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重慶一中高考語文三模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本大題共2小題,共35.0分)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接受美學認為,文學作品完成之后,在沒有和讀者發(fā)生關系之前,還不能算是真正
的作品,而只能被稱為“第一文本”。經(jīng)由閱讀之后,文學作品才能擺脫孤立的“自
在”存在狀態(tài),成為“自為”的存在,即作為審美對象“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
可見,“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礎上,經(jīng)由讀者再創(chuàng)造的結果。
(-)填空、對話波蘭現(xiàn)象學美學家羅曼?英加登指出,在文學作品的諸層次結構
中,語言現(xiàn)象中的語詞-聲音關系是固定的,詞、句、段各級語音單位的意義及組
合也是不變的,而表現(xiàn)的客體層和圖式化方面層等,則帶有虛構的純粹意向性特征,
本身是模糊的、難以明晰界說的。至于思想觀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蘊含,更是混沌朦
朧的。因此,文學作品的最終完成,必須依靠讀者自己去體驗、去“填空”。正是
在此基礎上,德國接受美學理論家伊瑟爾進而指出,文學文本只是一個不確定性的
“召喚結構”,它召喚讀者在其可能范圍內(nèi)充分發(fā)揮再創(chuàng)造的才能。與之相近,德
國闡釋學理論家伽達默爾也早已指出,藝術存在于讀者與文本的“對話”之中,作
品的意義與作者個人的體驗之間沒什么關聯(lián),而是在讀者與文本的“對話”中生成
的。文本是一種吁請、呼喚,它渴求被理解;而讀者則積極地應答,理解文本提出
的問題,這就構成了“對話”。伽達默爾還指出,文學作品的意義并非取決于一次
對話,而是取決于無限的對話。因為文本屬于無限綿延著的歷史,歷史不斷,對話
便永在綿延之中。因此,文學作品的意義往往是多重的,不確定的,變動不居的。
一段文本或一件藝術作品的真正意義的發(fā)現(xiàn)永遠沒有止境,是一個與歷史本身相同
的無限過程。所以,伽達默爾強調(diào)藝術作品是“開放”的,流動的,隨著不同讀者
的參與對話,同一文本必會生出無數(shù)不同的“第二文本”。
(二)興味中國古代文論中強調(diào)的“興味”,實際也已包含著與英加登的“填空”、
伊瑟爾“召喚結構”、伽達默爾的''對話”相近的見解??鬃印霸娍梢耘d”的見解,
按宋人朱熹的解釋,即為“感發(fā)志意”,也就是說,讀詩可以激發(fā)人們豐富的想象
和聯(lián)想,并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感悟體味詩中的意蘊。南北朝時的鐘蝶,在《詩品序》
中進而提出了“滋味說”。鐘珠所謂“滋味”,主要是指當時的五言詩言簡意豐,
可以“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圖亦從閱讀欣賞的角度指出,
詩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
是說,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讀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體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
到無限豐富的意蘊和旨趣。中國古代文論中諸如此類的“興味”之說,與西方現(xiàn)代
文論中的“填空”“召喚結構”“對話”等見解,顯然有著相通之處。
實際上,不論英加登的“填空”說、伊瑟爾“召喚結構”說,還是伽達默爾的“對
話”說,以及中國古代的“興味”觀,所揭示的都是文學作品閱讀接受過程中的再
創(chuàng)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學作品構成審美價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取材于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材料二:
接受美學誕生之前,通常只是從藝術品的立場出發(fā),將創(chuàng)作看作藝術家審美經(jīng)驗的
結晶過程,作品完成就意味著創(chuàng)作完成。而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看,這一完成并不
說明創(chuàng)作已經(jīng)終結,它只說明創(chuàng)作的第一階段告一段落,接下來是讀者或觀眾、聽
眾的再創(chuàng)作。由于未被閱讀的作品的價值包括審美價值僅僅是一種可能的存在,只
有通過閱讀,它才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的存在,因此對作品的接受具有藝術本體的意義,也
就是說,接受者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體之一。
藝術文本即作品對于接受者來說具有什么意義呢?接受美學的創(chuàng)始人、德國的伊瑟
爾說藝術文本是一個“召喚結構”,因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個要
素。所謂“空白”是說它有一些東西沒有表達出來,作者有意不寫或不明寫,要接
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想象去補充;所謂“空缺”,是語言結構造成的各個圖像
間的空白,接受者在閱讀文本時要把一個個句子表現(xiàn)的圖像片斷連接起來,整合成
一個有機的圖像系統(tǒng);所謂“否定”指文本對接受者生活的現(xiàn)實具有否定的功能,
它能引導接受者對現(xiàn)實進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見,文本的召喚性需要接受者呼應
和配合,完成藝術品的第二次創(chuàng)作。正如中國古典美學中的含蓄與簡潔,其有限的
文字常常引發(fā)出讀者腦海中的豐富意象。
接受者作為主體,他對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動的。海德格爾提出“前理解”,即理解
前的心理文化結構,這種結構影響著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義的重現(xiàn),而只能
是文本與“前理解”的統(tǒng)一。這樣,文本與接受就呈現(xiàn)出一種相互作用的關系:一
方面文本在相當程度上規(guī)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圍、方向,讓理解朝它的本義靠攏;
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將接受者完全制約住、規(guī)范住,接受者必然會按照自己的方
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xiàn)誤讀或創(chuàng)造。從某種意義上說,理解就是
誤讀,創(chuàng)造也是誤讀,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樣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
理解都與藝術家的本旨一致,那樣并不意味著藝術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成為歷史,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過去的,
第2頁,共29頁
而理解總是現(xiàn)在進行時。當我們接受歷史上的藝術作品時,我們當然可以設身處地
想象古人的生活,體驗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們畢竟是現(xiàn)代人,只能按照我們現(xiàn)在
