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產的定量指標及高產模式的研究_第1頁
水稻高產的定量指標及高產模式的研究_第2頁
水稻高產的定量指標及高產模式的研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稻高產的定量指標及高產模式的研究

水稻定量栽培技術是在準確、定量栽培理論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品種特點,設計合理的高產栽培模式,定量指標和作物、肥料、水和藥物。根據(jù)水稻的生長情況,定量和定量地推廣和控制,使每個指標的值盡可能接近設計值,實現(xiàn)目標產量。1最大葉面積資源量以下簡稱“余余量”,主要有“定量既包括群體數(shù)量和質量指標的定量,又包括技術的定量。群體的定量:根據(jù)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品種的高產特性,定量目標產量及其構成因素,高峰苗(有效穗數(shù)的1.1~1.3倍)、成穗率(秈稻75%以上,粳稻85%以上)、穎花量(每m2秈稻4.5萬以上、粳稻6.0萬以上),高效葉面積率85%以上,最大葉面積指數(shù)7.0~8.0,抽穗期干物質量為產量的1.1倍,結實率為80%以上。技術定量:包括播種量、基本苗、肥料、農藥、灌溉等定量。各項的定量均遵循用最少的生產成本,達到預計的目標產量。播種量的定量標準是培育出適齡壯秧,如果5葉1心移栽,需要帶1~2個分蘗,如果4葉1心移栽,要帶1個分蘗。基本苗的定量標準是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莖蘗數(shù)達到預計穗數(shù)。肥料的定量標準是植株的生長能按預定的設計進行黃黑變化。農藥的定量標準是盡早預防、病蟲發(fā)生后再用藥。灌溉定量的標準是用最少的灌溉水,根據(jù)設計要求進行干濕交替灌溉。2主導控控措施“促”是促進對高產有效和高效的生長;“控”是控制無效和低效的生長。促的主要內容包括:有效分蘗、穎花分化、結實率、千粒重,高效葉面積生長、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質積累。控的內容包括:控水、控肥、控無效分蘗、控低效葉面積生長、控穎花退化。促控的主要措施是水肥的豐虧調整。群體促控的標準提高莖蘗成穗率(秈稻75%、粳稻85%)和粒葉比(0.9~1.0粒/cm2)。3水稻高產栽培基本參數(shù)通過近5年的試驗示范,在云南省5個生態(tài)稻區(qū)均創(chuàng)造了12t/hm2的高產,為了便于指導不同生態(tài)區(qū)水稻高產栽培,現(xiàn)把相關參數(shù)進行總結(表1)。3.1未來趨勢:預防穗數(shù)、壯苗和基本苗數(shù)量增加通過多年的試驗明確了云南省不同生態(tài)區(qū)12t/hm2秈稻的適宜穗數(shù)為275~330穗/m2(約16~22萬/667m2),粳稻為400~475穗/m2(約25~28萬/667m2),隨著海拔升高,有效穗數(shù)呈增加的趨勢。最高莖蘗數(shù)秈稻控制在350~400個/m2(約23~30萬/667m2),粳稻在480~515個/m2(約32~35萬/667m2)。秈稻成穗率達到75%,粳稻達85%。根據(jù)預計穗數(shù)、秧苗素質、移栽到大田的有效分蘗葉位數(shù)定量基本苗。5葉1心移栽的壯苗,秈稻的基本苗在22.5~30.0萬/hm2(1.5~2.0萬/667m2),粳稻在48.0~84.0萬/hm2(3.2~5.6萬/667m2)。若秧苗素質差,則應適當增加基本苗。5葉1心移栽的秧苗,薄膜育秧的播種量應控制在300kg/hm2以內,旱育秧播種量在375kg/hm2以內。3.2肥料及其利用效率肥料的定量包括種類、總量、運籌比例和施用時期的定量。肥料主要是農家肥和氮、磷、鉀肥。每hm2施用農家肥12~15t、過磷酸鈣750kg、硫酸鉀150kg。農家肥全部作基肥于移栽前施用,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分2次施用,50%~60%作為基肥,40%~50%作為促花肥(于葉齡余數(shù)3.8~3.5時施用)。在云南常規(guī)粳稻區(qū)生產12t/hm2所需的純氮用量在240~270kg/hm2,秈型雜交稻需210~240kg/hm2。比目前云南省普遍使用的總氮量低10%~20%。采用均衡施氮法(基肥∶分蘗肥∶促花肥∶保花肥為1∶1∶1∶1)對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水稻增產效果明顯。采用均衡施氮法,肥料利用效率可提高到40%以上。分別在移栽前、移栽后5~7d、葉齡余數(shù)3.8~3.5葉、葉齡余數(shù)1.5葉時各施用1次氮肥,肥料的利用效率和節(jié)本增產效果最佳。3.3濕交替灌溉在水稻一生中,對水分脅迫最敏感的時期為分蘗盛期和減數(shù)分裂期前后。除了分蘗期外,分蘗末期、長穗抽穗期和灌漿期均以土壤潮濕而不干的處理產量最高。水稻移栽活棵后,采用干濕交替灌溉,即一次灌水后等落干以后1~2d再灌水,直到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前0.5葉停止灌水,便于及時曬田。曬田時要曬至田塊微裂,根系外露。云南省秈稻區(qū)曬田的時間約15d,粳稻區(qū)僅7d。因此,要做好曬田的前期準備工作,使田塊板結,易于撤水曬田。幼穗分化期采用干濕交替灌溉,確保穗分化期水分的供應。抽穗以后,采用干濕交替灌溉。由于云南省粳稻品種葉片數(shù)較少,無效分蘗時間短,曬田時間也較短,因此,在有效分蘗生長時期,至少進行2~3次的露田,施用促花肥后輕度曬田更有利于水稻高產。4向生長的方向生長促控技術是通過調節(jié)水肥的豐虧,使植株隨著營養(yǎng)和水分的改變而改變,向著設計的方向生長。水肥充足時,植株生長旺盛,水肥匱缺時,植株的生長受到限制。4.1基肥的用量水稻從移栽到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發(fā)生的分蘗基本可以成穗,而之后發(fā)生的分蘗基本不能成穗。這段時間里,水肥充足,有利于分蘗的發(fā)生,葉色較深。在氣溫、水溫較低的地方或長期淹水的田塊,如果分蘗發(fā)生較慢或停止,分蘗數(shù)量比預計的少,則應該撤水曬田,提高地溫,促進分蘗的發(fā)生。4.2控肥控水,控肥保肥在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以后發(fā)生的分蘗為無效分蘗,過多不利于水稻的高產。因此,要控制無效分蘗的發(fā)生,可采用控肥控水方式。控水可以采用撤水的方法,但控肥就比較麻煩,施到田里的肥料不能再拿出來,只能提前設計,降低基蘗肥用量,到無效分蘗發(fā)生的時候,土壤的肥料消耗殆盡,才能做到控肥效果,這也就是為何要前肥后移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一時期,如葉色落黃,需控制分蘗發(fā)生。4.3促進穎花分化技術穗分化是水稻生殖生長的開始,也是稻谷籽粒形成的關鍵時期。穎花量增加是提高水稻產量的主要途徑,促進穎花的分化是增加穎花量的最直接方法。因此,在幼穗分化期給予良好的肥水條件,保證植株有充足的營養(yǎng)供給穗分化,使之產生更多的穎花。從技術上要施用足量氮、磷、鉀肥,土壤保持濕潤。4.4控制穎花退化穎花退化是穎花量減少的主要途徑,需要通過施肥、灌水等措施,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減少穎花的退化,確保高產所需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