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8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5/2F/wKhkGWVr2d6AW-7PAAGWoq5CE44247.jpg)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8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5/2F/wKhkGWVr2d6AW-7PAAGWoq5CE442472.jpg)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8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5/2F/wKhkGWVr2d6AW-7PAAGWoq5CE442473.jpg)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8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5/2F/wKhkGWVr2d6AW-7PAAGWoq5CE442474.jpg)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8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5/2F/wKhkGWVr2d6AW-7PAAGWoq5CE4424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8篇)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篇1
教學目標:
1、學生聯(lián)系現實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學生在按順序進行計算和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策略意識,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下棋嗎?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李老師正在體育用品商店為同學們購買中國象棋和圍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圖,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這道題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再問:想一想,要求李老師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么?請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并與同學交流。
指名板演,并組織講評。
提問:如果列綜合算式解答這道題,可以怎么列?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2×3+15×4。
2、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展開教學
1、教學例1。
啟發(fā):你會算這樣的三步混合運算式題嗎?請同學們先根據例題中的填空想一想,這道算式可以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再試著算一算。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名板演。
追問:你覺得按這樣的順序計算正確嗎?能聯(lián)系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來說說為什么可以這樣算嗎?
比較分別計算出兩個積與同時算出兩個積的.兩種情況。提問:誰的計算過程更簡略一些?
2、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
談話:這里還有一道三步混合運算的算式,你能試一試嗎?先算出結果,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名板演。
(2)反饋,說說這道題的運算順序。
3、引導歸納。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的三步混合運算,都是不含括號的算式。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先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
三、練習
1、完成“練一練”。
2、做練習十一第2題。
(1)出示左邊一組題,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學生練習后,試著解釋兩道題得數相等的道理。
(3)出示右邊一組題,讓學生先按順序計算,再和小組里的同學說說這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組織交流。
3、做練習十一第4題。
出示題目,提問:題目的已知條件有哪些,要求的問題是什么?要求合唱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求書法組和美術組一共有多少人,要先算出哪個組的人數?
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并組織反饋。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2.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tǒng)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3.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統(tǒng)計技能,增強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眾數,理解眾數的意義及作用。
教學難點:眾數和中位數平均數的相互區(qū)別,在具體情境中如何選擇恰當的統(tǒng)計量表示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回憶平均數及中位數的求法,指生回答。
2、求下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和中位數。生獨立完成后課件出示。
(二)完成例1
1.出示例題:
五(2)班要選10名同學組隊參加集體舞比賽.下面是20名候選隊員的身高情況.(單位:米)
1.321.331.441.451.461.461.471.471.481.481.491.501.511.521.521.521.521.521.521.52
師:提出集體舞的要求:身高接近,跳出的舞才更整齊。你認為參賽隊員的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
2.學生小組合作選擇10名隊員。
3.根據學生匯報,師課件隨機演示選擇結果。
平均數=(1.32+1.33+1.44+1.45+1.46+1.46+1.47+1.47
+1.48+1.48+1.49+1.50+1.51+1.52+1.52+1.52
+1.52+1.52+1.52+1.52)÷20
=29.5÷20
=1.475
中位數=(1.48+1.49)÷2
=2.97÷2
=1.485
接近1.485m的同學人數太少,不適合大多數同學的
身高。最高的與最矮的相差6cm。
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1.485,身高接近1.485m的比較合適。
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1.52m左右的比較合適。最高的與最矮的相差3cm。
1.52出現的次數最多,最能應這組同學的身高情況.
4.小結:以眾數1.52為標準選擇隊員身高會比較均勻。
師:(小結)集體舞一般要求隊員身高差不多,這組數據中1.52出現的次數最多,所以1.52是這組數據的眾數。所以以眾數1.52為標準選出來的隊員身高會很均稱,組成的舞蹈隊形也會很整齊很美觀!
5.師生共同歸納眾數概念。
師揭示眾數的概念
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是這組數據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6、做一做,
7、小練習:
學校舉辦英語百詞聽寫競賽,五(1)班和五(2)班參賽選手的成績如下:
求這次英語百詞聽寫競賽中學生得分的眾數.
三個數據存在的數量和意義:
比較三個統(tǒng)計量:
(三)學習眾數的特征
師出示練習題:
1、五(1)班21名男生1分鐘仰臥起坐成績如下(單位:次):
1923262928323435413331
25273136372431292630
(1)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和眾數各是多少?
(2)如果成績在31~37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績在良好及良好以上?
2、一個射擊隊要從兩名運動員中選拔一名參加比賽。在選拔賽上兩人各打了10發(fā)子彈,成績如下:
甲:9.5109.39.59.69.59.49.59.29.5
乙:109108.39.89.5109.88.79.9
(1)甲、乙成績的平均數、眾數分別是多少?
(2)你認為誰去參加比賽更合適?為什么?