的心理文化結構去理解古人。當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個體的理解,但個體畢竟是
與群體相通的,所以個體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為現(xiàn)實的行為具有通向?qū)嵺`
的品格,藝術品正是通過理解走向現(xiàn)實,并在生活中發(fā)揮作用的,不是別的,正是
理解擦亮了藝術品的生命之光。
(取材于陳望衡《藝術是什么》)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理解”是接受者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結構,它會影響接受者對文本的理解,
這種理解具有鮮明的個體特征。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對接受者所生活的現(xiàn)實加以否定的功能,這種功能是通過接受者
接受文本并對現(xiàn)實進行反思和批判而實現(xiàn)的。
C.材料一第三段作者舉鐘噪的“滋味說”和司空圖的“象外之象”的例子,是為了證明
古典文學中的含蓄與簡潔,能引發(fā)讀者的想象。
D.兩則材料引用了大量的專業(yè)名詞,不飾辭藻,具有客觀、準確的論證風格;從中外兩
方面,說明了文學作品閱讀接受中的再創(chuàng)造特征。
根據(jù)材料二相關內(nèi)容,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接受美學認為藝術品在藝術家手中產(chǎn)生出來,只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第一階段,讀者、觀眾、
聽眾對藝術品的接受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繼續(xù)。
B.接受者對文本的理解不僅是文本意義的重現(xiàn),而且是文本與“前理解”的統(tǒng)一,這使
得文本與接受呈現(xiàn)出相互作用的關系。
C.文本之所以是一個“召喚結構”,一個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內(nèi)容有意不寫或不明寫,需
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想象去補充。
D.通過接受者的接受,藝術作品的價值從一種可能的存在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的存在,從這個意
義上說,接受也屬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
中國古代詩詞中的“理趣”與司空圖所說的“韻外之致"''味外之旨”是相通的,下列
詩句中,不含“理趣”的一項是
A.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寄
人》)
B.臥看落月橫千丈,起喚清風得半帆,且并水村欹側過,人間何處不蝮巖。(蘇軾《慈
湖夾阻風》)
C.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唐寅《題
秋風紈扇圖》)
D.百味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歐陽修《畫
眉鳥》)
材料一中出現(xiàn)了“第二文本”“興味”等名詞術語,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寫出對這兩個術語
的理解。
接受美學認為,經(jīng)由讀者再創(chuàng)造的“第二文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學作品。請結合材
料二分析這種觀點的合理性。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月光白①白天不懂夜的黑,其實誰也不懂。
②在夜里行走,總覺得腦后總有一雙詭詢的眼,盯得脊梁骨陰森森冒涼氣。我不敢
回頭,生怕一扭頭,便與夜里游走的東西撞個正著。
③“黑夜無邊,躲不掉,但有對付的辦法。大人們說,走夜路,需解開衣服上面三
顆扣,叉開手指,把頭發(fā)往后翻三遍。我虔誠地照做了,邁開大步往前走。但我還
是怕,身后的腳步聲特別響,似乎黑夜里跟蹤我的東西總甩不掉。我快步如飛,一
邊走一邊往東邊的山頭看。
④東山的月亮每一次出來都是新的,似乎精心梳洗了一番。其實,月光鋪灑大地幾
千年,月還是那月,人換了一茬又一茬。也許看多了世態(tài)炎涼,心到傷處,連光都
是高遠清冷的。
⑤鄉(xiāng)下的月光是白的,白得可以看清手指上的螺紋。那時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視,
孤單的夜里只待月光。端一碗清清淡淡的稀飯,走出屋子,竹筷子碰著瓷碗,清亮
的聲音把夜敲得脆響。哧溜一聲,月上東山了。
⑥月上東山時,我們便上曬谷場?;ハ噙汉戎墼谝黄?,玩那個時代童年里的游
戲。有些家長管得嚴,不準娃娃晚上私自出來,我們便在家門口,打暗語般大聲說
著風馬牛不相及的話。小伙伴心領神會,找個借口,跨出房門,挪到庭院,悄咪咪
就在漫天的白月光下無處可尋了。
⑦秋插上岸,做酒席的特別多。升學的、生娃的、過大生日的,每逢喜事都要放電
影。放電影的消息夾在風里,傳播得特別快,范圍也特別廣,十里幾十里,在夜幕
降臨時絕對傳到耳朵里。準確的時間,準確的地點,甚至什么片子都被摸得清清楚
楚。上小學時,我經(jīng)常跟在村里一大群小伙伴屁股后面,趕很長的夜路去看電影。
其實,除了那些英雄們喊“同志們,沖啊”的戰(zhàn)斗場面,和一招一式的武打情節(jié),
其余的看完立馬就還給人家了,印象遠沒有當晚夜空中的白月光清晰。
⑧又一個月夜。跟村里的小伙伴們?nèi)タ措娪?,結果消息有誤,白趕了幾十里路。回
第4頁,共29頁
來的路上,大家并不感到掃興,反而覺得是一次難得的月光游。大家說著笑著,竟
不約而同地大聲唱起歌來。他們唱得很動情,隱隱約約記得歌詞里有“山一程水一
程”,還有“來去太匆匆”之類的。我從沒聽過,只覺得在月光下很有意境。那晚,
月光很透亮。他們的臉上映著月的光,全是青春的氣息。多年后,我回家鄉(xiāng),見到
了其中幾個曾經(jīng)的小伙伴,他們的臉上再也看不到曾經(jīng)的風華,溝溝壑壑的額頭上,
早已山一程水一程。
⑨月光下,還有我的堂哥。堂哥是獨子,比我大幾歲,有號召力,什么事總比我拿
捏得好,跟他在一起有種強烈的安全感。堂哥經(jīng)常帶著我上山采野果,捉金鈴子,
摘香樟籽,把童年瘋得到處都是。他有一頭濃密的頭發(fā),頭頂上卻有個斑禿。只要
一彎腰,那光禿禿的疤塊在月光下特別亮。小伙伴們經(jīng)常取笑他,給他取了個外號,
喊他“月光”。開始他很生氣,誰說就追著誰打一。后來,他也不在意了,自嘲地說,
哈哈,我有兩個月光,再黑的夜都不怕!后來,大家漸漸覺得沒了生趣,“月光”
的綽號也在月光里淡忘了。后來有一天,堂哥說眼睛看不清,后來竟什么都看不見
了。去了很多大醫(yī)院,也找了很多據(jù)說懂土方的赤腳醫(yī)生,都治不好。就這樣,堂
哥的世界里再也沒能升起月光。每到月夜里,他只能孤單地坐在谷坪上,頭頂那塊
斑禿依然很亮。伯父守在他身邊,旱煙冒著焦躁的火星子,一個又一個煙圈冉冉升
起,蒙在月光上。
⑩那時物質(zhì)條件都差不多,家家?guī)缀醵荚谝粋€起跑線上。月夜里,小孩兒在一起,
除了在游戲上論個高低,在嘴皮上也要論個輸贏。月光下,幾個小伙伴比各自的強
項。在學習上他們都占不到優(yōu)勢,于是跟我拼爹。隔壁的小胖說,他爹看了很多古
書,會講《三國演義》里的煮酒論英雄,知道《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助王伐紂封眾
神。你爹會嗎?我一蒙,竟找不出老爹的一點文化資本。老爹一共十兄妹,他排行
老六。在飽暖都成問題的年代,他在學堂里打了個轉(zhuǎn)就跟田土混了。莫說讀書,就
連他自己的名字,都是用歪歪斜斜的線搭起來的。
?我從沒聽老爹講過歷史故事,一個正兒八經(jīng)的故事都沒有。每次睡覺前纏著他
講,他要么就講他小時候那些雞毛蒜皮的事,要么就是“古時候,有個和尚……”
千篇一律的開頭和大致雷同的情節(jié)聽得耳朵起繭。往往講到一半,呼嚕聲驟然響起。
他睡著了,我在夜里浮想聯(lián)翩,各種莫須有的人物和情節(jié)滋長出來,在我的夢里此
