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波刀治療腦轉移瘤23例臨床分析_第1頁
射波刀治療腦轉移瘤23例臨床分析_第2頁
射波刀治療腦轉移瘤23例臨床分析_第3頁
射波刀治療腦轉移瘤23例臨床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射波刀治療腦轉移瘤23例臨床分析

20.40%的患者最終將腦轉移。三維適形放療、伽馬刀、全腦放療等都是治療腦部轉移瘤常用的放療手段。射波刀(Cyberknife,CK)是最新型的全身立體定位放射外科治療設備,與伽馬刀相比,在固定方式、實時位置驗證、影像引導等方面有著明顯優(yōu)勢,單次放射劑量可以提高至15~30Gy,是短療程單次大劑量放療模式的最佳執(zhí)行者。Varlotto等報道射波刀治療腦轉移瘤效果好、見效快,控制率>80%,近期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約為1個月?,F(xiàn)對我院23例腦轉移瘤患者初步治療結果及預后因素報告如下。1數(shù)據(jù)和方法1.1腦轉移灶影像學表現(xiàn)2009年3月至2009年10月射波刀治療的腦轉移瘤患者共計23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齡42~89歲,平均年齡60歲。原發(fā)病灶為肺癌13例(56.5%)、消化道腫瘤5例(21.7%)、惡性淋巴瘤2例(8.7%)、腎上腺癌1例(4.3%)、宮頸癌1例(4.3%)、鼻咽癌1例(4.3%)。治療前卡氏評分(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KPS)<706例,≥7017例。所有腦轉移灶均經(jīng)CT或MRI證實,其中單發(fā)14例,多發(fā)9例,2個病灶6例,3個病灶3例;腦轉移灶共計35個,直徑0.5~6.8cm,平均值1.8cm,中位值1.6cm。12例患者伴有顱外轉移。1例患者在射波刀治療前因腦轉移曾行全腦放療,劑量DT30Gy/10f。1.2不同部位、大小部位的表現(xiàn)有明顯臨床癥狀者共有18例,因腫瘤形態(tài)、部位、大小不同,表現(xiàn)為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肢體障礙,語言障礙,記憶力下降,視力下降。其余5例臨床癥狀表現(xiàn)輕微。1.3治療方法1.3.1圖像融合及輪廓節(jié)拍患者取仰臥位,帶上熱塑小頭模固定,頭顱CT、MRI掃描,CT掃描層厚1mm,MRI層厚3mm軸位不間斷掃描,CT及MRI掃描圖像以Dicom格式,用Efilm軟件傳至射波刀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手術系統(tǒng)(stereo-radiotherapysurgery,SRS)系統(tǒng)(AccurayCo.USA)的醫(yī)生工作站。射波刀圖像融合及輪廓勾畫工作站(CyRISTMInView)可以供醫(yī)師遠程進行患者的圖像融合及輪廓勾畫,可精確融合CT、MRI及PET等影像。射波刀通過在線圖像引導追蹤方式定位追蹤,擺位誤差范圍可控制在1mm內(nèi),所以不考慮擺位誤差。治療計劃靶區(qū)(plantargetvolume,PTV)即為臨床靶區(qū)(clinicaltargetvolume,CTV)。物理師根據(jù)醫(yī)師給定的要求,在計劃系統(tǒng)設置靶區(qū)劑量、危及器官(organatrisk,OAR)劑量限制和計劃系統(tǒng)相關設置,計劃系統(tǒng)按設置要求,采用逆向方式自動計算,提供最優(yōu)解(圖1)。物理師根據(jù)實際情況予以修正,經(jīng)主治醫(yī)師審核同意,方可采用該放療方案。由于射波刀在治療中通過機械臂自動移動的方式,從不同角度和方向照射靶區(qū),以取得較好的劑量分布。放療方案在正式實施前應由物理師以端對端(endtoend)的方式監(jiān)測機械精度[在人工假體上使用膠片(garphcromicEBTfilm,ISP),用射波刀提供的分析軟件予以分析,驗證劑量分布是否達到期望值即與計劃劑量曲線分布一致。1.3.2中心為射野的能力治療過程中反復進行實時患者體位驗證并行自動或者人工體位修正,修正精度達到0.1mm和0.1o。以計劃靶體積幾何中心為射野等中心及劑量歸一點,通過數(shù)百個方向的射線束照射,使得80%等劑量面包括95%以上計劃靶體積。采用低分割照射5~20Gy/次,1~5次,中位值3次,總劑量20~34Gy,中位值25Gy,轉移瘤按照α/β=10計算,生物等效劑量為50~80.6Gy。放療期間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脫水對癥治療,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療計劃。1.4治療效果評估1.4.1臨床癥狀及臨床表現(xiàn)以治療后1周后臨床表現(xiàn)評定,完全緩解:治療后無臨床陽性表現(xiàn);部分緩解:治療后臨床癥狀輕微;穩(wěn)定:治療后臨床表現(xiàn)改善不明顯;加重:治療后臨床表現(xiàn)加重。