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b2b2b2b2b2b群落分布_第1頁
第五章2b2b2b2b2b2b群落分布_第2頁
第五章2b2b2b2b2b2b群落分布_第3頁
第五章2b2b2b2b2b2b群落分布_第4頁
第五章2b2b2b2b2b2b群落分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

森林群落分布氣候是影響森林分布的重要條件,特別是熱量和水分條件的變化影響不同類型的植被分布。水熱條件隨經緯度、海拔高度變化而有規(guī)律變化,植物群落的分布會相應地出現(xiàn)水平地帶性分布和垂直地帶性分布。第一節(jié)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帶性一、世界森林分布1.

針葉林區(qū)域:北半球高緯度地區(qū),北緯45-70。,主要是溫帶到亞寒帶,歐亞大陸的北部和北美洲分布最普遍氣候:夏季溫暖短暫,冬季嚴寒而漫長,屬大陸性氣候年降300-600mm,最暖月均溫10-20

C,>10

C一年有4

個月森林:組成單一,常為純林,層次簡單,死地被物層厚,分解不良。陰暗針葉林(云杉、冷杉)郁閉度高,明亮針葉林(落葉松或陽性松)透光度大2、落葉闊葉林

又稱夏綠林區(qū)域:北緯30-50

的溫帶地區(qū),濕潤海洋氣候條件下年降水500-1000mm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森林:櫟屬為主要樹種,楊、樺、雜木等3、硬葉常綠闊葉林區(qū)域:亞熱帶,各大洲都有分布,以地中海地區(qū)最典型氣候:夏季干燥炎熱,冬季溫和多雨森林:旱生結構,小而堅硬,有些退化為刺。櫟屬,栓皮櫟、刺葉櫟4、亞熱帶常綠落葉林

又稱照葉林區(qū)域:南北緯25-40

之間的亞熱帶地區(qū),氣候:四季較分明,夏季高溫潮濕,冬季溫和,降水少森林:殼斗科、樟科、木蘭科、山茶科、金縷梅科植物為主5、熱帶季雨林(雨綠林)受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有旱季和雨季之分6、熱帶雨林南北緯5-10

,個別在15-25

。年均降雨量2000-4000mm,個別地區(qū)大于10000mm,年均溫23-28

C,最冷月均

溫大于18

C物種基因庫資源,奇特的景觀:板狀根、氣生根、絞殺植物、滴水葉尖、花葉、

老莖生花二.中國植被分區(qū)《中國植被》一書將我國植被劃分為8個植被分區(qū)

各分區(qū)的分布范圍、氣候特點、典型植被、前四區(qū)典植被的代表性樹種寒溫帶針葉林區(qū)大興安嶺;降水400-550mm,年均溫低于0

C,冬季8個月;興安落葉松溫帶針闊混交林區(qū)小興安嶺、長白山、完達山、老爺嶺等,降水600-800mm,冬季5個月;以紅松-雜木為主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qū)北緯32

30

’-42

30’,遼東、膠東、華北、淮北、平原、黃土高原南部、成徽盆地;多次生林,以櫟類為主要建群種,遼東櫟、麻櫟、栓皮櫟、銳齒槲櫟等4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長江中下游,北至秦嶺淮河,西到橫斷山、云貴高原,東部為華中、

華南大部分地區(qū);以殼斗科、樟科、木蘭科、山茶科、金縷梅科植物為主5熱帶季雨林、雨林區(qū)海南、臺灣、廣東、福建、云南等地7溫帶荒漠區(qū)新疆、甘肅8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區(qū)中國森林分區(qū)寒溫帶針葉林區(qū)

溫帶針闊混交林區(qū)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qū)

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中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南亞熱帶、熱帶季雨林、雨林區(qū)青藏高原區(qū)蒙新區(qū)第二節(jié)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帶性植被的垂直帶譜:隨著海拔的升高而依次出現(xiàn)的植被帶的具體順序。緯度對植被垂直帶譜的影響:臺灣玉山(N23