起彼伏。
?“雙搶”,是南方農(nóng)村逃不過的劫。“雙搶”,搶兩個時間點:在春季稻子成
熟后開鐮,搶在芒種前后全部收割進屋;緊接著,犁田,拔秧子,搶在大暑前后把
禾苗插下去。跟不上這個節(jié)奏,就指望不上秋收。一到“雙搶”時節(jié),老爹就著急。
家里七畝水田,三個娃,母親神志不清,勞動力嚴重不夠。老爹腿腳不便,雖然每
次都急匆匆地拼命趕,但還是比人家的進度慢一大截。
?月白如初。老爹抬頭看了看天,說,好大的月!白天太熱,趁這月光涼,去把
水田里的秧苗插完吧。
?那夜的月異常白,亮如白晝。我踩著自己的影子,像追著一條逃命的魚。月光
把老爹一拐一斜的身影拉得很高大。老爹挑一擔秧苗,一邊高一邊低,壓彎了的扁
擔發(fā)出“吱嘎、吱嘎”的脆響,我總懷疑那是老爹的脊梁骨在響。
?田野里,到處都是剛插下去的秧苗,在夜露的滋潤下,似乎可以聽到生長的聲
音。水田里,亮汪汪一片。每一丘田里都有一個月亮,發(fā)出白晃晃的光。
?拋秧,下水。左手捧秧,右手將一撮一撮的苗插到泥土里。水還有太陽的溫度,
柔滑的泥土里有一絲清涼,手指像觸摸到了月光的肌膚。我和老爹都沒有說話,彎
著腰,退著走的腿劃起嘩嘩的水聲,一行行秧苗在前方立了起來。
?天上的月光掉到水田里,碎成了很多片,白晃晃的。老爹一直腰,月光落在他
頭上,融在兩鬢的汗水里,發(fā)出一絲白的光。
?離開家鄉(xiāng)幾十年了,我再也沒見過故鄉(xiāng)的月光。
(《散文選刊?下半月》2020年第7期)
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中兩次出現(xiàn)歌詞“山一程水一程”,前者寫出了童年時的純真、無憂無慮,后者
寫出了人生的變遷,歲月的經(jīng)歷。
B.堂哥曾經(jīng)因為小伙伴笑話他斑禿而苦惱,可后來就不在乎了,這既反映了小孩子特有
的心理特征,也寫出了少年的成長。
C.父親一到“雙搶”時節(jié)就著急,這不僅是因為收割、犁田等農(nóng)活對農(nóng)家非常重要;還
因為我家情況特殊,有自己的困難。
D.“月光融在父親兩鬢的汗水里,發(fā)出一絲白的光”,寫出了父親的衰老和勤勞,寄予
“我”對父親的體諒與內(nèi)疚。
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的開頭將白天和黑夜對立,營造了一種神秘、幽深的意境,有先揚后抑的效果;
“我”按照大人們的說法解扣子一節(jié),展現(xiàn)了獨特、細膩的人生體驗。
B.老爹講故事一節(jié),承接上文“我”和小伙伴“拼爹”的場景;所講故事的貧乏和無聊,
與他豐富的勞作經(jīng)驗形成對比,自然引出了下文月下插秧的場景。
C.?段畫線句長短句結合,節(jié)奏多變,意蘊豐富。短句,節(jié)奏緊湊,表現(xiàn)父子倆插秧的
動作熟練迅速;長句,節(jié)奏舒緩,表現(xiàn)插秧時的細節(jié)和細膩的觸感。
第6頁,共29頁
D.本文一大特點就是具有雙重視角:一是過去的“我”,二是現(xiàn)在的“我”。文章中既
有“當時的我”的感受,也有“現(xiàn)在的我”對過去生活的感受。
梳理結構,簡要回答本文在材料的安排上有何特點。
文章的標題具有多重意蘊,請結合全文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1小題,共20.0分)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宋弘字仲子,京兆長安人也。少而溫順,哀、平間作侍中,王莽時為去工。赤眉
入長安,遣使征弘,逼迫不得己,行至渭橋,自投于水,家人救得出,因佯死獲免。
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建武二年,代王梁為木可至,封枸邑侯。所得租奉分贍
九族,家無資產(chǎn),以清行致稱。徙封宣平侯。
帝嘗問弘通博之士,弘乃薦沛國桓譚才學洽聞,幾能及揚雄、劉向父子。于是召譚
拜議郎、給事中。帝每宴,輒令鼓琴,好其繁聲。弘聞之不悅,悔于薦舉,伺譚內(nèi)
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譚至,不與席而讓之曰:“吾所以薦子者,欲令輔
國家以道德也,而今數(shù)進鄭用以亂《雅》《頌》,非忠正者也。能自改邪?將令
相舉以法乎?”譚頓首辭謝,良久乃遣之。后大會群臣,帝使譚鼓琴,譚見弘,失
其常度。帝怪而問之。弘乃離席多意謝日:“臣所以薦桓譚者,望能以忠正導主,
而今朝廷耽悅鄭聲,臣之罪也?!钡鄹娜葜x,使反服,其后遂不復令譚給事中。弘
推進賢士馮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為公卿者。
弘當宴見,御坐新屏風,圖畫列女,帝數(shù)顧視之。弘正容言日:“未見好德如好色
者。”帝即為徹之。笑謂弘曰:“聞義則服,可乎?”對曰:“陛下進德,臣不勝
其喜?!?/p>
時帝姊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
及?!钡墼唬骸胺角覉D之?!焙蠛氡灰?,帝令主坐屏風后,因謂弘曰:“諺言貴
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钡?/p>
顧謂主臼:“事不諧矣。”
弘在位五年,坐考上黨太守無所據(jù),免歸第。數(shù)年卒,無子,國除。
(節(jié)選自《后漢書》)乙
天下之人不肖者常多而材者常少不肖者如野蒿山楊①不培而自長才者如靈芝瑞木舉
世不一二見。靈芝瑞木之不易得如此,見者茍不愛之,非無目之人,必無識者也,
是豈人情哉?自昔國家盛時,材士布列于朝,與其同時者且猶愛之,況今喪亂之余,
斯道之不絕者如發(fā),則才之生于此時者尤不易得,其可不加愛乎?余怪世之士為識
不宏,見有才者,位尊則忌其蔽吾名,年少則惡其分吾譽,交排競訐,傷至公之道。
(節(jié)選自明朝宋濂《送會稽金生序》)【注釋】①物:通“棟”,劣質(zhì)木材。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天下之人/不肖者常多/而材者常少/不肖者如野蒿山楊/不培而自長才者/如靈芝瑞木/舉
世不一二見
B.天下之人不肖者/常多而材者/常少不肖者/如野蒿山楊/不培而自長/才者如靈芝瑞木/舉
世不一二見
C.天下之人不肖者/常多而材者/常少不肖者/如野蒿山楊/不培而自長才者/如靈芝瑞木/舉
世不一二見
D.天下之人/不肖者常多/而材者常少/不肖者如野蒿山楊/不培而自長/才者如靈芝瑞木/舉
世不一二見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共工,官署名。此官所掌有兩說,一說為水官,掌水;一說為工官,為百工之長。王
莽時期,改少府為共工。
B.大司空,三公之一,其余兩公為大司馬、大司徒。此三公,分別對應秦時“三公之說”
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鄭聲,原指春秋鄭國的音樂,因與孔子等提倡的雅樂不同,受儒家排斥。此后,與雅
樂相背的音樂被斥為“鄭聲”。
D.免冠,脫去帽子,古時表示謝罪,后來表示敬意,也可表示不惜罷官的決心。文中指
宋弘向皇帝謝罪。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弘忠貞剛烈,拒絕從賊。赤眉軍占領長安后,派人逼迫他做官;無奈之下,他投水
自盡,裝死避開了赤眉軍的征召。
B.宋弘清廉自守,品行高潔。他雖然身居高位,但不貪戀財物;所獲得的租俸都拿出來
贍養(yǎng)親族,家中沒有一點積蓄。
C.宋弘盡職盡責,直言進諫?;实鄱嗫戳藥籽坌缕溜L的美女圖,宋弘發(fā)現(xiàn)后,嚴肅進言
批評;皇帝當即徹悟,笑著接納了意見。
D.宋弘忠于婚姻,不貪富貴。皇帝發(fā)現(xiàn)姐姐湖陽公主對宋弘有意,幫忙從中撮合,沒想
到被宋弘以“糟糠之妻不下堂”為由婉言拒絕。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能自改邪?將令相舉以法乎?譚頓首辭謝,良久乃遣之。
②弘在位五年,坐考上黨太守無所據(jù),免歸第。
第8頁,共29頁
請綜合甲材料中桓譚的故事和乙材料中關于對待人才的論述,談談我們該如何對待人才。
三、詩歌鑒賞(本大題共1小題,共9.0分)
4.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各題。
水調(diào)歌頭?盟鷗