以完全緩解+部分緩解計算癥狀改善有效率。1.4.2pr與pd的結合放療后1個月復查頭顱CT或者MRI,完全緩解(CR):病灶完全消失維持4周以上;部分緩解(PR):病灶縮小50%以上維持4周以上;穩(wěn)定(SD):介于PR與PD之間;進展(PD):病灶體積增大在25%以上或出現(xiàn)新病灶。以CR+PR計算有效率,以CR+PR+SD計算局部控制率。2結果2.1癥狀改善有效率射波刀治療后1周后臨床癥狀完全緩解15例,部分緩解7例,穩(wěn)定1例,癥狀改善有效率為95.6%。射波刀治療后3個月評價療效,獲CR14例,PR12例,SD5例,PD4例,有效率為74.3%,局部控制率88.6%。2.2腫瘤進展及隨訪情況隨訪至2010年1月,死亡2例,1例死于原發(fā)腫瘤進展,1例死于其他原因,其余患者仍在隨訪中。射波刀治療后有3例患者再次行全腦放療。2.3脫水統(tǒng)治癥狀時一般病例或臨床病例發(fā)23例患者的主要毒副反應為放射性腦水腫、脫發(fā)等,但大多數(shù)患者癥狀輕微,予以及時脫水對癥處理后癥狀得以緩解。出現(xiàn)急性放射性腦水腫1例(4%),發(fā)生于射波刀治療后1周。3刀、射波刀和bed腦轉移瘤的治療目的在于改善癥狀、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和提高生存質量。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有激素、全腦放療和手術切除,效果均不理想。激素治療生存期為2~3個月,全腦放療將生存期提高到3~6個月,單純手術治療單發(fā)腦轉移灶的中位生存期為6.5~11.5個月,手術切除加全腦放療可使生存期延長至10~16個月,但是手術受到患者身體狀況、腫瘤生長位置、腫瘤數(shù)量等的一些限制,不能保證完全切除腫瘤亞臨床病灶,術后一段時間內(nèi)會在原位復發(fā),腫瘤切除后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生活質量較差,所以外科手術不容易被大多患者所接受。全腦放療一直是腦部轉移瘤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特別對于顱內(nèi)多發(fā)轉移病灶患者,臨床效果也得到肯定,但是所導致的不可逆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限制了全腦的放射劑量,導致日后出現(xiàn)新的轉移病灶。瑞典神經(jīng)外科醫(yī)師Leksell的團隊1974年研制出第1代γ刀。1975年Kihlstrom等首次將γ應用于治療腦部轉移瘤,已治療了大宗的腦轉移瘤患者,顯示了理想的療效。厲民報道,γ刀治療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為12.8個月,明顯優(yōu)于化療及全腦放療。國外文獻報道,γ刀治療腦轉移瘤的局部控制率為81.5%~100%。但是伽瑪?shù)吨委熌X轉移瘤患者,需要在頭顱安裝固定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且只能單次治療。射波刀是立體定向放射外科的新利器,治療腦部轉移瘤無需框架固定,采用精確影像引導,根據(jù)患者顱骨骨性標志進行定位,顱腦的放射外科治療不再需要安裝固定架。無框架放射外科治療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另外射波刀對正常組織傷害小,治療可1次結束,也可分為2~5次治療,更自由的分次治療模式比傳統(tǒng)的放射外科更能有效的治療顱內(nèi)較大的轉移瘤。等效生物劑量(BED)是指對生物體輻射反應程度的測量的等效換算,對腫瘤放射治療后的效果評價有重要意義。單次劑量越大,生物效應越大。BED與局控率和生存率有顯著相關性。BED的提高依賴于單次劑量的提高,目前在立體定向放射裝置中,射波刀所能給的單次劑量最高,生物劑量也最高。Nishizaki等報道了1項71例患者的研究結果,其中40例(56.3%)為單發(fā),31例(43.7%)為多發(fā)轉移,治療前平均體積和中位體積分別為6.6cm3和2.9cm3,腫瘤邊緣平均劑量為20.2Gy/1~3次,40個轉移灶(27.0%)采用少分割的治療方式。6個月和1年的生存率分別為74.0%和47.0%,中位生存時間為56周,腫瘤局部控制率為83.0%。隨訪44周時,未見有放射性腦壞死等毒副反應發(fā)生。Young等比較了γ刀與射波刀治療腦轉移瘤的療效,γ刀治療單次劑量14~20Gy,等劑量線包繞50%腫瘤體積,腫瘤控制率96.7%;射波刀14~30Gy劑量分1~3次,等劑量線95%,腫瘤控制率97.8%。本次臨床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后1周癥狀改善率95.6%;治療后3個月后局部控制率為88.6%,有效率為74.3%。射波刀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明顯提高了腦轉移患者的近期癥狀改善率及局部控制率,且痛苦小,反應輕,更人性化的治療模式更易為患者接受。本研究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