之下中國現代音樂學開始起步。探尋中國近代音樂史“成長”的印跡,從為中國音樂學學科提供第一個完整學科框架的“樂學”分類體系4到為音樂學學科方法論研究奠定理論高度的《中西音樂之異同》5,再至體現我國最早音樂史學研究的第一批通史著述的問世等,編著者思辨性地總結出在中國音樂學近百年發(fā)展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多個“第一”。西方音樂的傳入對中國音樂的歷史發(fā)展和性格塑造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進入中國當代,西方音樂文化尤其是西方現代音樂理論與研究方法的傳播已經明顯滲透進“音樂美學”、“音樂社會學”、“音樂人類學”、“音樂批評學”等學科領域。對于學科概念的界定、研究本體的討論,自然而然地要追溯至西方世界的人文思想與學科理論,如:“漢斯立克的形式主義”、“康德哲學體系”、“納氏‘符號學分析’”等等。(二)學術外交活動1、專題、專論研究成果的呈現是當代中國音樂學學術研究領域中的又一枝奇葩。隨著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研究面的拓寬,其專題研究的表現實乃可圈可點,如:對中國近代音樂的研究在結合史料的基礎上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態(tài)度,深入論證中國近代音樂的人物、作品及思潮等,以《沈心工傳》(1983)、《論學堂樂歌》(1981)、《近代中國音樂思潮》(1985)等317代表。學術會議的召開是新時期學術交流的突出表現,如:1995年的第六屆國民音樂教育改革研討會,以“中華文化為母語的音樂教育體系”為題進行了研討?!吨袊魳贰冯s志編輯了《全球文化視野的音樂教育》、《國際音樂教育與音樂人類學》專題,引起了音樂教育界對于“中華文化為母語”的討論464。2、學術爭鳴現象的產生從辯證學角度分析,是學術研究繁榮景象的另一體現。在音階與調式問題的學術研究中,對于與清商音階有關的“古音音階”與潮州音樂中的“輕三重六調、重三重重六調、活五調”的爭論頗為激烈,早期的研究論述以《音樂研究》1983年第3期刊登的蔡余文的《潮州音樂調式初探》和1987年第2期刊登的董維松的《從律學角度再談“苦音”的音階及調式》為代表。(三)“畫”、“技”“學”“思”“哲”1、古籍的整理與研究:音樂文獻學的建立為以音樂文獻為研究本體的諸多研究活動帶來便利,對于音樂史料的整理與撰修是上世紀音樂文獻研究的主要成就。兩部論著在“音樂文獻學”部分對于該項工作都進行了專門介紹,在此不再詳述。2、譯著成果的介紹:1904年,由曾志忞翻譯鈴木米茨郎撰寫的《樂典教科書》被假設為中國近代音樂文獻翻譯工作的開始。中國音樂學在跨入當代大門之后,音樂文獻的翻譯工作在內容上更得到充實,并逐步取得了豐碩的成績。如:[英]P.布克著《音樂家心理學》、[蘇]A.索哈爾著《音樂社會學》、[蘇]康斯坦丁諾夫編著《音樂美學原理》、[德]施圖肯什密特著《二十世紀音樂》。另外,值得稱贊的是,兩部著作在編輯環(huán)節(jié)的規(guī)范表現,從體例安排、語言組織、章節(jié)劃分到整體裝幀等,都體現了眾編著者在編撰過程中付出的辛勤勞動。加以想象,《中國當代音樂學》與《音樂學概論》兩部著作為讀者描繪出兩幅風格迥異、筆墨有別、以寫意中國當代音樂學為主旨的優(yōu)美畫卷。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因“畫”中的色彩絢麗、形象凸顯、線條清晰而心生嗟嘆,只因為途經居其宏、伍國棟、王耀華、喬建中等諸多功底深厚、學有建樹的巧匠之手。但是,細心的讀者當應發(fā)現“美中之不足”,筆者在認真學習之后,認為兩者各自存在一些問題:其一、體例不一的現象:《中國當代音樂學》旨在對當代中國音樂學各學科各個時期的概況給予總結,在內容的構思上也是遵循這一主線。難得的是該論著并不滿足于只記述現狀更將展望放于未來,對較多學科既提出了“當下任務”又指出了學科前瞻。但是“音樂美學”、“民族音樂學”、“傳統音樂學”、“西方音樂史學”幾章,在體例上就略顯單薄,影響了整部論著在表述上的統一性。其二、本土方法論研究的缺失:如《中國當代音樂學》與《音樂學概論》兩部論著雖然視野有異但又主旨同一,兩者都是服務于中國當代音樂學的學科建設。對于各學科方法論的研究是兩部書論述的中心之一,此部分內容代表著我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