辛棄疾帶湖必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屐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鷺,
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②。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
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注】①帶湖,湖水名,作者曾在此營建別墅。②凡我三句:《左轉(zhuǎn)?僖公九年》:
“齊侯盟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開篇作者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帶湖的喜愛,寬闊的湖水,宛如打開的翠綠色的鏡匣一
樣,晶瑩清澈。
B.下片首三句描寫了作者劃著小船蕩開青萍,排開翠藻,看到了水下游魚似在笑自己的
癡心。
C.“廢沼”三句憶起帶湖昔日的荒廢景象,此刻卻明月清風,不禁感嘆人世的興衰變化。
D.結尾兩句寫作者要繼續(xù)在帶湖栽種楊柳,表明了堅持培植眼前這塊屬于自己的小天地
的決心。
請賞析“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
四、默寫(本大題共1小題,共6.0分)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雨”是古詩中一個重要的意象,常成為詩人抒發(fā)情感的載體。如韓愈《早春呈水部張
十八員外》中“”表達出對初春細滑潤澤的小雨的喜愛之情,杜甫《茅屋為秋
風所破歌》中“”用比喻寫出了詩人屋破又遭連夜雨的苦況。
韓愈《師說》中,士大夫之流談及老師弟子時“群聚而笑”,而“,",
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近期三星堆遺址考古發(fā)掘中出土的方尊是古蜀國王一級的人享用的器物。李白《蜀道
難》中用“,”寫出了古蜀國的建立年代久遠。
五、作文(本大題共1小題,共60.0分)
6.閱讀如圖的漫畫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病時候逢好枕專縱寸的
肯定的,胸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nèi)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
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六、其他(本大題共3小題,共20.0分)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中國詩人何以在愛情中只能見到愛情,在自然中只能見到自然,而不能有深一層的
徹悟呢?這就不能不歸功于哲學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操的淡薄了.詩雖不是討論哲
學和宣傳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沒有哲學和宗教,就不易達到深廣的填個。
詩好比一株花,哲學和宗教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茂。西
方詩比中國詩深廣,就因為它有較深廣的哲學和宗教在培養(yǎng)它的根干。沒有柏拉圖
和斯賓諾莎就沒有歌德、華茲華斯和雪萊諸人所表現(xiàn)的理想主義和泛神主義;沒有
宗教就沒有希臘的悲劇、但丁的《神曲》和彌爾頓的《失樂園》。中國詩在荒瘦的
土壤中居然現(xiàn)出奇葩異彩,困矮是一種可驚喜的成績,但是比較西方詩,終嫌美中
有不足。我愛中國詩,我覺得在神韻微妙格調(diào)高雅方面往往非西詩所能及,但是說
到深廣偉大,我終無法為它護短。
文段中的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徹悟
B.歸功
第10頁,共29頁
C.境界
D.固然
下列各句中的問號,與文中問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兩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參加亞非作家緊急會議,看見我她就問:“您的小狗怎樣?”
B.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C.是時勢造英雄呢,還是英雄造時勢呢?
D.什么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踏出來的,從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下列各項中,和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市列珠磯,戶盈羅綺,競豪奢。
B.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D.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8.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
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俗話說春困秋乏,又到了隨時能感受到疲乏困倦的時候了。那么人們?yōu)槭裁磿蚬?/p>
欠呢?①,主要存在進化說、大腦缺氧說、喚醒假說、溫度調(diào)節(jié)說等幾種
理論。打哈欠會“傳染”。當你看到周圍的人打哈欠時,你也會情不自禁地跟著打
個哈欠;更有趣的是,當聽到打哈欠的聲音,看到打哈欠的字眼,甚至聯(lián)想到打哈
欠的情景,你都可能不知不覺地打起哈欠來。②:研究表明,人打一個哈
欠,平均只需要6秒鐘;但就在這短短的6秒里,你的大腦、眼睛、腎臟、肝臟,
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處。③,臨床發(fā)現(xiàn),大約有70%-80%的缺血性腦中
風病人,在發(fā)病前一周左右,會因大腦缺血跳氧而頻頻打哈欠。
9.下面是一副題寫在重慶市枇杷山公園紅星亭的對聯(lián)。請按要求完成題目。
上聯(lián):枇杷山頭聽兩江流水唱不盡古今豪情蔓子悲歌玉珍遺恨鄒容亮節(jié)僭]公壯志
下聯(lián):紅星亭畔看萬家燈火交映出南北風光龍門皓月海棠煙雨鵝嶺秀色嘉陵夕照
將正確選項填到上下聯(lián)橫線處。
A.還聯(lián)綴千串夜明珠輝耀星空
B.更高吟一曲沁園春響徹寰宇
C.還聯(lián)綴千串夜明珠星空輝耀
D.更高吟沁園春一曲響徹寰宇
請從內(nèi)容的角度點評這副對聯(lián)。
第12頁,共29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題1]C
【小題2】B
【小題3】A
【小題4】
【小題5】
【解析】(1)C.“是為了證明古典文學中的含蓄與簡潔,能引發(fā)讀者的想象”錯誤,
結合原文材料一第三段中心句“中國古代文論中諸如此類的‘興味'之說,與西方現(xiàn)代
文論中的‘填空''召喚結構''對話’等見解,顯然有著相通之處”分析,可見應該
是為了證明中西方的文論在讀者創(chuàng)造文本上有相同之處。
故選C。
(2)B.“不僅是文本意義的重現(xiàn)”錯,文中說“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義的重現(xiàn)”,可
見選項曲解文意。
故選B。
(3)A.抒發(fā)了思憶之情,可見屬于“情感”而不合于“理趣”;
B.小詩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借助日常景物表現(xiàn)作者直面現(xiàn)實,不避艱險,隨遇而安的人
生態(tài)度;
C.感嘆人生艱難是常態(tài),是哲理,合乎“理趣”;
D.它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詩,表達了詩人對束縛個性、壓抑人才的種種拘系與禁
鋼的強烈憎惡和否定。
故選A?