。30’)和吉林長白山經度對植被垂直帶譜的影響:長白山(N42

。,E128

。)和天山(N42

。,E86

。)高山樹木線:喬木樹種分布的最高海拔界限“垂直帶譜臺灣的玉山(北緯23o30′)海拔3950m,從山下到山頂?shù)闹脖淮怪睅ёV如下:130一600m熱帶雨林600一900m山地雨林900一l800m山地常綠闊葉林1800一3000m山地暖溫帶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落葉闊葉林3000一3600m亞高山寒溫帶針葉林3600一3950m亞高山杜鵑灌叢和亞高山草甸二者常復合分布。長白山(北緯42o)海拔2691

m,植被垂直帶譜如下:1100m以下 針葉闊葉混交林帶1100一1800m亞高山針葉林帶1800一2100m山地矮曲林和亞高山草甸帶2100m以上 高山灌叢草甸帶長白山垂直帶譜:1100m以下,1100-1800m,針葉闊葉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1800-2100m,山地矮曲林和亞高山草甸2100m以上,

高山灌叢草甸天山植被的垂直帶譜500—l000

m

荒漠帶1000—1700m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帶1700--2000m山地針葉林帶2700--3000m亞高山草甸帶3000--3800m高山草甸、高山墊狀植物帶3.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帶性與垂直地帶性的關系垂直地帶性以水平地帶性為基礎,垂直帶譜的基帶必須與水平地帶性植被一致。二者之間有一一對應的關系甘肅省植被區(qū)劃系統(tǒng)甘肅處歐亞大陸,北緯32。36’—42

。47’跨10。11’;東經92

。10’-108

。43’,跨16

。33’,經緯度變化十分明顯。絕大部分地區(qū)(隴東、隴中)為黃土高原、內蒙高原;西南(甘南高原)、東南屬秦嶺山地。海拔1000-3000米。(一)北亞熱帶森林植被區(qū)域II1南秦嶺常綠、落葉闊葉林植被區(qū)康縣、文縣、武都(二)溫帶森林植被區(qū)域IIII1徽成盆地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qū)成縣、徽縣、兩當II2西禮盆地溫帶針葉、落葉闊葉林區(qū)西和、禮縣(三)溫帶草原植被區(qū)域IIIIII1甘肅黃土高原南部森林草原區(qū)III1-1東部子午嶺山地森林草原小區(qū)

III1-2中部黃土殘塬森林草原小區(qū)正寧、縣、涇川、西峰、靈臺、華亭、天水、甘谷、武山III1-3

西部低山丘陵

臨夏III2甘肅黃土高原中部典型草原區(qū)莊浪、通渭、靜寧、渭源、會寧、定西、榆中白銀、靖遠、蘭州、皋蘭、紅古、永登

III3甘肅黃土高原北部荒漠草原區(qū)威古浪、(四)溫帶荒漠植被區(qū)域IVIV1河西走廊東部溫帶荒漠區(qū)IV1-1

走廊東部-阿拉善草原化荒漠小區(qū)民勤、金昌、永昌IV1-2

合黎-龍首山山地森林、荒漠草原、荒漠植被小區(qū)IV1-3

走廊中部半灌木、灌木荒漠小區(qū)民樂、張掖、臨澤、高臺、酒泉、金塔、玉門、嘉峪關IV2河西走廊西部溫帶荒漠區(qū)IV2-1

平原灌木、半灌木荒漠小區(qū)IV2-2

馬鬃山灌木、半灌木荒漠小區(qū)IV3河西走廊安敦盆地暖溫帶荒漠區(qū)敦煌、安西(五)祁連山山地植被區(qū)域

V

V1

東祁連山亞寒帶針葉林植被區(qū)V1-1

冷龍嶺亞寒帶針葉林、常綠杜鵑灌叢小區(qū)

天祝V1-2

走廊南山亞寒帶針葉林、山地草原小區(qū)

肅南V2西祁連山-東阿爾金山山地草原、荒漠區(qū)V2-1西祁連山-東阿爾金山山地草原荒漠小區(qū)

肅北、阿克塞V2-2蘇干湖盆地荒漠小區(qū)(六)甘南高原、山地植被區(qū)域

VIVI1洮岷山地亞寒帶針葉林區(qū)VI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