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師:在找三組數據的眾數的過程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在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
師小結:在一組數據中,眾數有一個,也有多個,甚至沒有。同時眾數也反應了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2、三個數據存在的數量和意義
(四)綜合練習
你去商場買過衣服嗎?你知道休閑類服裝型號的“均碼”是什么意思嗎?均碼一般是根據人的平均身高、胸圍等數據確定的統(tǒng)一商品型號,與多數人的型號接近。所以,均碼里蘊涵著平均數和眾數的原理。
(五)聯(lián)系情境,應用眾數
銷售衣服問題。
師:小明很喜歡做社會調查。他到一家服裝店調查后,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一則信息:服裝店銷售了20件T恤,尺寸如下:(單位:cm)4239384041414239404141414140414041404041
師:從表格中,你發(fā)現了什么?如果你是這家服裝店的經理,你會怎樣進貨?
生:討論交流,發(fā)表自己想法。
師:(小結)從中可以看出,在衣服的尺碼組成的一組數據中,41cm是這組數據的眾數,也就是41cm衣服銷售量最大。所以,可以多進一些41cm的衣服。商品的銷售里面也要用到眾數的知識,由此看來,生活中還真少不了眾數啊!
(五)拓展延伸(“生活中的數學”)均碼問題。
師:同學們去商場買過衣服嗎?如果你去買過會發(fā)現,商場里很多休閑的服飾,它的型號都是均碼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師:課后請同學們調查和了解一下:什么是“均碼”?
(六)全課小結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上了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篇3
教學內容:
課本79頁到8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過程與方法: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公式并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通過轉化,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
多媒體課件
學具:
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平行四邊形紙片、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五單元的內容《多邊形面積的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現在大家來看這幅圖,你在圖中可以找到什么我們以前認識的圖形呢?
指名回答。
同學們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我們都會計算了,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來學習關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二、探索新知。
1、在學校門口有兩個花壇,一個是長方形的一個是平行四邊形的,同學們這兩個花壇哪個的面積大一些呢?
我們可以用數方格的方法。
同學們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在數的過程中要注意如果不滿一格的我們就當半格數,數完后還要把圖下面的表格填好。
把你們小組數出來的結果和大家一起共同分享一下。
根據剛才填的內容,觀察表中的數據,你發(fā)現了什么呢?
(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而且它們的面積也相等)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動手數方格以及觀察表中的結果來初步了解長方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以及它們的長寬與底高之間的關系。
三、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非常好!剛才我們通過數方格知道長方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關系。下面我們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找一找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關系是怎樣的。
同學們能不能利用手上的平行四邊形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呢?(可以,可轉化成長方形或正方形)
下面大家分小組來進行操作,看你們組能不能用多種方法來進行轉化。在做的過程中大家要注意平行四邊形的大小不能有變化的。
學生根據小組合作的結果在平臺上進行展示。(可能會有不同的方法展示出來的)
同學們,從剛才大家的展示可以看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長方形或正方形,那它們是什么關系呢?(演示)
由剛才的演示我們可以得出,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等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
由些我們可以得出:
平行四的面積=底×高
用字母表示是:
S=ah
小結:同學們由些我們可以知道,要求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們必須要知道它的底和高。
四、實際運用
同學們我們現在可以有辦法知道學校門口的兩個花壇的面積哪個大了吧?
我們不僅可以用數方格的方式,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來知道它們的面積,以后我們主要是通過計算來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
五、鞏固練習。
1、82頁第1題。
2、如右圖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找出存在問題,加以糾正并解決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并能利用學習到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
六、總結:
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問題,經歷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過程。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根據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求商的近似值有興趣,體會取商的近似值與現實問題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生對話。由“知道哪些自然災害”到“自然災害發(fā)生時哪些人戰(zhàn)斗在第一線及經常發(fā)生哪些事情”,引出少先隊員慰問解放軍的問題情境。
(設計意圖:豐富學生的自然常識,激發(fā)學生熱愛解放軍的情感,自然引出送果籃的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二、自主計算
1、提出“平均每個果籃中有多少錢的水果”的問題,鼓勵學生試著用豎式算一算。
(設計意圖:給學生在已有知識背景下自主探索,初步體驗商的小數位數特別多的過程,激發(fā)學習興趣。)
2、交流計算情況。讓計算出不同位數的同學生匯報計算結果,教師板書,使學生體驗商的小數位太多啦。
(設計意圖:展示不同計算結果,讓學生感受計算結果多樣化,進一步體驗商的小數位數特別多,產生求知的需要,為求商的近似值打下基礎。)
3、學生用計算器計算,然后觀察計算結果,說說發(fā)現了什么。確信158除以7除不盡。
(設計意圖:用計算器計算,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除不盡的共識。)
三、求近似值
1、教師說明,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并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生活經驗,給學生充分交流不同想法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取商的近似值與現實問題的聯(lián)系,為下面用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作鋪墊。)
2、師生共同完成158÷7的.商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整數取商的近似值。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數積的近似值的已有知識經驗取商的近似值。)
3、讓學生讀書上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然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如何求商的近似值,給學生充分表達不同說法的機會。
(設計意圖:在學生經歷求商的近似值,閱讀方法概念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表述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使知識內化,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小數的產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
2:初步理解整數、小數、分數之間的聯(lián)系,掌握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過程和方法
經歷小數的發(fā)現、認識過程和必要性,感知知識與生活以及知識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探究發(fā)現和遷移推理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的學習的習慣
重點:
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性質,并理解和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難點:
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和他們之間的進率
課前準備:
課件、電子秤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1、游戲:測一測(師生測)
(1)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看到過小數?