(4)結合材料一“一段文本或一件藝術作品的真正意義的發(fā)現(xiàn)永遠沒有止境,是一個
與歷史本身相同的無限過程。所以,伽達默爾強調(diào)藝術作品是‘開放’的,流動的,隨
著不同讀者的參與對話,同一文本必會生出無數(shù)不同的‘第二文本’。……經(jīng)由閱讀之
后,文學作品才能擺脫孤立……存在狀態(tài),成為‘自為’的存在,即作為審美對象'第
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見,'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礎上,經(jīng)由讀者再創(chuàng)
造的結果”分析,得出第二文本的含義:通過(不同的)讀者與文本“對話”,得到文
本的再解讀意義。
結合材料一“中國古代文論中強調(diào)的‘興味'……孔子’詩可以興'的見解,按宋人朱
熹的解釋,即為‘感發(fā)志意',也就是說,讀詩可以激發(fā)人們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并通
過想象和聯(lián)想,感悟體味詩中的意蘊?!簿褪钦f,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讀者借助
自己的想象和體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無限豐富的意蘊和旨趣”分析,得出興味
的含義: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和體味,在有限的詩文中得到無限豐富的意蘊和旨趣。
(5)結合材料二“接受美學的創(chuàng)始人、德國的伊瑟爾說藝術文本是一個‘召喚結構’,
因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個要素?!纱丝梢?,文本的召喚性需要接
受者呼應和配合,完成藝術品的第二次創(chuàng)作。正如中國古典美學中的含蓄與簡潔,其有
限的文字常常引發(fā)出讀者腦海中的豐富意象”分析,得出答案①文學作品的“召喚結構”
需要讀者的呼應和配合,以便完成它的第二次創(chuàng)作。
結合材料二“文本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成為歷史,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
是過去的,而理解總是現(xiàn)在進行時。當我們接受歷史上的藝術作品時,我們當然可以設
身處地想象古人的生活,體驗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們畢竟是現(xiàn)代人,只能按照我們現(xiàn)
在的心理文化結構去理解古人?!斫庾鳛楝F(xiàn)實的行為具有通向?qū)嵺`的品格,藝術品
正是通過理解走向現(xiàn)實,并在生活中發(fā)揮作用的”分析,得出答案②文學作品的價值只
有通過讀者的閱讀,才變?yōu)楝F(xiàn)實的存在和答案④文學作品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成為歷史,需要讀
者按照當下的心理文化結構去理解,使文學作品走向現(xiàn)實,在生活中發(fā)揮作用,使文學
作品煥發(fā)生命活力。
結合材料二“接受者作為主體,他對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動的。海德格爾提出‘前理解',
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結構,這種結構影響著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義的重現(xiàn),而只
能是文本與‘前理解’的統(tǒng)一……從某種意義上說,理解就是誤讀,創(chuàng)造也是誤讀,不
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樣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與藝術家的本旨一致,
那樣并不意味著藝術作品的成功”分析,得出答案③讀者的“前理解”(心理文化結構)
決定了他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是文本與“前理解”的統(tǒng)一,這樣的文學作品才是成功的。
答案:
(I)C
(2)B
(3)A
(4)第二文本:通過(不同的)讀者與文本“對話”,得到文本的再解讀意義。興味:
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和體味,在有限的詩文中得到無限豐富的意蘊和旨趣。
(5)①文學作品的“召喚結構”需要讀者的呼應和配合,以便完成它的第二次創(chuàng)作。
②文學作品的價值只有通過讀者的閱讀,才變?yōu)楝F(xiàn)實的存在。③讀者的“前理解”(心
第14頁,共29頁
理文化結構)決定了他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是文本與“前理解”的統(tǒng)一,這樣的文學作
品才是成功的。④文學作品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成為歷史,需要讀者按照當下的心理文化結構去
理解,使文學作品走向現(xiàn)實,在生活中發(fā)揮作用。(使文學作品煥發(fā)生命活力)
(1)本題主要考查文本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答題時找出選項對應的原文,然后比較得出
正誤。
(2)本題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內(nèi)容的能力,答題時找出選項對應的原文,然后比較得
出正誤。
(3)本題考查對詩文的解讀能力。作答本題,首先要理解“理趣”的含義:主要以生
動具體的美的形象去表現(xiàn)特定的生活真理,使人從中受到有益的啟示。
(4)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時明確題目要求,篩選出正確信息,
然后概括。
(5)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時明確題目要求,篩選出正確信息,
然后概括。
選擇題主要是考查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題設置選項時,往往具有迷惑性,僅
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還不夠,只有掌握了命題的設錯規(guī)律,才能更準確地識破選項陷阱,
排除錯項。因此了解錯誤選項的設置方法,是提高答題準確率的關鍵。
2.【答案】【小題1】D
【小題2】A
【小題3】
【小題4】
【解析】(1)D.“發(fā)出一絲白的光”重在體現(xiàn)勤勞而非衰老;此外,“內(nèi)疚”此處無
依據(jù)。
故選D。
(2)A.“有先揚后抑的效果”錯誤,應為先抑后揚。
故選Ao
(3)本文的開頭將白天和黑夜對立,營造了一種神秘、幽深的意境,然后引出“我快
步如飛,一邊走一邊往東邊的山頭看”“東山的月亮每一次出來都是新的,似乎精心梳
洗了一番。其實,月光鋪灑大地幾千年,月還是那月,人換了一茬又一茬。也許看多了
世態(tài)炎涼,心到傷處,連光都是高遠清冷的”有關月光、童年記憶和故鄉(xiāng)、親人的情節(jié)。
主體部分寫了月光下結伴玩耍,月光下看電影,堂兄其人和不幸遭遇,父親的故事,都
與月光有關聯(lián)??梢娢恼乱栽鹿鉃榫€索(或圍繞“‘我'對童年或故鄉(xiāng)回憶”展開)。
第⑥段寫月光下結伴偷玩,約100來字。第⑦段寫月光下看電影,用了200字左右,第
⑧寫月光下大老遠跑去看電影沒看成,邊回返邊歌唱也是美好的回憶,也只200多字。
第⑨段寫“月光下,還有我的堂哥”,用了將近400字。第⑩段到第?段都在圍繞爹的
性格特點以及勤勞肯干來寫作,占了近一半篇幅??梢娫斅缘卯敚楦兄饾u加深,所有
的內(nèi)容都與月光有關,都表現(xiàn)了“我”的故鄉(xiāng)情結,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多角
度多側面取材共同表現(xiàn)中心思想,從而得出答案:材料之間散點并列,詳略得當。在作
者的回憶中,簡略概述了童年與伙伴做游戲、看電影以及月光游的童年經(jīng)歷;重點敘寫
了堂兄和父親的故事。材料''形散而神聚”,抒發(fā)了作者真摯的情感。
(4)“月光白”是主謂結構,名詞+形容詞的結構形式,主體對象為“月光”,這是“我”
童年的生活記憶背景,很典型的意象,能喚起讀者相關的美好記憶,富有意境美和感染
力,也具有象征比喻義,象征著童年時代的純真無暇以及童年的美好時光?!霸鹿狻贝?/p>
聯(lián)了相關情節(jié),使得結構嚴謹思路清晰,寫作細膩?!鞍住币蛔蛛p關,虛實結合,一方
面表現(xiàn)了“月光”的純潔白凈的特點,另外也形容人的美好性格,彰顯了故鄉(xiāng)的淳樸以
及那里的人性美。“月光白”指記憶里童年時代鄉(xiāng)下高遠、清冷、透亮的月光,也寄寓
了“我”對堂兄遭遇的同情以及一種期待堂兄眼睛復原的美好期望;“月光白”象征著
父親的勤勞質(zhì)樸的品質(zhì),寄寓了作者體悟到父親的辛苦和親情的美好的感激之情;自古
以來''月”便承載了人類的美好感情,比如團圓,高潔等美好的期盼和人格魅力,“月
光白”寄寓了作者綿長的、永不斷絕的思鄉(xiāng)之情。月亮走“我”也走,暗喻了故鄉(xiāng)及童
年美好的回憶、故鄉(xiāng)的親人將永遠住在“我”心中陪伴“我”一生,不同的地方共享一
輪明月,寄寓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深摯情懷,“離開家鄉(xiāng)幾十年了,我再也沒見過故鄉(xiāng)的月
光”,既有失意落寞,更有對自我的提醒,希望自己永遠不要忘記出生并長大、給“我”
美好情感和人格美的地方,讓“我”的心里永遠是“月光白”。
答案:
(1)D
(2)A
(3)以月光為線索(或圍繞“‘我'對童年或故鄉(xiāng)回憶”展開)。材料之間散點并列,
詳略得當。在作者的回憶中,簡略概述了童年與伙伴做游戲、看電影以及月光游的童年
經(jīng)歷;重點敘寫了堂兄和父親的故事。材料''形散而神聚”,抒發(fā)了作者真摯的情感。
(4)“月光白”指記憶里童年時代鄉(xiāng)下高遠、清冷、透亮的月光:“月光白”也象征
著童年時代的純真無暇以及童年的美好時光;“月光白”寄寓了“我”對堂兄遭遇的同
第16頁,共29頁
情以及一種期待堂兄眼睛復原的美好期望;“月光白”象征著父親的勤勞質(zhì)樸的品質(zhì),
寄寓了作者體悟到父親的辛苦和親情的美好的感激之情;'‘月光白"寄寓了作者綿長的、
永不斷絕的思鄉(xiāng)之情。
(1)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nèi)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在仔
細閱讀本文的基礎上辨析正誤。
(2)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能力。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
物的心理表述不當,錯誤選項一般都是不會引起爭議的硬傷。
(3)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結構和思路的能力。解答時要重點把握文章的主要特點,從而
分析文章的結構特點。
(4)本題考查標題作用的鑒賞能力。把握標題的作用:貫穿全文,起線索作用;概括
主要事件;點明時間地點,創(chuàng)設故事背景;渲染環(huán)境氛圍,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烘托
人物的思想性格,突顯人物形象;揭示主旨,深化主題;從給讀者帶來的感受角度來說,
還有吸引讀者,引發(fā)閱讀沖動的作用。概括起來有情節(jié)、環(huán)境、人物、主題和效果五個
方面。
“規(guī)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
(1)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從文中提煉);
(2)選擇并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
(3)分點分條作答。
3.【答案】【小題UD
【小題2】B
【小題3】C
【小題4】
【小題5】
【解析】(1)“不肖者常多”與“材者常少”結構對稱,中間斷開,因此,在第一個
連詞“而”前斷句,排除B、C;“不肖者如野蒿山楊”與“才者如靈芝瑞木”結構對
稱,A、D中“不肖者如野蒿山楊”單獨成句,因此“才者如靈芝瑞木”也單獨成句,
排除A。故選:D.,句子翻譯為:天下的人,沒有才能的人多,但有才能的很少。沒有
才能的人如同鄉(xiāng)野的蒿草和山上劣木,沒有培育而在自然生長;而有才能的人像靈芝和
佳木,整個時代不能出現(xiàn)一二個。
(2)B.大司空,對應御使大夫;大司馬,對應太尉;大司徒,對應丞相。
(3)C.“皇帝當即徹悟”錯,原文為“帝即為徹之”,譯為“光武帝聽后,當即令人
撤去了屏風”,不是“當即徹悟”之意。
(4)①頓首:叩頭;辭謝:認錯,道歉;乃:才。句子翻譯為:你能夠自己改正嗎?
還是叫我依法糾舉呢?“桓譚一再叩頭認錯,過了好久,宋弘才讓他離開。
②坐:因為;考:拷訊;無所據(jù):沒有什么證據(jù)。句子翻譯為:宋弘在位五年,因為拷
訊上黨太守沒有什么證據(jù),便被免去了司空的職務,回到了自己的邸舍。
(5)從光武帝對桓譚的任用,可以概括出:要讓人才物盡其用;
由宋弘推薦桓譚的失敗以及原文“弘推進賢士馮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為公卿者”
可以概括出:要能識才。
由原文“自昔國家盛時,材士布列于朝,與其同時者且猶愛之,況今喪亂之余,斯道之
不絕者如發(fā),則才之生于此時者尤不易得,其可不加愛乎”概括出:要珍視、愛惜人才;
又原文“余怪世之士為識不宏,見有才者,位尊則忌其蔽吾名,年少則惡其分吾譽,交
排競訐,傷至公之道”可以概括出:要能推薦人才;
答案:
(1)D
(2)B
(3)C
(4)①你能夠自己改正嗎?還是叫我依法糾舉呢?“桓譚一再叩頭認錯,過了好久,
宋弘才讓他離開。
②宋弘在位五年,因為拷訊上黨太守沒有什么證據(jù),便被免去了司空的職務,回到了自
己的邸舍。
(5)①要讓人才物盡其用;②要珍視、愛惜人才;③要能推薦人才;④要能識才。
參考譯文:
甲
宋弘,字仲子,京兆郡長安縣人。宋弘年輕時便很溫順,在哀帝、平帝朝中做過侍
中,王莽當朝時他還當過共工。赤眉軍攻入長安,派來使者征辟宋弘,宋弘受逼迫,不
得已只好從命。行至渭橋時,他便跳了河。家里人把他救了起來,他便裝死,這樣才免
于治罪。
光武帝即位,授予宋弘太中大夫的職務。建武二年,宋弘代替王梁擔任大司空,并
被封為枸邑侯。他把所得到的租俸都分送給了遠近親族,家中卻沒有一點積蓄,這種清
第18頁,共29頁
廉的風格受到了世人的好評。后來又改封為宣平侯。
光武帝曾經(jīng)向宋弘了解國內(nèi)通博之士,宋弘便推薦了沛國的桓譚,稱他才學廣博,
幾乎可以趕上揚雄與劉向、劉歆父子。光武帝于是任命桓譚為議郎、給事中。此后光武
帝每次宴會,總是叫桓譚彈琴,因為他很喜歡那種美妙的輕音樂。宋弘知道后,心中便
不高興,后悔當初推薦了桓譚,(有一次,)宋弘等到桓譚從宮中退出,自己則把朝服
穿戴整齊,坐在大司空府堂上,便派一名屬吏去傳喚桓譚。桓譚進來后宋弘并不請他入
坐,責備道:“我之所以推薦您,是希望您以道德輔佐君王,但你現(xiàn)在幾次向皇上演奏
鄭衛(wèi)淫聲,損害了《雅》《頌》正音,這不是忠正之士應當做的.你能夠自己改正嗎?