(2)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找的小數。(出示課件1、2)
2、揭示小數的產生:
師:像這些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有時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時我們通常用小數來表示。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數的性質。(板書)
師: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下以前學過的東西。(課件展示第3張幻燈片)
二、探索新知
(一)教授新知:認識小數表示的性質
1、師出示三個正方體,現在老師想把它平均分成若干分。請看一看,想一想有多少等分?
2、課件展示把正方體分別平均分成10份、100份和1000份。(課件上要展示出分的過程),邊分邊問: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份、100份、1000份)
3、現在老師再將每個正方體其中的某些部分涂上顏色。請討論可以用哪三個小數表示這三幅圖中的陰影部分,他們都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4、剛才我們總結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那你認為什么是小數呢?
5、師總結小數的性質。
(二)認識計數單位
(三)整理數位順序表:
整數部分最小的計數單位是(),小數部分最大的計數單位是(),這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三、課堂活動(口答)
完成課堂活動第1、4
四、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學生談本節(jié)課收獲)
五、結束語:
最后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希望與大家共勉: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篇6
設計說明
本課時的教學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進行的,學習起來并不難,教學時應注意突出以下兩點:
1、把新知融入到有趣的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中,制造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本設計由學生喜歡的孫悟空導入,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設計練習時,將“做一做”的題目融入到游戲之中,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鞏固強化的目的。
2、以人為本,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建構,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即學生能學會的,老師決不代替。本設計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探究出最簡分數的意義。學習約分時,放手讓學生思考怎樣把不是最簡分數的分數化成最簡分數,讓學生說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體現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設計意圖:
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及時反饋,教師予以指導,特別在學習約分的兩種方法時,讓學生在頭腦中感受每一步的過程,形成知識表象。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求下面每組數的公因數。
42和5015和58和2118和12
2、大家都看過《西游記》,里面都有哪些人物?誰最厲害?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有72變,特別神奇,你們想不想也學一招?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變分數”。
(2)認識約分
1、嘗試“變分數”。
課件出示教材65頁例4:把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較小且分數大小不變的分數。
讓學生了解“變化”的要求:
①這個分數要與的大小相等。
②這個分數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
2、了解約分的概念。
①所變出的分數與原分數有什么關系?
②像這樣,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③請學生說一說所變的分數是怎樣得來的。
觀察后發(fā)現分數的大小不變,但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分數的分子、分母小。
3、認識最簡分數。
①約分后的分子、分母能否再變小了?為什么?
②小結:像這樣,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4、說出幾個最簡分數,強化最簡分數的概念。
(3)合作交流,總結方法
1、討論:你能根據我們化簡的過程找到約分的方法嗎?
2、小結。
教師板書約分時一般采用的兩種方法:
①逐步約分法。
如約分時,依次用12,18的公因數2和3去除,最后約分成。
②一次約分法。
如約分時,如果能很快看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數6去除,一次約分成。
3、小結:我們既可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去除,一步一步地來約分;也可以用最大公因數去除,直接一次約分。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篇7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從形象構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教具學具:
一個球體、一個圓柱體、正方體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鹽酸毛果蕓香堿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服務器托管合同書模板
- 綠色供應鏈一體化管理合同
- 2025關于醫(yī)藥采購合同
- 品牌服務協(xié)議書合同范本
- 濱海新區(qū)應急管理局
- 房屋租賃權轉讓合同范文
- 建筑材料居間合同
- 藥品購銷標準合同
- 企業(yè)間借款擔保合同
- 2025年營口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2課唐朝建立與貞觀之治
- 8.3+區(qū)域性國際組織+課件高中政治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一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
- 2025年國網陜西省電力限公司高校畢業(yè)生招聘1100人(第二批)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深度學習的7種有力策略》
- 2025年潞安化工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李四光《看看我們的地球》原文閱讀
- 抖音火花合同電子版獲取教程
- 人教版9年級全一冊英語單詞表
- 三門峽水利工程案例分析工程倫理
- “1+X”證書制度試點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全名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