還是叫我依法糾舉呢?“桓譚一再叩頭認錯,過了好久,宋弘才讓他離開。后來光武帝
大會群臣,又叫桓譚彈琴,桓譚看見宋弘也在座,便顯得非常不安,彈得也不像平常那
樣熟練自如。光武帝奇怪,便問其中的緣故。宋弘便離開座位,摘下官帽,向光武帝認
錯:“臣下之所以推薦桓譚,是希望他能夠以忠正之節(jié)引導君王,可是現(xiàn)在他叫朝廷耽
迷于鄭衛(wèi)淫樂,這是為臣的罪過."光武帝一聽,表情發(fā)生了變化,馬上向宋弘道歉,
讓他重新戴上官帽,此后便不再讓桓譚擔任給事中的職務了。宋弘共推薦賢士馮翊、桓
梁等三十余人,其中有一些人相繼擔任了公卿大臣。
有一次,宋弘適逢光武帝設宴會集群臣,席間,他看到皇帝御座旁邊有副新屏風,
上面畫著許多美女,光武帝幾次回頭去欣賞它。宋弘便嚴肅地說:“沒有看見好德像好
色一樣深的人?!惫馕涞勐牶?,當即令人撤去了屏風,并笑著對宋弘說:“我聽了你的
道義就服從,還可以吧?”宋弘答道:“陛下道德進步,臣高興得不得了。”
那時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剛剛死了丈夫,光武帝便與她一起談論朝廷群臣,悄悄
地揣摩公主的想法。公主說:“宋公的威容與道德,所有的朝臣都比不上0"光武帝說:
“待我想一個辦法。”后來宋弘被光武帝引見,光武帝便叫公主坐到屏風后面,于是對
宋弘說:''諺語講人升了官就換朋友,發(fā)了財就換老婆,這是人之常情嗎?”宋弘答道:
“我聽說貧賤時的朋友不能遺忘,貧窮時共患難的妻子不能拋棄?!惫馕涞郾慊仡^對公
主說:“事情不好辦了?!?/p>
宋弘在位五年,因為拷訊上黨太守沒有什么證據(jù),便被免去了司空的職務,回到了
自己的邸舍。幾年以后去世,沒有兒子,封國被取消了。
乙
天下的人,沒有才能的人多,但有才能的很少。沒有才能的人如同鄉(xiāng)野的蒿草和山
上劣木,沒有培育而在自然生長;而有才能的人像靈芝和佳木,整個時代不能出現(xiàn)一二
個。靈芝佳木不容易得到像這樣,見到的人如果不喜愛它,不是沒有眼睛的人,一定就
是沒有才識的人,這難道是人之常情嗎?自從以前國家強盛時,有才之士滿列在朝廷,
與他們同時代的人尚且還喜愛他們,更何況是如今喪傷之時,這種愛才之道如發(fā)一樣還
連著不斷絕,那么生于這個時候的有才之人就更加不容易得了,怎么可以不加喜愛呢?
我奇怪世上的士人,他們的才識不宏大,看見有才能的人,地位比他高的就妒忌他掩蓋
了自己的名聲,年紀小的就厭惡他分享了自己的聲譽,互相攻擊,妨害了大公大義之道。
(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jù)句意、虛詞和結構判斷。
(2)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答題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
(3)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
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
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
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5)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時明確題目要求,篩選正確信息,用
簡明的語言概括。
文言翻譯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書名、
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古代專有名詞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2.補:補出省略成分。
3.刪:刪去不譯的詞語。文言中凡是無實在意義,只表語氣、停頓、補足音節(jié)和舒緩
語氣等的虛詞,都可略去。
4.換: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相應的古代詞匯。
5.調(diào):調(diào)整倒裝句句序,按現(xiàn)代漢語習慣句式將其調(diào)整過來。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則和方法,翻譯時還必須有步驟:解詞-串意-順句。注:直譯即逐
字逐字地譯。意譯即譯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遇到比喻、借
代、引申,直譯不通時,用意譯。
4.【答案】【小題1】B
【小題2】
【解析】(1)B.“下片首三句描寫了作者”錯誤,“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是鷗
鳥的行為,不是作者的行為。
(2)“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的意思是:鷗鳥啊,你既和我締
結盟好之后,就應常來常往,不要再相疑猜。是寫對眼前鷗鳥之愿:希望既結盟好之后,
第20頁,共29頁
就應常來常往,不要再相猜疑了。依據(jù)注釋②可知,詩人運用典故,把古人的盟言作為
自己與鳥兒的盟言,用語新奇,同時流露著詩人酒脫可愛的性情。詩人渴望與鳥兒結盟,
實際暗示了其在政治上缺少知音的苦悶心情,“莫相猜”則表達了作者對盟友的忠誠不
背叛的期待。
答案:
(1)B
(2)①用語新奇,與鷗鳥結盟,運用典故,把古人的盟言作為自己與鳥兒的盟言;②
表現(xiàn)了詩人灑脫可愛的性情;也暗示了作者政治上缺少知音的苦悶心情;④期待盟友的
忠誠不背叛。
譯文:
帶湖是我最愛的地方啊,放眼千丈寬闊的湖水,宛如打開翠綠色的鏡匣一樣,一片
晶瑩清澈。我閑居無事,手扶竹杖,腳穿麻鞋,徜徉湖畔,一日里竟然千百次繞湖徘徊。
鷗鳥啊,你既和我締結盟好之后,就應常來常往,不要再相疑猜。還有那白鶴在什么地
方呢?請你也邀請它一起來。鷗鳥立于水邊蒼苔之上,時而撥動浮萍,時而排開綠藻,
原來是在偷窺魚兒,伺機而捕??尚δ阒恢⒆∮昔~多么癡呆,卻不懂我此時舉杯的情
懷。昔日這里是破敗的池沼荒蕪的山丘,今夜已是月色皎潔,清風徐來。人世間幾度歡
樂,幾度悲哀?河東綠蔭尚嫌稀少,還須把楊柳多多來栽。
賞析:
詞題稱“盟鷗”,與鷗鳥結盟,相約為友。李白詩:“明朝拂衣去(歸隱去),永
與白鷗盟?!痹~人把自己要表現(xiàn)的思想內(nèi)容,放置在一種浪漫主義的寓言形式里。詞人
離開官場生活之后,有一種失去倚托之感。異鄉(xiāng)淪落,知音難得,只有到大自然里尋找
同情者了。
帶湖新居,是他傾心所愛的,在這兒他找到了一些慰藉。所以,開頭便說:“帶湖
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屐無事,一日走千回”。水光山色,能怡悅性情。作者十
數(shù)年來,奔走于世俗的名利場,與爾虞我詐的官宦角逐,他感到厭倦了。大自然的美好
環(huán)境,使他得到暫時的解脫。他“仗履無事”,在“千翠奩”的帶湖畔“一日走千回”,
以消除他胸中的積悶?!胺参摇蔽寰?,告訴讀者,詞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離群索居,實在是
寂寞的!所以他發(fā)出了“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的呼喚。這是他
真實的心聲。透過這種曲折反映出來的詞人的心聲,讀者可以測知詞人的思想感情處在
一種非??鄲灥臓顟B(tài)之中。他是不甘寂寞的!
下片“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弊匀唤绲倪@些飛禽,無論鷗鳥也罷,白鶴也罷,
它們翩翩而來,又撲翅而去,它們能給人一定程度的安慰,畢竟是自然物罷了,是難以
成為人的知音或伙伴的。“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它們怎能知道詞人在那兒舉
杯飲酒,是為澆愁呢。它們只知道自己唯一的樂趣:站在湖邊的青苔上,等待著魚兒游
來。于是,詞人幡然省悟了:對自然物的期待是靠不住的!但是,此時孤獨的詞人,又
能期待誰呢?當他的思緒回到人類社會現(xiàn)實時,時世的變遷,又使他無限感慨:“廢沼
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钡?,詞人的壯懷并沒有因此破滅,他對生
活依然寄托著無限的深情:“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卑蜒矍斑@一片庭園整治好了,
多栽植些柳條,以便使舊日荒涼的地方,興旺起來。足見,詞人此時的思想情懷是痛苦
的,充滿矛盾的,但他畢竟對生活還是熱愛的
(1)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
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觥T诶斫饷恳粋€選項
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nèi)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
進行分析概括。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句內(nèi)容、賞析詩句表達效果的能力。先要理解詩意,再從手
法、煉字等角度賞析詩句,最后分析傳達的感情。
鑒賞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題思路:
(1)抓關鍵詞:指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觀點和情感態(tài)度的詞語。這
些詞往往是“詩眼”。
(2)抓關鍵句:指最能概括詩歌思想內(nèi)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議論性的句
子。這樣的語句一般出現(xiàn)在詩歌的結尾。
(3)緊扣詩題:不少詩歌的題目對詩歌的內(nèi)容和詩人情感起著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詩歌的意象作為切入點來解讀作者的情感,
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5)抓注釋:注釋一般是對題目、作者、朝代、寫作背景等與詩歌內(nèi)容相關的解釋或
提示,很多情況下它們對我們的解題起著重要的作用。
5.【答案】【小題1】天街小雨潤如酥,雨腳如麻未斷絕
【小題2】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小題3】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第22頁,共29頁
【解析】故答案為:
(1)天街小雨潤如酥雨腳如麻未斷絕(重點字:酥)
(2)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重點字:相)
(3)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重點字:鳧)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文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
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
李白《蜀道難》重點句: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6.【答案】選擇和放棄之間選擇,是人一生都要學習的課題。人的一生都在進行選
擇,小到柴米油鹽醬醋茶,大到漫漫人生路。每一次的選擇,都決定了我們下一步的走
向。放棄,亦是人生的一大學問。每個人都不愿放棄自己所擁有的,害怕一旦放手就再
也得不到了。其實也不盡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一味追求功名利祿,放棄了自己的良知和尊嚴。等到歲月無情
的流逝,才后悔自己當初的選擇。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每個人都面臨著權錢的誘惑,
在欲望本性的驅(qū)使下,有些人被沖昏了頭腦,拋卻正確的價值觀,最終走上不歸路。
選擇與放棄,這兩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包含了無限的人生哲理。在這個物欲橫流
的社會,我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誘惑。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守最初的夢想,我們就不
會迷失,不會沉淪。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需要大量人才,無奈當時大量人才外流,國外政府想方設法
阻止他們回國,并承諾他們優(yōu)越的條件。但是,有一群充滿熱血的愛國人士,毫不猶豫
的拒絕了。不管前方有多少艱難困苦,他們一心只想回國,把自己的熱血灑在這片養(yǎng)育
他們的土地上,為之付出,為之奮斗,為之努力。他們放棄了國外豐厚的報酬,選擇回
到祖國,不后悔。
正如他,國際著名的力學家,應用數(shù)學家,中國近代力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兩彈
一星元勛郭永懷。面對康奈爾兒大學的百般挽留,面對國外科研條件的優(yōu)越,他不為所
動,毅然放棄優(yōu)厚的物質(zhì)待遇,登上歸國的航船。他說:“我自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
有責任回到自己的祖國,建設美好的山河?!?/p>
生活是什么?這個問題看似十分難,實際上卻十分簡單。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
生下來十分容易,但活著卻不易,因為人一生下來就意味著面臨許多義務、責任以及一
系列的人生抉擇。在選擇的同時也有許多舍棄,那么我們在放棄和抉擇之間我們該如何
定奪呢?
泰戈爾說:“當鳥翼系上了黃金時,就飛不遠了。"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
兩利相權取其重?!?/p>
鮮花嬌艷可人,卻生有劇毒傷人,荒草簫瑟衰敗,卻能點火御寒,你會選擇鮮花還
是荒草呢?
居里夫人發(fā)現(xiàn)了鐳元素,并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令世人震驚羨慕敬仰的成就和榮
譽,卻成了孩子手中的玩具。因為在她眼里人生的意義并不在于追求名利,科學才是她
生命的全部??蒲泄ぷ魇嵌嗝闯林氐碾y題啊,居里夫婦卻勇敢擔當和背負起來。
人生旅途上,有無數(shù)次讓你徘徊不定的抉擇。有些人能果敢地拒絕誘惑,放長眼光,
贏得令人仰望的價值人生。而有些目光短淺的人,卻只貪圖一時小利,不僅斷送了大好
前程,甚至弄丟了卿卿性命。學會可以為了一棵樹放棄整個森林,便是另一種珍惜。學
會選擇,學會放棄,就是審時度勢,揚長避短,把握時機,明智的選擇勝過盲目的執(zhí)著,
選擇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遠見。
“魚我所欲也,熊掌以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薄坝兴鶠楸赜?/p>
所不為,有所得必有所失?!?/p>
人生就像是一道選擇題,你選擇了這條路就必然要放棄其他所有的路。我們不能說
這個選擇是對還是錯,但重要的是,當我們回首走過的路時,不后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解析】本題考查材料作文寫作。從漫畫的左上可見“房子”代表家庭,一沓錢代表欲
望、誘惑、名利等虛榮的東西,聯(lián)系生活可以體會出題者讓考生對比的良苦用心,對比
間則體現(xiàn)了下方文字的“選擇”,一個不要肯定是錯的,要什么是關鍵,親情是情感的
需要,而物質(zhì)利益等屬于身外之物,大可以放棄選擇它。我們常常面臨“魚和熊掌不可
兼得”的處境,有些人常常不知道應該怎樣取舍,應該怎樣選擇,因此我們要學會選擇,
學會放棄。有取必有舍,有舍必有取。只有學會了放棄,你才能向成功彼岸靠近。才能
在不斷的放棄與選擇中展現(xiàn)出真的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云南省建筑安全員知識題庫
- 鄭州工業(yè)安全職業(yè)學院《大數(shù)據(jù)快速運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裝備制造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學微生物學實驗轉(zhuǎn)專業(y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管理學院《診斷胸肺檢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城建職業(yè)學院《電子商務技術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太原科技大學《城市規(guī)劃與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玉溪職業(yè)技術學院《軋制工藝學管材生產(chǎn)》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表面活性劑化學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五年級教師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計劃
- 做賬實操-商貿(mào)企業(yè)成本核算方法
- 寒假日常生活勞動清單及評價表
- 專題06 現(xiàn)代文閱讀(原卷版)2015-2024單招考試語文(四川真題)
- 校園超市招商政策
- 《數(shù)據(jù)采集技術》課件-網(wǎng)絡爬蟲
- 網(wǎng)絡地址轉(zhuǎn)換NAT
- 【MOOC】營養(yǎng)學-武漢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工資薪金管理制度模版(3篇)
- 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五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 高等數(shù)學(二)(山東聯(lián)盟)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青島科技大學
- 《高級算法設計》課件 第2章 高級圖算法
- 小兒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